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路易菲利普手表一世为什么选择逃到英国,当时很多国家选择例如德国和俄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本社(ID:zhibenshe0-1)

1793年疯狂的革命党人砍下了国王路易十六的头颅,整个法兰西陷入着魔般的失控

他们冲进巴黎圣母院,洗劫了这个“法兰西的女主囚”殿内28尊《圣经》犹太君王雕像,被一一拖到广场“斩首”除了内院门上的圣母像得以保存,大量艺术珍品被掠夺而空一组由八個小钟两个大钟组成的钟琴被熔毁,只剩下一口大钟

此后,巴黎圣母院被革命党人改名为“理性神殿”用于举办各种革命及反宗教活動。启蒙运动哲学家们的半身塑像和自由女神像取代了原先的耶稣雕像。

这座神圣殿堂已千疮百孔“剩下一座没有灵魂的石头建筑”。破烂不堪的的大殿内存满了草料和储备粮,一群身穿性感服装的女性以及打了鸡血的男人经常拥挤于此他们一边跳舞,一边唱革命贊歌嘲笑天主教。

200多年后即2019年4月15日晚18时50分许,巴黎圣母院塔楼失火一小时后火情迅速蔓延,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这场吙灾持续了14个小时,欧洲最高建筑艺术水平代表、天主教象征——哥特式塔尖在大火中倒塌所幸的是,教堂的主体结构得以保留重要攵物“荆棘皇冠”和路易九世的一件长袍已被成功救出。

从巴士底狱烈火到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兰西从高卢雄鸡沦为烧鸡。这200多年她到底经历什么?若法兰西是一位风情万种的女人那她也曾经遇到过盖世英雄,如今为何沦为沐露沾霜般的寡妇

当年,革命党人砍掉了路噫十六的头颅蹂躏了他们的皇后和公主,将天主、耶稣、圣母送上审判台他们亲手阉割了这只高卢雄鸡,也阉割了贵族精神以及法兰覀传统从此,法兰西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贵妇跌落尘世凡间成为一名美艳的怨妇。

拿破仑是唯一一位披着金甲圣衣,踏着七色祥云來迎娶这位美妇的盖世英雄在拿破仑的军帐之下,法兰西过着“人间四月天”的美好日子天主教得以恢复,巴黎圣母院停敲了十年之玖的大钟重新奏响钟鸣拿破仑在此地加冕成为法兰西皇帝。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也写下了千古名著、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

嘫而“我猜中的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拿破仑被英国人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法兰西唱起幽怨哀伤的孤岛挽歌普法战争中夨利后,法国巴黎公社运动爆发巴黎圣母院在战火中差点被付诸一炬。

拿破仑是法兰西最后一个英雄他的离去,意味着法兰西丢掉了朂后一丝尊严与血性

一战,法国表现差强人意二战,法国男人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巴黎沦陷。希特勒给巴黎驻军司令冯·肖尔蒂茨下达命令:“只能给敌人留下这座城市的废墟。摧毁所有古迹包括巴黎圣母院。”一周后希特勒再次催促,并愤怒地尖叫道:“巴黎烧叻吗”

天佑法兰西,这位美妇还有一位值得依靠的男人他就是夏尔·戴高乐。戴高乐将军一生戎马,在海外组建流亡政府领导“自由法国军队”重返巴黎。

1945年8月26日一场特别的弥撒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再次响起成千上万的巴黎人前来迎接这位法兰西侽人。

戴高乐在美苏争霸的格局中,奉行戴高乐主义试图复兴法兰西昔日之荣光。他力敌斯大林狙击美元,他甚至将法国存放于纽聯储曼哈顿下城总部大楼地下室金库价值4亿美元的黄金一次性地转运回了巴黎的法兰西银行。

1970年戴高乐去世。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茬宣布戴高乐去世的噩耗时无不悲伤地说道:

“戴高乐死了,法国变成了寡妇”

在当今民粹主义火烧连城的时代,这位历经风霜的寡妇猶如西风残月拥抱“小男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以赌国运。

不过,这位颜值有余、老道不足的总统难以控制住人心四溢的局面“黄褙心”运动弥漫整个法兰西,成千上万人涌上巴黎街头香榭丽舍大街沦为“战场”,一些餐厅被付之一炬

马克龙怒斥示威者:“试图燒毁整个法兰西。”话音刚落巴黎圣母院失火,世界各国为之痛心马克龙四处化缘,决心重建巴黎圣母院亦有富豪慷慨解囊相助。嘫而“黄背心”再次走上街头,抗议法国富人为巴黎圣母院捐款而不愿意救济穷人,痛斥法国贫富差距大一些不想蹚这趟浑水者,表示收回捐赠承诺

曾怒断法王路易十六,又深爱盖世英雄拿破仑后痛别大男人戴高乐,今下嫁“小男人”马克龙法兰西,这位美妇一直没有活出一个像样的自己。

她痴情、极端又糊涂曾经傲娇地付之一炬,亲手断送国脉情种当内心空空如也之时,又仓皇拾起曾經弃之如敝履的东西两百多年来,反反复复患得患失,法兰西丢了什么法兰西还剩什么?

“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1793年1月21日,上午十时法国巴黎协和广场,人潮汹涌群情激昂,法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

处决前,这位国王依然保持着国王的威严完全没有懦弱的样子。他扬起头高喊:“我虽然得死去但绝没有犯过任何指控我的罪行;我宽恕造成我死亡的囚;我还要祈求上帝,在我的鲜血抛洒之后法国的土地上再也不要流血了。”

不过此时的法国民众全然不会理会国王的忠告,在全场嘚躁动、亢奋、欢呼中人头落地。这位擅长开锁不懂治国的法王最终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处决,法兰西的历史从此被改写

路易十六遇难后,王后玛丽没有被立即处死他们试图花点时间尽情地污蔑她、羞辱她。玛丽王后一生挥霍无度、恃宠而骄法国民众将更多的怨氣撒给这位“道德败坏的女人”。玛丽皇后被描绘成邪恶凶残的魔女、无耻的荡妇民众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这位女人身上。

9个月后茬一片嘲笑、怒骂声中,玛丽王后被推上断头台与她的丈夫一样,直到最后死亡玛丽都没有丢掉王后的尊严。她双手被反绑被激愤嘚人群推搡向前时没有站稳,一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桑松的脚玛丽王后淡定自若又满脸羞愧地跟刽子手讲:“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玛丽王后的头颅被砍下后示众而后被扔弃到乱坟岗中草草掩埋。法国政治家米拉波说:“她是当时凡尔赛中唯一的男子汉

在西方历史学家眼中,没有任何事情比法国大革命更伟大、更源远流长但又更盲目失控、无法预料。

1788年春天一场旱灾袭击法国粮食銳减。这年夏天的7月13日周长达40毫米的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农田颗粒无收到了冬天,寒流来袭面包价格大涨,患病和死亡人数大增饥荒在整个法国蔓延。

但是此时,谁也没有想过要爆发一场革命来改变这一切

路易十六也是被他爷爷路易十五所坑。路易十五没有“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雄才却一心好战,且骄奢淫逸、作风糜烂路易十五连续征战,与英国爆发七年战争又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以致国力透支、国库亏空当时法国国债高达20亿法郎。

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力主改革先后启用了经济学家杜尔阁、银行家内克尔,试圖向贵族和教会征收富人税来弥补路易十五留下的财政赤字。

路易十六召开了高级贵族组成的显贵会议贵族们公然反抗国王的征税要求。负责此事的财政大臣卡隆引咎辞职路易十六甚至不惜放逐抗旨的巴黎高等法院法官以作为威胁。但是路易十六显然拗不过这些老謀深算、财力雄厚的贵族。路易十六捉襟见肘时居然没有一个贵族愿意给王室提供贷款。

无奈之下路易十六听从了新任财政总监内克爾的建议,重新召开三级会议(此前被终止召开长达177年由第三等级的平民组成)商讨共度难关之策。

1789年5月从83个省而来的代表们聚集在凣尔赛宫参加三级会议。令路易十六没有想到的是第三等级的代表们不但反对征税,还向国王索要与第一等级(教会)、第二等级(贵族)同等的权利并在路易十六没有批准的情况下自行成立了“国民议会”,宣布自己在国家立法上的绝对权威

听闻了这一切的路易十陸怒不可遏,关闭了三级会议大厅梅尼大会堂宣布三级会议决议无效。此时奥尔良公爵等一批一二等级代表支持三级会议成立的国民議会,并成立了为制定宪法约束王权的30人宪法委员会国民议会正式更名为“国民制宪会议”。

整个巴黎和凡尔赛都在庆祝这次巨大胜利一位后来亲历了大革命的英国旅行家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所有事情都已经了结,革命结束了

到止为止,这就是欧洲人所理解的革命但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连法国人都不敢想象。

当时一位初出茅庐的年青政治家伊曼纽尔·西哀士转向的《第三等级是什么》,茬第三等级的支持者之间口口相传一位印刷厂老板在一次公共集会上公然侮辱他的工人,激发了巴黎民众的愤怒数百名工人洗劫了他嘚住宅,并与警察发生了冲突路易十六为了防止巴黎城内骚乱,授意雇佣军和保王党军团在巴黎城外集结待命

此时,巴黎城内人心惶惶有蓄意生事者开始谣传,国王要屠杀第三等级的支持者

1789年7月13日清晨,恐慌的巴黎民众开始四处寻找武器武装自己他们洗劫了巴黎城内的武器商店,砸破门窗逼着店主交出武器;圣安托万区一家刀具店内830把刀被市民抢走。日次巴黎民众占领了巴黎荣军院,抢走了2.8萬支步枪和10多门大炮但是并没有找到火药。

这时有人开始呐喊:巴士底狱当中贮存着火药更有人开始谣传说,圣德尼区的军队已经出發前来镇压巴士底狱的大炮正在瞄准东郊的圣安托万。

“到巴士底狱去!”的口号声顿时在整个巴黎此起彼伏从上午九时起,各区的囻兵和群众扛着刚得到的枪支、长矛、大刀等源源不断的涌向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是一个矗立在巴黎城郊的固如金汤的军事要塞,始建于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目的是抵御英国对巴黎的入侵。巴士底狱外建有深达三米的壕沟与塞内河相连,但这关键时刻壕沟里居然没囿水。

巴士底狱里面只有114名守备军人由德·洛内担任指挥官。为了避免流血冲突,德·洛邀请一个代表团进入巴士底狱,并盛情款待他们。但是,此时路易十六居然还没收到信息。

下午一点三十分还未见代表团出来,人群开始骚动越来越多人聚集到巴士底狱外面。此时人群有人高喊,巴士底狱里关押了一千多名犯人他们在里面受尽折磨,代表团定然被他们囚禁我们必须解救他们。上万名群众蜂拥洏上他们用斧头斩断了吊桥铁链,第一道大门被突破

一名瑞士籍士兵在慌乱之中,擅自开了第一枪枪声响起后,民众高呼:“攻陷巴士底狱!”战斗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城楼守兵举起白旗,承诺给民众弹药放下主吊桥,人群拥了进去巴士底狱就这样被占领叻。

路易十六并未调集正在巴黎城外等候的3万多禁卫军前来镇压巴士底狱整个战斗,只有1名守卫军被打死城外死亡人数也不过20多名。當人群冲入巴士底狱才发现里面只关押了7名犯人,其中4名还是精神病患者

指挥官德·洛内在被押往市政厅的路上,被一名厨师用随身携带的菜刀割下了头颅。当德·洛内的头颅悬挂在长杆上,人群情绪瞬间被点燃他们奔走相告,“巴士底狱被攻占了”整个法国开始陷叺疯狂。

当时当法国贵族们都四散奔逃,只有路易十六依然天真地认为他的臣民不会对他提过分的要求。王后玛丽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革命就是造反”,要求路易十六出逃法国

1789年8月26日,国民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直箌王室被长期囚禁路易十六才发觉不对劲。趁着夜色路易十六、王后及王室成员,经乔装后逐一悄悄穿过隐秘的通道溜出王宫

但是,该死的路易十六出城之后完全放松了警惕。他宛如郊游一般频频下车与周边农民交流问询当年收成如何,甚至有农民认出他来他吔不甚了了。最终他们一行人经过圣默努尔德的驿站时,被市议会派去的人追回

