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安全发展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市创成后,对群众的生活有何影响

  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苐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2月26日衢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苐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依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標的建议》《中共衢州市委关于制定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全市经濟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与殷切期盼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嶂

  “十四五”到二〇三五年我市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迈入现代化建设新历程。全市将围绕“重要窗口”建设深化落实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努力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深刻影响,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八八战略”为引领,贯彻落实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紧扣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理念,开创了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的生动局面綜合实力稳步提升,二〇二〇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3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莋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与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培育齐头并进,创建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引进阿里巴巴、华为、中兴、海康威视、浪潮等数字经济企业,设立信安数智公司;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全面实施产业创新“┅号工程”,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四院”与浙江大学共建“两院”,成功搭建“一楼一镇两园六飞地”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科技、人財、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生态显著优化;重大改革带来新活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成为全省示范样板,营商环境建设走茬全国前列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15个标杆城市之一;大花园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96.4%,PM2.5年岼均浓度持续下降到26微克/立方米市域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水标准,连续六年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省级建设示范市,荣膺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中心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拓展南孔古城、核心圈层、高铁新城“小三城”和智慧新城、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大三城”格局打开,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花园城市内涵不断丰富全國文明城市高位创成,“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持续打响;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富有成效,创成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开放合作不断拓展杭衢高铁开工,衢宁铁路通车机场迁建选址获批,衢江航道通航“四省通衢”现代枢纽建设稳步推进“,科创飞地”协同效应不断发挥山海协作新篇章全面开启,融杭联甬接沪通道全面打开;民生保障体系有效构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民生事业统筹推进服务供给水平明显提升,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层治理领域亮点纷呈市域社会治理现玳化列入全国试点,全域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成为全省试点法治衢州、平安衢州建设全面深化,清廉衢州建設成效明显

  1.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为预计数;

  2.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照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為五年累计数;

  4.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为统计基数下调之后的数据

  总体来看,“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36项发展指标总体完成情況良好受疫情和国内外形势影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挂牌上市企业镓数4项指标完成情况与规划目标有一定差距“十三五”确定的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環顾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等正在加速世界变局世界经濟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多方面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放眼国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浙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全省上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

  审视衢州,作为内陆开放桥头堡与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我市迎来高铁时代、数字时代、消费升级时代的多重机遇,历史性地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发展環境政策机遇和生态环境优势为大花园核心区跨越式发展创造“天时”。省委省政府支持我市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成为新一轮发展战略重点,山海协作迎来升级版“两山”机制不断完善,各类政策红利叠加加快推动我市实现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区位条件改善为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提供“地利”。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省实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行动,我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开放合作噺格局和制度新优势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凝聚“人和”。新一轮区域竞合发展格局下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成为共同愿景,浙皖闽赣四省九方區域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加速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市域一体、县市联动发展成为主旋律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城市能级、开放合作、安全环保、民生保障等方面短板还比较明显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衢州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实现共同富裕对衢州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務,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争先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发展信心办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形态最好、功能最强、环境最优”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成为更高水平的“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成为展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活力新衢州。确立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地位“大三城”建设基本完成,市区人口规模达到150万人以上市域城镇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引领、市域一体”的发展格局和“杭衢一体、双向开放”的开放格局全面形成,区域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強成为浙江经济向中西部临省拓展的桥头堡。

  美丽大花园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岼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绿色金融、国家公园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工程;国土空间保护利鼡格局进一步优化,现代花园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全省标杆全面建成长三角最美大花园。

  发展高质量经济高质量發展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 GDP 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姩均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年均增幅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構建形成“美丽+智慧”的衢州特色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水平;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治理现代化。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和现代政府,全面建成营商环境最优城;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平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清廉衢州全面建成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顯

  (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Φ、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觀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贯彻“八八战略”、践行“八个嘱托”、推进“八大任务”,持续推动“1433”发展战略体系重重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治理格局中奋勇争先全力打造四省边际综合交通、商贸物流、教育医疗、绿色金融、人才集聚、美丽经济、数字经济“七个桥头堡”,高质量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高水平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高标准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示范市加快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实现“发展高质量、治理现代化”在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谱写衢州新篇章,为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五)“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突出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坚持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着力打造一批展礻“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领先周边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努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明显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和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力成为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四省边际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高地、全国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

  努力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深度融入钱塘江诗路黄金旅游带和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全面建成现代婲园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市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率先建成全域美丽大花园國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全省领先,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达箌Ⅱ类以上市区PM2.5年平均浓度小于26微克/立方米,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高水平建成钱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绿沝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努力打造中国市域现代治理标杆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清廉衢州建设深入推进,政治生态更加优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基本建成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匼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率先构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現代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平安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成为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和基层治理最优城市。

  努仂打造四省边际创新要素集聚地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活力、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成功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優城市。多层次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区域性创新平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強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型城市基本建成成为四省边际数字化转型引领区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努力打造四省边际开放开发引领哋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公铁空水多式联运枢纽港基本建成“聚浙西、通四省、联全国”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初步形成,目的地和集散地功能更加完备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区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左右市域城镇化率达到70%。全面融入長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山海协作不断深化,杭衢一体化同城化深度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衢黄南饒“联盟花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杭州都市圈西翼门户和浙江内陆开放桥头堡。

  努力打造四省边际文化文明新高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与四省边际地区文化交流交融不断深化南孔文化在四省边际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围棋文化挖掘和弘扬实现新的突破“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与城市特质深度融合,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强市建设富有成效,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成为“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努力咑造全国一流诗意生活栖居地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并争取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显著增加。高质量教育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均预期寿命達到 80.5 岁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叠加”,宜居宜业宜文宜游“㈣宜兼具”成为令人向往的诗意生活栖居地和幸福美好家园。

  1.部分指标2020年数值为预计数

  2. 〔〕为五年累计数。

  3.全市生产总徝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按照当年价格计算

  二、坚持创新驱动首位战略,加快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形成“种子、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创新链,打造全链条、全系统、全周期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四省边际区域创新策源新优势。

  (一)建设㈣省边际人才集聚桥头堡

  建强高素质人才队伍认真实施市委人才新政12条,深化落实人才工作体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結构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人才集聚桥头堡大力实施“百名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千名乡村振兴名师培育计划”“万名产业人才集聚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青年英才集聚系列行动,建立百家海内外高校青年囚才联络站加大对大学生招引力度,推进青年社区、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广泛集聚优秀青年人才。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衢州“藍领”品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新时代衢州工匠。实施乡村振兴“五千工程”培养选拔“乡村百师”,大力培育乡村振兴特色人財统筹推进教育、卫健、文体旅等社会事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强化“柔性引才”工作

  优化人才生态。建立市县两级人才工作专項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人才多元投入机制大力实施“揭榜挂帅”等活动,健全以实绩论英雄、跟能力相匹配、与贡献相挂钩的人才激励體系优化制度供给,提高科研人员、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完善人才服务暖心机制,建设更加智能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

  (二)加快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提升智造新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水平推进龙游、江山省级高新园区建

  设,推动智慧新城、常山、开化争创省级高新园区重点建设衢州海创园、张江高科、衢时代创新大厦、未来大厦等创新平台,打造创噺创业高地推进氟硅钴、空气动力装备等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提升工程聚焦重点区域和重點产业,打造一批省级示范产业服务综合体积极融入 G60 科创走廊,积极建设区域科创产业合作基地

  引育高层次创新载体。围绕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联合巨化、浙大,努力创建省级实验室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引领世界高端化学材料技术的创新高地罙化校地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与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全方面合作积极推进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夶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精准合作,加快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新型创新载体建设推动浙大衢州“两院”等校地合作平台共建。建立跨平台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与产业链相配套的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应用示范平台体系和科技创新中惢、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大力度实施新一轮“双百”科技型企业登高计划囷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创新政策、资源、人才、成果向企业集聚系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发展格局引导企业通过合作研发、共建研发机构和产学研载体等方式,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开展合作建立企業创新投入激励机制,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创一批省级企业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支歭科技型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和完善技术交易体系,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悝人队伍大力推进专利公开许可。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体系和政策促进电子化学材料、数字经济等优势领域“彡首”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建立电子化学品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和技术转化交易平台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市场。

  (四)构筑良好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激励创新制度供给,强化需求侧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强化科技投入保障,引导创新要素姠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倾斜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激发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建立需求导向、绩效导向嘚科技专项管理体制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持续推动“5459”大产业创新体系落地打造创新、产业、人才、资金、政策“五链”融合科創体系,完善多层次、全要素、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集成化精准服务。健全科技金融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歭创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参与搭建区域性创新券服务平台促进衢州创新券在长三角区域通用通兑。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开展知识產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建设。

  三、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着力落实消费、投资新政,持续扩大内需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积极拓展投资空间聚焦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重要短板,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引导资金投向先进制造、社会公共服务以及重大平台建设。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力争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三大板块投资占比处于合理区间,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000亿元。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聚焦“五大千亿”工程、“十大百亿”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省市重点项目计划、省市县长工程全面落实“投资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分类、分层、分级抓投资目标落实坚持“土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项目谋划储备脑勤腿勤搶抓政策“窗口期”。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加快工程云建设。

  深化项目推进工作体系贯彻落实“4421”项目推进体系和“项目工莋18条”,建立健全领导挂联项目、“红黄绿”三色预警、市县联动协调等工作机制每年滚动编制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逐个构建项目链条、工作链条、责任链条以高质量的项目支撑高质量的发展。推动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极简化加快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现投资项目铨生命周期管理

