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的拿很多卫生纸干什么

   水母网12月31日讯(YMG记者 李珑 通讯员 于杰)正常人出门备药、备钱、备物,可出门在外自备尿液,你听说过吗?近日,湖北籍吸毒女子黄某为逃避打击,绞尽脑汁想到一计:随身携带“阴性”尿液出行,本以为计划周详、天衣无缝,结果被警察当场识破。

   12月25日下午,烟台开发区巡警大队民警在辖区内查获一名有吸毒前科的女嫌疑人黄某,在对其随身物品检查时,民警在其包内发现一小瓶用卫生纸包裹的黄色液体。

   黄某告诉民警,这是一瓶滴眼液,自己眼睛不好。当时民警也没太在意,就依法将其带回大队进行尿检。在人身检查室,细心的民警发现刚才的那瓶“滴眼液”竟然不见了,民警四处找也没发现,最后,民警在黄某的口中发现了这瓶“滴眼液”。

原来,黄某在民警带她回大队的路上,偷偷地把“滴眼液”从包里拿出来放在自己的手套内,在民警对其人身检查时,她又趁脱手套的工夫把“滴眼液”放到自己的嘴里,结果被细心的民警发现。经现场尿样检测,黄某的尿样检测结果呈阳性,且黄某也承认近期曾吸食过毒品的违法事实。而那瓶“滴眼液”是她事先准备好的正常尿液,打算尿检时“掉包”,专门应对民警检查的。目前,黄某因吸毒已被烟台开发区公安分局行政拘留。

}

她们曾是大学生、教师、工人……她们曾心怀梦想,为美好的生活奋斗。然而,因为毒品,她们丢掉了健康与幸福,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安徽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女子戒毒所)是省内收治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专门场所。这些戒毒人员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她们又有哪些故事?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走进省女子戒毒所48小时,用笔和镜头记录她们忏悔的泪水、与毒魔的抗争和对重生的渴望。

从合肥市清溪路拐进一条缓缓上坡的小路,再往前走约100米就到了省女子戒毒所。戒备森严的高高围墙,两扇厚重的铁门,将这里与外界隔离。6月17日早晨5时30分许,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根据要求办理了登记手续,上交手机、提包,经过多重安检后进入所里。这里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操场、宿舍楼和教室,看起来更像是一所学校。这里的戒毒人员大部分都很年轻,35岁以下的占了75%。她们每天上课学习、参加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努力纠正变轨的人生。

每一名进来的戒毒人员都必须先由医疗康复大队的医生进行入所身体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甲状腺、尿检、孕检等。

“体检后,还要进行安检,不允许携带任何违禁物品进来,包括首饰和袜子。”戒毒管理科科长徐贵桃说,由于身体和精神对毒品的依赖,有的戒毒人员情绪暴躁,大吵大闹。更有甚者,出现自杀自残的行为。

“撞地、撞墙、撞桌子的都有。以前还有戒毒人员在头发里藏着一枚钩针。她想吞下钩针自杀,幸亏被我们及时发现了。”徐贵桃说。

记者发现,省女子戒毒所内花盆都是塑料的。徐贵桃解释,这是避免戒毒人员情绪失控时,打破瓷盆,用破碎的瓷片来进行自我伤害。

安检之后,新来的戒毒人员将领到一个大礼包,包含衣服、鞋子、毛巾、香皂、卫生纸等。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每名戒毒人员用的物品都统一配发。然后她们还要在洗浴间洗个澡,先“净身”再入所,再统一剪短头发和指甲。

早上约6时,一段钢琴旋律响起,宿舍里的灯陆续亮了起来。“ 一人沾毒,全家遭殃”“ 远离毒品”……无论是宿舍还是长廊,随处可见禁毒宣传的标语。

戒毒人员起床后就开始洗漱,整理内务,然后是晨练,吃早饭。尽管大部分戒毒者都处在花样年纪,但吸毒对她们身体影响却很深。记者看到,有的年纪轻轻,就已经掉了很多牙齿,看起来像老了10多岁;有的双手满是注射毒品的针眼;有的面黄肌瘦,脸颊骨凸起明显。

而在食堂,除了有民警维持秩序,医疗康复大队的医生们也在巡诊。如果有戒毒人员感到不舒服,可以随时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从8点开始,戒毒人员分成若干小组,进入不同场所参加技能培训。技能培训项目有很多,比如面点、烹饪、美容、美发、化妆、美甲等。

