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机械制图金大鹰第三版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fanwen365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1 课程基本信息(表1-1)

表1-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 开课部门 机电一体化、矿山适用专业 课程编号 机电、煤矿开采 课程总学时/学期课程总学分/学期72/72 总学时 总学分 机械制图,机械制先修课程 造技术基础,工程后续课程 力学 编制人 制定/修订日期 郭磊 2012年3月20日 审定人 审定日期 机械教学团队 尚秀全 2 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机电一体化、矿山机电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偏向设计计算的一门课程,它既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也是此类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基础。通过该课程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机构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建立对机械机器的清楚认识。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和要求如下: 1)主要学习任务:

?掌握生活中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 ?掌握生活中常见机构的设计方法;

?了解生活中常见机构的安装、维护注意事项; 4培养查阅机械手册的能力。 ○

2)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清楚了解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 ?了解机构的设计方法与思路; ?掌握常见机构的安装于维护方法; 4掌握查阅机械手册的方法; ○

3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掌握机械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方法。 A2:掌握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A3:了解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A4: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A5: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A6: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 A7:掌握齿轮的失效及维护方法。

A8: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 A9: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 A10:轮系的类型。

A11: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A12: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A13: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A14: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A15:普通螺纹的分类、预紧、防松及机构设计。 A16:键联接。

A17: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特点。 A18: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弹性滑动。 A19: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A20: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 A21:链传动的结构类型和应用。

A2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安装、润滑与维护。 A23:轴承的分类、结构。 A24:滚动轴承的类型的选用。

A25: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A26: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2)能力目标

B1:掌握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安装维护注意事项及设计计算。

B2: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通过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B3: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问题。 B4: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素质目标

C1: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2:认识到我国机械与外国机械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C3:感受机械设计成果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C4: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定求真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1-2)

表1-2“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5“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见表1-3。

表1-3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设计总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编号 1209 总学时 72 编制时间 2012.3 编制人 郭磊 课程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是为高职电厂机电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实训课,是一门技术型、综合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它既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其他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也是此类专业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主要训练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下述知识、具备以下能力及素质: (1)知识目标 A1:掌握机械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方法。 A2:掌握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A3:了解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A4: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A5: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A6: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 A7:掌握齿轮的失效及维护方法。 A8: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 A9: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 A10:轮系的类型。 A11: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A12: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A13: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A14: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A15:普通螺纹的分类、预紧、防松及机构设计。 A16:键联接。 A17: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特点。 A18: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弹性滑动。 A19: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A20: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

A21:链传动的结构类型和应用。 A2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安装、润滑与维护。 A23:轴承的分类、结构。 A24:滚动轴承的类型的选用。 A25: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A26: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2)能力目标 B1:掌握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安装维护注意事项及设计计算。 B2: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通过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B3: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问题。 B4: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素质目标 C1: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2:认识到我国机械与外国机械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C3:感受机械设计成果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C4: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定求真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 1. 自由度的计算 主要掌握常见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方法,了解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 1. 平面连杆机构 主要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 2. 齿轮机构 重点掌握齿轮机构的特点,设计计算。 3. 轮系 掌握轮系的分类,各自的特点以及传动比计算方法。 4. 其他常用机构 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以及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5. 联接 掌握常见联接的特点 6. 带传动和链传动 掌握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安装维护方法。 7. 轴承 主要掌握轴承的机构、种类及安装维护方法。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 自由度的计算 学习情境2 平面连杆机构 学习情境3 齿轮机构 学习情境4 轮系 学习情境5 其他常用机构 学习情境6 联接 学习情境7 带传动和链传动

学习情境8 轴承 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以单班为教学单位,采用传统教学。 实施场所: 本课程在教室进行。 课程考核方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10%+期末考试×60% 课程教学资源: 1. 教学资料准备 (1)教材 银金光.机械设计基础.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参考书 诸文俊.机械设计基础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3)其他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2. 实训条件 能够提供课程设计到的机构。 学生能力要求: 具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及机械制造基础的基本知识; 教师能力要求: 1. 熟悉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2. 对《机械设计基础》涉及到的各种机构都有清楚的认识。

5.1 自由度的计算情境设计方案(表1-4)

表1-4 自由度的计算情境设计方案

学习情境名称 自由度的计学时数 4 算 学习任务 1. 了解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绘制运动简图的方法 3. 掌握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A1:掌握机械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B1:掌握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安装维护注意事项及设计计算。 B3: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问题。 B4: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素质目标 C1: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4: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定求真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摘 要:面对“中国制造2025”,我国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背景都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服务产业发展的最重大群体,必然要随之改变。而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最大的困难就是课程体系的重组与重构。文章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两大方案和若干小的方案,希望对相关高等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重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重组;人才培养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面对世界工业.

