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有权给商家恶意差评违反哪些法律差评的法律依据

导语:历年“3.15”,电商假货问题都是绕不开的热门话题之一。在电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当下,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依然未能完全解决。事件具体详情,请您与佰佰安全网一同关注了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网购是近年来普通消费者最为频繁的消费方式之一,网购产品质量也一直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近50%的消费者对产品本身问题存在不满,其中25.45%的消费者“吐槽”网购假货太多、真假难辨,另外有24.36%表示商家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

在 网购中,价格也是消费者的一大敏感点。调查结果显示,12.73%的消费者认为网购定价变动太频繁,“买完后发现商品降价”的体验伤害了不少消费者。不过 最让网购从业者汗颜的是,越来越多关于买家给差评后被恶意报复的事件曝光,消费者甚至还因此受到人身威胁。在调查结果中,有6.55%的消费者对“给差评 被恐吓或被报复”进行了“吐槽”。

历年“3.15”,电商假货问题都是绕不开的热门话题之一。在电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当下,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依然未能完全解决。

在调查问卷中,几乎一半的消费者集中吐槽的是商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有网友无奈笑称,“想在网上买个正品不容易,现在,想评个‘差评’也不容易了啊。”

吐槽一:真真假假太难辨

已经怀孕快9个月的准妈妈肖女士,正在考虑为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购买纸尿布,而有过经验的妈妈朋友告诉她,曾遇到过在网上买到假货的经验,让她望而却步。 “小孩子的东西不敢乱买,网上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还是很担心。”因为这些疑虑,她还是迟迟没有下手,她觉得到时候还是去线下超市直接采购,或许才放 心。

连婴儿纸尿布都有假货,这让她对网购再次失去了信任。而更早之前,她还因一次购买化妆油的经历对网购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肖女士一直爱在自己很信任的一个电商网站上买东西,因为知道化妆品假货多,在选择中她还是非常谨慎。经过朋友推荐,之前实体店买过的一款化妆油让她十分喜欢,她就决定在该网站买下,因为确实比实体店便宜几十元。

“用过几次之后,我总觉得很刺激,每次用到眼睛部位的时候,还有些刺痛感。”肖女士称,当时并没有怀疑自己买到的是假货,直到有一个闺蜜来自己家里,用了这款产品之后,才告诉了她真相。

一次次失败的网购体验,让与肖女士有过同类经历的消费者有些灰心和失望。电商发展到今天,给消费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质量的可靠。尽管在众多网店中,商家都在网页上醒目地打出“保证正品”等字眼,但真正的正品又有多少,恐怕只有商家心里最清楚。

这 么多年来,电商假货的问题并不新鲜,但一直没能彻底解决。假货销售者之所以肆无忌惮,原因就在于违法成本太低,甚至无成本。电商平台由于不必担心殃及自 己,对售假者身份资料的审核,往往是走走过场,导致售假者大赚不义之财后还能全身而退,无处寻觅。如果电商平台必须为骗子承担代赔责任,必然会激活消费者 的维权积极性,电商平台的准入门槛和监管手段必将大大提高。

吐槽二:买家差评后收到冥币

更让网购消费者寒心的是,对电商商品不满意,连给个“差评”都不容易了。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消费者开始习惯性地给“好评”了,不是因为真的觉得“好”,而是给一个“差评”后,有的卖家会无休止地纠缠,让有些买家招架不住。

由于给了一家电商商家“差评”,一位叫小颖的买家的遭遇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小颖在网上买了一件女装后,因尺寸问题与卖家协商退货,在协商过程中,卖家要求小颖承担一半运费,但小颖觉得不合理,后来联系商家也没有得到回应,于是小颖就直接给卖家打了一个“差评”。

不料几天后,小颖竟收到一个神秘包裹。她打开这份包裹一看,着实吓了一跳,里面竟是5捆冥币。后经官方查实,这些冥币正是小颖给出“差评”的店家寄出。

这样的一次消费体验,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就连普通旁观者都为之惊讶。

有多名消费者向记者称,尽管给予“差评”后没有遇到上述这样的商家,但有过被商家反复打电话要求修改评价的经历,有些商家直接与买家协商,愿意在修改评论之后,给买家返还小额的退款等。

现在,从电商平台来看,给出“好评”的理由已经变得很勉强,如“没有给差评的习惯”“就是习惯性给好评”等。这也直接导致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看到的商品评价,都存在“修饰”的痕迹,而难以看到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客观评价。

电商平台建设初期,会出现部分商家通过控制用户对商品的负面评价来拉动销售,这种信息不对称在短期内能帮助电商提高销售,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其牺牲的是用户体验和商家自己的口碑。

那如何去防止被骚扰呢?

