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丈夫一开始很叛逆,2个人经常吵架的。为什么2个人独立生活后丈夫会承担起责任呢?

当一个来访者走进咨询室,和咨询师抱怨自己的丈夫不爱回家,经常在外面和狐朋狗友们喝酒、唱歌到很晚才回家。因为丈夫不爱回家,导致他们冲突不断,婚姻过得很不幸福。

稍微专业一些,咨询经验多一点的咨询师一般不会马上去认同妻子,觉得都是这位丈夫的错,才导致夫妻关系不和的。

咨询师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丈夫不在家时,妻子在做什么?丈夫回家之后,妻子又是什么反应?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当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妻子会感觉很孤单、寂寞,她经常一边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剧,一边望着墙上的挂钟等老公回家陪自己。等到晚上十一二点丈夫才回家时,她的心情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变得越来越差,丈夫一推开家门,她通常阴沉着脸,给对方脸色看,开始找他吵架,说“你还知道回家啊”,指责他不陪自己,不在意自己,把朋友看得比自己重要。

然后他们开始争吵,吵到深夜一两点,两个人都疲惫不堪,最后以一个睡卧室,一个睡沙发作为结尾。

两个人经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争吵,导致关系越来越糟糕。

在这个案例里,如果要争谁对谁错,要追究谁导致夫妻关系糟糕的责任,是因为丈夫晚归,导致妻子发脾气,还是妻子发脾气导致丈夫不喜欢早回家,就陷入了个体的视角,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那要怎么看呢?用关系的视角看问题。

在这段关系里,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原因,每个人也都是彼此的结果。双方互为因果,且还是“循环因果”的方式互相在加强。

我们会思考,丈夫做了什么让妻子变得爱发脾气,妻子做了什么让丈夫不喜欢回家?

于是,我们看到丈夫晚归时,妻子总在等待,然后因为长久的等待和内心的孤单而发脾气;丈夫一回家就要面对发脾气的妻子,导致他愈加晚归,不想面对妻子,于是妻子的脾气变得更大,最终大家都成了这种互动方式的受害者。

要改变这样的相处方式,改善他们的关系,两个人都需要改变。

但是因为是妻子来咨询,我们并没法让一个没有来咨询的丈夫改变。所以,我们只能要求妻子改变,这时妻子可能会说“凭什么?为什么不是他改变?”

我通常会回答:“因为他的改变是他的事情,是你和我都无法控制的事情,而你的改变,是我们可以做也可以控制的事情。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只会徒添更多的烦恼。”

但积极的地方是,我们虽然不可以控制丈夫的改变,但可以借由妻子的改变,影响丈夫发生改变。

这也是关系的视角。关系中的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和影响的。一个人改变了,在关系中的另外一个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为他们的关系是一个系统,系统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他们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这一环改变了,其他环也会跟改变,做出调整。

那这个妻子要怎么改变呢?

她要打破自己以往面对丈夫晚归的行为模式。而这个行为模式又是由一串的行为叠加组成的,所以可以从开始的行为改变。比如丈夫出门和朋友聚会应酬时,她不再一边看电视一边等待丈夫回家,而是做一些其他的,自己喜欢的,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比如出门去逛街、跳广场舞,试着去学一样新的技能,和许久没有联络的朋友聊聊天,再或者她可以选择看看书,早睡,不再等待丈夫……

当她这样做之后,丈夫回家的时候,她也许就不会因为一直等待而怒火中烧,可以不再给对方脸色看,不再说指责的话,和丈夫的关系就会变好一些。丈夫则因为妻子对自己好一些,两个人的关系变好一些,更愿意早一点回家。于是,关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当关系出现问题时,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不管对方怎么样,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至少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你努力了,你也不会后悔。

