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百多个拖欠农民工工资条例拿不到工资几个单位都去了4个多月了都解决不了咋办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协商不成,可以按以下三种途径追索工资  一、有欠条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二、向劳动監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限期支付;限期内不支付的责令按拖欠额度50——100%支付赔偿金。  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三、向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赔偿金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程序较多需要专业人员指导,遇用人单位恶意诉讼的时日较长。  由于一些省市未经劳动监察限期支付不支持赔偿金建议先向劳动监察投诉,限期内不支付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時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處理  第十六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勞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   对于单位拖欠工资我们可以有相关法律规定,也有很对正确的方法可以应对如下:  一、有关法律规定  1、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額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勞动者劳动报酬的;(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經济补偿的。”  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鼡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律师支招  依据有关规定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如下方式维权:  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  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虽然有多种渠道维权但笔者建议劳动者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直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經济补偿金。

  •   如有拖欠这种情况发生你要与一同被拖欠工资的工友们一起,搜集和保留对方拖欠工资的具体事实和确凿证据派代表到当地有管辖权的反映和投诉,请他们帮助你们催讨被拖欠的工资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或你们对其结果不满意的话,就向法院起诉處理要注意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要以过激的行为和对方发生其他冲突事件  拖欠工作统一举报电话:12333。找部门帮催讨工资成本低、时间短、手续简便,是催讨被拖欠工资的首先选择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1、去当地人力資源和局(原劳动局)内的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笁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當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拖欠农民工工资条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