80后不用延迟退休休了还有必要交社保吗

按照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若延迟到65岁,那么男性只需要延迟5年,而女性却要延迟10年甚至15年。那肯定就有人要问了为什么现在的退休政策好好的突然要变成延迟退休了呢?一个是由于医疗条件的提升,生活环境的改善,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至了77.3岁,而现有的退休制度是解放后实施的,男性60岁退休,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此外,近期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70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在酝酿延迟退休。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了。因为养老是我们社会乃至全世界都需要共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人口已突破14亿大关,但是随着近年结婚率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老龄人口已突破大关,我国已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90后、00后数量大幅减少,即使2016年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现在新生儿的出生率也在大幅下滑,没有止跌的迹象。这会导致赡养比下降,预计到2050年,1.6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国内养老金虽无近虑,却有远忧。而现如今,延迟退休有了正式的文件,一旦实行起来的话,男性要多工作5年,女性要多工作10-15年,缴纳社保养老金到65周岁,而退休后也不知道能领多少养老金,到底还有必要缴纳养老金吗?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一个问题,65岁退休养老金能多领吗?具体能多领多少呢?弄清楚这个问题了,我们就能判断到底有没有必要缴纳养老金。首先我们要知道,每年职工基础账户养老金都是依据计发基数进行计算的,而计发基数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出来的,而且据统计每年社会平均工资都在上涨,所以也就代表着大家越晚退休,养老金核算的计发基数越高,这一点大家需要牢记。下面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算一下,大家就会很清楚了!我们需要假设相关的数据才能算出来,假设某地企业退休人员王大爷、今年12月满60岁,可以正常办理退休,个人账户储存额7.8万元,本省份计发基数7500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1.0、缴费年限39年(视同缴费年限11年),过渡性计发系数1.3%——那么王大爷正常60岁退休的养老金金额就能算出来了。1,个人账户养老金=78000元÷139=561.2元2,过渡性养老金= 7500 ×(1+1)÷2×11×1.3%=1072.5元3,基础养老金=7500×(1+1)÷2×39×0.01=2925元因此,如果王大爷60岁正常退休了,没有延迟,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待遇就是上面三个数字相加——即561.2+1072.5+2925=4558.7元。如果王大爷退休年龄延长5岁、65岁才能退休,每月领到的养老金是多少?变多了多少?按上面的案例,如果王大爷65岁才能退休、那么他个人账户储存额自然会变多、因为多缴费了5年、工龄也会加长,而且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65岁对应变成了101个月、不再是139了。假设他本省养老金计发基数五年后增涨到10000元、假设他个人账户本息总额变成了10.8万元,那么它的缴费年限就变成了44年、视同缴费年限不会变,仍然是11年。因此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10.8÷101=1069元,过渡性养老金=10000×(1+1)÷2×11×1.3%=1430元,基础养老金就是等于10000×(1+1)÷2×44×0.01=4400元,那么王大爷到手的养老金待遇就变成了6899元。很明显相比“不延迟退休”,王大爷延迟5岁之后、每月养老金多了6899-4558.7=2340.3元,可见待遇增加了不少!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延迟退休,领取养老金的差别。当然除此以外,缴纳养老保险还有很多好处。一方面,普通人靠存款很难养老。如果放弃社保,拿自己的存款来养老,每个月开销3000元,一年是3.6万元,就算养老周期是15年,普通职工要存下54万,还要留下15万的医疗费,再加上5万元的通货膨胀费用。普通老人的养老费用要达到74万,才能勉强过上养老生活。另一方面,如果继续缴纳社保,个人出一部分,单位也出一部分,最后每月还能领取一笔养老金,老了还有一份医疗保障,这是最划算的,放弃社保是愚蠢的做法。更何况,延迟退休都是“小步调整”,不会一步到位,完全调整到位要在十几年后,这时候国内人均寿命也可能延长了。而年轻人多交纳几年社保基金,会在养老退休后,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在相亲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父母有养老金吗?