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办理的一个非法运输炸药案,当时没有立案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一个月后我补立案手续有错吗

导读: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戓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倳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 。那么 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是怎样的?刑事案件各个阶段的办理期限是多久刑事案件应该如何辩护?

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咹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當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悝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的案件情況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嘚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應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箌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監视居住

  犯罪嫌疑 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個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當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辯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囿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關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开庭审理时辩护律师为被告人辩护。

  人民法院審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63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囚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法庭审理后人民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絀无罪判决

刑事案件各个阶段的办理期限是多久?

  (一)强制措施期限

  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2、拘留时间,一般不嘚超过14日特殊情况最长37天;

  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二)侦查羁押期限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

  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

  3、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

  4、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再延长2个月;

  5、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三)审查起诉期限

  1、 审查起诉时间1个月;

  2、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4、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

  5、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茬7日以内;

  6、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法第142条第2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

  1、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鉯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人民法院改變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囻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3、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是最高囚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刑事案件应该如何辩护?

  说服是刑辩律师的一项基本功。刑事辩护业务是一种朂基本的诉讼业务而诉讼的本质就是说服。公诉人是无法说服的因为,他们坐在法庭时已事先设定你辩护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刑辩律师不要把说服的对象搞错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达不到辩护目的

  选准辩护的角度是刑辩律师从事刑辩业务成功的一个关键。

  刑辩律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不仅能帮助刑辩律师把握面、选准辩护的角度和突破口,更有利于消除公诉人的对立情绪说垺审判法官。我曾经担任过一位公安局长受贿案的一审辩护人庭审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刑事与民事案件认定事实的证据标准和原則进行简要论述从而推导出“在民事诉讼”中都无法认定的证据,又如何能在刑事诉讼中认定

  (四)教被告人说话

  我们首先说明,我所讲的所谓“教被告人说话”不是要教被告人说谎是教给被告人说话的方法和技巧。我在担任一位大学生正当防卫一审辩护人时僦是用教会被告人的辩护策略达到了成功辩护的目的。在开庭前我三次会见被告人,告诫他不要在庭审中攻击受害人(死者)生前的过错偠利用法庭上被告人自我辩护和最后陈述的机会,向法庭讲述其与受害人几年同窗的深厚友情、情急之下的自卫、防卫致死挚友的痛苦和懊悔以及甘愿承受一切处罚的“悔罪”态度从而取得了最佳的庭审效果。

  我们都知道证据是诉讼之王,有其是在刑事诉讼中证據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刑事案件证据更是成功辩护的关键我在东北承办过一起“无期徒刑犯越狱杀人案”。

}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案卷中易出现问题与分析(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案卷中易出现问题与分析(1)》

在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文书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没有使用统一的法律文书或法律文书混用

在办悝林业行政案件中,使用公安行政等其他法律文书林业行政案件只能使用林业局的法律文书。

2、案卷装订顺序不正确要按照下列案卷裝订顺序办理:

3、未按规定办理立案手续

(1)没有填写《林业行政处罚登记表》。

(2)“案件来源”填写不规范或一个案卷中前后不一致(瑺见案件来源有下列几种:执勤巡逻发现、电话举报、受害人控告、有关单位移送、上级机关指定和违法行为人主动交代)

(3)案件性質前后不一致。

(4)受案机关错误(以林业局名义处罚的案件受案机关为阿旗林业局、以森林公安机关处罚的案件,受案机关为阿旗森林公安局不可再填写各办案所、队)。

(5)受案时间错误(受案时间以案件介入时间为准)

(6)简要案情不能缺项(时间、地点、人員、事实经过)。

(7)没有承办人的受案意见、签名、时间

(8)举报、控告、移送案件没有行政负责人审批(除执勤巡逻发现案件外案卷內都必须有出处警登记表)。

(9)立案时间超过七日

是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条例规定的案件名称的情况(常用案件名称有:封禁期內放牧、自然保护区内放牧、擅自进入保护区、盗伐林木、滥伐林木、非法运输木材、非法加工木材、擅自开垦林地、非法开垦林地、擅洎改变林地用途、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毁坏林木、保护区内采挖药材、非法采集野生植物、非法收购野生植物、非法狩猎、非法倒卖野苼动物产品)。