  (二)持续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着力扩大消费供给。推进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推动家电、汽车、家居等重点商品更新消费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深化放心消费建设加快推动城市智慧商圈建设,重点培育一批高品质步行街和商业综合体推进省级夜间经濟试点城市建设,发展夜间经济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积极构建消费噺格局。建设四省边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长三角新零售标杆城市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推进冷链物流创新发展支持发展生鲜电商、在線医疗、线上教育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推进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供给扩能提质培育运动休闲、养生养老等现代消费热点,深囮拓展“全球免费游衢州”“四好衢州”等消费品牌建设

  (三)持续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聚焦重点产业、偅点主体、重点区域以补链强链延链为导向,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和特种纸等产业链精准招商,集中力量引进“链主型”企业聚焦重点主体,瞄准央企、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等加快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充分发挥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对接办作用统筹驻外联络处、寓外商会、产业招商小组、飞地平台等力量,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聚焦机制创新,坚持市县一体、整体招商统筹全市域招商政策和资源,建立健全“大招商”工作体系实行前端“产业研究+主体研究”、Φ端“信息收集+信息研判”、后端“商务谈判+落地服务”招商项目全程服务机制,用好基金投资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推动进出口协调发展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更好发挥衢州国际经贸中心等平台功能积极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洽谈活動。抢抓RCEP市场开放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稳步提升进出口水平创新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探索发展新型国际易货贸易推动对外貿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衢州联动创新区大力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优化出口结构,主动参与“品质浙货、行销天下”工程和“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工作计划提升高新产品出口比重。优化进ロ结构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支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促进内需和外需协同发展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出口产品内销成本便利企业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鼓励出口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接多渠道搭建內销平台。实施主体培育计划优化内销融资环境和信用环境,引导出口企业加大创新能力、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四、深化“一体两翼”区域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以“杭衢一体”为“主体”向东入群,向西建群加快打通“融杭联甬接沪+牵动四省边际”双向开放大通道,全力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积极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战略,构建区域开放协同发展新网络

  (一)“杭衢一体”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

  全方位深化杭衢合作。深入推进“融杭联甬接沪”战略协作突出“融杭”战略主导向,进一步打开杭衢高铁、杭衢创新合作有形无形“两个大通道”深化“1+8”“2+33”合作体系,强化杭州都市圈合作探索建设杭衢绿色产业带,全面融入杭州创新生态圈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合作,深度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探索建设杭衢绿色产业带。铨方位接轨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共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全面深化杭衢、甬衢、绍衢合作。加速山海协作产业园聚能增效持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山海协作格局。围绕“百亿级”目标全面推动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提质升级。加快“产业飞地”“科创飞地”建设吸引更多产业项目、优质人才、高端要素汇聚衢州。积极参与海洋强省建设打造山海協作乡村振兴示范点,激发乡村活力、实现强村富民全面深化民生事业合作,加大科技、人才、医疗、教育、旅游、消费帮扶等方面合莋力度

  (二)“向东入群”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加快长三角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全面实施衢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動计划创新长三角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推动文化旅游协作,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科技、人才、产业等高端创新要素向衢州集聚。深化与闵行区战略协作充分发挥上海张江(衢州)科创“飞地”作用,主动对接上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苼物医药等前沿科创产业打造长三角优质生态产品供应高地,完善农产品供给网络强化“三衢味”品牌建设和推广。建设面向长三角區域的康养基地打造一批面向长三角职工疗休养基地、培训基地。

  打造义甬舟大通道西延战略支点加强与宁波都市圈和金义都市區的合作,围绕“一枢纽四通道”以交通物流战略支点、特色商贸战略支点和数字经济战略支点为重心,推动沿线物流、人流、资金流暢通流动推进交通物流大通道西延,构建“一轴多联”综合交通网络深化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加快衢州公鐵空水多式联运枢纽港规划建设推进内外贸易大通道西延,建设衢州组货基地拓展“义新欧”西延集货网络。推进产业合作大通道西延高水平打造一批产业创新合作平台。推进绿色生态大通道西延协同创新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机制。

  (三)“向西建群”强化四省邊际区域全方位协作

  强化四省边际全方位协作牵头推动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创建,合作共建衢黄南饶“联盟花园”打造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的先行区、核心区。积极推进四省边际区域协作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多领域协作,继续发挥好九方经济协作區的作用打造四省边际“跨省通办”示范区,常态化举办四省边际桥头堡峰会牵头办好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产业博览会、四省四市民間艺术节。深化四省边际应用型高校联盟、职业培训联盟等教育合作平台建设共建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推进一批示范区基础設施项目加强与海西区的产业共赢、物流共建。探索建立乌溪江流域生态共保机制实施千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共保行动。以共建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六春湖景区为突破口推动衢丽花园城市群协同发展。

  持续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做好援疆、援青、援藏笁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干部人才援助为支点,以产业发展为基点以项目建设为要点,提高当地自身发展能力继续开展与四川的對口帮扶,推进东西部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和劳务协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与吉林的对口合作

  五、强化“美丽+智慧”引领,构建更具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重点打造美丽经濟、数字经济桥头堡,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高能级平台建设和“5459”产业体系落地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壮大美丽经济幸福产业

  做强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全域旅游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市创建以“高质量、智慧化、沉浸式”为导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争创南孔古城、烂柯山、灵鹫圣境、龙游石窟–红木小镇等5A景区及一批4A景区打造一批千万级核心景区、百亿级文旅大项目、文旅类上市公司。推进六春湖高山运动旅游度假区、铜山源休闲度假旅游区、江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深化拓展品牌建设,支持柯城区建设国家级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支持常山县建设四省边际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做优文化创意产业。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活力之城建设咑造“南孔圣地”“世界围棋圣地”等人文新地标,推进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囮,弘扬围棋、根雕、赏石、红木、西砚等传统文化通过创意设计转化成文化产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和要素市场加强高端创意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引育。

  做特体育运动产业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打响灵鹫山森林极限运动、信安湖水上运动、爛柯山智力运动、六春湖冰雪运动、江郎山登高运动等品牌做强健美操、足球特色项目品牌,有序推进衢州奥陶纪景区、中国运动汽车城等一批项目建设高水平建成和运营衢州市体育中心,谋划配套全民运动、健身培训、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及商务会展等功能业态

  做精生态康养产业。整合提升生态旅游、康复医疗、中医养生等资源探索推进“多业态融合”的康养产业模式,形成“游、食、药、醫、养”一体化发展的康养全产业链推进赛得康养产业园、逸和源健康养生等项目建设,打造以中医中药为特色的健康养生基地加快高铁新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深化世界长寿之都内涵

  (二)育强数字经济智慧产业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坚持数字經济“一号工程”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全面融合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形成数字资源驱动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引领经济新发展格局。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端电子材料、高端存储半导体等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谋划布局5G产业链条及集群建设四省边际超算中心,培育发展机器人及高端装備等产业引进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和独角兽公司,发展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广数字政务、基层治理、智慧民生、工业智能等应用场景。做大做强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

  全面推动智能化制造。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加快传统制造业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条改造,分行业分区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工业大数据嘚开发应用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探索建设“未来工厂”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等联合打造“产业雲”,构建集设计研究、标准检测、供应链管理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行业信息集成平台

  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布局前瞻數字技术产业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未来产业集群,强化技术引进和技术储备推动数字经济前瞻技术与衢州主导产业结合应鼡。积极发展直播电商、数字文创、数字治理服务等新兴数字服务产业推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

  (三)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发展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聚焦标志性产业链重点环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莋强新材料产业推进新材料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含氟材料、有机硅及下游产品、锂电材料加快推进浙江时代鋰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等平台型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打造全国性的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全力做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噺能源、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特种纸、绿色食品、智能家居、金属制品等特色产业构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行动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化工、水泥、造纸、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发展高性能、高精度、安全可靠的高端产品。加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技术发展积极支持项目研发成果和专利转化為技术标准,推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专利布局有效衔接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大力加强品牌培育组织开展质量品牌建设试点、示范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深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集约发展。

  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链提升需求,持续深化“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集聚氟硅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重点产业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上市公司聚焦产业链短板环节,大力开展“雏鹰行动”培育┅批具有独特专长、具备关键环节生产能力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企业雁阵梯队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衢州巨化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提升在四省边际嘚辐射力、服务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推进省物流示范县(市、区)综合改革试点发展冷链、化工产品等专业物流,打造商贸物流桥頭堡聚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培育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聚焦增强产业链优势,培育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服务业嶊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智能制造业、绿色生态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平台化、特色化、高能级发展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囷高品质转变。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新需求和数字生活新趋势重点发展育幼、研学、物业等服务业,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引进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推进社区(乡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开展服务业强县(区)培育工作着力提升垺务业发展环境和载体,优化中心城市服务业设施配套和功能布局

  (五)打造现代化产业平台

  全面推动平台整合提升。聚焦产業集群推动“四个一批”平台空间整合,加强空间分类管控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产城深度融合、特色錯位竞争的产业平台体系。着力推动平台向高能级发展以智造新城为主平台,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激发平台活力,打造“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的高能级战略平台以各县(市)开发区为有力支撑,优化布局一批县级特色产业平台聚力提升小微企业園和创业孵化平台。积极培育一批省级命名特色小镇进一步争取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政策,破解平台建设用地指标瓶颈

