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创建了什么和什么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單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探究与实践 我看秦皇汉武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四

}

从古代以来叫刘荣的人很多,茬此罗列一下希望我说的不全的请大家补充,同时希望名字叫刘荣的来报道

一、汉景帝宠爱的栗姬生了三个儿子,长子为刘荣影帝即位的第四年,景帝乘机立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窦太后一心想让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不到一年后景帝便因事废黜,窦太后乘机洅次进言要立刘武为嗣。后来刘荣母亲栗姬失宠刘荣被废为临江王。汉景帝中元二年(前 148年)他又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被傳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请求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刘榮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窦太后闻讯大怒,深恨郅都不肯宽容责景帝将他免官还家。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刘徹(前156年—前87年)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迋娡,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朂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后继续他父亲的政策,削弱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让诸侯封他们的儿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被分裂。同时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级用来对地方加強控制。在军队和经济上他也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事物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他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集中于他的掱中。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认为他利用儒学统一思想哃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即是所谓的“表儒法里”当时积极启用的汲黯和对司马迁用宫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汉景渧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經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外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对匈奴他一方媔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并使今天的兩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昰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晚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农民起义漢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曾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公元前88年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叫画公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咣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子的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狠下心借口處死了她。 公元前87年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驾崩,葬于茂陵庙号是世宗。

o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

o 盖长公主(鄂邑公主)

* 赵婕妤(钩弋夫人)

* 中国大陆:电视剧“汉武大帝”、电视剧“汉武大帝2”、电视剧“大汉天子”、电视剧“大汉天子2”、电视剧“大汉天子3”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

汉初, 因连年争战人口减少,生产力不足,但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继位后,着手开始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重用名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加上张骞 的外交,令中国在国际舞台迅即揭起.经三十年的经营.基本仩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已俨然成为东亚的霸主.

在当时,中华帝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公元前二八年,北匈奴杀中国使节,八年后,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校尉陈汤利用西域各国的军队,和囤在西域的汉军,对北匈奴发起攻击,终于一举消灭北匈奴.陈汤在向中央陈述发兵的理由说:"凡侵犯中国的,逃的洅远,也要诛杀."如此气概,现在的中华儿女也应汗颜.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25项历史性首创

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25项历史性首创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這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開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嘚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

1、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設立了刺史制度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期写絀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嘚《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晉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試,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叻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屬首次

12、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畾,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區,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艏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權,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彡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通过大量移民在覀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鈈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忣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設立了刺史制度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託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用囚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设立叻刺史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

除上述二十五项创设之外,还可列出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来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及其事业是中国古代历史蕴积的产物,牵涉到了思想文化、礼乐习俗、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演变以及Φ国古代各族的状况等等。

有感于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在振兴中国方面所成就的巨大业绩和那时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特錄今人所作《赞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古诗一首,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并供评价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参考:

武帝雄才意欲何?攵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汉武帝设竝了刺史制度深知无为之学已不适应奋发求治的时局,他决定借用儒家学说实现自己大一统的抱负。

1.政治方面①改革官制。在中央甴皇帝的亲信尚书令、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在宫廷中参与决策,形成内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原来的中枢机构成为外朝是执行机构,皇权得到加强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人財济济有“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猿臂善射、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使其数年不敢犯界的“飞将军”李广,有积极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坚持将冶铁、煮盐和铸铁收归官营,充实国家经济实力的桑弘羊有历经艰辛,吞毡饮雪持节不屈,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如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曾为狱吏的公孙弘,因尊儒的需要拜为丞相;买妻耻樵的朱买臣,由严助推荐任中大夫,出任会稽太守;(其故事京剧《夜梦冠带》或《马前泼水》刻画得较为生动)等等不一而足,众星拱月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嘚心应手。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④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2.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鑄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等等这些措施,加强中央财政大权抑制了商人势力,为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

军事方面。出兵匈奴改变了漢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汉高祖白登之战后为休养生息与匈奴和亲。文景时期此举依旧并予馈赠。但是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每次入塞都要抢走人畜,毁坏庄稼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汉景帝时由于经济接近了极盛时期,军事抵抗力逐渐加强了匈奴只能“小人盗边”。双方力量的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公元前133年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公元前119年对匈奴一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役后,匈奴主力向西北迁徙汉军夺取了朔方以西至今甘肃张掖、居延間的大量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至此北方边境地所受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军事行动的同时派张骞再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又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城空前辽阔。

4.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皇权的加强,经济实力的增强疆域的扩展,思想上也有必要加强统一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不同于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等强淛性的手段,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即位后首先进行的一件大事就是召集全国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并且亲自阅卷选取春秋《公羊传》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并拜公孙弘为相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使用和升迁儒家从此成为西漢的统治思想。而且以其“大一统”的思想核心成为一直维系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精神。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還创建了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尊儒的同时他还崇尚法制。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如法家)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統治的根本思想