小梅(化名)选择了美容和美甲。她今年21岁,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之前为了减肥,听信朋友的话开始吸食毒品。后来大脑受损,性格大变,经常在家大吼大叫。经过一年的强制戒毒,已好转了很多。

下午主要是上课学习和康复训练。课堂学习内容有法律知识、思想品德、观看禁毒教育片等。如果毒瘾不是很深,在所里强制隔离半年以上的戒毒人员,学习和生活较为平静。而毒瘾严重,又是新来的戒毒人员将会被格外关注,因为她们通常情绪不稳定。

就在课堂学习时,一名戒毒人员突然莫名站了起来,叫喊了一声,然后又茫然地坐下来。民警迅速来到她身边安抚情绪。

上课结束后,戒毒人员来到操场进行康复训练。训练的项目有很多,手语操、健美操、跳绳、打鼓、篮球等,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能。

宿舍楼每层都有一个大厅,墙壁上挂着一台大电视。每晚7时,戒毒人员集体收看新闻联播。这是她们的必修课,也是与社会保持同步的一个渠道。

看新闻前,通常会举行一个简短的讲评会议,主要是由民警点评今天戒毒人员的表现和布置明天的安排。看完新闻后,戒毒人员可以自由活动。有的参加兴趣班,如瑜伽、舞蹈、画画,有的则在宿舍里看书。

小梅说,除了看新闻联播,她们还能看电影。想看什么电影,向民警申请,由民警将一些最新的影片在大厅电视里播放,如影片没有违法违规的内容,一般都能通过,之前她们就曾看过《归来》《速度与激情7》等。

对普通人来说,躺在床上怎么睡都可以。但戒毒人员睡觉也有纪律:所有人必须朝一个方向,并且不能蒙在被窝里睡觉。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发生事故。

对值班民警来说,夜晚也不轻松。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宿舍巡查,每个床头都要查看。值班民警告诉记者,如果发现有心事的人员,将及时谈心,帮助她们化解心结。对身体不适或突发疾病的人员,会在第一时间送其就诊。

睡前,大家一般会小声聊一会。小梅说,她们之间会相互鼓励,但彼此不留联系方式。因为离开的时候,意味着一个新的人生,过去的朋友都不想再联系了。

“八成以上的吸毒人员身体都不好,伴有多种疾病。”医疗康复大队副大队长祁海燕介绍说,因为吸毒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对身体影响很大。因吸食毒品,有的引发哮喘,有的导致牙龈萎缩、掉牙,还有的引发静脉管炎、淋巴管炎等。

“有时我们给戒毒人员吊水,都找不到血管。因为手、腿上的静脉,能注射的地方她们都用来注射毒品了,最后我们只能在颈动脉上给她们吊水。”祁海燕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吸毒人员患有多种传染病,如甲肝、乙肝、梅毒、艾滋病等。

“身体疾病是一方面,吸食新型毒品如冰毒,对大脑中枢神经造成损伤,容易出现精神异常,甚至癫狂的症状。”祁海燕说,很多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都出现了幻觉、幻听的情况,精神分裂,大喊大叫。而吸食传统毒品,如海洛因,对身体器官损伤很大。一旦毒瘾发作,就像全身有万千蚂蚁钻咬,吸毒人员自己一般也控制不住,可能会发生极端行为。

“当毒瘾发作,她们自己也很痛苦。首先是确保安全,防止她们伤人或自伤。”祁海燕说,如果发生戒毒人员情绪失控情况,在劝说和安抚无效的情况下,就会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35岁以下人员占七成多

“现在戒毒形势非常严峻,吸毒人员呈现低龄化的趋势。”管理科科长陈晓林说,目前省女子戒毒所接收的吸毒人员,35岁以下的占了75%,其中未成年人占了1%,最小的17岁。50岁以上的占了2%,最大的62岁。

“八成以上都是吸食新型毒品,其中‘溜冰’的最多。” 陈晓林说,吸食冰毒对人和对社会的危害比传统毒品更大。

“我们调查发现,很多戒毒人员在成长过程中都缺乏关爱,比如父母离异、父母其中一人去世,或留守儿童等。家庭不完整或不和谐的至少有六成。” 教育科科长张长虹说,为此戒毒人员进来之后,所里希望能给予她们多一些关爱,让她们感受到一种存在感。比如食堂电视会给当天过生日的戒毒人员播放生日祝福,每个月所里民警还会邀请戒毒人员亲人一起集体过生日。

罗毅 苏先峰 本报记者 钟虹/文 马杨/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子吃了K粉的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