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埃塞俄比亚多少钱火车需要多长时间?

“环游世界究竟要花多少钱?”

老实说,这个问题,没人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

环游世界的路线可能相去甚远,吃住行的标准都千差万别,便宜有便宜的玩法,贵有贵的玩法。环游世界又不是跟团旅行,谁也没办法给你一个统一报价。

但,我可以给你我们的答案,这800天7大洲15万公里的环球旅行到底花了多少钱,对应的衣食住行大概是什么标准。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环游世界的成本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请各位列队鼓掌感谢我这个多年如一日强迫症法记账的女主谢谢。

「 环游世界究竟花了多少钱?」

出发前,我们给自己定的预算是两年50万。

先声明,我们不是富二代,也没有中彩票,只是辛苦工作几年攒了些钱,想出去走走而已。

实际上:从2015年4月7日开始,至2017年6月15日截止,800天,两人,总花费(下同):731,684.12人民币。

*注:因汇率波动,实际花费比上述数字低大概4000元左右,因金额不大,为了方便,忽略不计。

超出的20多万是为什么呢?

第一是之前没计划几个超贵的大项目(比如南极),以及超出计划2个月时间的开销。

第二是我们对欧美澳新包括拉美在内的地区生活成本了解不够准确。当然这些我们一定程度上从吃住上省了回来。

整个花销是前紧后松。刚开始出门时因为不知道后面会花掉多少,卡得比较严。最后到了非洲,觉得反正也快结束了,就松了许多。

总的来说,虽然略超了一些预算,但大体符合预期。

为了记账方便,我把旅行中的所有花费分成几个类别。

简单解释一下各个类别含义和包含的内容:

【门票及游玩项目】242,158.97元;包括公园、博物馆、表演等各种景点门票,当地小团一日游等,潜水,邮轮,直升机跳伞等体验,野生动物Safari等等;

【陆地交通】143,014.94元;除飞机以外的所有交通费用,包括火车汽车轮渡租车包车等等;

【吃喝日常】103,229.61元;主要是吃,还有洗发水等日常生活用品;

【设备及其他】46,283.27元;不属于日常生活的其他设备,如:保险,电子产品,手续费,衣服鞋子等大件,睡袋帐篷桌子凳子炉灶等等;

如果你也要做长线的环球旅行计划,请注意大头无非是三方面:游玩项目、吃住和交通。

其中游玩项目的价格基本是透明的,看你想玩什么。很多风景免费也可以看,觉得不好玩或不值得就不要花这个钱。吃住和交通在各个地区消费水平和业态不一样。选择适合你的档次之后,这块开销只跟时间有关……想省钱的话,要么吃点苦,住青旅,吃路边摊;要么走的快一点,每多待一天都要花钱;要么就只去便宜的地方。

「 这样的花销是什么生活水平?」

因为我们对旅行的条件有自己的需求,所以,在一些事情上,会比较舍得花钱。

游玩项目类,我们的档次是豪华级:

这也是我们开销最贵的一类:242,158.97元。

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就是国家公园十几二十块的门票么,怎么会这么多钱。

其实,这里面几个最大的项目,就占掉了70-80%……

3)泰国的5天船宿、古巴、墨西哥、埃及等地的潜水:19,662.75元

4)卢旺达追踪山地大猩猩:13,519.49元

5)加拉帕格斯的本地团:6000多;

6)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看秀、环球影城游乐场等大概5000多;

7)埃塞额比亚的火山团:4000多;

8)亚马逊和潘达纳尔湿地的三天两晚体验各自3000左右;

9)大堡礁的直升机和出海:3000多;

10)皇后镇的跳伞和蹦极一共3000多;

剩下的大概40000左右,才是两个人800天大部分普通景点和一日游的门票总和;标准是:必去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一定会去,其他的考虑性价比。

平均每人每天25元左右。

吃住和交通方面,我们的档次是普通背包客级:

但不是最节衣缩食的那一档。

简单说就是,大体上怎么便宜怎么来,

但有时候会选总价略贵但性价比更高的,或者偶尔小奢侈一下休息放松。

【陆地交通】143,014.94元,其中:

1)滇藏阿里两条线拼车一个月花了10000多;

2)澳大利亚一个半月租车花了10000多;

3)新西兰一个月租车花了9000多;

4)美国阿拉斯加自驾5天租车花了10000多;

