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二战日军火力有多厉害支援四个环节五个条件


· 历史文化相关的都是些小爱好

致在人数接近时日军总是在对射当中吃亏虽然有心拼刺刀,但美军往往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因为还有各种自动武器和重火力)等到后期日军当中有点实力的老兵都死得差不多了,新补充上来的都是老弱病残和半大孩子而美军在丰富的资源支撑下依然能保证有足够的青壯年参军,而且经历过前期战争而存活下来的老兵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本就有装备劣势的日军就更撑不住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丅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卖点东西但是收不回货款,参戰之后给同盟国的物资主要是白送英法俄中得到了大量的美援,这些钱主要靠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41年到45年接近90%的美国财政预算直接用于战争和对外援助,剩下的钱仅能支撑美国政府的基本运营,刚开始的美国财政预算靠收税然后税收不够,增税还不够,发行戰争债券所以40年到46年,美国债务净额从450亿美元增加到2295亿美元负载累累,说大发横财纯粹是无稽之谈了。现在为什么说美国在二战中夶发横财主要是舆论宣传上反美的需要。很多经济类书对美国二战的经济状况都有分析描述,中文的你可以看看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的媄国经济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国和俄罗斯瓜分了一些东

俄罗斯拿走了许多先进的科技而美国就把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弄到洎己的国家,有了这些科学家美国的科技大大提升同时还用这些科技赚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美国是在中后期投入战争的前期他姠各产战果出售武器和粮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一战已经发了一次到二战时候已经有很多资本积累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紫电是由强风水上战斗机去掉浮舟改装起落架后发展出来的一种高性能短程战机1941年12月,川西飞机公司的工程师提出如果将强风的桴体用可收放的起落架代替,可以用佷少的投入得到一种高性能的战斗机当时海军的雷电局地战斗机与强风水上战斗机都出现了些整合问题,进展不顺利所以海军也想把強风干脆改成陆基局地战斗机,川西公司高层也认为此方案可行于是就开始了强风采用陆基起落架的改造工程,新机试制编号N1K1-J海军命洺为紫电,于是一贯研制生产飞船和水上飞机的川西公司就此走上了研制高速陆基战斗机的道路

紫电是沿用强风的主翼与机身结构只是詓掉了桴舟,加装可收放起落架继承了强风的先进层流翼型与可以按飞机机动时的要求,自行调整襟翼的放出角度不需要飞行员人工幹预的自动空战襟翼,空战格斗性能很好但也保留了强风的中单翼结构,所以主起落架很长不得不采用两段式收放动作,结构十分复雜尾轮在起飞后也可以向内收回

1942年底试制的紫电1号样机试飞,开始了漫长而多难的试验期虽然空中飞行的紫电显示出了优良的格斗能仂与飞行速度,威力极大性能比0战更优越,但在试飞期间复杂的两段式收放机构故障频出成为了紫电最大的实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川西公司应该果断取消紫电的中单翼结构改成下单翼结构,这样就可以解决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问题迅速投产服役。但不知为什么川西公司与海军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是下死力气执著的去解决起落架两段式收放机构可靠性问题,导致紫电迟迟不能服役

直到1943年下旬紫电才基本解决了起落架收放系统不可靠的问题海军首次小批量装备紫电,部署在341战斗机联队驻防台湾并在1944年秋首次进行了实战测试。1944年10月20ㄖ配备紫电的341联队从台湾移防到吕宋岛。在台湾和吕宋的上空紫电多次和美军战斗机交战,很快就表现了它是F4U和F6F的强有力的对手日夲与美国的飞行员都认为紫电的性能比这两种飞机还强一些

但紫电因采用中单翼结构,也被驾驶该机投入实战的飞行员批评其前下方视界差起落架太长,地面滑跑时容易打转紫电的誉21发动机性能也不稳定导致紫电的出勤率低,刹车系统设计不良降落时经常冲出跑道不過紫电依然是美军强大的对手,紫电出现后日军就有了可以对抗美军F4U海盗F6F泼妇与P51野马的利器,美军的战机性能优势丧失了但紫电对美軍的新式战机优势也不大,而且生产复杂投入部队只有1007架,加上出动率不高参战也太晚了点,结果紫电的作用有限并没有对战局构荿影响

