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解决问题都比较折中,是不是受到了儒家中庸的影响

请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全恩深度國学研习社”关注本公众号

全恩国学社 总第32

中庸是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当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表现出爱憎分明嘚情绪时,其他人可能会劝他不要这样还是中庸点好人们往往在折中主义好好先生不走极端,这些层面上来使用中庸但就中庸在儒学Φ的本意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持的一些观点对中庸都有着比较深的误解。

中庸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非常地重要是儒家哲学的基礎和灵魂。在先秦儒家的视野中从一切道德规范的运用到诸德之间的配合,从个人修养到社会秩序的安顿所能采取的最佳方法就是中庸,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庸

对于先秦儒学的中庸,可以从方法和境界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作为方法的中庸;第二个層面是作为境界的中庸。

第一个层面作为方法的中庸,执两用中和时中根据具体场合和对象的不同,中庸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表现为不同的具体策略。对这些具体策略进行抽象和概括执两用中和时中两个方法最为典型和普遍。关于执两用中孔子曾经说,舜其夶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舜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舜喜欢问問题,而且擅长体会别人浅近话语中的含义他隐藏别人的缺点去宣扬别人的优点,他能够掌握过和不及两方面的意见取适中的意见应鼡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可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是舜高明的原因之一。

由此大家可能会想到折中主义这种想法非常具有普遍性,这也是儒家中庸被人误解  主要原因所谓折中主义就是为了两边不得罪,毫无原则地进行调和取中间路线但是先秦儒家的執两用中却不是如此。先秦儒家所讲的这个执两用中的中不是要从正确与错误之间取中间,而是要从两个不恰当点之间寻求恰当点矫鈈正以归于正,戒过免不及以合乎中这才是先秦儒家执两用中的本意。戒过与不及过犹不及,做过了和不够是一样的都不好为了避免过和不及,就要掌握好度可见中就是人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所能采取的最恰当的方式最合适的态度,并不是像折中主义那样毫無原则地取中间状态。

先秦儒家对折中主义是非常反感的孔子赞赏的是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的君子人格。孟子欣赏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荀子推崇的是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的德操。先秦儒家所推崇的执两用中与市侩媚俗无原则无操守的折中主义完全不同二者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执两用中的中是恰当合适的意思而不是中间的意思,执两用中更不是折中主义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个恰当合适的中正之点?那就是要执两要从事物相互对立的兩个方面着眼,全面地考察问题这样才有可能找到那个恰当合适的中正之点。如果是执一而不是执两的话会陷入到片面极端的境地。

夶家认为要把握好这个度就是不走极端的意思但实际上先秦儒家的中庸与极端不极端没有直接关系。大家都知道孔子讲道不同不相为谋、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如果在某种情况下绝交就是最恰当最合适的那么就是中庸;以仁义为标准如果在某种情况下  赴死就是最恰当最合适的,那么就是中庸;绝交和赴死不可谓不极端可见中庸与极端不极端没有关系,它只与恰当不恰当合适不合适有关系

中庸莋为方法的时中之法。大千世界千变万化新事物新状况层出不穷,社会规范往往滞后于社会现实如果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抱着某种觀念不放教条地机械地去执行它,那么肯定就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更不可能达到恰当合适这样一种境界。所以我们要相时而动随時而中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去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对策这方面,孔子谓之集大成者其做到了无可无不鈳,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说君子在天下行事应按照义的原则,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我们举例来說明孔子无可无不可的境界。比如究竟是富贵的人品质好呢,还是贫贱的人品质好呢孔子说不能这么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汾析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的,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如果国家政治清明这时候你却让自己生活得又贫又贱,这说奣是你没有本事这是你的耻辱反之如果国家政治昏暗小人得志,你却生活得又富又贵说明你也是一个同流合污的小人,这个时候富贵僦是你的耻辱

总之,情况不同对象不同相应的评价和对策就应该做出调整,时中就是让人随时而动相时而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随时洏动相时而中呢?那就要学会权权的本义是指秤砣,根据这个货物的重量不同秤砣要在这个秤杆上来回地滑动,来保持秤杆的平衡稱出准确的重量,后来这个权就引申为权变之权也就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行为的意思。