5)美国本土自驾三个月租车花了17000多;

6)埃塞俄比亚南部部落半个月包车花了8000多;

剩下的80000左右,是其他所有大巴小巴公交轮渡油钱的总和;

标准是:跨城主要靠旅游巴士(但不是本地人坐的快散架的最便宜的那种);市内基本靠公交或步行,只有特别便宜才打车(也有摩的、突突车);两公里以内没有极端天气情况基本就靠走。平均每人每天50元左右。

标准是:饭店便宜就在外面吃,太贵就自己做,露营也都带着锅灶,正餐2-3个菜,一肉一素或两肉一素。偶尔也会梳洗打扮到特别好的餐厅去装个X。遇到食物特别有特色的地方,会专门安排体验。平均每人每天65元左右。

标准是:便宜又干净的青旅、小客栈、酒店的双人间;B&B上性价比较高的房间;澳、新、美国露营为主。偶尔搭配高档酒店、民宿休息一下;平均每人每天50元左右。

标准是:每个国家当地的手机卡和流量,每年必续保险,身上的电子设备坏了必须换新的;衣服鞋子穿烂了要换;临时采购户外装备等;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去多少国家就得花多少钱。

「 哪些国家贵?哪些国家便宜?」

除去跨国机票(因为距离差异,导致机票价格不具有可比性),在每个国家开销见下表:

简单的说,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和北非,是世界上旅行最便宜的地区。我们在印度每个月只用花了不到一万块。住宿是50-80元的电扇双人间,吃饭人均20人民币一顿。

拉丁美洲比想象中贵。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因为人口密度没有亚洲高,商业也没有北美和亚洲发达,旅游业主要赚的是美国人的钱,所以开销要比亚洲高不少。比如,地广人稀的南美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因为物资匮乏,所有东西都很贵;复活节岛和加拉帕格斯是两个神一样的存在,无论从哪去,都是这么贵;反而是到了墨西哥,因为靠近美国一切都发达,反而便宜了。

美国,欧洲,澳新都不便宜,本身是发达国家,吃住条件都非常好。青旅床位常常是20-30美元的价位,一顿正餐少说也是30-50美元。但是租车露营自己做饭是一个省钱的方法,我们在住宿和吃饭上都省了不少钱。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生活算便宜,跟印度差不多,但条件差很多。游玩项目贵得要死,因为全是赚欧洲人钱的贵族运动。

【最便宜的国家】泰国,印度,玻利维亚,埃及

【最贵的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和智利南部,加拉帕戈斯

【超级贵的国家】南极,卢旺达;

其实美国和欧洲因为商业发达,反而没那么贵,但体验很棒,是性价比很高的目的地。

「 有哪些省钱的办法?」

在不同的地区,我们基本上是两种组合套路:

套路1:公共交通+青旅或小客栈+出去吃

适合公共交通比较发达,生活成本较低的国家,比如东南亚、中国和北非。

省钱的方法无非是吃喝不要太奢侈,以大巴和卧铺火车代替飞机和头等座火车,衣食住行多讲价,住宿和一日游项目多到网上比价,找到背包客聚集、青旅客栈旅行社很多的路上挨家挨户地问。

在大部分地方,这些方法都是非常可行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在南美公共交通问路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而非常麻烦,非洲的本地小巴更是如此。只能见招拆招。

套路2:租车+露营+自己做饭

适合公共交通不发达,地广人稀,生活成本高的国家,比如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在这几个国家,我们基本上是选择免费营地、低价营地,睡车里和帐篷;吃喝日均100元,全靠自己做饭才能实现这个成本,而且吃得非常好;除此之外,B&B的性价比经常高于酒店,不仅便宜,还可能遇到非常好的房东,非常惊喜。大头其实是租车费用,如果时间更长,还可以考虑买二手车然后卖掉。

但是要提醒大家,省钱不能忘了安全。所有涉及到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事情上我们都没有太节省,比如玻利维亚死亡之路的山地车速降;比如不会在距离大城市近的地方露营;比如在埃塞南部去部落的包车(有个朋友坐本地人的小巴到南部部落,半路上司机把轮子卸下来了,跟他多要钱,他不给,司机居然就不走了,整车的人,没有一个人着急……);比如在不卫生的地方,坚持喝瓶装水,包括刷牙时也不用自来水;如果对卫生状况存疑,就尽量找正规餐厅吃饭等等。

另外,沙发客和搭顺风车我们基本都没有用过。因为毕竟有两个人,不想太麻烦别人。能花钱解决的住宿和交通方案,安全上和权益上都更有保障一点。

讲了这么多省钱,其实,我们的玩法,既不算穷,也不算富。

有人说,南极好贵啊,这都舍得花钱,这还不富?

