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油酸价是什么意思多少?



  思考一:这次质量信息发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我们为卫生部对公众健康负责、及时披露食品安全信息而欣慰,不过,我们也忧虑地看到,这次信息发布的威力在现实中被重重地放大了,这些花数年甚至十多年苦心经营的名牌可能会因此毁掉……

  思考二:金龙鱼曾是“免检”名牌,卫生部的“补充通报”或许可以给它一些安慰,

但如果对名牌企业进行严格的例行检验,至少会给企业多一层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几率。免检是为了扶持企业,但结果可能导致企业质量控制工作的松懈,反过来害了企业……卫生部通报不合格食用油

  2004年12月27日国家卫生部发出了关于《卫生部2004年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列入黑名单的食用油详细资料为: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规格为1.8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1月26日,酸价为0.45;金象大豆色拉油,规格为5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2月15日,酸价为0.31;商标为金龙鱼的大豆色拉油,规格900毫升/桶,生产日期为2004年4月24日,酸价为0.50。它们的酸价都不合格(色拉油卫生标准规定:酸价要小于或等于0.3)。色拉油三巨头都喊冤枉

  金象:指责卫生部程序违规金象色拉油生产商正大集团(天津)实业有限公司发出致消费者的公开信,表示将收回卫生部通告中涉及批次的产品。此外还指责卫生部在抽检程序及报告发放等环节不符合有关规定。

  该公司称,已对卫生部抽检的同一批次产品留样进行了重新检测,结果均属合格。他们对卫生部的检测“感到莫名其妙”。

  金龙鱼:自查与通报情况有出入金龙鱼色拉油生产商嘉里粮油在发给媒体的一份传真声明中声称“自检结果与卫生部通报情况有出入”。

  在嘉里粮油提供的由营口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5月19日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卫生部通报批次的大豆色拉油酸价指标检测为0.19,符合0.3的国标要求,而不是抽查结果中的0.5。同时,嘉里称该批次产品在企业内检的酸价指标是0.10

}

评价食用植物油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常用的理化指标是酸价和过氧化值。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分别使用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法。这两种方法需要对滴定液标定和在实验室中进行。快速测定不仅加快了检测速度,而且解决了现场检测的问题。

酸价是指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酸价可反映油脂是否酸败及酸败的程度。食用酸败油脂可引发中毒症状。国家对食用植物油酸价有一个统一的最高限量标准,即食用植物油成品油的酸价≤3mg KOH/g,植物原油的酸价≤4mg KOH/g。

食用油酸价快速检测卡(以下称速测卡)采用纸片显色与标准色板对比法进行日视定量。利用食用植物油酸败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与试纸中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以此反应出油脂酸败的程度。

酸价速测卡:密封包装,4~10℃干燥保存。使用的最佳环境温度为25±5℃,环境湿度应在20%以上。从包装中取出的试纸条应在10min内使用,开封后的试纸条应在1个月内使用完。酸价纸片上如带有红色痕迹,则该纸片已被污染或已失效。

[操作方法]取适量油样于清洁、干燥容器中;将含药试纸端插入油样中1~2s,立即取出并开始计时;酸价测试纸的反应计时时间为(90±5)s,当计时到达要求的反应时间,将试纸颜色与包装盒上的比色板进行比较。

酸价纸片的测试范围在0~5.0mg KOH/g。颜色相同色块下的标记数值即为样品的检测值。如试纸颜色在两色块之间,则取两者的中间值。

对现场监测超出国家规定酸价的样品(见表3-1),应送实验室做精密定量。

表3-1常见食用油脂的限量卫生指标

文章来源:《食品快速检测实训教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酸价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