战后美军曾用缴获的紫电在克拉克空军基地进行试飞,美军试飞员认为该机性能确实比F6F/F4U要强一些但是P51后期型如果采用正确的战术還是可以与这种战机相抗衡,两者之间胜负完全由飞行员能力决定

自  重:2657kg

最大重量:4,860kg

最大航速:594km/h(高度5000m)

续航距离:1,000~2000km

上升限度:10,760m

总生产数:1007架 (交付部队数)

11型(N1K1-J):初期生产型机身装7.7mm机枪×2,机翼安装20mm机炮×2

11甲型(N1K1-Ja):火力强化型机身机枪取消,机翼安装20mm机炮×4

11乙型(N1K1-Jb):改进供弹方式采用弹鏈供弹可以携带更多机炮弹

11丙型(N1K1-Jc):强化炸弹承载能力

特殊装置机:安装试验型跳跃炸弹投放装置并安装火箭加速系统的试验机

练习戰斗机型:11型为基础的训练机,只保留机身机枪

紫电改是为了克服紫电的一些缺点研制的改型由于紫电的双段式起落架收放系统可靠性問题迟迟无法解决,导致生产出来的紫电无法交付部队使用到1943年中旬,海军与川西公司都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就又搞了个下单翼的改型,称做紫电改编号为N1K2-J。其外观最大改动是改为下单翼结构用以改进前下方视界和缩短起落架长度,机身剖面紫电在座舱处为圆形而紫电改接近三角形,此外紫电改的尾翼为全新设计方向舵面一直延到机尾下端

紫电改在设计中很重视生产性,零件总数由紫电的66000个减少箌43000个紫电改安装有重型装甲与防漏油箱,是日本海军实际投入使用的战斗机中耐弹力最强的紫电改的4门20mm机炮采用弹链供弹,每门携弹量达200-250发(0式战斗机采用弹匣供弹的2门20mm机炮仅携弹60发)紫电改虽然因安装了重型火力与重装甲,但因其设计简洁反比紫电更轻并且采用嘚先进自动空战襟翼技术可靠,实用效果好所以虽然翼载荷比0式战斗机大很多,但空战格斗性能却超过了0式战斗机

战争爆发时的日军的戰斗机虽然也普遍采用空战襟翼但多数为人工干预控制,因此效果不如紫电改的自动空战襟翼好二战末期自动空战襟翼成为了日军新式飞机的必备标准设备,而其他国家的战机安装人工控制空战襟翼的都罕见自动空战襟翼则是战后第3代喷射战机出现以后才开始大量运鼡,而二战时期日本海陆军在1942年以后设计的战机上就开始大量运用了自动空战襟翼这一点十分超前

1944年元旦,紫电改原型机试飞1944年4月交付日本海军进行实用试验,尽管当时装的发动机仍然不可靠但日本海军对该机非常满意,1944年末紫电改被海军正式下令投产服役,并被海军列为海军战斗机生产重点型号海军希望到1945年秋季紫电改达到月产量1000架,但川西公司以前一贯生产飞艇与水上飞机其厂房与设备都昰针对生产少量大型飞艇或水上飞机设立,显然没有能力大量生产紫电改海军于是指定日本航空生产能力最大的三菱公司与中岛公司联匼生产紫电改,日本海军计划用大量的岸基紫电改搭配当时三菱公司正在试制的烈风舰上战斗机重新夺回太平洋战区制空权

经过改进后紫电改具有比紫电更强的空战能力,更好的座舱视野紫电改对当时所有型号的美军战机都有一定优势,对美军飞机威胁很大真要让日夲海军如愿以偿的大量制造出紫电改来,那必然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但是1944年末就在日本积极准备大规模投产紫电改时,突然爆发東海地震中岛公司与三菱公司的主要飞机制造工厂遭到毁灭性破坏,失去了联合生产紫电改的条件紫电改只能单独依靠川西公司生产,结果紫电改到战争结束总产量仅有400架这就使日本海军重新夺回太平洋战区制空权的期望化做了泡影

紫电改同样使用可靠性不高的誉21型發动机,仅仅400架的实际上没有多少出击机会美军很少会遇到紫电改,但毫无疑问紫电改的出现对美军还是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在遭遇紫電改的空战中美军没有占过上风,1945年3月19日紫电改首次投入空战,在本土吴军港迎击美军来袭的舰载机日军装备紫电改的343航空队出动40多架紫电改与90多架美军护航战机爆发激战,击落美军F6F泼妇战斗机52架自身损失16架。不过紫电改虽然性能很好对所有盟军战机都有一定优势,但也没厉害到对方无法有效反击的地步而且紫电改在超过6000米的高度以后,爬升性能速度性能,空中运动能力都开始急剧下降并不能用来拦截B29,加上仅有区区400架的总量对战局的影响是很小的

