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渚港可以出口机制砂到台湾出口大陆产品排行吗

核心提示:1、台湾90%的天然砂依赖内地进口。根据台湾省矿务局数据,以其用砂大户北区为例,目前外部进口的天然砂中大陆占比达到94%。2、对天然砂出口禁令,资本市场反应显现,台股营建和水泥板块核心上市公司3日股价“一片飘绿”。3、假如从现在起一年之内完全暂停天然砂销往台湾,台湾可能受到的需求量缺口影响为0.76%。比例不大,但这既是关键,也是开始。凤凰网《风暴眼》栏目出品作者:周博通2022年8月3日,商务部宣布即日起暂停对台湾地区出口天然砂。一条看似不起眼的禁令却在台湾水泥预拌、建材、地产等多个行业引起轩然大波。更使得其在资本市场上一片绿光油油。那么什么是天然砂?此条反制措施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台湾90%的天然砂依赖内地进口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天然砂是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包括天然海沙、湖沙、河沙或碎石砂(即矿物天然分裂为细小的砂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0年)》和《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2017年)》,除了有商业提取价值的金属矿砂归入第二十六章以外,品目25.05包括各种天然海沙、湖沙、河沙或碎石砂(即矿物天然分裂为细小的砂粒),但不包括人工(例如,破碎)制得的砂及粉(归入品目25.17或按有关石料归类)。当然,这已经不是大陆第一次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2005年8月,大陆提出了抑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宏观调控政策。天然砂属于资源性产品范畴,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2006年12月,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第87号公告,宣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恢复禁止天然砂出口措施。根据商务部文件显示,当时台湾地区天然砂进口量的90%以上来自大陆。这个比例直至如今不降反升。凤凰网《风暴眼》根据台湾省矿务局数据获知,以其用砂大户北区为例,目前外部进口的天然砂中大陆占比达到94%,另外6%来自菲律宾。不过考虑到为支持台港澳地区经济和营建业的发展,87号公告同时规定对台港澳地区出口另行规定。2007年2月,内地与港澳特区政府在CEPA框架下分别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天然砂贸易合作机制》,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天然砂出口自3月25日起正式恢复。直至当年11月,关于内地天然砂出口台湾关闭的“闸门”才有松动。彼时,台湾土木技师公会联合会、台湾进口砂石协会、台湾区综合营造工程工业同业公会、台湾省营建剩余土石方公会、台湾区预拌混凝土工业同业公会、台湾砂石进口经营协会等6家协会共同组团来京,于2007年11月13日与大陆有关主管部门就恢复天然砂对台出口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沟通。希望双方能积极合作,共同推动天然砂出口早日恢复。半年后,也就是2008年3月7日发布了《对台湾地区天然砂出口许可证申领程序及相关事项》,大陆方面宣布自3月10日起正式恢复天然砂对台出口。显然,上一次“天然砂”暂停出口对台影响颇大。据《中新网》2008年的报道,台当局“经济部矿务局”表示,大陆天然砂对台出口去年3月1日停止后,台湾业者改用其它较高价格原料,再加上国际油价飙涨,船舶运输成本、砂石车运费提高,台湾岛内砂石价格一度飙涨。在2008年大陆恢复天然砂对台出口后,台“矿务局”表示,大陆10日正式恢复对台砂石出口,最快今天或明天,最慢这一周内就会到货,应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岛内的砂石价格。另据福建媒体海峡导报2008年3月报道,福建是大陆砂石出口的最大货源地之一,在大陆砂石出口总量中拥有超过半数的比重。据海关部门统计,2006年福建省累计出口天然砂2030.6万吨,价值5447.6万美元,而受出口禁令影响,2007年前10个月福建省出口天然砂总量锐减至501.3万吨。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等地对天然砂需求较大,福建省99%的天然砂出口到上述地区,其中对台湾出口占到全省天然砂出口的六成以上。很多行业都需要用到砂料,甚至包括高精尖的芯片行业。然而,根据台湾“矿务局”的统计,大部分的天然砂被建筑行业所消耗,用于生产水泥、沥青和混凝土。资本市场反应显现 建材地产企业全线飘绿对上次的天然砂出口禁令尚心有余悸,这次的市场反应也丝毫不慢。台股营建和水泥板块核心上市公司3日股价“一片飘绿”。据凤凰网《风暴眼》了解,目前台湾上市水泥预拌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宝业,其次台泥亚泥也是预拌混凝土企业排名靠前者。台湾方面显然不愿意承认在天然砂领域对大陆的依赖度。在台媒口径里,目前台湾消耗的砂石中,中南部地区的砂石来源为台湾本地开采的天然砂,中坜区(桃园市北部地区)以北的砂石有一半来自于福建省,另外四成也是来自台湾东部,还有一成是北部自行供应。该台媒采访的一位从业者表示,“过去曾想从福建进口天然砂,但是台厂经常面临高价也抢不到货源的情形,因此现在已很少自大陆进口(天然砂)。”上述人士认为,台湾目前自大陆进口的主要为“机制砂”,“目前尚不清楚暂停出口台湾的‘天然砂’定义为何,但若大陆扩大限制,仍有机会从台湾其他地区补充市场需求。”