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布控拘留老赖需要申请吗一年几次?


2003年,刚满22岁的李兆会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海鑫钢铁的掌门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眼球。
基础雄厚的集团公司和发展势头良好的钢铁行业让李兆会最初的工作顺风顺水。接下来,他开始广泛投资并获得首富称号。
随着钢铁行业寒冬期的到来,李兆会的海鑫钢铁在2014年被迫停产。
次年,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李兆会在多方债权人共同压迫下,做出尽快还债的承诺,然后便消失不见。
如今的山西首富姚俊良更是悬赏2000万找到他。为什么在短短的十几年内,风光无两的李兆会会落得如此田地?我们就来盘盘李兆会一路走来的传奇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氏家族
古往今来,中国的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背景,李兆会也不例外。他的爷爷和父亲分别是李春元和李海仓,这两位可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然而李氏家族发家前,生活也十分清贫。可是,李春元却在生活中悟到了让他家族发迹的诀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春元出生于1932年9月兵荒马乱的旧中国,他的生长之地——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川口村更是顿顿都揭不开锅的穷地方。当地有一首顺口溜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特点:
“川口不川,三岭依山,岭上旱坡,岭下碱滩,年年欠收,家家困难。”
在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中,李春元度过了他前半生。受到传统观念——“多个孩子就多个劳动力”的影响,他共孕育了六个孩子,海鑫钢铁创始人李海仓行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东镇川口村
李春元悟到诀窍则是通过一件非常不起眼的事情。
有一次,他让孩子们去河边割草。小家伙们在忙活的时候看见有人在河里摸鱼,心里馋得慌,也都去摸。还真幸运,他们摸到了一条大鱼,就欢喜地回家给爸爸显摆。
结果,李春元看到此景板起了脸:“你们割的草呢?”孩子们哑口无言。
直到晚上,一个孩子对李春元说:“一条鱼比一筐草贵多了,您为什么还让我们割草啊?”
李春元想都没想:“鱼你们每天都能抓到吗?草是不是每天都能割到?哪个更靠得住呢?”
孩子听到这话都不再抱怨了。
而李春元在事后也通过这段对话想明白了这条诀窍——从长远谋划,稳扎稳打,立身立业。
因此他把三儿子李海仓送进了镇里的国企榨油厂当工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吃国家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与油打交道的生活让李海仓的衣服无时不刻沾满油渍,每天洗衣更是让他把肥皂厂的肥皂都买光了。
受到父亲的影响,李海仓的商业头脑非常发达。
他敏锐地抓住了商机——如此低廉的肥皂制作技术可以让我赚上一笔,把想法跟父亲一说,李春元当即同意。
于是李海仓学会了制皂技术,并在父亲的帮助下开起了肥皂厂。
而父亲李春元更是通过承包荒滩,发展综合种植养殖当上了村支书。
看到父亲事业做得风风火火,李海仓也不甘落后,用肥皂厂赚来的钱开起了综合商店,在1986年就赚了23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鑫钢铁
生意成功的李海仓又嗅到了新的商机,这都要归功于一次出门推销货的经历:一次,李海仓到一家公司去推销电冰箱。
那个公司的老板听说他是山西的就问:“你除了推销这些日用杂品的货物,还卖别的吗?”
李海仓不知道老板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见李海仓的反应,那个老板接着说:“山西的老板不是都推销煤吗?”这句话点醒了他。
在回乡的路上他一直在想:“我如果也推销煤,与别人都一样,发展的空间非常的小,何不仿造当初做肥皂厂的思路,进行煤炭加工?”