这也是我想对很多关系出了问题的人说的话:做你可以做的事情。

回到这个案例中来,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挖掘,可能会看到这个家庭中妻子依赖关系,渴望亲密,丈夫则较为独立,也有些逃避亲密。
他们对于该有的亲密程度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往原生家庭去溯源,通常会看到答案。很可能双方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人在外面工作的同时也远离或者逃避家庭,经常不回家,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希望丈夫早一点回家陪伴自己,自己在婚姻里面倍感孤独,会有很多抱怨。然后他们的子女分别认同了自己的同性父母。男孩像爸爸一样,逃避亲密,逃避家庭,女孩像妈妈经常觉得内心孤独,有很多受害者的抱怨。
于是,当男孩女孩长大,因为相遇相爱走到一起,却发现彼此对于家庭,对于亲密的认识和要求如此不同。
别人对一个东西的要求和想法与你不同,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
这也是很多关系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妻子想过年薪百万的生活,丈夫只想过年薪20万的生活;妻子想要夫妻亲密有爱,出双入对,丈夫想要平平淡淡,各自独立又不要互相管太多;妻子想要孩子是个学霸,丈夫只要求孩子不要倒数就行……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伴侣一心想当咸鱼,你是选择鞭策,还是选择接受TA呢?傅首尔借着节目吐露心声:“我婚姻最大的遗憾,就是他一直都过得不快乐!一直在鞭策他为了我想要的生活努力,却从来都没有问过他,这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虽然我们和一个人结为伴侣,但有时候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伴侣想要的生活。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对方想要的理想和目标。
面对这种差异,只要我们的内心灵活有弹性,也会有很多处理的方式,比如一方妥协,去追随另外一方;比如大家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依然相互陪伴;比如找到一个新的共同理想,可以兼容两个人想要的生活……
最难的是,大家在这一步也没法达成一致,你想喝粥,我想吃肉,我提出我们一起喝皮蛋瘦肉粥,或者你喝你的粥,我吃我的肉,你觉得还是不行,必须和你一起喝白粥,而我又不愿意改变,做不到妥协和你一样喝粥。两个人就没法在一起开心地玩耍了。
这个时候,还是要拉回自己身上,去思考一个问题,我想要的东西与这个关系在自己心里的分量,孰轻孰重?我在亲密关系中真正要的是什么?我为了这个关系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这个人是不是我想要的?
可是,很遗憾的是,很多人无论在婚前,还是在婚后,都没有去搞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到底要的是什么。
总结一下:当关系出了问题,不要陷在争对错里,要用关系视角看问题,而解决方式却需要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界限是什么,自己可以做的是什么。
另外,如果我们能够容忍在关系中,对方想要的和自己想要的不一样,不去强求对方去符合自己的理想和标准生活,而是做到虽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在一起,手拉着手去迈向各自的人生目标,我们在关系中就会活得更快乐更自由。
*本文作者:meiya,畅销书作者,心理咨询师,六年心理咨询经验,个案累计超过3000小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新书《认识你真好》正在热卖中。个人微信公众号:meiya(ID :OneStepUp)。
}

  有读者问我:“结婚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那离婚会不会也有很多困难要处理?虽然自己还没结婚,但一想到可能会面对离婚的纠葛,似乎就更不愿意进入婚姻了。”

  一旦要离婚,要考虑的事情确实有很多,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

  今天,我们就是来看看「离婚」究竟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为什么会有人说“结婚不易,离婚也难”?

  对方不离婚自己也无计可施?

  有时候我们离不了婚,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内心的不舍。

  在我们的万千案例中,有很多女生与丈夫的关系已经到了相看两厌、甚至仇视的地步,但她们当中就是有很多人还是没有去走出“离婚”这一步。

  我听到的最多的理由就是“我总觉得他只要不离婚,我又能拿他怎样?”、“我不知道我该不该给他机会,给自己机会,或者说为孩子就这样过下去?”……

  其实,这些话就是非常典型的根本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一个女生无论她是以“孩子舍不得爸爸”为由,还是说“婆婆怎么样”,或者说“对方怎么样”,只要她说的这一句话——“他只要不离婚,我又能拿他怎么样”,其实就可以证明说这句话的女生还没有面对这件事情。

  我想说的是:就算他不离婚,女生也完全可以跟他离婚,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

  “我们在民政局等他,叫他过来他不来”,难道这事就没有办法了吗?

  这个事情是可以通过起诉解决的,只要一个人想离,这个婚一定是能离的。我相信这一点我知道,大家都知道。

  现在的问题,与其说很多女生自己离不了婚,还不如说是她们不愿意面对自己不想离婚的事实。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女生对自己的老公有留恋,对当前的状况不甘心,对现在的家放不下,我们只有承认这一点,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们不能够把问题归结于对方不肯离婚,而不愿意面对自己。

  因为只有承认自己对他的留恋,承认我们需要这段关系,我们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样的一些案例里面,核心的问题大抵都是女生们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也不想离婚的事实。

  如果我们承认双方要继续经营这段关系,那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有三个方面:

  第一,女生一定要解决自己和对方原生家庭相处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女生会埋怨婆婆不好相处,归根结底,就是对方的妈妈是不认可女生的,如果我们要继续跟他在一起,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挑战,必须解决婆媳矛盾。

  第二,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解决自己跟孩子之间的交流问题。

  比如说,孩子曾经问过两个人吵架的问题,作为父母随便给糊弄过去了。

  但是孩子不是傻子,孩子对情绪是非常敏感的,我们觉得他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已经很懂事了。

  我们应该坦诚地跟孩子进行交流,而不是糊弄他。

  我们一定要跟自己的孩子建立起一个好的交流,要不然等孩子成长起来,孩子自己的感情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第三,也是我们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修复夫妻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个女生现在对自己老公很纠结、也很恨他,她始终觉得自己为家里付出了那么多。

  但是如果在承认自己需要他、自己需要这种关心、需要这个家庭的前提下,那他有没有什么好的呢?

