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身体不好的男人给女人画大饼,不知道他那里来的资本?


Dr.David:(笑)其实幸运的是,还是有一些人可以很好的把你刚刚说的这些策略结合起来使用的。

Dr.Huberman:那确实很好(笑)。要不先给我们大概的讲一讲择偶吧,我知道前沿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主要用来挑选伴侣的准则(primary criteria)——男人和女人都在用、且同时适用于临时伴侣(transient mates)和终生伴侣(lifetime mates)的那些?

【进化心理学关于亲密关系背后心理机制的研究框架】

affair)时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觉得我们可以稍微退后一步,先了解一下用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工具,基本上这些框架或者工具还是来自于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当人们想起进化论的时候,他们的刻板印象是“自然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染血的尖牙和利爪,但是达尔文同时注意到了所谓的生存选择(survival selection)不能解释的事情,比如说孔雀绚丽的羽毛,或者同一物种内的一些性别差异,比如只有雄鹿才有的巨大的鹿角(这些鹿角有时候甚至会威胁到该雄鹿个体的生存)。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性选择理论,即进化特征并不是根据其生存优势(survival advantage)的强弱而被选择的,而是根据其带来的交配优势(mating advantage)的强弱而被选择的,并且他提出性吸引力选择可能经过两种不同的因果过程(causal processes)实现。

第一种是刻板印象式的同性内部竞争(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with the stereotyping),就像两只雄鹿用鹿角对撞,胜利者获得与雌性性接触的机会,失败者则带着断了的鹿角和被击溃的自尊沮丧地离开——需要心理治疗或者配偶价值改善治疗(mate value improvement therapy)(笑)。中间的逻辑是,那些能够使你赢得同性竞争的特质才能够被遗传下来,或者说才能够大量的出现在下一代中,所以你看到的就是一个进化过程——随着代际转换,某些胜利者性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逻辑更加一般化,比如对于人类来说,还存在着对于身份/地位等级制中的位置的竞争(competing for position in status choice)。其中的逻辑是,如果某个性别的成员内部达成一致——也就是说存在一个关于她(他)们想要何种品质的共识,那么那些拥有想要的品质或体现这些想要的品质的异性就有交配优势。符合条件者被选中而成为赢家,条件不符者则被放逐、被回避、被忽视——在现代语境下,他们就是所谓“非自愿独身者”(译者注:非自愿独身(involuntary celibate,简称incel),也称确实被迫孤独(true forced loneliness,简称TFL),指当代社会基于经济条件或其他非自愿的原因而无法找到伴侣的人。)这个逻辑也是很简洁明了的,因为任何被异性共识选中的特质——尤其是如果这些特质是可遗传的话,那么都会随着代际转换而被提高出现频率。

在人类社会中,这两种因果过程是相互关联的——某一性别内部的竞争的基本规则是被另一种性别的择偶偏好设定的。例如,我们假设女性更喜欢那些有能力也有意愿为她们投入更多资源的男性,则这将引起男性之间的竞争,试图击败其他男性以获取更多资源,然后通过表明他们愿意把这个资源交给某一个特定的女性来获得性机会。对于女性也是一样的,我们作为人类的有趣的一点就是我们有双向择偶机制——这可不是任意物种都具备的,也就是恋爱不是你选择别人就可以的,还要别人同时也选中了你。所以,我们有男性的择偶偏好和女性的择偶偏好,也因此产生了男性之间为了获取“女神”青睐的竞争以及相应的女性之间的竞争。

【长期伴侣:普遍存在的要求】

在这个理论背景下,如果你要问男人或女人们都喜欢那些特质的话,那我们可能要从长期伴侣选择开始,然后再过渡到短期择偶标准。长期伴侣这个东西本身就很有趣,因为在整个哺乳动物世界中,这个是很少见的。我们只是超过5000种哺乳类动物之中的一种,在这5000多种里,有类似长期交配策略的哺乳动物百分比只有3%-5%,即使是我们离我们最近的亲戚黑猩猩也没有长期交配策略。黑猩猩的几乎所有的性活动都发生在发情期,在那之后,除了少部分例外,雄性和雌性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互相忽略。但是作为一个人类,你会进化出长期的配对、依恋策略,比如女性的排卵背后是在繁育后代意义上的对与异性的大量投资(a

具体要回答你的问题,这个领域最大规模的研究是我之前做过的一个。我们对37种不同文化做了调查——该结果已经被其他研究者复现,我们发现这些特质可以划分为三个簇(three clusters):第一类是广泛存在的对称要求——既包括被各种文化共享的的男人对女人的要求,也包括各种文化中都有的女人对男人的要求;第二类是广泛存在的不对称要求,即在各种文化中均存在的某一性别对另一性别的单方向要求——跟多的是女性对男性或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最后一类是特异性要求,即某一种文化特有的择偶要求。对于任意一类我都能给你一些例子,如果你想了解的话。

Dr.Huberman:是的,我很想知道就择偶和性选择而言,这些文化之间有哪些共同的主题。

Dr.David:首先是广泛存在的对称要求,比如说智力(intelligence),友善(kindness),相互间吸引力(mutual attraction),爱(love)——这个真的很让人暖心,因为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爱情是近代欧洲诗人的发明,但实证研究证明这是扯淡。你可以去看看博茨瓦纳的科伊桑人(Khoi-San in Botswana),他们描绘过许多跟我们一样的“如坠入爱河”般的体验。甚至他们还能明确区分爱情的痴迷阶段和依赖阶段——后者描述这样一种事实,那就是疯狂而痴迷的,不顾一切的爱,只能维持维持一段时间,可能6周,也可能6个月——因为如果一直维持下去的话,你可能什么别的事情都做不了了。

Dr.Huberman:听起来痴迷阶段就是那些多巴胺回路被频繁高强度激活的时期。(笑)

Dr.David:(笑)没错。我们接着盘——爱、健康(good health)、可以被依靠(dependability)、情绪稳定(emotional stability)——这个其实不是那么对称,因为女人对男人情绪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些都是非常普世的要求,广泛存在于37种不同的文化中,不管是南非的祖鲁族(脑里突然响起baba yetu)、里约热内卢的巴西人(各种Salsa舞曲起)、葡萄牙人还是奥斯陆人(True Love Waits (Live in Oslo)起),这些都是人们对长期伴侣的要求。非对称要求的话,又能分成两类,第一种是女人更看重男人的特质,比如女人会把男人赚钱的能力(earning capacity)排在更高的位置,也会要求稍微更高的年龄,以及各种与获取资源有关的能力——比如男性的社会地位,他是不是有高驱动力,是不是有雄心,有没有长期向好的趋势——因为女性可能不一定只考虑男性当下所拥有的资源,而是会考虑一个长期的趋势——

【女性和男性在长期伴侣身上寻求的是什么?】

Dr.Huberman:抱歉打断一下,我想知道对这个趋势的判断有没有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标准呢?比如,他是不是每天早起跑上8公里(想起某歌手2002年拍的传记电影),或者他在学校的表现出类拔萃,或者他是一个社交王子、不会成天酗酒——我是说显然这个判断方法肯定会整合多条线索,大脑是一个如此复杂的器官,但是有没有一些跨文化意义上相通的地方?

Dr.Huberman:所以是别人给予某个人的关注度,而不是某个男性本身能够多么专注于某件事情。

Dr.David:没错,但是女人——这样说吧,在现代语境下,这个男人是一天打8小时游戏,然后狂吃奇多(Cheetos)狂喝酒,还是全情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去。所以他是不是努力,是不是有雄心,有没有清晰的目标,还是说他面对着一个生存危机(an existential crisis),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这些都是女性会关注的特质。同时,女性还会进行择偶复制,或者叫择偶模仿(mate choice copying),而这个也跟注意力结构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性成功通过了很多个女性的筛选,那么这些人就像是一些得到了免查资格(pre-approved)的人。我们作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男性的照片单独陈列并呈现给女性看,然后在同一个男性照片的旁边摆上一个甚至多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女性的照片,再呈现给女性看,结果是女人们认为后者环境中的男人更具有吸引力——同一个男人,只是因为身边出现了好看的女人,其本身就会被认为更有吸引力。现代社会中甚至有人利用这一点,花钱雇一个所谓的“wing women”跟他们一起去约会地点(Huberman笑),并声称这是我的前女友或者姐妹之类的。

总体来说,你的直觉是对的,这确实是一个会把各种线索融合在一起的过程,而且具体方式也会随时间而改变。甚至像注意力结构这种东西——现在人可能会根据推特的关注数来判断一个人的注意力结构,以及在更广泛社区中一个人的地位。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女人会关注这些东西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在生殖的生物学机制方面,存在着非常多的不对称性。比如说受精发生在女性体内而非男性体内,女性要承受9个月的怀孕的负担——这在新陈代谢的意义上代价是非常大的,而且也存在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即运动能力受限以及不能去解决其他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一种说法是,当涉及到性行为时,女性选择糟糕的配偶的成本当然要高得多,因此在性方面,女性做出明智的配偶选择的相应好处也更高。

但是,我也提到我们这个物种的性选择是双向的。所以男人更需要女人具备哪些特质呢?well,具有吸引力的外表。

Dr.Huberman:(惊)这个标准是男人更需要女人具有的(即男人喜欢美女甚于女人喜欢帅哥)???