他回到家后,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
李春元根据自己对煤炭市场的了解和儿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到最后爷俩一致认为焦炭冶炼业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说干就干,李海仓把综合商店交由家人打理,自己外出去学习焦炭冶炼技术,这一走就是一年。
1987年,学艺归来的李海仓打算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建家焦化厂,而且不能像以前那样,得是现代化的工厂。
这一前所未有的决定给李家出了个难题——现代化的工厂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和更多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李海仓想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句话,就动员自己的大哥李天仓和自己一起来干,同时他还叫来了两个和自己谈得来的伙伴辛存海和侯云岚。
李海仓把自己开商店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又东挪西凑,共计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土地就是父亲承包的荒滩。
为了支持儿子的事业,李春元亲自出马带着儿子们火热朝天地干起来。可天有不测风云,这件事让县城管理部门知道了。
经过考察后,他们认为这片荒滩是生态农业的样板,不能建厂,焦化厂运作陷入了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的日子,李海仓四处考察工地,咨询专业人员,提交申请,终于把焦化厂办了起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份辛苦是值得的,焦化厂当年就实现了成本全部回收。第二年开始便盈利,后面更是一马平川,财源滚滚。
到了1992年,李海仓本人出资9800万元与北京铁路局,山西、上海、河南三省的冶金厅共同成立海鑫钢铁有限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
而当年,海鑫钢铁销售额就接近了2亿元,纳税更是突破千万。之后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不久便坐上了民营钢铁公司的头把交椅。在这样优渥的环境里,李兆会出生了。
成长经历
这一年是1981年。也是这一年,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升至销售部经理。大家都认为李兆会的出生是给他们家带来的好运。
爷爷李春元借着这个彩头给他取名李兆会,意为李家的吉兆,学什么都会之意。但是很奇怪,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和他们的名字背道而驰,李兆会也没能逃离这个规律。
他从小就不爱学习,逃课的次数比上课都多,因此父亲经常管教他。到了16岁,父亲的焦化厂规模扩大,李兆会就脱离了父亲的管束,成绩更是差到连高中都上不了。
为此,父亲李海仓倍感头痛,四处托关系把他送到了封闭式学校,希望他好好学习,争取以后继承公司。可李兆会在封闭学校逃课、翻墙出去玩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李兆会考了个鸭蛋回家,已经准备好要挨打了。
可谁成想,父亲一脸疲惫地对他说:“封闭学校都关不住你,以后公司谁来继承啊?”见父亲没有打自己,李兆会瞬间有了底气:“我才不要继承呢,我压根就不是学习这块料,就算是把我扔到国外也没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提醒了李海仓,他心想:“老六不是在澳大利亚吗,把儿子送出去历练也好。”于是李海仓当天就联系上自己的六弟李文杰,说了想把儿子送到他那儿的事。
李文杰听言,马上开始给李兆会办理出国手续。不久李兆会就稀里糊涂地去了澳大利亚。
在异国他乡,李兆会开始慢慢成长,但始终没有学会谦虚和谨慎,这也为他后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亡子继
2003年的1月22日,身在澳洲的李兆会接到了家中的一通急电,挂了之后,他立刻买了回国的机票。
就在这天,闻喜县东镇川口村的海鑫钢铁办公室内传出两声枪响,划破了乡村的平静。随后警方介入调查,在对死者身份进行辨认之后确定:死者有两人,一位是造纸厂厂长冯引亮,另一位就是海鑫钢铁总裁李海仓。
后者因为私人矛盾被前者枪杀,前者在开枪杀人之后也饮弹自杀了。
而充满讽刺的是,这二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
冯引亮和李海仓在同一个时期办了厂子,并成为闻喜县首富。发迹之后,其生活作风开始变质——盖豪宅、换汽车,养情人和私生子。
在李海仓运营出现困难的时候,他还帮助李海仓渡过难关。后来,冯引亮的厂子用电困难,从李海仓厂子接了电线后,在电表上做了手脚,二人为此闹得很不愉快。
冯引亮因为污染问题,厂子被关,又因偷税漏税问题被查。期间,他多次向李海仓求助,李海仓都没有答应。