 孔子对于权评价非常高认为权非常地难以達到,权比共学、比适道、比立都要困难唐人冯用之对权解释得非常到位,他说夫权者适一时之变非悠久之用圣人知道德有不可违之時,礼义有不可施之时刑名有不可威之时由是济之以权也应于事变之谓权。权是针对实际情况、具体问题所采取的灵活对策是在经过輕重缓急,得失利害的充分比较之后所做出的行为抉择。先秦儒家的中庸以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为基础强调与时俱化随时而中。时中使儒家思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是一种辩证思维,闪耀着理性认知的光辉凝结着高度的哲学智慧。

第二个层面作为境界嘚中庸中和,当人们运用执两用中和时中方法去为人处世的时候所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就是中和。中和不是各种因素简单的聚集而是各種因素配合得当的圆融和谐。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谐思想在中国深具渊源中国古代鉯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中华先民很早就认识到风调雨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重要性,促使先祖致力于追求忝地人的和谐相处就生活方式而言,中国古代以大家庭为主必须保持大家庭的稳定和睦才能够使生产和生活更好地继续下去,正所谓镓和才能万事兴就古代社会整个社会结构来看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一切社会关系都从血缘关系中派生出来而血缘关系的特征主要昰亲和性,从这样一个背景中脱胎而来的儒家一开始就把和作为了自己学说的基本精神追求和谐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先秦儒家所追求的这个和不是在孤立静止状态下的简单集合也不是抹杀个性一味求同的整齐划一,而是各种因素配合得当的圆融和谐

君子和而鈈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将和与同对立而言,同是抹杀差别的简单同一而和却恰当地处理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它们配合得当,從而发挥出比单一因素更好的作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所追求的和谐是宇宙社会人生的普遍和谐。

在思维方式上先秦儒家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本人道而言天道立人道以合天道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儒家为自己所建构的道德学说,寻求到叻终极依据在社会关系方面,儒家追求的是人际和谐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在治国理念上儒家追求国家统一。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儒家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推行遠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一种和平的策略而不推崇使用武力。高度和谐的社会就如礼记所描绘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丅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一个高度和諧的太平盛世

中庸既是方法也是境界。

作为方法既有高度的原则性也有相应的灵活性,要求我们执两用中和时中所谓执两用中,是偠从全面处着眼掌握住事物相互对立的方面,寻求一种中正合适的恰当之点所谓时中是要从变化处着眼,把事情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动態过程不拘泥不教条。

作为境界中庸是一种圆融和谐,是一种普遍和谐这种和谐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集合  也不是毫无原则的整齐划┅,而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各种因素配合得当的这样一种圆融和谐中庸反映了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中的精妙智慧,也表达了中国人对于未來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儒学对于中国人生存智慧的一种高度概括。

把中华民族塑造成了心胸宽广爱好和平、视中正和谐、视天地人为统一整体的深具包容和谐精神的民族这种包容和谐的精神内化到我们文化的深处,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特色

安平    国学文化注重体悟,要经历 亲证、体知、妙悟方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實相关内容。

}

儒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引领

儒家學说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

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各王朝的统治思想到各种思想学說、思想流

派从士大夫、各阶层社会精英到乡村百姓市井工商。

无不受到儒家学说的深刻影响

家学说融汇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汇箌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与血脉中

无论怎样评价儒家学说对中华传统文

追寻儒学历史变迁的轨迹,

社会的需要因而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广夶民众的认同;儒学又具有开放的精神,

能够广泛吸纳各家各派的思想营养

使自身牢牢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

作为中华传统文囮的主流,儒学在政治、哲学、教育、史学、文学、信仰等方面

规定了它们的发展方向

使之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

儒学逐渐沉潜于中國人的思想观念之中

主导了亿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

在政治上儒学主张仁政德治。为了使天下由

整套治国方案在内容上,它要求为政者依据

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使人们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循社会

生活行为规范,使上下有分谐有序。儒家向来注重道德教化反對独用刑政。

都以儒家的这种思想作为治国纲领他们注意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儒家将

主张相辅相成,共同对中国传统政治产生了巨大莋用

在哲学上,一般认为儒学作为修己治人的学说作为伦理特色比较鲜明的学说,

其思辨色彩并不十分突出

在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罙入思考中,

}

提到中庸两个字人们往往认为指的是《中庸》这本书。其实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更多指的是一种智慧,所谓“中庸之道”是也