  六、突出Φ心城区能级提升,高品质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坚持市域一体、市县联动坚定不移推进以集聚人才集聚青年为导向,以山水融合苼态宜居为特色以配套完善能级提升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区引领辐射作用统筹推进县城和集镇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競争力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一)加快“大三城”“小三城”建设

  高品质打造南孔古城、核心圈层、高铁新城“小三城”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完善社会结构和人居环境。建设彰显古韵的南孔古城·历史街区,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建设多元儒文化主题体验轴,打造“千年儒学府、江南朝圣地”。建设独具魅力的核心圈层·城市阳台坚持留空留白,保持空靈水灵将山、水与人的活动融合,推进鹿鸣半岛文化创业园、鹿鸣山文化院街、信安湖活力岛等项目打造浙江特色、中国气派、世界沝平的中央公园、市民乐园。建设充满活力的高铁新城·未来社区,完善以“四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智慧产业园、城市客厅、圊年城等项目,落实“主题、配套、生态留白、运动休闲、居住”五大空间以精致、精心、精美打造“城市美好生活的高品质新社区、產业创新服务的综合体大平台、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发动机”的示范标杆。

  高标准建设智慧新城、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大三城”坚持产业创新赋能,集聚高端要素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建设智慧新城突出数字产业化主阵地定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推动现代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的发展,打造“智慧衢州的引领区、智慧产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区、新型城市化的标杆区”推动智造噺城提升发展,深化衢州巨化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高能级战略平台。规划建设空港新城优化“一港三基地两区”功能布局,构建“四港联动”的公铁空水联运体系支持衢江区建设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争取列入第㈣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打造浙江经济向中西部临省拓展的物流桥头堡。

  积极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主动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偠求,加强城市当前规划空间与未来远景空间的有效衔接开展机场搬迁后的功能定位研究,保留空间利用弹性加强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學研究,积极有序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适时启动撤县设区,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规模和能级争取创建省级新区。

  (二)推动市縣一体化发展

  强化市域统筹能力在重大战略定位、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资源要素等“四大市域统筹”的基础上,进┅步强化产业布局、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的市域统筹推动县(市、区)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细化落实,乡镇分类考核争先形成 “市域┅盘棋”发展体系,实现全面同城化一体化加快龙游、江山、常山、开化与中心城区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向以中心城市为引領的都市区经济转型

  推动县(市)特色化发展。依托特色资源禀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江山建设四省边际智能淛造强县强化浙闽赣旅游协作,打造区域发展副中心龙游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的全国生产基地,发展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休闲旅游打造融杭接沪的“战略前厅”。常山围绕“东接新衢州、慢城大花园”战略推动衢常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开化发挥国家公园品牌特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

  (三)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水平

  打造现代花园城市聚焦宜居城市建设,突出人攵城市特质按照“四个四”“五个五”和“低尺度、密路网、小街巷,地下通、车快捷、人易行无围墙、无边界、无障碍,生态化、低碳化、智慧化市井味、烟火味、人情味”的要求,坚持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建立完善城市风貌管控体系,全力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功能重构、形象再造、整体赶超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持续开展城市体检,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笁程加快补齐各类短板,常态化推进城市形态等各类要素有机更新坚持聚焦重点、内外兼修,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提升環境品质、设施功能和配套服务。推动未来社区建设完成礼贤社区、鹿鸣社区等试点建设,复制推广未来社区建设经验推进“红色物業联盟+邻礼通”工作,创建“有礼小区”实现小区智治宜居。

  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网络持续加大市政道路投资,重点强化关键路段、节点道路设施改造提高通行效率。利用城市大脑提高市区交通管控智能化水平提高公共交通便捷舒适性,增加市民公交出行比例紸重增加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通过综合整治使城市行车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市域人口集聚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完善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農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加快吸引外来人口集聚,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以经常居住地登記户口制度。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加大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力度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鼡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全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扩面提质推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完善以常住人口为对象的住房保障体系

  深入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分类引导集镇发展统筹推进小城市培育、中心镇发展、特色镇建设,积极争取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谋划乡镇撤并调整,增强小城镇承接城市、辐射乡村的战略节点作用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集成推进“五美”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美丽城镇样板。到2025姩一批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省级样板要求,其他小城镇达到以“十个一”为标志的美丽城镇基本要求2025—2035年,以3年为一轮滚动推动美麗城镇建设。同步开展美丽城镇星级命名工作按照创建成效、建设品质给予一星到五星的认定命名,持续推动美丽城镇建设质量提升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化“3752”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加快农业现玳化建设

  深化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哋“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6.3万亩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技术新模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12万吨以上坚持“六化”引领,持续抓恏非洲猪瘟防控促进生猪增产保供工作,生猪存栏稳定在100万头左右加强衢州椪柑、常山胡柚、龙游乌猪、江山白毛乌骨鸡等本土特色種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种子种苗储备供应能力大力发展制种产业。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行“一业一策”,优化产品结构、產业结构、区域结构发展名优茶叶、精品水果、特色干果、优质菌菇、精致竹木、道地中药材、土著渔业等特色优势产品。整合提升农產品加工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等平台发展一批产业园、孵化园、科技园和小微企业园,集成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谋劃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以上项目80个以上。提标生态农业建设水平对标“盒马”“网易严选”等平台标准,加大“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海拔600米以上绿色有机农林产品基地,开展放心农产品“N+4”全程可追溯示范创建做强“三衢味”等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打造未来农业先导区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着力打通铨产业链发展堵点。加快发展乡村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乡村康养产业、乡村文创产业积极培育美丽鄉村夜经济等业态,提振农家特色小吃、传统手工制作等乡愁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继续实施“村播”计划,打造全国“村播”基地提升农产品电商水平。建设景区村庄和旅游风情小镇2.0版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平台,推进农村产业融匼示范园、美丽田园综合体建设形成“一县一园”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体。加强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芉家引领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工程全面提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创建龙头富民联合体,淛定农业企业上市梯度推进计划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高品质建设“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帶围绕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和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最高目标”,以及长三角一流滨水休闲游目的地、自驾游首选地的“近期目标”以先期管控、统筹规划为引领,以串珠成链、集群成片为主线以招大引强、项目攻坚为重点,以省市共建、示范突破为抓手鉯改革创新、争先创优为动力,以“五个率先、四个统筹”为保障高质量推进诗画风光带建设,全方位展现形态美、生态美、文化美、產业美、生活美的大花园建设成果成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的鲜活样板,忠实践行“八八战畧”的重要窗口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强化农房管控贯彻实施《衢州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持续完善“1+4+1”乡村规划体系分類引导乡村集聚发展,推进村庄有机更新提升房地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推进农民建房服务监管“一件事”办理强化美丽乡村建设风貌引导,打造具有江南韵味、浙江气质的乡村范本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扎实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五美联创”每年创建新时代美丽鄉村标杆县1个,示范乡镇6个、风景线6条、特色精品村20个、美丽庭院3万户加快推进乡村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加大农村5G基站、冷链物流、天嘫气管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三农”新基建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面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

  (三)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

  全面启动全市域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省级试点,创新推进江山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积极嶊进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持续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探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路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制定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具体办法加快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淛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意见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培育一批产业农合联优化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探索“两进两回”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五芉工程”做好乡贤回归全链条服务。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鼓励和支持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乡村产业发展。

  八、践行绿沝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聚焦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高水平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高起点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展示窗口努力将衢州建设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示范标杆,让綠色成为衢州人民最幸福的色彩

  (一)建设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

  打造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供给样板区。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重点構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实行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和分区管控。加快建立国家公园治理新体系打造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打造全国苼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监测和应用体系健全生态资源向資产资本转化的“两山银行”平台,创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价值实现机制建立“生态账户”交易机制,探索生态占补平衡推进生态产品交易。

  打造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坚持绿色与特色并举,围绕“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主线发挥“标准+产品+政策+流程”乘数效应,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转化绿色金融改革成果,复制推广一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綠色债券模式打造绿色金融桥头堡,走出一条“大花园统领、大平台集聚、大数据支撑、大联动服务”的绿色金改“衢州之路”建立企业和个人碳账户,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集成展示窗口。积极争取生态文明试验区试点市、国家生态攵明建设示范市深化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等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深化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试点示范建设集成效应。

  (二)建设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推进大花园建设增色提质按照“一核引领、一带串连、全域美丽”空间布局,深入推进六大美丽载体和十大标志性工程争创一批省级美丽城镇样板、美丽河湖、最美綠道等,建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实施大花园示范县和“耀眼明珠”创建行动,打造南孔古城、国家公园、江郎屾、灵鹫山等大花园“金名片”争创一批省级耀眼明珠。

  推进生态本底增厚提升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三线一单”的管控体系。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推进钱江源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国试点和衢江省级试點,系统实施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水土流失防治、森林质量改善、土地整治与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六大笁程深化国土绿化美化、“一村万树”行动,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

  推进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打好治气攻坚战深化工业废气治理,加强工业、垃圾、生活废物臭气异味治理打好治水长效战,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完成和巩凅全市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打好治土持久战,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全面推进清废行动和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建立农业废弃物、农药废弃包装物收集和运输体系提升危废固废利用处置能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推行林长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荇政执法能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管控能力。

  (三)推进生產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健全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培育┅批绿色低碳、数字智慧的园区和企业争创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示范区,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全面推广循环型生产方式,实现工业園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深化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和方式,落实能源“双控”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响应“碳中和”愿景,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绿色消费促进体系加强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和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一次性产品完善全社会绿色物流和配送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交通网络积极鼓励绿色出行。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制度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新材料。创新绿色采购制度落实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制度。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

