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去世后,遗作稿酬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个税师网络赛今年第几届,有什么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2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v(一)纳税义务人(一)纳税义务人v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v【提示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自然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我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v【提示2】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又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v住所标准:习惯性居住地。v时间标准:“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v临时离境: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

2、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提示3】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1.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2.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v(二)征税范围(二)征税范围v1.工资、薪金所得v(1)不予征税项目:v独生子女补贴。v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v托儿补助费。v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v(2)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v(

3、3)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v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v(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此税目。v(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v【提示】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取得上述所得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v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4、所得v4.劳务报酬所得v变相的劳务报酬:对非雇员免收差旅费、旅游费的营销业绩奖励v5.稿酬所得v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v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v(1)免税的利息(3项):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储蓄存款利息。v(2)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的上述支出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v8.财产租赁所得v9.财产转让所得v(1)股票转让所得:目前对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

5、得税v(2)量化资产股份转让v10.偶然所得v结合减免税政策,即: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不超过800元(含800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超过800元的,应全额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偶然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v11.其他所得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

6、(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v二、年终奖所得二、年终奖所得v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v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7、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v四、稿酬所得四、稿酬所得v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v五、劳务报酬所得五、劳务报酬所得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v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v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

8、20%征收。v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按比例税率20%征收。征收。v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的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v1.工资、薪金所得v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v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v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减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v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9、、承租经营所得v4.劳务报酬所得v(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v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v(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v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v5.稿酬所得v(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v关于次的规定:v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v(2)费用扣除标准(同劳务报酬所得)v6.财产转让所得v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v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v以每次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无任何扣除)。v8.捐赠扣除v对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

10、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公益事业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v一.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v国内人员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v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共计4800元。(包括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v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及应纳税额的计算v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共七级。应纳税额计算公式v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v =(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1、v三、计算举例v例1:张教授12月份应发工资4500元,其中:含政府特殊津贴100元、个人缴付的养老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50元、医疗保险费50元;应发校内岗位津贴1500元。求其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v 应纳税所得额=12月份收入总额-税法规定的免税项目额-工资、薪金月扣除标准=()-(100+150+50)-元v应纳税额=5=115元v 例2:假定聘用某美籍外教(假设为非居民纳税人),10月份取得学校发给其的工资收入为10400元人民币。求其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v 应纳税所得额=10400-()=5600元v

12、税额=5=565元vv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v 第一种: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个人工薪所得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计算公式为:v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v第二种: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个人工薪所得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计算公式为:v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薪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两个计算公式中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多少?答案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12(一年12个月)后得出的商数,再对照工薪所得个税税率表即可确定。 v根据有

13、关政策规定,由于上述计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因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实行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企事业单位,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应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v 例:韩先生2011年12月3日取得工资收入34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当月又一次取得年终奖金241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v找税率: 2-0v 韩先生应纳税额为:2-5

14、=2295(元) v 例:如果韩先生2011年12月3日取得工资收入40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当月又一次取得年终奖金241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v韩先生应纳税额为:5=2305(元) v劳务费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比如说,v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 = 200 元个税;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

元个税。v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v稿酬所得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所得也应纳税。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所得也应纳税。v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定额或定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定额或定

16、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元的,定额减除费用定额减除费用800元元;每次收入在每次收入在4000以上的,定率减除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稿的费用。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v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实际缴纳税额适用税率。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30%)。v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

17、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v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

18、的稿费收入,应按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国税函国税函2002146号号)v例:李四一次获得稿酬收入例:李四一次获得稿酬收入32000元,其应纳税款应为:元,其应纳税款应为:v%)20%(1-30%)=3584(元元)v内部退养与提前退休的区别:内部退养是没有正式退休,只是提前离开工作岗位,退养期间的工资要交纳个人所得税,而提前退休是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另外二者取得的一次性收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也是不同的。v1、内部退养的取得的一次性补偿:与工资薪金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要扣除生计费。【例题】2

19、012年5月丙还有15个月至法定离退休年龄,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15000元。丙个人月正常工资为2900元。【答案】(1)确定适用税率:3500400元,适用税率为3(2)应交纳个人所得税为(0)3432元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v企业年金:现在执行的是企业年金:现在执行的是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企业缴费每年不超

20、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v职业年金:现在执行的是职业年金:现在执行的是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国办发(国办发201137号),单位缴纳职业年号),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最高不超过本单位上年度缴费工资基数的金费用的比例最高不超过本单位上年度缴费工资基数的8。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的列支渠道按照国。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的列支渠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个人缴费比例不超过上年度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家有关规定执行。个人缴费

