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用信用卡卖给别人办理公司犯法吗?


由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联合推出的法治栏目《检察官说法》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陈钦燕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华玲

如果有一个简单易行的生财之道,你会不会心动?比如收购、倒卖实名登记的手机卡、银行卡,一套包括身份证、U盾的银行卡和手机卡套装就可以卖到几百元,一整套企业对公账户、U盾甚至可以卖到几千元。今天,我们通过两个真实的案例带大家去看看,贪图眼前利益的这些人是如何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卖卡获利一时爽 刑事处罚悔断肠】

2019年12月的一天,詹某在QQ群内见到有人发“高价收购银行卡”的广告。詹某便联系了发广告的老李。老李声称自己有一项生意可以让詹某快速赚钱,只要詹某将收购到的银行卡转卖给他,就能从中获得高额的差价。面对这样的“好事”,詹某心动了。于是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期间,詹某在明知所买卖的银行卡可能会被用于从事网络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向多人收购了16套银行卡套件并转卖给老李。


与此同时,从倒卖银行卡中尝到甜头的詹某还开始研究如何利用代付通道(即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帮助别人洗黑钱。从2020年3月开始,他通过QQ群,先后以每套人民币1万元价格向他人购买了4套企业对公账户,所购买的账户资料包括公司营业执照、公章等,随后利用上述对公账户在网络代付平台上帮他人转账,从中获取抽成报酬。


2020年12月22日,福清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詹某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犯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被告人詹某倒卖银行卡的行为,为什么犯的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华玲: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这里数量较大指的是5张以上,那么,詹某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16张,应当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另外詹某还买卖4套含公司营业执照、公章、银行账户信息等对公账户资料,其中这个营业执照是属于国家机关证件,所以他的行为还触犯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综上,我们检察机关对詹某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提起公诉。

为什么会出现贩卖银行卡现象,这种出售或者贩卖银行卡的行为具体会带来什么危害?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陈钦燕: 近年来,作为个人信用标志的银行卡、电话卡被当作商品在网上倒卖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的一大根源就是因为电话卡、银行卡的管理失控。这些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开设赌博网站、洗钱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均需要使用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的支付结算。而随着通讯、金融行业实名制政策的落地,犯罪分子为了规避公安机关的调查,只能购买他人实名登记的银行卡、手机号码卡来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因此,你高价出售的银行卡,就很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电信诈骗、开设网络赌场等信息网络犯罪,而你也将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在我们过去查处的案件中,不少都是因涉世未深被犯罪分子蛊惑成为“卡贩子”的在校大学生、务工青年,十分令人痛心。

詹某可以说是收购倒卖银行卡的中间商,而在詹某的下游,还存在着大量的银行卡售卖者,这些人为了蝇头小利就将自己名下的卡出售给犯罪分子,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我只是将卡卖给别人,自己本身既没有坑蒙拐骗,也没有偷摸抢夺。但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也将给自己招来牢狱之灾。

【贪图小利变卖卡 法不容情失自由】

2020年1月,刘某偶然在一个微信群中看到一则银行卡收购广告。该广告称:出售一张实名登记的银行卡,就能获得150元的好处费。于是刘某主动联系了对方,并按照对方要求在开通好网银后将该银行卡与配套的U盾以150元的价格卖给对方。


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华玲: 刘某当时是在该男子的安排、带领下去开卡的,当时该男子还带着其他几名男子一起开卡卖给他。其实当时刘某有猜测到该男子收购这么多银行卡有可能用于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因为正常情况不会使用别人的银行卡进行存钱和转账,但是为了贪图眼前的利益,他还是把卡卖给了对方。

最终,经公安机关调查,刘某的银行卡被犯罪分子用于接收网络诈骗赃款,共计人民币25.8万元。


2020年12月14日,福清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刘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不同于詹某收购他人银行卡的行为,刘某他其实是将自己的银行卡卖给别人,但他这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对吗?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华玲 : 是的,本案中的刘某他是明知自己的卡会被用于从事网络违法犯罪,却还是把自己的卡提供给犯罪分子使用,帮助接收、转移犯罪所得赃款25.8万元。


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骗子购买后实施诈骗,给警方的追查和打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这种买卖银行卡的行为,现在有怎样的治理举措呢?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陈钦燕 : 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公安部组织召开了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采取打击、整治、惩戒三大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而自断卡行动开展以来,我们福清市人民检察院也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严厉打击涉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断卡行动”要断的是哪些卡?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陈钦燕:“断卡行动”要断的主要是两种卡,包括手机卡和银行卡。通过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此次“断卡”行动,能够有效打击哪些犯罪分子?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华玲:此次“断卡”行动主要打击四类人员。


对于出借、出售或者是出租手机卡、银行卡的这些人,他们将承担怎样的后果?

