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有些公交站点名字和其他线路有点不一样?

  今年,重庆市要推进“中心城区路网更新和停车治理专题年”行动(以下简称“专题年”行动),在中心城区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绿色交通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6月9日,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自专题年行动启动以来,市住房城乡建委协同市级相关部门及中心城区各区政府(管委会),聚焦百姓出行面临的“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深入实施中心城区缓堵促畅行动,全力推动轨道“成网”、道路“成网”、管理“联网”,可以说“绿色交通体系”打造的重点,就是要完善轨道、公交与步道。

  今年规划实施15个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

  目前,重庆正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加快轨道线网建设和TOD开发,提速江跳线、璧铜线、4号线二期等14条、314公里在建线路建设,推动7号线一期、17号线等线路开工,推动四公里停车场、海峡路变电站等13个TOD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心城区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也提上日程。

  按照《中心城区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实施方案》要求,从2021年起,重庆市计划用3年时间,统筹考虑人的出行需求、地形地貌、周边自然景观等要素,因地制宜规划优化提升60个轨道站点周边慢行系统。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城区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工作已连续两年纳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2021年计划实施的30个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工程,已全部完成;今年计划实施的15个项目,已完工5个、在建4个、待建6个。已完工的5个站点分别是:弹子石站、鱼胡路口站、观音桥站、头塘站、天堂堡站。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不低于40条

  公交车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途径,如何才能让市民实现零距离换乘?

  根据路网更新计划,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完善公交系统,通过缩短长距离线路、减少与地铁重复线路、加强中小街道接驳覆盖、继续完善公交专用道系统等措施,优化公交线网。

  记者了解到,2022年,中心城区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不低于40条、新开小巷公交线路不少于5条,通过加强公交轨道一体化接驳,不断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

  此外,重庆市还将完善公交站场布局,在旧城改造、路网更新布局规划时,充分考虑周边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更加注重公交站场和站港合理设置,确保公交站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和验收。

  全面完成353公里山城步道建设

  打造“非机动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慢行系统,也是绿色交通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加快构建以人为本、彰显特色、传承文化、舒适便捷的高品质特色慢行系统,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依托山水特色本底,打造城市体验风景道、山水游憩休闲道、乡愁记忆人文道、绿色生活便民道,今年将全面完成17条、353公里山城步道建设,并力争新开工多宝湖步道、叶水坊步道等5条约60公里山城步道。

  此外,今年中心城区还将开工17座立体过街设施,并将同步配建垂直电梯、自动扶梯、人行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在人行过街系统建设中体现“城市温度”。

}

6月4日,一条关于“不会扫码的‘离线’老人”的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引发网友热议。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上海的一位老人乘公交时,因为不会用手机扫车上的场所码而犯了难。期间,司机说:“快点弄啊,人家都等你了。”其他乘客说:“老人可以用身份证或者离线码的。”将近两分钟后,老人还是没能成功扫码,他下车时说“不耽误大家了”,最后,公交车的门关了起来。


网传视频,一位老人因为不会扫码,最后无奈下了车。视频截图

6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相关公交企业获悉,目前情况正在调查中。

当天,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视频拍摄者张女士(化名),她表示,视频中的司机态度确实不太好,但司机也是疫情之后刚上班。这种情况可能会比较普遍,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网友质疑称,为什么只拍视频不上去帮老人?张女士称,她乘车时还带着孩子,孩子的头和手在往窗外伸,她想要先顾好孩子,因此当时没及时帮忙。

以下为澎湃新闻记者与张女士的对话:

澎湃新闻:视频中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张女士:这事发生在6月2日上午11点,这天是上班日,所以路上人很少,坐车的人也不多。我是前一站上车,刚把娃安顿好,抬头就看到这个老年人,发现已经到了下一站。就发生了上述视频中的事情。

澎湃新闻:事情发生在哪里?在哪条公交线路上?