21、比例不超过上年度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4。v对超过上述标准的年金,在缴纳时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对超过上述标准的年金,在缴纳时应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建立年金的单位代扣代缴,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解缴。由建立年金的单位代扣代缴,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解缴。v就年金所得来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涉及纳税义务主要集中在缴费和领取两个环节。在年金就年金所得来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涉及纳税义务主要集中在缴费和领取两个环节。在年金缴费环节,由个人所在单位在其缴费时,对超出免税标准的部分随同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一并计算缴费环节,由个人所在单位在其缴费

22、时,对超出免税标准的部分随同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一并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并向其所在单位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在年金领取环节,由托管人在为个人支代扣个人所得税,并向其所在单位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在年金领取环节,由托管人在为个人支付年金待遇时,根据个人当月取得的年金所得、往期缴费及纳税情况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并向托付年金待遇时,根据个人当月取得的年金所得、往期缴费及纳税情况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并向托管人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管人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v上述单位申报纳税时,要根据年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情况填制上述单位申报纳税时,要根据年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情况填制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扣缴个人所得税报

23、告表,并通过网络、上门、介质等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代扣代缴明细申报。并通过网络、上门、介质等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代扣代缴明细申报。v【例】【例】2014年年3月张某当月工资月张某当月工资12000元,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障水平,企业建立了补充养元,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障水平,企业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每月在实际缴纳基本社保老保险制度。个人每月在实际缴纳基本社保2400元的基础上,按工资薪金的元的基础上,按工资薪金的6%缴纳缴纳720元的补充元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在按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缴纳原来基本社保之外,按员工工资养老保险;企业在按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缴纳原来基本社保之

24、外,按员工工资10%的比例缴纳补的比例缴纳补充养老保险充养老保险1200。v已知,张某上年度月工资为已知,张某上年度月工资为10000元,该企业员工每月工资等额发放;当地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元,该企业员工每月工资等额发放;当地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600元。元。v计算分析张某企业年金应如何缴纳个税。计算分析张某企业年金应如何缴纳个税。v【分析】根据财税【分析】根据财税2013103号文件规定:张某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的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号文件规定:张某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的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标

25、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单位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单位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由于该企业每月工资等额发放,每月缴费比例不得超过上年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分之一,由于该企业每月工资等额发放,每月缴费比例不得超过上年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v2014年年3月,张某个人负担的企业年金是月,张某个人负担的企业年金是720元,可以延期纳税的金额为元,可以延期纳税的金额为0元,只能元,只能在税前扣除在税前扣除40

26、0元,超额的元,超额的320元应计入当期工资薪金纳税。元应计入当期工资薪金纳税。v企业缴纳的年金企业缴纳的年金1200元,可以将其中的元,可以将其中的.33元,延期纳税。其差额元,延期纳税。其差额366.67(元)应(元)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缴纳个税。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缴纳个税。v张某张某2014年年3月,应缴纳个税月,应缴纳个税=(-400+366.67-3500)20%-555=658.33(元)(元)v个人因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27、,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例:2015年7月,甲公司与有本公司工龄8年的张华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120,000元。在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张华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实际缴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共计4000元。当地上一年度年职工平均工资为21840元。张华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28、?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个人领取的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如下:(1)120,000-80元(2)=50480元(3)0元(4)应纳税额=(%-1058(个月)=1408元张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172元。但是,我们把刚才例子修改一下,假定张华一次性补偿金没有拿到120000元,只拿到80000元,其他的条件不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计算过程如下:(1)=14480元(2)=10480元(3)0元(4)应纳税额==-2190元张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0元。

}

  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说,相信大家接触最多的就是个人所得税了,只要我们每个月的收入到了起征点,就必须要缴纳个税的,如果没有及时缴纳就需要承担滞纳金,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个人所得税滞纳金由谁承担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所得税滞纳金由谁承担

  个税滞纳金如果是因为单位原因导致的,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滞纳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但是人,扣缴义务人是单位。扣缴义务人逾期不缴的应加收滞纳金0.05%的罚款。不按规定缴纳税款,是指扣缴义务人将纳税人应缴税款代扣代收,未按时上缴国库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款税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滞纳税款*滞纳天数*滞纳金加收率(0.05%)。

  二、个人所得税滞纳金怎么算的

  根据我国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个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是: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应交而未交个人所得税款之日起,亦即从纳税人超过税法规定的申报缴纳税款期限最后一天的次日起,每迟交一天,就加收一次其应交而未交个人所得税款万分之五的金额作为滞纳金,即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收滞纳金一般不得扣除。

  三、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个人取得遗作稿酬,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国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开始取消利息税)、货款利息和购买各种债券的利息。股息,也称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公司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业根据应分配的利润按股份分配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的股票面额为收入额计税。

  (七)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八)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转让不动产和动产而取得的所得。对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暂不征税。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所得税滞纳金由谁承担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个税滞纳金如果是因为单位原因导致的,应该由用人单位来承担滞纳金的。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稿酬所得免税部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