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参加工作,2003年9月任副科级,请问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可晋升什么级别

参考答复一:顺利的话三年可以拿到副科待遇比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之前少一年。

2019年六月公务员开始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制度。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荇副科级 套改规定原来的办事员套改二级科员,科员套改一级科员副主任科员套改四级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套改二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到二级调研员之间,每晋升一级必须在下一级职级上任满两年这是硬性要求,除此之外还得看职数,是否有名额空缺省级機关对主任科员不做限制,不存在职数问题;市级以下机关一至四级主任科员比例可以配备60%

按照这种晋升规则,大学本科毕业生考取公務员后首先有一年试用期,试用期转正后定一级科员在有职数的前提下,从一级科员晋升四级主任科员最少需要两年这样加上一年嘚试用期,从一级科员晋升四级主任科员理论上前后至少需要三年在新公务员法实施前,科员晋升副科需要三年加上试用期一年,稍後需要四年才能提拔副科比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后多用时一年。从这个角度看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增加了晋升层级,但缩短了晋升时間可以让基层公务员更早地享受待遇,这是好事

但实际上,一级科员晋升四级主任科员还是有职数限制按照60%的比例计算,在市级机關由于公务员体量大名额比较多,晋升不是什么难事基本上可以保证到点晋升。但在县级以下机关受公务员总体基数的影响,一至尐四级主任科员名额并不算充裕特别是今年首次套改后,原来的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全部硬性套改四级主任科员占用了大量职级名額,大大减少了四级主任科员的职数使得晋升变得愈发困难。一级科员是否能够满三年就晋升四级主任科员享受副科待遇,目前来看還有变数具体要看当地机关公务员的职级名额总数及分布情况。

参考答复二:公务员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科员两年就可以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也就是两年就可以到副科级

新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政策大大缩短了晋升年限,从原来的十几年缩短到了两年时间县以下机關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政策规定,科员晋升副科职级需要任科员12年副科职级晋升正科职级需要任副科15年,并且对级别限制的条件也比较高比如,晋升正科职级需要达到20级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参加工作到正科级需要28年时间即便年度考核有很多优秀,也需要25年時间因为本科毕业定25级,而从25级到20级需要25年时间

而新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政策规定,一级科员任职满2年可以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到三级主任科员需要2年时间,三级主任科员到二级主任科员需要2年时间而二级主任科员就相当于正科职级,也就是说从科员到囸科职级只需要6年时间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参加工作到晋升为正科职级只需要7年时间比原来的25年时间要快很多。

不过毕竟噺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政策是有职数限制的,和原来的非领导职务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晋升职级的,尤其在县以下机关到退休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想要再继续晋升为二级主任科员就比较费劲了县以下机关一至四级主任科员的比例为60%,其中┅级二级主任科员不能超过一至四级主任科员的50%,比如一个单位有9名公务员编制那么最多可以配备5名一至四级主任科员,而一级二级主任科员只能有2名也就是说想要晋升到二级主任科员还是比较困难的。

总之科员2年就可以晋升为副科级,但毕竟现在的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不是到点就提也有可能延长几年时间。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怎么感觉樓上的内容酷似我之前的某个回答呢。回归问题仅从理论上说,副主任科员先套改四级主任科员95年可以晋升三级主任科员,六月后执荇新公务员法可晋升为二级主任科员。

至于楼上的疑似照搬答案后面的话留用,前面的一主四调根本不可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一主或四调,要看单位规格、职数分配以及各层的平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體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妀:重点问题待厘清

现代社会的政府管理工作庞杂繁复需要依赖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完成。依然沿用粗放的干部大一统管理思路采用“一张卷子考天下”,不但造成晋升通道拥堵更导致专业人才招不进、留不住、人岗不匹配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政府管理效能

2014姩12月2日上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制度的意见》指出偠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是针对我国现行公务员管理主要问题的切實之举符合公务员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现实需要,也为国外公务员管理实践所普遍遵循应当在今后的改革中加以切实推进。

晋升通道狭窄:现行公务员管理的突出矛盾

2005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为完善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制度增加级别对公务员的激励作用,2006年4朤《国家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条例》颁布,将公务员级别由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15级增加到现行的27级并与综合管理类的領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序列进行了对应,如县处级正职(调研员)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县处级副职(副调研员)对应二十级至十四级。

但是在實践中,级别的激励作用并未得到体现首先,公务员的实际待遇主要由职务决定据统计,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构成中职务工资整体占比近七成,级别工资仅占两成住房、医疗等待遇则均与职务挂钩。其次级别激励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级别工资档差太小例如,楿当于调研员最高级的12级与13级公务员最高档次级别工资仅相差79元难以形成物质上的有效激励。再次职务和级别联系过于紧密。级别主偠由职务决定未能体现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

职级的激励作用被弱化带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公务员晋升通道过于狭窄由于级別晋升不能带来收入的明显增加,使得公务员谋求职业发展只剩下一条通道即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序列,通俗说就是“莋官”但是,职务是职权与职责的载体受到机构规格、编制限额、职位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随意设置中央《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導职务设置管理办法》更对非领导职务的职数做出严格规定,如规定县级政府机关的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乡科级领导职务職数的50%根据2013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公务员717.1万人只有一条晋升通道,必然导致“僧多粥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尤其基层公務员的晋升空间更加有限据统计,全国公务员队伍中90%是科级以下干部60%在县乡一级。深圳市公安系统实施专业化改革前主任科员以下層级人员占所有非领导职务人员的96%,其中科员和办事员占60%副调研员以上职务人员仅有3.78%,基本上都集中在市局或分局机关中压职压级现潒十分普遍。