张女士:关于是哪条线路,我不太想暴露出这个车次,主要不想让司机受处分,司机也是弱势群体。再加之,疫情之后司机刚上班,如果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应该也麻木了、烦躁了,他确实态度不好,但站在他角度上,他应该也有很多抱怨。


澎湃新闻:有网友称,为什么有时间拍视频,而不上前帮助老人?为什么其他乘客不上前帮忙呢?当时车上是什么情况?

张女士:那天我是带着娃坐公交车的,我娃难得坐一次公交车,充满好奇,手和头一直在往窗外伸。视频中间我有一句话“不可以伸出去”。现在想来,我也很后悔当时没上去帮忙,但我也复盘,如果再让我遇到一次,我会不会上去帮忙?我想我还是不敢上去,这可能是母亲的本能,我真怕还没帮忙他扫完,司机一急刹车,孩子会被甩出去,同时孩子往窗外探头探脑也很危险。

视频中的声音都是车下的人的声音,当时车上的乘客,除了我和娃,后面还有两个人,坐在比较后面。

澎湃新闻:对于司机您是什么态度呢?

张女士:我其实没想到,司机最后真的就把门关上了。也没想到居然没有一个新乘客上车,这辆车是开往人民广场方向的,疫情之前这辆车很拥挤,有时都挤不上来,但是疫情之后出门的人少,另外上班时间本身乘客也少,但凡有一个新乘客上来的话,应该都会帮他扫码,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希望这个事情能被重视起来,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问题。

至于司机,我也希望旁观者能控制自己的言辞,指手画脚很容易,但他也是个受害者,所以我希望他不要受到处罚。站在他角度上,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也很难。当然,他应该提升自己,主动帮助乘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上海最早的公共汽车线路是民国11年(1922年)由公利汽车公司开辟的从静安寺至曹家渡再迂回至静安寺的圆路线路,线长4公里。通车时配车1辆,不久,随着客流增长又增车1辆,首创上海公共汽车客运业。经营两年多后歇业。

2.沪北兴市公共汽车公司线路

民国13年7月,上海出现第二家华商经营的沪北兴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线路。以12辆汽车先后开线3条:1路,从舢板厂桥至天通庵路(今同心路)火车站;2路,从舢板厂桥至天通庵路火车站(路由与1路不同);3路,从新闸桥至沪宁车站(今天目东路)。这些线路为闸北地区开创公共汽车事业的先例。经营3年于民国16年歇业。

民国13年10月,由英汽开辟从静安寺至外滩的9路汽车线路,营业一个月后延伸至外白渡桥。翌年适遇五卅运动,行车业务受到影响,当年发生亏损。民国16年增加车辆,先后又辟10、5、2、6路共为5条线路(东西向3条,南北向2条)。调低票价,乘客增多,营业好转,开始扭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接管后停业。

民国16年2月,法电开辟汽车线路。先辟线两条:一条为21路,行驶于外滩至打浦桥之间,配车5辆,线长5.34公里;另一条为22路,行驶于外滩至贝当路(今衡山路)之间,配车6辆,线长8.71公里。民国37年,增车5辆,辟23路,行驶于斜桥至徐家汇之间,上海解放后继续营业,直至被人民政府代管。

4.沪南公共汽车公司线路

民国17年10月,位于中华路的沪南公共汽车公司所辟的第一条1路线路,以老西门为起终点站的半城圆路,线长7.54公里。次年6月以后又陆续开辟由老西门至龙华的2路、以老西门为起终点的3路环城圆路,线长5.26公里,以及徐家汇至虹桥飞机厂的4路等线路。于民国21年8月停业。

5.上海华商公共汽车公司线路

民国17年11月,华商公共汽车公司开辟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为1路甲线,从北火车站至江湾,全程10.20公里。其后又开辟1路乙线,起讫站点与甲线相同,只是线路走向不尽相同,全程6.60公里;2路,由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至新闸路桥;3路,由北站至真如无线电台;4路,由北站至市政府;5路,由北站至市府宿舍;6路,由杨树浦黎平路至闸北水电厂。民国24年10月,全国运动会在江湾上海市体育运动场举行,公司购新车10辆投入营运。公司经营8年,车辆数、线路长度、行驶公里、乘客人次和客票营收,均成倍增长。民国26年停业。