为什么会这么问呢?其实很简单如果父母有养老金,儿女的负担就会小一点,年轻的小两口就基本不用再承担父母生活的费用了。现在社会年轻人面临的各种压力本身就很大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儿女不孝顺,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父母有一份养老金,平时的日常花销就不用儿女承担,儿女也不用有这方面的顾虑。等年纪大了,身体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养老金就是有了安全感。很多时候我们总说钱不是万能的,但一分钱就能难倒英雄汉,没钱就没有安全感,如果没有养老金,存款也只会越花越少,而且物价上涨,钱贬值,更让存款面临风险,钱真的不经花!不管延迟退休到底是怎样的政策,养老金肯定会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不用担心物价上涨和钱贬值,能够确保退休人员正常的日常开销。即使男性65周岁退休,一般六七年就能把自己交的养老保险拿回来,也是比较划算的!即使去世,孩子也能享受多种待遇。还有很多人担心如果万一活不到养老金回本,那不是亏了吗?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的,养老保险是不会白交的,个人账户的余额,后代会全额继承。1、个人账户的余额会由家人全额继承众所周知,养老金分两部分,如果是在职人员,个人缴纳一部分,企业缴纳一大部分,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企业缴费进入统筹账户,如果养老保险缴费人去世,个人账户余额会由继承人全额继承。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继承人也会继承个人账户的余额,大约是缴费总额的40%。2、丧葬费抚恤金不同的地区丧葬抚恤金的金额不同,一般地区也得四五万块钱,现在社保缴费最低档大约在6千元,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3、遗属费遗嘱费一般是孩子,父母和配偶领取,这个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领取,尤其是如果有未成年的子女,可以领取这部分费用,直到大学毕业。综上所述,现在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7周岁,因此即使65周岁退休,也能把交的社保领回本,而且有了养老金既能让老年生活有尊严,也能不拖累子女,即使去世了,也能子女享受各种补贴,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地,不少灵活就业者忧心忡忡,个人缴费年限增加,费用增加不少,回本可能会更没有保障,有人因此有了断交社保的想法。特别是有些退休人员养老金还没有领取几年就过早离开了,让不少人对于社保缴费有了重新认识,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来说,因为费用全部自掏腰包,希望退休领取养老金后能尽快让自己的社保缴费“回本”,由于社保缴费的性价比问题,不少灵活就业人员担心,自己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或者刚退休没几年就驾鹤西去了,自己的社保就白交了。一场疫情,一些老人不幸去世,疫情的无情,又让这种烦恼增添了几分,有些人断交社保的想法更加强烈。在延迟退休和疫情威胁的双向加持下,灵活就业者确实很难,交社保与不交社保,都是一个痛苦地选择。有人说,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类似买股票,如果年纪活得够大,那就赌赢了,如果过早去世,所交费用就等于打水漂了。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灵活就业者选择百分百缴费档次,回本时间大约需要10年,如果选择百分之六十的缴费档次,回本时间大约需要七到八年,按照60岁退休计算,灵活就业参保者,至少需要活到70岁才基本保证缴费不“吃亏”。根据公开资料,2022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8.2岁,似乎所有人活到70岁很容易,但一些事实告诉我们,活到60岁很容易,活到70岁并不那么轻而易举了,能活到80岁并且身体健康的人,那一定是过五关斩六将的人生大赢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并快乐着,领着养老金,不愁吃不愁穿,逍遥自在。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想过上这样的生活,前提是必须缴纳社保,但在延迟退休政策下,再加上对未来身体健康的担忧,缴纳社保的意义何在呢?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大家都很清楚,延迟退休后,退休年龄一刀切的现状将会得到改变。我国已经提出了“小步快走、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延迟退休16字方针,特别是“弹性实施”,表明延迟退休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虽然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会考虑社保缴费的回本问题,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个人社保缴费最主要考虑的问题,而是要重点认清社保缴费的实质意义。