怀恨在心的冯引亮于是在春节前十天冲到李海仓办公室,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随后一枪打向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2003年春节,李氏家族都是在哀痛中度过的。李兆会刚下飞机就闻此噩耗,他忍住悲痛,立刻回家尽心操办了父亲的后事。
在爷爷李春元的支持下,李兆会力克五叔李天虎和六叔李文杰成为海鑫钢铁最年轻的掌门。
就任掌门后的李兆会,更是削发明志,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爷爷李春元及众长辈看到李兆会努力地学习钢铁生产及运营管理的劲头,均感到十分欣慰,更是全力为其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班子。
在李兆会运营海鑫钢铁初期,集团很快完成了掌门更迭的过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迎娶女星
2009年是李兆会执掌海鑫钢铁的第6个年头,这期间他先后斥巨资改造发电厂,助集团获得全国第一纳税民企,而他本人也超过了父亲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19位。
尝到甜头的李兆会,性格中的浮夸和好大喜功开始慢慢显现。
他抛弃了父亲经营和布控实业的部署,转头开始进行自己的投资之路。到2006年,他的资产就超过了100亿,成为最年轻的百亿富豪。
工作和事业春风得意的他在看电视时,被美貌的车晓深深吸引,觉得自己的身价完全配得上这位女星。
但如何才能促成两人相识呢?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和自己父亲关系非常好的大腕——成龙。李兆会以联络和增进感情为由邀请成龙一起吃饭,并点名要求叫上车晓。
成龙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叫上后者前来赴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饭局上,双方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好。彼时车晓对李兆会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在之后的时间里,李兆会加大了对车晓的追求力度,他通过制造各种机会增加和车晓相遇见面次数。慢慢地,车晓注意到了李兆会,而他也要到了联系方式。
车晓一开始只觉得李兆会是个富商。
在频繁接触后,二人感情升温,车晓带着李兆会拜会自己的母亲王丽云。
见到未来丈母娘,李兆会表现得十分紧张和拘谨,一直重复:“阿姨,您吃水果。”、“阿姨,您喝水。”
这种朴实的言语赢得了王丽云的好感,也让车晓感到十分踏实。得到了丈母娘的肯定,两人很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礼奢华程度令人咂舌。婚礼当天,3000余名政商界重要人物参加了这场婚礼,李兆会一时风光无两。
现场接亲的豪车就有200多辆;流水席更是达到恐怖的500多桌;婚礼上,李兆会送给车晓的黄金项链高达20万元;海鑫钢铁的上万名员工均被邀请至现场,每人还得到500元红包。
值得一提的是,李兆会这边的长辈亲属参加婚礼所穿的唐装都是从北京邀请至山西的业界大师手工缝制的。
车晓一路上所收的红包抱都抱不动……这场世纪婚礼今天提起来,仍是人们的谈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错行的投资家
李兆会刚刚接手海鑫钢铁时,许多人都对他不看好,认为他只不过是吃父亲的老本,不会有更大的发展。
但事实上,李兆会起初还是表现出了一定手腕。
他首先通过争取辛存海,瓦解了五叔李天虎的总调度部,并在爷爷还蒙在鼓里时,将其调离,随后通过一系列改革,把集团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把曾经支持自己的爷爷的权力也剥夺了。
大权独揽后,李兆会开始了自己笼络人心的举动。首先为集团2000多名基层工人办理医疗、养老等主要保险,让后者感恩戴德,随后又通过扩建钢炉,加大生产,让工人们看到集团未来发展的光明。
办好这一切后,李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曾经的助手辛存海调到太原分公司。他的种种行为都给世人一种投资人的作风,而不像是做实业的。而后面的行为也验证了这种感觉的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李兆会身边的人回忆:“他曾多次跟我说,他对钢铁行业没兴趣,只有投资才能让他有更大的成就感。”
2004年11月初,李兆会携6亿杀进资本市场,通过投资1.6亿成为民生银行第10大股东。
众人还在为此举震惊时,他又从富华手中夺得华冠20%股权,成为其第二股东。在持股一年后,李兆会又果断地转手,获利千万,以绝对优势成功掌控华冠。
这一举动引起了脑白金大佬史玉柱的注意,二人约好与投资界大家一起组建金鼎俱乐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李兆会用北京惠宇、和嘉投资作为平台,进军房地产和儿童乐园投资市场,实现从实业和到投资的完美过渡;
2008年他又通过海鑫实业,购买中国有色金属在民生银行的股权,卖出后获利26.59亿元;
随后李兆会陆续投资山西证券、光大银行、日照港、银华基业等,保守估计获利40亿元,至2008年底以125亿身家成为山西首富。