没错,南极真不便宜。同样,非洲动物大迁徙也不便宜;卢旺达追猩猩只有一天,每人将近1000美金,真的是我们有生以来参加过的最贵的项目……

但是我舍得花这个钱。我的原则一直是,对于旅行中的体验,该花的钱,该玩的东西我一样都不能亏待自己。说白了,我环游世界就是为了看这些,如果到了门口嫌贵不进去,那我就压根不去了。但是,衣食住行,只要卫生安全,让我怎么将就都行。

当然,我并不是说,环球旅行一定要在玩上犒劳自己,在吃住行上亏待自己。

每个人有自己的需求,对于很多项目,真的贵得离谱,也没那么感兴趣,大可不必非去不可;有人觉得出门这么辛苦怎么能觉都睡不好,酒店当然要住五星,只要住得起那当然更好;有人觉得出门不为了看风景,就想融入当地体验一下世间百态,住在支教学校或者志愿者中心,体验生活还能做点贡献,那我一百个没意见……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从北京骑车到好望角,一年时间只花了18000,其中大部分是签证费用;但他路上的各种见闻和遇见的朋友,比我们还要丰富;前几天发的大玮,四年前开始旅行的时候一穷二白,但自己特别努力,没钱就回去挣,挣够了再接着玩,我觉得特别励志;路上遇到一些朋友,遇见特别贵的项目,眼馋一下就算了,也未必不行,免费的东西也可以看个七八十分;还有一些朋友特别有钻研精神,总能努力找到更便宜更划算的方法,哪怕是多换几趟车,徒步多少公里;也有的人,花几十几百万买环球邮轮票,买环球飞行联票,下飞机下船就有豪车接送,吃住都有人安排,一百天左右就可以把这世界上最精华的东西看一遍,这可以说是非常享受了。

我这么说,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

对于环游世界需要多少钱这件事,没有人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我见过几万的玩法,也见过几百万的玩法,说实话,只要自己喜欢,自己有这个经济实力,我觉得哪种玩法都可以玩得不错。

「 旅行中有哪些赚钱的方法?」

常常有人问我,你们出去玩这么长时间,还有好多粉丝关注,肯定已经不用自己花钱了吧?肯定已经有别人赞助了吧?我总是一脸辛酸地告诉他,差远了……

且不说我几乎没怎么接过广告,就算是接,我这种小号,真正到手的收入也不算多,更多的是免费体验之类的机会。

但是不是意味着,旅行中不可能挣到钱支撑自己的旅行费用呢?也不是。

我见过的其他人,在路上一边挣一边花的,也就那么几种:

代购买卖东西的,挣点小钱,但是是辛苦钱;我们特别懒,除了在外面玩儿不懒之外,其他时间能懒就懒,连更新都懒得写;

码字拍照卖内容,首先得有这个水平,而且要非常勤奋;同上,我们这种懒人肯定是干不了这个的;

带团旅行,因为自己比较有经验,可以带比较高水平的私人团,比大团体验更好,但也更贵;但是,我们俩其实很不喜欢跟其他人一起走,这么长时间的旅行,我们能忍对方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路上做其他的打工兼职,比如在青旅客栈、打工换宿、澳洲的Working Holiday等等;我们也认真研究过这个选项,但是,挣钱的时间,一定是耽误了玩儿的时间,我们舍不得。如果我要停下来花时间挣钱,我还不如回北京工作挣得更多……

实不相瞒,这两年多我们在旅行上获得的收入只有7.3万,是全部花销的十分之一。其中公众号打赏有2.6万,谢谢大家!指望用旅行中挣到的钱来支撑旅行的费用,像我们这么玩儿肯定是不行的。

「 挣钱,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 」

旅行,就是一件特别花钱的事情。

你在异国他乡的每一天,要住宿,要吃喝拉撒,要出门玩……你待在一个地方要花住宿钱,你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要花交通钱,你存在的每一刻都是在花钱……简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更不要说那些旅行中那些最美好的体验,南极的船票、看动物大迁徙的热气球、宫殿一样的酒店、美食和美酒……这些都是要额外付费的,而且价格不菲。

