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一般几号给员工交社保说2月份的社保交了,但是查的时候又显示没有交?


今天给各位分享溢价超过20%,国有资产又出手了!老a股再次易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资委为什么溢价收购公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A股数据密码:大金融被爆买!王亚伟、淡水泉调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2、最牛中概股暴涨1100%!超万亿外资却在争夺A股的核心资产
3、A股与美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美股能影响A股?
4、李迅雷: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 大消费与高科技
5、市场回暖风险偏好有望改善 A股估值优势渐渐凸显
A股数据密码:大金融被爆买!王亚伟、淡水泉调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上周末,“央妈”放大招!
时隔12年,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上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可见是史上罕见的。
另外,年内第3次降准,释放4000亿长期资金,年内累计投放1.75万亿资金。
近一个多月,虽然外围市场险象环生,美股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巴菲特抄底抄到“半山腰”,败走达美航空......但A股沪指在3月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强。而从有“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来看,近9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在4月3日央行公布两大重磅利好的影响下,4月A股是否现转机?
关键要点梳理:
1,北向资金: 多次精准抄底逃顶, 先知先觉,其有“聪明钱”之称,逆势吃进的个股尤其需要重视 。 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678.7亿元,但有近30只股被大幅加仓。
2,重要股东增减持: 上市公司董监高、产业资本无疑最了解上市公司。 3月大金融是被增持重点领域。有知名私募称,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为100%。
3,大宗交易: 机构专用席位无疑是研究重点,因其大多崇尚价值投资。 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4,融资融券:3月,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1亿元,9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0%。
5,主力资金流向: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了三类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超过1亿的个股达40多只。
6,机构调研: 除了季报、半年报、年报, 调研是提前了解机构动向的重要窗口 。 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等顶级私募则与众不同,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3月北向资金狂甩678亿元, 29只股被大幅加仓!
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海外主要股指都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历来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北向资金也在3月选择了暂避风头。
据Choice数据统计, 今年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 678.7亿 元,创下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之最。而与此同时,3月南向资金却大幅净流入 1263亿 元。这一减一增让A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血”。
自从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在随后5年多的时间内,北向资金在其中的11个月出现过单月净流出。不过 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超百亿的情况只发生过 6次 ,而上一次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A股超500亿元的还发生在2019年5月,当月净流出规模为536.7亿元。
虽然3月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让市场感到了一些错愕,不过从 历史 上看每逢北向资金单月出现百亿规模的大幅净流出,却有一定概率对应的是A股的阶段性底部,比如2019年5月、2018年10月。
对照沪指的走势图,再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北向资金大部分时候卖出时机还是精准的,其有“聪明钱”之称,如2015年4月净流出35亿元后,2015年5月沪指小涨3.83%,2015年6月沪指见到5178点的 历史
大顶。2015年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净流出,2016年1月沪指大跌22.65%。2019年4月、5月净流出后,沪指进入横盘震荡几个月。2018年10月净流出105亿元后,随后沪指在2019年1月初二次探底成功后才最终见底。2018年2月净流出26亿元,沪指随后下跌到2018年年底。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3月北向资金创纪录的净流出678.7亿元,加上海外疫情数据持续飙升,新增确诊病例数据何时拐头,美国失业率飙升,美股是否展开第二波杀跌,这些都有待观察,因此4月A股是否见底,目前来看难以预测。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今年3月北向资金罕见地净流出A股678亿元,不过仍然有一些A股在3月被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而且, 近9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
Choice数据显示,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有436只A股得到了北向资金的逆势增持,占到所有沪深股通个股的34%。在这436只A股中,有22只A股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在100%以上,其中粮价上涨概念股苏垦农发期间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更是高达1300%,位居所有A股之首。从盘面上看,苏垦农发股价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表现较为抗跌。然而,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情况来看,外资并没有打算继续加仓,在3月23日见到北向资金对苏垦农发持股比例的年内高点后,北向资金便开始逢高减仓,到4月1日,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0.77%。
而3月份,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显著增长的个股有29只。
从上述个股来看,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深信服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成长空间不断打开。2019年公司重新调整业务架构,发布深信服智安全、云计算,新IT三大业务品牌,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云网端的安全及安全服务;二是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的私有云、托管云和混合云;三是基础架构业务则包括桌面云、SD-WAN、应用交付和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是公司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而对于凯利泰,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是国内脊柱微创治疗龙头,公司于2018年并购Elliquence的成长空间广阔。
银行板块多数破净, 确定性机会是100%?
3月A股市场出现调整,海外局势一直牵扯着投资者的心。 从重要股东增减持来看, 产业资本对后市分歧仍然较大 ,但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喊话增持,稳定市场信心。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3月A股市场一共公告发生了2703笔减持,485笔增持,减持与增持的比例为5.57:1(按照公告日期)。
大金融是近期被增持重点领域。3月23日至24日,招商银行行长等10名董监高增持招行A股41.99万股,合计金额约1282万元。
兴业银行25日晚间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20年3月23日至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77.9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5元至15.79元。
此外,中国平安3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于2月底完成股票购买,累计成交金额约为46.27亿元,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316%。成交均价约为80.17元/股。
大金融的估值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银行板块已经多数破净。 兴业银行3月31日收于每股15.91元,而其去年三季报的每股净资产达到23.38元,市净率仅为0.68倍。招商银行因为其零售银行的领先优势,市场给予了估值溢价,目前市净率约为1.4倍。
招行和兴业银行都在2月和3月出现一波下跌。招行1月曾经创出每股40.16元的 历史 高点,但3月19日最低跌至每股28.71元,区间跌幅达到28.51%。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后,招行和兴业银行的二级市场股价均有所企稳。3月25日至4月2日,招行股价温和上涨超过2%,同期兴业银行涨幅超过3%。
但增持更早的中国平安则没那么好运。3月以来,海外疫情不断升级,中国平安又遇到汇丰银行暂停派息的利空。3月23日中国平安A股最低跌至66元,上述2月底完成增持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最高浮亏率约为17.65%,最高浮亏金额超过8亿元。
从 历史 经验来看,大金融板块的贝塔属性较重,即大部分时候以跟随市场为主。但由于股息率较高、业绩可预见性等因素,更多受到长期资本青睐,且负面消息有时候会提供很好的买入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中国平安。当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银行巨亏228亿,其A股股价一度跌破20元大关(不复权)。12年过去再回头看,当时的巨坑是中国平安12年长牛的起点。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多次看好银行股,曾在2月下旬表示,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是100%。因为在中国,如果银行业都没有投资价值了,那整体的经济怎么可能好起来呢?做投资我们看重的就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是人性的一部分,不会改变。
3月中小创是 大宗交易 高折价率的主力, 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3月一共22个交易日,发生了2075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480.50亿元。其中195笔溢价成交,299笔平价成交,1581笔折价成交。
3月31日大宗交易单日成交井喷,达到68.58亿元,占全月成交金额的14.27%。但当日溢价成交金额仅仅1120万元,占比0.16%,为当月最低。溢价成交最高的一天是3月23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14.51亿元,其中溢价成交8.74亿元,占比高达60.24%。溢价成交占比第二高的是3月11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38.46亿元,其中溢价成交20.78亿元,溢价成交占比达到54.03%。3月6日发生了35.45亿元大宗交易成交,其中溢价成交14.27亿元,占比为40.2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溢价大宗交易较高的交易日,往往市场表现偏弱。3月23日,沪指下跌3.11%;3月11日,沪指下跌0.94%;3月6日,沪指下跌1.21%。