Dr.Huberman:(继续惊)广泛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

Dr.David:广泛存在,这不是说女人对外貌毫不在乎,女人肯定会关注男性物理意义上的外貌、体态等等,而男人往往认为女性比她们实际上更喜欢肌肉发达的男性,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对于健身杂志封面上的那些具有夸张二头肌的男人,女性其实并不会特别有感,但是她们确实优先考虑更加健壮的男性,比如良好的肩臀比和其他外貌特征,因为这些特质往往是健康的保证。而这些看似肤浅的信息同时也为男性提供了关于女性生育能力、生殖价值的丰富信息——并不是说男人有意识地考虑这一点,大部分正常男人不会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女人说:哦,我觉得她很有吸引力,因为我认为她一定很能生娃——而只是天然的觉得有些特质很有吸引力。而这些特质中也包括年龄,因为我们知道青春是生育和生殖价值的一个非常强大的线索,所以男人优先考虑各种外貌特质。在心理学领域,当我还是一名本科生时,我就被教导所谓“你不能通过封面来判断一本书”,因为外表吸引力的判断是极度任意的,且具有似乎无限的文化特异性(即每个文化对于外表吸引力的定义都不一样)。但实际上可能恰恰相反,根据过去20年的科学研究,男人对何谓有吸引力的女性的标准根本不是任意的。不同文化之间虽然的确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相对丰满与瘦弱,但像白皙的皮肤、清澈的眼睛、对称的五官、低腰臀比、丰满的嘴唇、有光泽的头发等,所有这些都是与年轻和健康相关的品质 ,因此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标准的一部分。因此,男人并不简单的只是一种只根据外表来评价女人的肤浅生物,他们这样做的背后确有一个潜在的逻辑。正如我所说,相对年轻程度(relative youth)——这个年龄相关的要求是你在所有长期择偶相关要求中发现的最大的性别差异之一,女性更喜欢年龄稍大的男性,而男性更喜欢年轻女性。

【年龄要求:像小李子那样“专一”】

Dr.Huberman:是否存在与该陈述相关的广泛存在的年龄差距?

Dr.David:确实有,这个年龄差距要求主要跟男人的年龄有关。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男性平均来看喜欢比自己年龄小三到四岁的女性;女性更喜欢比自己大三岁半到四岁半的男人——所以存在一个方向相反的性别差异偏好。不过随着男人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喜欢比自己小更多的女性——这一点的证据包括实际的婚姻统计数据、主观表达的偏好记录——如果你去看初婚、二婚、三婚,也就是如果一个人老是结婚又离婚又结婚的话,在美国,初婚的年龄差距一般在3岁(男性年龄较大)左右;二婚在5岁左右;三婚在8岁左右。也就是说,一个25岁的男人会喜欢20出头的女孩;35岁的男人喜欢二十七八岁的女人;而50岁的男人喜欢35到38岁的女人,可以看到,虽然女性的年龄在逐渐上涨,但是中间的年龄间隔也变得越来越大。这里可能有人有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女性的生育巅峰期是24-25岁,为啥60岁的男人不会把24-25岁的女性当作最高追求呢?还记得我们说过,人类的性选择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Dr.Huberman:(抢答)她们(女性们)的选择构成了这个方程的另一组约束条件。

Dr.David: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但是另一方面长期伴侣的选择在现代社会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生育——还有很多你们希望以情侣方式一起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年龄差距太大,你们会失去所有共同语言,甚至失去互相理解的基础。但是,如果你看看没有这种限制的环境,比如历史上的国王、皇帝、暴君等等——我会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他们基本上更喜欢年轻、有生育潜力的、有吸引力的女性。如果你去看他们的后宫构成,他们在里面填满了年轻女性,并在他们30岁的时候用更年轻的将她们替代。因此,如果你看看那些少数不受约束的婚姻制度,这种偏好更有可能被揭示出来,或者在文化中被揭示出来——如果你看看那些总是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男人的选择的话。 虽然正如 Mick Jagger (滚石主唱)唱的那样,《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额外推荐《豪斯医生》版,以及《豪斯医生》),但有时只要你尝试,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

Dr.Huberman:我听说大多数时候他都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因为他是滚石的主唱,Maroon 5大热单曲《Moves Like Jagger》里的Jagger就是他)

Dr.David:没错,因为他在那个地位上——他现在可能已经70多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那个位置上——但至少曾经在过,就像是罗德·斯图尔特(美国摇滚名人堂成员;英国音乐名人堂成员;全球唱片销量超过1亿张),或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永远的嫩模收割机,到25岁就换人)。当你在社会等级制中地位非常高,因此以你所在的位置,可能面对有成千上万的女性可供选择时,那么你会看到男人对年轻女性更清晰的偏好。正如某个互联网模因所示,虽然小李子的年龄每年稳定线性增长,但是他女友的年龄却是水平的一条线——永远25岁。

Dr.Huberman:一个非常“专一”的男人(笑)

【不是处女/男会怎么样???】

Dr.David:非常专一(笑)。最后是一些随着文化不同而出现巨大不同的变量,典型如是否有性经验(virginity)。如果你去看当时我们对中国做的研究,婚前没有性行为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标准(basically indispensable);但是对于瑞典人来说,他们认为处男和处女的身份是一个扣分项——没有性经验说明你是个怪咖。

Dr.Huberman:这个也是双向的吗?在中国男女双方对彼此都有这种要求?

Dr.David:对,而且你这是个好问题,因为在有性别差异的地方,总是男性总是比女性更喜欢童贞(virginity)。我现在仍然会在中国做一些研究,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测试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偏好时,处女的重要性在中国已经下降,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而以前不存在的性别差异现在已经出现,也就是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它。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在以前存在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s),也就两性之间达成了共识:“童真绝对重要”,而现在这个共识显然已经逐渐崩溃了。这样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品质的要求是会随着整体文化变化而变化的。但我所描述的性别差异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变。 因此,在我当年对37种文化做了一次比较研究之后——这已经在至少几十种不同的文化中得到了复制——我们再回到一些文化中,比如回到中国、巴西和印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的文化变化,有些时候文化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我所描述的性别差异是没有变的。

【约会时你会说实话嘛?】

Dr.Huberman:另一个一定要问的问题是关于说真话与欺骗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你上面说到的一些东西来说,比如年龄之类的,感觉人们可能会撒谎?尤其是在一些线上自我介绍中,还有比如说身高和其他特质。所以你能不能跟我们讲讲,男人和女人是如何利用欺骗或说真话来交流有关择偶选择的一些事情的?