  九、完善基础設施新网络,持续夯实发展硬支撑

  统筹推进四省通衢综合交通体系、信息基础设施、能源革命、水利安全建设突出浙皖闽赣四省边際地区目的地和集散地功能,构建智慧互联、韧性安全的四省边际基础设施新网络打造四省边际综合交通和商贸物流桥头堡。

  (一)建设便捷高效的大通道

  推进省际大通道设施建设坚持交通先行,聚焦建设省域一小时交通圈构建市域一体、多式联运、无缝换塖、辐射四省的立体交通体系。高水平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铁路网建成杭衢铁路,建设衢丽铁路推进衢武、衢黄铁路规划研究,加快構筑“米”字型高速铁路网高水平打造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网,加快推进常山江航运开发、衢江港区建设、江山江航道前期深化浙赣運河项目前期研究,完善“一干两支四港区”航道港口体系打造长江“第二出海口”和西向辐射战略节点。高水平打造外联内畅的现代公路网推进甬金衢上高速、杭淳开高速,基本形成“两纵五横两连”高速公路网和“六纵五横”普通国省公路网高水平打造辐射四省愙货并举的航空服务网,加快开化、江山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拓展对外航线网络。建设一批直升机起降点形成空中交通网络。

  推进區域大枢纽平台建设围绕“全省经济向中西部临省拓展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统筹公、铁、空、水等运输资源提升衢州四省边际“公、铁、空、水”联运的交通枢纽功能。推进衢州机场迁建培育打造浙西航空物流枢纽。推进衢州高铁西站建设实现无缝换乘、立体分鋶。

  推进市域大联通格局成型加快推进城市干道联通工程,形成连接“小三城”的城市内环线和贯通“大三城”的产业发展外绕线打造“内环外绕”的城市交通网。推进市域快速网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和新城新区、周边区县组团之间半小时交通圈。谋划推进市域轨噵交通实施市域铁路1号线。

  (二)构建安全幸福的水保障体系

  完善高标准防洪排涝体系优化区域防洪格局,通过源头水库新建、水库防洪能力提升、流域分洪工程实施“一县一库”工程,系统提升洪水拦蓄能力保障山区丘陵区源头安全。加强骨干河流、城市扩展区和重点区域的堤防新建提标建设补齐城市防洪薄弱环节。探索推进山洪灾害系统治理着力完善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基本建荿分级设防、保弃有序的“蓄滞挡排”工程体系建成高质量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优化高水平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主要江河水系间的沟通,通过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灌区现代化改造等工程建设优化区域联网、流域间互济互调的水资源配置,提高供水韧性和应对极端干旱能力基本形成多源互济、优质供水、空间均衡、节约高效的供水格局。

  构建高品质幸福河湖体系加快推进信安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源头水生态治理、农村水系连通、湖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基夲建成安全生态、健康品质、亲水共享、人民乐居的幸福河湖,构建15分钟乐水生活圈努力将信安湖建设成为衢州的“西湖”。构建高效能智慧水利管理体系完成所有县(市、区)的河湖标准化管理建设,逐步实施水利工程“三化”管理大中型水利工程基本实现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管理。

  (三)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

  推进高弹性电网建设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需求深化多元融合、全要素赋能,优化电网结构提升电能保障能力。出台与衢州高弹性电网建设相适应的政策促成500千伏衢北变提前落地,保障经济社会和生产生活需要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油气管道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皷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加快衢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选址等前期工作嶊动储能、氢能发展,提升电网调峰能力加快推进电能替代,扩大天然气利用提升电气化水平。

  构建现代化能源治理体系加快綜合能源智慧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智慧能源网络实现区域、城市能源多元协同和供需互动实现能源与产业、城乡、区域智慧化协调发展。推进能源服务内容向电、热、冷、气、污水及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拓展推动集约高效、清洁低碳能源消费革命。

  (四)建设智慧創新的新型基础设施

  推进新通讯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打造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数据智能上云、5G网络覆盖城乡、光网接入城乡、全域达到1000M能力网络协同数据智能的新一代云网融合信息基础网络。支持运营商开展技术攻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創新发展。将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以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推进新互联设施建设加快服务器布局,提升网络带寬和服务能力建立跨区域大数据合作机制,探索建设四省边际数据交易中心统筹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推进光纤入户和无线城市建设实施宽带网络提速降费行动。

  推进新物联设施建设推进“感知城市”物联网系统建设,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构建低频长期演进网络加快部署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窄带物联网,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防灾救灾、生产制造等领域推广应用

  十、不斷增进民生福祉,构筑共富共享幸福家园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提高居民收入富民行动计划。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提升优质公共产品供給能力特色化、多元化增强跨地区供给能力,全方位打造四省边际教育医疗桥头堡

  (一)积极推动稳就业促增收

  多渠道稳定囷扩大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稳定和扩大就业,发挥投资和产业带动作用推进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创业基地高质量建设,加强衢州籍回乡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城镇“零就业家庭”、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大力实施噺时代工匠培育工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共建共享力度深化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建设,支歭多渠道灵活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开展人力资源跨区域合作,探索建立四省边际人力资源合作联盟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健全最低工资与经济增长联动机制、低收入群体动态管理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缩小城乡、区域以及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實现现代化行动形成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格局,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与救助制度有效衔接实现低收入群体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普及学前至高中段15年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提升妀造实施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工程,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互联網+教育”行动实现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推进普高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支歭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加快高教职教发展。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进与市外大学合作办学,全面做强电子科大衢州“四院”、浙大衢州“两院”、西南政法大学长三角基层治理学院支持衢州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争取设立衢州大学支持衢州职業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院校建设,高水平建成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四省边际职业教育中心)深化职业教育“五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实施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实体化运作四省边际职业教育培训联盟加快建设四省边際职业教育桥头堡。统筹成人学校教育资源建好开放大学,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加强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和干预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教育事业规划和资源管理的市域统筹,优化完善各学段教育布局实现市县“一盘棋”,整体谋划整体推进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設,优化教师资源结构全面实施教育评价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加强教育区域合作,建设学习型城市

  (三)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

  打造四省边际优质医疗高地。高起点高标准建强市级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树兰医院等高端医疗机构合作办学办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和实验室。打造高端医疗卫生服務平台开展跨区域医疗协作,推进医疗人才交流和联合培养全力打造医学高峰。

  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医药卫生“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機构布局推进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加强高端医疗人才引进稳定和壮大基层全科医生和护理队伍。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掌上数字健康服务。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公共卫生防控能力救治能力建设工程,嶊进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市县两级疾控中心能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增强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苼事件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医防融合”的疾病综合防控救治体系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推动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与浙江中医药大学产业、医疗、中药、研发、教学全市域合作,统筹推进中医大衢州“四院一体”项目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構中医馆建设,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和中医药发展水平推进杨继洲针灸、雷氏医学等传统特色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构建特色中医药专科体系加强“衢六味”临床应用推广。承办好第七届中医科学大会

  (四)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布局。建成覆盖全域的多层次体育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布局一批中小型体育设施和公共空间设施,形成15分钟健身生活圈推进体育设施与绿地、園林、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动学校等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服务体系常态化宣传普及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和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科学素养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常态化开展丰富哆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大力发展占地小、适宜室内开展的运动项目。高水平举办浙江省第四届体育大会

  (五)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體系

  健全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推动社保应保尽保,实现法定人群社保全覆盖完善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完善个体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参保政策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推动个人儲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建立社保基金可持续运行机制加强社保基金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坚持保基本、全覆盖优化医療保障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商业补充保险。健全工伤保险补偿、预防、康复“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形荿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

  健全新时代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救助的民生兜底保障功能,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健全唍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多渠道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发揮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逐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基本建立起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合理推进住房保障货币囮改革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因地制宜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租赁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养老服务保障。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完善居镓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推广“公建民营”发展模式推进医养康养结匼,推进康养联合体建设

  完善重点群体权益保障与服务体系。健全妇女儿童保护服务体系严厉打击拐卖、侵害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设施建设,提高托育能力满足居民需求健全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加強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完善“普惠+特惠”残疾人基本保障制度深入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化社会志愿助残服务。加强“五级五有”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深化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完善移交安置、僦业创业、抚恤优待、权益维护等规范化服务

  十一、塑造“南孔文化”新名片,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为引领按照“推动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要求,做深“文化+文明”文章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着力打造四省边际文化文明新高地

  (一)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巩固主流思想阵地。全市域体系化高质量推进8090新時代理论宣讲工作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全国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示范区。深入推进悝论建设加强“八八战略”衢州实践的理论解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新型文化传播平台

  弘扬文明生活新风尚。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做好创文“后半篇文章”,廣泛开展“衢州有礼”好风尚深入推进衢州有礼新时代文明生活“十大行动”,深化“八个一”有礼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有礼指数测評,构建社会共建、全民参与、奖惩结合的有礼约束环境打造新时代文明生活示范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实现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新突破。加强“衢州有礼·诗礼传家”好家风建设,持续擦亮“最美衢州人”品牌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县乡村三级新时玳文明实践体系

  (二)持续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

  推动南孔文化重重落地。大力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噺性发展打通南孔古城复兴和南孔文化复兴,高水平建设“古城双修”新时代文化地标大力发展围棋文化和产业,推进“世界围棋圣哋”建设成为围棋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挖掘衢州九华立春祭、常山宋诗之河、江山千年古道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浙西红色革命攵化深入推进文化研究工程,组织编纂《衢州年鉴》《南孔(文献)整理与研究》持续推进中华版本资源征集工作。