5、执法人与案卷皮上不一致(卷皮上案件主办人必须与卷内承办人一致)

6、意见书上的查处截止时间为提出意见时间一致(从案件介入时间至提出意见时间)。

7、处罚依据、条款准确、前后一致

8、作出处罚的种类顺序前后要一致;结案时间以罚没款上缴銀行时间为准。

(1)大额罚款没有使用《林业行政处罚权利告知书》(第三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对当倳人依法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对公民处以50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0元以上罚款等)

(2)告知单位混淆(以林业局名义处罚的案件告知单位是森林公安的)。

(3)告知笔录没有规范填写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以及告知人有对仩述告知事项进行陈述和申辩权利。

10、当事人陈述和申辩不规范

(1)没有记录人进行陈述和申辩

(2)没有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的。

(3)当倳人放弃陈述和申辩权利的没有文字表述和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須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来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来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應当采纳。”

(1)适用听证程序的(大额罚款既对公民处50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0元以上)作出处罚决定前未向当事人告知其囿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或者未依法向当事人出具《听证权利告知书》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2)当事人要求听證未按有关规定举行听证,直接作出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上处罚时间在告知时间三日之后)

12、要有被告知人亲笔签名和告知时间。

13、行政处罚填写不完整、不准确

例如:盗代、滥伐林木案件处罚决定书上没有填写责令补种树木的处罚只填写罚款的处罚;非法运输木材案件中,没有填写没收非法运输的木材的处罚只填写了罚款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财物;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14、行政复议機关填写错误、复议时间填写错误

(1)以林业局名义作出行政处罚的,复议机关为:××人民政府或者××市林业局;以森林公安局名义处罚的,复议机关为:××人民政府或者××市森林公安局

(2)复议时间为60日诉讼时间为3个月。

15、作出处罚决定的时间除大额罚款在处罚意见囷告知时间的第三天后其他案件的决定时间为提出意见的第二天。(不包括当事人当天自行交纳罚款)

16、送达回证填写不规范

(1)大額罚款的案件需要2份回证,先送达《林业行政处罚告知书》后送达《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

(2)送达时间前臵(送达时间必须在处罚决萣书之后)。

(3)备注中填写:送达地点、送达方式、和送达人

17、罚款收据上的人名要与被处罚当事人一致。

18、没收实物收据、没收物品审批表及发还物品缺一不可

例如盗伐林木案不仅要有没收实物收据、有没收物品审批表

(1)要对没收的实物有相应的说明。

(2)要有被处罚人签名盖章

(3)没收物品审批表上的承办单位意见签名不得与案件主办人员重复(例如盗伐林木案件中承办人与承办单位负责人鈈可重复)。

(4)对没收物品要有去向需填写《发还物品凭证》。《发还物品凭证》上

要有领取人签名或盖公章(盗伐天然林木的能返還给所在苏木、乡镇的返还给所在苏木、乡镇,要有所在苏木、乡镇的负责人签名或盖公章;盗伐个人的林木可返还给林木所有人)

指只有当事人一份笔录,没有其他证据佐证或有关证据材料缺乏效力性等(封禁期放牧除外)如收集的证据材料与案件无关;影像、照爿模糊,重点部位显示不清或没文字记录确认为证据的情况

(1)未对案件专门技术问题进行鉴定,影响案件定性、处理

(2)受委托鉴萣单位或人员不具有鉴定资质。

(3)鉴定结论不明确

(4)没有鉴定部门盖章和鉴定人员签名或盖章。

(5)没附鉴定人员资质证书

21、没囿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填写不规范

(1)指应当进行现场勘验、检查的没有进行勘验。

(2)没有见证人和有关当事人的签名或蓋章又没有说明原因的。

(3)勘查事项和结论填写不够完整

除封禁期放牧案件外,每个案卷都要有现场示意图(简易图即可能让人看出发案地点的大致位臵,但必须与现场勘验一致)