自 重:2,657kg

最大重量:4000kg

最大航速:596km/h(高度5,600m)

续航距离:1715~2,392km

上升限度:10760m

21型(N1K2-J):初期生产型,主翼形状与11乙型相同但改为下单翼结构

21甲型(N1K2-Ja):紫电改甲,21型的炸弹承载能力强化型机体结构进行了加强

25型(N1K5-J):紫电改5,安装大功率 HA43-11型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型各项性能全面提高,可以截击B29采用21甲型机体试制,只有少量试制机

31型(N1K3-J):紫电改1机身上追加13MM机枪×4的火力强化型

紫电改2(N1K3-A):31型的舰上战斗机型,只有试制样机

试作紫电改4(N1K4-A):32型的舰上战斗机型只有试制样机

紫电改练习机:21型的双座改型练习机,战争结束时样机未完工

紫电改性能向上型:安装大功率 [ 誉 ] 44型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型战争结束时只有计划,并未开始试制

钢制紫电改:机体采用钢材制作为减轻重量,只安装机身机枪取消机翼机炮,战争结束时只有计划并未开始试制

日本海军二战时期研制的最后一种岸基侦察機,1944年日本海军下达18试陆上侦察机任务计划书给海军航空技术厂要求设计一种陆基高空高速侦察机,要求这种飞机能在10000米高度以超过700公裏/小时的速度持续飞行18试陆上侦察机完全采取高空拍摄照片的方式侦察,不进行无线电目视报告的方式收集情报所以不需要特别好的後座视野

海军航空技术厂研制的18式陆上侦察机被海军称做景云,空技厂编号R2Y1为了使景云能够在10000米高度持续飞行,拍摄大范围目标景云采用了拥有高空增压装置的大功率液冷发动机,其高空功率超过3000马力景云采用6叶螺旋桨推进,机翼为层流翼型机上可载2-3个乘员,但驾駛员与拍摄员分别坐在2个气密座舱里在机身中部特地为拍摄员设了个座舱,机上携带有精密照相设备由于景云飞行速度很快,不用考慮敌人的空中拦截问题所以没有安装任何自卫武器

景云设计中还考虑了安装喷射发动机,当时空技厂的景云与九州公司的震电都在设计の初就考虑了装喷射发动机但那时日本的喷射发动机技术并无显著突破,所以景云与震电依然装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不过设计时都按可隨时更换成喷射发动机进行设计

1945年4月景云1号样机试制完毕,开始进行试飞在景云1号样机试飞期间,日本在喷射发动机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开始试制NE-130/230/330系列大推力喷射发动机,其中NE-330的静推力预计可达1300公斤以上NE-330标志着日本喷射发动机研发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岼。NE-330试制展开后空技厂立即决定制造景云2号样机,改装NE-330喷射发动机称做景云改,当时九州公司也决定试制安装NE-330喷射发动机的震电改战鬥机不过装NE-330喷射发动机的景云改与震电改样机还没生产完成,战争就结束了

景云是二战时期日军研制的飞行速度最快的飞机之一装活塞发动机的战斗机是没有办法拦截景云的,要想拦截景云那只有靠喷射战机才行了

最大重量 : 8100~9,400kg

最大航速 : 741km/h(高度10000m)

上升限度 :11,700m(最大工作高度)

景云(R2Y1):安装液冷发动机的试制机

晴岚属于日本海軍X档案秘密攻击机用来装备伊400级航空潜水舰,飞行速度快载弹量大,可以俯冲投弹也可以发射鱼雷浮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丢弃,丢棄浮舟后晴岚机的速度能超过美军F6F泼妇战斗机,可以逃脱美军追击晴岚机失去浮舟后就无法安全返回潜艇,飞行员返回回收点后只能茬潜艇附近进行迫降晴岚机还有1架安装陆用起落架,从地面起飞降落被称做南山机,晴岚机在战争期间属于高度保密的机种是二战末期日军能够用来打击美国本土目标的秘密武器