6.市公用局公共汽车管理处线路

民国23年4月,上海市公用局公共汽车管理处开辟第一条线路1路,从老西门至龙华通车。5月开辟从老西门经小南门再回老西门的穿城圆路为2路,以及以老西门为起讫点的环城圆路为3路。翌年4月于浦东开辟东昌路至洋泾镇的专线;5月辟一条由打浦桥经斜徐路(今合并为徐家汇路)、丽园路、制造局路、陆家浜路、里马路、东门路、民国路(今人民路)、方斜路,再从斜徐路回至打浦桥的4路圆线。民国25年,停驶2路改辟由十六铺到漕河泾的新2路,还将4路由打浦桥的起点站延伸至枫林桥。

民国25年末共有汽车45辆,线长共48.30公里。抗日战争起各线停驶。

7.日军管理期间汽车线路

民国27年开始,闸北、虹口和杨树浦等地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先由日商兴中公司经营,不久又被日营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接管。线路有:吴淞镇至虹口公园、虬江码头至虹口公园、虹口公园至日本领事馆(今黄浦路原苏联领事馆东侧)、大达码头至虹口公园、还有浦东东昌路至高庙等线路。在南市地区以老西门为发车点,有环城线,也有通往日晖港(今日晖东路)、龙华、青浦等地的线路。还有由日商大直公司经营的上海至太仓的沪太长途线和上海至浏河的沪浏长途线。

随着日军的衰败,强占英电、英汽和其他公司的线路,均趋萎缩、停顿,所有被侵占的线路,日本投降后被国民政府接收。

8.公交(筹)汽车线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筹备委员会从民国34年12月10日~35年11月先后恢复和开辟一批线路,其路别为1至10路和西漕线共11条,线长共70.91公里。

民国36年,增辟外滩至临青路、新闸桥至提篮桥、南码头至北火车站3条线路,并将9、2、7路3条线作延伸。翌年1~5月,先后开辟14、15、20路(20路与法电联营)。全国运动会在江湾体育场举行期间,又开辟从市区几个大集散点直达全会会场的4条专线。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经公交职工努力,将散失在江湾、吴淞等地的车辆找回96辆,修复后,及时投入线路营运。到6月份已有120辆汽车行驶在14条线路上,同时还新辟51、52和53路3条半市郊线路。到年末,线路日均行驶9.1万公里。

上海解放至1953年,汽车线路从23条增至32条。1952年6月开辟一条从西康路至曹杨新村的56路汽车线路,成为上海第一条通往工人新村的公共交通线。1958年9月,首次开辟一条65路通宵线(与全日线走向有所区别),深受夜间乘客欢迎,随着夜间客流日益增加,通宵线也逐步发展,为午夜到凌晨的乘客提供方便。

1966~1976年,汽车线路增辟41条。为缓解吴淞工业区的乘车难,1975年12月首辟1条从武胜路至水产路、长度为20.94公里的201路早晚高峰线,改善上下班职工乘车拥挤的状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振兴的新形势下,公共汽车大量辟线、延伸、调整以改进线网布局。尤其对不断扩建和新建的居民小区开辟许多线路:

1980年,黄浦江隧道通车后,首辟上南路至打浦路的隧道专线(后改称隧道一线)。

1986年,为减少远途乘客多次换车的麻烦,开辟田林路至上海机床厂、线长为25公里的401路和彭浦新村至双峰路、线长19.15公里的402路高峰线,构成市区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超长线。

1987年开辟彭浦新村至真大路的110路、市六医院至彭浦新村的323路、上海火车站至桃浦新村的117路。1988年开辟泰同栈至竹园新村的119路、乳山新村至上海火车站的隧道三线、潍坊新村至外滩的隧道四线。1989年,开辟潍坊新村至上海火车站的隧道通宵线、枫林路至洪山路的隧道二线。落实市人大代表的提案,将黎平路至上海柴油机厂的209路早晚高峰线改为全日线,满足这些地区的乘客要求。