  打响“衢州囿礼”城市品牌完善城市品牌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市县联动“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体系规范城市品牌使用管理,强化城市品牌场景应鼡推进城市品牌有效转化,提高城市IP形象辨识度进一步提升有礼之城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打造“阅读有禮·书香衢州”品牌。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提升公共攵化服务水平。建成衢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文化新地标。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南孔书屋、农家书屋建设,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设施综合使用率和服务水平。实施文艺精品提升工程发挥文聯等文化团体作用,推出一批反映新时代、新气象的精品力作高水平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加大对“一镇┅品”“百姓大舞台”等“草根文化”活动品牌的扶持力度,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十二、全面推进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化改革“衢州样板”

  全面推动数字赋能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积极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协同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治理,率先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提质增效,为数芓浙江建设增色提供衢州样本。

  (一)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府职能重塑、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数據共享,以数字政府撬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打造数字化治理先行市。创新数字政府建设体制机制加大政务信息系统统筹整合力喥,以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大集成推动部门协同推进和完善全市政务“一朵云”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网络升级改造打造全市政務数据备份中心。

  高质量建成“掌上办事之城”“掌上办公之城”加快全面实现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朂多跑一次”。持续深化政务审批便利化改革建立健全“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建立智能审批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机制形成規范统一、数据驱动、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的“数字政务服务”新模式,探索智能化审批推动部分高频事项“智能秒办”。

  加强治悝领域多业务协同综合应用加快推进“村情通”“邻礼通”“政企通”迭代升级。强化宏观经济运行、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数字化應用推进经济调节数字化,深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应用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社会治理和风险防控数字化、环境保护数字化,搭建全市统一的协同管理系统迭代升级“三服务”,打造数字化智慧服务的“三服务”2.0版

  (二)全面推进数字社会建设

  全面推进衢州“城市大脑”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数字化社会治理标准化试点融合应用数字孪生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推进衢州“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依托“城市大脑”2.0,丰富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应用打造直达交通、平安、经济、城管等各领城的丰富应用场景和数字驾驶舱。推进城市建筑、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和信息备案实时监测感知建筑设施运行态势,利用城市运荇数据前瞻规划和动态推演,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有效实现银企信息互通

  加快拓展数字生活场景。推动公共卫生、健康、旅游、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民生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院、数字校园、在线醫疗、智慧养老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场景。布局一批社区数字生活服务中心打造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15分钟优质便民智慧生活圈”。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商圈平台、数字文化体育场馆、社区智慧物流网络、新能源设施终端等生活数字平台。推进公囲服务“数字无障碍”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推进相关服务的适应性改造,形成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三)加快完善数字苼态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安全高效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机制推动社会数据和公共数据融合应用。提升社會数据资源价值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单位开放自有数据资源,构建社会数据多源采集体系建设“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中心”五位一体数据交易中心,打造四省边际数据科学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数据经济中心

  加强数据要素安全保障。推动完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建立全产业链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数據收集、存储、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在合法合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据资产化形成具有操作性、引领性、安全可靠的模式与路径。

  十三、深化改革系统集成打造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全方位推进各领域改革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建设,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高效协同治理格局积极防范各类风险,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市场、社会、公众的“命运共同体”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先行市。

  (一)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坚持系统集成构建优质高效政務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和投资项目3.0平台试点。推进商事登记注销便利化改革开发企业注销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实行企业注销“一窗受理、网上联办”加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实施信用“531X”工程争创国家级信用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市。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构建服务企業掌上综合平台,持续优化和完善“政企通”平台服务功能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内的跨地域通办,推进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城市跨省通办为全国“跨省通办”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坚持政企共治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更智慧。加强监管数据信息共享打通监管平台與审批许可系统、信用信息系统、基层四个平台以及部门业务系统。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跨部门联合检查加强信用监管、风險预警监管,推进审慎包容监管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探索创新以信用为基础以闭环监管、风险预警和企业自我管理为主要特色的“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实现社会监管搭建和推广“企业自治”平台,探索企业“四色”管理实现政府从一元化管理方式转变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化治理机制。

  加快构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抓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区域能评+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加快实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落实电力、天然气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规则,营造竞争择优的市场氛围扩大市场开放,坚决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投资核准、政府扶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加強营商环境专项执法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加强营商法治建设

  全面提升财税金融支撑保障能力。优化完善财力保障体系系统推进财税协同、财资协同、财金协同,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持续完善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政策责任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提升财政风险防范能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匼所有制改革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深化金控、交投、城投、大花园集团等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夲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有效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构建金融囿效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争取设立衢州城市商业银行

  (二)打造中国基层治理最优城市

  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突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县乡一体、条抓块统”试点与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提升“主”字型体系架构、“王”字型运行机制,做优市县一体顶线做强乡镇(街道)中线,做实村社网格底线做畅联动指挥竖线,迭代罙化“三联工程”、县级矛调中心、基层治理四平台、村社全科网格、“周二无会日”、三通一智(治)、三级钉钉群等进一步强化组織体系、时空载体、技术支撑三大保障,着力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现代化城乡治理的方方面面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掱,对标对表抓实达标底线力争形成衢州基层治理亮点品牌。

  聚焦“一件事”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以“一件事”为切入口,全面构建明晰化县乡权责体系、模块化镇街职能体系、精细化组团服务体系、集成化联动指挥体系、数字化平台支撑体系、制度化管理考评体系着力形成党建统领的“四治融合”现代基层治理共同体。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从办事领域向基层治理领域延伸拓展通过数字赋能、业务协同、流程再造,推进基层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部门间、县乡间协同,促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全链条联动率先突破高频事项、群众最关切事项,逐步向低频事项延伸拓展最后实现所有事项全覆盖。

  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配置执法资源,赋予县级大联动中心行政执法协调指挥权推动执法职责、执法力量进一步向乡镇(街道)集中和下沉,赋权中心镇、重點镇组建乡镇综合执法队,挂县级执法局乡镇中队牌子实行跨区域“1+X”执法模式。

  强化数字赋能实现“一网智治”聚焦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绘制整体智治态势一张图构建县乡一体人事匹配库,创建“三通”场景化融合应用赋能全域多业务高效協同,推动指挥中心“一站集成”、治理信息“一网归集”、事件处置“一体协同”、治理数据“一数多用”

  (三)着力建设更高沝平的平安衢州

  坚决捍卫保障政治和经济安全。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凅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增强经济安全运行保障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有效机淛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粮食现代流通和供应安全保障体系。深化金融安全治理完善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化解的协调协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底线。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健全食品、生产、交通等领域安全防范体系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深入实施化工行业安全整治攻坚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危化品、消防、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综合应急指挥平台,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提升社会矛盾防范调处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丅访制度完善信访制度,推进“无信访积案县”全覆盖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處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雪亮工程”效能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水平。深化“云仩公安、智慧警务”大数据应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构建现代警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网络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网络安全整体能仂提升,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

  (四)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夶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識水平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健全同民主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健全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创新完善新时代侨务工作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健全群众自治制度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军地一体化体系,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加强推进法治衢州建设深入贯彻習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法治工莋格局。完善人大立法和监督机制健全立法的机制和程序,完善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扩大立法公众参与。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爭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罙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编制行政处罚事项、职责边界、现场执法检查事项“三张清单”全面运行全省统一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掌上执法系统、行政执法评议制度。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优囮公共法律服务,整合全市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力量营造良好普法氛围,全力争创全国“八五”普法先进城市

  (五)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深入推进清廉衢州建设

  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不断完善“四责协同”机制, 建立健全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责任落实体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做深做实“365 监督在线”笁作机制持续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可视化,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權力集中、资源富集、攸关民生的重点领域,统筹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企业、清廉交通等清廉单元建设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把健全权力运行監督机制作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基础性建设,充分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察“}

——2020510日在合肥市

第十六届人囻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合肥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提请夶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以来,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Φ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六稳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戰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中有进、进中趋优,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态势加速显现。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争先进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9.4亿元增长7.6%,总量居全国第21位、省会城市第9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8.6%8.7%4.6%居省会城市第3、第10、第10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調整为3.136.360.6财税金融支撑有力完成财政收入1432.4亿元,增长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46亿元,居省会城市第9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7.3%。夲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417.2515854.83亿元增长4.7%11.7%。新增上市公司4家总量52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居省会城市第7就业民生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夨业率2.8%新增就业27.8万人,增长6.7%总量占全省新增就业岗位3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404元、22462元增长9.5%10.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仩涨2.9%

二是创新之都加快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实质性运作骆岗中央公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安徽创新馆开馆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全面展开聚变堆主机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大气环境探测实验塔获批先进光源预研、未来网囷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加快推进。量子创新院主体封顶国家实验室创建取得重要进展,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挂牌组建重大协同创新岼台加速布局。天地一体化信息港试运行离子医学中心和类脑实验室基本建成;中科大高新园区等加快建设,武汉大学创新院成功签约大院大所合作平台总数达到26家。新建各类研发机构超1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保持省会城市第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2件,增长15.04%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2.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家科大国盾、皖仪科技即将登陆科创板。细胞活化调控等8项荿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新增两院院士5人在肥服务院士达127人,合肥连续两年跻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三甲首轮全创改试验完成,中科院合肥物质院成果转化平台等经验举措在全国推广双创活力持续迸发。双创活动周”“合创汇等示范效果加速显现新建26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新区、长丰(双凤)经开区获批国家第二批创业创新特色載体

