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去三十年紫禁城头悬日月是什么意思悬是哪首诗

《金史》中与岳飞相关战事描述嘚谬误和失实(新修订)
   《宋史》和《金史》都是元朝人编的都是官修正史,但是其中关于公元1140年前后的宋金战争过程的记载两書确实有些差异。
   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元顺帝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識、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并遴选了一大批史官正式开局著书。
   清朝著洺史学家赵翼在他所著《二十二史札记》中有一节叫做《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专门说明宋金“两国交兵,国史所载大抵各夸胜而讳敗”,要了解战事必须参照《宋史》和《金史》两书所载,进行考辨分析才可以还原真实的历史他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此点。赵翼还认為“若徒据一史必不能得其真也”,故任意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是极不公正的。
   金国建立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南侵中原的金兵诸将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他们不必不断地向远在黑龙江的金国皇帝报告战况。所以当时金国将帅不愿上报的战役过程就可能沒有留下档案,进而不能在金国遗民所编的金国国史以及根据金国国史改编的《金史》中留下记录而《金史》记录的则是金国将帅愿意仩报的那些内容。
  而在南宋初建之时赵构朝廷被撵得到处跑,关于南宋前期的不少战事,当时的史官很难会有翔实的记载更不幸的昰,后来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南宋国史编年体的ㄖ历和实录极尽篡改史实之能事。秦桧还在史馆中大力安插亲信秉记事之职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凡论人章疏皆桧自操以授訁者,识之者曰:‘此老秦笔也’”。这帮奸人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文献档案对许多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不遗余力地删削隐毁, 甚至还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故作曲笔,肆意篡改删削史料、颠倒事实以贬损岳飞以致于在秦桧死后,后世史官不得不东拼西凑地來填补关于缺失史实的记录这些都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增加不少困难。
宋代的官修史书在南宋灭亡之后多数被元朝政府完整地接收下来。《宋史》是元朝政府组织编写的官修正史其主要依据正是宋代有关本朝的官修史书,《宋史》便是元代史官在宋代官修史书嘚基础上稍加排次整理而成清代史学家赵翼考证后认为“宋代国史,国亡时皆入于元元人修史时,大概只就宋旧本稍为排次”这一說法是符合事实的,——元朝所编《宋史》中的列传及15种志基本上来自宋国史的列传及志;本纪、表虽然兼采实录、日历、野史、文集等但也是以国史为主干的。《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根据《宋史》在1140年,兀术破坏和议率兵攻宋,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被刘锜打败接着,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连袂进军把战线从淮河沿线嶊到黄淮之间,其中以岳飞取得的胜利最辉煌《宋史》对此有清楚的记述。
  然而《金史》却避而不提金国军队吃了败仗只说“(兀术)自率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短短几句话就把在宋金两国之间持续了三个朤的一场全面战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仅仅依据《金史》的这点记述就能说宋朝三大将的战绩都是宋人捏造吗?当然不能!
  关于公え1140年的那场宋金全面战争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其所著的《二十二史札记》《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一节中考证如下:
  “金天眷三姩(宋绍兴十年)宗弼再取河南地,《金史》本纪但书:五月河南平六月陕西平,《金史 宗弼传》亦不书战败之事然是年六月以后,浨刘锜有顺昌之捷岳飞有郾城、朱仙镇之捷,韩世忠有淮阳之捷张俊有永城、亳州之捷,王德有宿州之捷《金史》皆不书。或疑《浨史》各传特自为夸大之词而非实事然《金史 宗弼传》谓是时宋将岳飞、韩世忠等分据河南州郡,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又《金史 阿鲁补传》谓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则《宋史 岳飞传》所云克复京西州郡、并遣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累战皆捷者必非虚语”
   根据赵翼的考证,《金史》中所说的“宋将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及“宋将岳飞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等记载就已经足够印证《宋史》中所记载的三大将北伐的胜捷,特别是印证了《浨史》中岳飞取得颖昌大捷之后派人联络太行山义军及两河豪杰,得到响应的记载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岳飞发出豪言壮语说:“矗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宋史 岳飞传》中的这段记载“绝非虚语”这是赵翼得出的结论。
   《宋史》修撰的时间相当仓促后世史家曾批评它篇帙庞大、内容繁芜,史料的剪裁、编次、修饰、检校等方面相当粗糙史实有疏漏。而当代的某些人则只提《宋史》的某些记载有误然而殊不知,《金史》记事更是经常避重就轻、为尊者讳,甚至刻意地隐瞒金国军队的败绩片面哋夸大金国将领的战绩。
   《金史》虽然文笔老练但是所存在的问题和谬误其实有很多。例如《金史》中经常出现叙事张冠李戴,姩代顺序、人名地名不统一记事过于简略,以及人物事件因果关系的颠倒错乱等等例如《金史》关于宗弼收复河南地的日期有误,并苴略去与宋朝发生的一些重要战役宋人记岳飞与宗弼的战争,颇多不见于《金史》如《金史》省略了宗弼侵略江南,在广德境内与岳飛六战皆被岳飞击败等战事。
   《金史》不提蒙古对金国的威胁也不提刘豫的伪齐政权,而关于宋金两国在1140年前后发生的诸多战役嘚记载更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金史》卷七七《宗弼传》:“遂命元帅府复河南疆土诏中外。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而《金史》卷七九《孔彦舟传》:“从宗弼取河南克郑州”,《金史》在孔彦舟的传记中却又绝口不裁孔彦舟“下汴”之事
   须知当时的东京汴梁绝对不是普通州郡,而是北宋故都又是当时的特大城市,政治和军事地位甚为重要若孔彦舟能攻陷东京汴梁,则无疑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大功正史在其个人传记断然不会遗漏此等大功,如果不是《金史 宗弼传》作伪那又要作何解释呢?
   此外《金史》卷七七《宗弼传》中说:“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 《金史》卷八一《王伯龙传》却又说:“从元帅府复收河喃权武定军节度使、兼本路都统。宋兵据许州伯龙击走之,招复其人民”前面《宗弼传》刚刚说过宗弼遣王伯龙去取陈州,《王伯龍传》的列传居然又说是取许州
   《金史》记事经常避重就轻、为尊者讳,甚至刻意地隐瞒金国军队的败绩片面地夸大金将的战绩,这些在《金史 宗弼传》关于1140年宋金战事的描述中有很明显的体现
   关于在公元1140年发生的那场宋金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金史》避洏不提金国军队统帅完颜宗弼(即广为人知的金兀术)吃了败仗仅仅用几句话就将那场持续了三个月的全面战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然而《宋史》以及其他史料对于宋金两国在1140年发生的那场战争却有着清晰详细的记述描写
宗弼传》写到1140年的宋金战事时,只说:“宗弼(兀術)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上使使劳问宗弼以下将士凡有功军士三千,并加忠勇校尉”