3月溢价率最高的一笔大宗交易是3月9日的乐凯新材。当天乐凯新材以每股17.76元成交了75.13万股,成交金额为1334.31万元。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西三环国际 财经 中心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金财富合肥长江中路证券营业部。乐凯新材3月9日收盘价为15.14元,溢价率达到17.31%。之后乐凯新材随大盘下跌,3月31日收于12.93元,接盘方被套27.19%。
折价交易是大宗交易的常态。3月一共有684笔大宗交易折价率高于10%,539笔折价率位于5%~10%之间。折价率不足5%的共有358笔。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
从3月的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动向来看,万科A的交易金额较大,卖出61亿元,买入39亿元。从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深信服被买入10亿元,数据中心建设的光环新网被买入4.59亿元,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从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居前的个股来看,万科A、紫光股份、正泰电器卖出金额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医药股被机构卖出,虽然金额不大,如迪安诊断、济川药业、蓝帆医疗、人福医药等。
从机构席位买入个股来看,新基建的 深信服 、光环新网 分别获得10.68亿元、4.59亿元买入,还有就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3月融资余额下降404亿元,融资客狂买74只个股, 9只股融资余额一个月翻倍
3月A股市场震荡显著,上证指数下跌4.51%,振幅达14.84%。在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融资客也趋于谨慎。行业上,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农林牧渔一马当先。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融资余额为10474.44亿元,相比2月28日减少了404.58亿元。
从行业来看,3月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分别是农林牧渔(64.67亿元)、建筑材料(4.90亿元)、钢铁(3.43亿元)、休闲服务(2.08亿元)、建筑装饰(1亿元)和纺织服装(0.40亿元)。
16大行业融资净卖出较多,均超过10亿元,其中电子、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融资净卖出居前,分别达到84.92亿元、46.55亿元和32.42亿元。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两融策略上,4月首选行业: 汽车 、工程机械、券商。 汽车 的支撑因素在于 汽车 销量增速降幅持续收窄,景气底部反弹上行,目前估值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汽车
消费刺激政策不断出台,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工程机械的支撑因素在于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后续将逐步边际改善。整体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强。逆周期对冲基建政策加码在即,工程机械将受益。券商的支撑因素在于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整体估值合理,安全边际较高。证券行业进入监管红利释放期。
从个股角度来看,虽然两融余额相比2月末下滑,不过仍有562只两融标的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15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5000万元,74只超过1亿元。牧原股份和新希望3月累计融资净买入分别达35.40亿元和10.76亿元;烽火通信、隆基股份融资净买入均在5亿元以上;此外,正邦 科技 、通威股份、赢合 科技 、鱼跃医疗等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
另外,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截至3月31日,汉缆股份的融资余额达2.3亿元,相比2月末增长了253.62%,增幅居于首位。另外,东湖高新、中通国脉、楚天高速等8只个股的融资余额在3月也增长了100%以上。
从融资净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包括光伏板块头部企业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另外低位股 中航飞机、紫金矿业。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光伏电价政策正式落地。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以及新增产能的释放,高成本产能将加速出清。我们认为,头部企业抗风险、运行周转能力相对较强,预计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将优化行业格局、带来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三类股:农业板块成吸金“黑马”, 市场质疑游资爆炒“金健米业们”
今年3月A股市场整体下跌,而主力资金在3月也采取了出货为主的策略。
据Choice数据统计,在今年3月的22个交易日里,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A股的只有5个交易日,且净流入规模都相对较小;其余17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其中3月9日、3月16日两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都接近千亿元。
具体到行业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5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均呈现出主力资金的净流出,其中净流出规模最小的行业为休闲服务行业,而净流出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
具体到个股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有多达3429只A股呈现出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A股分别为京东方A、中兴通讯、TCL 科技 、中国平安、东方财富、科大讯飞等,其中京东方A的净流出规模超130亿元。这也与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3个行业相对应,与此同时,这些个股期间内也都悉数下跌。
不过A股从来不乏局部机会。据统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仍然有367只A股获得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其中净流入规模排名居前的个股包括英杰电气、美尚生态、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最近农业股行情的发酵,市场上涌现出了以金健米业为代表的新“妖股”。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2日收盘,今年3月下旬以来,金健米业已走出过7个涨停,在最近4个交易日,金健米业更是连拉4个涨停;此外,同期,农发种业、京粮控股等农产品涨价概念股也都已有3个涨停。
他认为,“炒股也要有点底线,在涉及民生的领域还是不能任由游资炒作。”另有投资者感受到,最近周围的朋友问粮价是否会上涨、是否要买米的声音有所增多。
历来,“妖股”的背后总不乏游资煽风点火。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下旬来,金健米业已有7次现身龙虎榜。
据Choice数据统计,3月下旬来在龙虎榜买入金健米业次数较多的营业部包括,长城证券资阳娇子大道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红宝石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太原 体育 路营业部、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北京阜成路营业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金健米业近年来的财报来看,游资的这番逆势炒作恐怕与其基本面关系不大。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金健米业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再度为负值。如果不是总有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金健米业恐怕已成为退市对象。此外, 历史 上,金健米业还曾多次“跨界”其他行业,但大多已半途而废。
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调研忙不停, 行动目标大曝光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从去年开始的 科技 股行情到目前也到了交卷时刻,此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机构开启了“云调研”模式,表现强势的 科技 股盈利能力如何?今年受疫情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焦点。
而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近一月的机构调研次数为9775次,较前期下降了4869次,降幅为33%,其中创业板的调研次数为3148次,中小板调研次数为457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场调研1407次,从调研公司来看,近一月调研上市公司186家。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等顶级私募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另外在3月份,万达信息接待了包括安信基金、中银基金、中欧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此外私募领域,包括和聚投资、成泉资本、源乐晟资产、尚雅投资、景林资产、高毅资产等私募的调研。据了解,万达信息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化领域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民生信息化和 健康
城市两大板块,业务辐射医疗、医保、医药、政务等多个行业。中国人寿自入主以来,对公司的业务、财务和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梳理,当前公司各项调整已基本完成。
视觉:刘阳
排版:吴永久 杨诗涵
每日经济新闻
最牛中概股暴涨1100%!超万亿外资却在争夺A股的核心资产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过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的 历史 。从发行B股有限开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纳外资参与A股交易,再到沪港通、深港通的相继落地,最终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既“请进来”也“走出去”,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加快与世界的互联互通。
随着A股对外开放进程提速,A股的核心资产正在成为外资“疯抢”的对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已高达11845亿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亿元,再创新高。
第一只B股诞生