Dr.David:基本上男人和女人都会欺骗对方,尤其是当我们有了所谓“线上约会”的现代文化发明后——它在 10 年前很少使用,而在 20 年前几乎没有。 人们确实会撒谎,但他们撒谎的方式是可以预见的:他们撒谎的目的是试图体现他们试图吸引的人的配偶偏好。所以男人会谎报他们的收入、他们的社会地位等,典型如虚报20%的收入,多报5cm的身高;女人会谎报自己的体重,往往会少报15斤左右;不管男人女人都会P图,使用那些看起来根本不像他/她们的照片——以至于自拍已经变成了一门专业的学问和生意。那你要问,大家不知道别人会谎报吗?我给你讲一个我同事的例子:是个男同事,正在网上约会。他只挑选那些自称在吸引力量表上处于最高的那档女性,但是他按照标准有一次选到了一个没有门牙的女性。他说,你现在可以理解我当时为什么只选最高那档的了吧?如果你选比较低的那几档,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牛鬼蛇神了。相应的,女性当然也会很失望——她们以为会遇到一个身材健硕的男人,结果发现这个肥仔足有

【别再光用手机聊个没完了】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天天抱着手机聊聊聊,你必须要真的在线下上跟她/他接触和互动——部分原因是广泛存在的欺骗,另外还因为在线上,对照片的认知往往会压倒你对所有其他线索的感知,因为所有其他线索都是书面陈述,但我们并没有真正进化到可以很好的从书面陈述提取相关线索,进化赋予我们的能力是物理性的。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关注视觉线索。 所以女性在选择配偶时,他们对其他线索更敏锐,比如嗅觉线索——关注于一个男人闻起来怎么样? 听觉线索——他的声音品质,听起来怎么样?女性具有比男性更敏感的嗅觉,即使其他条件都符合,可能就是因为闻起来不满意,就会全盘皆输。所以真的,不要一天恨不得发上百条短信了,那都比不上线下简单的喝一杯咖啡。

当然,有些品质即使通过半小时的互动也无法获得——你可以了解很多,但是像情绪稳定性之类的东西,或者其他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得到评估的东西,必须要经过更长时间的交往才能了解。比如情绪稳定性,这在长期伴侣关系中绝对是至关重要的,评价这个则不能只是喝喝咖啡,而是最好比如一起去旅行一次,去度假一次,即要看他在一个陌生环境中处理不熟悉的事情的能力(Neuroticism暴毙)——因为衡量情绪稳定性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如何应对压力,情绪不稳定的人往往需要更长的恢复期才能在压力事件后恢复到基线水平。

Dr.Huberman:作为某个研究压力和对抗压力的工具的实验室的运营者,这很好,感觉它更能激励人们为自己开发自我调节机制。我猜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相关特质的欺诈应该早在网络约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所以我在想,会不会这种欺诈性是某种内生于我们称之为择偶的行为的特征? 也就是说它从一开始就存在或至少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还是你认为这个是随着人们通过这些基于网络的电子媒体相互接近才更多地出现了?

【为了睡你天天画大饼的人】

Dr.David:它们中的一些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了,尤其是我们之前没有提及的一点,也就是对于自己真实意图的欺骗——你到底想要的是一段长期的关系还是一段快餐式的短期感情?这种欺诈尤其会发生在男性身上。比如有报道称30%的男性Tinder(美国陌陌)用户都是已婚或者正处于一段长期感情中的人,而他们却想同时寻找另外一种感情。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希望成功吸引到性伴侣的话,开诚布公的表示“你好,我对短期关系很有兴趣,并且对性非常感兴趣,不如我们现在就去我家怎么样?”——这不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相应的,你可能更需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对长期关系有兴趣的人,尤其是对只对长期关系有兴趣的女性而言。所以,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男人总是倾向于过分地表达其对女性的爱情的深度,夸大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情投意合的程度(包括兴趣爱好,价值观、宗教观、政治观等)。而这其实也是在演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女性需要学会加以防备的欺诈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技术进步,到了一些以前难以做到的欺诈形式,现在反而变得普及,比如PS工具的发明。同时,我们的进化更适应小范围的群居生活,也就是说对一个人品性的判断,不光可以靠自己的观察,还有亲人和朋友的作为补充,另外还可以观察对方的社会声誉——这些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却很难获取。

【选炮友跟选老公/婆的区别】

Dr.Huberman:了解了,在性伴侣选择方面,你介意谈谈有哪些特质会更容易被选择吗? 我们谈了一点择偶问题,但在性伴侣选择方面,有没有很好的研究探索人们在选择什么,或者他们都只是处于纯粹的下丘脑驱动状态?(a state of pure hypothalamic drive)

Dr.David:我们确实知道一些,比如我们了解在选择性伴侣与长期伴侣之间的的偏好的差别。这些标准有一些是相互重合的,但是比如就外表而言,女性在选择短期性伴侣的时候,对于外表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她们在选择长期伴侣时对外表的考量——选择长期伴侣时,女性比男性更不看重外表,但是帅不帅这件事对选择短期性伴侣来说很重要。在短期性伴侣选择中的外表对于男性来说还是很重要,但要注意的是,男性愿意在短期交配中降低他们的标准,如果它是低承诺、低风险、且只是性,而不必负担一份长期纠缠的承诺(without entangling commitments)。女人更容易在选择短期性伴侣时强化对我所谓“坏男孩”特质的选择——非常自信的男人、傲慢的男人、有点自大的男人、敢于冒险的男人、不合常规的男人——这些都是女人更容易挑选出来作为短期性伴侣而不是长期伴侣的人;在选择长期伴侣时,则喜欢强化对“好父亲”特质的选择——这个男人是否可靠,他会不会是一个好父亲?

同样的,在选择短期性伴侣时,女性也会采用“伴侣复制”启发法(mate-copying a heuristic),也就是说,如果很多其他女性觉得他很有魅力,那么她也会觉得他很有魅力——这就解释了所谓的追星族现象。所以,以摇滚明星为例,有成千上万尖叫的女人,都想和这位著名的摇滚明星上床。她们每个人其实都将对其他女性的行为的观察结果作为额外发现的信息。如果你拍一些这些摇滚明星的静态照片,然后问女人这个家伙有多有吸引力,而不告诉她们他是一位著名的摇滚明星,然后也不让成千上万的女人对他尖叫——那么女性对他的吸引力的评价会是完全不同的。

【她爱不爱你,跟你本人可能关系不大】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男人对女人的吸引力是高度背景相关的,当背景变化时,男人对女人的吸引力是可能会发生极大变化的;但是女人对男人的吸引力则更稳定,不太受背景变化的影响。我给你举个例子,我有个女同事,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她说她觉得那个会议的组织者特别有魅力,六个月之后,她又见到了这个人,但是却发现他一点都不吸引人了。原因在于,第一次这个男性是作为一个学术会议的组织者出现的,他处于注意力结构的中心——他是舞台上指挥每个人的那个人,每个人都在关注他。然后,当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演讲人时,他并没有像他担任组织者时那样指挥注意力结构的能力。这就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吸引力是高度背景化的例子。男人对女人的吸引力会受更多情景因素影响,比如他的社会地位,同时被他吸引的女性数量,注意力结构,甚至他如何跟小狗和婴儿互动——他是会无视处于困境中的婴儿还是积极与幼儿互动。但对于男人来说,这些都没那么重要,他们更加关注该女性表现出的特定心理生理背后的暗示。

【出轨?!你为什么出轨?!】

Dr.Huberman:有意思,让我们再聊聊两性亲密关系中的不忠(infidelity)——关于男性和女性不忠的原因,甚至可能是长期后果,有哪些的发现?这可以针对婚姻,或长期的陪伴关系,或者任何形式的不忠——不忠发生的频率到底怎么样?

Dr.David:频率不太好说,因为这个行为是很多人希望作为一个秘密一直保留下去的东西。按照Kinsey的估计,大概26%的已婚女性有不忠的行为,而对于已婚男性这个数字是50%。另外有一些研究得出的比例要更低一些,总之,这些数字有高有低,取决于问卷的匿名程度以及受试者的当时的情绪。

Dr.Huberman:这里说的不忠是指跟其他人有性行为吗?所以我们在这里谈的并不是所谓的“精神出轨”,而是真正的肉体出轨?

Dr.David:不忠的形式有很多,就像你说的还有精神出轨,甚至还有财务出轨(financial infidelity),但是我们现在谈论的只限于肉体出轨(sexual infidelity)。就这一点而言,两性之间的差别是根本性的,尤其体现为出轨动机的不同。我要强调这里所谓的性别差异是平均化的性别差异——每当我谈论性别差异时,我指的都是平均性别差异,因为分布存在重叠, 所以这些都是概括,但也有例外。对于男人来说,主要的动机(70%)是一个机会的出现本身——比如我出差的时候突然有了这个机会。 所以可以低风险、低成本地追求性的多样性或新奇性,是男人的一个关键动机。

Dr.Huberman:听起来像是解释为什么要爬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Dr.David:没错,我记得一个喜剧演员——可能是Chrisk Rock说过,男人的忠诚取决于他有多少机会不忠诚