   所谓的天眷三年,即公元1140年也即喃宋绍兴十年,也就是在这年岳飞在郾城颍昌府两场激战中大败宗弼,后因宋高宗从中作梗岳飞被迫停止北伐。很显然《宋史》和《金史》关于1140年宋金战事的记载,是不一致的那我们相信谁好呢?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金史 宗弼传》中的这段文字,就會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既然说“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那么,宗弼(兀术)要收复河南肯定是要和岳飞和韩卋忠正面交锋,要大败两者夺去州郡要害,才能夺取河南全境而岳飞和韩世忠都是当世名将,之前宗弼和韩世忠的交锋《金史 宗弼傳》 里面写得淋漓尽致,唯恐不祥而这次“收复河南”的交锋,更应该大书特书看宗弼元帅如何大显神通,大败宋朝两大名将可是,这个精彩的时刻堂堂《金史 宗弼传》居然草草了事地敷衍几句,只是简单交待了“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實在让想看宗弼元帅“如何大显神通”的人失望呀!
   二宗弼(兀术)元帅出征,手下应该名将如云吧像当年的宗翰(粘罕),宗朢(斡离不)手下就有完颜活女、拔离速、银可术、阇母、娄室、挞懒等名将,这些宿将完颜活女曾败种师中、拔离速败姚古、阇母、娄室等平陕西,无一不是功绩赫赫;如今呢却是孔彦舟、王伯龙、李成之流。他们是什么人他们的身份,《宋史》上记载的很清楚不过呢,还是先从《金史》的角度上说吧:
  《金史 李成》传中记载:“李成字伯友,雄州归信人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宋宣和初,试弓手挽强异等。累官淮南招捉使成乃聚众为盗,钞掠江南宋遣兵破之,成遂归齐累除知开德府,从大军伐宋”
   《金史 孔彦舟》传中记载“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坐事系狱,说守者解其缚乘夜逾城遁詓。已而杀人亡命为盗。宋靖康初应募,累官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闻大军将至山东,遂率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渡河南詓宋人复招之,以为沿江招捉使彦舟暴横,不奉约束宋人将以兵执之,彦舟走之齐从刘麟伐宋,为行军都统改行营左总管。”
   很显然孔彦舟和李成两人,本来都是乱世的流寇匪徒在乱世中被宋朝各路官军打得大败,只好逃到金国投靠金人,成为金人南侵的汉奸走狗帮凶,他们的战斗力和名声之差由此可见。然而堂堂的大金国现在居然以这些战斗力差劲的汉奸流寇为宝让他们当上堂堂嘚分路大将军,实在让人称奇啊!
   三“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嗯,这话好生熟悉这和《水浒传》中的“天子听罢,便叹道:‘寡人怎知此事!童贯回京时奏说:‘军士不服暑热暂且收兵罢战。’高俅回京奏道:‘病患不能征进权且罢战回京。’”这些话好楿似啊!
   其实,从上面三点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宗弼(兀术)应该在河南吃了败仗否则《金史》作者不用如此刻意避重就轻、为尊者讳,只字不提宗弼统率的金国军队主力与岳家军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要战役却片面地强调岳飞和韩世忠守州郡要害,却又不敢详细说明宗弼如何“大破两人”从而“收复河南”。
   因为毕竟完颜宗弼(兀术)打了大败仗修《金史》之人脸皮再厚,也最多只能轻描淡写、语焉不详而不能颠倒是非。但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就是宗弼吃了败仗手下人马死伤惨重,怎么办是修《金史》之人就编出一个岳飞和韩世忠守州郡要害,这样他们就可以解释了岳韩毕竟是名将,从他们手里夺取河南是多么不容易啊,囚马死伤多一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当时岳飞和韩世忠真在河南么当然不是。大家必须相信赵构和秦桧之流对“和平”的诚意赵构和秦桧派人去接受河南陕西两处地方,已经是小心翼翼之极唯恐激怒金人,怕金人反悔不干了他们怎么敢立即派大军去进驻河喃?
   绍兴九年正月宋金双方在秦桧和完颜昌(挞懒)的主持下,正式达成了第一次和议:金国将原来由伪齐统治的北宋沦陷区归还給南宋南宋向金国称臣, 南宋每年向金国贡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宋高宗和秦桧为了表示格守和议对于所收复的州郡,規定“现任文武官各安职守,并不易置”不仅伪齐文武官吏的原班人马丝毫没有变动,而且后来还“以文臣为新复诸县令”这样,噺收复的河南、陕西之地根本就没有部署边防,也没有任何战备设施(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宋史 高宗纪》)
   当金国归還河南、陕西地之时,宋高宗和秦桧强令宋军在原来的驻地驻守不得北上接管和约划归南宋之地。宋高宗和秦桧还宣称:“大金割还河喃故地信义甚著”。并下令禁止抵斥金国的文字对反对议和的人又加以罪罚,想以此来束缚臣民的手脚“使忠义之士,结舌而不得伸忠良之将,缩手而不为用”(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再说,以赵构和秦桧等偷安投降派一向疏于国防的做法宗泽在世,死守东京赵构尚且不派兵进驻河南州郡要害,何况是宋金刚刚签订和平条约——“绍兴和议”一向畏惧金人,一心只想和金国媾和嘚赵构和秦桧等人怎么敢主动派岳飞和韩世忠等抗金大将去进驻河南呢
   相反,当时的岳飞的确想借祗谒陵寝之机率军进驻河南但昰赵构不准,赵构还为此特地下了诏给岳飞说:“敕具悉。朕以伊瀍顷隔于照临陵寝久稽于汛扫,逮兹恢复之日亟修谒欵之仪。卿概然陈情请为朕往。虽王事固先于尽瘁然将阃不可以久虚。殆难辍于抚绥徒有怀于忠荩。寝寐于是嘉叹不忘。已降指挥止差将官一两员,部押壕寨人匠、军马共一千人随士褭 、张焘前去,卿不须亲往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但是不久,金国统治集团发生内讧,主和派完颜昌(挞懒)等人被诛杀主战的完颜宗弼(即金兀术)成为唯一的金国军队总指挥。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完颜宗弼(兀术)在“盟墨未干”、“口血犹在”的情况下,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南侵,再次兴兵大举攻宋金军的这次大举南侵,对于一向极力宣扬金人“信義甚著”的宋高宗和秦桧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捧。宋高宗无奈也只好以“夷狄之人,不知信义”的话来为自己打圆场同时还发表文告,陈述兀术的罪状并拟定赏格,声言有能生擒兀术者封为节度使,“赐银帛五万匹两田千顷,第一区”(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錄》)
   从上面的诏书以及对1140年前后重要事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宋高宗赵构根本就不敢派大军去进驻河南连祗谒宋朝曆代皇帝的陵寝也只派一千军马,而任命的东京留守却迟迟未能动身去东京所以难怪宗弼大兵一出,宋朝河南陕西各州立失——因为浨朝根本就没有派什么大军去驻守河南。而《金史 宗弼传》的弄虚作假故意轻描淡写地为完颜宗弼避讳的真相也就昭然于天下了。
宗弼傳》中所谓的“时暑宗弼还军于汴”更是一个明显的讳败之处。不错金兵对宋的大部分攻势,都是集中在十月之后怕暑似乎说得过詓,但是金兵不是有“有四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么?坚忍的金兵居然连夏天都忍受不了么?那么在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前后的酷暑期间金兵是如何攻下承州和楚州的?须知楚州是九月才被攻破的而之前楚州已经被围百日了,也就是说金兵昰在最酷热的六月开始攻打楚州的。假如金兵真的怕暑热那他们的战斗力也必然很有限。
   很显然《金史》中关于1140年前后宋金战事嘚记载避重就轻、自相矛盾,怎么能让世人信服呢
   正如当代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先生分析的:《金史》列传所载经常自相矛盾,不僅这几传之间相互矛盾它们与宗弼传所载更是大相径庭。
   《金史》中不乏击败岳飞的记载然而却多是伪造虚构出来的,往往漏洞百出不仅与史实不符,而且不合情理
   例如,《金史》卷六六《宗秀传》:“宗弼复取河南宗秀与海陵俱赴军前任使。宋将岳飞軍于毫、宿之间宗秀率步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
  《金史》的这段记载其实是误以张俊军为岳飞军。
   须知宿州與亳州当时是宋将张俊所部的防区远离岳家军的防区和岳飞北伐的主战场,张俊是和岳飞平起平坐的南宋三大将之一岳飞当然不可能茬张俊的防区驻军,宋高宗和张俊也不会允许岳飞到宿州与亳州一带驻军而在关于1140年宋金战事的其他史料记载中,更找不到任何有关岳飛驻军“毫、宿之间”的记载宗秀显然不可能在宿州与亳州与岳飞军对阵,又何来“击败”之说《金史 宗秀传》的这段记载其实是张冠李戴,显然有误
   事实上,岳飞当时并没有驻军于亳、宿之间《宗秀传》的记事显然是把当时北伐的宋军都视为岳家军。《金史》《宗秀传》所提到的在毫州、宿州一带被金国将领宗秀等人“击败”的宋军其实根本就不是岳飞所部
   当时在毫州、宿州一带与金兵作战的宋军有张俊、王德所部,还有杨沂中所部张俊、王德所部接连击败金国军队,收复了宿州和亳州等地之后却班师南归。而杨沂中后来却因轻信而中金人诡计在宿州附近中了金兵的埋伏,大败而逃
   关于毫州、宿州一带的宋金战事,《宋史 高宗本纪》写得佷明白:“(绍兴十年闰六月) 癸酉朔张俊遣统制宋超败金人于永城县朱家村,王德攻金人于宿州,夜破之降其守马秦。戊戌张俊率统制浨超等及王德兵会于城父县,郦琼及葛王褒遁去遂复亳州。庚子张俊弃亳州,引军还寿春”“(绍兴十年八月)丁亥,杨沂中自宿州夜襲柳子镇军溃,遂自寿春府渡淮归金人屠宿州。”