福清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华玲:一旦经国家机关核实办卡当事人涉嫌出售、出租、出借个人银行卡、手机卡和公司对公账户,首先,要面临信用惩戒。


其次,要面临牢狱之灾。除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卖卡获利这种行为不仅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威胁自己财产安全,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成为个人档案污点,甚至影响征信、就业等个人前途。

犯罪团伙经常招募在校学生、务工人员或闲散人士办理银行卡、注册营业执照、滥开对公账户进行售卖,而后成为诈骗钱团伙接收、转移赃款的户头。因此,首先要请广大群众一定要自觉增强法治意识,珍惜自己的信用,不要为蝇头小利而被骗子利用,造成自身无法承担的严重后果。

其次,请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有遗失经历的群众,一定要抽空去查询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者银行卡存在,及时将名下不是本人使用的手机卡、银行卡等注销,以免被当做“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惩戒,影响个人生活。

第三,对出租、出售、出借手机卡、银行卡并已经涉案的人员,我们希望你们能及时到公安机关投案,争取宽大处理。

大多都会涉及手机卡和银行卡

希望市民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息安全

切勿为了不法之财行差踏错

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现在买手机的人也比较多,有一些也是属于小孩子,但是一般来说,小孩子买手机是属于未成年人行为,这种情况来说,买卖行为是不是无效的也是不清楚的,所以卖个手机给小孩犯法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卖个手机给小孩犯法吗

  首先,如果您卖的是自己的手机不存在违法的行为。您不要担心。

  其次,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10周岁以下的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10周岁未满18周岁的视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针对您的情况:(1)若孩子未满10周岁的,那么他与您交易的行为,应当是视为无效的,他父母有权要求您退还定金,当然对方也有义务将手机归还于您。(2)若孩子已满10周岁的,那么这个孩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作出的行为只有在得到父母许可的情况下或者他作出与他能力相仿的处分行为才能认定是有效地。介于购买手机所需要花费的金额,已经超过了孩子所能处分的范围,而他的家长又否认您与孩子购买手机行为是有效地,那么您需要退还定金,对方应当退还手机。

  二、在法律上大人打小孩犯法吗

  在我国,大人打孩子一般不构成犯罪,也不一定犯法。但是如果很严重,构成轻伤以上,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故意伤害罪。同时,长期的打孩子,可能构成虐待,其他近亲属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

  《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人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法律赋予了父母抚养、教育和管教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很多,但是用打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最不科学的,也是法律所禁止的。当然,并不是说打孩子就构成犯罪,只有当父母致孩子轻伤以上的伤害是,才构成犯罪。

  三、把小孩送给别人犯法吗

  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抚养孩子也是做父母的责任。如果因为工作或者某些原因不能直接照顾孩子,暂时的交给亲戚帮助照看,也是可行的,但监护的责任没有转移。如果直接把孩子送给他人抚养,这是法律不许可的,除非你们办理送养收养等手续。被收养人也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可能办理收养手续。

  《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第4条规定:“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除此之外,该法律的第5条规定:“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当然,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合法的收养人。在第6条中,对收养人的资格做出了如下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年满30周岁、有能力抚养孩子、有医院加以说明的不能怀孕的疾病及无子女。”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送养的孩子必须在14周岁以下,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所构成的收养关系,都没有法律效力。

  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将自己的孩子送样给他人。父母们别再无知的把孩子随意送养了,因为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送养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如果给子女造成损害的 ,可能还会涉嫌遗弃罪,承担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卖个手机给小孩犯法吗的相关介绍,买卖手机给未成年人的情况要看未成年人的年龄,如果未成年人的年龄比较小的话,这个是属于无效的行为,违法的情况还是要看实际情况,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

同学家里曾开过福彩小店,我也经常在他店里玩。

我同学曾经想这么干来着,而且有这么操作的空间,首先我么们进刮刮乐都是一包一包的进的,中奖率大概一半多一点的样子。零星的蹦出几个大奖,少得可怜。

想一下,一包两元的是200,一包五元的是500,一包十块的是1000,一包20的我记得也是1000(又好像是2000)。

你要知道我们怎么兑奖,前几年的时候兑奖都是管理员过来拿着扫码枪一个一个扫中奖的刮刮乐,后来每个彩票店都给发了一支枪,自己就可以扫。

一包彩票开封前,管理员会扫刮刮乐头部的明码,表示这包激活了,等顾客刮完后,我们会扫底部呗遮挡的暗码,来查看中奖信息,中奖的话中奖金额直接进枪里面了。

也就是说,店家只需要把底部的暗码刮开就可以直接看出来是不是中奖了以及中多少,上面大面积的涂层对店家来说没有意义。

所以我起初有这么一个想法,把所有的刮刮乐都扫了,因为早晚要扫,然后把大奖(面值十倍以上的)留下来,剩下的再去卖,岂不乐哉?但是我父母及时阻止了我这一个行为(我当时初中),因为底下暗码区域上面会有提示,这个区域刮开无效。

但是又几个人偶尔玩刮刮乐,会看这个小字提示呢?你会吗?

