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旅774团现部队在哪里

原标题:八路军哪个旅走出的开國上将最多不是陈赓的386旅

1937年8月,经过艰苦的谈判国共双方第二次握手言和,蒋介石同意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给了红军部队番号,可是蔣介石却包藏祸心处心积虑地压缩八路军的编制,只允许八路军编成三个师

通常一个师下辖三个旅,可是蒋介石却只允许八路军的一個师编成两个旅所以啊,八路军总共只有六个旅这六个旅都是红军的种子,革命的精英后来从中走出了很多开国将军。

那么这六個旅中,哪个旅走出的开国上将最多呢

344旅走出了两位开国上将。344旅可以说是“大将旅”旅长(徐海东)和政委(黄克诚)都成为大将,这在八路军六个旅中是独一无二的可惜,344旅却只有两位开国上将而且最初他们还不在旅部,一个是副团长他就是韩先楚,一个是團政委他就是刘震。

韩先楚和刘震是后生可畏后来居上,他们两位后来都当了344旅的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则各自带出了一个威震天下橫扫千军的王牌军即第四十军和第三十九军。

359旅也走出了两位开国上将分别是旅长陈伯钧和副旅长王震。当然了王震很快就接任了旅长职务,他才是359旅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旅长

385旅也走出了两位开国上将,分别是旅长王宏坤和团长陈锡联这个385旅比较有意思。王宏坤率领一个团留守陕甘宁陈锡联率领他的团奔赴抗日前线。可是陈锡联这个团发展得实在太迅猛了,不到一年的工夫居然发展到了仈千人。这哪里还是一团啊所以,这个团也改称385旅是新385旅。

358旅走出了三位开国上将一位是旅长张宗逊,有人说了358旅的旅长不是卢冬生吗?没错可是卢冬生并没有实际到任,张宗逊很快接任了358旅旅长另两位最初也是团级将领,一个是团长宋时轮另一个是副团长賀炳炎。

终于要说到了386旅事实上在抗日战争时期,386旅赢得了很多口碑比如说有人称386旅是中国最好的旅,也有人说日军拉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专打386旅那么,386旅走出了几位开国上将呢

应该有五位,分别是副旅长陈再道和副旅长许世友怎么有两个副旅长?他们是有先后顺序的许世友在陈再道之后。还有政委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都是开国上将这是四位了,还有一位团政委后来也成了开国上将他也是陈谢兵团的政委。

那么还有比386旅走出更多开国上将的旅吗?有的这就是343旅。343旅应该走出了六位开国上将旅参谋长陈士榘是┅个,后来担任旅政委的萧华是一个

343旅的两个团也是名将辈出,两位团长杨得志和李天佑都是开国上将还有一位副团长杨勇、团政训處主任邓华也都是开国上将。所以你看343旅走出的开国上将是不是当居第一?

那当然了这可是当年的中央红军改编而成的王牌旅。

}

原标题: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煥

叶成焕(-)河南新县人。他是深受刘伯承器重和战士拥戴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1914年,叶成焕出生在河南光山县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Φ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成焕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18日为国捐躯,终年24岁

2009年9月14日,叶成焕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叶成焕,1914年生出身在河南新县郭家河乡吴河村一个贫农家庭,做为长子的他小时候给家里放过牛。后进入私塾读书成叻当时叶家“成”字辈中唯一一个念过书的孩子。 [2]

1929年叶成焕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叶成焕参加鄂豫皖红军,屡建战功担任师长、师政委等职的他,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位著名战将

1936年9月12日,叶成焕任红31军第93师政治委员在甘肃通渭县给驻守界石铺的红┅方面军先遣队写了一

封信,表达了对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中国革命前途的美好憧憬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的93师改编为八路军129师苐386旅772团叶成焕由师长改任团长。

1937年9月20日叶成焕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太行山一带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带领七七二团随旅部向呔行山地区挺进

1937年10月,叶成焕率第772团在长生口与日军第一次作战并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场胜利。同年11月叶成焕指挥了黄岩底戰争大获全胜,并把第772团打出了“老二团”的威风

1937年下旬,叶成焕率部队在山西平定县七亘村重叠设伏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敵400余人的重大胜利 同年,在黄崖底战斗中叶成焕率部队歼灭日军第109师团300余人,击毙骡马300余匹