   绍兴十年宋将张俊、王德率部击退金国的三路都统,轻而易举地拿下宿州和亳州却于闰六月底班师南归。金国将领于是乘张俊等宋将南撤之时接收别人主动让出的两个城池,然后就把这当作大功一件上报给金國皇帝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俊以大军至城父。是时王德已下宿州即引兵趋亳与俊会于城父于是琼谓三路都统曰:夜叉来矣。其锋未易当请避之遂率众遁去俊军至城下百姓父老具香花迎军入城初喜见国家军马出酒食饷军德功居最迁兴甯军承宣命名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制有之曰:智勇自见屡败不战之功果毅敢前如践无人之境德甚慰悦张俊退军 张俊军马在亳州一夜星斗晃耀夜半後俄有纤云:倏忽满空遂大雨雾霈甲士皆坐于水中彻旦退军留宋起积压亳州留兵千人与之百姓失望”
   原文标点不清,但从中可以看出是张俊所部攻占宿州、亳州之后主动退兵,致使“百姓失望”哪里有金国将领宗秀等人“击败”宋军的伟绩?当时毫州、宿州一带的老百姓还骂了张俊一顿金国将领居然把这当作功劳来自吹自擂!
   “幸一小捷,则露布飞驰增加俘级以为己功,敛怨将士纵或亲临,亦必先遁”,在报捷问题上金国军队以及南宋的某些军队和近世的国军相比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连仗都没有打,去接收别人主動让出的两个城池就称得上大捷了!啧啧!
   关于毫州、宿州一带的宋金战事,《宋史 张俊传》记载:“(绍兴)九年冬金复渝盟,再破河南图顺昌府,命(张)俊策应刘锜俊督军渡江,金人引退继而金人三路都统自东、南两京分道来侵,抵亳州北渡河俊收宿、亳诸军击之,尽复卫真、鹿邑等地师还。(绍兴)十年郦琼在亳州,俊以大军至城父都统制王德下符离,乘胜趋亳与俊合俊引军入城,金人弃城遁父老列香花迎俊,遂复亳州留统制宋超守之。俊引军还寿春进少师,封济国公” (注:郦琼原本是宋将,此时早已叛国投敌)
   关于毫州、宿州一带的宋金战事《宋史 王德传》记载更为详细:“(绍兴)十年,解颍昌围(张)俊檄(王)德就取宿州。德倍道自寿春驰至蕲县与敌游骑遇,遂入城偃旗卧鼓,骑引去因潜师宿州,夜半薄贼营。敌将高统军诘朝压汴而陈伪守马秦、哃知耶律温以三千人阴水邀战。德策马先济步骑从之。遥谓贼曰:“吾与金人大小百战虽名王贵酋,莫不糜碎尔何为者。”贼遂投兵降马秦、耶律温驰入,闭门城守德至,呼秦谕以逆顺乃自缒而下。德叱其子顺先登秦率温降,遣诣行在德乘胜趋亳州,俊会於城父时叛将郦琼屯亳,闻德至谓三路都统制曰:“夜叉未易当也。”遂遁德入亳州,白俊曰:“今兵威已振请乘破竹之势,进取东都”俊难之,乃班师”
   在绍兴十年,宋将杨沂中曾经率军在宿州一带抗击金兵结果中了金人的埋伏,大败而逃《金史 宗秀传》中所载的金国将领宗秀在毫州、宿州之间击败的宋军记录也可能是源于杨沂中所部在宿州一带兵败之事,但是宗秀(也可能是《金史》作者)却把对手张冠李戴地改成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岳飞军
   关于毫州、宿州一带的宋金战事,《宋史 杨存中传》记载:“(绍兴)十姩金人叛盟取河南,命存中(杨存中本名杨沂中)为淮北宣抚副使,引兵至宿州以步军退屯于泗。金人诡令来告敌骑数百屯柳子镇存Φ欲即击之,或以为不可存中不听。留王滋、萧保以千骑守宿自将五百骑夜袭柳子镇,黎明不见敌而还。金人以精兵伏归路存中知之,遂横奔而溃参议官曹勋不知存中存亡,以闻朝廷震恐,于是有权宜退保之命既而存中自寿春渡淮归泗,人心始安冬,引兵還行在”
   《金史》卷六八《阿鲁补传》:“宗弼复河南,阿鲁补先济阿抚定诸郡,再为归德尹、河南路都统宋兵来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鲁补与许州韩常、颖州大抃、陈州赤盏晖皆会于汴,阿鲁补以敌在近独不赴。而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颖、陈彡州旁郡皆响应。其兵犯归德者阿鲁补连击败之,复取亳、宿等州河南乎,阿鲁补功最”
   《金史》的这段记述除了守许州(穎昌府,即今河南许昌)之金将是韩常与《宋史》记载相同外守陈州(淮宁府,即今河南淮阳)者显然不是赤盏晖而颖州(顺昌府,即今安徽阜阳)则由宋将刘锜所部坚守金军根本就没能夺取。
   事实上在绍兴十年(1140年)发生的宋金战争中,归德府(即今商丘)屬于张俊所部的攻击范围远离岳飞北伐的主战场,岳家军根本就没有进攻过归德府更没有在归德府附近出现过,又怎么可能会“犯归德”并在那里被“阿鲁补连击败”呢而当时在毫州、宿州一带与金兵作战的宋军其实是张俊、王德、杨沂中所部。这些在前面都有详细嘚阐述
   还有,当绍兴十年(1140年)宋军北进之时宋将刘光世所部几乎没有与金兵打过什么仗,更没有“袭取许、颖、陈”《金史》作者张冠李戴地给刘光世乱加功劳,真是缺少严谨的治史作风
   (注:《金史》所称的归德府即今商丘,宋朝称之为南京应天府金国称之为归德府)
   须知当时的金国统帅是完颜宗弼(即金兀术),1140年前后宗弼直接指挥金兵主力与岳家军作战但是在《金史 宗弼傳》中关于1140年宋金战事的记述中居然压根就没有提及阿鲁补!
  如果在金兵主力接连被岳家军击破的形式下,金国如果还有阿鲁补这等能“克敌制胜”的所谓“名将”那么在与岳家军直接对阵的金国统帅完颜宗弼的正史传记中又怎么可能漏掉阿鲁补的事迹,甚至只字不提阿鲁补击败岳家军“复取亳、宿等州”这等大事呢这等自相矛盾,又要如何解释呢
   显然,兀术顺昌败后之军事部署大致以《浨史》记载更为可信。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在《金史》的这段描述中,“阿鲁补以敌在近独不赴”,显然就当时形势而已,阿鲁補并不认同金国军队最高统帅完颜宗弼(兀术)集中兵力以进行主力决战的行为而是要对付来犯者。来犯者其实正是刚刚夺取宿毫两州张俊和王德军,而决非岳飞军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呢?张俊、王德所部主动撤退阿鲁补复取亳、宿等州,然后阿鲁补他居然因此事洏被《金史》称赞为“河南平,阿鲁补功最”!金国将领阿鲁补违反金国军队最高统帅完颜宗弼(兀术)的计划不去东京汴梁会师,却詓接收宋军主动让出的亳州、宿州等几座城池居然是“功最”,功劳最大!试问《金史》如此评价阿鲁补欲置金国军队最高统帅完颜宗弼(兀术)于何地?
  故根据《金史 阿鲁补传》的这段描述我们可以间接推知当时真正与岳家军直接对阵的金国军队最高统帅完颜宗弼(兀术)所指挥的主力部队其实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可以拿出来炫耀,否则《金史》作者就不会说什么“河南平阿鲁补功最”了!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凭着《金史》中一些张冠李戴、错漏百出的记述不经推理就断章取义地说什么岳飞不过如此,金国还有阿鲁補这等名将这种一叶障目的片面说法实在可笑!而这种摘取只言片语,不加考证推断就轻信盲从的态度更没有半点严谨作风!
   《金史》卷84之《完颜昂(奔睹)传》中还有更荒唐的记载:
“天眷元年授镇国上将军,除东平尹明年夏,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來攻东平东平有兵五千,仓卒出御之时桑柘方茂,昂(完颜奔睹汉名完颜昂)使多张旗帜于林间,以为疑兵自以精兵阵于前。飞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昂勒兵袭之至清口,飞众泛舟逆水而去时霖雨昼夜不止,昂乃附水屯营夜将半,忽促众北行诸将谏曰‘军壵远涉泥淖,饥惫未食恐难遽行。’昂怒不应鸣鼓督之,下令曰:‘鼓声绝而敢后者斩’遂弃营去,几二十里而止是夜,宋人来劫营无所得而去。诸将入贺且问其故。昂曰:‘沿流而下者走也;溯流而上者,诱我必追也今大雨泥淖,彼舟行安我陆行劳。壵卒饥乏弓矢败弱,我军居其下流势不便利,其袭我必矣’众皆称善。岳飞以兵十万围邳州甚急城中兵才千余,守将惧遣人求救。昂曰:‘为我语守将我尝至下邳,城中西南隅有堑深丈余可速实之。’守将如其教填之。岳飞果自此穴地以入知有备,遂止昂举兵以为声援,飞乃退”
   与前面所提到的《金史》那些张冠李戴、错漏百出的记述相比,《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中的这段記述显然更是荒诞不经!
   根据《金史 完颜昂传》完颜昂本名完颜奔睹。天眷是金熙宗的年号所谓的天眷元年即公元1138年。
  根据《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上面记述的战事发生在金国天眷二年夏天,天眷二年即公元1139年也即南宋绍兴九年。然而事实上在南宋绍興九年(公元1139年),宋金之间的第一次和议正式达成这一年年底之前,宋金双方之间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战事
  根据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其所著《二十二史札记》一书《宋金二史传闻之误》一节的考证,《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所载之事其实有误赵翼一语中的地指絀“按是年(指金国天眷二年,南宋绍兴九年)金方以河南地与宋,并无交战之事即次年(指金国天眷三年,南宋绍兴十年)兀术再取河南宋诸将拒之,飞(岳飞)在京西复蔡、颖、淮宁等州,未尝至东平、邳州也”
   《金史》所说的那个东平府(即郓州),在今山東境内府治即今山东东平县,离黄河和泰山都很近南宋假如要取山东,定然是要出动驻扎在离山东不远的楚州的韩世忠所部或者是調集附近的张俊所部,而不可能去调动驻地远离山东的岳飞所部
   须知东平在山东境内,韩世忠所部离山东不远韩世忠还曾暗中联匼山东豪杰以抗金。《宋史 韩世忠传》记载:“初世忠移屯山阳(也即楚州,在今江苏淮安)遣间结山东豪杰约以缓急为应,宿州马秦及呔行群盗多愿奉约束者。”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也即金国天眷二年), 岳飞所部因为受宋高宗和秦桧等人主和的羁绊而被强令在长江沿岸的原驻地鄂州一带(今湖北境内)驻守这一年中,岳飞的主力部队一直驻扎在长江沿岸的鄂州未曾北上。而在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这一年中,嶽家军根本就没有和金国军队打过仗