当然还有前面的答主的回答方法,假设一包刮刮乐刮开一大半了结果中奖金额少得可怜,没人再买的情况下我们会自己把剩下的部分解决掉,大概率不会亏的。




我之前做过1年左右的彩票店,这种操作方式当时我确实没想到过呢。不过这种方式正常老板都不会的。但是不排除可能性哈,我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行,只是当时没想到,具体怎么可行,一会告诉你们。先说说不会的原因:

1、违法,这个不管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刑法》,《民法典》都算违法哟,代价大。得不偿失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生意也要讲求诚信的,况且一家好的彩票营业点一年利润还是很不错的。

2、成本过高,彩票也有防伪的,不是一般人就能随便仿造的哟。即开型彩票的覆盖层的油墨和工艺都是特制的,普通人无法做到,油墨是防透视的。说到即开型彩票防伪主要有一下几点:1、保安区条形码,是彩票兑奖急真伪辨别的主要形式;2、彩票上的缩微文字,类似人民币得防伪;3、漂移字母;4、点阵图符。

3、现实中不太能实现,毕竟玩刮刮乐的人比较喜欢玩整本,整本彩票有个中奖率的问题,一般一本30张的面值20元的彩票有8-10张肯定会中奖的,中奖金额在250以上,如果作假,都卖出的是不中奖的彩票必定引起怀疑,甚至报警解决。零散的买家很少,量也很小。那作假就没有任何意义的。

以上说的是不会,但是不代表不行。

1、利益驱使,有钱能使磨推鬼,技术上能实现,就是看如何做到能盈利,因为当大量出现这种情况必定惊动彩票管理部门的。

2、技术上的可行性,我做过彩票,我清楚一些情况,刮刮乐有保安区,其实就是机器兑奖区,彩票管理部门有一把扫描枪,只要对准保安区扫码就能显示是否中奖以及中奖金额,所以要刮只需要刮保安区,一般在彩票的下方。如果保安区刮开了,肯能有问题。对于保安区刮开的是拒绝兑奖或直接报警处理。不过这点彩票管理中心也是采取了特殊的油墨和工艺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最后想跟大家说下,彩票你当做献爱心,支援国家建设就对了,不必太在意。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祝大家好运!




是彩票销售店的业主,在这个行业从业好多年,这种情况我比较了解,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

首先刮刮乐(体彩叫“顶呱刮”,福彩叫“刮刮乐”)是国家发行的,就和发行人民币一样,在发行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很多防伪技术,刮刮乐的涂层是高材料,具有防透视、防光照等等特点,一经刮开,个人技术是无法复原的。估计你也听说过有人用X光扫描刮刮乐结果还是徒劳。

其次,如果真的有彩票店老板干这种事情的话,结果也是得不偿失的。就拿体彩顶呱刮来说,一般一包票(整本)是600元,这个600块钱是彩票店老板自掏腰包才能向体彩中心提货的(佣金略去不算,一本票彩票店老板也就挣50左右,就是说老板550提货),一包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票)有奖票占300元,无奖票占300元(基本上就是这个对半的比例,浮动不大),千元奖票、500元奖票很少,大奖票更是寥寥无几,可遇不可求(但是确确实实有,我店10元“中国红”2017年曾刮出过25万元,本镇上另一家体彩店前些年刮出过100万,福彩的大奖也刮出过)。彩票店老板如果把一包票全刮开,挑出有奖的300元兑奖到机器里面(需要刮开“保密区”扫描二维码,额度就会充到机器里面),那么这些有奖的票就完全作废掉了,剩下的一堆无奖票老板复原后再按面值卖出去,能卖300—450元,(无奖票张数多于有奖票),那么整个过程老板也只能偷到150元左右,如果正常卖能赚佣金50多,老板何必费那神作假,再说复原票怎么卖整本?彩民有的是要刮整本的(未拆封那种)。造假票只能散卖,彩民每刮一张都是不中,谁还再买?这个刮刮乐就是中的越多才刮的越多,都是不中奖还怎么能经营下去。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打消你的顾虑,乐善人生——购买彩票,量力而行。




不可能,刮开了,又怎么封呢。需要的成本估计都超过彩票本身了。。不过有一种情况倒是比较常见,一本刮刮乐是600块钱(现在很多改300了),如果还剩下100块左右的票,又没出大奖,老板一般就会刮。。。。一般说来,一本600,返奖是在280到380之间,一般都有一张100或者两张50。。。。200..300..500.1000基本都是超额返奖率了,比较少。。。。。最后一句,彩票只是加公益,不是致富的手段。。




你不觉得方便面里应该有两块饼吗?会不会是销售人员偷偷拿出一块饼再把袋子粘上了?

顺便问一句,你这种情况多久了?




肉都可以合成了。这点事能难得住奸商吗[捂脸]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刮过的即使再加工也看的出来!

第三成本过高,盈利的不够做出来的成本价,也就是说亏钱!谁会傻傻的去做呢?

你的问题很傻很天真![捂脸][捂脸][捂脸]

奉劝大家一定要遵纪守法!挣钱的办法有千万种,一定不可违法!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耶][耶][耶][耶]







我要有那本事早不卖彩票了。用啥封?刮刮乐的涂层材料是特制的,有人曾经拿去做过X光,那样都看不到里面。几十道防伪技术比人民币都复杂的多。谁这么有本事早进中科院了,还卖什么彩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用他人的信用卡属于违法行为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