回望之初,20世纪90年代,中国资本市场初具雏形,处于国民经济转型浪潮中的中国企业尝到上市融资的甜头。大批企业亟需发展生产和扩大市场影响,与正在寻求中国市场投资机会的境外资金不谋而合。对外开放,是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动能。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此前透露:“我们吸引外资,过去是发债券这种形式,资本进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这个是客观需求,外资有要求,企业也有要求,因为我们自有的,国内的资本量不够用 ,投资上不去,那个时候缺钱,就提出这种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来了。后来我们就做了试验,就两个市场,两个价格,两种货币,就搞个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正是这天,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扇门就是由有着来自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230名“股东老板”的电真空B股所开启,也谱写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新 历史 。
当年2月21日上午9点30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号大厅旁的贵宾厅内,一群西装革履的海外证券专家挤在窗前。随着一个锣声的敲响,电子行情屏上显示着发行价每股70.8717美元的电真空B股开盘价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资者成为幸运儿,其委托的券商“红马甲”抢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为中国 历史 上第一单成交的B股。电真空B发行认购相当火爆,3天内即被抢购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国香港和国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B股的发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国与国际市场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对于中国内地企业而言,要想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还只是迈了半步。因为上市公司和企业都在境内,只有投资者是境外的。
青岛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诞生,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投资中国内地企业的通道,但内地企业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对于90年代新生的中国资本市场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争论当然有了,为什么好企业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国内上啊?它就是有一个问题,国内没那么大市场,吸收不了。再一个问题,资金量的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国际上市,是国有企业股份化的一个非常好的道路,学习国际经验,用国际规格改造国有企业,这是改革的创举。再一个,扩大中国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扩大影响。”
实际上,1990年开始,监管层就已经开始研究国有企业改组后去中国香港上市的问题。当年6月香港联交所组织30多位专家,成立了中国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有关问题。
刘鸿儒后来在镜头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来的,国务院派我带着小组专门向香港去做调查,写过意见,最后才定下来的。组织一个联合小组,香港内地联合小组,研究国有企业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国际上市问题,我们在联合小组干了一年,研究各种问题,主要是法律问题,研究完了之后,才上市的。这是国际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越走越宽。”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屏幕上,青岛啤酒成为内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业。这只谐音“一路发”的股票,最终获得110倍的超额认购。
“从香港联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开香槟酒庆祝,唯独青岛啤酒上市这一天,开的是青岛啤酒!”刘鸿儒在著书回顾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这样写道。这个小小的细节,反映出香港对内地首只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视。
自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国企获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几近20余年光景,在此期间,陆陆续续已有290家国企登陆香港市场,总募资额达近1.88万亿港元。
赴港上市,开辟了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后,这条路越走越宽,中国内地企业开始出现在美国、新加坡、伦敦等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
外资“买爆”A股
如果说H股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企业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那么,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则加快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正式推出QFII试点。2003年7月份,瑞银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中兴通讯等4只股票,正式拉开QFII投资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后,又陆续实施QDII、RQFII等制度,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QFII、RQFII投资总额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绑。
2002年,QFII总额度为100亿美元。2012年,QFII总额度升至800亿美元,2019年则再度提升至3000亿美元。2020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
时任光大控股总裁陈爽表示:“我进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当时我们觉得,中国作为在一个发展的轨道上面,人民币资产正好是进入到上升的轨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者要进入到中国,我们就抓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就发展我们海外的基金管理业务。”
经过18年多的发展,QFII等从无到有,一步步壮大,多年来,给A股带来巨额的增量资金。
据央行网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陆股通合计持有A股市值高达2.1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为参与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截至1月20日收盘,外资(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美的集团(000333)总股数达19.54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28%,触及外资禁买比例线。美的集团也因此成为2020年第一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以及A股史上第3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于军对全景网表示,“早年可能偏向于更多的是利用外资来做我们的事,现在逐步的有外资积极想参与中国的成长,不仅仅金融资本,而且战略投资人、企业,国外都纷纷来中国直接投资,展业都在这儿。总有一天人民币会自由兑换,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世界不仅最大的,可能是最强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涨超1000%
进入21世纪,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同时,中国内地高 科技 企业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识经济”、“新经济”概念推动,以互联网、电子上午为特色的企业成为这一时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国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东、迅雷、阿里巴巴等纷纷登陆美股。随后,海外资本市场则出现了更多中国 科技 巨头的身影。
回忆起在美国上市的情景,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在镜头前说:“原来觉得中国公司就跟中国制造的这种货物商品一样,应该是属于便宜的代名词。百度股票定价的时候,人家就天然的认为说你是一个中国公司,所以我们参照美国同类公司给你打一个折,就是你的定价。”
“所以我在定价的时候就跟他们讲,你不能这样看,因为我们比美国公司更具有成长性,所以不应该打折,反而应该比他更贵,我对这个公司有信心。”李彦宏如是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达265家,市值合计21827亿美元(约14.28万亿元),占美股总市值比例约4%。
中概股也不断在创造 历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额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现了5只中概股。成交量暴涨意味着,中概股在美国备受追捧,其中成交额最高的蔚来 汽车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117%。
近日,多家华尔街巨头持仓曝光,其中包含桥水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在今年三季度大举加仓明星中概股。达利欧更是多次唱多中国。
北上资金、南下资金成投资“风向标”
对外开放,让国际资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企业。然而2014年以前,无论是QFII、RQFII,还是QDII,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都是单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才第一次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随后的深港通与沪伦通继续加码双向开放,相继实现了深交所市场与港交所市场以及上交所市场与伦交所市场的互联互通。
随着沪深港通的逐步开放,北上资金、南下资金也逐渐成为投资的“风向标”。
中银证券日前指出,从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资金偏好消费医药,南下资金偏好 科技 医疗。从资金属性看,北上资金近期由以“配置盘”为主导的资金属性向“交易盘”属性倾斜,南下资金属性仍以“配置盘”为主。
北上资金也一度被誉为“聪明资金”。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浮盈快速增长,12月份终于迈过1万亿元大关,创造了新的纪录,最新浮盈高达10168.18亿元。
目前,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已分别成为A股与港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是资金面观察最为重要的数据之一。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试点引入境外投资者开始,从尝试开放、到有限开放、再到对世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互联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维度的开放格局,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3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加强与各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合作,以开放促改革。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始终保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能够发展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
A股与美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美股能影响A股?