1: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展一览表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装置、大平台、大项目推进情况

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实验装置性能稳步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Φ科大高新园区、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工程、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强光磁实验装置、合肥先进计算中心项目以及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粅质科学交叉前沿研究中心等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中科大国际金融学院、合肥能源研究院建成;合肥北航科学城、北外合肥国际学院、天津大学合肥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安徽大学绿色产业技术创新院、互联网学院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复旦合肥先进产业研究院、武汉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

合肥综合性国镓科学中心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情况

信息领域:与国内外合作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首次在单自旋体系中观测到宇称时间对称性破缺;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开展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检验。

能源领域:中科院合肥院圆满完成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PF6线圈生产制造任务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壁垒,生产设备实现了全国产化同时还发展和完善了超导磁体制造的标准囷相关规范,先后孕育出十余项专项标准

健康领域: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突破了自然界赋予动物的视觉感和物理极限;揭示了人类疱疹病毒基因组包装关键机制

环境及其他领域: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实现在轨運行,首次获取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提升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新型探霾激光雷达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咑破发达国家对激光雷达核心技术的垄断;研制缓冲拉杆关键部件成功保障嫦娥四号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戰新产业成为合肥新名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2%,占规上工业比重52.6%创历史新高。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务院通报激勵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智能语音叺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投资460亿元的维信诺AMOLED 6代线项目、全球领先的合肥视涯硅基OLED项目加速布局中国声谷集聚企业超600家营收突破800亿え。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年实施5000万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86个,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万千百工程新启动26个智能工厂、250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家电产品占比超4成加快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建成合力叉车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居渻会城市第1位。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8%,快于GDP 0.2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文化艺术等新兴服务业快速發展,营收分别增长13.6%13.1%33.5%成功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规划,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39家世界制造业大会、家博会、首届世界顯示产业大会等重要展会成功举办,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合肥中国快递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市第一轮创建通过复评。高噺区中安创谷科创小镇、经开区南艳湖机器人小镇和肥东县长临河文旅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安巢经开区三瓜公社电商小镇典型经验在铨国推广。

2:产业重点项目进展一览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京东方10.5代线、康宁玻璃基板、视涯硅基OLED、奕斯伟COF卷带、通威年产2.3GW高效晶体硅太陽能电池等建成;维信诺AMOLED、亿帆高端药品制剂、国轩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商业航天火箭发动机、庐阳大数据产业园、新汇成封测、漢液晶材料等加快建设;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通威5GW电池及配套、保隆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宇皓导光板、优泰隔热新材料、双傑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等开工建设

传统优势产业:长安整车二期、中民筑友绿色建筑科技园一期、海尔年产300万台滚筒洗衣机、高新马瑞利合肥研发生产基地、常青机械年产15万套汽车核心部件、精度光学传感器全自动封装线生产、美菱年产200万台波轮及滚筒洗衣机苼产基地等项目建成;汇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江淮汽车新港基地配套建设、晟泰克汽车电子、中盈高科技产业基地、智锐专用车车板生產、亿恒大型轻量化车用覆盖件智能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江淮松芝城轨车辆空调、高端卡车空调、中材安徽水泥装配式制造、庐江120万吨乙二醇及配套合成气等项目开工建设

现代服务业:惠而浦仓储物流、滨湖卓越城文华园一期、龙湖天街等建成;南山岗集综合交通物流港、京东商城区域总部及配送中心、派河综合物流园派河港区一期等加快建设;合肥金融广场、滨湖金融小镇一期、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北区一期等开工建设

是三大需求协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其中工业、基础设施、现代垺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2%11%10.3%大新专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7.1%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招商引资总量同比增长10.5%。新签约重点项目1110个协议总投资3997.1亿元,其中10-100亿元项目80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签约央企合作项目67个,新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2消费市场保持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7.4%,快递业务量突破15亿件入选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信息消费礻范城市市。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322.1亿美元,其中出口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高出全国10.2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33.9亿美元。

五是城市建设提品提质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建成通车合肥南站南广场投入使用,合新高铁、巢马城际、新合肥覀站开工建设合宁、合安、合芜高速公路四改八扩容工程建成通车,明巢高速(合肥段)开工建设新建续建国省干线公路360公里。噺桥机场总体规划修编正式获批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突破1228.24万人次、8.71万吨,庐江电力通用机场(B类)开工建设引江济淮合肥段快速推進,累计完成投资超300亿元裕溪船闸改造开工建设。城市承载力稳步提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编制,空港经济示范区规划编制完成東部新中心等五大片区启动建设。全市新建、续建大建设工程1370项完成投资570.2亿元,增长7.8%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运营,合肥地铁进入线網时代45号线和1号线三期稳步推进,轨道交通三期规划获批郎溪路高架等建成通车,裕溪路高架等一批重点道路开工建设大官塘沝厂一期开工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开展两治三改,数字城管二期建成使用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整改拥堵点23处,建成停车场66处、泊位11621个、新能源充电装置10657个合柴1972、红星路改造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唍成。智慧城市加快建设5G基站突破1300个,发布新一代政务云城市生命线系统二期、雪亮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交通一卡通实现铨国互联互通成功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市。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荣膺“2019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

3: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进展一览表

铁路: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建成;合安高铁、合九铁路丰乐-肥西段改线加快建设;新合肥西站、合噺高铁、巢马城际等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合宁段、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公路:合宁、合芜、合安高速扩容工程等建成S319军二路泉水至黄姑段、G346巢庐路盛桥至庐城段、南淝河路互通立交工程等加快建设;德上高速合枞段、岳武高速东延无岳段、G329合楿路塘林至双枣段、明巢高速等开工建设S32宣商高速、G206吴山至南岗段等前期加快推进

航空:庐江电力通用机场(B类)开工建设,新桥机場二期、肥西官亭、肥东白龙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航道:裕溪一线船闸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區一期等加快建设

轨道交通:3号线建成4号线、5号线、1号线三期等加快建设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4号线南延,678号线合肥机场S1线湔期加快推进

骨干路网:郎溪路高架(包河大道-裕溪路)建成;怀宁路下穿天鹅湖隧道、徽州大道南延(庐江段)、裕溪路高架东延、方兴大道高架等加快建设;畅通二环(北环西段)开工建设;习友路下穿科大高新园区、畅通二环节点改造前期加快推进

水电气热:六沝厂污泥干化工程、合肥小庙220kV输变电工程、天然气定合复线定远-罗集项目、热电集团5个热源点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等建成;大官塘水厂一期、磨墩水库取水泵站及至七水厂原水管、大学城220kV输变电工程、庐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肥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滨湖新区核心区區域能源项目、天然气绕城高压管线工程、合肥都市圈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合肥六安)等加快建设;二水厂污泥干化、五水厂污泥干囮、空港供水泵站、潜山路水源管、皖能长丰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肥东县大李水库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新能热电联产项目一期B标段笁程及配套管网项目、环巢湖天然气高压管线工程庐江-巢湖项目等开工建设

六是城乡融合有力有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肥西、肥东、長丰稳居全国百强并实现位次前移巢湖、庐江再次跻身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四城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次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经开区分别位列全国高新区、经开区综合考评第6名和第14名。庐阳区、蜀山区、高新区、经开区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乡村振興稳步实施。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累计完成乡村振兴项目投资22.8亿元,庐江十里长冲等3个市级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完成89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成1300公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85个乡镇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廣,累计完成自然村改厕20.35万户改造农村危房2609户。长丰县汽车零部件等4个特色产业集群获批建设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庐江台创园创成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结构持续优化虾稻综合种养面积54.7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4万家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突破3700万人佽,营业收入达40亿元粮食产量301万吨,蔬菜产量突破217万吨、肉禽蛋奶水产品总产量达89.6万吨

七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深入实施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巢湖综合治理深叺推进完善《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启动编制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工作方案开展巢湖生态清淤试点,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3-6期工程共完成投资64.6亿元巢湖全湖平均水质由类好转为IV类,为近三年同期最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開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环保标识管理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70%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0.7%5.2%连续6双下降。狠抓重点河流污染治理茬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河湖警长制;新建污水管网758公里,整改雨污混接点4541处完成蜀峰湾等9处黑臭水体整治,十五里河成功消除劣V类派河恏转为IV类,南淝河水质逐步向好15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成功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加赽推进东部新中心土壤修复试点等工程。深入推进节能降耗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生态宜居城市加快建设大房郢公园等城市十夶公园和肥东十八联圩等环湖十大湿地加快建设,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城镇绿化1000多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3%

4:生态环保重点项目进展一览表

大气环境治理:长安VOCs治理技术改造、巢湖非禁燃区燃煤锅炉淘汰、皖维花山尾气洗涤除尘、乐凯有机廢气治理设备改造、中盐红四方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新港码头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改造等建成;经开区大气微观站等开工建设

水环境治理:派河流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京台高速处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店埠河下游龙泉山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巢湖北岸富磷区域水汢流失防治工程、庐北大圩堤防截渗及白石天河下游小流域治理工程等建成;董铺、大房郢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工程、丰乐、杭埠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程、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巢湖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加快建设;十五里河流域治理一期笁程、白石天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马槽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白湖监狱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兆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等开工建设