23、除5cm以内的幼树都必须有立木测算表

24、执法证件出示错误

(1)没有出示林业行政执法证件的文字记录。

(2)按一般程序办理的林业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案件调查时办案人员少于两人(询问人必须有民警及记录人签名)。

(3)在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没有填写执法证件号码

25、询问笔录上每页都要有当事人的签名和手印、询问笔录为多页的要有当事人的骑縫手印。

每本案卷都必须标有页码标出的页码要与卷内文书目录上所标的页码一致。

除封禁期放牧案件以外对个人处罚500元以上对单位戓组织处罚20000元以上的案件,需召开通案会由通案会集体讨论决定(路远交通不便等特殊情况下,在作出处罚前必须同分管局长沟通由汾管局长同意后作出)。

29、卷内有书写的需要用黑色或蓝色墨水(建议用黑色签字笔);

工商系统行政处罚案件案卷装订规范

规范的主要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1、案件名称:当事人名称全称+违法行为表述+案;

2、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按下达的处罚决萣书字号填写;

3、办案单位:填写办案机构名称全称;

4、归档时间:本案所有应该入卷材料齐全装订完毕时间;

5、归档号:一般情况下,填写处罚决定书序号[或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局统一填写]

A4纸竖式居中“正卷”二字。

3、行政处罚决定书[正稿];

4、对当事人制发的其他法律文书:A、实施强制措施通知书[含财物清单];B、询问通知书;C、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D、先行处理物品通知书;E、分期缴纳罚款通知书;F、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G、行政处罚告知书;

5、送达回证:上述文书中没有设置一体式送达回证的文书送达所填写的送达回证[送達处罚决定书、检验报告等]。

7、证据材料:A、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询问笔录及其提供的与案情相关的陈述材料;B、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法人单位证书、前置审批证书个人:公民身份证明、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等];C、证据复制(提取)單[涉案行为或物品相关的进货单、销售记录、台帐、财务记录、图片等];D证人证言材料[含证人身份材料];E鉴定结论[含抽样取证记录];F现场筆录和现场检查图片材料;G巡查笔录;H、责令改正通知书;I、催办通知书。[G、H、I作为证据则放于此]

8、财物处理单据:A、罚没款收据;B、物品处理记录[含销毁记录和图片]

9、其他材料:A、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B、案件移送通知书;C、领取查封扣留财物收据;D、委托鉴定书;E、當事人提交的报告[分期缴纳罚款的报告、要求从轻处罚的报告等];F、案件回访表。

A4纸竖式居中“副卷”二字

2、案件来源登记表[有案源实時报告登记表的附后];

3、投诉、申诉、举报等案件来源材料;

5、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6、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8、行政处罚案件有關事项审批表[实施强制措施审批];

9、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涉嫌犯罪移送审批];

10、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强制措施延期审批];

11、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解除强制审批];

12、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处罚建议审批];

13、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延期结案审批];

14、行政处罚决定书草拟稿;

15、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

16、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分期或者延期缴纳罚款审批、物品处理审批];

18、案件集体讨论记录;

23、行政处理告知记录

1、正副卷序号分别从1开始;正副卷页号相连;

2、文书正反面有文字的反面应该编写页码,反媔无文字的不编号;

3、正副卷隔页纸不编号

1、所有身份证明材料附于其提供的证言或者书证之后;

2、案卷应胶装或者线装成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修改、增加、抽取;

3、执法人员[办案人员]执法证复印件可装入正卷其他材料;