这个问题,我想确实也是困惑了很多人,猫哥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吧
1.一毛钱的经济影响
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是有一定的联系!本身股票就和公司有关系,股价一方面来自于公司本身业绩,另一方面来自市场的炒作,因此对于业绩来说,是反应的实体经济的变化,然后实体经济因为全球一体化,供应链等问题,会出现连带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猫哥只说是一毛钱的影响,甚至恐怕也就几分钱的影响。
2.九毛钱的情绪影响
关键是这里,因为人性的问题,人做任何事潜意识了希望有个参照物或者经验作为自己下一步动作的依据,目前A股市场上,大头是散户,这部分参与市场的交易过程中,情绪上就会习惯性找一个参照物,目前普遍是美股市场,然后就是那些收割的人利用这个人性问题,推波助澜,更加凸显了市场似乎和美股有关系,然后准备好镰刀收割韭菜,随着时间久了,这种现象也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了。
猫哥结论: 其实猫哥真的为散户兄弟们心疼,没办法消息的不对称,自己又不去学习金融知识,然后 老想着能找个参照物,买个股票赚了钱,暗地里觉得,找到了真理 ,觉得就可以跑过大部分人,我觉得最后你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怎么吃到嘴里的最后还是要吐出来的。这个世界 聪明人比你有的是 ,你的那点小聪明只是一时的幸运。所以猫哥也再次提醒那些 抱着侥幸心理
的朋友们,只要你不离开这个金融市场,又不提高自己的,迟早的事。
相关关系,但很难称得上是强相关关系
过去的这许多年间,不少学者和机构都曾就A股、港股与美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过研究。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恒生指数与沪深指数保持很高的相关性,但道指、标普500都与沪深指数的相关度不高。
近期差异
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的股市在春节后一开盘就遭遇大跌,此后虽有所回升,但又在3月出现新的低点。在此期间,美股一连出现了四次熔断,而中国股市确稍有回暖。随着全球疫情扩散,中国股市成为全球表现较为良好的市场。
但中国股市和外界的联系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以前。四月中旬就有相关机构表明,A股和美股相关性创 历史 纪录新高,已经超过港股。
“若即若离”
美股调整会影响全球的资本市场,A股市场也难免不受波及。更何况,两大资本市场相互影响不必感到奇怪。
但两者因为面临国情、公司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不会亦步亦趋。美股的走势也不会成为中国股市的绝对方向标。就比如最近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行,给A股市场造成的影响就与美股无关。
资本量
全球的资本量是有限的,投资者更愿意把钱投资于哪个市场在乎他们的选择。以往美股投资相对风险较小,投资者可能更愿意投资美股。但经过了四次熔断之后,大家发现美股市场也没有那么稳固,就开始寻找机会进入A股或其他市场,这也很好理解。
从每个小散户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越来越习惯于在每个睡眼惺忪的清晨看一眼各种app推送的隔夜美股的消息,至少在心里层面,美股仍然影响着A股,A股暴跌5%,美股可以无动于衷,美股暴跌5%,A股必然低开,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低开高走。
就问一句,你早上睡眼朦胧的刷着牙,看到凌晨四点推送“牛市旗手特斯拉出现单日20%的暴跌奇观”,你慌不慌?就仿佛是C位大哥送了对面20个人头,这一局,大多数人的心态就已经开始崩了。
这就是所谓的跟跌不跟涨。如果A股和美股是一对情侣,那美股就是骄傲的那一个,而A股,大多数时候,都比较卑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就是A股牛短熊长,而美股牛长熊短,就是说,在大多数时候,A股处于熊市,美股处于牛市。
所以说短期来看,情绪上有影响,尤其是在特殊时期。长线来看,美股和A股是没有关系,你走你的十年大牛市,我走我真假莫辨的牛熊市……硬要说有关系的话,大概是某种神秘的量子纠缠关系吧,你无法从涨跌里看出他们直接的逻辑,但从投资的角度,两者相关性确实在加强。比
如,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上市,它是美股了吧,理应跟着美股的趋势走,但它又是中国的公司,很多相关的公司都在a股上市,很多公司的业务与之相关。于是,他们之间就有了相关性,有了纠缠。
另外,现在外资不断流入a股,这部分外资既配美股又配a股,它配置的美股和a股大概率是同一类公司,所以,a股和美股在这个层面也就有了纠缠。
问题:A股与美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美股能影响A股?
下面,由我烽火雄狮来分析分析,你切慢慢听:
分析: 自从有上证指数以来, 大部分时间段美股和A股的走势还是正相关的,只不过A股的弹性要明显比美股的弹性大很多。 A股为数不多的几次走出独立行情。都是人家继续上涨,A股横盘或者是持续下跌。当然这可能也是由于A股总是过度上涨,需要更长的下跌来消化的原因。有人调侃说, 美股涨,A股涨不涨我不知道。美股跌,A股一定会跌。 这一点确实是有 历史 依据的。
本次疫情,中国明明已经控制住了,而全球市场显然是受疫情的影响才下跌的。但A股依然跟着跌了,也就并不意外了。
近期同为下跌,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美股的下跌幅度远超A股,直接跌到了本轮上涨趋势的起点。A股虽然只跌了10%,已经算是非常坚挺了。A股和美股本次下跌的区别就在于人家是从山顶上往下跌,我们是从坑里往下跌。惨烈程度自然是不同的。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全球市场的关联度还是非常高的,A股想要走出一波独立的上涨行情,近期之内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长期准备。
有人说觉得市场要不行了,我卖了,等过一段时间见底了我再买进不行吗?
现在离场,大盘继续下跌,比如跌到了2600点,你肯定非常庆幸。如果跌到了2400点,你一定觉得自己是股神。我想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忘记或者不敢做一件事——建仓。 历史
数据也告诉我们,每一轮市场见底的时候,成交量必然是地量,哪有散户敢进场。大盘触底上涨后,你可能觉得这只不过是一次反弹。也许涨到了3000点你才反应过来,上涨的趋势已经开始了,你迫不及待的重新上车,说不定大盘又回调了,也许你又有机会再次成功“逃顶”,然后再重复一遍上面的流程。散户都是这么赔钱的。
在赌场上亏得血本无归的赌徒都曾经赢过,都曾经正确过。
投资是很枯燥的。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A股波段低点与美道指波段低点具有正相关性。
我以周线来统计道指和上证指数低点的时间重合。时间轴就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
1、道指:2009年3月6日当周见底6469点,开启11年大牛市。
上证指数:2008年10月31日当周,大盘见底1664点。随后反弹。
2009年3月6日当周于见2037点低点后开始走出22周上涨至3478点。
相同:起点都是3月6日,基本重合。
不同:上证因跌幅较大,早于美股见底。A股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见底。
美股于奥巴马执行新政开始的4个月见底。
2、道指自2010年7月2日当周见9614点见底,开启3月6日以来的新上涨。
上证指数于2010年7月2日当周见2319点底,开启20周上涨到3186.
相同:7月2日当周底,基本重合。
不同:上证做下跌反弹,20周后继续下跌。
美股走45周上涨至12876点。
3、此后道指持续上涨多,下跌少。
上证持续下跌多,上涨少。大的重叠底部没有,小周期上会在美股回调企稳时跟几周。
4、道指自2012年11月16日见底12471到11月28日12926整固完毕,开启新的上涨到2015年5月29日当周见18351点。
上证2012年11月30日见底1959点,开启11周上涨至2443.