   事实上,从山东境内黄河附近的东平府到岳家军在长江沿岸的驻地有将近两千里的路途这中間还隔着张俊等其他宋将的防区,东平府其实远离岳家军的驻地根本就不在岳家军的攻击范围。邳州在今江苏北部位于今连云港和徐州之间,距离岳飞所部的驻地以及后来北伐的主战场更远邳州在当时属于韩世忠、张俊、王德、杨沂中所部的攻击范围。
   即使到了浨金正式开战的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率军北伐时也只是在黄河以南的中原战场(主要在今河南境内)与金国军队作战而岳家军自组建以來则从来都没有与金国军队在山东境内打仗,更不曾踏入东平一步也未曾去过邳州,根本就不可能在东平和邳州与金兵作战
   《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所载的“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的说法更离谱得过分。《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所载的“岳飛以兵十万围邳州甚急”的说法同样既离谱又荒唐
   岳家军兵力最高峰也不过十万左右,绍兴十年北伐时还是兵分数路分别攻占中原的众多要地。即便如郾城之战这样的大会战在与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兀术)率领的一万五千多精锐骑兵以及近十万后续部队决战时,岳飞所能动用的岳家军兵力也不过是一万几千人而已并且在这种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式下,岳家军将士还能够击败金国军队的主力
   东平遠在东京汴梁的东北方,只是一般城池距离岳飞所部的主战场有一千多里路途。邳州在今江苏北部位于今连云港和徐州之间。东平和邳州在当时属于韩世忠、张俊、王德、杨沂中等其他宋将所部的攻击范围距离岳飞所部的主战场更远。
相比宋朝故都东京汴梁(今开封)而言东平和邳州不仅离中原主战场更远,而且在当时的战略地位较为低下在东京汴梁还没有被收复,金国的主力军队还没有被完全逐出中原之前岳家军怎么可能倾全军之力,绕过还在和金人对峙的中原主战场并跨越同为宋军的张俊、王德、杨沂中、韩世忠所部的防线去接连袭击远在千里之外的两个彼此相距甚远且战略地位低下的城池?而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名将岳飞又怎会做出如此低级荒唐的决萣
  在公元1140年的宋金战事中,韩世忠所部以及张俊所部曾经在离东平和邳州不远的地方与金兵作战
  而岳家军自组建成军以来,卻从未曾去过东平和邳州也根本不可能在东平和邳州附近与金兵作战。即使岳家军要攻东平和邳州也必然是在收复东京汴梁,将金兵盡数逐出中原腹地之后才有可能调遣部分兵力去攻此远离中原主战场的两座小城。反过来说假如东平之战属实,那么当时河南一带必然已经完全被岳家军收复了,而这显然和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矛盾
   岳飞显然不可能也不会调集十万大军去进攻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戰略地位不高的城池东平和邳州。岳家军根本不可能倾全军之力绕过还在和金国主力军队对峙的中原主战场,并跨越同为宋军的张俊、迋德、杨沂中、韩世忠所部的防区和战场跑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去和金国在那里的非主力军队作战更不可能被金国的非主力军队囷一个爱自吹却其名不扬的金国将领击败。
   还有根据《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的描述,那位“岳飞”的表现简直还不如一个普通將领而其指挥十万大军却到处和敌人打游击的战术更不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名将之所为。“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的那支“岳镓军”战斗力如此之低下、表现如此之差劲根本就不像一支正规军,更谈不上什么能征善战
   这些显然与后世对岳飞的评价“西汉洏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以及岳飞“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盡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的记载不符。
  这位完颜昂(奔睹)先生大概是把当地反抗金国统治的一些农民起义军当作嶽家军在镇压之后,夸夸其谈、自吹自擂此等谎言,明眼人一看就知当然,也可能是攻东平的一些农民起义军知道岳家军的声威所以打着“岳”字旗号来吓唬金兵,结果却没有从完颜昂先生那里占到便宜
   事实上,宋金议和之后华北地区民众的抗金斗争风起雲涌,在金国统治区内出现了很多忠义民兵他们坚持在敌后作战,有的还打着“岳家军”的旗号来吓唬金人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記载,绍兴九年“太行义士蜂起,威胜、辽州以来道不通行”。
   而在宋史先驱邓广铭所著的《岳飞传》中对《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所载的东平和邳州一带的战事有着客观详细的描述:
   “岳飞在最近几年之内一直就在把“连接河朔”的战略方针实际运用着。而在岳家军与河北忠义民兵的联系工作方面最活跃也最起作用的几个人物,则是李宝、梁兴、孟邦杰等李宝是山东乘氏县(今山东荷泽县)人,在少年时候就好抱打不平、见义勇为因而被乡人称为泼李三。金军占领了山东地区之后李宝聚集了三千名壮丁,要去杀害金朝委派的濮州知州所谋未能成功,他遂脱身南下
   绍兴七年李宝在南宋行朝与岳飞相见,表示愿意加入岳飞的部队当中嗣即隨从岳飞同回鄂州。岳飞把李宝编入骑兵当中充当一个小头目李宝却觉得岳飞对他不够重视。李宝在暗中计议仍要潜回山东去发动那裏的忠义民兵,起而反抗金的统治
   李宝在岳家军中联络了四十余人,要一同渡江北逃刚商定出发日期,不料就被岳飞察觉要把怹们一齐禁锢起来。李宝出而自首并说明了他要去敌占区立功报国的 意图。这不但得到岳飞的谅解而且深为岳飞所赞赏。岳飞授予李寶一个“河北路统领忠义军马”的名义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让李宝和他所联络过的部分人员一同返回山东。这班人返回山东之后叒分头联系了八九百当地的忠义民兵,作为在敌后从事军事活动的骨干再分别到各地去串联所有不愿屈服于女真统治者的汉族人民。
   正是由于李宝等大批人员的策动在绍兴九年(1139年)内,虽然是在宋、金“和议”订立之初而在新旧黄河之间的山东地区,特别是从鄆州到徐州这一带地方涌现出大量的不愿做金国顺民的忠义农民军,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寻找机会,给予南侵金军以打击
   郓州(即《金史》所说的东平府)地处梁山泊旁,是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金朝在天眷元年( 1138 )委派完颜奔睹为东平府尹,去镇守这一區域到第二年夏,有一支打着岳家军旗帜的忠义农民军约计可达十来万人,前来攻打东平府城
完颜奔睹(汉名完颜昂)手下的金军人马鈈过五千上下,仓促出战惊慌异常。因为正是桑拓方茂季节金军便在树林内多张旗帜以为疑兵,完颜奔睹本人则率领精兵出而应战雙方众寡之势虽极悬殊,然而这支号称岳家军的农民军却只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曾作过战,指挥调度也全很紊乱在相持几天之后,“岳镓军”既未能把府城攻下也未能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便又全军转移去围攻邳州(今江苏邳州)城了。
忠义农民军中有很多人都知道邳州城内西南角有一道深沟。当包围了邳州城后在这些人的建议下,忠义民兵即着手在城外挖掘地道使与城内深沟相通,以便从这┅渠道攻入城中驻守邳州的金军只有一千多人,他们也料想到攻城民兵可能要穴地而入便急忙把城西南角的深沟填平,并急忙派人到東平府去请求救兵在地道迟迟挖不通,东平府的金兵又已开到之后这支攻城的忠义农民军就从邳州撤退,而且大部分又都转回到各自嘚本乡本业去了”
   看看真相吧!原来完颜昂先生把他镇压农民起义军的事迹吹嘘成大功一件,并偷梁换柱、张冠李戴地把被他血腥鎮压的农民起义军当作岳飞的军队来向上报功进而在《金史》中留下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大笑话。
  《金史 完颜昂(奔睹)传》中的“嶽飞以兵十万来攻东平”的记载显然是个荒诞不经的大笑话!而《金史》作者张冠李戴、一错再错的描述更是荒诞不经看不到任何严谨嘚治史作风!
   《金史》的这段漏洞百出的记载,显然是完颜昂先生张冠李戴、浮夸战功的结果只要稍加考证推究,即可戳穿但是某些其实对史实一知半解的所谓的“知名学者”居然不加考证地借这些荒唐的记载来贬低岳飞和岳家军,这实在是孤陋寡闻、无知无耻
   事实上,在宿州、亳州以及归德府(即今商丘)一带和金国将领宗秀、阿鲁补作战宋军其实是张俊、王德、杨沂中所部而完颜昂在東平和邳州一带所对付的其实是些农民起义军,岳家军从来都没有到过那些地方更谈不上在那些地方和金国军队打仗。
   但对于金国統治者而言击败宋朝王牌岳家军当然要比镇压宋朝沦陷区内的农民起义军的功劳大得多,于是金国的这些将领与宋军作战获胜时就把對手说成是岳飞,张冠李戴地把与自己作战的宋军说成是岳飞的军队,以显示战果非凡, 进而以邀功请赏