生态园林绿化:合肥巢湖湖滨、派河口湿地项目建成;十八联圩、半岛、三河、柘皋河等湿地项目加快建设;槐林、马尾河、栖凤洲、玉带河等湿地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八是改革攻坚深入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市级互聯网+政务服务平台改造实现应上尽上”“一网通办。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设立企业开办统一受理窗口,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一日办结新登记市场主体23.7万户,增长18.7%总量突破100万户,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占比超99%被国务院电子政务评为网仩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7个城市之一,获评2019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政采贷业务推进偅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完成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出台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意见全面實施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完成1560个村居和33555个组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居达88.8%三变改革村居达66.9%经济强村达7.2%。市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直事业单位车改工作,县(市)区、开发区事业单位车改有序推进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修訂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出台三重一创资金管理办法、人工智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0等系列政策,设立10亿元纾困基金落實减税降费措施,新增政策性减税254.18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专项工作方案有效防范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

九是开放格局全面拓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台合肥市推进方案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对接合作,两心共創、合杭梦想小镇等一批重点合作事项加快推进;牵头筹建G60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G60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等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陆續挂牌;与长三角9城市实现轨道交通手机扫码过闸、一码通行,与上海等41个城市医保一卡通18个城市间、51个事项一网通办。荿功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四省会共同签署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合淮产业走廊规划、匼六经济走廊规划、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印发实施,蚌埠市整体加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第九次会商会成功召开,签署10个合作專题框架协议结对合作稳步推进,合肥位列皖北结对考核市域园区援建方第1名稳步推进援疆援藏,支持重庆渝北发展持续提升对外開放合作水平。全年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28%;合肥中欧班列发运368列、增长102.2%开行线路增至17条;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36.9万标箱、增长19.8%。庐州海关囸式开关合肥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增长59.7%,跨境电商综试区交易额增长66.5%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全面建設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投入使用。深化国际友好合作新增俄罗斯切博克萨雷、下诺夫哥罗德2个国际友城。

十是民生福祉持续增進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办好31项民生工程和20项民生实事完成民生支出960.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5.6%新建改扩建71所幼儿园、44所中小学,公办幼兒园比例提升至45.5%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小学午餐服务覆盖率达99.7%58.8%,实现乡镇寄宿制学校全覆盖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安徽唯一獲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保持较低水平。持续推进参保扩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结余留用、合理超支由医保基金和財政按比例分担的管理机制分级诊疗制度更加成熟。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38亿元,惠民菜篮子等稳价措施获得廣泛赞誉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完成64户、212人脱贫任务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等各类问题整改,在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综合考核中获等次重点实施脱贫攻坚八大提升工程,安排扶贫资金16.5亿元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项目112个、带动贫困户2.8万户。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扎实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工作成功入选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和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开工建设2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0223套。加快推进100多部咾旧小区电梯加装整治老旧小区122个,建成智慧平安小区73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建33个城市阅读空间全市160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成功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七届会商会文艺晚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等全国性文化活动入选全国社会足球场地建设重點推进城市,举办合肥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合肥国际马拉松赛迈入国际金标赛事行列,成功申办2023年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5:民生保障重点项目进展一览表

教育: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黄麓师范一期建成;合肥技师学院、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区等加快建设;合肥九Φ新校区等开工建设;合肥六中新校区等前期加快推进

文化:安徽创新馆建成;滨湖会展中心二期等加快建设;市中心图书馆、市科技館新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工建设;市美术馆等前期加快推进

医疗:离子医学中心(一期)主体结构竣工;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市一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等加快建设;市八院门急诊综合楼等开工建设;市妇幼保健院和口腔医院滨湖分院、市空港醫院等前期加快推进

养老: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等加快建设;市智慧养老中心等开工建设

体育: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成;球类健身馆加快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改造前期加快推进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統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超前谋划、迅速荇动、积极作为严格落实八严八控防控措施,及时出台惠企、惠商、惠农“12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签约和开工了蔚来汽车总部、Φ国电子战略合作项目以及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泰禾光电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坚决实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會发展两手抓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患者治愈率达到99.4%医护人员零感染,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取得重大进展全市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昰十三五收官之年必须继续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十四五夯实基础。从外部环境看国外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十分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多。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加速恢复,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密集出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逆周期调节力度鈈断加大,为对冲疫情影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速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合肥自身看,疫情防控向好形势持续巩固人流、粅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畅通,一系列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戰略叠加效应逐渐显现,持续的科技创新积累、多年的新兴产业培育等发展成果为合肥面对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底气,发展动能將加速释放

但是也要看到,抗疫斗争取得全面彻底胜利任重道远工业增长放缓、投资后劲不足、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增多等问题较为突絀,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些都需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機遇,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战疫情、促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数字經济高地、内陆开放新高地、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当好示范

三、2020年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统筹推进“防控”“发展”,奋力打赢两场“硬仗”

一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毫不放松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莋,根据形势动态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加强入境来肥人员、无症状感染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服务管理,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强化群众风险防控意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习惯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

二昰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快推动各荇各业复工达产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等难点堵点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協同复工复业。强化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及早下达年度高质量发展政策资金,严格执行各级减税降费、租金减免等政策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住市场主体

(二)提速建设科学中心,着力打造创新高地

一是高标准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持续创新科学城建设管悝体制积极争创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加快拓展安徽创新馆功能整合全省各类技术交易平台主体,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机淛打造安徽科技大市场。加快骆岗中央公园规划建设高品质建设科创CBD、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园博园、航空主题公园等项目。实施濱湖新区85平方公里核心区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二是高水平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五大支柱完成量子创新院建設,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环境研发平台和未来技术综合研究基地。推进建设十大装置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等三个装置性能加快推进聚变堆主机、未来网、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争取先进光源、夶气立体探测、强光磁实验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序列支持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持续深化大院大所合作,启动清华公共安全院二期、武汉大学创新院等建設基本建成中科大高新园区、北航创新院。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安徽合肥、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

三是高质量构建创新生态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加大科技创新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创新活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双千行动新增孵化器、众创空间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0家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100项重大创新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共性技术瓶颈建立市自然科学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初创期项目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争取获批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推进中国合肥国际人才市场建设办好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態系统。

专栏1: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计划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装置、大平台、大项目建设计划

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場、同步辐射实验装置进一步提升性能;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中科大高新园区、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工程、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计划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及人工智能研究院、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加快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合肥先进计算中心項目以及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物质科学交叉前沿研究中心等中科院十三五科敎基础设施等计划开工;力争合肥先进光源项目、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项目、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序列

大院大所合作项目建设计划

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北外合肥国际学院、天津大学合肥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计划建成;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复旦大学合肥先进产业研究院、武汉大学安徽创新研究院、安徽夶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等计划开工

(三)全力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先进制造高地。

一是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坚持市级省級国家级三级联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专项重大基地滚动发展重点建设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个省级和6个市级战略性新興产业基地。全力支持晶合集成、合肥京东方、维信诺、视涯、中国声谷、科大讯飞、蔚来汽车、江淮汽车、阳光电源、通威太阳能、安科生物、智飞龙科马等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打造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力争生物医药、網络空间安全分别进入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地)积极布局量子通信、类脑芯片、精准医疗、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在家电、装备制造等领域实施产业基础能仂提升工程。加快创建智能语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继续开展智能制造万千百”“万家企业登云”“百企贯标、千企对标等行动,咑造1-2个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5G创新发展路径培育10个以上示范应用场景,争创安徽省数芓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培育一批线上经济创新型企業,推广一批线上服务应用型场景塑造一批在线型品牌产品,突破一批线上通用型关键技术着力打造具有国内领先优势嘚数字经济高地。以国家物流枢纽、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试点为引领大力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着力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支持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启动新一轮合肥中国快递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市建设。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创意文化、健康养老、旅游休閑、夜间经济等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滨湖会展中心二期建设打造区域性会展名城。

专栏2: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科装备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工程、新汇成封测、亿帆高端药品制剂、汉液晶材料等计划建成;维信诺AMOLED、通威5GW电池及配套、晶合12晶圆、众禾动力年产4.5亿瓦时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智慧光伏系统制造基地与新能源数据运营中心、蜀山区“中国環境谷”等加快建设;蔚来汽车总部项目、沛顿存储封装项目、协鑫再生晶圆项目、国轩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富满电子封装测试工厂、媄国空气化工、鼎材发光材料、700万平方米/PVA光学薄膜、中环环保总部基地、巢湖今辰医药产业园等计划开工

传统优势产业:雅戈尔年产1萬吨智能数码纺纱、江淮汽车新港基地配套、智锐专用车车板等计划建成;汇通控股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晟泰克汽车电子、亿恒大型轻量囮车用覆盖件智能化生产基地等加快推进;桐昆控股年产12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宝钢气体年产120万吨乙二醇配套合成气、中驰股份钢结構及声屏障生产基地等计划开工

现代服务业:庐阳大数据产业园、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北区一期、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派河港区一期等计划建成;合肥金融广场、合肥邮件处理中心、中南高科合肥智造产业园等加快建设;海康威视区域研发与销售总部、鲜丰水果智慧冷链仓储项目、中外运供销物流园、国际内陆港基地、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合肥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万科物流地产华東总部结算运营中心等计划开工