  我相信肯定是有的。

  想修复夫妻关系,核心就是修复两人之间的问题,我们更不能恨他。因为恨他没有任何意义,也解决不了问题。

  要修复关系,还是要从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开始谈起。

  一个男生之所以要骗女生,是因为本质上他还是想维护两人之间的关系的,如果他不想维护这段关系,他根本不需要骗。

  以上三个方面,每一项对想要离婚但是还在纠结的女生来说,都是特别重要、也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一个婚姻走到离婚这一步,问题肯定不是一天两天酿成的,也不可能只用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

  破碎的婚姻关系当中任何一个问题单独拿出来,可能都得奋战个一年半载。

  但是,我们要知道,今天这一切都是双方共同造成的。

  只要一个人还需要这段感情,还想继续留在这个家庭里面,这些问题都是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解决的。

  我建议从这些方面里面,大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先从易到难,挑一道我们觉得最想去面对的,然后一件一件地解决。

  这里面每一块都是我们要去学习和练习的。

  比如说,怎么样跟孩子沟通?怎么让孩子面对家庭的现状?怎么样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等等,可能都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

  在我见到的无数个案例中,也有女生是真的完全铁了心要离婚的,也是走了离婚手续办理的程序的。

  一般这种情况下,是到了完全无法与对方生活下去的地步了,常见的就是家暴、赌博等等。

  可是,哪怕是已经办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女生会考虑各方面因素而选择这样一种状态——【离婚不离家】。

  我记得有个女生真诚向我请教过这个方面的问题,她说她的丈夫赌瘾重、负债多,她采取的举动是和他办理离婚手续,暂时离婚不离家,也不向外人说。

  我想说的是,其一,在目前社会工作者很匮乏的情况下,恐怕很多人的赌瘾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认为跟赌鬼离婚是明智的选择,所以我支持这样的情况下女生毫不犹豫地离。

  其二,我不赞同所谓的离婚不离家,应该先离,不能因为这个哭、那个病的就不离,因为这件事情越拖下去越糟糕。

  现在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但是再拖几年,我们重来的过程会越来越难,重来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要趁早。

  而且,所谓的“离婚不离家”只会让我们拖泥带水,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要离,就要一刀斩立决。

  其三,如果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离婚的时候女生应该把孩子留给对方。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带,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每当我说到这一点的时候,总有人在评论里面说“你把孩子丢给对方,这样做太自私了,你有考虑过这个孩子的感受吗?”

  我的观点一直很鲜明,我认为自私是高尚的,我们只有为自己系好安全带,才有资格给别人系安全带。

  因为一个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时候,硬要带个孩子,对孩子更不负责任。

  只有在把自己照顾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可能去创造更多的可能。

  即便不是为了创造可能,只是赤裸裸的自私,那又怎么样呢?

  人类本来就是自私的啊,大家都卸下虚伪的面具不好吗?

  就我们看到的无数案例来说,离婚之后女方带着孩子,生活水平就是会下降一大截,而且再婚的可能性也会变得很低。

  所以,女生如果离婚,有一种立场和观念是建议把孩子留给对方。

  有个女生说,她与老公是先孕闪婚,当了两年的家庭主妇,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没有安全感,也没有温存的感觉。甚至决定了经济独立了就离婚,是她自评过高吗?

  我的回答是,一个女生在家待了两年,带孩子,生活费完全依赖对方,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甚至对方变得肆无忌惮,能走到这一步,其实就是因为女生没有经济独立。

  其实,当女生遇到这样的情况,真的想走离婚这条路,最应该做的就是立马去找份工作,也比怨天尤人来的好。

  其实经营一段婚姻关系是很复杂的,说放弃总是容易的。

  面临这样的情况,当务之急,女生需要认真地做一个改变的计划,做到经济独立。

  就算不是为了离婚,至少也应该为了自己。

  只有先成为有价值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在婚姻过程中,走进死胡同的时候,如果我们是因为看不到更好的出路、因为找不到未来更好的出路而犹豫离婚与否,那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出路。

  但如果是因为舍弃不下对方,那我们就应该明白自己当前情况下所讲的都只是片面之词。

  每当我们遇到一个婚姻当中的难题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

  只有分析清楚原因,才能够找到相应的结果。

  所以,我们是时候该问下自己“为什么”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遭遇老公一而再三的背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