我特别庆幸,在出门之前攒够了自己想要花的钱,可以让我们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随心所欲的玩想玩的东西,看想看的风景。

当我想去跳伞,去蹦极,去潜水,去坐直升机,都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去就去;

当我想看南极的企鹅,加拉帕格斯的陆龟,卢旺达的山地大猩猩,该看的东西,我一样都不少看;

当我想休息,我可以轻松地奢侈一把,去泰姬陵宫酒店、去威尼斯人、去老瀑布、去某个偏僻丛林里的豪华小木屋住上几天;

当我遇到影响我体验的、违背我原则的合作项目,即使有钱挣,也有底气说不接就不接。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知道钱对旅行的重要性。因为我们体会过艰苦的,也享受过最好的,真的差很多。

我们从不鼓励心血来潮的说走就走。

我们也不鼓励随便放下一切,辞职逃学去旅行,除非你精神上和经济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所谓负责任的旅行,不仅仅是不乱扔垃圾,不毁坏文物。

更重要的,在自己体验世界的同时,不给家人、朋友、祖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增加负担。

那么,好好挣钱,挣足够的钱,保持挣钱的能力,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

编者按:非洲,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非常之洲”,一个落后与商机交织的“神秘之洲”。近日,界面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坦桑尼亚、津巴布韦、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试图发现一个真实鲜活的非洲,勾勒出中国人在非洲大陆的援建生活和商业足迹。“到非洲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需要精心准备的奇幻冒险。

6月到9月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雨季,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大雨。大雨过后,华坚国际轻工业城外还在施工中的“非洲大道”一片泥泞,车开在路上犹如海浪中颠簸的船。

轻工业城位于首都西南方的Labu Lafto区,园区外的土路是政府规划的“非洲大道”一部分,由一家当地建筑公司负责。

说起这条路,华坚国际轻工业城董事长助理梁护译脸上露出了苦笑:“1月从机场外开始挖路,5月挖到我们这里就遇到了雨季,然后就停工了”。

华坚国际轻工业城外指路牌。图片来源:安晶

蓝图上,园区外的大道有120米宽,两边围墙,中间绿化带。但按照计划,这条路最快要到2020年才能完工。

而在距离轻工业城不远的Mekanisa区,弘顺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也感叹,与当地政府合作的骨明胶工厂终于动工了。

从科研报告、环评到筹备资金,李林等了五年,“这里的节奏就是这样的”。在等待期间,他甚至做起了咖啡出口。

蓝图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每天都在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国家上演。

改革开放背后的民族矛盾

有着3000多年文明史的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口超过1亿,是非洲仅次于尼日利亚的第二人口大国,人均年收入仅783美元。同时,埃塞俄比亚也是一个年轻的国家,15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43.47%。

从2005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6年,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到11%之间,是非洲发展最快的国家。据IMF预测,在财年,该国的GDP增速将达到8.5%。

农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是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占GDP总量的40%,全国有高达70%的人口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

为了减少对农业的依赖、促进私有经济发展,这个非洲唯一未被殖民过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改革开放”。

曾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埃塞目标在2025年进入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此,政府在2015年底推出了新五年计划,准备将农业占GDP的比重减少4%,推动制造业和工业发展。

新五年计划还打算开放经济的关键领域,将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目前,埃塞的电信、银行、电力等主要产业均为国有;土地也为国有财产,个人、公司和机构只有使用权。

自前军官阿比·艾哈迈德今年4月出任新总理后,埃塞就加快了改革的节奏。而阿比的上位本身也是一场改革。

埃塞有80多个民族,虽然占总人口34.4%的奥罗莫族是最大的民族,但该国常年由第四大民族提格雷族把持。在以奥罗莫族为主的抗议者发起了持续三年的反政府游行后,阿比成为第一位来自奥罗莫族的总理。

新总理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行动:对内进行内阁重组、裁减公务员、释放上千名政治犯、解禁网络、向海外投资者开放国有电信公司和航空公司;对外则与对峙18年的厄立特里亚再次签订和平协议、改进与邻国索马里的关系。