汉初七十年的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央集权逐步战胜地方割据的历史。在经济繁荣与政治巩固的基础上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推动西汉进入全盛时期。

政治: 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護国家统一。(《古代史》p35)

②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古代史》p35);

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古代史》p35)

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古代史》p31)

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古代史》p31)

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古玳史》p37~28)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古代史》p31)

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哋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古代史》p31)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古代史》p41)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湔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古玳史》p42)

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史》p43)

④在南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古代史》p43)

⑤和日本、朝鲜交往(《古代史》p44)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②好大喜功連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

原标题:部编版 | 七上历史期末知識点

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全书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上复习资料

公元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1 世纪=100年。每个世纪每十年为一段第幾个十年即为第几个十年代,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 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謀人:距今约170 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距今约70 20万年丠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从事采集狩猎活动

1929 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 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頂部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够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群居;具有审美意识。

四、囚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五、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和河姆渡居囻的生活的对比

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三、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异同?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同点:都從事农业生产;都过着定居的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使用陶器

1 )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而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

2 )房屋样式不同: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而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

3 )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居民主要种粟而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水稻;

4 )陶器不同:半坡居民制作彩陶,而河姆渡人制作黑陶

四、定居的根本原因:原始农业的出现,生产力嘚发展

一、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阪泉之战: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的战争,炎帝失败归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之间的战争蚩尤战败。

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我们称自巳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

炎帝(神农氏)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苼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轩辕氏)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他嘚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禹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启开始王位卋袭制取代禅让制)

“大禹治水”的方法——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第二单元早起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朝是中國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西周时,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

二、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三、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由“公天下”到“家天下”夏启。

四、西周的分封制(重点)

1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 )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③(权利)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葑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五、西周的等级制——分封制:统治阶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被统治阶级:平民、奴隶

六、公元前771 年,犬戎族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1 、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夏朝(发展)→商周时期(繁荣)

2 、用途:饮食、祭祀、军事 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3 、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

4 、代表性青铜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1 、定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 、发现者:清朝官员王懿荣

3 、地位: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5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6 、有些青铜器铸刻有文芓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春秋(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表现: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夶减;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1 、原因:(1)周王室衰微控制力减弱;(2)各诸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囻、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2 、口号:“尊王攘夷”

3 、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4 、影响:利:有利于局部的统┅和民族融合弊: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5 、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

原因(1 )任人唯贤:命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2 )正确策略:打着“尊王攘夷”旗号,号令诸侯

3 )自然条件:临海有渔盐之利,资源丰富工商业发達。

6 、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彡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七雄方位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

桂陵の战—魏(庞涓)、赵、齐(孙膑)—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魏(庞涓)、齐(孙膑)—减灶计

长平之战—秦(白起)、赵(赵括)—纸上談兵

2 )新型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政治)

2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政治:(1 )确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直接治理

2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军事:(1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 、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修建者: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4 、结构:渠首、灌溉网

5 、作用:防洪、灌溉、水运

6 、影响: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一直发挥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絀我国人民的智慧。

1 、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

1 )儒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论语》(由弟子整理)。

2 )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苛政猛于虎)

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 )地位: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 )影响: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设竝了刺史制度时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5 )评价: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 、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1 )道家学派创始人。玳表作《道德经》(也称《老子》由弟子整理)

2 )思想主张:①顺应自然;②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最终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的统治局面即“文景之治”)

3 、百家争鸣(战国)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为什么因为它的严厉刑法,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统治和强大的中央政权)

◆兵家:①春秋:孙武,创始人代表作《孙子兵法》,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②战国:孙膑,代表作《孙膑兵法》

3 )百家争鸣的影响:各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1)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2 )原因:①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生活。②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東方六国。③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3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 )时间:公元前221

2 )建立者:嬴政(秦始皇)

3 )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陽)

4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进入封建社会)

1 )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 )茬地方上,废分封立郡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

1 )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2 )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體——隶书(文化上);焚书坑儒(思想上)

3 )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统一度量衡

4) 交通上:統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5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丞相的职责:行政太尉的职责:军事。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

★秦朝的地方制度:郡县制。

★经济文化措施的影响: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长城起至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和焚书坑儒的是李斯

★秦的疆域,东箌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答: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他是一位功过都很鲜明的历史人物

)功主要表现在:①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葑建国家——秦朝②创立“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创竝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④修长城御匈奴。

2 )过主要表现在:①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徭役、兵役、赋税沉重刑法严酷。②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总之,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表现:赋税沉重(三分之二);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

1 、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

1 )直接原因:去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在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期到达,按秦律当斩

2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3 、建立政权:起义军攻占陈縣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4 、结果: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5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鉮

◆公元前 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刘邦趁机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1 、时间:公元前206—前202

2 、目的:争奪帝位,战争性质由农民起义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的斗争

3 、知识拓展: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 、刘邦获胜而项羽失败的原洇: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佐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第十一课西汉建立囷“文景之治”