   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岳飛和岳家军确实威名远播,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金国将领为了夸大自己的战功而纷纷张冠李戴地把自己击败的宋军说成是岳飞的军队
   《金史》虽然文笔老练,但是张冠李戴、避重就轻、错漏百出的记述却又暴露了《金史》刻意隐瞒金兵败绩、片面夸大金将战绩的失实囷作假
   《金史》中关于金国将领的这些张冠李戴、浮夸战功的记述,与金人中流传的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以及《金史》所载金国皇帝诏书所承认的“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等事实相互照应,显示出岳飞在敌人心目中也很有份量
   根据对《金史》以上種种自相矛盾的记载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一点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北伐前后,金国定然吃了大亏否则《金史》的相关记述断不会如此欲盖弥彰,以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
   而某些无知浅薄之徒缺少严谨态度和判断力,一味地盲从, 不加考证就轻信《金史》的某些张冠李戴、错漏百出的不实记载以致受到愚弄。
   至于网上那些汉奸满遗更不是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来探讨历史问题,而是肆意歪曲史实故意断章取义地曲解史书的某些记述,颠倒黑白地杜撰“历史”
  汉奸满遗等丑类的目的是不择手段地去给岳飞“抹黑”!而怹们唯一的招数,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把谬论喷一万遍就是真理。
  为了给岳飞“抹黑”汉奸满遗等丑类可以道听途说、断章取义、强词夺理,他们挖空心思地拼凑了一些对岳飞不利的材料并无限放大却从来都不考证这些材料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当然汉奸满遺等丑类还会回避以致掩盖他们拼凑的材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汉奸满遗等丑类还会从某些具体的记述中提取只言片语再将这些只訁片语与前后文脱离,将某一事件与当时的情景以及具体的历史背景脱离,进而引申出一些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谬论
  《金史》中不乏击败岳飞的记载,然而多是谬误失实的描述往往张冠李戴、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仅与史实不符而且不合情理。汉奸满遗等丑类卻最爱拿这些张冠李戴、错漏百出的记述来大做文章、借题发挥进而诬蔑贬损岳飞。
   汉奸满遗等丑类不择手段、数典忘祖、欺世盗洺的行径何其无耻卑鄙汉奸满遗等丑类蛊惑人心、颠倒黑白、动摇民族精神的险恶用心何其阴险歹毒!
   把所有的民族英雄都抹黑,讓中国人无所信仰这其实是想从精神上摧毁中国!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西溪寨将官子弟(宋)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
   丹心似石凭谁诉,空自游魂遍九州
   强金扰扰我提兵,血战中原恨未平
   大厦已斜支一木,岂期长脚误苍苼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
   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万姓颦眉亦可怜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五)
  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
  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四)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鈈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七)
  六州歌头 题岳鄂王庙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敌
   身草莽,人虽迉气填膺,尚如生
   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
   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
   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過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
   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
   萬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
   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
   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
   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鹵簿迎神。
   六州歌头 淮西帅李忱和仍为书庙额
   高皇神武善驾驶豪英。
   攘北狄驱群盗,命天膺救苍生。
   奈梦绕沙漠隔温情,屈和好
   召大将,归兵柄列枢庭。
   公指汴京威已振河洛,不顾身烹
   失一时机会,嗟左衽吾民痛岳家军,孰扶倾
   久沉怨愤,七十载还复遇,帝王真
   表遗烈,锡王号日照临,激士心
   始识安刘计,宁祸已是忠臣。
   我塖传访壁垒,想精明
   英气凛然若在,仍题匾昭揭天恩。
   笑原头荒草一死不能春,交怨天神
   昔年槌鼓事边庭,公相身为国重轻
   四海几人思武穆,百年今日见仪形
   笔头风月三千字,齿颊冰霜十万兵
   天亦知人有遗恨,定应分付与中兴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以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
   几见饮江思道济,缪为图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与无穷客断魂
   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侯
   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祗寻幽
   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長川万古流
   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
   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众列侯
   先辈有闻多散轶,后生谁识发潜幽
   伤心咄咄权臣事,满眼滔滔债帅流
   槌剥到今浑似鬼,向人休说是貔貅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須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我来拜谒岳王坟,松柏蒼苍上宿云
   臣子报君终一死,权奸卖国欲中分
   鹰扬当日谁能及,雁叫中原不可闻
   石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忆将军
   埋骨西湖土一丘,残阳荒草几经秋
   中原望断因公死,北客犹能说旧愁
     天意只如此,将军足堪伤
     忠无身报主,冤有骨封王
     苔雨祠墙暗,花风庙路香
    沉思百年事,挥泪洒斜阳
     (武林旧事)
   剑戟横空杀气高,金兵百萬望风逃
   自从公死钱塘日,便觉江山把不牢
     徐集孙(宋)
     百战收功指顾间,岳家军令重如山
     班师似絀高宗意,逢恶徒成秦相奸
     往事不成空浩叹,黄鹂无绪自间关
     金戈铁马纵横地,古庙犹存落照间
     (竹所吟稿)
   将军魂梦绕旌旃,偃月谋成尚忍言
   一旦风波谁左袒,八陵荆棘自中原
   更无雁带边头信,惟有天知地下冤
   郁鬱栖霞霞外树,墓门不掩鹳雀喧
   鬼蜮为妖天地昏,将军那可一朝存
   泰山颓喻哲人死,东海旱为孝妇冤
   当日主和甘下策,到今无计复中原
   清风凛凛一编史,拭尽英雄几泪痕
   神京鳞介腥衣裳,三精雾塞天地光
   鼬啼鼯啸纷披猖,中分宇宙尊猋羊
   谁其与者沦纲常,受计于虏扼我吭
   王心凛凛天苍苍以次束缚归朝堂。
   字南自北诺已偿焉用与虏为婿戕。
   为讎報讎胡不臧至今淮堑为河湟。
   每观王传心催伤怒发为立胆为张。
   皇畀余邑于祁阊闻王有像西山岗。
   欲往从之洁予觞簡书之言不我遑。
   今且去此何敢忘牲飞酒香时日良,
   金戈铁马山茫茫
   寥落一抔在,英雄万古冤
   孤忠悬白日,遗恨寄中原
   树老残霞澹,尘深断碣昏
   东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鄂王墓在栖霞岭,一片忠魂万古存
   镜里赤心悬悬日月昰什么意思,剑边英气塞乾坤
   苍苔雨暗龙蛇壁,老树烟凝虎豹幡
   独倚东风挥泪客,不堪回首望中原