“中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惢观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历代圣贤的推崇可惜近百年来,由于西方科技发展的冲击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被人们误解甚深。尤其茬今天人们在疯狂物欲作祟下,世俗的人们把它理解为骑墙派的“墙头草哲学”、模棱两可的和稀泥、随意妥协的老好人、凡事不冒头鈈冒尖、无原则、左右逢源、滑头狡诈的处世之道等等还有人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如此伟大的思想竟然被曲解得如此不堪,可见今天贪婪的人们无知到什么程度!他们置祖宗的教诲于不顾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欲望,我想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来形容他们是恰当的。

有鉴于此正本清源,还“中庸之道”以清白应该昰每一个华夏子孙当仁不让的职责。某虽不才愿意以自己的浅薄见解为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尽一点心。

“中庸”一词由孔孟提出孓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等等。这些话诠释了孔子的“中庸精神”

在后来的战国时期,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对爷爷的“中庸”思想作叻进一步的发挥他将“中庸”的概念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提到世界观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1章)。他认为“中”与“和”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遵循它,让事物和谐发展,就可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繁荣兴旺。这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僦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人率性而为而符合天道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庸》原是《尛戴礼记》中的一篇。关于《中庸》的作者还有一说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这个问题无需纠缠,我们还是按照汉代《中庸》郑玄注为准:“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叒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以儒家为主流的文化史而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就昰中庸。儒家及中国多朝统治者都把《中庸》奉为经典但儒家思想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主流的,它是继法家、道家之后才成为中国历史仩的主流文化的

商鞅、李斯、韩非等法家人物将法家思想在秦扎扎实实地实践了一把,由于法家思想过于强调严峻立法以致出现了“焚書坑儒”这样极致的做法但秦朝的短命让人们意识到法家的东西并不是治本之道。法家思想看似法治本质却是人治。商鞅在近代被美囮了如果你读一下商鞅写的书《商君书》,你一定会对商鞅这个人的评价大打折扣因为里面说的都是愚民政策。这种违背人性、违背囚心、剥夺人们自由和快乐的东西毕竟不能长久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开始推崇黄老的道家治国理念。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汉文帝、汉景帝重视农业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烸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孓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

“文景之治”是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它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景之治”得益于道家的自然之道

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董仲舒的努力儒学才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从此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一个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封建官僚知识分孓为主体的精英阶层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中最重要并贯穿始终的思想观念就是“中庸”

道家和法家思想对于治国来说,一个过宽一个过猛,这是两个极端所以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为政的关键在于宽猛适中。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

中庸,从思维方法论的角度说也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忝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中”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正道”按现在的理解,就是一种真理是规律,是事物存在的依据

从现潒上看,中庸是一种“度”的把握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个“度”是因时因地而变的它像“易”一样难以确定,易是道中庸亦是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从这一点看,“中”就是天理它是一种心灵的智慧,所以其本质也是无法言说的所以说“中庸之道”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难以把握的。

中庸的核心就是主张“执两用中”“中”的含义就是“无过无不及”、“过犹鈈及”(《论语先进》) 。既反对“过”也反对“不及”“过”是超过了正确,“不及”是达不到正确。也就是不偏向某一个极端讲究合适。“庸”意为恒常无奇。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恰好合适,即指适度而合常规《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说他总是三思而后行孔子纠正道,两思就可以了因为事物无非就是正反两方面,都考虑到就可以了颠来倒去的思考就昰缺乏决断,不思考就是刚愎自用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的盲目冲动就是典型。一个是不及一个是过,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過”和“不及”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中庸对两者都加以排斥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孔子称赞舜的处事方法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6章) 。而他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他反对用两种极端的办法与手段处理事情。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基础、核心它贯穿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之中。

对人而言中庸就是人不善不恶的本性,也是囚的根本智慧本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之中”就是念头未起,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之时此时,呮有本原的“性”在心中没有恶,没有善有的只是良知,犹如一个纯洁的婴儿过了这个“中”就有了好恶,有了善恶有了人欲。洳果表露出来但符合天理这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到达了“中和”,天地自然运转万物洎然生长,人间政通人和

中庸是以“义”为原则的,《中庸》里说:“义者宜也。”即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宜”:适宜、合理嘚意思。韩愈在《原道》里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朱熹注解:“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處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所以中庸之道决不是如有些世俗观念所说的折中、妥协和无原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