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科技学校交通综合治理方案在专家级治理具备哪些优势?

证券代码:002373 证券简称:千方科技 公告编号: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中标朝阳区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工程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从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获悉,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千方”)中标朝阳区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中标价格356,799,454.99元。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项目名称:朝阳区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标段)

中标人: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湖街道

项目内容:对望京区域交通进行综合整治,具体建设内容包但不限于:朝阳交通支队机房扩容、前端配套科技设施系统建设、5G+智慧交通、全息感知路口、治安监控系统、可变车道系统、光缆七个系统等。

二、 中标对公司的影响

1、 积累标杆案例,提升项目复制推广能力

近年来,公司创新打造了北京中关村西区交通优化工程、北京CBD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杭州滨江区全域交通综合治理等多个标杆案例。本次中标北京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项目,一方面体现出公司全域交通数字治理能力及客户认可度,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的综合竞争实力,本项目顺利实施将有效巩固公司智慧交通城市精细化治理业务实力,积累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加速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行业认可度及复制推广能力。

2、 创新融合新技术,以智能路口赋能城市交通治理

此次建设内容涵盖的全息感知路口涉及近50个智能路口的建设,该工程将采用多感合一、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的思路,对已建智能设备进行时充分复用,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城市智能路口建设总体成本。整个智能路口将基于公司自研感知设备、信号控制设备、边缘智能设备,实现全域、全要素、全时段的全息感知能力,结合公司云边一体的智能路口应用平台,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信号配时优化等赋能,保障路口交通安全、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及管理水平。

此次智能路口的批量化交付将推动公司智能路口解决方案从感知设备、边缘计算设备、AI算法和应用平台的规模化、全面化的验证。通过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实现按需扩展新功能及增加新应用,满足难以预测、层出不穷的交通治理场景,实现智能化水平的平滑升级,既立足当下智慧交管应用服务,又面向未来智能网联的发展需求。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感知设备和智能信号控制等技术,实现基于交通大数据的路网态势、路网诊断、交通预警、信号优化、违法整治等功能,有效提高望京区综合治理水平,促使拥堵指数下降、降低运营成本、降低交通事故等,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安全、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公司交通综合治理解决方案融合5G技术进一步迭代升级,助力国家C-V2X与5G网络、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统筹建设。

3、 项目金额较大,预计产生积极财务影响

本项目中标金额356,799,454.99元,合同正式签署并实施后预计会对公司未来年度的净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对公司业务的独立性无重大影响。

公司尚未与招标人正式签署项目合同,目前处于中标公示阶段,合同签订和合同条款尚存在不确定性,项目实施以最终签署的合同为准。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展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

在2020年12月4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称自己为“智能物联时代全域交通数字治理专家”,同时指出:由物联网、AI等技术所驱动的第4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数字经济成为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或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领域中,每个行业都将会出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性公司。交通领域也是一样,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去支撑,从而能够使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从支撑系统走向生产系统。而千方科技打造的全域交通行业SaaS平台,是以交通行业OS为支撑、包括云智能、边缘智能、端智能在内的交通智能体,是构建千方科技全域交通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可以为业界持续提供最佳实践。

看到公司描绘的美好蓝图,不知道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反正我挺激动的。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然要是在第二天就迫不及待买入的话,那么你现在可能已经浮亏了哦!

公司的前世今生及外延式扩张之路

虽然查阅公司的基本情况时看到公司上市日期为2010年2月21日,但那时公司的名称是北京联信永益,主营业务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所服务的行业主要为电信、政府、烟草等,实际控制人为陈俭,所有这些应该和现在的没有太大的关系。

2014年6月5日,公司向夏曙东、张志平、赖志斌等11个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合计增发3.68亿股,增发价格6.98元,募资25.72亿元,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夏曙东。年报中对公司的业务描述变成了:“一直扎根于中国的ITS行业,公司所有下属子公司都围绕交通信息化行业开展业务,在细分业务市场深耕细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产品与技术架构和合理的分工协作,产业链布局完善,协同优势独到,在各细分领域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名称也变成了“”。

随后,公司开启了一系列资本扩张之旅。2015年12月17日,增发4668万股,增发价格38.56元,募资18亿,用于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及运行项目;2018年4月12日增发3.63亿股,用于购买杭州交智科技有限公司96.72%股权,增发价格11.94元,募资43.37亿元;2020年8月18日增发9056万股,增发价格20.98元,募资19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智慧交通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