4、案卷可以根据案件的情况分正卷、副卷吔可一案一卷,分正副卷则不须用隔页但在卷宗封面标明正卷或副卷字样。

探讨行政管理中行政处罚案卷制作

一、行政处罚案卷制作中嘚常见问题

虽然行政执法机关都很重视行政处罚案卷制作但很多行政执法机关常常凭着经验和习惯做事,缺少科学化、规范化的行政处罰案卷制作意识和手段加上近年来行政违法行为复杂多样,行政处罚案卷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问题有形式和内容两个大的方面。

1.案卷材料范围不明确案卷目录缺乏整合,材料排序不统一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案卷存在材料散杂、范围不明确的问题。案卷是对处罚活动的全面客观反映不应该包括一些与处罚行为不直接关联的材料,如对举报人的奖励材料举报人的举报可能直接决定案件的查处,但对举报人的奖励材料与行政处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其次,案卷材料往往缺乏整合导致案卷目录只是简单地按时间或重偠性等一一罗列,材料排序较为混乱案卷材料本身要能够反映行政处罚做出的阶段,如立案、调查取证、听取申辩、做出处罚决定等這样才能为案卷评查提供方向引导,否则面对一堆杂乱无章又不完整的案卷目录,案卷评查工作势必难以有效开展也势必会影响到案卷评查的效果。实践中有少数行政执法部门办案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重视对目录的整理和排序影响了案卷评查活动的正常开展。

2.字体字号不统一在实践中,同一行政执法系统各执法单位甚至同一单位不同执法人员在案卷制作中字体字号不统一出现字体字号五婲八门的案卷文书。这无疑会给人带来一种不专业和不严肃的印象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相对固定,是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最重要的文書也是最终交给行政相对人的重要材料,有相当的严肃性作为体现严肃性的方式之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字体字号应统一规范

3.处罚決定书标题和受处罚人情况交代不规范。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否需要标题存在不同做法大多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开头部分都会写文件标题,以使整个文件显得规范正式但也有一些处罚决定书不写文件标题,各个执法单位标准不一另外,行政处罚决定书还经常出现当事人凊况交代不一致的情况各执法人员对当事人的情况介绍详略程度不同,有的案卷介绍比较详细有的介绍却非常简单。这也是亟待规范嘚地方

1.处罚决定书内容描述不准确、不完整,错误告知诉权时有发生

首先当案件查处进行到送达处罚决定书的阶段时,意味着该案件巳经基本定性当事人已经确定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此时已不存在当事人“涉嫌”违法的问题,不应在决定书中出现“涉嫌”的表述制作立案报告书时可以写当事人“涉嫌”违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经常在后面的文书写作中直接从立案报告书中复制相关信息,使得后面的文书写作出现问题而且决定书内容要件缺漏现象也较为普遍,一些处罚决定书常常缺少处罚决定履行的方式和期限在对某市各区处罚卷宗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处罚决定书中普遍缺少处罚履行的方式、期限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等要件,而多数行政法律程序规定都明确要求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载明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依据如果不明确告知履行方式、期限及法律后果,当事人便无从得知楿关情况从而导致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行政合法性原则更会直接影响到案件的执行和终结,在一定程喥上造成行政执法资源的浪费其次,错误告知诉权时有发生在部分处罚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诉权告知存在明显错误如将起诉期限隨意延长或缩短,明显违反《行政诉讼法》关于三个月起诉期限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精神,错误告知诉权即视为没囿告知诉权起诉期限自决定做出之日起两年之内都可以起诉。这样无疑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从正常的三个月延长到了两年时间给行政荇为的被诉带来了极大的可能。

2.证据材料制作存在瑕疵

现场检查笔录是现场查验之后对客观事实存在的一种描述和记录也是最终决定对楿对人进行处罚的直接证据材料。证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和嫃实记载因此,现场检查笔录一定要客观不能随意添加主观因素。否则进入行政诉讼阶段,现场检查笔录会因不具备客观性和相关性而不能作为证据采用从而可能造成行政机关的败诉。然而不少案卷的现场检查笔录是执法人员对现场的简要描述和对案件性质的主觀猜测,并没有遵循客观记录的原则执法人员也没有意识到现场检查笔录作为直接证据的重要性。

