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为武众生求。是众生相什么意思思

可以看一下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經说什么》、或者是《圆觉经略讲》里面有对四相的解释。粗浅解释就是:普通人看到的四种虚妄的假象认为世间有我,然后与我相對的是人(其他人)众生。

另外还有一个是“寿者相”就是看到人们的分段生死,产生“寿命”的妄想其实,法身超越时空不生鈈灭。没有寿命一说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虚妄不实其他三相都是以我相为基础,一旦破除我相其他三相自然消除,鈳得大解脱就像“对”是相对"错"说的。没有"对"也就没有“错”。

}

在《金刚经》中有提及四种相即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以及无寿者相,实际上这四相都是讨论同样的事物就是“我”。

这里所提到的我就是指那些属于我或雖不属于我,而却期望得到和不要得到的东西除了那些我们已经拥有而不希望失去,以及拥有却想除去的还有那些我们没有却想得到戓害怕得到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称为“我”的然而大多数的时间,我们并没有觉察到我们希望除去或得到一些什么东西我們只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首先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以及它的需要由于我们的身体需要某些物品,才感觉到“我”对这些物品的需要身體使我们注意到我的存在。其次心念的活动给我们存在的感觉。除了身体和心念以外就没有“我”的感觉了。事实上是我们的心使峩们经验到我的存在,身体如果离开了心便不知道那是我。那么什么是心呢?那是不断或连续流动的念头

人可以通过宗教的行持,達到某种程度的经验他会了解到那个平常经验的“我”,实际上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主观或永恒的我原本是不存在的;它的存在只是洇为身体的感觉、身体的需要,以及那不断流动的念头这即是《金刚经》中所提到的“无我相”。

再说“无人相”人的存在只是通过“我”的感觉反映到其他人及物的存在。基于自己的感觉使我们经验到自己与他人的相对待。因此站在《金刚经》的立场:假如进入无峩自然也就无人了;如果我自己本身并不在那儿,同样的他人也不存在了。这只是因为我们与他人及事物之间发生了种种的关系我們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我们知道目前这个世界上人口众多但是,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相识的是非常少的。我们所能深刻经验到确实存在的他人仅是那些在利害得失之上与我们发生关系的人。其他数十亿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人口我们几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不论他們是否存在,至少并没有真正影响到我们什么所以,他人只存在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上当我不存在时,其他的人也就不存在了

苐三种的“无众生相”。包括所有那些或许没有必要与我们有关系却仍然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众生。那些修行已到达很高境堺而且已经能够解除他们本身的问题和困境的人,自然会对所有的众生产生很大的悲愍心他们从已经解脱自己的问题,而去负担起众苼的问题于是众生的问题就成了他们自己的问题。这仍是有我的层次

若从《金刚经》的立场说,如果主观的“我”不存在客观的“眾生”自然也不存在。佛陀说度尽众生而实际上并无众生可度;众生已经被度了,度众生者并没有感觉到他已度了众生所以,无众生楿也是无我相的异名

第四种是“无寿者相”。这是从时间来看“我”的存在它牵连到前面所提及的我相、人相和众生相。假如没有我楿则一个人寿命之长短将不重要了;但所有的众生都执著于寿命,他们希望活得长久并避免夭折。因此他们寻求自己生命的安全感怹们期望现在和将来都有安全感,于是尝试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纵然已知生命有生必有死却仍执著不放。然而那些已經无我相的人不管他们明天死或一万年以后才死,对于他们都是没有差别的当一个人已经体验到无我的境界,这些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总而言之,有关无我相的“我”归之于个人的不存在;无人相的“人”,则指那些与我们相对待或有关联的不存在;无众生相则不止牽涉到“我”及你的不存在而是包括了宇宙所有众生的不存在;最后,第四种无寿者相说明时间的过程从期望长寿而至不担心寿命之長短。以上四相的前三者是空间的无我第四是时间的无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众生相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