1990年将原从大柏树至宝山的226路早晚高峰线,改辟为从曲阳新村至宝山的116路全日线、开辟从安图路至彭浦新村的118路、从歇浦路至人民广场的隧道六线和从茶陵路至德州路的隧道七线等。这些线路的开辟和改辟方便新村居民的乘车,也缓和过江难的客运矛盾。

1990年,市区汽车线路有全日线89条,早晚高峰线29条,通宵线26条,与电车线路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网络。

1991~1995年,市区汽车线路在上海“三年大变样”中,配合市政重大工程建设,公交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为民办实事的一批项目,共计新辟线路40条。为适应浦东新区迅速发展的需要,开辟大桥一、二、三、四线,为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客运提供方便。同时在浦江东西开辟以“7”字当头3位数的、路别从701至778(其间尚未连号)的一批线路,为市区边缘地带和新村小区提供乘车方便。除新辟线路外,还对54条线路作延伸。新辟和延伸一大批线路后,使50多个新村和新建的住宅小区,改善和创造乘车条件。至1995年末,公交利用上海新建的南北高架道路交通便捷的优点,开辟线长20.75公里的251路、线长15.66公里的252路、线长14.71公里的253路3条高架路线路,为仙霞新村至塘沽路、北区汽车站至钦江路、彭浦新村至中山南路的乘客提供便捷的乘车条件。

民国11年,沪太公司从上海闸北(共和新路)至江苏太仓浏河镇开辟的沪太线,首先通车上海至大场,继而延至罗店,最后通至浏河镇,实现全线通车。线长37.25公里,配车4辆。该线成为上海市郊开辟最早、组织机构较为齐全、管理较完备的长途汽车线。

民国13年夏,上海发生齐(燮元)卢(永祥)军阀战争,沪太线中断。翌年春复业。民国18年增辟嘉定至罗店的嘉罗线,民国22年辟吴淞至杨行的吴杨线,民国25年辟月浦至罗店的月罗线。这些线直至抗日战争爆发而停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沪太长途汽车公司因支前抗日有功,受到十九路军嘉奖,除颁发奖状外,还捐赠卡车10辆作补偿,从而复业。民国36年增辟浏河至浮桥的浏浮线和浏河至沙溪的浏沙线两条。该公司后因多种因素以致严重亏损,1952年7月歇业,其线路由江苏省苏南汽车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接办。

2.沪闵南柘公司汽车线

民国11年2月,沪闵路段通车营业的长途线,从上海国货路至闵行,全长29.13公里,配车13辆,每日对开11个班次。民国18年将沪闵线的经营权租让给交通公司,民国27年再与交通公司签约联营,勉强维持经营。

1949年沪闵线与另一沪闵长途汽车公司发生行车路权纠纷,经蓬莱公安分局调解决定:在法院尚未裁决之前,只由沪闵南柘公司独家经营。1954年3月,公司因经营亏损而停业。

3.宝山城淞杨长途公司汽车线

民国16年,在宝山县城、吴淞、杨行之间开辟长途线路两条:一条自宝山县城至吴淞火车站,线长5.30公里;另一条自吴淞至杨行,线长3.70公里。翌年增资1.5万元,增车至5辆。民国20年将淞杨线延伸至刘行,线长达14公里。经营五载,因管理不善而亏损,加之日本侵略军对上海发动一二八军事进攻,该线路正处战事前沿,车辆几乎全部遭毁,因而停业。

崇明岛上的客运交通线始于民国16年。根据地理、道路条件,崇西地区线路先行。首先由海门商人以1辆小篷车行驶于庙镇至草棚镇之间,以后逐渐出现一些个体散户争抢客运业务。民国20年草棚镇商人以合股形式成立和泰汽车公司,以1辆中型客车营运于三星镇至南门港之间。其班次随客轮变化而定,上下午接送轮客,成为崇西地区第一家有正式公司名称经营的公交线路。民国23~26年间,以庙镇为客运中心,出现多家客运户,多数是仅有1、2辆车的散户。他们在竞争中有的被淘汰,有的搞联营。民国35年春,久丰公司以大小客车9辆,运客于崇西地区。

民国18年崇东地区第一条线路开辟,新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上海那么多路是地方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