[11]刘桂涛,李志敏,贺秋冬.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冶金机械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2).

[12]黄红珍. 锐意创新潮头立 百舸争流敢为先——余姚创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县(市)的路径思考[J].宁波通讯, 2017(2).

}

《机械制图课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课程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精选文档工程制图课程总结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担当着培育同学基本工程素养的重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培育同学的绘图、读图力量,对培育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同学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本学期我担当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工程制图(56学时)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细心设计教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准时总结教学阅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教学成果1、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要想上好课,先做好老师。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进展,各学科、各专业相互渗透的趋势日渐增加。作为一个老

2、师,必需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学习新技术,争辩新问题,防止学问老化。此外,宠爱自己的职业,愿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2、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争辩式教学。我在教学中留意精选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彻底摈弃对教材进行琐碎诠释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一些简洁忽视、简洁混淆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组织同学在课堂上开展争辩,让同学通过争辩得出正确的结论。3、合理调整教学中的比例关系,做到精讲多练我在教学中突出实践课教学,增加练习课的比例,重点训练同学提高制图的速度和质量。鼓舞同学在大量的制图练习中探求和总结作图技巧,在实际作图时加以恰当运用;并挂念同学总

3、结阅历,将其中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向全部同学推广,求得制图水平的整体提高。4、加强直观性教学针对同学中普遍存在的空间想象力量不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留意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挂念同学理解教学内容,化抽象的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降低问题难度。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到机加工车间参观,使同学有机会了解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达到丰富同学的感性学问、加深对课堂学问的了解的目的。5、对同学严格要求,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图样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生产实际和技术沟通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只有严格依据国家标准制图,才不会影响图样的通用性。尽管同学在入学前已经学过了制图,对投影关系有肯定程度的了解,但

4、他们对图纸图线的要求不够明确,符号文字数字等书写欠规范,图画马虎。我在教学中留意强调国家标准的重要性,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在板书图画时认真严格,指导同学作业时,重视图面质量,杜绝不规范制图。6、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将投影变换、截交线相贯线的求解等模型演示效果欠佳的投影几何学问题用三维动画,在教室中的大屏幕电视上播讲,使同学能在任意角度观看到所求问题的投影变化,降低了相应学问点的学习难度,同学的学习乐观性明显提高。7、深化同学实际,了解学情。作为老师肯定要加倍地关怀和挂念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共同争辩解决的方法。如接受个别辅导,区分对待后进生的作业,时刻鼓舞他们,使他们增加自信念,逐步提高

5、作图水平。二、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都集中在同学作业上,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真正把握该课程的学问点需要同学自己通过大量解题实践来进行,同学只有不断地自觉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量和空间分析力量,从而更好地把握该课程。从该课程同学完成的作业来看,各章作业消灭较多的问题归纳如下:1、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学问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线型的画法不规范。包括图框、标题栏、各种图线的规定画法; 尺寸标注不规范、不正确。对国标规定的一些注法把握不够好。 2、其次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如投影连线、作图帮助线应画成细实线;

6、投影要画成粗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作虚线等; 部分同学对点的投影特性理解不透彻; 部分同学重影点的可见性推断、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相交的可见性推断把握不够好。3、第三章 基本体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或不画。主要表现在对称轴线画法不规范或不画; 部分同学对立体投影的可见性推断方法把握不好。4、第四章 轴测图同学在这一章节的作业把握较好。但是部分同学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和斜二测图的画法的把握还存在一些问题。5、第五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或不画; 部分同学空间想象力不够好,造成投影图线的漏画。6、第六章 组合体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7、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或不画。主要表现在对称轴线画法不规范或不画; 部分同学空间想象力不够好,造成投影图线的漏画。 7、第七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波浪线的画法不正确。正确的波浪线画法不应当超出断裂机件的轮廓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行画在机件的中空处; 剖面线画法不正确; 混淆剖面图与剖视图。8、第八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混淆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和内螺纹的规定画法。 9、第九章 零件图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部分同学分析视图表达方法不够全面; 部分同学读图方法不够全面; 对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要点把握不好。10、第十章 装配图同学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部分同学对画装配图的一般规定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把握不好; 装配图标注的尺寸不全面。11、第十一章 开放图 焊接图 因开放图、焊接图进行简介,作业量也不多,同学在这一章节的作业把握较好。综合同学的作业状况,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老师与同学都要重视作业训练。只有老师重视,同学就会重视,主要表现: 在老师在第一节课就要反复强调学习该课程肯定要自觉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课后相应地布置作业进行训练并要求同学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对于消灭问题较多的内容要在堂上集中分析和答疑。作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制图金大鹰第三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