在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埃塞,这一系列密集的变革被当地媒体称为“前所未见”。另一方面,由于长年分配不均和边缘化造成的民族矛盾也愈发激化。

今年6月,阿比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讲话时遭遇手榴弹袭击。9月,亚的斯周边村镇的奥罗莫族袭击其他民族,共造成23人死亡,冲突最终引发了亚的斯数千人抗议大游行。

亚的斯亚贝巴郊区,在抗议中被烧毁的汽车。图片来源:安晶

除民族矛盾之外,谋求改革开放的埃塞还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外汇短缺。IMF数据显示,财年,埃塞的外汇储备为32亿美元,甚至低于该国两个月的进口花销,目前主要依靠阿联酋承诺的数十亿美元援助解燃眉之急。

埃塞的出口主要依靠农业,其中咖啡占到外汇收入的30%,而全球农产品价格下跌严重影响了埃塞的出口收入。据IMF统计,虽然出口量有所上涨,埃塞去年的出口收入与2016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从华坚轻工业城2015年奠基到现在,陆续有多家企业入驻,但在去年埃塞提出新要求鼓励出口后,大部分企业却被迫搬出了工业城。

据梁护译介绍,去年8月,负责给外商发放投资许可和营业执照的埃塞投资委要求轻工业城的企业做到100%出口,无法达到要求的企业必须搬走,“工业园去年还有四五家企业,有做机械的、电视、衣服的,现在加上华坚,还有两家企业留下”。轻工业城目前享受入驻企业七年内免交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政府还会协助入驻企业员工办理工作签证。

为刺激出口、缓解外汇短缺问题,埃塞央行去年宣布还将埃塞货币比尔贬值15%,为七年来的首次。

贬值的举措对于李林这样的咖啡出口商而言本是件好事,但他并没有感觉到变化,“最后的价格没变,因为(当地人)思维不一样,还缺少商业思维”。

“我跟当地人说货币贬值了,去年花12比尔收的咖啡豆,今年花13,做完之后最后折成美元去年成本是两块,今年一块九,你是不是应该便宜点。然后他听了半天还是说去年卖两块一,今年还卖两块一。说外汇跟他没关系,他就卖这些钱。所以一点影响都没有。”

在宣布货币贬值之后,埃塞又推出了新政策,允许出口商将其外汇收入保留在两个账户中。账户A可无限期保留30%的外汇收入,账户B保留70%,两个账户都需用于支付与公司经营有关费用,包括进口原料等。在28天之后,账户B中的外币将被自动转为比尔。按照以前的规定,账户A中只能保留10%的外汇收入。

作为一个女鞋出口企业,华坚深刻体会到了埃塞政府对外汇短缺的焦虑。

修建华坚轻工业城的中国华坚集团2012年首次在亚的斯郊区投产,制造出口女鞋。现在华坚是埃塞最大的制鞋企业,累计出口1亿美元,客户包括GUESS等美国中高档女鞋品牌。

华坚国际轻工业城鞋厂培训教室。图片来源:安晶

据梁护译透露,从今年初开始,埃塞的外资企业进口原材料填写海关登记表时,必须把每项材料的价格列出,相关部门一一进行查对。一旦发现误差就会罚款,而以前企业只需出示转账凭据。

除此之外,从3月开始,连续几次在进口材料时,公司都遇到了单笔资金超过5000美元需要本国银行做担保的情况,一次担保耗时至少14天。

“我们公司原材料几百种,一个个查,不知道要查到什么时候。货物动不了,就要交滞港费、滞货费。最重要的是,材料过不来做不了订单,影响生产,完不成就得罚款。或者时间来不及只能空运,成本增加400%。而且账户B里的那些用于采购原料的钱,28天不动就自动转成了比尔,相当于是尽量把你的钱扣下来。”

在2012年就来到埃塞的李林看来,亚的斯的基础设施已经比五年前强多了。市中心除了新建不久的柏油马路外,高架上还跑着中国承建的东非第一轻轨。

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高架。图片来源:安晶

李林刚到亚的斯时,高速公路还在修建中,“几乎每家都备了发电机,总统府也天天备着,现在大部分家庭已经不用发电机了”。

但对于正在推动工业化的埃塞而言,工业园完全是新兴事物,基建等配套依然问题重重。进入雨季之后,停电就成了首都亚的斯的常态,梁护译在刚刚停电的厂房里向界面新闻讲述了工业城试图安装电力专线未果的曲折经历。

