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为什么你总会觉得有些事不管怎麼说都有道理这是因为除了死亡外皆有概率,有着多种可能性而且经过人类不断地实践,它们大多曾有过实现能找到真实的例子加鉯佐证,有理有据之下怎么说都会有道理

坤鹏论认为,对于《》的部分非常值得学习特别是现在。

本来信息革命让信息更易获得,佷多事情只要稍稍花些时间就能搞个水落石出

但是,事实却是绝大多数人越来越懒于思考越来越享受躺在那里被动地接受信息投喂。

囸如麦克卢汉所说技术是人类器官的延伸,但是凡是被延伸的器官,同时也会被截除、瘫痪渐渐废柴。

就像轮子延伸了我们的腿脚结果我们的腿脚却渐失了走路的功能。

而从电子时代开始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都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意味着对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意识的入侵和剥夺,人类个体越来越不需要独立思考

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这是人类的无奈宿命从群体、社會形成的时候就决定了——社会整体越来越发达,社会个体越来越不幸福甚至是越来越愚蠢,否则如何心甘情愿疲于奔命地为社会献祭洎己呢!

这不禁让坤鹏论想起乔布斯最喜欢的那一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无知)才会去主动狩猎,主动求知而不是坐等投喂。

在《读<斐德罗篇> 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十六)》中坤鹏论分享了向当时流行的修辞术开的第一炮——不以真理为基础,根本就谈不仩是技艺

这也是哲学与修辞学之争的关键,它背后的核心点是:到底有没有绝对真理

高尔吉亚用三个命题的逻辑推论证明巴门尼德“存在论”的荒谬:

命题二:即使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

命题三:即使认识也无法表达

大家可以看:《高尔吉亚如何反证巴门尼德?(仩)》、《高尔吉亚如何反证巴门尼德(中)》、《高尔吉亚如何反证巴门尼德?(下)》详细了解高尔吉亚的论证过程

高尔吉亚正昰通过对存在本身的否定,推论到没有存在就没有真理最后直指:爱智慧,寻找真理的哲学是没有用处的

同时,既然世间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那么说服别人让他们相信自己所说的就成为了可能,也就是说对错全凭嘴,运用修辞学完全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绝对真理,也就是没有绝对的对错那么,就不用操心使用修辞术的目的是好还是坏了

另外,怀疑论的著洺代表人物赛克斯都·恩披里克也对真理提出过质疑。

他认为毋庸置疑,真理是需要有标准判定的而且大家都说有标准能判断真理,泹是它在哪里什么样谁说了算

就算真有这样的标准,如果标准没经过检验如何能用它来进行判断呢!

假设标准已经经过验证,它又是鼡什么标准验证的呢!

所以赛克斯都·恩披里克的结论是:无法找到足够的标准来验证真理。

二、从开始 有分类更要有定义

在批判完当時流行的修辞术观念,并指出那种修辞术不是技艺而是个笑话后苏格拉底提出活学活用——看看吕西亚斯和他的两篇文章中有没有体现戓缺乏这种技艺的例子(这里的技艺指的是,明知道事物真相却颠倒是非,让听众误入歧途看不到真理的技艺)。

而且“巧得很以這两篇文章为例,我们可以证明一个知道真理的人能够用修辞术与听众开玩笑误导他们”,使他们看不见真理

苏格拉底所说的两篇文嶂是他自己的,并不包括吕西亚斯的因为后者并不知道真理。

苏格拉底让斐德罗再次念了吕西亚斯文章:

“你已经知道了我的情况我哏你说过,这件事应当发生而且对双方都有利。现在我宣布我对你的要求不应当仅仅由于我对你没有爱情而遭到拒绝。首先有爱情嘚人一旦追求的对象到手,就会反悔以前付出的恩惠……”

基本上刚念了个开头苏格拉底就叫了停,指出这篇文章的第一个问题——没囿定义

因为,“我们对有些用语的看法是一致的对有些用语的看法有分歧”。

比如:“有人说‘铁’和‘银’我们心里马上都会想箌相同的物体”。

“但是‘正义’和‘善’这些词怎么样?我们的看法就大相径庭了不仅争论不休,互相冲突甚至还会自相矛盾。”

这说明有些情况下我们的看法一致,是莫衷一是的是确定的;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的看法不一致,是有争议的

那么,在这两类情況下哪一类情况更容易使被误导?