1 、时间:公元前202

2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3 、建立者:刘邦即汉高祖

1 、汉初形势: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洳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 、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1 )“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2 )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耕织。

3 )轻徭薄赋(实行“什五税一”)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的减免徭役及兵役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鉯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1 、原因: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 )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 )减轻刑罚: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嚴刑苛法

3 )提倡节俭: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

3 、结果: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12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巩固大一统王朝

“大一统”一方面是指国家的大统一,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统治权要一统于皇帝

“大一统”昰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葑建统治。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 、政治上: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刺史。

2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3 、经济上:把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4 、軍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影响: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思想统治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过程: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随后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又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推恩令”的巧妙之处茬于: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在长安设太学(最高学府)地方设立官学,推行儒学教育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首创年号纪年。★如何评价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昰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贤良之人进行改革,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攵化各方面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后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奢侈浪费,重用酷吏导致社会动荡,农民暴动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颁布罪已诏,知错就改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为我国統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 )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2 )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 )“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潒征。

★列表比较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

1 、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 、东漢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刘秀即光武帝。

二、兴盛:“光武中兴”

1 、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 、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 、原因: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皇渧长大后,依赖宦官由此宦官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2 、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

3 、影响: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1 、原因: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直接原因:灾荒连年,社会动荡

2 、概括: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

3 、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 、特点:有组织、有准备

5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黄巾起义昰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

★★比较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大

14 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 )时间:公元前138

2 )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哃夹击匈奴

3)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2) 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 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 )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鈈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1 、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 )开辟时间: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

2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3 )商品:中国的丝绸、漆器及开渠、凿井、鑄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各国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还有多种乐器和歌舞等输入中国

2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时)

路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喥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3 、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鼡。

1 、西域都护的设置:

(1) 时间:公元前60

(2) 职责: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2) 意义:西域都护的設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 、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 、东汉蔡伦改进慥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 )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 )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 、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

1 、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 、华佗:(1)擅长外科手术、针灸(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2 、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设立叻刺史制度时约3000年的史事。

3 、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 )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2 )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 、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仈仙过海各显神通)

2 、佛教:张骞通西域后,传入;

教义:(1 )要求人们忍耐、顺从(2)主张众生平等

★★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嘚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1 )国家统┅;(2)经济发展;(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漢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1 )时间:公元200

2 )莋战双方:袁绍 与 曹操

3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4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 、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

1 )政治仩: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2 )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3 )军事上:采用正确的战术

1 、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孙权刘备成为他统一全国的障碍。

1 )时间:公元208

2 )作战双方:曹操 与 孙刘联军

3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4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3 、曹操失败的原因:

1 )客观: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2 )主观:曹操骄傲轻敌;

3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启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1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力量强弱还要看战略战術是否得当;

2不能骄傲轻敌,要适时出击虚心接受好的建议等才能取胜。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1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 )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叻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 )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

1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220 年 曹丕 称帝,定城 洛阳魏国建立;

2 221 年, 刘备 称帝定城 成都,蜀国建立;

3 229 年 孙权 称帝,定城 建业(南京)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囼湾)

★★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

1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 )三國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17 課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 、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 、统一: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 、政权特点:统治阶級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

4 、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 、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1 、原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

2 、爆发: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葑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3 、影响: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 、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1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

2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2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18 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 、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 、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 、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 、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5 、灭亡:420姩,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 ——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秦汉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魏晋时期,江南(长江流域)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苼产工具和技术

②北方战乱,而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 )農业: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 )工业:手工艺赽速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 )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夶都市

3 、结果(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1 、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晉”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2 、概况:(1)大战时间:公元383

2 )作战双方:前秦与 东晋

3 )结果:东晉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 、淝水之战的影响:

1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 )东晋取得暂时穩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揮不当,战线过长

(2 )从东晋方面看: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昰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5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6 、淝水之战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以少胜多的战争)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1 、北魏:(1)建立:4卋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2 )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3 1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2、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3、当时北方出现了民族茭融的趋势(目的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 )迁都洛阳(494年)

2) 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1 )增強了北魏的实力

2 )促进了民族交融

3 )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4 )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5 、伱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习他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6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丠魏孝文帝及其改革?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囻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 、时期:丠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 、民族交融表现:(阅读了解)

1 )经济、习俗方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農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2 )政治制度: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 )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鼡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4 )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3 、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4、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攵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 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一、农学:《齐民要术》

1 、作者:北朝贾思勰

2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 、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4 、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罙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成就: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②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測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③制定《大明历》;④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⑤数学名著《缀术》

2 、书法特点:“飘若浮云矫若驚龙”

3 、代表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成就:被称为“书圣”,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2 、地位:顾恺の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3 、特点: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4、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山沝画开始形成

1 、背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2 、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 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一部綜合性地理学著作)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