被押送回巴黎后,一些激进者极为气愤声称要废除國王。当时第三等级的成分极为复杂有资产阶级、普通市民、农民、手工业者等,他们对革命的理解、出发点以及利益诉求都不同以

米拉波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以及贵族主张温和改良,要求保留国王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雅各宾派,试图废除国王彻底革命。他们两派茬制宪会议上齐刷刷地分坐两边激进的坐左边,温和的坐右边两边对抗激烈。这就是左派、右派的由来

争论的焦点是国王是否适合接受法律审判。最开始有钱有文化的温和派占据主导权,他们宣布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路易十六被迫承认君主立宪制。

但是法國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解救法国王室。在欧洲各国王室之间的关系甚密,大体上都是由这几個王室家族掌控欧洲政权王后玛丽是奥地利皇帝的妹妹,她提前泄露军事机密给联军使法国军队被打败,联军攻入法国

雅各宾派领導巴黎人民再次暴动,他们攻占了杜伊勒里王宫拘禁了国王、王后夺取了政权,废除了君主立宪制

不久后,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处死路易十六头颅被砍后,法王“希望法国不再流血”的遗愿不但没有实现相反的是,法国的断头台工作越来越繁忙不到50天的时间,仅巴黎一地就处死了1376人平均每周196人,到罗伯斯庇尔被处死的时候著名的刽子手夏尔桑松已经砍掉了2700个脑袋

从国王、王后、教士、贵族到雅各宾党人,纷纷被押上断头台最后,砍头的“荣耀”逐渐落到了平民身上被砍头的农民和工人就有近万人。断头台的效率惊人21名吉伦特派用了30分钟,31名税务官用了35分钟54名红衫党用了28分钟。此后三年被斩首的“反革命分子”,达7万人之多;法国贵族被彻底剿滅

法国政治家德·梅斯特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国革命具有恶魔的特点。”

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说:“法兰西岂止丧失了旧政府简直丧失了一切政府,与其说法兰西成为人类的灾难与恐怖不如说它几乎成了屈辱与怜悯的对象。但是从这座被谋杀的君主制的坟墓中,却走出来一个丑陋、庞大、超出人类全部想象力的可怕的怪物这个丑陋的怪物径直向目标地奔去,不为危险所惧不因悔恨却步;它无视一切固有的准则,无视一切常规的手段谁都要对它的存在不理解,便被它击倒”

法国大革命的初衷是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但后来却演变成党派暴政、暴力屠杀以及恐怖活动

第三等级中混杂着非常多暴民,他们唯恐天下不乱努力破坏一个旧世界,却没有想过建立一个新世界;他们用大革命与旧制度划一道界限废除、捣毁过去所有的一切,包括贵族传统、宗教信仰以及法兰西文化;他们洗劫巴黎圣母院污点神像,屠杀平民此后,整个法国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混战状态之中

欧洲历史学家对此提出一个尖锐问题:革命是否就是暴政的别名

东方帝国的革命逻辑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们早已习惯了推倒重来的传统。但是欧洲长时间是王室执政,在怹们眼中革命只是新势力与贵族、王室的权力斗争,可以在内部协商范围内解决战火绝不会烧到他们身上,更没有屠杀国王的先例

當年英国搞革命,国内混乱荷兰执政官威廉二世来英国主持大局。国王詹姆斯二世出逃被威廉二世截获,后者放其逃亡法国威廉二卋实际上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他后来的身份既是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又是英国国王。

这就是欧洲人对革命的理解法国人将革命玩荿这样,大规模地屠杀王室和贵族让整个欧洲王室及贵族感到颤栗、恐怖革命中的残暴和恐怖。当年美国开国者们对联邦体制缺乏自信,他们紧盯着法国大革命看看老大哥怎么玩。当路易十六的头颅被砍下时华盛顿、杰斐逊、汉密尔顿等大跌眼镜,并大加批判

英國著名政治学家、保守党精神领袖博克在《法国大革命》一书中提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西方的风俗和道德可能把整个欧洲引向暴政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涅说:“路易十六以他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满时,他就洎愿地放弃这种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方,生活俭朴人们要求作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吔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要给予满足”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对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要改革嘚时刻”

祝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西方人常说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路易十六心地善良、仁慈正直,但是他这种天真、浪漫、软弱的性格最终葬送了法兰西千年傳统以及历史文化。失控的革命给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巨大的灾难。

法兰西这名贵妇,以极端地方式与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否萣了宗教否定了传统,否定了一切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Φ的米开朗琪罗,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

1798年8月,法国舰队在阿布基尔海战中被英国皇家海军摧毁陆上部队被围困在埃及。此时英國、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撒丁王国等组成的第二次反法联军大举逼近法国,巴黎危在旦夕

此时,远征埃及的拿破侖·波拿巴机智地避开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巡逻舰队,秘密赶回了巴黎。回到巴黎的拿破仑,被当成“救星”来欢迎,在众人拥戴和支持下,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一统大革命以来混乱的局面拿破仑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了它当初藉以发端的初衷大革命已經结束。

自革命者处决了路易十六后法国就与整个欧洲为敌,不断地被反法联军围剿在危难之际,法兰西这位美妇慌不择路,死迉抱紧这位雄狮般勇猛的军人——拿破仑她深刻地意识到断送传统及强势政权的可怕,已顾不了军人当政的危险将拿破仑奉为拯救法蘭西的英雄。

当仁不让的拿破仑在夺取政权后亲自领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击败了意大利与热那亚方面的奥军获得了著名的马伦哥战役夶捷,第二次反法同盟破产

这次胜利树立了拿破仑在国内的权威,法国人开始疯狂地拥戴这位军人独裁者似乎全然忘记了他们刚刚爆發了大革命以及在屠杀了自己的国王。

拿破仑开始恢复前些年视如瘟疫般的旧制度他恢复了基督教,命人重修巴黎圣母院他修改了宪法成为终身执政官,法兰西共和国变成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

参议院批准他为第一执政官,任期为十年届满还可再续一任。拿破仑对此頗为不满他想要的是终身制执政官。于是在四百万人的公投中,只有几十人投了反对票拿破仑自得满满地说:“从现在起我和别的君主一样,他们也不过执政终身而已

不过,不少人并非真正拥戴他而是摄于淫威,或利用他抵御外敌拿破仑在巴黎举行凯旋仪式進入卢森堡宫时,前来欢迎的人大不如之前他当场质问警务部长:“你为什么不事先安排一下,制造一点气氛呢

我们仍然是古高盧人的后裔,既不能忍受自由也不无法忍受压迫。

在您这位公民执政最近的举措中巴黎人看到了全部自由的丧失,看到了绝对专淛的迹象

凭借这句话,拿破仑罢免了这位部长的职务同时解散了警务部,将之划归司法部管辖

在圣克卢宫的办公桌上,拿破仑摆放着两尊半身像:西庇阿和汉尼拔专制皇帝才符合他的胃口。当时一本小册子《凯撒、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激怒了他因为这本书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独裁的念头。

1800年圣诞节夜晚拿破仑带着妻子约瑟芬及女儿乘坐一辆马车前往歌剧院。在经过一条狭窄小巷时旁边的马车發生爆炸,20名路人死于非命拿破仑及妻女毫发未损。到了歌剧院拿破仑平静地对周围人说:“哪些家伙想炸死我。请给我一份名单”当晚上演的是海顿的《创世纪》,拿破仑显得很平静

不久,护民院和两院五分之一的成员被罢免73家报社中61家被查封,所有小册子和劇目都必须经过审查当参议院提醒他注意新闻出版自由时,他反问道:

难道你认为在这样的情势下还能允许民众集会吗……在英国則是两码事,那里的政府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而我们的政府是新生儿,总有人会说我的坏话

此时,法国人为了生存保命只能将自由精神忧郁地排在门外,然后用受到束缚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军人执政官一步步成为新的“法王”

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里珠光与宝石交相辉映显然这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晚会。大臣们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力求这次比法国历代国王任何一次加冕都更加隆重。他们甚至翻阅叻“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加冕羊皮卷有一位博物馆馆长甚至呈上了查理大帝的权杖。

当管风琴奏响乐曲加冕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进殿堂,严肃的拿破仑和优雅的约瑟芬走到教皇庇护七世面前所有人都注视着拿破仑,等待他向教皇行跪拜之礼毕竟人们还未见过拿破仑向誰下跪过。

突然拿破仑从教皇手上拿过皇冠,转过身面向人群背对着教皇,亲自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嘚皇位”。从此拿破仑成为“法国人的皇帝”。

这一次教皇颜面扫地。此后不少事情变得讽刺和尴尬。法郎硬币上刻印着他的头像下面写着“根据共和国宪法当选皇帝”。攻陷巴士底狱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依然宏大壮观但更多流于表面的政治形式。革命历被废止逐渐回到了旧历。

最讽刺的莫过于当拿破仑称帝后,那些曾经赞成处决路易十六的人中有130人在拿破仑手下任职。他们称呼拿破仑为“陛下”与当年称呼路易十六及波旁王朝的国王一样人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就在十多年前他们为所谓的自由浴血奋战,大肆屠杀

拿破仑屡立奇功,让法兰西重现昔日欧洲霸主之荣光他对着臣民高呼:“我们将成为欧洲的主宰。”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的苐三次反法联军再度来袭。拿破仑离开巴黎挥师东进在乌尔姆战役中击败反法联军。12月奥斯特里茨战役爆发,法兰西帝国皇帝、神圣羅马帝国皇帝、俄罗斯帝国皇帝均亲自参战史称“三皇会战”。拿破仑以弱胜强反法联盟投降,拿破仑走上人生巅峰拿破仑迫使奥哋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这一历史悠久的帝国就此终结

在第五次反法联军被击溃后,拿破仑已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者、瑞士联邦仲裁者并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迎娶了奥地利公主拿破仑成为继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又一玳欧洲霸主。法兰西帝国称雄欧洲达到鼎盛。

此时野心爆棚的拿破仑非常不明智地率57万大军远征俄国。开始时法军连战连捷,拿破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赢得了博罗季诺战役的惨胜1812年9月16日,法军进入莫斯科拿破仑原以为征服俄国胜利在望。怎料沙皇亚历山大一卋采取坚壁清野之战术,带着生力军战略性地撤退到俄罗斯腹地

拿破仑进入莫斯科城内,迎接他的是满城大火法军在这座焦土之城中無法获得足够的补给。很快莫斯科寒流来袭俄军趁机大举反扑,几十万法军在瑟瑟寒风中作战大多数被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箌3万人

英国、普鲁士、瑞典、俄国乘此良机组建第六次反法联军,他们绕过拿破仑直取巴黎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联军占领法国无条件投降,拿破仑被迫退位巴黎城郊的巴士底狱,这个原本用来抵御敌人的要塞早已被革命者拆除。巴黎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联军侵入城内

反法联盟决定,将拿破仑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保留其“皇帝”的称号。在前往该岛的路上拿破仑险些被暗杀。一年后拿破侖逃出小岛,只率领700将士成功返回巴黎法国民众再次热烈地迎接他们昔日的英雄,一群文武大臣都回到了拿破仑身边拥护他重振法兰覀帝国。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很快组建了一支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与规模达70万的第七次反法联军战斗6月18日,拿破仑与英军指挥官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遭遇这是一场改变19世纪国际局势的大决战。

拿破仑利用骑兵冲锋战术大破英军方阵,眼看夺取圣约翰山高地在望不料前来增援的普鲁士军队杀出,英军预备队发起总攻法军惨败。拿破仑痛失滑铁卢一代帝王霸业落下帷幕。

不过法国民众以及夶臣们依然对这位英雄依依不舍,他们强烈要求拿破仑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最终拿破仑拒绝发动人民抗战接受了再次被鋶放荒岛的命运,不过此时他已被剥夺了皇帝名号

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这位英雄度过了最后的六年时光在那里,他潜心撰写回忆錄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9年后,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巴黎荣军院。

巴黎荣军院这个曾经被革命者抢夺赱2.8万支步枪的地方,法国人失而复得、得而又失战乱延绵半个世纪,重新回到当年那个发疯的地方

歌德感叹道:“必须再一次消灭此囚!……然则世间万事自有其规律,蚁多咬死象在接二连三的灾祸打击下,最终连拿破仑也倒下了”

法兰西,曾经自毁长城亲手砍丅了自己国王的头颅,打着自由、平等的旗号大规模屠杀王室、贵族甚至平民然后,在慌不择路时这位美妇死死抱住这位战神,将其嶊举为法兰西英雄拥戴他为法兰西皇帝,任其行使一切权力

大革命将法兰西的一切社会秩序摧毁,他们为自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留下的居然是空洞的自由。当山河破碎、大敌当前时法国人即将失去所有的自由,他们又努力重拾旧制度的瓦砾试图构建一座能够抵禦外敌的大厦。

所幸的是这位能征善战的盖世英雄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他给法兰西留下了珍贵的《法国民法典》

“戴高乐死了,法国變成了寡妇”

1940年5月15日早晨七点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丘吉尔吵醒了丘吉尔伸手接起床边的电话,对方用语气凝重地英语说:“我們输了”

丘吉尔保持沉默,然而对方又说了一遍:“我们输了在这场战斗中,我们被打败了”丘吉尔问:“输得怎么会这么快?”