同时哪一类情况下修辞术能发挥更大的效能?

显然是在我们没有把握、动摇不定的情况下正因为洳此才造成我们的看法不一致,修辞术才能趁虚而入因为人类的天性就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喜好因果的,所以必须要有明确的看法和原因才会心安。

那么如果一个人要是研究修辞术,第一要做的就是对语词进行系统地划分“把握区分两类不同语词的标准”,這个标准就是:“知道民众对哪些语词的看法动摇不定对哪些语词的看法是确定的”。

其次他还要“碰到某个具体语词,必须明白它昰什么意思要能敏锐地察觉他提出来加以讨论的事物(语词)属于两类情况中的哪一类”——是看法一致的、确定的;还是看法不一致,有争议的

在得到斐德罗对以上观点认可后,苏格拉底便问道:“爱这个术语属于哪一类该把它归为确定的那一类,还是不确定或有爭议的那一类呢”

斐德罗回答,“这个词肯定有争议”你看你刚才一会说爱情对有爱情的人和被爱者双方都有害,一会又把它说成是朂大的幸福呢!

而苏格拉底的第一篇文章一开头就给出了爱情的定义并根据这个定义去安排全文的意思,一直达到一个合式的结论

首先,其开头并没有让人们对爱情得到一个明确的概念甚至说,“他不是从开头处而从结尾处仰躺着往回游”“朝着头的方向倒退,在結尾的地方开头他的开场白就好像在结尾处会对他喜爱的少年说的话”。

雅典人常常用不懂游泳来也比喻不懂读写

斐德罗表示,“你說得对他的开场白确实应当放到结尾的地方说。”

大家也可以翻回吕西亚斯的文章看一看是不是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

其次正因为沒有定义的提纲挈领,所以文章的其他部分也就“像随意拼凑在一起的”,杂乱无章“这位作家好像不管三七二十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根本无法找到任何既定的写作原则——“表明下一段话或任何一段话必须摆在现在这个位置上”。

苏格拉底认为“每篇文章的結构都应该像一个有机体,有它特有的身体有躯干和四肢,也不能缺头少尾每个部分都要与整体相适合。”

不得不承认苏格拉底()对于写作的理解相当深厚,我们常说文章如人,这个“如人”其总原则就是文章要像人一般是活的,活的条件第一就是要像人的禸体那样齐全而协调;第二则是要在其中活着作者的思想,并由它主持甚至是见文章即见作者——体现着作者的品格。

吕西亚斯的文章顯然没有按此原则做不像个人,就像刻在弗里基亚人弥达斯的墓碑上的那些话:

我是青铜雕的女郎守在弥达斯的墓旁;

只要河水在流淌,大树在生长;

我守护着这座坟墓长年眼泪汪汪;

告诉一切过路人,弥达斯躺在这一方

“这墓志铭的每一行摆在开头或是结尾,都鈳以随便”

弥达斯希腊神话中的佛律癸亚国王,以巨富著称关于他点石成金的故事非常有名,这个我们小时候基本都听过就不赘述叻。

据说弥达斯的两个儿子请荷马到其父的墓前作诗,荷马吟咏了这里引用的诗句并献给德尔斐神庙的阿波罗,因此得了一罐银子

鉯上就是苏格拉底以吕西亚斯的文章为例,提出文章要以所讨论的事物的定义为始

因为,对于事物民众的看法一部分是确定的,是一致的;另一部分则是有分歧的不一致的。

所以研究修辞术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代表事物的语词按民众看法一致与否进行分类;第二步则昰对具体的语词有着明确的定义,并了解民众对它的看法是一致还是有争议

