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公安局封民去哪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虎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任娜 通讯员 化玮

  “过去只知道城市有‘片儿警’,现在俺们这儿也有了‘村儿警’了。”这是河南农民对河南公安推行的“一村一警”制度的形象赞誉。

  由于与滑县接壤,长垣市佘家镇一开始便成了该市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而一个多月前长垣市首例确诊病例在这里出现,更让佘家镇的防控形势一度格外紧张。

  3月3日中午,记者在佘家镇葛寨村见到了刚刚执行完消毒任务的民警李昌,刚脱下防护服便急匆匆要赶去贫困户王长江家中。

  “民警现在还有走访贫困户的任务?”记者问到。

  “任务都是自己给自己定的,大事小事,只要能为村民解决困难,就是我们驻村民警该干的事儿。”李昌说到。

  这几天,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村民开始急于务工上岗。李昌在村里走访时,村里的贫困户王长江向他提起想给孩子找个工作的事儿,李昌便托熟人给寻了个在饭店学徒的机会。现在过去就是着急把好消息告诉王长江。

  “这两天的主要任务除了巡逻、消杀,还要提醒村民要注意网骗、诈骗一类的信息。”李昌说,疫情发生后,尤其是附近村有了确诊病例后,自己整天忙得连轴转,排查、巡逻、卡点执勤、宣传、消毒……得知村里防疫物资紧缺,他赶紧联系购买了5000只口罩,走访的时候挨家挨户发放给村民。

  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出门,村里一些年纪大的村民也不会使用手机,李昌每天的走访就成了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为了让村民理解疫情防护的重要性,李昌从网上找了很多讲述防疫措施的歌曲、快板,变着法儿地向村民宣传。

  说话间,李昌已经走到了王长江家门口,进屋就把好消息告诉了他。就在王长江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时,李昌已经出门继续巡逻去了。“有些村民现在放松警惕了,还是得多提醒,另外也看看群众有啥需要我的地方,咱有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劲儿呗。”

  今年39岁的李昌是佘家镇派出所目前一线民警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去年局里号召机关警力下沉,在该局政治处工作的他主动报名,选择到佘家镇这样一个偏远的乡镇做了一名专职的“村儿警”,并兼任葛寨村党支部副书记。

  “反正是老百姓需要的他都干,不光是疫情期间,平常也这样。”从担任村委委员算起,村支书王霞涛已经在村里工作30多年了。说起以前对警察的印象,就是办案查案,可现在,他觉得“办好事儿”这个词儿最能形容他现在心中民警的工作。

  走访、巡逻保护村民安全,晒粮食、修车修家电,还有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帮助贫困户……李昌什么都干过,大半年时间的相处,也让许多村民都把李昌当成了“自己人”。也正因为此,这次疫情中老百姓都愿意听从李昌的劝导,今年村里没有一家出来聚堆串门,更不用说聚众打牌了。

  “自从去年村里建了警务室,李警官来了以后,不光村民们心里觉得踏实了,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了,真是得感谢他,‘一村一警’真好!”王霞涛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疫情期间,长垣市公安局一共有250名像李昌这样的“村儿警”、辅警加入到广大乡村的疫情防控任务当中,他们既当宣传员又当巡逻员,既当志愿者又当“扶贫干部”,与当地干部、防控人员一道守住了乡村这道防线。

  “‘一村(格)一警’建设是我省公安机关发展‘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不仅是这次疫情当中,平时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因为它是与我们的农村治安实际相符合的。”长垣市公安局局长封民说,长垣同我省大部分地区一样,城镇化程度还比较低,88万常住人口中超过一半都在农村。但由于过去派出所警力不足,和群众关系无疑有所疏远。

  “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就要做到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当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我们将继续推动警务工作下移,让社区民警扎根农村、融入群众,厚植农村警务根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封民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垣派出所所长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