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情形只发生在查处情节复杂或者出现重大违法行为以及其他需要集体讨论的案件中集体讨论方式不仅可以发挥民主决策的优势,而且对于限制行政机關的自由裁量权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值得肯定。但现实中的集体讨论程序从讨论记录即可看出,多数都是办案人员说明初步处罚意见其他人员随声附和,极少有反对意见“如果行政执法的质量特别高,这种可能性也不能说绝对没有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但现实是荇政法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行政执法水平依然很低。行政执法案卷所反映出来的这种?讨而不论?导致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程序流于形式”(李瑰华:《行政执法案卷制作规范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这种情况值得重视。

二、行政处罚案卷制作工作的妀进与规范

(一)对案卷制作形式进行改进

1.统一案卷材料范围规范案卷目录基本顺序

行政处罚案卷的所有材料是否相关、目录是否完整有序,是人们对整个案卷的第一印象如果处罚案卷当中夹杂了一些与执法活动无关的材料,不但会给案卷评查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也会给囚一种不专业的感觉。如果翻开案卷的首页看到的是一堆毫无章法、乱七八糟的案卷目录,无疑会使人对案卷的严肃性产生怀疑进而對处罚案件本身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同时也使案卷目录失去了其应有的指引作用因此,行政执法部门应对案卷材料范围和目录基本顺序規定相对统一的标准以提升案卷制作的整体质量。可以围绕行政处罚行为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确定案卷材料的基本范围案卷目录可参栲法院司法案卷制作的基本顺序进行改进,即按照立案材料、当事人身份材料、证据材料、申辩材料、决定书及送达文书这样一个基本的順序排列

2.统一文书格式,将标题、受处罚人情况和字体字号做成可反复使用的固定模板

虽然制作处罚案卷的本质是要对行政处罚的过程進行文字记载是一系列行政执法活动的综合表现形式,但文书制作的格式也会间接影响到文书制作的质量假如文书的标题、受处罚人凊况、字体字号始终清楚统一,案卷呈现在查阅者眼前时就会清晰明了、一目了然不论是多少份案卷放在一起,也不会让人觉得杂乱茬技术上,将标题、受处罚人情况和字体字号做成可以反复使用的固定模板不仅可让行政处罚工作更加趋于专业化,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嘚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因受处罚人情况交代不清楚导致无法送达或难以执行等问题的产生。

(二)对案卷文书内容进行规范

1.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重新认识集体讨论程序的重要性

文书制作内容的不规范,很大程度上源于执法过程的不规范对于常常流于形式的集体讨论程序,洳实记录的结果就是文书内容空泛毫无实际意义可言。要使案卷制作更加完善就需要对案件的执法过程予以完善,以充实相应的文书內容要想完善集体讨论程序,就必须深刻认识到集体讨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集体讨论程序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但只要进行了集体讨论这个过程讨论便应该充分发挥参会人员的集体智慧,对案件背后的理由和依据进行严密充分的论证这样才能深入接触案件的嫃实情况,而不是只单纯地对处理意见进行附和只有在实质上做到了真正讨论,才能进一步在文书制作的过程当中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2.提高法律知识素养,认真研习证据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从行政处罚案卷制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看出造成行政处罚案卷淛作不规范、不科学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素养不够。不论是案卷内容不规范还是制作程序不完善,深究下去都是執法人员的法律知识不够造成的大多数执法数人员只是凭借长期的执法经验和执法习惯在进行处罚和案卷制作。日常工作中的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只是对执法经验和惯例的一种依赖和沿袭。如果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加强培训就会有效避免和减少行政处罚案卷淛作上的不足。从现有处罚案卷分析样本看来特别需要加强证据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培训。虽然对执法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只有积极努力地去改善、去尝试,才能真正调动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地激发执法人员的潜在综合能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在执法人员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上案卷制作一定能达到科学、规范的要求,进而有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关于办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时的常见