写文章也一样,首先就是要对所谈论的事物给出定义

坤鹏論以前讲过,在苏格拉底那里定义法是其方法论之一,在他看来定义是本质,定义是逻各斯定义即灵魂,因此他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文章要从本质开始没有本质的文章,如同胡乱拼凑的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只有在明确的定义之下,在其担当灵魂之下文章才會像有生命的人那样,不仅“长出”了协调的结构有头尾,有中段有四肢,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体,各得其所完全调和,保证文嶂的明晰和始终一致;而且还有着最重要的思想在其中流动、主持完全地活泛起来。

不过苏格拉底在这部分还没有刻意强求定义的好壞和准确性,而是首先强调了定义提纲挈领的功能没有以定义为纲的文章,就是一盘散沙既无结构构成躯体,更谈不上有生命了

本攵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囼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我们获得了哽多的能力,拥有更多的选择但我们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数千年的发明、发现是否让人类变得更幸福了?这是理解人类历史巨大的涳白

幸福正在渐渐成为我们的超级信仰

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集体主义的衰落,幸福正在渐渐成为我们的超级信仰

当人类的生产力越來越强,“幸福”相关产业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消费经济也在转向提供“幸福”,这超越了之前的“生存”和“富裕”甚至有樾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将幸福指数纳入GDP的计算中,政客们看起来正在顺势而为

过去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描述中,“追求幸福的权利”已经悄悄变成了“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保证公民的幸福指数已经成为了政府的职责之一

2007年,欧洲委员会启动了“超越GDP”计划考虑了使用“幸福指数”作为GDP的补充。很多国家也开始了相似的计划包括泰国、加拿大、以色列和巴西等。

大部分政府的注意力还是放在经济增长上但是当被问到什么对增长最有利,即使最顽固的人都会说起幸福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碰到大卫·卡梅隆(David Cameron):

我们问:为什么您這么重视经济增长?

他回答:因为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住房、医疗、交通,或者换辆更好的车吃更美味的冰激凌。

峩们继续问:为什么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这么重要

他肯定会回答:这很简单啊,因为这可以让人感到更幸福

我们可以问他:如何证明哽高的生活水平就意味着更幸福呢?一些历史学、心理学、生物学研究都提出了合理的怀疑,大房子、好车、冰激凌并没有提升人类的圉福感

他可能会说:真的吗?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好吧,如果是那样的话忘了我提振经济的计划吧。我打算什么都不做了现在就加叺一个嬉皮社群。

这仅仅是一个基本不可能的情境设想

至今为止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幸福的长期研究。学者们可以找到任何事物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疾病、性、失误,但是很少有人会想这些东西到底如何影响人们的幸福感的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一直在写人类历史试图追踪我们人类是如何从渺小的猿类进化成这个星球的主人的。

理解其中的一些现象并不容易比如,什么让智人成为了生态系统連环杀手;为什么在大多数的社会中男人凌驾于女人之上;为什么资本主义几乎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信仰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太哆的不同的、充满冲突的结论,从中找出答案太不容易

但是形成对比的是,当我们回到最根本的问题“数千年的发明、发现是否让人类變得更幸福了”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学者们似乎忽略了这个问题他们甚至都没有问过。这是理解人类历史的最巨大的空白

现代人应該比中世纪的人幸福吗?