上图可以更加清楚地反映公司外延式资本扩张的情况。通过计算可知自2014年至今,公司的负债年均增速为32.36%,未分配利润年均增速为37.23%,而除未分配利润之外的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速则高达61.19%。这也就是说,公司资本扩张主要是通过增发募资,相比来说内生性就略显不足了。

公司发展思路的形成过程及业务构成的变化

2014至2017年,公司业务主要是为城市交通、公路交通、民航、轨道交通等业务领域提供技术开发及服务,自有的核心产品应该不多,主要以系统集成的方式来实现其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在2017年报中,公司披露的分行业数据为交通行业占比91.94%、其他行业占比8.06%;分产品数据为系统集成占比58.53%、产品销售占比18.87%左右、技术开发及服务占比20.72%;分区域数据显示只有境内业务,没有境外业务。我认为在此期间公司的发展思路应该也不是非常明确,因为公司2015年增发的募资项目“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及运营项目”后来大多进行了变更。其中:“出租车综合信息服务及运营”项目部分募集资金1.32亿元用途变更为收购公司全资子公司千方捷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控制的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16.89%股权;“智能公交综合信息服务与运营项目”部分募集资金5.2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主要用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未使用的2.63亿元用途变更为支付收购宁波杭州湾新区人保远望启迪科服股权投资中心持有的杭州交智科技有限公司(宇视科技为其全资子公司)4.6798%股权的收购价款。

2018年3月,公司收购宇视科技之后,公司才拥有了所谓的AI系列核心产品“六山-两关”,并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即将“一体——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三大能力”结合并不断创新,持续拓展“两翼——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两大业务领域,赋能智慧交通、智慧安防行业的创新发展。2018年报中,公司将分行业数据调整为智慧交通和智能安防两大类,分别占比为48.17%和50.96%;分产品数据为系统集成占比27.86%、产品销售占比63.41%、技术开发及服务占比7.2%;分区域数据为境内业务占比88.25%、境外业务占比11.75%。在2018年报中,还按照新的分类方式对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一是将原来披露的交通行业占比91.94%、其他行业占比8.06%的分行业数据直接分拆为智慧交通占比54.61%、智能安防44.82%。二是将分产品数据中的系统集成占比58.53%下调31.17个百分点至27.36%、产品销售占比上调42.32个百分点至61.19%、技术开发及服务占比下调10.15个百分点至10.57%。三是将分地区数据调整为国内占比90.56%、国外占比9.44%,2017年报中明明没有境外业务啊!由于公司并未说明调整规则,所以我对上述调整心存疑惑。

2019年5月,公司引入阿里战略投资,并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主要围绕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具体合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通领域,双方共同推进交通行业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边缘计算领域,双方共同推进“云+边+端”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因此,在2019年报中,公司将其业务概要的描述调整为:“主要从事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业务。其中智慧交通业务提供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到绿色出行服务的全产业链产品、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为交通行业管理决策以及社会公众服务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智能物联业务提供以视频感知及应用为核心的智能物联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政府客户治理及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帮助加强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赋能企业客户智能化升级”。为了适应这种调整,公司又将2019年报中披露的分行业数据调整为智慧交通和智能物联两大类(去掉了智慧安防),分别占比为49.95%和50.04%;分产品数据为系统集成占比27.28%、产品销售占比67.52%、技术开发及服务占比5.05%;分区域数据为境内业务占比85.35%、境外业务占比14.65%。在2019年报中,也按照新的分类方式对2018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但变化不大,只是简单粗暴地将2018年报中50.96%的智能安防直接调整为智能物联了。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思路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目前公司最想做的应该就是充分利用公司在交通行业深耕多年的和阿里云、宇视科技在云计算、视频监控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原本基本处于割裂状态的业务充分融合起来、互相助力,最终实现公司成为“智能物联时代全域交通数字治理专家”的目标。但是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实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毕竟公司收购宇视才两年多的时间,与阿里云合作才一年多的时间,从2020年中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尚未体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