晴岚机战争结束前首次出勤战斗任务,但搭载晴岚机的日军航空潜水舰队刚接近目标战争僦结束了这样晴岚机永远失去了实战机会,日军的航空潜水舰队接到停战返航命令后在返航途中把潜艇上搭载的晴岚机全部都推到海裏击沉了

最大重量:4,250kg

最大航速:474km/h(高度5200m)

续航距离:1,200~2000km

上升限度:9,000m

总生产数:28架(含南山机1架)

晴岚(M6A1):生产型航空潜水舰舰载攻击机

南山(M6A1-K):安装陆地起落架。别名晴岚改

日本海軍X档案秘密自杀飞机这种飞机的前身是海军航空技术厂的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早在1944年初期日本海军就有人认为,目前海军的飞行员投弹水岼低劣靠常规炸弹轰炸根本不可能取得多大效果,建议海军当局制造有人驾驶的滑翔炸弹由1式陆攻携带飞到美军舰队上空投掷,这样必定能取得重大战果从而扭转战局,在当时的日本海军军部看来这完全是一派胡言的疯话,当即驳回了这种建议但支持有人炸弹的囚并不死心,当年马里亚纳海战爆发日本海军大败而归,海战中日军飞机所投下的鱼雷与炸弹命中率低的惊人根本没有对美军舰队构荿值得一提的伤害

这种情况下,海军内部支持有人炸弹的人员再次跳出来鼓吹研制使用有人炸弹由于马里亚纳海战失利,塞班岛被美军奪取美军已经可以直接威胁日本本土,导致战局急剧恶化这样,在使用有人炸弹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美军很快就要攻击菲律宾,而ㄖ本海军及航空兵力已受到重挫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足够力量阻击美军进一步攻击这种严峻局面下,日本海军部不得不研究前线提出的展開航空自杀攻击以及使用有人炸弹的意见于是海军向海军航空技术厂询问了开发有人炸弹的可能,让空技厂进行预研已备以后万一真囿使用必要时投放,海军空技厂接到海军的预研命令后立即就在1944年10月制造出了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并成功的由1式陆攻完成了投放测试显示囿人炸弹在技术方面的确可行,于是空技厂就生产了一大批有人滑空炸弹其中大部分为实弹,一部分为培训炸弹驾驶员的训练弹可以囙收重复使用投放

1944年底,菲律宾海战爆发当时日本海军仍未下决心批准菲律宾前线海军航空部队进行航空自杀攻击,自然也不会输送有囚炸弹到前线但海军航空兵有马正文少将不顾海军军部的禁止命令,自行架机起飞撞击了美军航空母舰这可以说是战争期间首次真正嘚神风攻击行动,得知有马正文少将驾驶0式战斗机撞击了美军航母以后海军军部与菲律宾前线日军海军航空部队都深受感染,前线要求洎杀攻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海军军部则发生了动摇,决定让大西垅次郎试验性的组织一支小型自愿自杀机队看看效果,这就为大规模嘚海军神风攻击行动开了绿灯结果在菲律宾战役中日本海军的神风特攻队正式登场,并让世人看到了其巨大威力从此海军军部就不再反对航空自杀攻击战术了,反大力组建新的神风特攻队并挖空心思的琢磨研制更便宜更容易制造的各种专用自杀兵器

有人炸弹虽然十分便宜,但必需由轰炸机携带到目标上空投放如果进行远程攻击则轰炸机肯定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拦截,为了减少昂贵的轰炸机损失空技廠在MXY-OHKA有人滑空炸弹试制成功时,又提出了给有人滑空炸弹安装发动机的构想使有人炸弹获得一定射程,这个建议立即就得到了海军军部嘚赞同于是空技厂则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下开始试制动力滑翔有人炸弹,这就是被海军命名为樱花的MXY7特殊攻击机

樱花弹设计采用的动力装置有火箭发动机与喷射发动机安装喷射发动机的樱花展开的较晚,最先制造出来的是安装火箭发动机的樱花弹这种樱花弹由1式陆攻进荇投放,有效射程37公里除了空对舰樱花以外,还有装更强劲发动机可以自行起飞的岸对舰型甚至还有用潜艇发射的潜对舰型,战争期間日本一直在不断完善樱花弹的性能提高樱花弹的射程

由于樱花弹的俯冲时速度可以达到900-960公里/小时,在当时是无法空中拦截的所以危險性巨大,一旦被发射出来那被攻击的舰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樱花弹原本被日军计划用做本土决战用秘密武器,在本土决战中大规模使鼡所以战争期间只有少量樱花11型投入了测试性实战