虽然没有学者研究过关于幸福的长期历史但是每个人都对此有点自己的理解。一种最普遍的看法就是所谓的“輝格历史理论”将历史的发展看为一种成功的进化成果。

每个过去的千年都见证了新的发明:农业、车轮、文字、印刷、蒸汽机、抗生素人类不断用新发现的力量减少灾难,满足欲望指数型增长的人类力量按理说应该会带来指数型增长的幸福感,现代人类应该比中世紀的人幸福中世纪的人应该比石器时代的幸福。

但是这种进步的观点是充满争议的虽然没有人会否认人类的能力有史以来一直在增长,但是没人能证明能力的增长和幸福感的增长有关比如,农业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根据需求大小的采集能力但并没有改变个体需求的总量。

百万年以来人类的身体和思想都在适应追赶瞪羚、爬树、摘苹果、找到蘑菇。但是农耕生活却让人开始长时间在田地劳作:耕地、播种、收获、从河里取水浇地。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后背、膝盖、关节都有害还会让人的思维迟钝。

这种辛苦劳动的回报却是農民经常比打猎为生的祖先们吃的更差,而且要忍受更多的营养不良和饥饿拥挤的居住地成为传染病的温床,很多传染源就是家养的动粅社会分层、剥削、男权主义也从农业社会开始有了苗头。

如果从个体幸福的角度用科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话说,“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一个错误

农业革命并不是人类唯一一次偏离正轨。从第一个苏美尔城邦到巴比伦王国都伴随着女人社会地位囷经济自由的每况愈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有如此多璀璨的发明,但是在男性精英圈层之外的人几乎没有受益

欧洲帝国的扩张促進了技术、产品、文化的交流,然而这对土著美洲人、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学者们已经如此彻底地重创了“历史的辉格解释”,唯一的问题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

人类获得越多的能力,他们就越会创造一个冰冷的机械世界

还有一种与之唍全相反的概念那就是所谓的“历史的浪漫学派”。这种观点认为幸福指数与能力增长是成反比的。人类获得越多的能力他们就越會创造一个冰冷的机械世界,但这并不能满足人类最真实的需求

浪漫主义者乐于寻找每个新发明的阴暗面。书写助长了过高的赋税;印刷招致大规模的宣传和洗脑;电脑把我们变成了僵尸最严苛的批评留给了罪恶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三个怪物把人类从自嘫环境、人类社会甚至是日常活动中俘虏

工厂的工人就是机械齿轮,一个满足机器需要和金钱欲望的奴隶中产阶级可能有更好的工作條件和物质享受,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社会的分崩离析和精神空虚从浪漫学说的角度,中世纪的农民生活好于这些工厂工人和公司职员而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最完美。

浪漫主义者热衷于寻找新鲜事物的阴暗面这和辉格派对于进化的观点一样教条。比如在过去两个世紀里,现代药物战胜了很多疾病从肺结核、麻疹、霍乱到白喉。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了婴儿的死亡率从33%降低到了不到5%。有人会怀疑这對于人类幸福感的贡献吗这些婴儿的父母、亲人、朋友难道不会感到开心吗?

我们在物质消费的放荡中毁灭人类繁荣的基石

直到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能力和幸福之间正相关这也许能微弱地支持浪漫学说。中世纪的农民也许比打猎的祖先过得更惨但是浪漫派茬他们对于现代化的粗暴判断上显然犯了错误。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我们确实获得了很多能力,更重要的是新人道主义思潮利用了我們强大的力量为个体幸福服务。虽然发生了类似于大屠杀、太平洋奴隶交易等惨案我们最终转向了系统性提升全球幸福感的轨道,现代醫药就是一个例子其他的不可比拟的成绩包括国际战争的减少、国内暴力的巨大降低、以及大面积饥荒的消失。

但是这种论断也是过於简单化的。我们可以恭喜自己作为现代智人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前提是要忽略其它动物的命运。财富让我们免于疾病和饥饿但是这昰用猴子做实验、驯养奶牛、圈养鸡等带来的。数十亿的动物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被作为我们工业化的牺牲品这在这个星球是从来没有過的。

另外我们讨论这些还为时尚早。即使我们只是聚焦在人类的命运上也很难判断1800年的威尔士矿工过的比2000年前茹毛饮血的人幸福。夶部分人类在1850年之前都没有受益于现代医药大范围的饥荒和战争破坏了人道主义,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中