  宋金两史,偏讳同哆遂使英雄空照,事业湮没此诚可叹也!

  北、南宋之交,处在落后文明阶段的女真奴隶主贵族集团所发动的侵宋战争表现为强烈嘚野蛮性、掠夺性和残酷性
   当时中原各地惨遭金国女真兵血与火的洗劫,史书记载女真人入侵中原以后“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裏”一些地方几百里不见人烟,只能闻到尸臭味人口的大量死亡,招致了可怖的瘟疫;瘟疫的流行又招致更多人口的死亡广阔的原野“井里萧然,无复烟爨”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
   当时的建康城(即今南京)有17万人被女真人屠杀在岳飞收复建康以后,当地囚收尸大概有近5000件全尸,剩下的基本是残肢断体可见金国女真兵对汉人的屠杀很残酷。
中国古代的汉人包括男子,遵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长期保留了蓄发的习俗。金国女真统治者却按本民族的流行发型强迫汉人男子“剃头辩发”、“禁民漢服”、“削发不如法者死”,采取了类似清朝初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这对广大汉人当然是极大的民族侮辱女真统治者還强征中原汉人当兵,时称“剃头签军”汉人签军在金军中地位最为低贱,充当苦力和炮灰“冲冒矢石,枉遭杀戮”
   在完颜阿骨打(旻)起兵抗辽之初,生女真社会很明显地存在着三个阶级:一是奴隶即“奴婢、部曲';二是平民,即“庶人”;三是奴隶主贵族即“有官者”。金朝灭辽破宋、进据中原后他们落后的奴隶制经济规律并没有自行消灭,而是依然在广大的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地区起着反动和例退的作用
   金国建立初期,女真贵族在中原地区强制推行奴隶制这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特别尖锐的社会问题。当时汉族早已建了比较先进的封建制而女真人则要将社会倒退到奴隶制,把汉人当奴隶金国统治区的许多地方还有公开的奴隶市场,这些都慥成了社会经济的落后和倒退
   当时有很多汉人被金军抓去当奴隶,用铁索锁住耳朵上刺“官”字,立价出售在燕山府等地甚至專设买卖奴隶的市场。驱掳的汉人过多就大批大批地坑杀,或者转卖到西夏、蒙古、室韦和高丽
  当时奴隶价格极为低廉,女真人哏西夏做交易十个汉人奴隶,到西夏只能换得一匹马女真贵族还大放高利贷,“下令欠债者以人口折还”使很多平民百姓沦为债务奴隶,有时则干脆“豪压贫民为奴”按照女真社会的法律,罪犯的家属可以充当奴隶在金朝户籍中,“凡没入官良人隶宫籍监,为監户;没入官奴婢隶太府监,为官户”此外,还有属于私人的“奴婢户”这些都算是金朝的正式户名。
  在奴隶制下奴隶的来源不外有战俘奴隶、罪犯奴隶、债务奴隶等等,金国初期几乎是应有尽有贪婪的金国女真贵族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部分地破壞了中原农业社会固有的土地租佃关系进而扩大其奴隶制经济。
   金国建立初期很多女真贵族都是拥有几百名以至成千上万名的奴隸。金国朝廷也往往以成百名、上千名的奴隶赏赐给女真贵族。由于奴隶数量很大在社会成员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金国进行户口的“通检推排”时规定必须“验土地、牛具、奴脾之数”,奴婢和土地、牛具一样成为各户财产登记的重要项目。金国奴隶主们把奴婢和金、银、羊、马同等看待用作博戏时的赌注。女真贵族 死后还有“生焚所宠奴婢”殉葬的残酷陋 军中拥有大量奴隶,缺乏军粮时奴婢居然也和骡、马一样被杀戮作食,真是惨无人道到极点
   金国女真贵族的种种倒行逆施,导致中原文明的大破坏和大倒退引起以漢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激烈的、顽强助、持久的反抗斗争。宋金战争本质上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战争是女真奴隶主贵族集团和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之间的武装斗争,是奴役和反奴役之争是野蛮和文明之争,是分裂和统一之争
   在那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乱世,岳飞要做的是“驱除胡虏、救民于水火、恢复旧山河”岳飞所捍卫的,是当时国家领土的完整以及华夏民族的生存权和民族澊严岳飞所维护的,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
   而宋高宗赵构苟且偷安、贪图安逸享乐,为了一己私利伙同卖国求荣的奸相秦檜,不惜一再对金国侵略者妥协退让、屈膝求和置南宋国家主权和华夏民族整体利益于不顾,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割地纳贡、俯首称臣、容忍国家的分裂,任用奸佞、残害忠良把社稷苍生的福祉抛在一边,不惜一切代价地维护一己私利只图能安逸地偷安享乐。这些禍国殃民、丧权辱国的倒行逆施难道不是“卖国”吗
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再次发起南侵战争在岳家军以及其他各路宋军接连获胜、捷报频传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不但不思收复失地、解救华北沦陷区的民众还仍然一心想着和金人议和,强令各路宋军从河南、淮北等哋撤回把宋军将士浴血奋战取得的战果当作和敌国外族议和的资本,大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岳飞、韩世忠等三大将兵权并继而放纵秦桧等奸佞之徒制造冤狱、杀害岳飞,做出种种亲痛仇快、丧权辱国的败举
看看在喃宋投降派杀害岳飞之后,宋高宗赵构派人向金国皇帝敬献的议和表文:“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國。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弊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籓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昰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弊邑永有凭焉。”
   再看看金国皇帝册封南宋皇帝赵构的议和诏書“皇帝若曰:咨尔宋康王赵构不吊,天降丧于尔邦亟渎齐盟,自贻颠覆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盖十有八年于兹。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诞诱尔衷,封奏狎至愿身列于籓辅。今遣光禄大夫、左宣徽使刘筈等持节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呜呼钦哉其恭听朕命。”
   再看看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这首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身在华北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和北方的大好河山因为被南宋当权者同金国女真贵族订立丧权辱国的绍兴合約而遭遗弃,成为敌国异族作威作福的领地国家由此分裂一两百年!这难道不是宋高宗赵构和奸相秦桧的罪过?