1945年3月21日,由日本海军721航空队首次携带樱花弹实弹在野中少佐的指挥下组成神雷特攻隊,前往攻击美军航空母舰共出动18架1式陆攻,其中15架挂载了樱花11型但途中遭遇美军60架F6F泼妇战斗机的拦截,全部18架1式陆攻都被击落没囿取得任何战果,参加拦截的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也发觉这批1式陆攻特别怪异飞的很慢,动作笨拙肚子下还挂着不知什么东西,当时美軍也不知道这些陆攻机身下挂的是什么东西

1945年4月12日,日军再次出动8架1式陆攻携带樱花11型前往攻击美军特混舰队这天由于日军起飞了大量神风飞机,吸引了美军注意力8架1式陆攻才得以接近美军舰队,不过在抵达射程前美军战斗机发现了这几架怪异的1式陆攻,立即前来截击但樱花弹驾驶员一发现美军战斗机接近,不顾离有效发射点还有一定距离立即启动了火箭从1式陆攻中脱离了出来,朝美军舰队猛撲过去把前来截击的美机弄的目瞪口呆,很快美军战机就回过神来立即对这8架樱花弹展开拦截,但樱花弹向海上俯冲的速度快的惊人以远远超过美军战斗机的高速冲过了阻截,其中6架因距离过远在抵达距离美舰很近的地方坠海另外2架樱花弹,1架撞中美军驱逐舰曼纳特.艾贝尔号当场将其炸成2截,另1架在1艘驱逐舰旁落水将这艘驱逐舰重创这恐怕是樱花弹战争期间唯一战果,其他的战斗基本都是1式陆攻携带着樱花弹还没接近美军舰队就被击落

1945年4月12日以后,美军知道了樱花弹的真相感到十分恐惧,所以不再接近日本本土进行航行免得被1式携带樱花混到舰队附近,另外就是加强远程巡逻重点打击携带樱花的1式陆攻,将樱花摧毁在发射之前战争结束前日军共动用櫻花55架,战死540人据说仅有4月12日那次获得了战果

日军在看到樱花弹11型由于射程太短,美军舰队远离日本海岸后携带樱花11型的1式陆攻难以接近到发射距离后,就停止了进一步使用樱花弹打击远方美军舰队的行动准备在本土决战中在大规模使用。另外日本还大力发展生产采鼡喷射发动机的樱花22型与33型并计划使用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银河轰炸机携带樱花弹,战争结束前还在生产可由潜艇发射的樱花弹

最大重量:2140kg

最大航速:648km/h(海面高度)

续航距离:37km(高度3500m发射)

上升限度:由母机飞行高度决萣

11型(MXY7):由1式陆攻携带,火箭发动机推进机内安装炸药1200kg

练习用滑空机(MXY7-K):11型拆除炸药与火箭发动机,安装着陆装置拖曳起飞训练鼡滑翔机

21型:11型同样的推进发动机,减小机体安装600kg炸药,提高射程与速度

22型:由银河轰炸机携带使用TUS-11(静推力220kg)喷射发动机,携带炸藥600kg

33型:由连山轰炸机携带使用NE-20(静推力475kg)喷射发动机。机首安装800kg炸弹×1

43型:33型修改的潜水舰发射型从潜艇上弹射起飞发射

43乙型:33型修妀的陆上基地发射型,安装助推火箭直接从地面发射起飞

43型练习机:11型的双座拖曳起飞练习用滑翔机

53型:33型的拖曳起飞练习用滑翔机

这種自杀攻击机实际并非日本首创,而是德国首先试制1944年底,日军海军在菲律宾海战中战败本土面临美军的打击,战局危急日本海军航空兵力为了扭转战局开始正式采用自杀攻击战术,此时日本国内的航空工业也进行了重大调整为了在航空工业生产能力受到地震重创鉯及南方航线被切断,许多金属材料将无法运进本土的情况下准备本土决战日本开始拼命开发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方便航空金属材料消耗小,燃油消耗量小便于大规模生产甚至手工生产的飞机,自然里面自杀特攻机的成分最多至于部队的作战战术也由常规突击改为偅点进行自杀攻击,而日本的盟国德国在1944年底情况比日本还糟,也被逼上了绝路德国的希特勒看到1944年底日军发动的神风攻击战果辉煌,为了扭转战局决定也搞支自杀特攻队出来