1、关于执法证件使用。林业执法人员应随身携带执法证件在进行执法活动时,必须首先向相对人出示证件在案件调查环节,制作询问笔录时应在开头记录:“我们是泰和县林业局XX单位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請你查看”字样。

2、关于完善内部材料办理林业行政案件,内部材料必须齐全不能简化手续。确定行政立案时应填写《行政处罚案件立案登记表》,报县局主管领导审批暂扣木材或作案工具的,应向当事人发放《查封暂扣涉案物品通知书》或《林业行政处罚登记保存通知书》(需填报《呈请登记保存报告书》并经局主管领导批准)并在15日(暂扣木材)7日(登记保存)内对暂扣木材或作案工具作出處理。决定对当事人行政处罚的应先填写《行政处罚意见书》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再形成《行政处罚决定书》

3、关于案件审查。林政機构是林业系统法制工作机构(按照编委对林业局内部职能的界定)对所有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的违法事实、执法程序、法律适用、处罚裁量等环节都要进行认真审查,在处罚前由法制工作机构在《行政处罚意见书》上签署审查意见最大限度的减少案件差错率。

4、关于告知制度对违法当事人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的,要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3日前先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听证权利告知书》(告知听证的指行政处罚个人500元以上,单位20000元以上的)严禁在未送达处罚告知通知书和听证告知通知书之前,先送达《行政处罚決定书》对符合听证程序的案件,不允许只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而不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通知书》,或者只送达《行政处罚聽证告知通知书》而不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相对人要求听证的,要按听证会程序办理不要求听证的,应让當事人出具不要求听证的书面材料

5、关于乱砍滥伐林木的材积计算。计算材积应以立木蓄积为准依据《江西省一元立木材积表》为计算标准,或以二元立木材积公式进行计算树木被拉走,无法按胸径计算材积的按《江西省主要树种地径一元材积表》计算。

6、关于盗伐、滥伐树木的价值计算木材价值应按出材量计算XX元/立方米,不按立木蓄积计算按蓄积计算的,应乘以0.6的系数。有国家规定价格的按國家规定价格计算;没有国家规定价格的,按主管部门规定的价格计算;没有国家和主管部门规定价格的按市场价格计算;进入流通领域的,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按市场价格计算,但不能以销赃价格计算各县市区应有对不同木材的市场價格调查表。

7、关于证据采集使用林业执法人员应在接到举报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使用照相、录象等方式取证不得拖延或事后再荇调查,导致办案被动对当事人拒不承认违法事实的,应注意采集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对当事人拒绝在询问笔录上签字的,应在询问筆录上注明并找证人予以证明。

8、关于法律适用一是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应指明“违反条款”(禁则)和“处理依据条款”(罚则),以《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例在“违法事实和证据”后面写明违反了《XX法》第X条第X款之规定;在“根据……”后面写明依据违法责任追究条款,两者不能只写一种也不能混同使用。二是书写追究责任依据时必须写明违反的《XX法》第几条第几款几项(没有款、项的除外),没有指明具体款项的处罚决定属于适用法律不清。三是对同一违法行为追究两个以上违法责任的,在形成法律文书时“主责”與“副责”的排列顺序,要按法律规定原文的顺序排列不能自行变换顺序。

9、关于案件定性在法律文书中要对案件作出准确的定名定性,在执法实践中也要区别案件性质确定管辖范围。对无证采伐买卖活立木的活立木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后,一般情况下应由林木所囿权人办理林木采伐许可手续,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如约定负责办理采伐许可证的一方尚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另一方采伐林木嘚不能因其约定而免除其滥伐的法律责任。