作为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社保缴费的实际意义在于,退休前还有能力挣钱的时候,为自己购买一份社会保障,而这种社会保障又是国家给予的最大保障,到年纪大的时候,干不动活的时候,自己有一份稳定的终生收入,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消费,这就是养老金的定位。除了养老金,还没有其他途径能解决个人一生的养老费用。因此,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到底能不能回本,几年时间回本,而在于购买后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不可知的生活,寿命的长短,明天和意外,谁也无法预测和掌控,养老金作为社会的整体保障,不能拿单独的个体做分析,无论个体寿命的长与短,缴纳社保都不会吃亏,毕竟金钱这东西,对于活着的人才有意义,人一旦走了,还要去算社保缴费到底划不划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让我想起了赵本山小品《不差钱》一句经典台词:人生最痛苦的事,人活着,钱没了。而参加社保领取养老金,就可以解决这个“人生最痛苦的事”。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评论。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更多精彩: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说实话,对于80后,65岁退休,我感到很绝望!非常绝望!我现在41了,还在北京小私企上班,公司已经6个月没发工资了,感觉随时会失业,失业后我可能就先不交社保了,北京社保我已经交了快15年了。我父母是农村人,他们没有退休金,我每年都要给他们最少1万多块钱,他们现在60多了还要坚持自己种点地减轻我的负担。我现在还有房贷,月供不是很多,怕自己失业,没有收入还不起房贷,我提前还了一部分。十多年前稀里糊涂买了房,不在北京,北京的房子买不起,辛亏买的时候房价不算太高,但是当时首付也是同学朋友,信用卡到处借钱。我有个疑问,正常大学毕业有幸找到工作,在私企上班的人,能有几个过了35岁还可以继续上班没有失业?他们失业了,吃饭生存都是问题,还怎么继续交社保?自己交社保统筹部分和个人部分都要完全自己交。北京一线城市,非北京户口自己还不能以灵活就业的方式交社保,同时也不允许社保代缴,非得自己想办法通过额外多花钱解决交社保的问题,交过的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人大学毕业后不得不来大城市找工作,等过了35岁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就得回老家,或去其他小城市了,然后把自己交的那部分社保转回老家。老家社保退休待遇标准远远低于北京,对于在北京交了10多年的外地人来说,把社保转回老家显然不合适。目前看来想要在北京正常退休,似乎很难!因为大部分人在私企干到40多岁就不错了,45岁以后上有老下有小,很难再自己交社保医保了,但是你要想在北京退休就得继续在北京交社保,每月最少2000起,而且以后每年这个社保费用还要不断上涨。目前政策好像是在北京必须缴满10年就可以在北京办理退休,退休前你可能还会在外地上社保,办理退休时候你需要把外地缴的社保转到北京,甚至好像要求退休前必须在北京公司上班才行。当然,极少数人家里有关系,能进国企、事业单位、学校,这部分人旱涝保收,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肯定不会被辞退。可惜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机会。有些人评论说人家家里有关系是人家父辈努力的结果,我认为一个社会,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依靠所谓的关系和不正当手段给自己或子女获取一些利益,这会极大地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在北京交了十多年社保的外地人,他们找不到工作,还不能通过自食其力赚钱给自己交社保,希望北京社保政策做出一些调整,给那些北京社保已经交了十多年的外地人一个可以自己交社保的通道,把他们也纳入灵活就业自己交社保的范围,也可以享受4050社保补贴待遇,他们虽然失业,但是他们还是会想尽办法自谋职业赚钱生活,继续创造社会价值,减少社会负担。2023年2月7日更新:我们个体在面对社保、养老、医保、延迟退休这些问题,无法改变什么。以上所述只是希望相关政策制度层面细节有所调整完善。我们在绝望过后还得积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多赚钱,别无选择,还有就是活在当下,把眼前的各种问题处理好,降低自己的各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减少债务。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好。过度焦虑未来还没有发生的各种问题不利于我们过好现在的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后不用延迟退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