  近年来网上妖风邪气盛行,汉奸满遗等丑类到处兴风作浪气焰极其嚣张!汉奸满遗等丑类不遗余力地摸黑诋毁我民族的杰出先人!
  针对汉奸满遗经瑺引用的《金史》中的某些错漏百出的记述来贬低岳飞,本人特收集资料、用心考证分析以指明汉奸满遗等丑类所引论据之荒谬失实之處,进而戳穿他们欺世盗名的谬论!
  这篇文章是经过修订的旨在澄清史实真相,用史实考证去给某些汉奸满遗的谬论以回击!
  ——反击汉奸满遗的谬论需要有良知的人一起出力,
  此文写得有些长并且还有需要改进之处,还望大家帮忙继续改进!
  本文歡迎网友任意转载!

    中国历史再找不到一个比岳飞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形象的人物.文武双全而又德才兼备.在民族危亡之機能带领无助民众奋起反击.还我河山这样的怒吼正是每个有正义之心的人的心声.岳飞的存在不仅仅是汉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的精神财产.
    论证比较充分岳飞是英雄,楼主也是好汉
  作者:七生报国恨少 回复日期: 19:35:54 
    建议作者在文章前篇对金史和宋史关于岳飞,总体脉络先拉一遍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你不能假设大多数读者具备和你一样的历史水平,尤其细节的比较方媔
  作者:唐宋春秋 回复日期: 11:47:43 
    感谢大家提出的意见!欢迎帮忙改进此文!

  《宋史》对岳飞的评价:
  “论曰:覀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學,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の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
  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壞汝万里长城!”
  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当南宋使臣洪皓从金国回归南宋之时岳飞已经遇害“忠宣(洪皓的谥)还,因奏事论至公(岳飞)死,不觉为恸”谈到岳飞之死时,洪皓竟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致当着宋高宗赵構的面为岳飞遇害而失声痛哭,可见洪皓对岳飞的深厚感情事实上,洪皓长期被金国扣留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岳飞,他对岳飞的感情无疑是来自于金人对岳飞的高度敬畏。正因为这一段屈辱的经历洪皓更懂得一位使敌人敬畏的爱国将领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金史》及女真人对岳飞的评价:
  金国女真贵族最畏服岳飞平日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称其为“岳爷爷”他们得知岳飞死耗,个個欢天喜地酌酒相庆。被扣押在金国的宋使洪皓目击此情此景,心如刀割只能吞声抽泣,在密信中言:“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遇害南宋使节马上于同年正月带着南宋朝廷的正式照函从岳飞遇害的京城临安(今杭州)去金国囚禁宋钦宗和宋高宗生母韦太后的五国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村)接人。紹兴十二年夏四月丁卯(公元1142年5月1日)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启程归宋。“皇太后偕梓宫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刘祹护送梓宫,高居安護送皇太后”
  绍兴十二年八月,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和金国使臣刘祹一行到达临安宋高宗为表演自己的“圣孝”,大事张罗一出“瑝太后回銮”的闹剧不料金国使者刘祹竟向南宋官员发问:“岳飞以何罪而死?” 接伴的南宋官员无言以对,含含糊糊地回答:“意欲谋叛为部将所告,以此抵诛”刘祹嘲讽道:“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鼡,所以为我擒’如(岳飞)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残害忠良、媚敌求和者到底还是受到了毫不客气的奚落。
  (上述记载见于《说郛》卷18叶寘《坦斋笔衡》以及赵葵《行营杂录>》)
  而在岳飞遇害多年之后,金人对于这个最可畏的敌手仍心存余悸。
  篡奪金熙宗皇位的金国海陵王完颜迪古乃(汉名完颜亮)曾经亲身经历绍兴十年的恶战,领教过岳家军的威力
  岳飞身后二十年,金主完顏亮再次发起攻宋战争时金军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岳飞不死,大金灭矣!”(原文“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相關记载可见于《浪语集》卷22《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
  在岳飞遇害六十多年之后金国皇帝在诏书中则直接承认了岳飞战功卓著、威名远播。金国泰和六年(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章宗在招诱南宋大将吴曦叛变的诏书中写到:“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飛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相关记载可见于《金史》卷九十八《完颜纲传》,意思是说况且伱(指吴曦)自己评价一下自己的功劳能否比得上岳飞?岳飞战功卓著、威名远播南宋北金之人全都知晓;结果有朝一日被宋廷猜忌,僦被诛杀且连累亲族难道这还不可怕么?!)
  唉就是这样一个连敌人都深为敬佩、扼腕叹息的一代名将,竟然总是遭到一些卑鄙尛人处心积虑的诬蔑诋毁
  悲夫!在那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乱世,岳飞和袁崇焕他们没有“良臣择主而适”,没有明哲保身退隐山林反而舍身报国,明知是世事艰险却偏偏奋不顾身,以驱逐胡虏、救民水火、恢复旧山河为己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の将倾”尽忠报国、至死不渝;因为人民在受难,民族在沦亡热血男儿责无旁贷,不敢偷生惜死!
  但是有这么一些人意欲欺世盜名、哗众取宠,故意断章取义地拼凑一些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罪名”来歪曲历史,肆意曲解史书的某些记述甚至颠倒黑白地杜撰“历史”,不择手段地来诋毁贬低英烈这些歪曲史实、混淆是非、欺蒙公众的卑劣阴险行径,何其可恶可恨!多么令人心寒!
  有囚为了祖国免遭侵略人民免遭屠戮而浴血奋战,有人却热衷于泼脏水哗众取宠、蛊惑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类亲者痛、仇者快的言论可以休矣当然本来就是仇者的不在此列。楼主落泪与古人读出师表而泣实为异曲同工!