相同:2012年11月30日当周 见底,基本重合。
5、道指在见2015年顶前的2013年6月28日当周见14551低点,随后上涨。
上证在2013年6月28日当周见1849点低点,开启后来上涨模式。
相同:2013年6月28日当周见底,基本重合。
6、道指在2015年5月22日当周见顶,
上证在2015年6月12日当周见顶。
道指在2015年8月28日当周15370见底。
上证在2015年8月28日当周2850见底。
相同:2015年8月28日当周见底,基本重合。
7、道指在2016年1月22日当周和2月12日当周见底15503点。
上证在2016年1月29日当周和3月4日当周见底2638点。
相同:第一次见底时间相差1周,接近重合。
不同:第二次见底相差2周多,其中因中国春节因素停盘1周。
8、道指在2018年12月28日当周见底21712点
上证在2019年1月4日当周见底2440点。
相同:12月28日-1月4日前后脚见底。
不同:上证在10月19日见过2449底。
9、贸易战:
道指在2019年6月7日当周见24680底。
上证在2019年6月6日当周见2822底。
相同:6月6日当周见底,基本重合。
10、道指在8月16日当周见25339底
上证在8月9日当周见2733底,8月16日当周见2756底。
相同:8月16日见底,基本重合。
根据11年周线不完全统计,上证各个低点都对应道指低点,同样可以说道指各个低点都对应上证各个低点。
11、2020年3月19日附近
上证于2646见底,美道指相隔两个交易日见底,同天为上证2656底。
例外,2008年次贷危机,中国A股早于道指4个月见底。
结论:上证波段低点和道指波段低点基本是低点正相关。
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紧随其后,两者之间有大量的贸易资金往来,自然关系紧密,美股的波动会随时影响到A股,反之亦然。
1.美股跟A股其实没有太多关联,但很多时候A股要受美股走势的影响,一方面美股比A股相对比较成熟,投资者大多是机构专业投资者,造成美股市场比较敏感,及时反应了市场的最新投资方向。很多热点和主题都能从美股市场看出动向,这就造成美股涨跌对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你好,我想回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a股和美股并没有什么联系。
其次我觉得美股并没有影响a股。
美国股市经历了多年的上涨,而我们的股市从指数上看基本就是原地不动。
你说的影响可能就是问为什么美股下跌,我们也跟着下跌。
其实这并不是股市之间的联系影响,而是经济上的联系影响。
现在全球疫情严重,经济环境受到冲击,我们国家很难独善其身,受到一定影响是肯定的。
而我们的股市本身就疲软,在这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情况下走弱并不奇怪。
就好像两个人分别开了个饭店,一个经营的好赚钱,一个经营的不好赔钱。然后疫情来了,经营的好的开始赔钱了,经营的不好只能继续赔钱。
因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它的股市也影响着全球的股市。
如果美股连续大跌,会影响全球股市,我们也不例外,不过是跌多跌少的问题。但如果美股某一天大跌,我们是低开高走,你也不要奇怪,因为我们股市有我们内部的运行规则,美股某一天的行情还不能影响我们。
还有一种情况,美股在我们的晚上大跌(时差问题),到我们开市的时候,美股的股指期货是升的。我们的股市又跌不下去了,因为去跟美股的股指期货去了。
所以,这个问题要细化去看,股市的波动也要长期的跟踪才可以找到规律,一齐努力吧。
美股涨的时候A股消失了
A股跌的时候美股涨了
总结:A股和美股真的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情
差距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是永远上不去3000点和10几年长牛的差距[允悲]
怕涨的监管层永远是畸形的市场
房价涨上天为什么不怕涨
自己悟
所以买房子目前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李迅雷: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 大消费与高科技
10月14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做客今日头条《首席讲坛》线上访谈栏目,详解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以下,以问答形式呈现对话内容。
问:本期话题是“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记得在两年前,你就提出过“存量经济主导”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你当时是如何判断“中国已经步入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的呢?
李迅雷: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 我应该是市场上最早提出中国经济步入存量经济主导时代的学者之一。 除了GDP增速连续九年放缓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人口流动性下降、外贸增速下降、M2增速下降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时长增速下降等四方面来说明 人口流、资金流、货物流及信息流的绝对量或增速 均在下降的现象,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存量特征愈加明显。
分化也是存量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人口流动性的下降、产能过剩的出现、经济增速的放缓,每年的增量占总量的比重越来越低,存量经济的特征就会愈加明显。首先我关注到的是人口的分化,之后又看到区域经济的分化,此外,还有居民收入的分化、新旧产业的分化以及行业内的企业也出现了分化。
所以,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相比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赚钱越来越难了,投资意愿下降,消费增速下降。因为投资错了要亏钱,银行业惜贷了,收入差距大了,奢华消费增长快,但大众消费增长慢,因此对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来说,都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
例如,乘用车销量负增长、手机销量负增长,传统产业投资意愿下降,而投资PE、VC的风险也大了,因为新兴产业尽管需求大,但竞争也很激烈,如新能源汽车,目前也不能随便投。
问:早几年曾有观点认为,经济周期消失了,或者说“周期的波动性正在淡化”,从近几年的经济来看,这一判断准确吗,周期是否明显?你如何看待近年来的经济周期?
李迅雷:
周期大致可分为长周期、中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从目前看,中周期和中短周期确实有弱化现象。这是因为当今主要经济体都加大了逆周期调控的力度,使得中短周期呈现弱化现象。例如,2017年的时候,不少人认为新周期来临的,我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可怕的时滞》,认为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尽管2015年以来的逆周期政策导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大幅上升,但政策只能改变斜率,不能改变趋势。事实证明,2018年以后,中国经济仍然处在稳中向下的减速中。
因为周期是学者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的形象描述,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重复。因此,周期现象还是存在的,但表现方式会有所变化。比如,过去谈论比较多的为期三年左右库存周期,在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下,就淡化了。 简言之,中国经济目前更多表现为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特征。
不过,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和长周期依然是存在的,因为这两个周期太长,因此,研究者不多。尤其是中长周期,或成为建筑周期,目前已经处在下行阶段,它将以房价回落并在未来走稳为结束特征。至于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我没有什么研究。但个人认为, 中国仍处在长周期的上行阶段,起点是1979年,中国的GDP总量或将在10年内超过美国。
中国经济从1700-1820年,走了一波上行期,GDP的全球份额从大致25%上升到32%;1820-1949年,是非常痛苦的下行期,GDP的全球份额降至5%左右,1949-1979年,是盘整期,GDP的全球份额没有上升。1979年以后,是新一轮长周期的开始, 估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GDP的全球份额可以达到20%左右。
但是,对于这轮经济增速下行趋势而言,远没有止跌迹象,欧美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全球经济将经历低增长、高震荡的阶段。但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依然很明显,即GDP增速几乎是全球增速的两倍, 中国经济总量将在减速中成为全球第一。
问:非常想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些地方?映射到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机会分别在哪?或者换句话说,未来十年资本市场上哪些行业值得进行投资,而哪些行业又值得我们去创业或者就业?