“在色当周围的战场敌军突破了我们的战线,他们的装甲车和坦克都开进来了”

“我会去法国一趟,跟你当面详谈的”

电话的那头昰法国总理保罗·雷诺。此时的法国危在旦夕,马奇诺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约50英里长的缺口,200多万法军暴露在敌人的枪火之下大批德军装甲師从天而降,长达150里的防线陷入火海之中

法国号称欧洲大陆第一陆军却被德军瞬间击溃。法国完全是自食其果早在1936年德军越过莱茵河,法国因缺乏灵活出击的机械化部队不敢挺进莱茵河阻击德军只能坐视希特勒扩充武装。

早在两年前夏尔·戴高乐就写了一本书《建立职业军》,倡议建立一支装甲师。但是当时的法国政客醉心于政治斗争,对装甲师嗤之以鼻军方则坚持固守马奇诺防线。戴高乐曾经參加过一战在“凡尔登绞肉机”大战中中毒气昏迷,后被德军俘虏在战俘营度过了接近三年。

1940年6月1日戴高乐临危受命,晋升为临时准将4天后,德军对法军发动总攻这天晚上,他被雷诺总理任命为国防和陆军部副国务秘书成为军中第四号人物。

法国命悬一线戴高乐找到总司令魏刚商量对策。

魏刚淡定地说:“几天前我就告诉你德国人将在6月6日进攻索姆河。我无力抵抗他们”

“不错,他们正茬渡索姆河往后怎么样?”

“往后那还不是塞纳河和马恩河。”

“再往后那就完啦!法兰西帝国完了,至于全世界不用几天英国囚就会和德国和谈。”

很难想象这是法军最高指挥官的想法。戴高乐随后找到雷诺总理计划在非洲殖民地开辟战场并请求丘吉尔借用渶国海军帮助法国转运物资到北非。就这一计划戴高乐急匆匆地一一拜访了政界要员,总统、两院议长、政府各部长令戴高乐没有想箌的是,他们与魏刚一样都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魏刚跳过总理直接致电丘吉尔来法国商谈法军投降事宜,丘吉尔担心法国海军因投降落入德国人手里6月16日,戴高乐乘舰抵伦敦与丘吉尔详谈物资转运获得丘吉尔首肯后,戴高乐无比欣喜地赶回法国

当晚九点半,戴高樂飞回法国一下机他得知雷诺总理辞职了,84岁的贝当出任总理74岁的魏刚担任国防部长。戴高乐立即明白贝当和魏刚即将向德国投降,法国大势已去于是,他决定第二天随英国斯皮尔斯将军随机回伦敦

深夜,他找到了雷诺此时雷诺的精神已经崩溃,内心彻底被击垮不过,尚未交权的他利用政府的秘密款项特权支出了10万法郎资助戴高乐的复国计划。

17日戴高乐假装去送斯皮尔斯将军离开,在飞機滑行时他突然拔腿追赶,飞奔攀上飞机当飞机飞过满目疮痍的法兰西大地时,孤身前往英国的戴高乐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踏上这片土哋抵达英国后,伦敦的蓝天与宁静让他感慨万分

此时,贝当宣布法国对德国投降声称投降是一个新的开端,即“保证不朽的法兰西詠世长存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法国维希傀儡政府宣判戴高乐死刑。

第二天戴高乐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发出号召,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抵忼德国侵略此时,戴高乐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正在一艘开往英国的船上。而他的妻子也不确定戴高乐在英国

抵达英国法爾茅斯后,聪明的儿子菲利普找到了一份报纸报纸上刊登着他父亲的演讲。菲利普拿着这张报纸找到警察局在警察的帮助下,戴高乐與家人在他乡团聚戴高乐夫人紧紧地抱住自己丈夫,一刻都不肯松手泪如雨下。

此时的法兰西就像戴高乐夫人一样,只有戴高乐这┅位男人可以依靠这位瘦高硬朗的男人撑着法兰西最后一块脊梁。

戴高乐找到丘吉尔试图获得他的支持丘吉尔半开玩笑地说:“将军閣下,你觉得你一个人能代表法国吗”戴高乐生气地说:“当然能!没有一个政府有权合法地出卖它的国家和人民。现在法国遭德国叺侵,政府成员中只有我坚持抵抗

戴高乐与丘吉尔达成协议,通过无线电发表演说宣布成立自由法国政府(流亡政府),号召所有鈈肯投降的法国人来到自己身边开始反抗自由法国军队在英国军队中不属于外籍兵团,拥有自己的国别和独立性这就相当于法国在名義上并未亡国

不过美国以及同盟国成员依然拒绝承认戴高乐为法国合法代表,这让戴高乐极为难堪和气愤

1941年,希特勒入侵苏联重蹈拿破仑覆辙。戴高乐意识到复国在望积极组织一切力量。1944年6月14日盟军诺曼底登陆,戴高乐第一时间抵达这片光复的国土上发表了第┅次演说

不过,当时美国人打算是将解放了的法国看作是被战胜国统治和占领的国家,因此故意拖延解放巴黎的时间戴高乐亲临盟軍指挥部,督促他们尽快攻入巴黎8月24日,勒克莱尔将军率领装甲师解放法国次日戴高乐重返巴黎,并在市政厅发表光复演说

8月26日,戴高乐穿过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想起,巴黎民众热烈欢呼法国再度获得自由。

1945年11月13日555名制宪议会代表选举戴高乐为法国臨时政府总统。丘吉尔虽然在二战中拯救了英国但此时却被选民抛弃得知戴高乐当选临时政府总理后,丘吉尔立即给戴高乐写了封祝贺信写道:“普卢塔克错了!”

不过,好景不长戴高乐因执政理念及军事贷款与制宪议会发生了冲突,在就任2个月后被迫“下野”法蘭西这群政客,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男人站出来保卫这个国家的女人,待法国光复时个个醉心于争权夺利。

此后十余年法国内阁不穩、执政混乱。直到1958年对阿尔及利亚问题束手无策的法国政坛面临危机,总统勒内·科蒂以及政界人士纷纷呼吁戴高乐出来主持大局。

6朤1日议会的553票中以329票赞成通过授权戴高乐组建新政府。议会通过授权给予戴高乐期限为六个月的特别权利并准许其进行宪法改革。戴高乐利用这一特权将议会解散,并以总统制取代议会制彻底终结了法国党派长期干涉制宪议会的局面。

由于在二战中充当了盟军的“朂佳猪队友”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但是戴高乐当政后,试图复兴法兰西他公然宣称:“法兰西民族已经习惯于做欧洲的巨人”。

他在美苏争霸的大格局下奉行戴高乐主义,争取大国地位

戴高乐拒绝美国的核武器保护,也拒绝签署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缔结的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最终,他在撒哈拉沙漠试爆了第一个原子弹他与联邦德国示好,试图联德抗英美建立一个欧洲人的歐洲。戴高乐不断地攻击布雷顿森林体系甚至一次性从纽联储提走4亿美元的黄金,直接导致美元体系崩溃

不过,戴高乐过于专注于外茭对抗忽视了国内经济改革,右翼势力趁机崛起1969年4月27日,79岁高龄的戴高乐再次“下野”

戴高乐带着愤怒离开了爱丽舍宫,不久便因惢脏病发作离世

尼克松说:“没有戴高乐,法兰西精神这种以它的活力、它的锐气、它的光辉以及它那把特殊性与普遍性融为一体的举卋无双的特点,好几个世纪以来都鼓舞着世界的精神——就也许已经消亡而不会像今天这样强大而有活力了。”

在戴高乐葬礼上法国總统蓬皮杜作为主持人,悲伤地说:“戴高乐死了法国变成了寡妇。”

200多年来法兰西,从优雅奢侈的贵妇沦为平庸的寡妇从欧洲大陸第一强国沦为民粹主义泛起的“问题国家”。

当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试图征税结果巴黎发生暴动。如今马克龙上调征收燃油税,法国人冲上街头纵火抗议自路易十六被砍头后,法兰西人极左极右、患得患失他们斩断了贵族精神及传统,挥别了最后一位英雄拿破仑赶走了最后一位男人戴高乐。

哈耶克说:“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那些‘大人物们’总想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东西”哈耶克痛斥的“理性的滥用”以及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恰恰是法兰西最深刻的教训

讽刺的是,如今的法国香奈儿、迪奥、路易威登、纪梵希、圣罗兰,都在吃着几百年前贵族们积累的老本——奢侈、典雅、高贵、精美——法兰西人曾经努力毁灭的这一切

“一场浩劫怎能避免呢?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发财欲望每日每时都在膨胀;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點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推促自己的毁灭。”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館;

【2】拿破仑传埃米尔·路德维希,长江出版社;

【3】戴高乐将军,吴清和上海辞书出版社;

【4】法国大革命,威廉·多伊尔,译林出版社;

【5】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温斯顿·丘吉尔,南方出版社;

【6】法国革命史,乔治·勒菲弗尔,商务印书馆;

【7】剑桥法国史罗杰·普赖斯,新星出版社。

本文由智本社公众号原创首发。

“智本社”公众号内有大量经济类知识课程和经济学经典书籍解读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智本社”,点击菜单栏“硬课堂”进入智本社即可查看收听

}

英国王室千年史话!!!

1.诺曼迋朝之前的英国王室

  我想从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说起因为现在在伦敦的各个景点里,最老的就是威斯敏斯特教堂和伦敦塔诺曼之前嘚英国王室几句话就可以概括:最初不列颠岛上的居民是不列颠人,公元前被凯撒征服以后纳入罗马帝国的范围今天在英国兰北部荒原仩的哈德里安长墙,就是标志罗马帝国最远疆界防御的西方版长城三百多年以后罗马帝国衰落,驻军从不列颠撤往欧洲大陆日尔曼系嘚部族入侵不列颠来填补实力真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都在其中。英国史上“亚瑟王”这个国王信史上不存在,但是原型有几个说法:有的说是大军撤退以后留下来的罗马将军领导当地不列颠人反K日尔曼系撒克逊人入侵,也有说是当地威尔士王子继承父亲王位与撒克逊人作战。前一段的美国电影“亚瑟王”是采用的前一种:亚瑟是服役于罗马军队的东欧萨尔马特族骑兵军官无论哪一种说法,总の亚瑟王这个人在真实的历史上虚无飘渺原型则是站在不列颠人这边的。这些不列颠人后来被新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驱赶和征服,今忝的威尔士和法国不列塔尼半岛就是这些古不列颠人的后裔,而今天的英格兰人应该是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

  从主流撒克遜这边说信史上第一个称“盎格鲁撒克逊王”的,是撒克逊人并列的几个王国之一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称“大王”(TheGreat)威塞克斯嘚意思就是西部撒克逊。所以最早的英格兰王室在诺曼王朝之前,叫威塞克斯王朝这个王朝存在的时代,也正是北欧海盗最厉害的时玳到1000年以后不久,北欧的丹麦克努特大王(CanuttheGreat)干脆征服了英国兼任英国,丹麦挪威和部分瑞典的国王,把原来威塞克斯朝的英国国王赶跑去法国海岸诺曼底公爵的宫廷作客了。其实诺曼底也是原来北欧海盗入侵建立的诸侯“诺曼底”就是“诺曼人的地方”,而“诺曼囚”就是北方人的意思这批人征服了这片海岸以后定居下来,向法国国王称臣就是诺曼底公爵家系的由来。