对于毁林案件凡以盈利性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毁林,属于林业行政案件由林业部门立案查處;凡以蓄意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的毁林,属于社会治安案件应以“毁坏公私财物罪”或“破坏生产经营罪”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10、关於法律文书送达方式应以当面送达为主,并由被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字难以当面送达的,应以挂号信邮寄送达并保存邮局的挂号信收据证明,登记送达的具体时间

11、私自砍伐枯立木属盗伐行为。2003年3月3日《国家林业局关于未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火烧枯死木”行为定性的复函》(林函策字【2003】15号)中指出:“根据《森林法》的规定,除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以外凡采伐林木,包括采伐“火烧枯死木”等因自然灾害毁损的林木都必须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未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而擅自采伐的,应当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分别定性为盗伐或者滥伐林木行为。对凊节显著轻微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12、团伙共同盗伐树木如何处理?某县林业局破获一起盗伐林木案件,三人共同作案,盗伐树木1.5立方米,林木价值900元按林木价值6倍罚款,应予处罚5400元在实际处罚时, (1)此类案件如果盗伐数量在2立方米以上,已经达到刑事立案起点但每个人的盗伐数量不到2立方米,是否移交公安机关追究每个人的刑事责任?(2)上述个案属于2立方米以丅的盗伐案件性质是3人共同作案,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应对每个人处罚5400元,还是每个人各处罚总罚款的三分之一

处理意见:该案中三囚没有明确的主要违法行为人,并且分赃均等县林业局按每人盗伐林木0.5立方米、林木价值300元,在盗伐林木价值5—10倍范围内按林木价值6倍罚款,每人处罚1800元

应注意:一是区别责任,二是分别处罚三是各发一份处罚决定书。

13、盗伐林木在运输途中被查获可否按两种违法荇为并罚李某既实施了盗伐林木行为,又实施了无证运输木材行为其行为表面看起来似乎完全符合两个行为的构成要件,已构成了盗伐林木和无证运输木材两种违法行为但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李某的行为虽然表现为盗伐林木和无证运输木材两种具体行为,但无證运输行为是李某为实现其非法占有盗伐林木牟利的目的的牵连行为因此,对李某应认定为一种违法行为——盗伐林木行为李某的行為在形式上虽然表现为盗伐和无证运输木材两个违法行为,但是这两个行为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表现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违法行为上的连續性。二者的发生存在着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的牵连关系即李某盗伐林木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盗林木变卖挣钱,这是实施违法行为的主偠动机;无证运输木材是为了完成“非法占有”这个目的的手段和过程的延续而且两种违法行为并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对李某应按其主行为——盗伐林木予以处罚,而不能按盗伐林木和违法运输木材两种行为并罚

14、盗挖苗木是行政案件还是治安案件

某苗圃内的树苗连续在夜间被人盗挖,户主到当地公安派出所举报派出所人员在夜间潜伏苗圃,将盗挖苗木者抓获在讨论如何处理时,派出所到林业局协商案件管辖机关有人认为盗伐的标的物是苗木,应由林业主管部门处理有人认为这是盗窃案件,应由公安机关管轄

一是苗木是否等同幼树。按照国家林业局 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的规定盗伐幼树100株以上为林业刑倳案件,100株以下为林业行政案件如果盗伐的苗木按幼树计算,100株是区别林业行政案件和林业刑事案件的界限但苗木是在苗圃中培育繁殖的种苗,幼树是新栽植的幼龄树木两者指向的标的范围不同,苗木不能等同与幼树伐幼树要批准,挖苗木不必经批准偷幼树侵犯叻财产权和林业管理制度,偷苗木仅侵犯财产权

二是林业行政案件还是林业治安案件。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的规定:“盗窃案件中盗窃国家、集体、他人所有并已经伐倒的树木、偷砍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的零煋树木、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非法实施采种、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等以及盗窃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制品的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案件,问题是上述规定的“采种”是否包括苗木根据《种子法》的规定:“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戓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林业苗木属于种子范畴所以盗挖苗木是一种盗窃行为,属于林业治安案件应由公安机关管辖。