图片来源(岩土沿途Geotech)而从凤凰网《风暴眼》获得的一份资料则显示了更确切地比例:在2021年度中,台湾全区的砂石料生产量为66268千公吨,其中砂料的占比为47.7%。对应全年的需求量为72203千公吨,扣除台湾自己的产量后有个约7.8%的需求缺口。图片来源(岩土沿途Geotech)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进口砂石料是为了满足台北的需求,而其中天然砂的占比不到10%。无论是天然砂还是机制砂,进口砂石料中超过90%都是来源于内地。也就是说,假如从现在起一年之内完全暂停天然砂销往台湾,台湾可能受到的需求量缺口影响为:7.8% x 9.7% = 0.76%,确实不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但看似不高的比例,却成为台湾地区水泥、建材等多个行业的心头痛。因为在部分工程中,一些机制砂可以替代天然砂使用。但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大部分的土木工程中,只能使用天然砂才能达到建筑标准。加之天然砂是不可再生资源,合格的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少,其稀有性也更加突出。这中差别在价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上图可以看到,据百年建筑调研,2020年至今,天然砂价格最高值涨至142元/吨,比机制砂、碎石的最高价分别高出33、39元/吨。天然砂价格最低值为130元/吨,比机制砂、碎石的最低价的差价均达30元/吨以上。另一方面,台湾地区多变的气候环境也导致其自我供给的天然砂产量很不稳定。据凤凰网《风暴眼》了解,2018年台湾地区台风较少,河川可开采、疏浚的砂石量减少,直接导致2019年台湾中南部前期砂石价格上涨了10%至20%。这一年因砂石严重短缺,台湾高雄预拌混凝土厂不但调涨价格1~2成,致使30项工程流标,大大影响民间业者投资意愿,甚至恐冲击台积电、华邦电等半导体产业在高雄的大投资。当年5月,台湾省“公平交易委员会”以“哄抬物价”的理由对五家预拌混凝土业者重罚六千万元新台币。但是会员数超过350家的预拌混凝土工业同业公会接到许多会员反映,陆续接到公平会涨价调查,造成营运恐慌——对他们而言,不断上涨的本地砂成本才是导致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而在长期砂石供应不稳定中,台湾地产商甚至一度打起了海砂造房的念头。20年前,台湾地区基建规模扩大,在岛内出现建筑用河砂奇缺的现象。因此滥用海砂渐成蔓延之势。3-10年之后,陆续出现大量房屋、公共建筑等的腐蚀破坏现象,并波及到全台湾省,被称作“海砂屋事件”。台湾《民生报》曾以“海砂屋风暴”来报道事件的严重性与危害性。文称:“骤起的诲砂屋风暴就像强烈台风,暴风由北而南,笼罩了台湾。生锈化脓的黄褐色铁水从龟裂处逐一渗出,裸露的腐蚀钢筋再也支撑不住;家毁人广舶阴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台湾地区到底有多少“海砂屋”,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海砂屋”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都是惊人的。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区发生大地震,许多建筑物倒塌,伤亡惨重。倒塌、破坏的房屋大都涉及了偷工减料的“海砂屋”问题。地震更进一步揭示和暴露了“海砂屋”的严重危害。在海砂完全禁用后,台湾方面一直尝试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与后者相比,“机制砂”供应更充足且价格更加便宜。但是核心问题还是没能解决——大部分的土木工程中,只能使用天然砂才能达到建筑标准。加之天然砂是不可再生资源,合格的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少。台湾内部显然认识到了问题,在其“矿务局”2022年上半年的《经济建设督导会报》中明确提出两个目标:持续关注离岛沙石供应、未来仍将推动砂石供应自给自足,强化东砂北运。图片来源(台湾经济矿务局)所以,别看这0.76%比例不大。但这既是关键,也是开始。}
我怎么觉得才刚开始啊上次禁运还是在06年随后台湾一年就吃不消了,07年又恢复了出口因为这个玩意价格涉及民生!!当时的海峡两岸还做了专题节目后面截一段给大家虽然是07年的,但基本上也讲清楚了利害毕竟资源这个玩意不像科学技术可以与时俱进(这里更新一下,没有去查后面几年的数据是我的问题,如果如 @丧心病狂刘老湿 所说,那是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答案也就不改了,错了要认,挨打站稳,全当给自己留个教训吧.........)现在看来很明显佩洛西就是工具人中美台三方都希望她来台湾民主党借助这个拉拉选票台湾又可以糊弄百姓一阵子,你看美国三把手来了,但其实就来一天,谈不了任何实际性的东西,签不了任何实际性的协议而我国可以师出有名的对台湾做任何事的同时,尽可能小的影响中美关系,避免走上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造成双输局面现在我方军事封锁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要是她不来,解放军想要做到这个地步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现在她来了,第一枪就是她开的我们再开枪也是正常的,大国是要讲究师出有名,不然海外舆论就说你是侵略(参考俄乌战争),以后统治管理会比较难“要岛不要人”毕竟是个玩笑话关于为什么以及如何封锁台湾可以看这个回答这是现在军事活动区域所有区域几乎都正对着台湾军事港口中门对狙一般,导弹也即将跨越台湾打到最东边的红色区域如果平时对台湾进行这种程度的制裁国内舆论支持力度我都不敢想而不是像现在的“就这?”别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比如一天吃三十个橘子还好昨天买了军工哈哈哈哈