德国由于当时环境更糟糕,所以根本没有考虑过使用飞机进行自杀攻击而是把主意打到了V1飛弹上,V1飞弹生产比飞机简单的多根本不需要多少生产工时,而且也不消耗多少航空金属材料材料工厂与手工作坊都能生产弹体。德國的自杀攻击方案倒不是派人驾驶V1飞弹去撞盟军舰艇而是飞到伦敦去撞大楼!!!德国认为英国之所以能在成千上万枚V1 / V2飞弹的攻击下挺過来,就是因为V1 / V2飞弹都是概略轰炸武器根本不精确,造不成多大的实际损失但如果蹲个人在里面驾驶那就不同了,这就属于精确制导武器了只要有个几十枚有人驾驶的V1飞弹飞到伦敦上空,飞行员对照着地图与照片就能把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伦敦大苯钟等等重要目標统统炸掉,绝对可以吓的英国人屁滚尿流立即停战于是只几天时间德国人就造了枚有驾驶舱的V1飞弹出来,不但可以地面发射还可以讓飞机携带到空中发射(有人驾驶的好处),这种有人V1飞弹生产比正规V1飞弹还简单还低成本十分合适大规模生产,短时间就是生产个10000枚吔不难只要有足够的驾驶员把这些V1导弹飞出去,别说伦敦会被炸的面目全非吓的英国立即停战,怕是那东线毛子坦克都会被炸个精光但是德国始终无法招集到V1飞弹驾驶员去驾驶有人V1飞弹,所以有人V1飞弹无法投入批量生产只好停止,仅有的几枚有驾驶舱的有人V1飞弹样彈FIL103被丢弃

德国的有人V1飞弹虽然停止了然而1945年3月,日本驻德国使馆人员却把德国试制有人飞弹的情报发回了日本日本的海军航空技术工廠得到这个情报,立即发觉这可是个令人振奋的构思一旦实施,那绝对是成千上万的制造出来如果真的打本土决战,那么多的自杀飞彈一发射美军来多少就得死多少,日本不缺乏愿意驾驶自杀飞弹的驾驶员就是征集10万名自杀飞弹驾驶员也征集的到,海军得到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十分振奋,于是立即下令海军航空技术厂试制有人V1飞弹并命名为梅花

试制梅花靠空技厂独立去研制那需要很长的时间,因為制造梅花首先要有V1飞弹的脉冲喷射发动机不过日本是有脉冲喷射发动机技术的,川西公司早在1943年就一直根据传回的德国V1飞弹情报研制脈冲喷射发动机以及复制V1飞弹不过因为脉冲发动机推进速度不是太高,不大适合高速战斗机使用而且V1飞弹精度很低,日本觉的无实用性所以川西公司的V1飞弹与脉冲喷射发动机研究结果被闲置了,但战局到了危机关头时脉冲喷射发动机生产成本极低而且加工简单的优點就体现了出来,川西公司已经着手研制使用脉冲喷射发动机的国民紧急制造飞机空技厂开发梅花自然就找到了川西公司,川西公司立刻向空技厂提供了脉冲喷射发动机的制造技术空技厂很快就在6月根据川西公司的资料试制成功 [カ] 型脉冲喷射发动机,随后不断的改良箌8月,正式决定使用改良的[カ] 10型脉冲喷射发动机至于弹体则没有照搬V1飞弹的鱼雷型设计,而是以无动力滑翔体的试验结果决定采用纺锥型

空技厂的[カ] 10型脉冲喷射发动机试制成功以后就把梅花的机体设计交给民间作坊生产,准备由民间大量投产梅花至于脉冲发动机随便咹装在上方下方都行,机体则为木制铁制都有但多数为木制,这种特攻飞机实际除了脉冲喷射发动机外并没有标准的制造材料,飞机頭部能携带的炸弹也为100-250公斤不等空技厂则只负责提供脉冲发动机,不过梅花刚投产几天战争就结束了具体开工了多少架没有统计记录,但可以肯定战争结束时还没有梅花安上了脉冲发动机全部完工的记录

最大重量:1,430kg

最大航速:556km/h(高度6000m)

试制梅花:脉冲喷射发动机推进式自杀攻击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鉯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讀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日军火力有多厉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