回光返照
但2005年却是李兆会最后的辉煌。一个企业发展与否,取决于他所在的市场。如果钢铁市场持续平稳,李兆会的成功还会进一步继续。
可假设成为不了现实。
这一年,国内钢铁生产的能力就已经满足2010年钢铁需求,国内市场便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价格开始走下坡。
到了4月,国内钢铁价格呈雪崩式下降,海鑫为适应市场在不断做出价格调整:从最初4500元/吨,降到了成本价2000元/吨。
价格下降,资金链断裂将成必然。海鑫与供应商的货款也从每半年一结变成每年一结,而且时常结不了款。
集团的处境,每个工人都十分担忧。就连来催款的供应商业务员都表示:“海鑫如果还没有应对措施,很快就会关门倒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所有钢铁企业都在做积极应对时,李兆会却还在扩大生产运营规模。
从上文所提建新炉到增加员工福利和薪水,再到2006年初处级干部家属海南观光游、嘉奖下属生产厂,到最后的慰问特困职工家庭。
2007年,李兆会抛售民生银行1亿股票,获利10亿余元,随后又买进银华基金21%股权;
2008年,他又增持民生人寿股份,海鑫钢铁也在500强中排名444位,比之前前进了15位。
但有关评论则认为:“这只是海鑫借着之前发展的惯性达到的。”
进入2011年,李兆会开始减持股票。2012年,他甘冒违规的风险,抛售500万股票。到当年7月份,李兆会已经集中变现了约1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兆会投资一览
这一波操作可谓让众人长了见识,他们还没有见过谁敢这样做。
专业人士则通过李兆会的举动嗅出了背后的真相:“海鑫的资金链已经崩盘,而钢铁行业的全面亏损让钢铁公司库存积压严重,海鑫的经营也遇到了很大困难。”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进入2010年,海鑫钢铁便开不起员工的工资了。
当被问起此事,老员工们无不感慨:“老董事长如果还在的话,海鑫决然不是这样!这些年,海鑫一直都在吃老本,以后怎么办啊……”
海鑫钢铁的亏损还在继续,到了年底,其生产能力更是惨到只有400万吨。
2011年,海鑫钢铁已经不再出现在年产量超300万吨的名单当中;属于海鑫钢铁、属于李兆会的辉煌时代结束了。
欠下巨债失踪
2012年初,李兆会和车晓维持了仅一年多的婚姻宣告破裂,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坊间也有分手费3亿元的谣言,这些都成了永远的谜。
海鑫钢铁还在不断地亏损,曾经决策和人事问题的不当处理使李兆会众叛亲离:先是五叔李天虎分得水泥厂离开,后是六叔李文杰从事矿产与房地产,至此集团管理层出现了无人的真空状态。
这时有人就会问了,李兆会不是掌门人吗,别人都走了,他还在啊!
其实早在2006年,李兆会就已经卸任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海鑫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职位,仅仅保留集团董事长的头衔。
离婚后,李兆会仍然疯狂地进行着投资事业。他认为,只要背后的海鑫钢铁还在,自己就可以继续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海鑫钢铁掌控权因六叔李文杰的离开落到了李兆会妹妹李兆霞手中。但此时的管理层,人人都在中饱私囊,没人为企业着想——“毕竟海鑫是他李兆会的,他都这样做,我们为什么不能。”
另一边,李兆会和史玉柱在资本市场攻城略地,仍在为他资本家的事业忙碌着。
而真正使海鑫钢铁分崩离析的就是其在银行所贷40亿元因逾期被撤回。资金供不上,生产便无法进行,六座高炉熄火,工厂停业的停业、倒闭的倒闭,大批工人失业。
在李兆会家门口讨要工资和债务的人一波接一波;其中最大的当属银行行长带头要债。
2014年,海鑫钢铁破产。截至2015年,海鑫债权人达954家,所控债券高达234亿元。
同年,许久未出现的李兆会在债券会议上现身。此时的他一改曾经风光,满身大汗,眼神慌张,在匆匆向所有债权人保证尽快还清债务和两次深深鞠躬后便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李兆会因不履行法律文书义务被限制出境;
2018年,他因不偿还美锦能源2.16亿元的追债被列为失信人,后并被多地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020年,海鑫集团五家公司经过多场拍卖都找不到下家,无人问津;
2021年,李兆会人间蒸发,财产也查不到线索;美锦能源的幕后老板姚俊良更是出资2100万悬赏李兆会……
也许等李兆会再次出现时,事情才会有最终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引人注目的山西首富到被多家索债的狼狈不堪,李兆会的遭遇只能怪罪他自绝根基、在假象里迷失自我;
也侧面反映了他心智不成熟,考虑欠周全、急功近利的弊端;
他的经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启示和警醒——不忘自己来处,认清自己、做出周全长远的规划才是正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拘留老赖需要申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