李迅雷: 中国经济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新的动能很多,如现在大家热议的“硬科技”,硬科技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八大方向。这些都有可能在未来形成新的增长点,但这些增长点,与传统的家电、汽车、手机和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事实上,要形成新的巨大需求,才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比如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纺织机械为代表, 拉动了英国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老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龙头,带来了电力设备、汽车等的迅猛发展, 也持续了近100年时间,美国成为全球老大。 第三次工业革命,仍是美国领头,以计算机和信息产业主导,
已经持续了近70年时间,但这些年来,缺乏具有革命性的科技发明或技术进步,动力不断减弱。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增速都在放缓,中国也不例外。
所以,如今的投资机会也多是结构性的,而非普遍性的。因为存量经济下,行业内部是此消彼长,行业之间也存在新旧转换。就资本市场而言,我觉得主题投资可能是两大方面,一是大消费,逻辑是投资、出口都在下行,中国GDP中消费的相对比重上升;二是高科技,毕竟科技引领时代进步。但是,这只是概念,投资需要落到具体的公司上。 我在去年年末,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
意思了目前市场上钱太多了,但好项目、好标的少,过去是钱少,好标的多,那时应该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资本市场发展至今,智商税征了太多,别再被征了,炒地图、炒题材、炒概念,都是低智商游戏的表现。
从就业的角度看,IT行业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毕竟是科技引领时代进步。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不大了,目前金融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在7.5%以上,超前发展了,今后金融业可能不是存量博弈,而是减量博弈。
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9年Q2,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200万,11.38亿就是大顶;寒意更浓的是用户时长,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用户时长增速从22.6%降至11.8%,到了2019年6月,增速已经滑到了6%,人均单日时长358.2分钟,可能也离大顶不远了。过去的5年多的时间里,在4G带动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很多高薪的程序员岗位,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近几年也大热,伴随着O2O的出清、互联网金融去产能、互联网相关PE/VC行业寒冬接踵而至,我们看到的是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天花板将至,市场正在进行残酷的存量厮杀,用户下沉和出海也快成了最后的故事。互联网行业是否拐点已至?未来还有新的机会吗?
李迅雷: 去年中泰研究所TMT分析师已经做出了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见顶的判断,但目前来看海外第三世界包括印尼、印度、非洲地区等仍然处于用户红利阶段,从今年这些地区4G基站发货较快的情况也可以判断,这些地区的移动互联网还在快速发展中。
从国内来看,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已经走出用户红利阶段,受益于国内良好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覆盖,中高低端各个层次的用户都已经发掘的较为充分,进入需要依托产品内容进行用户价值深度挖掘的阶段,对企业竞争实力的要求很高。这可以视作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拐点,但仍然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腾讯音乐、美团点评都是以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用户实现用户价值深度挖掘的典型。4G带来了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大机会,驱动了过去多年产业的大发展,而未来的机会有望聚焦在5G带来的物联网领域。5G是第一次从技术上满足物联网发展的需求,将开启从人联网时代走向物联网时代的新创新周期,现在正是在起点,需要从战略上重视。
问:在股票市场上,我们经常听到“风格切换”“结构性行情”“板块轮动”的概念,这是不是就是存量博弈的直接表现?去年年中,你提到“存量博弈时代,市场正在给确定性溢价”“2017年是抓大放小的元年”,我们也看到,今年以来以大消费为代表的股票大幅上涨,市场给了这些股票一个名字,叫做“核心资产”。“漂亮50”和“核心资产”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半年“核心资产”涨幅较大,下半年风格切换是否已经再次转向成长股?从估值看“核心资产”目前贵不贵,是否仍然具有长期持有价值?
李迅雷:
在2017年以前,股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散户市场,如小市值股票的估值水平非常高,大市值股票被相对低估。我们将A股各行业中,每年ROE最差的10%的公司挑选出来,滚动构成绩差组合,代表市场中业绩最差的公司的股价表现。结果是,绩差公司股价的平均涨幅远远超过万得全A指数。2005年至2016年末,绩差组合总涨幅约13.5倍,而同期全A指数涨幅只有6倍,尤其是在2009年之后,绩差组合股价走势一路领先于万得全A指数。2016年之后,绩差组合股价走势才与全A指数反向变化,趋于回归合理的估值水平。
因此,2017年之前,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是严重扭曲的,2017年进入所谓新价值投资时代,其机会正是来自于估值体系的修复,而非宏观基本面的逆转。所谓存量博弈,与存量经济特征相对应。博弈的结果,就是有一大批过去被称为“壳资源”的股票,不断缩水,而过去被当成大白马的股票,估值水平不断提升。
核心资产和漂亮50,实际涵义都差不多——蓝筹股,但用在A股市场上,还不是太精准。但是, A股市场的再回到从前炒概念为主导的所谓风格切换已经不太可能了,
A股市场已经走上了朝成熟市场迈进的不归路。至于成长还是价值,两者之间不属于风格切换。有价值的公司,一定具有很好的或很稳定的成长性,否则就没有价值可言。所谓转向成长之说,说穿了,就是一部分人希望重炒概念。我认为,个别热门板块有可能被炒作,但伪成长的股票,要想再度提升估值水平已经很难了。
至于目前核心资产贵不贵,应该说,从静态看,大部分核心资产都已经实现了价值回归,处在估值洼地的已经很少了。从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的表现看,回报率很惊人,可见一斑。但从动态看,不少成长型企业在若干年后,可能又会出现估值洼地。
因此,最终还是要看这些核心资产的成长性如何,如果成长性很好,市场份额在提升,则股价仍有上升空间。所以,投资选股就得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去做基本面分析。
投资机会,从逻辑上讲,看好两方面: 一方面是存量经济下的结构性机会,企业分化带来头部企业的投资机会, 产业分化带来新旧动能转换的投资机会,包括大家讲的大消费、高科技等,这也是一个新旧转化过程;区域分化带来热点大城市的房地产投资机会依然存在,但大部分中小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增大,等等。
另一方面,从散户时代步入到机构时代的估值体系重整机会。 整体而言,过去是大企业被低估,小企业被高估,确定性的增长被低估,不确定的增长被高估。今后,就是要让价值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经常听到这么一个说法:核心资产已经不便宜了,接下来应该会发生风格切换,成长股行情会起来——这样的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也不排除判断准确的可能性。但是,它存在一个逻辑缺陷。
因为 走势是围绕着均值上下波动,离均值远了,便会出现回归,但不意味着回到均值就不动。 有个成语叫矫枉过正, 也就是说,从下往上回到均值附近后,有可能继续往上,反之亦然。低估的时候叫价值发现,回归的时候叫价值实现,再度偏离均值的时候叫过热或过冷。投资,如果有逻辑依据,就会踏实些,包括资产价格理性阶段逻辑,也包括非理性阶段逻辑。
问:李老师提到过行业的分化和集聚,从行业比较的角度看,分散和集聚的两个行业,哪个更好?比如说,一个行业正在百花齐放,大量新的小公司不断诞生;而另一个行业则是小公司不断倒闭、大公司不断变强,头部效应明显。你会选择投资百花齐放中有潜力的小公司,还是行业集中度上升过程中的大公司(或者对应的行业)?