Dr.Huberman:或者说取决于他的手机密码对于伴侣来说有多容易猜透

Dr.David:对。但是对女人来说,这个动机就不那么重要了,主要原因则变成在当下这段关系中的感情不悦或性生活不和谐。你可能觉得这是废话,但是对于男性来说并不是这样,婚内幸福的男性和婚内不幸福的男性的出轨比例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出轨的代价是可能失去一个长期的伴侣,并且有声誉上的损失,实际上是一个很有风险的事情。女人为什么要做的?在进化心理学领域,对此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假说。第一个叫双重交配策略假说(dual mating strategy hypothesis),认为女性会寻求从一个男人那里获得资源和投资,而从另一个男人那里获得好的基因。这个假说并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我的一些学生首先提出的。一开始我是比较支持这个假说的,因为数据看起来确实是这么回事。后来我越来越怀疑这个假说,而转而支持另一个假说:配偶转换假说(mate switching hypothesis)。一个想要从现有伴侣关系中脱身,或者在交配市场上换一个更适合自己或伴侣价值更高的伴侣的女性,或者她只是看看自己是否足够受欢迎——出轨可以作为脱离现有关系而进入下一段关系的过渡,或者可以把保留一个作为潜在备用配偶的行为看成我所谓的配偶保险(出轨对象才是真实备胎...),就像有的女人说的那样,男人就像一份汤,你总是希望灶台上热着额外的一份。支持性证据是这样的,大概70%的出轨女性声称自己是真心爱上了出轨对象,意味着非常深度的感情联系——如果你只想要更好的基因的话,这应该是你最应该避免的事情。其实这两个假说也并不是完全不相容,也许有的人确实是希望获得好的基因,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去看父亲的基因被戴了绿帽子的实际比例(the

Dr.David:其实就是父亲认为自己是生父但其实并不是的比例——你孩子的生父其实是隔壁老王,也就是被误认的父子关系(mistaken paternity)。起初支持双重交配策略假说(dual mating strategy hypothesis)的证据中有一个是女性的排卵期变化(ovulation shifts)。从早期的研究来看,当女性排卵时——这些女性是没有服用药物的女性,没有服用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她们变得更加偏好于阳刚而对称(masculine and symmetrical)的男性,而这些特质被假设为拥有良好的基因的标志。但后续研究证明,排卵对女性配偶偏好的影响远比最初的研究看起来要弱,甚至于在一些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这个效果完全不能被复现。还有一些其他最初支持双重交配策略的研究,都在后续研究中被否定了。所以我现在开始转而支持配偶转换假说以解释大多数的女性出轨的原因。

【出轨背后的性别差异】

Dr.Huberman:听你这么说,我有个疑问,那是不是说女性一旦出轨,出轨关系的维持时间要比男人更长?因为根据你描述它的方式,男性出轨更多是在抓住机会以采取一种及时行乐的方式生活,而女性可能平均而言正在进行一个相对长期的规划?虽然,如果她们在排卵期间这样做,那么这将限制她们需要看到或与她们未结婚的另一个人发生性关系的次数,但是有没有证据表明女性有更多的持续性出轨而男性更多的则是暂时性出轨?

Dr.David:有的,女性更多的是出轨一名男性,并且跟对方有非常深的感情纠葛;但是那些出轨的男性则是有很多个出轨对象,所以根据定义,这些关系本身就是短暂的——你不能同时跟6个人保持长久的性关系。

Dr.Huberman:除非他有好多个不同的手机和账户之类的东西。不过现在虽然通过网络可以更容易地联系别人,但是你的踪迹本身也更容易暴露。我有一个之前在特别行动组(special operation)位阶很高的朋友跟我说过,除了那些只存在在你脑子里的东西以及不存在于你大脑中东西,如果别人想找,总是能够找得到(anything that's not in your head and

Dr.David:没错,短信、邮件记录,有些人是真的非常会hack伴侣的手机、电脑,更不用说你现在可以把摄像头放在几乎任何你想放的位置。在这个时代,你以为你悄悄溜进了一家餐厅,实际上可以有八个摄像头同时拍到了这一幕。

【肉体之外的出轨:精神出轨和财务出轨】

Dr.Huberman:我曾经有个女朋友,在我们刚开始交往的时候,她说她虽然她觉得我不是,但是她仍然想说清楚一点:我在情感、身体或经济上都不能与其他任何女性有联系。而你之前也提到了所谓“财务出轨”,我觉很有意思。她现在很幸福——虽然不是跟我在一起,但是那个时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提到这个概念,就像是一串列表中的一个,几乎就像赠款中的特定目标一样。 到底什么是情感不忠(emotional

Dr.David:情感不忠就是指爱上别人,在心理上与别人亲近,与别人分享亲密或私人信息。我之前的一个学生做过相关领域的一个标志性研究——Barry Cooley,我认为他的做法是非常聪明的。以前有过一个真人秀节目叫出轨者(Cheater),他们会聘请侦探,当侦探跟随某人并发现他/她其他人进入酒店房间后,他们会打电话给此人的另一半,告知其你的丈夫(或妻子)刚和别人一起走进酒店房间,你要不要来过来当场捉奸?Barry对这个真人秀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接到电话后选择来现场捉奸的人的言语质问。男性对女性的第一个质问往往是确认妻子到底有没有跟别人上床;而女性对男性的第一个质问往往是确认丈夫是不是真的爱别人。这里我们就能看到肉体不忠和情感不忠之间的区别,并同时探查到了两性之间关于性嫉妒(sexual jealousy)之间的差异:男性更在意出轨行为的具体性行为方面,因为这个会影响到作为孩子生父的确定性;而爱则是另一种暗示,如果男人爱上了其他人,那么他将离开自己的妻子,这暗示着妻子可能失去一个长期伴侣,过往所有的投入和承诺都将付之一炬。因此,不同性别对不同形式的不忠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女性对情感不忠更加不安,而男性则更多地受到肉体出轨的影响。对财务不忠的研究更少,我有点惊讶于这样的人所占的百分比,比如拥有他们的配偶不知道的信用卡,保留秘密银行账户,将信用卡账单邮寄到他们的办公室而不是他们的家,或者概括的说即拥有额外且伴侣并不知情的资源或支出——男女都会这样做。这些人具体在人口中的比例因研究而异,若我们关注以某种方式向配偶隐瞒财务信息的人的话,这个比例大概从 30% 到 60% 不等——可能是女士外出购买名牌钱包或名牌手袋;可能是男人去脱衣舞俱乐部或带他的外遇伴侣去餐馆,并且不希望相关信息出现夫妻共有的信用卡账单上。 人们实际上同时倾向于保密的另一件事,即将储存起来的资源向某一支亲缘关系倾斜。有趣的是,如果你问人们,婚姻中的不忠具体指什么? 男人往往会说不假思索的认为,不忠不就是指她和别人发生了性关系吗? 而女性则更有可能对不忠有更广泛的定义,他们将引用诸如情感不忠、财务不忠之类的东西作为定义的一部分。

Dr.Huberman:有意思,我有一个好朋友是婚姻顾问——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她告诉我一些与此相关的有趣事情,那就是在发生不忠的情况下,夫妻之间的一些争论通常最终会落到对是否使用避孕药或者避孕套的争论。这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她一直认为那是对某一个细节的过分关注——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细节,因为它既关系到亲子关系问题和怀孕,也关系到健康问题(性病)。 但是听了你说的之后,我觉得这可能有更深层的进化历程做支撑,用神经科学的话说,这个可能是生发自我们大脑深处的关切。

Dr.David:如果你不使用避孕套的话,那实际上你是字面意义上与别人更加亲近了。不过避孕套的广泛使用应该还是比较近期的事情,尤其是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所以我不是很相信我们真的因此适应性进化出了某个特别的机制。

【对于社会地位的“爱”】

Dr.Huberman:我们再来聊一聊社会地位的问题,有没有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比如男人除了关心腰臀比和一些所谓的“好母亲”特质之外,还会觉得什么东西特别有吸引力?

Dr.David:你是指关于两性对所谓高社会地位的理解有什么区别吗?

Dr.Huberman:这是个很好的例子,或者说有没有一些关于人们选择伴侣时到底在选择什么的令人吃惊的发现?人们到底能不能意识到自己在选择什么?还是说这个是一个潜意识过程?