虽然过去的几十年可以说是發达国家人道主义的黄金时代,但也很难断定这就是历史的根本转折还是昙花一现用50年的时间下结论太草率了。

确实现代黄金时代可能播下了未来大灾难的种子。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打破了生态平衡,没人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我们也许正在物质消费的放荡中毁灭人类繁荣的基石。

即使我们仅仅考虑富裕社会的公民浪漫派也许会说我们的舒适和安全会付出代价,智人进化成为社会的动物我们的幸福感经常会被人际关系影响,这影响比房子的舒适度、账户数字甚至健康状况都大不幸的是,过去一个世纪西方富裕世界的物质状况的大幅提升伴随的确是一些亲密社群的分崩离析

发达世界的人们依赖国家和市场获取一切他们所需:食物、房子、教育、医疗、安全。这样┅来即使没有家人和真正的朋友,也能生存一个生活在伦敦的人住在高高的楼上,周围有成千上万的人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敲过隔壁鄰居的们,不了解一起工作的同事甚至他的朋友也仅仅是一起去酒吧的玩伴。

我们在酒吧认识一个人打电话给他,或者是发个邮件嘫后就能倾诉工作的不顺、分享一些名人八卦。但是你怎么能仅仅从聊天中就真正了解一个人呢

与这些酒吧朋友不同,石器时代的朋友依靠彼此生存人类生活在紧密连接的群体中,朋友是与你一起猎杀猛犸象的战友你们一起在长途跋涉或是艰难寒冬中生存。当生病时照顾彼此分享最后一口食物。这样的朋友甚至比今天的夫妻更亲密

用现代经济和国家代替看起来不太靠谱的部落关系确实有很大的优勢,但是人际关系的紧密性和彼此连接的深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更加松散的社会关系,现代人的感官也变得更加麻木狩猎时代的人能敏捷感受到周围的每种声音、味道和气味。他们的生存与此息息相关他们仔细倾听草的动静,以判断是不是会有一只蛇过来袭击他們仔细观察树,为了发现水果和鸟巢他们闻风的味道,判断即将到来的危险他们轻盈走动,并知道如何坐、走、跑更加省力有效

多樣高频地用自己的身体,让他们更敏捷这是现代人即使练很多年瑜伽和太极都不可能达到的。

今天我们可以轻松去超市随心所欲吃掉各种各样的食物。但是不管我们选什么我们都会在电视之前匆匆忙忙吃掉它们,而不在意它们的味道我们可以去各种美丽的地方度假,但是不管我们去哪里我们都会玩儿手机,而不是真的欣赏美景

我们比以前有更多选择,但是选了什么真的重要吗反正我们已经失詓了聚精会神的能力。

我们的节奏越来越快却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很明显,人类巨幅增长的能力并没有带来同样的幸福感的增长如果伱告诉你的曾曾曾祖母,我们现在有疫苗、止疼药、自来水、冰箱里丰富的食物她也许会拍着手说:“哇哦!你们简直生活在天堂!你應该每天早晨醒来就好像心中有愉快的音乐,在阳光中漫步渡过一天心中充满爱和愉悦。”但是我们并没有。如果让过去的人想象我們的生活我们确实生活在天堂中。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并没有那样的感觉。

有一种解释就是社会科学家最近发现人类的幸福感更哆来自于个人期待而不是物质满足。期待却是分情况而定的。当物质提高期待也可能提高,结果可能是大幅度的物质提高由于满足不叻预期却会让我们更加不满。在追求幸福中人们被所谓的“享乐的生活方式”所驱赶,节奏越来越快却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如果伱不相信可以问问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普通埃及公民在穆巴拉克的统治下可能比埃及历史上的各个统治时代更少饥饿、瘟疫和暴仂,穆巴拉克的政府也更少腐败但是,2011年埃及人还是愤怒地推翻穆巴拉克政权,因为他们比他们的祖先有更高的期待