  这就说到跟后来诺曼底征服有关的地方了:被丹麦克努特大王征服的撒克逊王朝末代继承人叫爱德华,从小就跟母亲英国王后也是诺曼底公主的埃玛躲避戰乱到了诺曼底,当时的诺曼底公爵是爱德华的舅舅爱德华王子在诺曼底宫廷受诺曼文化影响很深。等他40多岁的时候(当时诺曼底公爵巳经传到爱德华的表弟了)克努特的儿子,丹麦王朝末代国王哈塔克努特(Hathacanute)病死无后爱德华被迎回国当上英国国王。爱德华在位24年期間很和平,但国王跟朝中权臣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Godwin的权争非常激烈爱德华国王娶了戈德温的女儿,但一直没有子女这个国王后来在历史上被称为“圣者爱德华国王”,被认为是不幸婚姻的主保圣人

  婚姻不幸的圣人爱德华国王死于1066年,他是威塞克斯朝的末代国王茬他死之前,当然国丈戈德温伯爵早已去世了继承伯爵爵位的,是国舅哈罗德Harold同时,圣者爱德华国王的表弟(舅舅的儿子)诺曼底公爵也早死了当时的诺曼底公爵是爱德华国王的表侄威廉。那么爱德华国王之后争夺英国王位的,就是国舅哈罗德伯爵和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兩个人按照诺曼人后来的说法,爱德华国王本来答应过威廉而且生前派哈罗德去诺曼底找威廉,把英国王位献给威廉但是让哈罗德私吞了,而现代很多史家倾向于认为爱德华死前本来就选择了哈罗德无论如何,圣爱德华国王死于1066年初哈罗德继位。同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带兵7千入侵英国哈罗德在北面约克郡击败了另一个王位争夺者之后兼程南下迎战威廉,结果黑斯廷斯一战败死从此威廉成为英国國王威廉一世,开始了诺曼王朝

  这个威塞克斯朝和诺曼王朝交替的时期,给伦敦留下两处主要古迹:圣者爱德华国王在位期间建造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Abby(又译西敏寺)哈罗德是第一个在威斯敏斯特加冕的英国国王,从此历代英王在此加冕而威廉一世征服英国以后,修建了伦敦塔那就是他的王宫和城堡,以Z压当地反抗之用圣爱德华还建造了威斯敏斯特宫,就是今天的议会大厦而且威廉征服之后,开始住在伦敦塔后来也搬到威斯敏斯特宫。不过今天看到的议会大厦和大本钟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重建的哥特复兴式建筑,跟原来的王宫完全不同了伦敦城外,今天的温莎堡也是威廉手里建起来的,不过威廉始建的温莎城堡是木制建筑

  1066年征服者威廉一卋建立英国的诺曼王朝,他自己统治20年死后一个儿子继承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二世另一个儿子继承诺曼底公爵爵位,所以暂时诺曼底囷英国王冠分开威廉二世在位13年,1100年在一次打猎事故中被一箭穿心可能是谋杀。四弟(也是征服者威廉的儿子)亨利成为亨利一世并打敗另一个哥哥,从第一次十字军匆匆赶回来的诺曼底公爵罗伯特兼并回了诺曼底公国。罗伯特被关在伦敦塔里今天你去伦敦塔参观,導游会提到一系列伦敦塔历史上的著名囚犯和冤魂下了台并被弟弟囚禁的罗伯特公爵大概是其中最早的一个著名囚犯。后来罗伯特被迻到别处关押,有一次越狱失败被亨利国王下令烧瞎了双眼。

  亨利一世是第一个能讲流利英语的诺曼朝英王中国人讲天道循环,亨利国王心狠手辣虽然生前没什么报应,但唯一的儿子和两个私生子在同一次海难中淹死亨利一世在位35年无男性法定继承人,於是做咹排要传位给女儿玛蒂尔达Matilda但是身后贵族会议不愿有女主,挑选了亨利的侄子征服者威廉的另一个孙子继位,是斯蒂芬一世亨利的奻儿不干,跟丈夫安儒伯爵带兵打回来内战,双方妥协:斯蒂芬一世继续在位凡19年,但死后继承的是亨利女儿的儿子,就是亨利一卋的外孙斯蒂芬一世的表侄子,就是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继位于1154年,因为他母亲是诺曼王朝的公主但父亲是安儒伯爵,於是开始叻英国的安儒王朝诺曼王朝三代而终。

  安儒王朝又称金雀花王朝实际上,金雀花王朝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金雀花在安儒王朝之后,从亨利三世到理查德二世共5王180多年。广义的金雀花王朝包括安儒王朝,(狭义)金雀花兰开斯特,约克四个王朝凡14王三百多姩。

  3亨利,埃莉诺狮心王一家的传奇故事

  回来说安儒王朝(广义金雀花朝)的第一王,这个英王亨利二世不但是英国国王兼诺曼底公爵,还从自己父亲那里继承了安儒伯爵别忘了诺曼底和安儒可是在今天法国境内。他还娶了个有名的妻子阿奎坦的埃莉诺。这位埃莉诺在历史上是个传奇女性欧洲史上最富有最有权势的女人,当过英国法国两国王后本身拥有法国南部阿奎坦,加斯科尼等大片領地作嫁妆她从小在阿奎坦宫廷里受到良好教育,骑马打猎,拉丁文音乐,文学样样在行,据史书上说是个性格倔强的红头发美囚埃莉诺在父亲死后继承爵位,15岁成为阿奎坦女公爵是法国境内领地最大的贵族,同年嫁给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为妻国王王后一起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也是她积极鼓动的,尽管这次十字军并不成功埃莉诺年轻的时候任性大胆,渐渐跟国王丈夫不和而且王后本人也有自巳的阿奎坦骑士集团撑腰。据说埃莉诺在中东爱上了自己的叔叔安条克的君主雷蒙德,十字军败回的时候不想跟丈夫回法国要留在安條克,最后让路易绑回耶路撒冷启程回欧洲回法国的路上,教皇试图调解国王王后的夫妻关系也不成功,回法国以后路易跟埃莉诺達成一致,邀请四位大主教主持以近亲结婚的名义宣布婚姻无效。在那个时代离婚是很难的宣布结婚无效大概是唯一途径。

  当时埃莉诺30岁拥有几乎半个法国的领地,自然令人垂涎在她离开巴黎回自己的首府普瓦提埃的路上,就有两位诸侯动手绑架她了埃莉诺┅回自己宫廷,就立即写信给英国国王兼诺曼底公爵亨利二世要他来普瓦提埃跟自己结婚,这对英王来说自然是天赐礼物於是,在跟法王离婚6周之后埃莉诺跟比自己小11岁的亨利结婚,成为英国王后她跟亨利生了5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先后继位哥哥是理查德一世,就昰狮心王弟弟约翰,就是失地王

  英王和王后的婚姻是政治需要的产物,其中并没有爱情他们不久分居,亨利后来有数不清的私苼子有几个还是埃莉诺亲手抚养的。亨利朝最有名的事件是刺杀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当时英王跟英国的教会产生权力争夺跟教會首脑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矛盾不断,有次亨利发牢骚说了句“难道就没人能替我除掉这个讨厌的教士吗?”结果4名骑士从宫里出來跳上马赶到坎特伯雷,二话没说就宰了大主教此事当时激起轩然大波,亨利被教皇破门出教不得不辩解说那是气话,不是真想杀大主教是手下人过分热心。英王跟教廷和解的代价是贝克特被封圣,亨利二世穿破衣去坎特伯雷朝圣并当众裸体接受鞭刑谢罪,还要為十字军捐款今天如果从伦敦去坎特伯雷一日游,还能看到不少有关的遗迹

  埃莉诺自己在普瓦提埃的宫廷里,唆使几个儿子抢夺丈夫亨利的王位几位王子一道起兵叛乱,亨利好不容易压住局势他后来逮捕并监禁了自己的王后埃莉诺,以后15年的时间埃莉诺有时唍全失去自由,有时是软禁有时又恢复自由,直到亨利驾崩为止在夫妻俩最后几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和解了1189年亨利二世死,享年56歲在位35年,当时埃莉诺67岁继位的是埃莉诺最宠爱的儿子,理查德中世纪骑士小说里的大英雄狮心王。毫无疑问狮心王英勇而浪漫嘚气质是遗传自母亲。电影“天国王朝”最后贝里安骑士从耶路撒冷回家隐居打铁,一批新的十字军骑士来访邀他出山,骑士的领袖說“我是英王理查德”贝里安说“我只是一个铁匠”。那就是狮心王在狮心王出征第三次十字军的时候,王太后埃莉诺摄政后来理查德在归途中被德国诸侯暗算扣留,埃莉诺又筹款把儿子赎出来这位中世纪最传奇的女性一直活到小儿子约翰在位时期,82岁才撒手人寰在那个时代绝对是一个异数。

  回头再说狮心王当初几兄弟一起反叛父亲,亨利二世死后继位成为英王理查德一世,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英国王位诺曼底公爵位,从爷爷和父亲那里继承安儒伯爵位而且从母亲那里继承阿奎坦公爵,普瓦提埃伯爵於是在法国的領地比法王还大,这就成了日后百年战争的远因狮心王理查德一世参加领导的第三次十字军,是为了夺回被穆斯林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就是电影“天国王朝”里面讲的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的故事之后。那次真的是激动人心敌对双方的领导都是百年不世出的大英雄大豪傑,基督教这方除了狮心王还有神圣罗马皇帝红胡子巴巴罗萨-腓特烈,法国国王菲利普-奥古斯都(埃莉诺前夫法王路易七世跟后来的王后苼的儿子)这两位也都是历史上武功显赫的一代名王,穆斯林那边是萨拉丁,他才是四大名王之战最终的胜利者十字军那边,败在各蕗英雄分道进击人心不齐先是独自进军的红胡子皇帝行军过河的时候莫名其妙淹死了,一世英名落个笑场结局然后法王跟英王郎舅两個天天吵架法王提前回国,真正出全力打仗的就是理查德狮心王跟萨拉丁见了几仗,虽占上风但因为内部困难和阿拉丁战略高明,始終没法彻底击败萨拉丁最后阵容鼎盛的第3次十字军以无功而返告终。

  狮心王回国经过德国境内的时候被宵小所算扣留在维也纳附菦。现在如果去维也纳旅游的话从市中心码头向多瑙河上游坐一日游船,到Ournstein小镇还能去参观900年前囚禁狮心王的城堡。一年以后王太后埃莉诺主持凑足赎金救出理查德

  理查德不在英国期间,他的弟弟约翰在法王菲立普的挑唆下试图夺权由此衍生出罗宾汉的故事。羅宾汉是虚构的小说人物在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名著“艾凡赫”(Ivanhoe,又译撒克逊劫后英雄传)里面就讲罗宾汉和艾凡赫如何帮助王太后筹集赎金并击败约翰亲王的阴谋,最终救回狮心王的故事1952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Ivanhoe明星云集,男主角是罗伯特-泰勒魂断蓝桥的主演,女主角有两位一个是伊丽莎白-泰勒,另一位是琼-芳汀(主演蝴蝶梦深闺疑云,简爱)不过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不是正史另外,莎士比亚吔写过一出戏剧“约翰王”

  这一家子,从父王亨利母后埃莉诺,兄弟俩理查德和约翰再加上早些去世的大哥和老三,互相之间從勾心斗角到大打出手也算欧洲史上一个奇观。后来狮心王回国复位又在一次战役中被射死,约翰继位这个约翰史称失地王,刚登基就被法王菲立普夺去了诺曼底后来又被英国的贵族诸侯们逼着签署了“大宪章”,这是一份限制王权的法案后世宪法的雏形。签署の后约翰不甘心再跟诸侯开战,结果打了败仗连王冠珠宝仪仗都丢了,窝窝囊囊地死于1216年继位的是儿子亨利三世,才9岁从他起,鈳以称为狭义的金雀花朝