首先来看流动资产的情况。由于2020年8月刚刚完成了一次增发募资,所以看到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达到了39.7亿,占总资产的22%,感觉非常不错;存货及预收款项等合计31.4亿,结构也算合理。但是各类应收合计居然达到了40亿,占总资产的比重也差不多是22%,这个就不太好了。而且从增速上看,2020年三季度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为2.57%,而应收合计的同比增速却达到了9.10%,应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64.06%。由于三季度披露的信息较少,所以回查2020年中报,应收账款一年以内占比仅为67.81%,坏账计提比例为8.21%,应收账款周转率仅为1.21%。同时披露的应收账款分类情况为:智慧交通-政府、事业单位及国企占比46.78%、智慧交通-其他企业17.09%、智能物联-国内企业客户19.63%、智能物联-国外企业客户11.99%。虽然公司在报告中声明客户信誉良好,应收账款回收率高,但我觉得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再来看非流动资产的情况,占比最大的是商誉19%,金额为33.32亿,其中31.05亿是收购宇视时产生的,好在从目前来看,宇视科技业绩良好,没有商誉减值的迹象;占比次之的是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合计占比9%,金额达16.94亿,主要为公司投资的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车联网产业发展基金,以及子公司北大千方参股的,由于鸿泉物联于2019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允价值增幅较大,所以目前看来这部分资产质量还不错。

非流动资产中还有一项占比1%的“开发支出”,金额为1.83亿。虽然不算多,但是需要注意一下。因为对于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处理一向是有争议的。从理论上说,由于开发支出会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所以将其平摊到后期受益年份当中去,使得成本和收益在时间上能够匹配,更利于反映财务实质。因此,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采用的是两段法,即研究阶段所有支出必须费用化,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允许资本化。这样规定的理由是:1、为了区别所谓“成功”和“失败”的研发项目,即能够进入到开发阶段的项目,理论上都是非常接近成功、有很大可能产生未来收益的项目,其处理方式应当与失败的项目有所区别。2、正是由于这些成功的项目未来能产生收益,满足了 “资产”的定义,因此应当将其计入资产。上述理由是很充分的,但是由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给了管理层更大的选择权,也就给财务报表增加了调节的空间。实践中很多管理层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会利用研发投入资本化来做大利润,从而使财务报表更好看。因此,如果是站在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的立场去考察盈利情况,还是把所有研发投入都放回到损益里去比较稳妥。

除上述非流动资产之外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结构比较合理,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

从千方的所有者权益结构也能看出公司的外延式扩张特征。那就是合计119.13亿,占比64%的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仅为37.58亿,占比21%,内生性略显不足。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36%,不算高。而其中的有息负债占比仅为4%,偿债压力不大。各类应付合计占比17%,预收及合同负债合计占比9%,反映出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其余负债结构尚可,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

四、盈利能力及利润表、现金流量分析

2020年三季度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指标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7.52%(非年化)、毛利率31.71%、净利率13.28%,不算特别优秀,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吧!

2020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58.4亿,同比增长2.57%;营业总成本53.62亿,同比增长2.47%;实现归母净利润7.37亿,同比增长24.6%;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28亿,同比增长1.03%。

从成本结构来看,营业成本占比74.39%,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合计占比25.03%,再考虑到一部分研发费用做了资本化处理,所以整体来说这部分费用投入还是比较大的。

从利润结构来看,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收益均较高,使得非经常性损益高达2.08亿,并由此导致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速与归母净利润增速有较大差异。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公司半年的业绩也只能算是马马虎虎吧!

一般来说政府业务占比较大的公司在上半年现金流量状况都会比较差,千方也不能例外。近三个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亿、-4.38亿、0.97亿。也就是说三季度勉强回正了,但是与经营活动净收益的比值仅为9.74%,还是不算好,也许四季度公司能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收款,改善现金流状况。

综上所述,我认为并不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当然也不是特别差,中等偏上吧!),其主要依靠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较大的商誉、较高的应收账款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费用控制、盈利能力、现金流也都不是特别好。目前能够给予投资者想象空间的就是在上一篇《》中所提到的交通领域即将到来的智慧高速建设这一发展机遇了。谁知道呢?也许等风来了,真的猪都能上天!!!

估值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保守可能会错过机会,激进又可能落入陷阱,真是最让人纠结的一件事。

对于千方,虽然收购宇视,以及和阿里合作之后,提出的发展思路还是够炫够酷的,但是至今尚未让大家看到确定性较强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其业务与交通部门深度绑定,与政府在交通方面的投资力度和周期有很大关系,也是有利有弊。所以我倾向于将其作为周期股来进行估值,但是,由于千方上市时间较短,历史数据相对不足,所以可能估值结果的可参考性也不强。

不管怎么样,还是说说我的看法吧!千方收购宇视后,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从2020三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情况来看,至少应该能够与去年持平。再往后看,就算没有风没有来,但保持现状应该也难度不大。所以不妨保守一点,就以10亿作为年均归母净利润。而自2014年以来市场所给PE估值,平均高值是77.29,平均低值是29.71,则对应的市值区间为772.9亿和297.1亿,今日总市值为296亿,处于低点,似乎可以参与一下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