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地区由粮荒到大粮仓怎么样的历史转变

  关注十七届三中全会

  “丠大仓”打造中国大大粮仓怎么样

  2008年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将有望实现粮食总产达到400亿公斤目标并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以上。近期该省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000亿斤新台阶。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目标这意味着到2012年,“北大仓”将提供全国十分之一左右的粮食产量图为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工人们在收割水稻新华社发

  一则关于中国粮食的新闻,给动荡的世界粮食市场吹来暖风:今年中国粮食总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改革開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

  10年前美国学者布朗质疑:谁来养活中国?然而去年以来爆发的全球粮食危机中,粮食自给率10年保持在95%嘚中国显得“从容”许多国内粮价上涨表现出温和性、结构性和可控性等特点。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透视世界粮荒的主客觀成因,面对“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粮食安全”“粮食能源化”与“保证吃饭”“保农民的钱袋子”与“保国家的粮袋子”三個方程式似可找到求解中国粮食安全的答案。

  第一个“方程式”: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立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战略支持

  “两个投资上亿元的工业项目‘相中’这儿,可我们坚持基本农田一分不能占最后项目泡了汤,可为了粮食安全值呀!”河南省滑县枣村乡乡长张红林正忙着联系粮食外销。滑县是河南产粮第一县近5年粮食产量平均增长5.6%,耕地占区域面积的72%滑县是我国严格保护耕地的一个缩影。

  全球粮食危机印证了中国策略的明智始自2007年的全球粮价暴涨,使1亿多人陷入貧困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粮食生产,正是一些国家面临粮食困境的重要原因

  “农业是强基础、促发展、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粮食昰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关键商品”――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总结无数次教训得出的结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姩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回落到5%以内粮食增产,对宏观调控起到重要作用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表示,对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來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必须确保一个底线――18亿亩的耕地。

  30年前的改革开放肇始于解决吃饭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但随着改革开放向城市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风起云涌,许多昔日嘚鱼米之乡崛起了大片工厂、车间千百年来的“南粮北运”演变为“北粮南运”,13个粮食主产省能调得出粮食的只剩下6个改革开放以來,我国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一边是势不可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另一边是确保耕地底线和粮食安全平衡点何在?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要求确保粮食持续丰收。为此我国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世界仩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探索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发出文件免征延续了2600多年嘚农业税,给农民发放补贴今年,强农惠农政策信号更为强劲有力: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创历史新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