“从去年到现在10个月了,依然没弄完。跟电力局签完约之后,开始做电线杆时说没有水泥,让我们搞点水泥;电线杆做好了又说没有吊车,我们提供吊车把电线杆吊过来。吊过来之后又说他们那边人手不够,我们自己把电线杆竖起来。结果2月,电力局相关的负责人死了,然后就两三个月没人管了。”

等到电力局新负责人上任之后,工业城得知安装电线杆用的绝缘螺栓在埃塞缺货,于是只能按照电力局的要求定制、在中国采购并空运到亚的斯。

货运到时,亚的斯已经进入雨季,各地都有电线杆倒塌的事故,电力局忙于抢修无法抽出人手。终于能空出人手时,“告诉我们没有电线了”。

由于华坚进入埃塞较早,与很多政府部门建立了联系,工业城本想通过这些渠道督促电力专线架设的问题,但自新总理上台后,政府部门人员调动频繁,此前跟华坚有联系的相关官员已经调职。

“新的负责人我们也不认识,对我们的情况不了解,他又要重新了解我们的情况,重新建立关系。”

因为频繁停电,鞋厂为继续生产只能自己用柴油发电,“我们这几个月三个发电机组发电,已经花了800多万比尔(约200万元人民币)”。

华坚在埃塞的制鞋工厂分为两块,一部分在亚的斯郊区的东方工业园,其余大部分转到了华坚轻工业园。东方工业园的2000多员工加上轻工业园,共有7000多名当地员工。中方员工只有约300人。

东方工业园华坚鞋厂。图片来源:安晶

埃塞有43.5%的人口为东正教徒,33.9%信奉伊斯兰教,还有18.5%为新教徒。官方语言是阿姆哈拉语,只有受过教育的人会说英语。为了管理数量如此庞大、信仰各异、语言不通的当地雇员,华坚选择了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

不管在东方工业园还是华坚轻工园,都能在墙上看到用三种语言写成的中式标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准时是诚信,早到是浪费,迟到是耽误,准时是责任”。

工人上下班时还需要列队、唱歌,喊出中文“1、2、3、4”的口号。

在轻工业城,早上8点上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下午5点半下班;一周工作五天,不需倒班基本不加班。按照埃塞劳动法规定,员工一个月加班不能超过20小时,一年不能超过100小时。

东方工业园华坚鞋厂。图片来源:安晶

与很多制造工厂地处偏远郊区不同,轻工业城所在之处酒吧众多,工人下班后还能去酒吧喝酒看球。

鞋厂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资是960比尔(约240元人民币),加上全勤等杂项,每月收入在1700比尔左右。在亚的斯,普通人的月收入为1500比尔。由于在埃塞的中国企业数量众多达到689家,会中文的当地人工资能翻数倍。

在华坚工作的“辽宁”就是会中文的当地员工。他从建厂开始就在华坚工作,2013年前往东莞培训两年,如今已经负责管理车间。以前他的工资是1000多比尔,现在则是“可以”。

华坚老员工“辽宁”。图片来源:安晶

对于半军事化管理和喊口号,来自奥罗莫族的辽宁刚入厂时并不适应,后来慢慢习惯了,“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企业文化培训,如果接受不了可以选择退出”。

在东莞接受了两年管理和中国文化培训的辽宁会和中方员工聊天、聚会,在他看来“中国人和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

据梁护译介绍,从2012年开始,公司送出300多名当地员工前往中国培训,学习语言、技术和管理,“有些培训回来就被其他企业挖走了,很多去做中文翻译了”。

在他看来,与当地人相处并不困难,“只要你说话不要太大声,好好沟通,还是能沟通的”。但对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工人罢工是最头痛的事之一。

据梁护译回忆,从去年11月开始已经先后有过七次罢工,“从东方工业园到亚的斯,再到哈瓦萨,各个工业园都开始罢工,已经是风气了”。

华坚国际轻工业城鞋厂食堂。图片来源:安晶

在非紧急状态下,工人罢工受法律保护,公司需按正常发放基本工资。罢工期间没按时完成的订单以及为赶时间而增加的运输成本,只能企业自掏腰包。

“这里罢工是常态,有时候没有任何诉求也罢工,已经习惯了。”