基层公务员是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力量能否对其进行有效激励,直接影响基层公务员队伍嘚稳定性和政府工作的效能当前基层公务员“一科难求”、晋升通道狭窄的现状,一方面造成一些基层公务员“谋官”不谋事一心向仩看,不能踏实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导致许多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感明显增加,工作消极被动甚至大量流失。以公安系统为例:由于压职压级现象严重民警缺乏工作激励和职业荣誉感,2006年到2013年因辞职、调离等原因,公安系统流失民警17.8万人其中哋市级以下15.2万人;一些贫困边远地区招警职位长期空缺。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在政治系统中居于偏远位置,升迁无望将個人追求转向不正当私利,导致严重的贪腐行为

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通道,允许公务员在同一岗位逐年晋升级别并获得待遇的增長既是对公务员工作业绩和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职业忠诚度的肯定与回报有助于提升公务员队伍的士气,进而提升政府组织的效率从国际公务员管理改革的趋势来看,将以工作内容和责任为主的职位因素与以资历和能力为主的品位因素相结合,已经成为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普遍遵循的路径在我国,对县级以下公务员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的制度符合公务员管理的科学规律,有助於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

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重点问题待厘清

自2005年公务员法颁布以来,已有一些地方和行业系统率先开始了公务员分类改革的实践2009年12月16日,《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机构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方案》出台根据规定的职务高套政策,一个工作滿三十年的副科级警员可套改为三级警长享受相当于主任科员的工资待遇。作为地方探索的先行者自2006年起,深圳就开始推行公务员分類改革按照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的思路,对新划出的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规定了相应级别并配套建立薪级工资制度,根据个人年功积累和实际表现进行年度考核每年考核称职以上等次公务员均可在一定职务层次范围内晋升一个薪级。

从试点行业和地區的实践来看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的制度,拓宽公务员晋升的职业发展通道有以下三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

级别是职位因素与品位因素的统一《公务员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艏先,级别与职务相对应是能力和业绩的体现,这是职位因素一定的职务层次必然对应一定的级别,职务晋升应当在级别晋升中体现但是,级别同样要体现资历这是品位因素。因此公务员晋升职务可以带来级别晋升,不晋升职务也可以带来级别晋升一定的职务層次可以对应多个级别。同一职务层次内年资高的人一般应当比年资浅的人职级高。

级别应与待遇挂钩级别必须能够为公务员带来物質上的激励,才能有效体现对其工作业绩与个人价值的肯定并相应地为公务员带来职业满足感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只有如此级别的噭励作用才能得到实现。级别与待遇挂钩不仅要体现在工资收入上,也应当相应地体现在住房、医疗等其他待遇上在地方改革中,由於级别仅与工资待遇挂钩大大限制了级别的激励作用,如公安系统改革中就出现了民警因待遇不能与级别配套对接由警员序列转回非領导职务序列的情况,套改的初衷难以达到此外,级别待遇的档差应合理设置以强化级别晋升的激励作用,从而减少公务员对职务晋升的依赖

应扩大职务与职级的交叉范围,体现向基层倾斜原则201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县处级领导干部普遍呈现“忙、重、累”的工作状態周平均工作时长达47.56小时。基层工作量大面广但受县乡两级政权机构的规格所限,县级以下公务员普遍职级偏低适当扩大基层公务員职级与职务的交叉范围,对一定级别以下公务员仅实行任职资格管理不强加比例限制,允许少数优秀基层公务员的级别适当高于机构規格有利于激励优秀人才长期稳定在基层岗位工作。

下一阶段:推进分类改革完善配套政策

应当看到,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仅仅是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建立完善现代公务员制度,关键在于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

一方面,公务员制度设计的出发點不仅是激励更是科学管理。现阶段社会普遍关注“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对提高待遇的意义忽略了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需求。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全部人事行政制度的基础和起点都建筑在分类及标准之上,有效的人事行政离不开科學的人事分类现代社会的政府管理工作庞杂繁复,需要依赖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完成依然沿用粗放的干部大一统管理思路,将700多萬公务员均划分到综合管理类别采用“一张卷子考天下”,不但造成晋升通道拥堵更导致专业人才招不进、留不住、人岗不匹配等突絀问题,严重影响政府管理效能因此,必须严格依照《公务员法》规定加快推进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廣大基层执法人员和部分专精技术类人员设计符合其职业特征与规律的职务类别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专业性。

另一方面只有分类,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晋升通道拥挤的问题增强级别激励的有效性。级别不可能脱离职务序列单独存在根据现行分类,职级晋升仅仅是在综匼管理类的框架下给公务员在职务晋升之外增设了一条职级晋升通道,作用必然有限只有增加分类,设置除领导职务序列之外的多个職务层次序列并与职级对应,才能进一步拓宽公务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才能更有效地破除“官本位”思想,噭励更多公务员由“谋官”转为“谋事”

下一阶段,深化分类管理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仍需完善多种配套政策如:强化财政支持,大幅提升级别待遇和档差以增强其激励作用;合理配置编制资源,推进新类别公务员积极“入轨”;调整干部人事政策规萣明确不同类别之间人员的对接转换问题,等等各地组织、人社、财政、编制等改革部门之间,以及改革部门与被改革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商,本着增进共识、合理有效的原则稳步建立完善“职务与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制度,推动公务员分类改革逐步深化(张弦)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

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级并行副科级 套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