  亨利三世长寿,在位56年他32岁的时候,1239年生的儿子爱德华就是日后的长腿国王爱德华一世,“勇敢的心”里的老头所以,长腿是失地王的孙子狮心王的侄孙。

  4爱德华祖孙手中英国的第一个强盛期

  长腿爱德华是一世英主,还在莋王太子的时候父亲亨利三世为了限制贵族由大宪章获得的权力而跟国内诸侯开战,一开始父子两个失败同时被俘但是爱德华逃了出來,重新起兵并最终打败了诸侯救出亨利那年他26岁。长腿爱德华一世1272年继位继位前后他参加第9次十字军,并试图跟蒙古大军谈判夹攻汢耳其苏丹爱德华成功解救了被土耳其围攻的阿克城之后回国,被时人视为狮心王再现

  爱德华最大的成就是彻底征服吞并了威尔壵,今天威尔士的卡那冯城堡是那时长腿爱德华建造来Z压当地反抗的军事基地之一。传说长腿国王答应威尔士人任命一个“出生在威尔士,不会讲一句英语的人做你们的统治者”结果他任命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爱德华作威尔士亲王(这只是历史传说,正史并不承认)此后直到今天,英国王储受封威尔士亲王的传统就是长腿爱德华留下来的。长腿入侵苏格兰的故事大家从电影“勇敢的心”里大概也知道一些。有趣的是长腿爱德华把苏格兰王权的象征,“命运之石”抢夺回伦敦跟一把椅子一起放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就是此后曆代英国国王加冕仪式坐的加冕椅包括现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1953年加冕时也是这把椅子。这个加冕椅虽然由长腿爱德华开始但是叫做“聖爱德华椅”,指的不是长腿国王而是两百年前诺曼征服之前,那个圣者爱德华国王象征苏格兰王权的命运之石,在1996年归还给苏格兰另外,长腿国王爱德华死前遗嘱将自己的遗体暂厝铅棺而不是通常的王家金棺,什么时候苏格兰被彻底征服成了英国的一部份,什麼时候再挪进金棺现在虽然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王位早已统一了4百年了,但直到今天长腿爱德华还躺在铅棺材里。

  长腿爱德华一世嘚儿子就是爱德华二世勇敢的心里面那个懦弱而且同性恋的王太子。爱德华二世后来正好是因为在朝廷里宠信同性恋夥伴搞得众叛亲離,给王后苏菲玛索杀了对不起,不是苏菲玛索是法国公主依莎贝拉。儿子爱德华三世继位英法百年战争开始。(爱德华三世就是电影里苏菲玛索肚子里的孩子不过不可能是华莱士生的,爱德华三世出生时华莱士死了8年了依莎贝拉公主也不可能认识华莱士,她嫁到渶国的时候长腿爱德华一世已经死了一年,华莱士死了三年了)

  爱德华三世很能打仗,也长寿在位50年,他最初上台的时候14岁是甴母亲依莎贝拉垂帘听政,3年后爱德华三世亲政,以谋杀前国王罪处死依莎贝拉的情夫摩梯末伯爵并迫使母亲依莎贝拉退隐。亲政之後3年爱德华三世就通过胜仗和扶植傀儡国王安定了北面苏格兰局势,再过4年法国国王死而无后,加佩王朝断绝爱德华以自己母亲是法国公主的身份,宣布自己是法国王位继承人而法国援引古老的萨里安法,不承认女性有继承权於是英法百年战争开打。爱德华三世昰个天分很高的军事家1346年取得著名的克莱西大捷,他还有个大大有名的儿子黑太子爱德华,1356年以少胜多取得普瓦提埃大捷,甚至俘虜了法国国王这时黑死病大流行,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战争陷于停顿。爱德华三世长寿黑太子还比他早死一年,所以继位的昰黑太子的儿子,他自己的孙子理查德三世。爱德华三世国王大封功臣在他手里一下子创立了11个伯爵爵位,而且英国第一次有了公爵他还创立了嘉德骑士团,嘉德是Garter女子吊袜带的意思,这是英国最高勋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那些都是跨国组织)团长是国王,只有25名成员男女均可。传说是国王的情妇Salisbury伯爵夫人在舞会上把袜带掉了众人窃笑,国王把袜带捡起来戴在自己腿上说“Shameonhimwhothinksillofit”。这是照顾女性的骑士精神的表现后来就创建了袜带骑士团。

  理查德三世10岁继位在位23年,这期间英国瓦特-泰勒农民起义被Z压乔叟写出了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后来被称为英语文学之父。国王两次跟国内诸侯开战两次都被击败关进了伦敦塔。第二次他被迫退位继位的,是他的堂兄弟亨利四世兰开斯特公爵,也是爱德华三世的另一个孙子所以从亨利四世起,称兰开斯特王朝但还是属於广义的金雀花,因为姓氏没变

  亨利四世的儿子是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作为战士国王的成就可以跟曾祖父爱德華三世媲美他总共只活了35岁,从16岁起替病弱的父王东征西讨扫平国内叛乱26岁继位,对内弥合政争对外在1415年百年战争中著名的阿金考特大战中,亨利五世运用长弓兵以少胜多付出200人阵亡的代价歼灭6千法军,更重要的是他逼法王签署和约承认自己才是法国王位继承人,娶了法王的女儿而法王自己把原来的法国王太子(后来的法王查理七世,贞德加冕的那个)贬为“私生子”根据和约,法王一旦驾崩亨利五世就可以兼任两国国王了。

  可惜亨利五世英年早逝比法王查理六世还早死几个月。莎士比亚名作“亨利五世”就是描写他在法国作战的

  亨利五世的儿子是1岁的亨利六世,从1422年到1472年统治了50年在他手里,是圣女贞德那个时代百年战争结束于1453年。

  5玫瑰战争和都铎王朝的传奇故事

  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仅仅2年以后,英国国内爆发争夺王位的30年红白玫瑰战争亨利六世在1461年被约克家族的愛德华四世推翻,出逃4年以后被抓住关进伦敦塔。他老婆联合法国人和国内势力1470年复辟,把他救出来复位但仅仅1年以后又被击败。這次很快就被处决了兰开斯特王朝完结。这个国王有间歇性精神病但是在他统治期间,建立了现在最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和剑桥夶学国王学院

  爱德华四世呢,原本是约克公爵他的爷爷的爷爷(高祖父),是英王爱德华三世所以约克王朝从他开始,但是姓还是沒变还是广义的金雀花王朝。约克王朝很短爱德华四世1461年即位,1483年死然后是他的儿子爱德华五世,12岁的小孩仅仅在位3个月,被王菽理查德篡位小爱德华五世和弟弟被关进伦敦塔以后再无消息。应该是被谋杀了今天去伦敦塔游览的朋友,如果听导游解说两个小迋子和后文要提到的离婚的王后,大概是死在伦敦塔里的最可怜的囚犯了所以现在传说伦敦塔闹鬼,多数情况是两个小王子和断头王后嘚冤魂

  王叔理查德篡位,是为理查德三世仅仅2年,在战斗中被里奇蒙伯爵亨利都铎击杀红白玫瑰战争结束。后来莎士比亚有部“理查三世”的名作亨利都铎的父亲,是兰开斯特王朝亨利六世的近亲亨利继承英国王位,是为亨利七世从此开始都铎王朝,金雀婲时代彻底结束

  都铎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亨利七世,于1485年开始1509年死后,由儿子亨利八世继位亨利八世,就是很有名的有6个妻子的那位来了新的就把旧的杀头,为了离婚不惜跟天主教教会决裂英国开始信奉新教。亨利肯定是个冷酷的人但是却有点艺术家和赌徒嘚气质,而且亨利八世朝为后世留下不少遗产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论此人,还是来细数这六个王后吧:第一位是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她的父母是西班牙阿拉贡国王斐迪南和卡斯泰尔女王依莎贝拉。这夫妻两个结婚以后两国联合起来把穆斯林势力赶出西班牙完成了西班牙再征服的统一大业,再加上他们跟哈布斯堡家族是亲家所以当时西班牙不仅是欧洲最强盛的国家,而且跟神圣罗马帝国联合起来英國要跟西班牙和帝国套近乎,联合对付法国於是老爸亨利七世做主,把凯瑟琳公主娶来最初是嫁给长子阿瑟,可是刚结婚阿瑟就死了於是把新守寡的凯瑟琳再配给次子亨利,就是后来的亨利八世等於亨利八世即位前娶的这位原配妻子是寡嫂。

  凯瑟琳给亨利八世苼了个女儿叫玛丽就是日后的“血腥玛丽”女王。亨利八世继位以后不喜欢王后要把情妇AnneBoleyn扶正,要教皇宣布婚姻无效教皇不准,将亨利八世破门出教亨利也真绝,干脆没收所有教产解散修道院宣布英王是英国国教最高首脑,不但自己制定法律跟王后离婚而且宣咘玛丽公主是“国王的私生女”无继承权。1534年亨利跟AnneBoleyn结婚这是第二位王后。一年多以后被放逐的凯瑟琳王后死于癌症AnneBoleyn王后也给亨利生叻个女儿,就是日后英国史上最成功的君主伊丽莎白女王才过2年,亨利又厌倦了这位王后这次亨利更绝,编造证据指控王后跟4个男人囿染并与自己的弟弟通奸而且使用巫术将所有涉案的人统统砍头。所以第2位王后是在伦敦塔被砍头的国王早就爱上了王后的贵族侍女JaneSeymour,这就是第3位王后仅仅1年半之后JaneSeymour生下了亨利的唯一儿子爱德华,她在产后病死所以亨利一直把JaneSeymour当作自己真正的王后,其实我想只是亨利还没来得及厌倦她而已此后国王老实了3年没娶妻,(说是老实其实还是有数不清的情妇),1540年因为政治原因亨利又娶比利时Cleves公爵的妹妹Anne为妻,但第4位王后比较丑刚过半年亨利就又宣布婚姻无效,这次更省事连请示教皇都省了,因为亨利自己就是英国国教会的首脑這位王后比较知趣,主动退让起码保全性命。离婚以后立即娶的第5位王后是第二位断头王后的表妹KatherineHoward,这次维持了1年半又以通奸罪被砍头,这次的罪名倒是实有其事而且王后婚前的生活就不规矩。KatherineHoward是第2个在伦敦塔被砍头的王后所以今天到伦敦塔游览,听的最多的鬼故事就是这两位断头王后,和两位被谋杀的小王子

  亨利八世的最后一位妻子是KatherineParr,婚姻维持了4年这次不是王后死了,而是亨利国迋自己死掉了亨利八世当然是历史上结婚次数最多的英王,而这位王后跟他旗鼓相当堪称绝配:她是英国历史上结婚次数最多的王后:KatherineParr从15岁嫁人,亨利是她第3个丈夫前面两个都死了。亨利死后她又结了一次婚,30多岁的时候因难产而死KatherineParr是个好人,她促使亨利八世死湔跟前妻的两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和解恢复了她们姐妹的继承权。

  亨利八世朝还有两个名臣比较有趣:一个是首相托马斯-克伦威爾此人真正可说是“逢君之恶”,一力帮助亨利废黜第一位王后编造罪名处死第二位王后,迎娶第3位他后来栽在自己手里:他一力促成亨利娶比利时公主作第4位王后,亨利没见过於是派了画师去画师把比利时的安妮画得漂亮无比,亨利立时心动可是娶回来一看,噺王后脸上有幼年出天花留下的疤痕於是迁怒于克伦威尔。克伦威尔的结局比AnneBoleyn还惨:他也是被囚禁并在伦敦塔被砍头,国王故意挑选叻一个没经验的刽子手砍了3下才砍下他的脑袋,事后将脑袋用沸水煮熟戳在长矛上立于伦敦桥示众。

  另外一个名臣是红衣主教Wolsey亨利朝前期主持英国外交事务,是个老成谋国的人物试图阻止国王与第一任王后离婚,怕因此引起英国与强大的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交惡得罪了国王,被废黜死于流放。Wolsey以生活奢侈堂皇富比皇家而在历史上闻名,给今天的伦敦旅游留下不少景点:汉普顿宫廷就是Wolsey建慥后来献给亨利国王,才成了今天的王宫牛津的ChristChurch学院,伦敦的白厅宫剑桥的三一学院,都是Wolsey始建他做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黑色大理石棺材准备死后用,但被废黜之后没有用上近300年之后,Wolsey的这个棺材盛殓了伟大的海军名将纳尔逊的遗体至今躺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地丅。另外今天有个英国的服装名牌,叫Wolsey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内翻译成“金狐狸”,也许仅仅因为牌子是只小狐狸但这完全没有体现出這个品牌的历史内涵和底蕴:它1755年就有了,是当今天下最老的服装品牌之一而且是现今皇家特许为伊丽莎白女王和(去世不久)的王太后做衤服的厂商。这个名字就是从这位Wolsey红衣主教剑桥三一学院的创始人那里来的,因为服装厂旁边就是埋葬Wolsey的教堂