Dr.David:有一些是有意识的选择,有一些则肯定是下意识的选择。就像我之前说的,当男人看到一个女人,他可以意识到他被她所吸引了,也知道是因为她的外貌,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外貌会吸引他。这就好像我们对食物的偏好一样,我们只知道有些东西很好吃,有些东西令人作呕,但是我们并不理解背后的适应性进化的逻辑。男人只知道低腰臀比的人非常吸引他们,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低腰比实际上与更高的生育率、更低的内分泌问题、更低的年龄等有关。所以我们有时候确实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要这个东西,那这里肯定就有无意识的要素了。关于社会地位的话题,我觉得有一个是比较有意思的。更高的地位实际上给了你更多的选择权,可选的潜在伴侣的数量在增多,所以人们为了地位奋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希望能找到更理想的伴侣。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你拥有理想的伴侣,这会导致你在别人眼中的地位变高。比如你是一个男性,你怀抱着一位非常有吸引力的女性,你的地位就会变高。所以这是一个地位和择偶相互强化的过程。有一个研究是,如果给一个外貌平平的老男人配一个特别漂亮的女人,然后询问其他人对这个男人的看法,得到的回复大多是“他一定很有地位”、“他一定很有钱”、“他一定有过人之处”,但如果把条件对调,则不会得到这种归因。

【因爱生妒,因爱生恨】

Dr.Huberman:我们一直在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好像人们对潜在伴侣的评价,都以一种统计学实践的方式进行的——我们关心别人的选择以作为自己选择的参考。可能离这个主题稍有点距离,但是关于嫉妒的两性差异的问题,我们了解多少?比如他的频率有多高?一般强度有多大?人们在嫉妒时会做哪些事情?——我听说很大一部分的凶杀案的凶手是因妒生恨的爱人。在进化心理学意义上,什么是嫉妒?嫉妒仅仅跟血脉的确认有关系吗?

Dr.David:我刚开始研究嫉妒问题的时候,我阅读了所有有关的文章。那个时候,嫉妒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标志、不安全的标志、神经症或病态的标志,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一种妄想。我现在相信,嫉妒是一种被进化选择的情绪,因此具有多种适应性功能,其中一个功能就是你说的——用来保证孩子的血脉不出问题。如果我们再后撤一步,一旦你进化出了长期关系或长期伴侣机制,从男性的角度讲,这意味着你要为一个女人和她的孩子投入大量的资源,并持续十几年,甚至对于那些啃老族来说,可能要超过20年——

Dr.David:就那些离开家自己打拼但是被社会捶的灰头土脸因此只能回来跟父母住在一起的人

Dr.David:没事,但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现象。大多数情况是这些人回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工作,或者他们发现住在父母家更便宜,或者其他什么。

Dr.Huberman:上帝啊,我想不到比这更屎的了,我虽然很爱我的父母,但是——

Dr.David:我也是,但是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形势。Anyway,一旦你有了这种长期伴侣机制,你就需要演化出另一个机制来防止你为此做出的全部投入付之东流。所以嫉妒服务于这种捍卫配偶(mate guarding function)的功能或挽留配偶(mate retention function)的功能。所以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知道人会搞外遇,也会分手,业会离婚,但人们也有对应的适应性进化结果,以牢牢抓住他们的伴侣,而这就是嫉妒的部分原因。因此,当一段两性亲密关系受到威胁时,嫉妒就会产生。所以现在有趣的是,对持续的、有价值的段两性亲密关系的威胁有许多来源。 可能是,你发现你的伴侣不忠,或者你发现你和你的伴侣之间缺乏深度情感交流——比如你跟你老公说我爱你,你老公说“本特克TMD,早早就推空门不就完了,CTMD!”——如果你的“我爱你”看起来没有任何回报,那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Dr.Huberman:有些人过于敏感,以至于能够体察到哪怕半微秒的犹豫

Dr.David:没错,所以这是一组可能引发嫉妒的线索,但是还有另一组,即存在对你伴侣感兴趣并试图挖墙脚者。如果你的伴侣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那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可能其他人仍然想要你的伴侣做她们的伴侣,所以有时会试图挖墙脚,或者为了短期的性接触而引诱他离开你,又或者是为了构建自己的长期关系。所以嫉妒就是用来激励你把这些试图NTR你的王八蛋都给锤翻的工具。即使没有上述问题,仅仅是夫妻之间配偶价值差异(mate discrepancies)也可能引起嫉妒。在美国话语中,如果你是一个6分、8分或者10分,那么你的伴侣通常也是对应的6分、8分或者10分——也许会有1分的上下波动。虽然这其实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判断,但是仍然有一些共识性的认知蕴含其中。有时候俗语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他配不上你,我觉得你值得更好的”——一种基于配偶价值差异的建议。这种差异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可能你失业之后,你就变得配不上你的伴侣了——有的时候对方可以宽容你,但那往往也是短时间的现象,如果你的失业持续了6个月甚至8个月,那可能还是渐渐会有问题发生;又或者相对的,你的事业突然起飞了,使得你突然有了一个更大的,包含更高价值的可选配偶池。因此,人们会注意配偶价值差异,即使此刻一段关系并没有遇到直接的威胁,嫉妒也会被激发,因为配偶价值差异是一种在未来可能变成现实的威胁——从统计学上来说,配偶价值越高的人越有可能拥有婚外情,也更有可能甩掉对方并寻找新的伴侣。

Dr.Huberman:当人们为长期关系找到新的伴侣时,有更高的倾向抛弃原有的伴侣?

Dr.David:平均来看是这样的,尤其是当配偶价值差异特别大的时候。分手确实是有代价的,离婚更是如此,不管是从感情上讲,还是从财务角度考虑,都是代价极高的。因此,如果你跟伴侣之间的配偶价值差异差异不大,比如在一分之内,那就不太可能分手;如果配偶价值差异过大,那预示着你很有可能要另寻他人了。所有这些情况都会激发嫉妒情绪,然后人们怎么做取决于他们的选择是什么。我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过,嫉妒引发的行动可能是从警惕到暴力之间的所有事情——这两个极端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连续统,我甚至在工作中确定了人们的嫉妒引发的用来处理问题的 19 种不同策略,一端是提高警惕,另一种是极端暴力。

Dr.Huberman:提高警惕的对象是另一半的行为?

Dr.David:没错,包括跟踪、偷拍、黑入别人的手机或者电脑、追踪第三者的行为等。另一个极端是暴力,我的新书里有一整章被用来讨论亲密关系之中的暴力——这是很糟糕的事情,也是违法的事情,绝对不要这样做,我绝不是支持暴力。大概28%-30%的结婚者经历过家庭暴力,这不是个小数目。

Dr.Huberman:这个暴力是发生在原生伴侣之间的?

Dr.David:没错,也有的暴力是指向第三者的,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暴力的作用之一是它被用于减少感知到的配偶价值差异,换句话说,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成为施暴者。也有的人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的性别差异没有那么大,但是至少当男人使用暴力的时候,他们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Dr.David:有的,实际上这两者往往相互关联,在我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言语暴力(verbal violence)可以很好的用来预测肢体暴力(physical violence)。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男人们经常会开始贬低伴侣的外貌:“你今天真的很丑”、“你的大腿越来越沉了”、“你看起来糟透了”——而外貌是决定女性配偶价值的重要因素。

Dr.Huberman:所以这些男性实际上在尝试缩小配偶价值差异?

Dr.David:没错,他们在尝试缩小他们自认为的配偶价值差异。对于一个6分的男性来说,面对一个8分的女性,他会通过说服自己实际上对方只有6分,来获得一种安全感——即对方仍然会跟自己呆在一起。

Dr.Huberman:这太恶毒了(当女人面说女人丑的男人就跟打女人的男人一样混蛋)

Dr.David:非常恶毒,事实上那些承受家暴的女性会真的降低对自己的评价,当暴行留下物理上的痕迹时,女性往往会选择带太阳镜或者穿高领毛衣来掩盖这些迹象。

Dr.Huberman:或者选择干脆闭门不出,把自己整个人藏起来,字面意义上减少自己的能见度。

Dr.David:没错,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于施暴行为的预测,也就是当男人开始禁止女人出门,切断她的朋友关系,甚至与她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试图去隔离她以避免她跟其他男人见面的机会的话——这是非常恶毒的,但我认为了解亲密伴侣间的暴力的潜在功能还是很重要。

Dr.Huberman:抱歉又要打断一下,我真的很好奇,另一个向度的家暴,也就是女性对男性的暴力。刻板地说,肢体暴力的机会仍然存在,但刻板印象是,女性施暴将更多地是心理层面的?