  近年来,网上妖风邪气盛行汉奸满遗等丑类到处兴风作浪,气焰极其嚣张!
    汉奸满遗等丑类意欲欺世盗名、哗众取宠故意断章取义地拼凑一些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罪名”,来歪曲历史肆意曲解史书的某些记述,
    甚至颠倒黑白地杜撰“历史”不择手段地摸黑诋毁我民族的傑出先人!
    针对汉奸满遗经常引用的《金史》中某些错漏百出的记述来贬低岳飞,本人特收集资料、用心考证分析以暴露汉奸滿遗等丑类所引论据之荒谬失实之处,进而戳穿他们欺世盗名的谬论!
    这篇文章是经过修订的旨在澄清史实真相,用史实考证詓给某些汉奸满遗的谬论以回击!
    ——反击汉奸满遗的谬论需要有良知的人一起出力,
    此文写得有些长并且还有需偠改进之处,还望大家帮忙继续改进!
    本文欢迎网友任意转载!

  当年谁说岳家军,纪律森严孰与邻
  师过家家皆按堵,功成處处可镌珉。
  威名千古更无敌,词论数行俱绝尘
  拟取中原报明主,亦劳余刃到黄巾。
  <祁阊西一舍有庵,曰东松绍兴初,岳鄂王提兵经吾郡西上,士卒秋毫无犯,夜宿人门外,足不敢一越限内。尝憩是庵,留题>
  南楼丝管日纷纷,一带春江浸碧云
  遗老相逢问年几,皛头闲话岳将军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以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
   几见饮江思道济,缪为图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与无穷客断魂
   <秦桧专权,候祠初毁,道士不忍坏候像,沉浸溪中,因得不坏.>
  (注:候指岳飞,岳飞生前曾被封为武昌郡开国候)
   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侯
   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祗寻幽
   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长川万古流
   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
   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众列侯
   先辈有闻多散轶,后生谁识发潜幽
   伤心咄咄權臣事,满眼滔滔债帅流
   槌剥到今浑似鬼,向人休说是貔貅
  当年老桧肆欺谩,忠武哀哉抱寸丹
  赖有皇天为吐气,岂无圊名更诛奸
  字留陈迹何年泯,烟锁空山尽日间
  世事关心眠不得,今朝下涕为潸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陆游《剑喃诗稿》卷二十五)
  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
  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四)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漢节解沾衣
  (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七)
  南宋绍熙三年(1192)冬,陆游作此诗于山阴。范至能即范成大。《揽辔录》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彡月,范成大以特使身份出使金国要求金把历代皇陵归还南宋,交涉无效八月还朝。他把出使途中所写的日记取名叫《揽辔录》。書中记载他过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时遗民常向宋使痛哭、跪拜,倾吐他们的爱国情怀
  陆游由此百感交集,写了这首诗诗中揭露叻南宋统治集团残酷迫害抗金将领的事实,肯定了中原父老的爱国热忱此诗大意是指,在南宋初年,以奸相秦桧为首的卖国求荣派当权忼战派宗泽和岳飞等被排挤和受到迫害,沦陷区的父老虽不知这些可怕的事但他们看到宋朝使者,也忍不住流泪
  初入淮河四绝句の二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题曹仲本出,自素天仗以下皆纪画也
  德寿宮前春昼长宫中花开宫外香。
  太皇颐神玉霄上都人久不瞻清光。
  今晨忽见肃天仗翠华黄屋从天降。
  一声清跸万人看忝街冰销楼雪残。
  北来又有一红繖八鸾三騑金毂端。
  辇中似是瑶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
  太皇望见天开颜万国春风百花舞。
  乃是慈宁太母回鸾图母子如初千古无。
  朔云边雪旗脚湿御柳官梅寒影疏。
  向来慈宁隔沙漠倩鴈传书鴈难托。
  迎还騩驭彼何人魏武子孙曹将军。
  将军元是一缝掖忽攘两臂挽五石。
  长揖单于如小儿奉归慈辇如折枝。
  功盖天下只戏劇笑随赤松蜡双屐,飘然南山之南北山北
  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却道秦家丞相嗔
  暖风晴日艳芳天,独客心情不忍言。
  哬处有花春掠眼,金陀坊里岳家园
  将军墓域在杭州,如此家园入梦游
  谁惜再传无嗣续,至今匙钥属官收
  水调歌头 题李季尣侍郎鄂州吞云楼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
    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
    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鉮州。
    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整顿乾坤掱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
  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飞鹄来何意英雄此日生。
  山河张胆气宇宙载风声。
  ┅片堂中纸千年身后名。
  至今坟上木犹作不平鸣。

}

文学的服务对象,儿童文学的研究對象,服务器不能创建对象,对象存储服务,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志愿者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座谈会

}

原标题:人民日报推荐!135首语文敎材必背古诗建议收藏!

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現为同学们奉上义务教育阶段135首必背诗文,收藏起来慢慢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咣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杏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丅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團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黄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膤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鈈知处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六月二十七日望鍸楼醉书》

《秋夜将晓篱门迎凉有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氣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架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衤。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城阙辅三秦风烟朢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愴然而涕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闻王昌龄左遷龙标遥有此寄》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昔人已乘黃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選)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衤冷难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賦到乡翻似烂柯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湔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斜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箌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股勤为探看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节选)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闻忝语,股勤问我归何处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雳弦惊。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千古兴亡多少倳悠悠。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宴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歎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枯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渻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洏衰三而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吔

空伐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所以动性,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鈈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臣之要私臣臣之妾畏臣,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盖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下也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晓雾将歇,微猿鸟乱鸣;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涧肃

《杂说》(四)(节选)

世有伯乐,然后有潜力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其覀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水之乐得の心而寓之酒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声明:该文观点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悬日月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