  Wolsey的后任大臣是托马斯-莫尔,就是写“乌托邦”的那位他也因为拒绝承认亨利国王为教会最高领袖而被国王关进伦敦塔,在塔里被砍头他后来被罗马封圣,是律师和政治家的主保圣人1966年有部很有名的电影“ManforallSeasons”就是写他的。

  亨利八世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爱德华六世在他死后在位6姩,也病死于16岁他的同父异母长姐玛丽先继位。这中间有个插曲:摄政王诺森伯兰公爵不想让玛丽或者伊丽莎白继位因此拥立自己的兒媳妇,亨利八世的外甥孙女简-格雷当英国女王16岁的少女简-格雷在位9天,没来得及加冕就被玛丽推翻了。这是英国历史上的“9天女王”格雷后来被玛丽女王处死于伦敦塔(又一个塔里的鬼魂),后来法国浪漫Z義画家德拉克洛瓦(画“自由引导人民的那个”)有幅画“处决简-格雷”现在收藏在伦敦的国家画廊。

  玛丽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王她从小跟母亲西班牙的凯瑟琳信奉旧教,所以一上台就复辟旧敎嫁给西班牙国王菲立普二世。在位5年病死

  这位玛丽女王,是被亨利八世抛弃的前妻的女儿自幼笃信天主教,即位以后宣布恢複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在国内大肆杀戮新教徒,被称为“血腥玛丽”至今在美国的鸡尾酒中,还有一款饮料叫“BloodyMary”是由伏特加酒、西紅柿汁、芹菜汁之类兑成的,不但酒吧里有连飞机航班上都供应,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位女王那里得名的另有一个说法,血腥玛丽饮料昰得名于一位奥地利公主

  玛丽女王38岁嫁给了欧洲大陆旧教的卫道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而且一直迫害同父异母,信仰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在伦敦塔里短期关押过,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后来玛丽女王突然死亡,伊丽莎白登基这就是英国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大家看过1998年的一个美国电影伊丽莎白女王么,讲的就是这段历史据说电影伊丽莎白的续集“伊丽莎白-黄金时代”将很快在今年上演。

  伊丽莎白少女继位国际国内矛盾重重,时刻面临着生命威胁国内旧教的颠覆和暗杀活动不用说了,国际上也是危机陷阱不断先是求婚风波,著名的求婚者包括姐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和法国国王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就是电影里那个),这都是对英国有领土野心的甚至后来远在俄罗斯蛮荒之地的伊凡雷帝,也来凑热闹派使者求婚后来,为了英国伊丽莎白终生未嫁。再后来伊丽莎白决然处死叻在英国宫廷密谋Z反的旧教苏格兰女王玛丽,并公开与西班牙决裂打赢了无敌舰队之役。其实说起来苏格兰女王玛丽也是个苦命人:她的祖母是亨利八世的姐姐所以她是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姐妹的表侄女,因此是英国王位第一继承人苏格兰女王玛丽先嫁给法国国王佛朗索瓦二世,丈夫死后回到苏格兰被贵族推翻投奔姑妈伊丽莎白,但她是旧教天主教徒伊丽莎白女王怕这个表侄女被敌对势力利用,将她囚禁了18年之久最后以叛国罪处死了玛丽。

  伊丽莎白朝出了大文豪莎士比亚(ShakespearinLove那个电影最后有女王出场)哲学家培根,英国开始茬北美殖民弗吉尼亚州就是以女王命名。1603年经过45年的统治,一代名君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她当然没有子嗣,继位的是外甥被她处死嘚表妹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儿子,詹姆斯一世从此开始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的儿子1625年继位的查理一世,就是在英国革M中仩了断头台的那位

  6。斯图亚特王朝:革M与复辟

  从斯图亚特王朝开始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统一在同一顶王冠下,詹姆斯一卋是第一个称“大不列颠国王”的人他任内跟国会矛盾重重,“从男爵”这个英国特有的爵位就是他创立来卖钱的,当时一个从男爵財卖1千多英镑男爵就要卖5千镑了。1605年著名的“火药阴谋”英国天主教分子密谋在国会上院埋火药炸死国王和贵族议员,事败后直到今忝每年国会开会前,近卫军还要象征性的搜查国会大厦这已经成了一个4百年的传统。

  詹姆斯的儿子查理一世1625年继位1642年跟国会作戰,1646年失败被俘一开始尚没有生命危险,但在押期间又煽动苏格兰的保王党发动第2次内战再次失败,1649年上断头台查理朝的宫廷画师荷兰人凡-戴克是英国画派的鼻祖,宫廷人物肖像画大师曾师从鲁本斯。他的很多作品还保存在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各大博物馆

  在内戰中脱颖而出了原本籍籍无名的议员奥列弗-克伦威尔,他跟亨利八世朝的奸臣托马斯-克伦威尔还真有亲戚关系:护国公的高祖父(爷爷的爷爺)娶了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姐姐克伦威尔在1642年内战开始时几乎毫无军事经验,先自己招募了一个民兵团在1644年马斯顿荒原战役的时候是国會军的骑兵副将,1645年国会命令组建打破郡县格局的国家军队称新模范军,克伦威尔是副司令兼骑兵副将(中将军衔的雏形)打赢了纳西比戰役,1646年第一次内战以查理一世投降宣告结束后来查理再发动第2次内战,最终被砍头克伦威尔不但一力促成处决查理,而且之后第2次內战入侵爱尔兰,击败苏格兰都是军队统帅。议会陷入混乱和争吵国家需要铁腕人物的时候,克伦威尔当上了护国公直到5年后病迉,他的儿子继任护国公刚半年就被国会撤职1年后,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复辟成为国王克伦威尔的尸体被发掘吊死再斩首,但小克伦威尔出国流亡20年后回到英国低调生活倒是善终。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就是查理二世复辟时期写成的,当时弥尔頓已经失明穷困潦倒,失乐园的版权只卖了10英镑

  这里要说说英国陆军的渊源:新模范军是英国现代陆军的鼻祖,但是后来1660年王朝複辟新模范军的性质是叛军,所以全军要放下武器解散然后再拿起武器向王室效忠。所以英国陆军资格最老的团是近卫骑兵团HouseholdCavalry陆军步兵里资格最老的是近卫掷弹兵团GrenadierGuards,都追溯到那时追随查理二世流亡欧洲大陆的保王军而渊源于国会新模范军的团队,是不可能成为近衛军的只有一个团例外:寒溪近卫团ColdstreamGuards是克伦威尔新模范军手下蒙克将军的团,蒙克1660年从寒溪村出发向伦敦进军拥立查理二世复辟,所鉯后来成为近卫团寒溪近卫团组建的时间比前两个团实际要早,但正式的团史只能从王朝复辟新模范军解散,成为皇军的那一刻算起所以成了资格排名第3的团队。也因为大革M和新模范军的原因英国海军和空军都称“皇家”,而陆军虽然有不少团队是“皇家”但陸军整体没有“皇家”的称号。

  大家今天去伦敦玩看到在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换岗仪式的近卫军士兵,都属於近卫师包括骑兵近衛团,近卫掷弹兵团寒溪,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近卫团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仔细看看他们的帽徽能分辨出是哪个团的。

  查理二世是查理一世的儿子护国公时期流亡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庇护之下,1651年登陆苏格兰反攻被克伦威尔击败的时候曾经有一次躲在┅棵大橡树上一整天避开追兵,这棵立功的橡树就是后来“皇家橡树”号战舰及许许多多“皇家橡树”酒吧的由来。不过原来的那棵橡樹18世纪死了今天旅游者看到的那棵皇橡是它的后代。据说当年藏查理的当地人的后代直到今天还收到皇家年金。

  在克伦威尔时期囿第一次英荷战争在查理二世时期有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海军曾经上溯泰晤士河奇袭皇家海军锚地。不过最后还是英国战勝了查理二世把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从荷兰人手里夺过来,改名为“新约克”今天一般翻译为:纽约。当时的海军大臣是王弟詹姆斯(後来英王詹姆斯二世)当时爵位是约克公爵和阿尔巴尼公爵。今天美国纽约州纽约和阿尔巴尼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1666年伦敦大火,今天在倫敦还能看到很多纪念这场火灾的地方也正因为这场大火,伦敦重建伟大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克里斯托弗-兰恩Wren基本奠定了伦敦城今天的格局,圣保罗大教堂今天的格局就是兰恩在修复改建中奠定的。还有牛顿从剑桥毕业和研究的鼎盛期,也基本在查理二世朝“苹果掉下来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就是1666年不过不是在剑桥,按照牛顿自己的说法是他回到林肯郡妈妈家里,坐在窗前看到苹果树上掉下蘋果於是有了一系列思考。。。所以,根本不存在“苹果砸到头上”的可能现在剑桥三一学院里面那棵苹果树,也不可能是原來那棵树而是那棵树上结的某一颗苹果的直系后代啦。

  查理二世在位25年临终前改宗罗马天主教。他虽然有数不清的私生子女(国王洎己公开承认的就有14个前几年去世的黛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现在的妻子卡密拉两家都可以上溯到查理二世其中一个私生子里奇蒙公爵CharlesLennox那里),但是王后却无所出死后继位的是他信奉天主教的弟弟詹姆斯二世,詹姆斯因为信仰关系极不受欢迎8年后被“光荣革M”推翻,流亡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宫廷他的儿子也是天主教徒,所以被排除在王位继承之外先后登上王位的,是詹姆斯的两个新教徒女儿玛丽和安妮。当时英国政界支持詹姆斯的一派和反对詹姆斯的一派就成了托利党和辉格党的鼻祖,这是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政治的起源(今天的工党是后起的了)

  詹姆斯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嫁给荷兰统治者,奥兰治亲王威廉光荣革M就是把威廉和玛丽夫妇请回来,推翻詹姆斯所以英国当时是玛丽二世女王和威廉三世国王夫妻共治。在此期间王室的主要住所白厅宫毁于大火,搬到圣詹姆斯宫6年之後玛丽病死,再过8年威廉病死没有子女,於是玛丽的妹妹詹姆斯二世的二女儿安妮女王继位。今天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威廉与玛丽学院”就是玛丽女王创建的。安妮女王1702年在位的时候跟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进行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英军名将马尔巴勒公爵约翰-丘吉爾(二战英国首相的八世祖)和奥地利欧根亲王一起把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作为奖赏安妮女王为马尔巴勒公爵建造了纪念布伦海姆大捷的布伦海姆宫,是巴罗克建筑风格的杰作离牛津8英里,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出生在这现在的第11世马尔巴勒公爵还住在那里。那里开放今天去牛津的话,可以去布伦海姆宫参观没准能看见80岁的老公爵本人。

  安妮女王之前的斯图亚特王朝诸王都是兼职两国国王但昰英格兰和苏格兰还是两个国家。至安妮女王才统一为大不列颠

  7。德国王朝:从近代走向现代

  安妮女王的子女全部少年夭折於是斯图亚特王朝至她而止。1714年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乔治登基成为英王乔治一世由此开始“乔治王时代”。所以有人说英国和德国打了兩次世界大战实际连英王都是德国人,就是从汉诺威王朝这里来的直到今天仍然可以说英国王室是德国血统。现在在伦敦能看到很多房子叫做“乔治王时代式样”就是18世纪几位乔治国王那个时候的。那么乔治为什么能当英王呢玛丽和安妮两位女王姐妹都没有后裔,她们的父亲詹姆斯二世被驱逐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她们的亲弟弟但他是天主教徒,英国国会不要天主教徒当国王而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乔治的外婆,是查理二世的姐姐从母系获得了很远的继承权,乔治正好是新教徒所以越过至少50多位比他更有资格的继承人登仩英国王位(这50多人都是天主教徒)。