Dr.David:对于不同的研究而言,这个取决于你是不是只是简单的计算行为还是计算后果。以为性别差异,男人的暴力就是会比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全国各地都有受虐妇女收容所,但受虐男性收容所只有一个。也许是因为男人更耻于承认自己被伴侣殴打了,也有证据显示警察对于男人被女人打这件事情不是很上心。另一方面,女人使用暴力也许是为了自我防卫,比如男人因为嫉妒而使用暴力,她抄起一个平底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总的来说,肢体暴力更多的还是男人对女人施加的暴力,主要还是男性会把暴力作为减少配偶价值差异的手段。但是男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只会感受到自己非常愤怒,且想要暴打对方。

关于家暴另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那就是他受环境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女人怀孕时,她更容易受到肢体暴力的伤害;而当男人怀疑他不是那次怀孕的父亲时,他更有可能将暴力指向她的腹部——这都是非常具体的倾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家暴的功能之一是终止属于敌对男性的妊娠,而不是阻止女性背叛。

Dr.Huberman:我有个朋友,她跟我说,如果她老公出轨了,她会杀了他;但是更容易的办法是让他一直特别特别忙。我觉得人可以有很多种策略来减少配偶价值差异,但并非所有策略都包括暴力,但所有策略都旨在限制对方的行为。

Dr.David:对,你讲的这个就是我所谓的伴侣保留策略(mate retention tactics),其中只有一两种是诉诸暴力的。这其中甚至包括亲密伴侣间的精神操控(partner psychological manipulations)——比如强调除了我以外没有人会要你,你真是一个卢瑟之类的,甚至还有假装愤怒以使对方感到愧疚等等——各种各样你想不到的手段来操纵对方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我感觉我正在传播一种过于负面和爱情观(笑)。

Dr.Huberman:没事,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幸福的情侣存在的。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我了解到当人们陷入嫉妒情绪或劈腿的时候——虽然并不总是这样——但似乎它与进化出来以保护某些东西的大脑回路有关。我敢肯定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我相信,每个物种,尤其是人类,都希望更多地制造自己(make more of itself)并保护其后代,但这些亲子关系和资源分配问题——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可以在底层机制的层面上彼此通达。但我不认为这很黑暗,我认为这只是我们就是演化塑造成了这个样子。 说到黑暗,你能跟我们讲讲“黑暗三人格”(dark triad)吗?

Dr.David:没问题,我们一直在讲性别之间的差异,但是在同一性别内部也存在着实质性的个体差异,而黑暗三人格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黑暗三人格包括自恋(narcissism)、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和精神病(psychopathy)。自恋的标志是夸大其词,人们认为他们比实际更聪明、更有吸引力、更耀眼、更迷人——甚至认为他们是自有切片面包以来最伟大的人。重要的是,有了自恋,你也会有一种权利感。因此,他们觉得有权分得更大份额的蛋糕,无论是财务蛋糕、地位蛋糕还是性蛋糕。马基雅维利主义是指的是那些高分者倾向于使用剥削性的社交策略。所以他们可能会假装合作,然后在随后的实操过程中欺骗对方——他们将其他人视为棋子,为获得自己的利益而被操纵。精神病的标志之一是缺乏同理心(lack of empathy)。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正常的移情回路(empathy circuit),如果一个孩子跌倒受伤,我们会因那个人所遭受的伤害同情他。如果一只小狗被汽车或其他什么撞到,我们也会感到同情,而精神病则不会。那就是那些在这三个方面的测量中获得高分的人——这是一个连续性的评分,而不是离散的分类。也就是说那些高度精神病态的人基本上是缺乏同理心的。因此,如果你将这些品质——自恋、精神病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结合起来,你就会得到一些非常糟糕的伙计(dudes)。我用dude这个词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男人的分数往往比女人高。尤其是精神病这个维度,当谈论精神病的临床判断标准时,是高于大约 1% 的女性或高于大约 4% 的男性。

为啥这件事这么重要呢?因为那些具有较高黑暗三人格分数的人往往是性骗子。所以他们通常非常迷人,非常擅长勾引女人,然后掠夺完她们或耗尽她们的银行账户后抛弃她们。他们非常擅长诱惑的艺术,他们也往往是性骚扰者、连续性骚扰者和性胁迫者。因此,当涉及到性暴力时,具有黑暗三人格的家伙往往是这种行为的肇事者。所以就像大多数男人相信的一样,在工作场所对女性进行性骚扰在道德上是可憎的,而黑暗三合会的会员(dark guys),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有权这样做——就像我在书中写到的某些情况一样,有些时候这些家伙会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文字:“我知道她被我吸引了,要不然她为什么在复印室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进来?她一定想欣赏一下我鼓胀的二头肌”之类的。这进入了我所说男性的性误解偏见,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微笑,男人认为,哦,她想要我的身体,她被我吸引了;(这下普信男了)而女人在想,我只是在表达友好、礼貌或一种职业的姿态。但是这些高黑暗三人格的家伙更容易受到性过度感知偏见的影响,他们从发自内心的相信女人被他们吸引并向他们发送信号,因此为性行为打开了绿灯。因此,如果你将黑暗三人格与对短期性行为的策略偏好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个特别致命的组合——往往会导致性骚扰或性胁迫。这些都是非常糟糕的家伙,也是亲密伴侣间暴力重要相关项。

Dr.Huberman:这样的人在男性中的比例有多高?我明白这些评分其实是连续值而不是离散的分类标签——

Dr.David:对,所以很难说具体的数字,因为这取决于你把标准定到什么位置上。总体上我认为这些人是男性中的一小部分,是一小撮人犯下了大部分的性暴力。因为如果你关注性骚扰或者性暴力案件的时候,施行者的数量远小于受害人的数量,肇事者往往是连续犯罪者。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工作场所中的某一个人连续骚扰了15个不同的女人。在知名的案例中,比如Harvey Weinstein ——

【童年依恋对成年后的影响】

Dr.Huberman:我知道这不是你的具体专业领域,但现在有很多关于童年早期对父母的依恋如何影响一个人后来的择偶选择的——所有这些关于所谓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焦虑回避型依恋——的讨论。作为神经科学家,我相信童年时期形成的依恋神经回路会以某种方式,部分或全部被重新用于其他形式的依恋——我们并不会说,这个神经回路是我童年时期形成的,我现在成年了,所以我可以再开发一个新的用于处理依恋关系的神经回路。有什么关于这个的有趣的事情吗?关于童年依恋策略与长期伴侣选择的稳定性的相关性?

Dr.David:我认为安全型依恋——如果双方都是安全型依恋的话——那肯定有利于长期的伴侣关系。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更难以亲密,也有更高的劈腿概率;焦虑依恋则应该会产生自己的问题,在过度依附的依赖中,这些人会承担我所谓的的高关系负荷(high relationship load)——你知道我们有所谓的突变负荷(mutation load:是指正常等位基因(A)突变成有害等位基因(a)形成在选择上不利的纯合体(aa)所引起群体适应度下降的现象。 如:人类的一些代谢遗传病,象黑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突变负荷起因于反复突变的负荷。)、寄生负荷(parasite load),而我所谓的关系负荷就是某人给一段关系带来的包袱或者对对方造成的压力——

Dr.Huberman:可能与即时短信响应的需求频率相关,就像潜对短信响应的低延迟要求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发挥的作用那样。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并不需要你那么快的回消息,然后随着人们依恋程度的加深,取决于他们的焦虑程度,如果他们没有很快收到某人的回复,那么他们的想法可能会飘到一些非常离谱的地方去。你会不会因此产生怀疑,会不会因此感到焦虑,你能不能稳定你自己的内部环境——还是说你一定要看到对方正在输入才感到安心?我还挺想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Dr.David:我的直觉是你对此的预测会成功。

【反一夫一妻制/非传统亲密关系】

Dr.Huberman:你对所谓的非一夫一妻制、多角恋等非传统亲密关系怎么看?这对我来说很有趣,因为它们似乎是在努力对抗我们与生俱来的某些特质,或者至少在文化上显得根深蒂固的一些关于配偶选择和性伴侣选择方面的传统——例如承认嫉妒,并且通过允许你的伴侣和其他人在一起来面对它。

Dr.David:我认为这些尝试可以被归纳为,试图调和适应性进化带给我们的一些择偶机制之间的矛盾——你尝试克服某些择偶机制的努力恰恰是为了满足同样演化而来的择偶机制的其他方面。对于多角恋(polyamory)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平均来说,男人比女人更希望开启一段多角恋——不过也存在着很多的例外。总的来说,男性参与多角恋的动机是演化而来的对于性选择多样性的渴望——多角恋这让他可以接触到更多种类的性伴侣,这是我们进化而来的性心理的一部分,尤其是对男性而言。女人的动机之一是——女人也有对性选择多样性的渴望,虽然平均起来看往往不如男人,但也有——是有些女性以同意参与多角恋关系作为一种配偶挽留策略(mate retention tactic)。也就是说,为了不使这个男人彻底离开她,她不得不同意参与多角恋。因此,参与多角恋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性别差异的——再强调一遍,这只是平均而言,存在着广泛的个体差异。