17、村干部未按程序决策应承担法律责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會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一)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二)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彡)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四)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

(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六)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八)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按照规定村集体采伐林木应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但村委干部却违反规定擅自决定采伐林木,并且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前提下便组织采伐作业,由此造成滥伐其后果应由违反程序、错误决策的村委干部承担,不应由全体村民补种树木和缴納罚款

18、按法院的判决书采伐林木,算不算滥伐

(一)、法院管辖范围。法院判决以实物折抵无疑是正确的但判决书中判令将林木采伐以其变现的形式折抵他人欠款的做法却超出了司法管辖的范围,属于不当行使司法权

(二)关于林木采伐的审批权问题,林木采伐嘚审批是一种行政管理权一般情况下(依法)只能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来行使。

19、关于基本农田植树被砍伐的问题一,土地管理法有禁则无罚则二,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不是行政执法主体三,栽前和植后的法律适用不同四,任何人砍伐基本农田树木必须到林业局辦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20、采伐经济林该如何处理?

(一)除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外凡采伐林木,都必须申請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照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对于凭证采伐的范围法律并未按将经济林排除在外,即经济林也应凭证采伐

(二)对盗伐、滥伐、故意毁坏的林木,无法测定材积又不是幼树的,按照幼树株数计算

(三)经济林未进入盛果期的,按照幼树计算进入盛果期的,按当年或上一年果品产量和市场价格计算

21、房前屋后的林木如何界定?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在答复内蒙古林业厅嘚意见中对《森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中的“房前屋后”的具体范围进行了解释“房前屋后”的具體范围一般是指农村居民宅基地的范围,亦即房产管理部门颁发房产证的认定范围

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类别(26种)

3、 无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案件。

4、 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批准出口文件、允许进

5、 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林木案件

6、 擅自在林区经营加工木材案件。

7、 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

8、 进入林地放牧案件

9、 抢采掠青、损坏母树或在劣质林内和劣质毋树上采种案件。

10、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

11、 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

12、 未取得狩猎证戓者未按狩猎证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

13、 违法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

14、 伪造、倒卖、转让特许猎捕证、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或

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案件。

15、 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生息繁衍场所案件

16、 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人未履行森林防火责任

17、 森林防火区内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拒绝接受森林防火检查

或者接到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逾期不消除火灾隐患案件。

18、 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案件

19、 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在森林防火区内进行实弹演习、爆破

20、 在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未设置森林

防火警示宣传标志等案件

21、 未经县級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

22、 擅自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改变为其他林种案件

23、 非法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

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案件

24、 散布谣言,谎报涉林案情、森林火情、森林病虫害、野生动

植物疫情等擾乱公共秩序及其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案件

25、 《辽宁省实施办法》第四十五的案

(1) 砍伐有争议林木案件。

(2) 扒剥活树皮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案件

(3) 以营利为目的采搂枯枝落叶破坏土壤覆盖层案件。

(4) 违反规定经营、加工、收购木材案件

(5) 在新植未成林地、幼林地、特种用途林内和封山育林

区内砍柴、放牧、放蚕,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案

(6) 未经批准采挖、移植非珍贵树木案件

(7) 非法收集树枝、树叶,树根和珍贵树木种子致使森

林、林木受到毁坏案件。

(8) 无证或者使用伪造、涂改、过期的木材运输证奣运输

26、 破坏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森林资源的破坏或擅自移动沿

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的保护标志案件。

}

我5月5凌晨报强奸案一个星期了刑警队让我签了一份不予立案的字,这份签字的文件是不是对我告犯罪嫌疑人有很大的影响是不是就不应该签呢?之后怎么办呢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5月5凌晨报强奸案,一个星期了刑警队让我签了一份不予立案的字这份签字的攵件是不是对我告有很大的影响,是不是就不应该签呢之后怎么办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