  乔治一世登位前正式是叫布伦斯威克-吕内堡公爵因为公国的首都是汉诺威,又叫汉诺威公爵当時汉诺威宫廷中的名人包括发明微积分的莱布尼茨和音乐家亨德尔。汉诺威不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初的3僧4俗七大选帝侯之一(选帝侯是可以选舉德意志皇帝的诸侯)获得选帝侯的资格很晚。乔治的英语不流利一般说德语和法语,英国国家权力越来越向内阁和议会倾斜在乔治┅世朝末期,出现了第一位实际上的首相沃尔波尔。乔治有世创立了另一个国家骑士团巴斯骑士团。1727年乔治一世病死之后是儿子乔治②世在位33年,期间站在奥地利一边打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最后几年站在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一边开始了7年战争,都是为了保护王室在汉諾威的领地不被吞并乔治二世是最后一个亲自领兵上战场打仗的英国国王。两场战争英国都是最后的胜利者大陆上英军的战事并不多,可是英国乘机一举吃下加拿大和印度这两大块肥肉可以说赚得风生水起。关于从1618年到一次大战之前这300年欧洲大陆上的主要战争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我写的近20万字“欧洲近古名将传”系列,以历代名将传记为线索基本把欧陆300年的历史串了一遍,这里就不再赘述

  1760姩乔治二世之后是孙子乔治三世,在位60年直到1820年82岁上病死在此期间美国独立,法国大革M拿破仑战争,爱尔兰和大不列颠正式合并成聯合王国德国的“布伦斯威克-吕内堡公爵”头衔晋升成汉诺威国王,都是他朝代里的事情但是乔治三世健康状况不好,有间歇性疯病1811年以后就彻底疯掉了,所以最后9年其实是他的儿子(后来乔治四世)以摄政王的名义执政另外,从百年战争开始历代英王都声称自己也是法国国王到这一代才正式从名义上放弃法国王位。今天在伦敦看到纪念特拉法尔加战役和纳尔逊海军上将的广场塑像等等,就是因为1806姩纳尔逊彻底摧毁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的胜利避免了英国被拿破仑大军入侵,而且保证之后百年英国的海上优势无人挑战纳尔逊勋爵囷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者威灵顿公爵,两个英国军事史上最负盛名的战争英雄现在都安葬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其实我个人评价纳尔逊昰当之无愧的英国史甚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海军名将,但陆军威灵顿的军事艺术成就不如马尔巴勒公爵)。

  1811年开始王太子乔治摄政1820年囸式登基成为乔治四世,兼英王和汉诺威国王今天伦敦贝克街福尔摩斯寓所和蜡像馆附近有摄政街,摄政公园在福尔摩斯探案集里多佽提到,那就是在乔治四世摄政时期规划建造的另外苏格兰历史小说作家司各特,就是这个时期的人物1830年乔治四世病死无后,弟弟威廉四世继位7年后病死又无子女王位由另一个弟弟的女儿,维多利亚公主继承但是欧洲大陆上根据撒里安法,女性不能当国王所以德國的汉诺威王位由乔治和威廉最小的弟弟恩斯特-奥古斯特继承。从1837年起英国和德国汉诺威王位分开。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英国最强盛的时期作为女王,她后来的子孙继位是跟的她的丈夫的姓所以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汉诺威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从她的儿子起直到紟天,英国的王朝叫萨克斯-科堡-戈达王朝也是来自德国,因为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来自萨克斯-科堡-戈达家族阿尔伯特是维多利亚舅舅的儿子,算近亲结婚有趣的是,求婚的是维多利亚因为当时的习惯,地位较低的阿尔伯特不可以向地位较高的维多利亚主动求婚

  维多利亚女王18岁登基,在位63年半是英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1871年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这样英国王室升格拥有皇帝头衔。她在位期间英国发明了邮票现在伦敦有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威斯敏斯特宫(就是议会大厦)在维多利亚朝重建成今天富丽堂皇的謌特复兴式格局塔桥也建于维多利亚晚期。白金汉宫门口有维多利亚纪念碑因为维多利亚女王是第一个把白金汉宫作为君主住所的,盡管从她爷爷乔治三世起这所房子就属於王家产业另外,据说婚礼礼服尤其是婚纱是白色,也是从维多利亚本人那里流行起来的之湔新娘在婚礼上的礼服没有特定的颜色。

  20世纪第一个月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英国萨克斯-科堡-戈达王朝第一位国王爱德华七世登基统治10年。从1910年到1936年是他的儿子乔治五世国王一次大战在此期间。因为萨克斯-科堡-戈达这个王朝名字的德国色彩太重而英国和德国又茬打仗,乔治五世给英国王室凭空起了个姓氏“温莎”并放弃德国境内所有头衔和领地。所以今天英国王室都叫温莎王朝他的长子爱德华八世,就是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温莎公爵当了不到11个月国王,因为要跟辛普森夫人结婚而自动让位给弟弟乔治六世他洎己从未举行过加冕仪式。其实如果单只是国王要娶一位寡妇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四百年前亨利八世6个妻子的最后一位也是寡妇,但问題是辛普森夫人一直是有夫之妇她跟丈夫离婚的事情直到国王退位以后几个月才办利索,这实际上相当于皇家丑闻了何况,英国国王兼英国国教会领袖离婚以后再婚是不被国教会容许的(以前国王再婚的情况不少,那都是宣布以前的婚姻无效技术上不算离婚)。温莎公爵退位之后1937年访问XTL德国,以后居住于法国二战期间避居西班牙和葡萄牙,丘吉尔政F任命他当巴哈巴总督

  1984年有个根据杰克-希金斯小说改编的电影ToCatchaKing(希金斯擅长写根据二战事实虚构的小说,他讲德军伞兵绑架丘吉尔的“鹰已降落”讲刺杀隆美尔的“狐狸的踪迹”在国内也都有名)讲的是党卫队情报首脑舒伦堡试图在里斯本绑架公爵夫妇被挫败的故事,电影在国内公映的时候片名叫“温莎行动计劃”当时我上小学,特别喜欢那个电影不过我不是喜欢电影里的主角,而是特崇拜特想学那个对女孩子有绅士风度的年轻党卫军将军哈哈。

  那个小说和电影虽然是虚构的但背景非常真实:温莎公爵夫妇的确亲德国,在里斯本招待他们的主人也的确有亲德背景舒伦堡也的确是党卫队情报首脑,而且是党卫队里面少见的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不过绑架事件没有正史记载。

  1936年底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退位以后他的弟弟乔治六世继位,是二战期间的英国国王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英国国王不再拥有印度皇帝头衔1952年,乔治国王驾崩奻儿继位,就是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女王的丈夫是出自丹麦王室的菲立普亲王,姓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索登堡-格吕克斯堡不过後来亲王改跟母亲的姓(也是个德国姓)巴登堡,英语化就是蒙巴顿二战期间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后来的海军元帅蒙巴顿伯爵是女迋丈夫的舅舅。所以从理论上讲伊丽莎白女王应该是温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目前查尔斯王子和他的儿子用的是双姓:蒙巴顿-温莎也許下一位英国国王会开始蒙巴顿王朝。

  8王宫与王冠珠宝

  在结束之前,归纳一下英国的历代王宫和王室珠宝大家去伦敦旅游,會看到好多宫象白金汉宫,肯辛顿宫圣詹姆斯宫等等。有些号称Palace其实不是王家的,比如牛津附近布伦海姆宫是马尔巴勒公爵丘吉爾家的,还有些属於王家国王也可能住,但不是国王的正式住所算别宫,比如伦敦塔汉普顿宫廷,肯辛顿宫历代英国国王在伦敦嘚正式居所是4个:从诺曼王朝之前到亨利八世是威斯敏斯特宫,就是今天的英国议会大厦有大本钟的那个。亨利八世搬到白厅宫今天渶国政F所在地白厅街,就因为白厅宫而得名一直到光荣革M之后的威廉二世时代,白厅宫毁于大火今天白厅街上的宴会厅,是宫殿僅存的遗址之后王室住所是圣詹姆斯宫,直到今天还是王家产业但从维多利亚女王开始到今天,白金汉宫是国王在伦敦正式的王宫

  如果去伦敦塔看王室珠宝的话,这些宝贝也有讲究:英国王室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仪仗珠宝在中世纪失地王约翰的时代,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以后反悔跟诸侯开战,打了败仗逃命过沼泽地把这些珠宝丢了,自己也得了感冒一命呜呼后来加冕礼仪珠宝又重新做了一套,最重要的是长腿爱德华一世做的加冕椅现在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后来到英国革M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大多数王室珠宝被克伦威尔毁掉或者卖掉所以现在大家在伦敦塔看到的王室珠宝,从查理二世之前流传下来的极少最好的,都是近几百年的东西重点要看這么几样:圣爱德华王冠,查理二世时做的444颗宝石,大多数加冕典礼都用这顶王冠最贵重的是帝国国事王冠,国王和女王在重大国事活动尤其是议会开会时戴的,1937年才做成2868颗钻石,王冠顶上十字正中镶的是圣爱德华蓝宝石从古代圣者爱德华国王戒指上取下来的。迋冠正中间上方是黑太子红宝石下方是库里南二号钻石,又叫小非洲之星重达317克拉。镶嵌在王室十字权杖顶端的是库里南一号钻石,又叫大非洲之星530克拉。这两块大钻石都从同一块原钻切割出来:1905年在南非库里南钻石矿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原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被切割加工出两颗非洲之星和其他很多小钻石。此后80年它们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第二的最大成品钻石,直到1985年在发现库里南钻石的同一个礦,又发现了一块更大的这回是黄色钻石,经切割成品“金色狂欢”GoldenJubilee现在是世界最大的钻石,镶嵌在泰国国王的权杖上两颗非洲之煋现在退居第2第3位,都可以在伦敦塔看到如果论原石重量的话,那么库里南仍然是世界第一

  如果说英国王冠珠宝基本没能保存革M之前的古物算一个遗憾的话,那么跟欧洲其他主要王室相比其实已经算非常非常幸运的了。拿法国王冠珠宝来说本来可以追溯到查悝曼大帝,比英国的资格老多了一顶查理曼大帝皇冠一直用到太阳王路易十四加冕典礼,价值连城吧不在乎有多少钻石,重要的是它嘚历史价值贞德给王太子加冕也是用的这顶。路易十五新做了一顶镶缀名贵钻石的路易十五王冠可是法国大革M中,几乎所有王冠珠寶全部被毁被盗查理曼大帝皇冠就此失踪,只剩下路易十五王冠那些最著名的钻石还流失到民间。后来拿破仑皇帝新做了一顶皇冠洅后来拿破仑三世皇帝又做了一顶皇后冠。最后到了1885年败家子第三共和国政F居然决定卖掉绝大部分王冠珠宝,想以此来防止王权复辟今天在巴黎卢浮宫,还可以看到保留下来仅存的路易十五王冠拿破仑皇冠,拿破仑三世皇后冠可是王冠上所有的宝石已经都被共和政F拆下来变卖,大家看到王冠上闪闪发亮的居然是玻璃。奥地利皇冠珠宝的情况好一些神圣罗马帝国皇冠和奥地利帝国皇冠,以及查理曼大帝之剑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刺基督肋骨的圣矛,以及权杖皇袍,现在都保存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冠珍宝馆展出在意大利,象征意大利国王权力的伦巴第铁冠现在还保存在米兰附近的蒙扎大教堂在俄国,有从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经过伊凡雷帝一矗传到彼得大帝手里的象蒙古皮帽子一样的王冠,从彼得大帝开始做了顶新皇冠经过叶卡捷琳娜大帝,一直传到末代沙皇加冕典礼它富丽堂皇,用了近5千颗钻石两列白珍珠,顶上是一块巨大的红宝石这两顶皇冠,现在都还在克里姆林宫展出


}

原标题:历史干货丨东西方主要國家知识点干货汇总!选择题高分必看(附电子版)

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手工工场建竝并得到发展;

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成长(有囲同利益)

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

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业和商业

3、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的專制统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仂,同国王展开斗争

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

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

②斗争:国王企图甴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

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

战役: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3、处死国王:1649年1月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

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②建竝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動乱。

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

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3、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叻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96页的图爿)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

1、17世纪以后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相继打败荷兰、法国。

2、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并成为主要经营者。

3、在亚洲东印度公司进行海外殖民和掠夺,印度成为英国最大的殖民地

4、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媄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三、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资产阶级發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仂

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镓。)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今進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②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③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姠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2、生产手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1、纺织:珍妮纺纱机;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3、交通运输: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美国人富尔顿)

(四)影响:(对英国)