关于嫉妒,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认识一堆参与多角恋的夫妻,双方都向我倾诉。女方跟我说,她不在乎她的丈夫是否跟别的女人发生性关系——他们也许有自己的规矩,比如每周X的晚上可以跟其他人在一起。但是有一次,她看到她丈夫走在大街上,深情地牵着他前女友的手,她的妒火瞬间爆发了——这个图景还是激发了她的情感联系,所以虽然性行为不会引起她的嫉妒,但是她丈夫对别人的爱却会。她又恰好是一个双性恋,她的伴侣说,如果她跟别的男人上床,那会让他崩溃,但是如果是跟其他女性上床,则无关紧要。

Dr.Huberman:这个好像在多角关系中比较常见。

Dr.David:是的,所以他一直在尝试这些隐蔽的操作,试图鼓励她和其他女人上床,而不是和男人上床;而相应的她也在鼓励自己的丈夫不要真的爱上其他女人,但是可以有性行为。所以我认为在现代环境中,我们继承了一个非常丰富和复杂的择偶心理机制。 而我们在这些新形式或半新形式中所做的事情——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就是试图最大化我们进化出的一些欲望,同时最小化同样的心理机制的其他方面,比如嫉妒。既要满足对性选择多样性的渴望,又不想体验嫉妒带来的痛苦。

总的来说,我不相信我们可以真的改变我们进化出的性相关心理机制,我们能做的是激活其中的某些元素的同时,抑制其他元素。抛开多角关系,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做这种事,比如色情内容——尤其是互联网上的色情内容也是如此。对于色情内容的态度也是有性别差异的。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看色情片。虽然色情的内容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色情片整体是作为进化而来的对性选择多样性的渴望的寄生虫才得以存在的——观看色情片,虽然不能够真的跟如此多样的女性交媾,但是男性可以因此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性体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另一种表述方式是,我们以满足我们进化出的欲望和进化出的性欲的方式创造这些现代新颖的文化发明。

Dr.Huberman:我在斯坦福的一位精神病学同事——Anna Lembke 博士,她研究多巴胺系统——提到过一些值得关注的事。现在的色情内容不仅可供人们观看的体验种类繁多,而且强度也相当高,以至于至少对于正在消费大量色情内容的年轻人来说,有可能——现在有研究正在研究这一点——他们的大脑回路逐渐更倾向于选择观察性行为,而不是参与性行为,而这可能带来非常糟糕的后果。

【如何评价自己的价值】

所以人们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框架来消化这些内容?我想有很多人会听这期节目,可能正处在一段关系中,可能没有。为了理解我们参与两性亲密关系时到底在选择什么,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似乎应该把握住一些一以贯之的主题。比如说人们希望变得有吸引力,能吸引别人;人们希望确保一段关系的稳定;所以当我们听到安全感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会想到催产素,血清素之类的东西,但是这种对伴侣价值的评估似乎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在评估他们作为一个长期关系伴侣的价值的时候,究竟有多么客观?我理解安全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为人们各项条件尤其是年龄会随时间变化而比那花,但是因为人们衰老的实际速度其实是不一致的,那么有没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指标来衡量价值?我猜专家可以找一堆人的数据过来,然后取一个平均值,但是人们应该怎么自己评价自己呢?因为似乎对于未来的幸福感,对于找到一个好的终身伴侣,对于获得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而言——且一个人不想或不该诉诸那些马基雅维利主义的,非常恶毒的策略的话,做重要的事情就是对自己诚实。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Dr.David:非常好的问题,我觉得科学可能并不能给出一个完备的答案。首先,我认为人们在衡量自己作为伴侣的价值的时候还是做的比较好的——甚至自尊本身也被进化心理学假设为一种追踪配偶价值的内部监控设备。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升职或地位上升时,我们会感到自尊心增强;当我们被解雇,被拒绝,被排斥时,我们的自尊心则直线下降。所以,我们的自我评价,我认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追踪了配偶价值。当然难免有些人高估了自己的伴侣价值,尤其是自恋程度高的人,还有一些人低估了自己的伴侣价值。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符合共识的配偶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你问一个一百人的小组,一个人到底应该被打几分,其实往往能很快达成相当广泛的共识——这个人应该有8分,另一个可能只有6分。当然这个也是存在很大的个体差距的,比如我认识一个女性,作为一个教授,她就对在俄罗斯文学方面有很高造诣的男性特别有好感,因为这样她们就可以关于俄罗斯文学做很多深入的讨论。就好像有的人对于体育好的人特别有好感,但是有的人觉得体育特别蠢一样,期间存在着非常广泛的个体差异——而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因为如果所有人的标准都是一致的,那么就会出现几个受所有人喜爱的人,以及一大堆没人爱的人。所以共识性的配偶价值以及个体特殊的偏好都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关于自我评估的准确性问题,科学上并没有很好手段来评估这一点,因为这个实在是过于复杂了。所以我之前提到了那么多方面——配偶价值、外貌吸引力、善良、情绪稳定性等等,而上述这些也远远不能覆盖全部。不管是女人对男人的要求,还是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如果要遍历的写下来,那么就算写上满满十几块黑板可能也写不完。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个程度问题,你喜欢慷慨的人,但是不喜欢对所有人无条件慷慨以至于看上去像个被别人随便利用的傻瓜;或者你喜欢自信的人,但是不喜欢过于自信以至于自高自大的人。所以,这不是一个可以全部写下来然后加在一起算一个分数就可以的事情。但我认为人们对人们的相对配偶价值有很好的直觉,特别是如果你在一个群体中并且你已经与他们互动很长时间了的话,你会知道你相对于其他人的配偶价值是怎么样的,这里的关键就是注意力结构——有多少人真的想和这个人约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对于该价值的评价线索。如果你约谁都约不出来的话,那大概率你是一个配偶价值非常低的人。

Dr.Huberman:让我想起以前我们考虑该邀请谁去毕业舞会的情形,那是一个很复杂的考量:你想和谁去,谁可能已经有伴了,谁会答应你,谁会拒绝你——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被拒绝会降低一个人对自己作为一个伴侣的评价,被频繁拒绝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Dr.David:没错,这就是有些人会经历所谓择偶焦虑的原因。也就是说,他们因噎废食了——因为过于担心被拒绝以至于选择不跟女性接触,通过减少接触量来确保自己不再次被拒绝。这种想法在现代社会只会适得其反。所以著名的心理学家Albert Ellis——他就有这个毛病,所以他要求自己每周邀请50个不同的女性约会。这样干了两周之后,他的择偶焦虑就消失了。因为她们其中的大多数人说“走开,怪人”,然后他发现被拒绝并没有导致自己的世界崩溃。所以他逐渐习惯了被拒绝,最后也在长期伴侣关系中做的不错。

Dr.Huberman:认知行为脱敏(cognitive behavioral desensitization)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另一个问题,之前你提到了基于自我欺骗的欺骗(self-deception-based deception),即自欺欺人——人们并不是在说服别人相信他们私下里也认为是错误的事情,而是他们连自己都骗过去了。你能说说这个嘛?

Dr.David:这个假说的提出者是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他在1976年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的序言中,首先提出了这个假说。他随后在专业论文和一本更受公众欢迎的书中写了更多关于它的文章。这个想法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欺骗有助于成功的对别人的欺骗。 因此,如果你真的相信 X,那么您将成为一个更成功的推销员来说服其他人相信 X。所以如果你真的相信你的配偶价值为10,那么你就有更高的概率让别人也相信这一点,即使别人一开始并不相信。所以该假说认为人们通过自我欺骗来增加实际欺骗的成功率。实际上动物之间经常会默认对方的行为是真实或有根据的,如果我们很自信,人们就会认为我们大概率真的有足够的东西来支持这种自信。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像是一群颤抖的不安全感的集合,人们也会认为,这个人就是没有足够的东西来支持任何事情。因此,人们会利用其他人展示的自信作为衡量他们实际所有的线索。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线索,但正如我们已经谈到的那样,它们也会造成高估和低估,就像自恋情形的发生一样。

}
马东:我的人生底色是悲凉

《十三邀》有一集是许知远采访马东,许知远说了这么一句:

一直在看《奇葩说》乱七八糟的颜色,然后里面的人都做出一副要么很激动,要么很有个性的样子,看完之后觉得挺伤感的。

马东回了一句话:本质上咱俩是一样的,你表现成为愤怒,我表现成为悲凉。我是因为底色悲凉,所以才觉得,就是至少新鲜的边界会让你有一些幸福感,多巴胺会旺盛一点。

这句“我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戳中了无数人的心,却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有人说,马东这么聪明又幽默的人,懂得拥抱资本,懂得综艺节目的生存规则,观众缘好,性格又能左右逢源,有什么好悲凉的呢?