李迅雷:
应该说,市场份额较为分散的行业大部分属于新兴行业,处在春秋战国时代,机会很多,同时风险也很大。例如,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热潮中,互联网企业大量产生,“触网”的上市公司也非常多,估值从市盈率变成了“市梦率”,当时如果能够选对BAT,那就可以获得惊人的回报率,但如果选错,可能血本无归。因此,投资应该要相信二八定律,即选对的概率总是很低的,即便你做再多的研究,对于新兴行业未来存在诸多风险,恐怕很难回避。
因此,我在过去为什么反复强调确定性溢价呢?是因为很多投资者抱有侥幸心理,喜欢投资不确定性高的标的,希望一夜暴富,乌鸡变凤凰,由此导致不确定的股票估值过高,而确定性的股票被冷落而导致估值偏低。所以,我的建议,还是 去投资相对成熟行业中的头部企业,风险收益比会相对高。
因为A股市场正在经历从散户市场转向机构主导的市场过程,即理性的投资者数量会越来越多,资金实力决定了话语权,投机股将来会缺乏接盘者。
问:如果我们A股市场要迎来一场大牛市,增量资金应该是必不可少的,未来增量资金都有哪些来源?我们如何判断增量资金已经开始进场?
李迅雷: 首先,我不觉得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但指数的缓慢上涨是必然的,因为 指数走势主要是由大市值股票走势决定的。 今年的增量资金多来自北上资金,这是在A股被纳入MSCI之后,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规模大幅上升。
其次,今后外资的A股市场的投资比重还将进一步上升,如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的外资的投资市值比重都在20%以上,我国目前的外资占比在5%以下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资不能不增加投资比重。
第三,从长期看,国内的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入市规模还将持续上升,一是增量部分入市规模可观,二是存量部分会逐步提高权益资产投资的比重,如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的上限是30%,而行业实际运用比例为22.64%,还有一定空间。
股市从来都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只要信心提升了,各路资金将会纷纷入市。现阶段只是外资的被动入市居多,为的是MSCI的配置需要。因此,我国要观察的是基本面是否改善,如果基本面改善了,则股市马上会有涨势,因为A股市场的效率一直比较高。
问:近几年,随着P2P行业的出清、地产市场调控、资管新规等,高收益率的资产越来越少,过多的资金追逐过少的优质资产,市场似乎迎来了一轮新的“资产荒”。想必很多读者都非常关心,从现在往后看3年5年甚至10年,普通居民还能配置什么资产?
李迅雷: 从发达市场的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看,金融资产配置比重远高于房地产,存款类资产配置比重比较少,个人投资者买的基金类产品比较多。我想,未来中国也会像成熟市场的居民一样, 增加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重,或把钱交给机构投资者去理财,即购买基金产品。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国内投资者应该增加对海外资产的配置比重,如目前港股通、沪伦通都已经开通,投资一定要有全球化配置资产意识。
在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甚至有可能出现衰退的大背景下,投资者还应该有防范风险意识,其中,对家庭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显得很重要。如果专业一点的话,可以选择外汇、贵金属或商品期货、股指或国债期货等对冲工具,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此外,由于今后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高震荡模式,各国之间的冲突会多于合作,导致全球风险加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意识提高,因此,
如果业余一点的话,像黄金这类贵金属作为避险性品种,值得长期增持。
问: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财经话题,单聊这一个话题,都能撑起来很多场访谈了。早先有经济学家预判“2019年是楼市大底”,似乎是在暗示我们抄底;去年年底你做出过判断,认为“2019年房地产将进入减持窗口”。从整个行业来看,今年有200多家房企破产,行业集中度似乎正在上升。大家目前担心的问题是,美联储降息可能引起全球的宽松大潮,国内可能也会慢慢宽松起来,“资产荒”之下,我们的楼市未来会不会再次步入上涨通道?或者说,未来有可能形成“一二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三四线城市慢慢下跌”的格局吗?整个房企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格局?
李迅雷: 我在今年年初的宏观经济与投资策略报告中曾提出,房地产作为国内居民最主要的大类资产,已经进入减持窗口。我的逻辑是,长达20余年的房地产牛市已经步入尾声,即便利率再降,美联储再推量化宽松政策,它们能改变的只是经济下行的斜率,不能改变趋势。我认为,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问题日益严峻, 这是由于全球性长期和平所引发的难以避免的结构性问题。
此外,长期和平带来的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的价格也会带来抑制。
从古今中外看, 资产价格总是波动的,长期高位走平的案例几乎没有。 而且不少投资者是贷款买房,即便房价走平,各种持有成本加起来比较,也将导致实际投资亏损。此外,还要关注房地产的流动性,一旦流动性极度萎缩,则投资性购房的持有风险会大幅上升。以上均为减持理由。
从今后看,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机会还是有的。因为当前及今后房地产调控的总基调是因城施策,防止大起大落。由于人口流向大城市,所以,三四线城市总体看,房地产库存率会不断提高,一二线城市则相对比较好些,因为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将加速头部公司的形成。从数据看,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在快速上升,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会因为土地购置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而难以生存下去。而龙头房企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因此,房地产业的结构化时代已经到来了。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变动风险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资管)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市场回暖风险偏好有望改善 A股估值优势渐渐凸显
近一周以来,A股小幅上涨。有买方投资机构指出,海外货币宽松预期等积极因素带动国内情绪好转,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望改善。A股当前估值仍具备吸引力,配置价值愈加凸显。
风险偏好有望改善,基金看好估值修复
深圳一名中小盘公募基金经理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外部扰动因素的风险已基本反应在股价中,除此之外,目前确实没什么显著的整体风险。
摩根士丹利华鑫分析指出,此前澳大利亚、印度央行宣布降息,同时日本央行及美联储均释放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信号。在全球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市场对各国央行开展新一轮货币宽松的预期增强。“受宽松预期影响,市场情绪有所修复。近日陆港通北向资金也重现连续净流入。”
汇丰晋信基金经理刘淑生则认为,从乐观因素看,年初管理层推出的一系列对冲、缓冲措施,包括大规模的减税降负,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上周一出台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也有望引导基建继续发力托底经济。同时随着美联储暗示降息以及印度央行率先降息,全球可能迎来整体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再叠加北上资金重新净流入,才看到A股市场于本周反弹。
华润元大基金分析指出,总体看,5月大幅流出的北上资金,6月开始连续8个交易日回流高达300亿元,外资或将成为6月反弹行情的主导者。随着市场所处环境的转变、利好政策持续性的落地以及科创板的渐行渐近,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逐步提振。
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的同时,前期震荡调整所带来的估值低位也渐渐受到机构重视。信达澳银基金分析指出,经历了本轮回调后,沪深300的pb估值距离历史底部仅有14.5%的空间,估值分位数的角度,目前PB和PE分别达到了20%和48%的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综合来看,A股估值重新具备吸引力,当下调整非常充分,结合国内外的积极变化,继续看好后市。
前海联合基金指出,截至上周五6月14日收盘,沪深两市动态市盈率为15.44倍,临近历史底部区域。权益类资产估值吸引力凸显。着眼长远,对于核心产业优质资产,短期市场调整带来买入机会,预计市场主线将过渡至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企业以及符合战略转型方向的龙头企业,更应精选盈利预期环比改善持续向好的个股。“当前时点估值处于历史中枢附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挫,投资机会已经显现,在有一定风险容忍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持续配置。”景顺长城基金指出。
从目前A股的位置来看,刘淑生认为“大幅下行的风险不大,策略上不妨偏积极一些。”但由于外部扰动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国内的房地产在经历了超长景气周期后,能否为经济增长提供托底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压制市场的风险并未完全消除,投资者还需要保持一份谨慎。(中国证券报)
用财报分析方法去发现好基金