据了解,大陆方面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在2006年12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禁止天然砂出口的决定。这个禁令发布以来,台湾岛内天然砂价格飞涨,一些砂石业、建筑业以及相关的工程项目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台湾的具体情况,大陆方面同意解除对台湾输出河川砂料的禁令。2007年11月13日,台湾土木技师公会联合会、台湾进口砂石协会、台湾区综合营造工程工业同业公会等6家台湾商会、协会共同组团到北京和商务部,就大陆向台湾恢复出口天然砂石问题进行商谈。双方表示,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尽早推动恢复天然砂对台湾的出口。主持人:我们看到大陆方面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于今年的3月1日开始执行禁止天然砂的出口,那么这对于台湾相关的建筑业间接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台湾土木技师公会联合会理事长 余烈:是的,主要有两个考量,第一个是料源的严重缺乏,供需失衡以后价格不断上涨,甚至到达两倍三倍这样的价格,甚至有钱也买不到,让很多“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还有民间投资的民间工程面临停工和停摆的状况,可以讲情况非常严重。主持人:那么郑教授你了解的情况呢?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中国大陆出于对环境保护,对生态保育的各种考量,开始禁止天然砂的出口,其实本身是一个正确的政策。当然在这个同时,我们也面临到台湾每一年从岛外进口的砂石量相当巨大,而且根据我的了解,从大陆进口的天然砂占台湾每一年进口所有砂石产量里面大概要超过三分之一。那在这样子情况之下,我们就可以想像到,如果今天祖国大陆把整个天然砂出口到台湾的这个部分完全停顿掉的话,那对台湾的建筑业,对于营造业,对于所谓的混凝土它们的搅拌业来讲这是一个莫大的冲击,因为它造成资源的缺口极可能立刻影响到台湾很多重大工程建设的进度,甚至于有可能被迫中断。第二个,如果说必须要从其它地区去找替代资源进口的话呢,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从菲律宾、越南、朝鲜这一些地区去进口天然砂,这代表着是运输成本的增加,运输成本的增加就代表着将来在最终消费者购买房屋建筑的时候,他的成本要增加,也就是物价整个要上扬。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预期到,如果说我们今天不能够得到优良品质中国大陆进口天然砂,而必须要去依赖东南亚那一些比较劣质的这些砂石的话,它可能影响到的就是我们建筑的质量水平要往下掉落。在这样状况之下,它所造成的会连带造成第四方面的影响,就是岛内整个物价会因此而上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建筑业各位不要忘了,建筑业是一个火车头工业,也就是说当建筑材料的价格往上飞扬的时候,那么你就可能看到的是所有的物价都会因此而相关的联动。主持人:我们想了解的是,目前台湾方面对于天然砂石总的需求量是怎么样的,台湾在这方面,就是天然资源又是如何,请二位来给我们做一下介绍。台湾土木技师公会联合会理事长 余烈:是,我先来做说明,因为台湾的土地面积比较小,相对于大陆来讲那小得太多了。另外一点是因为台湾的河川都很短,它在很短的距离之内就流入台湾海峡或者太平洋,如果我们大量去开采河川的砂,目前累计了几十年下来,对于我们台湾的一些桥梁,公路的桥梁造成很严重的一个伤害,比较遗憾的是很多不肖业者用盗采的方式,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台湾的天然资源本来就很少,那么加上我刚刚提到的这样的问题,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从境外,从台湾岛外,尤其天然砂料依赖程度是非常大的,也就是占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这次大陆能够恢复对台湾的禁运,对民间业者,对公共工程的帮助是非常非常大。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台湾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这一个砂石的量,那么在过去天然砂的进口趋势是这个样子的,2002年有800多万吨,到了2003年到1500多万吨,到了2006年已经剧增到3100多万吨,所以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走下去,台湾对中国大陆天然砂的进口需求是有增无减,而且同时根据统计数字来看,一年台湾正常的砂石需求量是在6600万平方米,大概是在9000万吨左右的总需求,而这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河砂的开采,有三分之一是来自于岛内陆上砂以及地下石的开采。那么第三部分那三分之一从哪来呢?那就是从中国大陆进口。所以这个一看的话你就晓得说,台湾如果说完全停止从中国大陆进口天然砂的话,那就会一年,过去会短少了将近1000万吨左右,也就是1500万立方公尺,可是如果按照现在状况来讲的话,它可能减少到3000万吨,这个量是极为庞大的,如果说台湾不赶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渚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