一、建议购物时使用一个专用的手机号,只有在购物时才去使用

二、收货地址最好选择单位,如果是家里,一定仅留楼栋号,不要留到单元门牌号,之后电话与快递员约定取件地点,避免将对方带入家中;

三、独自一人在家时,下楼取包裹,尤其是独身女性应尽量约到小区传达室、保安亭等人多的地方收件,别给不法分子留下手的机会;

四、丢弃包裹前,一定要对包裹快递单进行处理,涂掉包裹、快递单上的姓名、电话、地址、购买产品等一系列个人信息!

被淘宝卖家电话骚扰怎么处理?

一般手机会有来电显示的,可以看出地方,如果显示是卖家那个地方,第一次就装不知道,不是机主,说机主不在或者让其他朋友帮听一下,说机主不在。(小编第一次就是这样,因为在旺旺说了很多次了,他们不同意,觉得没必要电话联系)

拉黑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如果对方一直打电话过来说,那就直接把对方的电话号码拉黑名单处理。

如果对方用其它电话打过来时(拉黑总是有限的),可以选择只要是那个地方打来的陌生电话都直接选择挂机

如果对方还是一直不罢休的骚扰,可以选择接一次电话,然后录音下来,然后把这个证据放到淘宝投诉中心去。

如果投诉也不管用,而且还一直骚扰,消费者可以选择用法律手段来维权报案或者向12315举报。

更多网购安全相关讯息,请继续关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

  来自12358价格监管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网络购物举报连续数月同比增长超1200%,最多的一个月同比增长高达2622%。可以预见,“双11”过后,还会迎来一个举报。同样可以预见的是,几乎所有的举报都会伴随一个行为:举报者对购物网店给出差评。而这些差评可能又会带来一些更难处理的纠纷。

  因网购给出差评,买家被卖家纠缠甚至恶意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买家被“呼死你”骚扰,有的买家收到冥币、大便等让人恶心、恐惧的物品,有的买家甚至车被划、门被砸。对此,许多网友感慨:网购有风险,差评需谨慎。

  我们知道,网购交易信用评价规则,本意是通过买家的服务体验评价来建构卖家的商誉评价体系,保护网络购物消费者的知情权,促使卖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形成公平合理的网商竞争秩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该机制主要是依靠电商平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且在细节设计上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导致了恶意差评或骚扰报复等诸多不当行为的发生,偏离了买家评价机制的设立初衷。现在,卖家见差评就急,买家给差评也怕,使得好评也没人相信了,网购信用体系因此有坍塌之虞。鉴于网购评价机制已经不属于网络自律的范畴,而是网络公共治理的重要议题,有学者建议,应尽快建立完善有关网购评价机制的法律法规,并将该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共同推进。

  就目前情况看,专家分析认为,现在各电商平台的网购评价机制大都存在这样几个主要问题:其一,买家评价标准过于笼统,作出中差评无须基本的证据理由,使得评价偏离消费体验的理性表达而演变为交易情绪的随意发泄,进而使“评价”成为了双方当事人可以交易的筹码,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侵害了其他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知情权;其二,网络评价实行双向实名制,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但也使得网商和消费者两个群体的利益博弈变为特定买家和特定卖家之间的“个人恩怨”,诱发了恶意差评和打击报复事件的发生;其三,“恶意差评”的认定标准不够明确与科学,使得部分被恶意消费者和同行竞争者损害的商家放弃正常投诉渠道,而使用“私力”救济来之不易的信誉,进一步激化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其四,对于实施恶意骚扰或者报复行为的违法者,缺乏机制性的严厉追责,这在威胁并损害广者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在作出评价时有“后顾之忧”,削减了评价体系的制度效能,形成恶性循环。

  对症施治才能药到病除。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完善网购评价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细化完善评价标准,提交中差评需要给出初步证据和基本理由,否则将不会显示在评价统计中;参与交易的消费者提交评价后,交易平台要作出匿名处理,免除消费者评价时的顾虑,缓解网商与消费者的对立情绪;明确“恶意差评”的认定标准(通过买家的交易情况、是否有习惯性差评记录、提交差评时的理由、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等综合因素认定),理顺卖家被恶意差评的救济途径;采取行政的及法律的手段坚决查处并严厉打击恶意骚扰、报复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信用评价指标、信用档案等标准研究,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和奖惩规则。其中就包括完善网购评价机制的内容。主管部门只有积极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度,降低对电商营销乱象的容忍度,形成鼓励消费者提出批评意见与促进网商提高服务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建构起公平、和谐的网商竞争秩序和交易环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商家恶意差评违反哪些法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