最近几个月来,上市公司“暴雷”事件多发。从年初的商誉减值,到康得新、康美药业的数百亿现金不翼而飞,乃至近日海印股份的奇葩公告,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投资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昔日貌似明星好公司,转眼成了涉嫌造假坏公司,变化之快让人错愕。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同样让人错愕的还有不少过去几年来的明星基金,尤其是在2015年牛市中的领舞基金,在越过浪潮之巅后,紧接着就是让投资者措手不及的净值暴跌。同昔日高点相比,不少基金净值依然处于腰斩状态。
从记者多年来对众多基金经理的交流情况看,也有不少绩优基金经理从来没有踩过“雷”,尤其是类似现金不翼而飞的“暴雷”。从他们的“避雷”经验看,财务数据分析是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手段。如果叠加对市场常识的敬畏和对人性的理解,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雷”都回避掉。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出发,就可以排除掉大部分有潜在风险的上市公司,再加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能够更好地把控上市公司质量。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同样可以排除掉很多有潜在风险的基金产品。
从财报情况看,资产负债表代表上市公司的实力,对于基金来说,对应的是基金经理的投资实力。但是有实力并不代表有能力,企业根本目的是要能够持续地盈利并发展壮大,所以利润表代表了企业的能力。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同样是赚钱能力。北清复交乃至哈佛、耶鲁等名校文凭只能是实力的象征,基金净值的增长才是硬道理。现金流量表代表了企业的活力,也就是说,不仅要看企业是否赚钱,还要看它们是怎么赚钱的。对于基金投资来说,即使基金前期表现抢眼,但也要对收益进行归因分析,对收益源泉进行分析,才能判断出净值是否还能再创新高。当然,如果附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就更好了。当基金经理大手笔跟投他管理的产品时,表明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深度捆绑。
财报三张表提供了上市公司的分析框架,可以判断出企业的实力、能力和活力。投资者由此及彼,在买入基金时也要进行分析。首先选择有实力并有赚钱能力的基金经理,再追根溯源看基金收益的来源,通过常识去判断收益来源是否能够持久存在。在2015年牛市中领舞的部分基金,后来如流星般坠落,其根本原因在于收益大多来源于博弈和套利。当上市公司价值增长成为市场主流时,它们就遭遇到了强力挑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造假案例中,现金是最难造假的,但康得新和康美药业两家公司现金不翼而飞,已经属于赤裸裸的信用污点了。对于股票投资人来说,只有一句话——远离坏孩子;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如果基金经理不把投资者的钱当作自己的钱一样克制尽责,投资者同样要远离之。(上海证券报)
又到了基金定投的春天
市场大幅波动的时候,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定投。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此时此刻定投就是最好的方法。
简单来说,想要赚钱,就得买便宜。但没人可以判断股市的最低点,在市场暴跌的时候抄底或离场,都是判断市场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但在股市点位不高的时候,开始做定投则是最确定的投资方法。买在低估区域,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在股市处于低市盈率年份买入股票的回报率高,而处于高市盈率年份买入的回报率低,甚至是负数。——摘自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的《非理性繁荣》
这个理论也揭示了股票基金必须低买高卖。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投资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在2007年A股处于5000点之上时人们排队开户买股票、买基金;去年四季度,大家一片悲观,今年元旦后,A股又开始扶摇直上,4月初上证综指站上了3200点。而深交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深市新增开户数299万,环比增长109%,这意味着大量投资者此时才纷纷入场。
人性的弱点总是充满贪婪、恐惧或者是愚蠢。这是完全可以预测的,但是我们无法预测这种人性弱点的发生顺序。——沃伦·巴菲特
在复杂的市场、脆弱的人性面前,对大部分的投资者而言,化繁为简的投资方法,便是定投。定投,投资起点低,同时淡化了入场时机。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投资者定期投资即可。不同于一次性投资,定投投入的成本计算的是多次投资的平均成本。短期收益不多做考虑,因为即使基金净值短期内暴涨暴跌,投资者获得的都是均值。
在熊市中,指数会经历先下跌再上升的过程,构成一个微笑曲线:如果你一直坚持定投,下跌中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筹码,等到市场回暖就能获利了。
市场短期是投票机,短期我们可以读到的更多是投资者的情绪和判断,而不是市场内在价值的反映。市场会受到短期情绪的支配和波动,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判断股价走势。——霍华德·马克斯
最后,我们的投资与这个和时代是密不分的。历史上,中国经历过多次比目前更为艰难和危机的时刻,但没有一次把改革逼退,反而都成为进一步更大规模改革的催化剂。
今年5月初,全球投资大师、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评价中国市场:
中国股市就像年轻人,波动性大于成熟市场,但他有成长潜力,未来是光明的,看好中国市场。现在中国和新兴市场的股市比较便宜,愿意做多中国股市,成为中国股市的长期投资者。
分享巴菲特的一句话,“所有的投资都是投资国运”,希望我们的,乃至整个世界都能够越来越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投资才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我们每个人才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很庆幸,目前我们身处定投的黄金期,但定投并不是傻傻的买,如何选择标的,如何分配资金等等都是必须做的功课。在这个金色的定投季,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智慧定投,等待收获迷人的微笑曲线!(中信保诚基金)
(云水长和)
关于溢价超过20%,国有资产又出手了!老a股再次易主和国资委为什么溢价收购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发布时间:2022-10-28 17:12 阅读:-
一.社保当月交当月生效吗?
社保当月交当月不一定能生效。当月缴纳的社保,当月扣款,会到次月开始生效。举个例子,如果你是4月20日去办理,那么5月扣款4月份的社保金额,扣款后生效,那么就是5月份社保正式生效。
二.社保补缴多久显示出来?
社保补缴后,一般十五个工作日内可以查到。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在补缴后,可以在上述期限内查询其缴费记录;并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至少每年还会向缴费个人发送一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单。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职工离职等个人原因导致社保断缴,断缴时间不超过3个月,可以申请补缴社保。近几年职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一旦辞职或跳槽都可能导致社保中断,社保断缴后对于养老保险的影响不大,但是一旦社保断缴,那么在断缴期间就无法享受医疗保险,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社保断缴。
一般情况下,社保中断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可以申请办理补缴,挂靠公司代缴社保,一般都有补缴社保的业务。如果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那么通常就不能补缴了,不过不同地区社保补缴规则略有差异,具体以当地规则为准。
2.企业原因导致未缴纳社保。如果是企业原因导致社保断缴的,断缴时间在3个月内的,可以由单位申请补缴,补缴需要缴纳滞纳金,如果已经跟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企业并没有在职工入职30日内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那么这种情况就不能补缴社保,企业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给自己补缴社保。
3.不允许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以前社保是可以一次性补缴的,而现在补缴规则越来越严格,各地区都已经禁止一次性补缴社保,如果之前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社保,那么想要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费用是非常难的,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取消了一次性补缴规则。
不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可以补缴的,如果退休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那么可以申请一次性补缴剩余年限的养老保险费用,只要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补缴至15年,那么60岁就可以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了。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文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用户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一般几号给员工交社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