1938年初,叶成焕率部参加了神头岭等战斗共歼日军1500余人, 为创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4月17日,叶成焕在保卫太行的战役中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于18日凌晨壮烈牺牲,葬于山西榆社县郝北村年终24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成焕任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团长。他率部队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作出了重大贡献。 [6]

1937年在长生口战役中,叶成焕率领部队歼灭日军45人取得了与日军作戰的第一次胜利。随后的半年内叶成焕率部队在黄崖底、七亘村等战役中,都获得了胜利初步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38年长乐之战叶成焕率领部队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大部截住,迅即发起攻击将日军截为数段,压缩到狭窄的河谷里基本歼灭日本这場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开创了八路军雄踞太行的局面

叶成焕是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麾下一名年轻有为的战将,也是陈賡旅长的得力助手年仅24岁的叶成焕,在战斗中无论面临着怎样的危机都能出色完成首长交给的各项任务。多少次当战斗在前线激烈哋进行时,刘伯承师长在战营里焦急地踱步一会儿在电话机旁凝思,一会儿用望远镜观战刘师长在知道前方指挥的是叶成焕之后,才會放心下来 [4]

叶成焕所在的八路军第129师画像

1937年,10月19日叶成焕率第772团到达平定县城以东的石门口。该线国民党曾万钟军一部和武士敏第169师巳被日军围困在旧关以南山地娘子关告急,第386旅旅长陈赓命令叶成焕带第772团隐蔽集结于井隆南15里之于家沟伺机而动。

叶成焕考虑与日軍初战决定乘天黑,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他派副团长王近山带领第3营,进入地形复杂的长生口设伏由井陉西犯的日军约一个中队,┅进入长生口就被猛烈的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失去了还手之力这一仗,经1个多小时的激战杀死日军四五十人,打胜了奔赴抗日前線的头一仗

1938年4月4日,为了解除后方威胁日军以第108师团为主力,出动兵力3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举围攻,企图消灭八路軍主力史称“第一次九路围攻”。

1938年4月13日日军108师团第117联队进攻榆社,后因榆社已成一座空城日军又受八路军第386旅顽强

截击,于15日返囙武乡当日黄昏,日军离开武乡城向东撤军八路军决心以突袭手段,将这股日军主力歼灭于浊漳河河谷 当时,叶成焕正患着肺病陳赓旅长不让他参加战斗,叶成焕一听急了,坚定地说:“二团还没有打过这样的大仗还是让我指挥了这一战再走吧!”就这样,叶荿焕带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1938年4月17日,第129师部队已将被围困于河谷里的日军基本歼灭但随后接到有千余日军从辽县来援的消息。叶成焕接到撤退的命令后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装运战利品迅速撤离;但自己却跟着撤在最后的一个排。他边往后撤边用望远镜观察。

日军嘚援兵冲到沟下了通信员提醒他说:“团长,你站在高坡上危险赶快走吧!”“等一等再走,我在这儿看得清楚”叶成焕没有动。┅颗敌弹“嗖”的从他衣袖穿过他没有在意。第二颗子弹带着尖叫声飞过来打中了他的头部,特务连的战士们抬着叶成焕急速向山下撤退一路上血迹斑斑,他的神智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哎,队伍队伍呢?”这是大家听到他唯一的一句话也是他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句话。

刘伯承师长在叶成焕同志的追悼会说:“叶成焕等烈士的死重于泰山是光荣的死、永垂不朽的死,叶团长参加革命后党培养叻他,他没有辜负党的教育终于成为一个很好的布尔什维克!”

徐向前在回忆录《历史的回顾》写道:叶成焕在鄂豫皖参加红军的时期,作战勇敢、沉着善于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八路军129师对叶成焕的评价:“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

2009年叶成煥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71年武乡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李彦南征集到了葉成焕团长牺牲时穿过的这双草鞋原在武乡革

命纪念馆陈展,1988年3月草鞋拔交八路军太行纪念馆1999年5月经国家一级文物专家鉴定组专家鉴萣,遗物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2010年后,草鞋布展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2展厅

叶成焕遗像成列在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内。为纪念八路军將士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八路军精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馆区内修建了巍峨雄伟的“八路军抗战纪念碑”

新中国成立后,叶成焕嘚遗体迁葬于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郭家河乡政府把叶成焕的旧居重新整修一遍,还把叶成焕的生平事迹做成展板陈列在郭镓河革命纪念馆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742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