可是,难道坐拥一切,成为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就不能悲凉吗?难道一个能让几千万观众欢笑的人,就不允许他内心不快乐吗?

悲凉的底色,也许是来自于对于现实的失望,以及无力反抗的无奈。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不认识马东,只认识“马季的儿子”。

人生前40年,马东活在父亲马季的光环之下,别人以为他占尽了便宜,只有他知道,他有多么想成为“马东”。

27岁从澳洲归国,他放弃了原本熟悉的IT职业,投身电视行业;

他想做一些不一样的节目,却因为内容触碰了敏感型被下架;

他曾希望在知名电视台大展身手,可是最后发现这不是适合自己的地方。

可以说他人生的前半场,处处碰壁,理想被迎面而来的现实狠狠打了几巴掌。

而现在的他,虽然创立了《奇葩说》这样的广受90后欢迎的节目,也似乎摸到了众人艳羡的互联网内容创作的门路,可是在他眼里,这不过是一种无力、去适应和接受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他总是说,这个世界是不会更好的。

但反过来说,大概是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的人生,才更要去放手试一把,给自己多一些幸福感。

每个人都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底色

如果说有的人如马东一样天生自带悲剧色彩,那么就一定有人自带乐观体质,幸运体质......

这些仿佛是一个人的人生剧本,有的人无论出生的角色是贫是富,都能把它演成喜剧,而对于有的人来说,似乎总在遭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挫折。

实际上,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取得怎样的成绩,甚至收获一个怎样的结局,可能大部分都已经决定好了。

这个被决定的部分,就是马东所说的“人生底色”

它是由其出生背景、自我认知、和环境因素四大方面共同决定的。

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早期的命运,但也有不少人找到了改写的契机,成功翻转人生。

就好像马东,他明白自己的家庭、宿命和环境的制约,知道自己悲凉的天花板,却仍然奋力一跃。

他想要做最好的综艺节目,在综艺节目普遍低俗化和明星化底下,《奇葩说》这朵综艺奇葩,变成了奇迹。

无论他的目标有没有达成,他都已经在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极力摆脱了原本无力的人生。

你了解自己有怎样的命运吗?

你想过如何才能找到命运的突围口吗?

这一次,给大家推荐团队独家研发的专业测试---人生底色测试。

相比于看书学习类的自我探索,它有以下优势:

我们通过上万名国内用户内测,信度效度均通过检测。

测评结果更符合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准确度可高达94%。

仅需15分钟,你就能完成测试,获取专属你的报告解读。

第二,挖掘你人生的底层模型,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你在内心深处是如何看待自己,你跟他人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你又是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回应世界,构成了你人生的底层模型。

唯有真正读懂自己,你才可能去改变。

第三,给予你落地的建议。

了解自己的人生底色之后,我们不是只能默默承受。相反,看到即是改变的开始。

我们将为你提供可以转变你人生底色的建议,帮你过上更想要的人生。

人生就像是一出戏,有一半靠临场发挥,另一半就是写好的剧本。

知道自己的剧本上写着什么吗?

本测试是以班杜拉的三元关系决定论为雏形,结合《沟通心理学》以及社会实际研发而成。

1、你的人生底色是什么

2、人生底层色:内心深处,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3、人生中层色:他人给你带来了什么?

4、人生未来色:你是如何回应这个世界的?

5、如何突破你的人生底色。

把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长按扫描二维码,马上测试
}
熬夜追完《三十而已》,有很多感慨。
花很长的时间看了一部电视剧,像是跟着三个女孩重走了一遍她们的三十岁之路,觉得还蛮值的。电视的结局,每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小生活在幸福窝窝里的钟晓芹,遇到了爱养鱼的丈夫陈屿,丈夫关心鱼比关心她多。钟晓芹忍受不了丈夫的,选择了离婚。离婚以后,她和小六岁的男生谈恋爱,开始尝试写小说,又发觉小男友并不适合自己,最终选择和丈夫复合,还阴差阳错地成了畅销书作家。
小镇姑娘王漫妮在上海做了8年奢侈品销售,在遭遇男朋友的欺骗后心灰意冷。回了老家,与公认的好男人相识。又因心里舍不下上海,重新冲进了拼搏的人潮里。所幸遇上贵人,愈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终在三十岁,选择。
人人羡慕的顾佳,曾经拥有完美的爱情、完美的家庭,最终,丈夫背叛,公司出了意外,她卖掉了房子,带着孩子,回到在湘西的茶厂,脚踏实地的与那里的村民一起经营茶厂。
这样看来,三个姑娘的三十岁都过得挺折腾的。
这三个姑娘的故事,也代表了许多许多人的故事。
三十岁,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总是有非凡的意义。三十岁的标配,似乎永远都是事业稳定,家庭美满,儿女可以打酱油。我自己也活在30+的年纪里,直到现在,依然不明白,是谁赋予了三十岁如此沉重的意义。
因为定义简单粗暴,标准单一。所以,三十岁,也成了人们最容易焦虑的年纪。
男孩们检视自己有没有“立”起来,女孩们拷问自己“有没有嫁出去”。
如若没有,便会轻易陷入自责与恐慌之中。
仔细想想,不管是立没立起来,嫁没嫁出去,背后呈现的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三十岁,你稳定了吗?
我们对稳定有着某种执念,就如同对三十岁抱有执念一样。可似乎很少有人认真地问一句:稳定了,然后呢?
这两天,在和书友会的小伙伴们,共读欧文·亚隆的作品《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书中,亚隆有一段很有趣的假设,他说:
假如恶魔在某一天或某个夜晚闯入你最难耐的孤寂中,并对你说: “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 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 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皆会在你身上重现,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同样会出现此刻树丛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样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时刻和我这样的恶魔。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停地转动,你在沙漏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土罢了! ” 
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在想,如果你恰巧是那个被恶魔选中的人,听到恶魔说这段话给你听。你一定会拳打脚踢地咒骂恶魔,骂他残忍,骂他剥夺了你生活的可能性,骂他让你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活成了单色系。
可是,生活中没有恶魔,真正的通常是我们自己。
没有人剥夺我们追求多色生活的可能性,但我们自己乖乖地选择了稳定,还是在三十岁,人生半程未到的时刻。
我们选择稳定,因为害怕。怕世界太多的变数,怕自己成为那个被落下的人,怕拼过了依然两手空空,什么都握不住。
因为怕,很多人心甘情愿地选择了重复无味的生活。既然选择了重复,既然选择了单色,又怎么会对三十岁以后,四十岁,五十岁的生活抱有期待呢?
就像《三十而已》里顾佳说的那段话:“到了三十岁呢,好像大家突然就会急着想要买房子,存金子,生孩子,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统称,叫后路。人急着为自己寻找后路,生活怎么会好呢?”
且不说稳定之后的生活究竟会不会好,稳定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生活中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变化。
顾佳拼命的努力想要稳定,想要更好的生活,但是,她不会想到,稳定有爱的家会变得摇摇欲坠,那个信誓旦旦只给她放蓝色烟花的丈夫会。
    王漫妮拼命想要稳定,但是,她不会想到,那个带他看世界的男人,还有另外一个家。
钟晓芹觉得稳定就是全部的追求,可是遇上冷暴力的丈夫,也只得忍痛放弃一段婚姻。
在我看来,《三十而已》的大结局,用三个女孩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不管你如何追求稳定,年龄会变、心态会变、境遇会变、身边的人也会变,企图用稳定来应对生活的变化,是偷懒的行为,不可以,也难以实现。
想要追求稳定是安全感在作祟。
安全感的获得通常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原生家庭的温暖;一个是长大以后与“怕”的争斗。
前者很难改变,父母的养育方式,原生家庭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心是踏实的,还是兵荒马乱的。
但后者是可以掌控的。去试着和那些曾经让你害怕的事情去相处,然后努力的战胜它。
就像王漫妮,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可以做好一个“讨债”的职位,但硬着头皮上了,居然发现自己做得还不错。
这件事,也大大提升了她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事实上,那些让你害怕的生活,只有见过了,试过了,战胜了,身上的怕才会少上半分。
不易改变,但我们大可以靠着挑战新的事物、新的生活,扩宽自我认知与掌控世界的边界,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真正的稳定是对自我可以应对生活中一切困难的自信,而不是把自己缩在套子里的自欺欺人。
*本文作者:若衫,若杉心理创始人,已出版作品《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人生最大的理想是: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写不同的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不好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