作为私人企业主的李林则想出了一条曲线救国路线。

为应对频繁出现的罢工,他让中方员工负责骨明胶工厂的核心业务,生产则采用全自动化。

由于按照规定必须解决当地人就业,工厂计划雇用当地人负责剪草、擦机器等非核心工作,“就算有罢工,也不会影响生产,争取把每一环节的风险规避到最小”。

李林在等待骨明胶工厂开工期间做起了咖啡出口,三年来已经成为埃塞咖啡直贸中国最大的公司。

除了出口,公司还参与上游的咖啡豆收购、处理、加工等环节,在亚的斯南边约550公里的山区设立了六个处理厂,覆盖1000多户咖农。

埃塞是咖啡的起源地,咖啡产量为非洲第一。按照埃塞目前的规定,咖啡的贸易环节并不对外国人开放,因此贸易端需要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

“如果放开了,我可能自己做个贸易公司,自己中国公司买埃塞公司的货就行了。但是现在不行,我得把我的货物卖给埃塞公司,然后我的中国公司再从埃塞公司买。”

之所以选择从咖啡产业链上游开始做,除了控制成本之外,李林认为埃塞还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土地,“如果你去巴西、哥伦比亚、越南,那里基本已经领地化了,没有中国人的机会,但埃塞不是这样,所以才有机会”。

尽管去过肯尼亚、南非、卢旺达、乌干达等众多非洲国家,但李林依然选择了留在埃塞。他认为埃塞和中国类似,有几千年连续的历史文化,政权相对稳定;作为唯一未被殖民的非洲国家,当地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性格却相对温和,政府官员有强烈的发展愿望,“有国家情怀,并不只是为了钱”。

而不管是像华坚一样的集团化企业还是小公司,在李林看来,民营企业在非洲的特点就是熬过八到十年,“过了那个坎就好了”。

熟悉一个市场,一个国家的文化,适应跟当地人打交道至少五年;期间需要做出实事,给当地一些回报才能赢得当地人的信任和接纳。这之后才可能获得相应的资源配置,组建得力的当地团队,拿下新项目,得到当地银行贷款。

“每天都有很多中国人来这里找机会,每天也有很多中国人走。其实就像我们种咖啡树,一个种子到它结果要七年,再怎么着急你也得到七年,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可能别的国家两年三年,但是在非洲就得这么长时间。”

}

在开车,最大的优势就是同中国一样,方向盘都是左方向,规则也同中国一样,但是

我认为比在乌干达难多了。

第一是路况埃塞的路上是马车和机动车在一条道上,到了乡下更是马,驴,羊,狗随意横过马路,所以开车一点要慢慢行驶。另外,埃塞的减速线是没有画上白线的,对于视力不好的我,经常是由于看不到减速线,而把车子跳起来。

第二是网络的问题,在乌干达,网络连接不上是几公里的事情,但是在埃塞,是半小时以上的,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到一个景点叫岩石教堂,出了不到20分钟,就断了

网了,对于出门靠google 地图的我们,好像瞎了眼睛一样,尽管我们打电话问了其他朋友,

但是各有各的指引方法,最后以多开了30公里还是找不到二回来。

第三是警察的问题,埃塞倒是经常可以看到交通警察的,这样给我们很大的安全感,而且只要在国内办好双认证,然后到埃塞外交部盖章,再做公证,就可以到车管所换驾照了。

但是在埃塞还要一种联邦警察,是专门查枪支军火的,他们的装束跟交通警察不一样,

而象普通人的装束,而且还戴头巾,有一次我们就给联邦警察拦下了,我们以为是要坐顺风车的本地人,就不理他们,然后冲过去,最后被他们追上来,被带到警察局。我跟他们说你们这种装束象alibaba,(本地话就是骗子,盗贼的意思),我是中国人,不知道你们是警察啊,

但是他们还是搜了我们的车,刚好是当天到免税店买酒,里面很多酒,而且用的是一个联合国官员的ID去买的,他们认真的搜了很多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最后放我们走了。

第四是加油的问题,埃塞十分缺油,必须先把油加满后才可以出门,我在开到东非大裂谷的路上,连找了三个加油站,都没油,最后不得不到村里找私人的加油站加油,而且,即使有的加油站有油,加油的车都是排长龙的。

所以在埃塞驾车,除了开车技术之外,导航设备,应变能力,更加重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塞俄比亚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