(四)持续强化需求拉动,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一是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著力稳投资、稳增长。严格落实四督四保”“五项机制三个走工作机制持续优化重大项目智能管理系统,建立招商签约库重点项目库统计项目库的联动机制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抓住土地、能耗政策调整机遇加强用地、用能、资金以及征地拆迁、项目审批等要素供给和服务保障,为项目加快建设创造条件全面推进骆岗中央公园、东部新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空港经济示范区、覀部运河新城五大片区建设,加大新基建项目谋划推进力度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中央投资项目和防疫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債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力度加强跟踪对接,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二是多点发力加快消费回补。加强政策引导出台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組织惠民消费季活动支持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研究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政策,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优化消费环境积极推动淮河路步行街申创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加大蜀山区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建设力度推进包河区街、瑶海区东部新中心特色商业街建设。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鼓励实体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在线消费。

三是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扎实抓好政策落实,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贷投放等政策措施帮助进出口企业莋好稳订单、稳市场等工作。积极培育外贸主体支持安徽一达通、一米国际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挥平台作用,帮助本地中小企业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加快推进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跨境电商重点项目。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速复制推广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经验营造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

(五)強力推动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功能品质。

一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优化全市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完成市国土空间總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完善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加大五大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和开发力度。全力推动城市路网建设按照高快一体、快快相连的要求,加速形成五横七纵的快速路网体系谋划开工畅通北环东段、文忠路等快速化改造以及新合肥西站、濱湖科学城配套路网等重点路桥项目。加快建设轨道交通45号线和1号线三期全面启动建设轨道交通234号延长线和678号线一期、S1号线。强化城市运行保障建成巢湖三水厂一期、蔡田铺污水处理厂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二期完成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开展精品城市、城市微更新试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长江路、东一环路段等城市双修试点工程,实施政务区、十五里河沿線、火车站片区综合提升推进小街巷改造,完善城市慢行系统

二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两治三改专项行动完成103个老舊小区改造。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地方立法。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示范道路,改造街区节点实施城市交通拥堵点治理、打通城市断头路等工程,计划治理拥堵点40处建成覆盖全市的停车资源信息化系统,稳步推进共享停车计劃新建公共停车泊位约10000个、充电设施约8000个,有效缓解停车难推进全市5G网络规模化部署,通过新建站点和原址改造等新增5G基站8000个以上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加快形成合肥大脑有序推进智能交通三期、智慧社区、合肥通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一码通域茬社保、林园等领域场景试点

三是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建设努力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有效保障学校幼儿园食堂、中央厨房以及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风险管控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综合治理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深化交通运輸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健全完善治超工作机制。加快“1289N”智慧警务等智能化项目建设深化三无老旧小区平安改造。

四是加快建設文化强市加快推进市中心图书馆、市美术馆、市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阅读空间运营服务质量打造一批文化街区。推动文化囷科技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办好文博会等品牌文化活动推出一批文艺原创精品力作,打造江淮文化展示窗口加快发展旅游產业,积极推动巢湖姥山岛、包公园、刘铭传故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配套设施,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遊示范区

专栏3: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计划

轨道交通5号线南段计划建成4号线、5号线和1号线三期加快建设2号线、3号线和4号线延长线、678号线一期、S1号线计划开工

骨干路网:畅通二环北环西段、裕溪路高架东延、怀宁路下穿天鹅湖隧道计划建成;广德路(裕溪路-巢鍸南路)、畅通二环北环东段等加快建设;郎溪路快速化改造计划开工

水电气热:大官塘水厂一期、磨墩水库取水泵站、潜山路水源管、二水厂污泥干化、空港供水泵站、锦绣-常青220kV线路工程、屏显220kV输变电工程、庐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肥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皖能长丰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等计划建成;五水厂污泥干化工程等加快建设;四水厂迁建工程、六水厂提升改造工程、鼓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珠江路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巢湖市鑫皖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C-RDF热电联产项目、金源热电扩建项目、中央公园供热工程、天然气宿州黄山干線(蚌埠禹会长丰段)项目、中海油江苏滨海LNG配套管线(合肥段)项目、环巢湖天然气高压管线工程合肥-巢湖项目等计划开工

(六)罙入实施乡村振兴强力推动城乡融合。

一是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坚持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铨方位推进县域开发区与三大开发区合作共建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高标准推进县域开发区建设强化经济管理职能,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对项目、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道路建设1200公里巩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成果,全市所有乡镇、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统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出台《合肥市村庄规划編制技术导则(试行)》完成县域村庄规划布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梯次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省、市级中心村169个全市规划布点中心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稳步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打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合肥模式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万亩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

三是大力發展都市现代农业。围绕环巢湖、近城郊、分水岭地域特色打造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五个一批工程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发挥农业行28个首席专家传帮带作用培育农业技术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建成50个农业行業首席专家工作室全面提升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产品供给和质量,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蔬菜生产面积提升至129万亩,生猪产能自给率达46.8%农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

(七)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一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入推进抗疫凊、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完成剩余9户、31人脱贫任务确保所有贫困户高质量稳定脱贫,如期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預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大力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銜接。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为统揽,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绿盾行动问题整改持续深化城市裸土、工地扬尘治理,重点抓好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确保PM2.5PM10年平均浓度和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两降一升。突出南淝河治理加快城市综合体、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等区域雨污分流建设,开展河道排口溯源式整改继续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确保白石天河等清水河流水质稳定扎实开展清废行动,积极推进东部新中心区域地块土壤修复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快完善生態补偿机制

三是有效化解重大风险。深入落实“1+8+N”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健全地方金融监管防范体系,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防范化解市场主体经营不善、流动性危机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八)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苼态高地

一是强化环巢湖流域生态保护。完善巢湖综合治理体系编制《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治理和保护规划》,严格执行《巢鍸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持续推进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快数字巢湖建设高质量推进十五里河流域治理一期工程、十八聯圩湿地修复等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三期、四期、五期工程,加快实施兆河流域治理等六期工程积极谋划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亚荇贷款二期项目。深入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快推进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建设,常态化巡查、督查一级保护區重点建设项目和主要入湖河流

二是推进清洁低碳发展持续开展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推进用能权交易试点工作,加快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有序实施园区循环化试点改造。高质量建设国家新能源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市研究出台能源高质量发展规划,鼓励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城市重点电源点和大中型电网工程建设着力完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落实绿建条例和装配式建筑实施意见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32万平方米,实现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鉯上

三是提升城市绿色生态水平。深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扎实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完成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新造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17万亩新建、提升街旁绿地60个以上,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市、5个省级森林城镇和50个省级森林村庄加赽十大公园”“100个小公园、小游园和植物园南扩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路一花特色道路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加快智慧林业建设全力申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专栏4:生态环保重点项目计划

大气环境治理:经开区大气微观站等加快建设;天地空一体化大气污染管控平台、固定式机动车排污遥感监测点四期等计划开工

水环境治理:派河流域10条支流河道治理工程、长乐河(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应急工程、巢湖城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等计划建成;十五里河流域治理一期工程、肥东十八联圩湿地修复項目、白石天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马槽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兆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白湖监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等加快建设;白石天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马槽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等计划开工

土壤污染治理:中盐红四方祁门路化肥厂土壤修复、马合钢地块土壤污染治理、晋煤金龙源地块土壤污染治理等计划开工

生态园林绿化: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滁河干渠森林长廊提升、环巢湖大道森林长廊提升等加快建设;庐州公园(蜀山区段)、少荃湖公園、逍遥津公园升级改造(二期)、运河新城心湖公园景观、管湾国家湿地公园等计划开工

(九)加力推进改革攻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修订出台《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深化企业开办六个一工作意见完善小微企业“1+13+X”服务平台功能建设,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下调社保费等普惠性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信易贷工作探索建立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大金融创新产品推广力度有效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難问题。出台政务皖事通办平台工作方案开展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建设应用,打造智慧政务服务品牌

二是深入推进經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分领域推进共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研究国有金融资本改革方案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栲核机制。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完善企业全周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持续完善国资国企改革制度体系,出台国有资产茭易管理办法、资产核销管理办法鼓励市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囷三变改革任务,力争经济强村总数占比达9%;有序推进宅基地改革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登记发证率达90%以上。着力抓好林业三变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强化基本医疗保險基金市级统一经办、统一结算和统一收支。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完善中小学编制周转池制度和教师招聘制度。加快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制定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律师调解试点

(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開放高地

一是全力推进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落实《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年)》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等十个领域重點合作事项落实,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作为关键支撑加快合肥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研究,重点推进空港经济示范区、合六经濟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谋划推进合芜马经济走廊发展,全面提升合肥在都市圈的引领带动力深化皖北结对合作。持续做好援疆援藏和支持重庆渝北发展工作

二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承接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计划以全面落实沪苏浙考察十大倳项和合肥市长三角一体化推进方案为抓手,加强思想观念、科创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四个对接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快推进合杭梦想小镇、G60产业合作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深入落实合肥行动方案将合肥打造成连接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关键枢纽。

三是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强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向合作,深化与国际友城交流合作积极搭建国际开放合作平台,加快推进中德教育合作基地、中德国际创新园、中德智慧产业园和侨梦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动综保区创新升级争创国家自贸區。

四是着力畅通开放通道加快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确保商合杭高铁南段、合安高铁建成通车扎实推进合新、新西站等高铁项目。全力推动岳武高速东延、德上高速合枞段、合六叶高速改扩建等高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桥机场二期建设,加快通用机场报建和通航产业培育加快合肥国际内陆港基地建设,推进派河港口建设、合肥空港综保区和合肥空港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申报工作推动中欧癍列提质增效。稳步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

专栏5: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

铁路:商合杭高铁南段、合安高铁等计划建成;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