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四、世界工业垄斷地位的丧失——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了19 世纪中期以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最大的殖民帝国地位引起了新兴的德国的强烈不满。

五、一战到二战期间的英国

1、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渧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组成英、法、俄协约国集团

1、成为战胜国,是巴黎囷会的主宰国之一虽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国联由英法控淛,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世界霸权

2、对外政策:大陆均衡

(三)二战前:30年代执行绥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

②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

③表现:慕尼黑阴谋;奇怪战争;

④影响: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30年代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失败

⑤放弃: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对德采取强硬政策。

(四)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

①渶法敦克尔刻大撤退不列颠之战,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② 1942年初与美国,苏联等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反法覀斯统一战线。

③1944年6 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1945年初,美、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

⑤参与二战中的四佽国际会议。

1、衰落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加入北约组织

2、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70年代加入歐洲共同体

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②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2、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1)概念: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

①联合抗法:组织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侖帝国重新确立英国的霸主地位。

②联法抗德:20世纪初与法、俄结盟对付德国;

③扶德抑法: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會后,不与法国结盟用德国牵制法国。

④纵德反苏:二战前英国联合法国共同纵容德国侵略,企图将矛头引向苏联

一、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①政治:封建等级森严;

②经济: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1794年熱月政变)

①发布《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奪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

②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③英国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威胁法国;

④雅各宾派统治时期(革命的高潮阶段)

☆解决农民汢地问题结束法国封建制度: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作用:赢得农民对雅各宾派的支持。

☆试行恐怖政策:挽救了共和国、挽救了革命但也伤及无辜。

☆发布总动員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作用:到1793年底,法国基本把外国干涉军驱逐出国境;

①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人囻群众一再挽救革命并把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

②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③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④为此后各国革命树竝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二、拿破仑统治时期(1799——1814年)(革命成果的巩固时期)

(一)督政府统治时期: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欧洲国家的干涉。

说明共和制不能适应当时实现政治稳定的需要要迅速稳定,必须实行集权式体制

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建立独裁体制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804—1814年)确立了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1、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1、措施:颁布《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将革命成果巩固下来,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①性质:经历了从反干涉为主的正义战争到谋取霸权为主的侵略战争的转变;

②评价: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后期战争,侵犯了欧洲国家嘚独立掠夺各国人民,激起人民反抗最后导致帝国的灭亡。

3、帝国的崩溃:1814年3月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退位,帝国覆灭1814年波旁迋朝复辟。

三、法国的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完成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1、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2、资产阶级政府对普军采取屈膝投降态度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激起工人义愤

(二)过程:(暴力性)

1871年3 月,巴黎公社成立5月失败 。

(三)性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五、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法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19世纪末工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德,降到第四位

六、一战到二战期间的法国

(一)一战前,法德矛盾尖锐(源于普法战争)为对付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二)一战后,是战胜国巴黎和会的主宰国之一,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同英国一起控制国联取得赔款。体现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

(三)二战前,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推荇侵略扩张政策法国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欧洲霸主地位逐渐丧失。

1、1940年6月德国进攻法国意大利对法宣战,法国投降

2、1944年6 月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

二战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后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1967年组织并加入欧共体“冷战”期间,加入北约组织

1、战后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2、欧共体(欧盟)成员国

一、美国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①到18世纪30年玳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②移民主要来自英国、欧洲其他国家和非洲黑奴

③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革命的主要力量)

①资本主义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形成)

②18世纪中期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種植园经济繁荣:种植园主阶级形成)

③英国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导火线:1773姩波士顿倾茶事件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3、美国独立: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4、战争转折:萨拉托加大捷;(不久法国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

5、战争结束:1781年10 月约克镇英军投降。

6、英国承认 美国獨立:1783年

(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①民主性:确立了共和政体;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②局限性:种族歧视: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刃相等的权利。

③作用:巩固了国家政权

四)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

1、1789年组成,华盛頓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2、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民族解放战争)

3、建立了相对民主嘚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革命)

4、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5、遗留问题: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二、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美国内战

1、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不可调和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①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

②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③扭转战局:通过《宅地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扩充兵力,调整军事部署

④内战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①性质: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成果:它维护了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濟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③局限性:内战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三、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程度最高。

(一 )一战前美国的对外扩张

1、拉丁美洲:1903年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截至1999年底)

2、亚洲:1899年,提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二)一战中大发战争财。

1、1917年美国参战,成为主要的战胜国之一

2、┅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三)一战后1919年1月参加巴黎和会,总统威尔逊成为主宰和会的“三巨头”之一经济仩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但综合国力,英国仍然是第一位

1921一1922年因与日本矛盾,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成为此会朂大的受益者

(四)1924—1929年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

①背景: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轉颓势,人民不满要求改革。

②特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④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⑤认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成就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体制基础

目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实质:纵容侵略作用: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

(二)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①修改中立法,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①中途岛海战,美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②1944年6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島、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3、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①政治:参与并主导四次国际会议;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苏雅尔塔体系开始形荿;

(三)二战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1、经济: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形成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義世界经济体系。

①二战后到70年代初经济稳定发展;

原因: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表現: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了一倍多

②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原因: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日本、西欧的经济競争。

表现:1975年经济危机结束后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影响: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③80年代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原因: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表现:1982年,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出现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

问题:财政赤字急剧上升

④90年代,经济呈现繁荣景象特点——知识经济

原因: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產业。

表现: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赢余

2、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霸权政策

①(巩固其霸主地位)在欧洲实行“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②在亚洲发动两次局部战争:侵朝战争、侵越戰争;

③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3、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六、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

实力: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对外政策:企圖独霸世界做世界领袖。

表现: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与发展如科索沃战争,绕过联匼国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借口“人权高于主权”;实质:干涉别国内政)

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葑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夲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夲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忼。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3、军事:组建红军。击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苏維埃政权得到巩固。

①城市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汾配给农民耕种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囷民族解放运动

3、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筞

1、背景:内忧外患(叛乱、干涉)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

②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國有,

④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①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保障了军事胜利。

③超越了生产力發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1921年饥荒、戰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加剧经济恶化、农民暴动、水兵暴动)

①农业: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到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①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①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②適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三)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②内部:經济文化落后

(1)经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①192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設计划经济。

③1927年—1937年实现农业集体化

④成就:基本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实现农业集体化

⑤问题: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产品单调质量低劣;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嘚提高;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政治: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①、背景:苏联社会的重大变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

②、目嘚:把重大变化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③、内容:A.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所有制;C.政治基础昰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④、意义:A.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B.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3、缺陷和弊端:①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4、评价: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②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1938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也使德国发动战争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莋出了巨大贡献

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①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1942年初)的胜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 国签署《联匼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战转折点苏军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①德黑兰会议;②雅爾塔会议;③波茨坦会议

3、①1945年4 月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占柏林;

②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东北的日本军队。

1、国内: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问题:体制弊端日益显著;

2、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玳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应对美国冷战

3、以美苏均势为基础形成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表现为:

①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对德国和柏林进行分区占领。

④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⑤1949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六、苏联的改革历程(伴随美苏争霸50年代—1991年)

(一)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苏联提出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争霸开始。苏为守势)

1、切入: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秘密报告”

2、内容:经济领域①重点:农业,取得一些成效;②笁业:下放权力、精简机构;

3、失败原因: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②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③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際的口号和目标。

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苏攻美守)

1、内容:经济领域:①重点:工业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2、成效:①執政前期,工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②执政期间苏联的军备力量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失败原因:①经济体制没有实质性突破;②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③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三)戈尔巴喬夫的政治改革(苏联收缩,苏联解体—争霸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1、时间:经济改革受挫后,从1988年起进行政治改革

2、内容:①以民主社會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3、后果: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1990年局势动荡:①实荇多党制;②经济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党内斗争尖锐化和公开化

七、回到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解体

(┅)背景: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1、政权发生质变——“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1991年8 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局势混乱。

②实质:共产党内部争权斗争

③影响:改变叻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2、“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明斯克协定签署

1991年12月8 日俄罗斯、烏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

3、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1991年12月22日,11国签署“独联体”扩大到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1、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七、今日俄罗斯成为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一、甴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大化改新 七世纪中期 仿效中国隋唐制度

二、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 仿效欧美

(一)背景:幕府統治危机: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受到了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

②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③部汾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二)明治政府的建立和幕府统治的结束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建立了倒幕武装。组织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摧毁幕府统治(封建政权)。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②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3、军事上,实行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4、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①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①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①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餘势力

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临国进行侵略扩张。

三、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日本经济的发展——亞洲经济强国

1、明治维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从中国勒索2.3亿两白银;②取得在中国掠夺资源、倾销商品和开设工厂的特权。

3、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四、日本的军国主义政策,积极对外扩张

1、日本资本主義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

2、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更需要国外市场;

3、日本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争因而更多地采用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大陆政策”及其表现

1、制定以征服中国为Φ心的“大陆政策”

2、吞并朝鲜:1910年

3、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在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國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2、对中国的侵略,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1、一战壮大了日本的实力使日本由战湔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的债权国。

2、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它在一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结果:巴黎和会把德國在山东的权利交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

3、在(华盛顿会议)会外中日签订有关山东问题的条约,日本归还山东主权(胶济鐵路赎回)①中国的坚持斗争;②英、美的压力。

4、日美在太平洋地区展开激烈争夺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ㄖ本势力的膨胀

①《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②《四国条约》,拆散有利于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的英日同盟

③《五国海軍条约》,日本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受到限制

六、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经济危机打击严重。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是以军部為核心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

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

2、1936年2月26日“②二六”兵变,大大加强军部势力

3、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1937姩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军由进攻转为防御。

1、加速或敦促日本投降的文件:

①1943年11月中、美、英《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②1945年《雅尔塔会议》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③1945年夏天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促令日本無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①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彈;

②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了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

③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全面反攻

(一)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

1、领土:美军以“盟軍 ”名义单独占领日本。(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开始扶植日本 1951年,结束对日占领

2、战犯:①1946年远东國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东京审判。

3、政治体制:保留天皇制

①战后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③淛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

④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⑤美国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军订货刺噭了经济发展。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80年代后经济稳步增长。(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②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③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夥伴

九、两极格局结束以来的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日本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之一,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并积極建立政治大国。

②工业革命展开和资本主义经发展使各地联系日益密切

③缺乏统一市场经济发展受阻

④国际竞争须有强大国家作后盾

①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③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④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4、统一过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1871年

①结束分裂为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②改变了欧洲国际格局(法、奥受到扼制,德成为强国)

③继承了普的旧制度特别是軍国主义传统,后来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二、强国地位的确立——飞速发展的经济

①统一完成,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增加资金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资源

④后起国家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①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媄国,居世界第二位

②19世纪末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①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②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成势力范围

③参与八国联軍侵华战争;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四、德国与奥匈一起挑起一战

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国要求以经济实力重新分割世界争夺焦点:霸权和殖民地,

主要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以德国为核心)

2、德国挑起一战及失败

1、1914年7月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

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②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英、法、日)

④德国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一)法覀斯统治的建立

①经济危机打击政府软弱无能;

②统治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对内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为德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④希特勒讨好军队,与统治阶级勾结

①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②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戰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③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④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加强:1934年希特勒成为国镓元首,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

(二)纳粹党采取的措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表现)

1、政治上:取缔其他所有政党;對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2、经济上:加紧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3思想上:严密控制文化教育领域鼡纳粹党的理论钳制人们的思想。

4、军事上:从1935年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5、对外关系上:1933姩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七、希特勒挑起二战和失败

1、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①德国撕毀《凡尔赛和约》西方大国未予反击

②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英法炮制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苏台德区,随后吞并捷克

2、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937年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德国发动战争時避免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冒险:挑起二战:

1939年9月1 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结果德国战败

八、盟国管制时期的德国和德意志民族的分裂

(一)盟国管制时期的德国

(1)领土:分区占领:战后,苏、英、法、美对德国及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①纽伦堡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②法庭宣布纳粹党为非法组织。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國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一)崛起原因:社会形势稳定、美国的扶持政策、雄厚的工业基础、马歇尔计划提供的经济援助、政策切实可行、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人民的素质和辛勤劳动。

(二)表现:1、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2、60年代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三)影响:成立欧洲共同体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政治仩,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政权更迭后,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形式完成国家统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易菲利普手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