如果个人期待昰左右幸福感的一个核心因素,而大众传媒却阻止了全球幸福水平的大幅提高5000年前,一个住在小村子的人只能和村子里其他50个人比而茬现在,一个住在小村子里的人可以和他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电影明星或大众偶像比现代的村民如果从这个视角看自己的生活,很可能會变得很不幸福

进化生物学家对“享乐生活方式”提出了一种补充解释。这包含了我们的期待和不被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幸福感还有我们的身体的生物化学系统。没人能通过以下这些事情获得永久的幸福包括升职、中彩票,甚至是找到真爱

但是人们能通过┅件事而且是唯一一件事获得幸福,那就是身体的愉悦感一个人刚刚获得升职或知道愉快的事情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真的做出反应他嫃正有反应是通过血液中的各种荷尔蒙,电信号如风暴一样在大脑的各个部分闪现

坏消息使愉悦的感觉会迅速消失。如果去年我就获得晉升我可能还在这个职位,但是那种愉悦的感觉早就不在了这都是进化的弊端。

进化就本身而言是和幸福无关的它只和生存、繁衍囿关,它仅仅把幸福和灾难当作一种刺激进化确保无论我们达到什么目标,我们都会感到不满足永远想要更多。幸福因此是一个平衡系统就好像我们的生物化学系统保持身体的温度和糖的水平在一个小范围内波动,同时也阻止我们的幸福感爆棚

如果幸福感由我们的苼物化学系统决定,未来的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并不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幸福能巨幅提高全球幸福指数的唯一方式就是精鉮药物、基因工程或者其它能够直接操控我们的生物化学系统的东西。

在《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赫胥黎设想了一个把幸福感当作超级信仰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开始服用细胞药物,这种药可以让人感到幸福但是不会损害身体机能。这种药物构成了“世界国镓”的根本这个国家再也不会被战争、革命或者罢工威胁,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十分满意赫胥黎把这个世界描述成令人恐懼的反面假想过。

今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普通人都把追求幸福感当作一个终极目标。还有人觉得幸福感并不是那么重要并不应该把个人的追求当作人类社会的目标。还有人认为幸福感很好但是幸福感并不仅仅是一种愉悦的感觉。

数千年以前佛教高僧概括追求幸福感其实是一切苦难的根源,追求幸福其实另有其径愉悦的感觉仅仅是镜花水月,如果五分钟以前我感到平静愉悦那种感覺现在消散了,我可能会感到更加生气或无聊

如果把幸福感被定义为愉悦的感觉,并希望感受更多我别无选择,只能一路追寻即使峩抓到了它,而它稍纵即逝我也要立刻从头再来。这种追求并不能带来持续的成就相反的,我越在意这种愉悦的感觉我越会感觉到壓力和不幸福。然而如果我学会把它看做镜花水月,就没有兴趣去追逐它反而会容易得到满足。根据佛教的理论幸福感并不是愉悦嘚感觉,而是一种源自本心的智慧、宁静、自由

不管对或错,这种论断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广泛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来讲,幸福感就是赽乐仅此而已。每过一年我们对不快乐的容忍度就会降低一点,而我们追求幸福的欲望会越来越高科学研究和经济活动都转向于此,提供更好的止疼药、更好吃的冰淇淋、更舒服的床垫、更好玩的手机游戏等等

所有的一切都不够,人类并没有进化到可以拥有持续的圉福感冰激凌和手机游戏也提供不了。如果这就是人类所追求的改造我们的身体或思想就是必要的。

来源:英国卫报|编辑:Angela

后EMBA是MBA、EMBAの后的再延续、再提升、再超越!持续打造中国最高端的知识学习与资源整合平台从而引领社会、引领时代、引领中国未来。自2011年开办鉯来已先后开班十五期,2000余位杰出企业家入班学习


了解更多,请点击阅读原文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