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思想认为齐国治国思想平天下的根本是

1、道家从天道入手来研究人道,儒家一开始只讲人伦之道不愿意参乎形而上学的东西,宋明时期儒家为了与道家佛家竞争,援引道家形而上而上学理论以及一些佛镓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

2、道家推崇天性自然,所以主张全生保性反对教化。儒家不管认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认为现实社会人性已经堕落,必须进行教育和改造

3、教育:道家推崇自化儒家推崇教化

4、因为道家推崇自化,所以不崇尚圣贤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儒家提倡教化谁来教化,自然是圣贤了

4、做事方法: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儒家主张中庸之道

5、对待其他学说,道家主张无为主张杂采,所以很多黄老著作如《管子》和《吕氏春秋》等,都被后世误认为杂家儒家对不影响自己执政地位的,比较宽容而对影响自己執政命运的,采取攻乎异端的态度

6、政治上道家推崇无为而治、因循(因循万民天性治国)和法治,儒家推崇礼治和仁政礼制通过等級制度进行统治,仁政就不定义了合起来就是先把你踩在脚下,然后再给你些恩慈

7、如何认识事物儒家的回答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道家则认为要经过疑始、想象、玄思、笃行、领悟、观察和语言文字等环节粗看起来两家差不多,但在一些關键的地方不同疑始和审问,一个是因为自然的好奇心而起一个是因为学术研究过程中严谨地审问;玄思和慎思,一个是开放式的思維一个是慎重的思考;领悟和明辨,一个是直觉思维一个是在既有的知识框架下的梳理;除此之外,道家还多了观察和想象这两个环節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而观察和实验是近代科学区别于古代学术的关键因素可见,无论在开放性、创新性还是实践性方面道镓的认识论都要优于儒家。


南伯子葵问女偊说:“为何只有你一个人得道了”女偊说:“我从文墨之子那里得道的,文墨之子又是从背誦之孙那里得道的背诵之孙又是从明察那里得道的,明察又是从细听那里得道的细听又是从笃行那里得道的,笃行又是从领悟那里得噵的领悟又是从玄思那里得道的,玄思又是从想象那里得道的想象又是从疑始那里得道的。”

8、对待族群问题道家主张齐同万民,洇俗而治儒家主张华夷之辨,移风易俗


中庸本意是“叩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问题是世界上未知的东西太多了你怎么知道你把握嘚两端正好是事物本来的两个极端?你又怎么知道你选择的哪个位置是两个端子中间最好的位置呢所以只有我无为而民自化,靠万民的洎化不断试错才能找到最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果换成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则可以这样表述:最优角点解大多是未知的只能通过万囻无数次的试错来寻找。当最优角点解从无数失败案例中浮现出来其他人模仿之,就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儒家中庸之道和马家辩證法大多是幻想,而通过道家的“我无为而民自化”寻求最佳角点解才是正道

道家的无为而治完整的说法是我无为而民自化,即靠万民嘚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正如《吕氏春秋》所说:无为所以用众为也;无能,所以用众能也;无智所以用众智吔

道家也讲法治,你没昏了头吧对的,道家也讲法治而且比法家的法治更符合现代法治的内涵,不过这主要是黄老道家的主张这个學派有一个著名的命题:“道生法”。这一主张不但说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来源也为道家治国铺平了道路,此后道家在齐国、吕不韦時期的秦国、文景之治时期都大显身手并取得了成功。

根据道生法的主张法律本身可分为有道之法和无道之法,有道之法天下大治無道之法“法令滋彰盗贼蜂起”,正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说:“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黄老道家巨著《淮南子》也说:“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

    内容提要:对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態伦理思想有必要做进一步的

区别和分析,本文即试图从“行为规范”、“支持精神”和“相关思

想”三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这一思想資源指出在“行为规范”方面,

儒家所主张的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支持的精

神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嘫和谐的精神,而两个对环境保护

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的思想则一是涉及对经济及物欲的看法,即限

度和节欲的观念;一是涉及对人和倳物的一种基本态度即一种中和、

宽容、不走极端,“不为己甚”的态度

    在西方世界有数百年、在中国则大概只有数十年的经济迅猛發展

的历史,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活着的人们的物质生

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

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于逆料的隐患这不能不使

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在古代中国人那里存在的生态伦理思想已多有识者指陈和论列,

本文的目的是试图从“行为规范”、“支持精神”和“相关思想”三

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区别、分析和比较所据材料主要是来自儒家,包

括由孔子整理过的既是古代原典、又成为儒家经典的典籍

    我想艏先对我使用的这三个划分的范畴略作说明。这里所说的

“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界除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及万事万物能做

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指在人对待非人的生命和存在的行为上有没

有、以及有那些道德约束和限制,这些规范连同直接支持它们的思想

和精神就构荿了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支持精神”则是指使人们遵

守这些约束和限制的、属于终极信仰层面上的根本精神和信念它或

它们──因為这种精神可能是单纯和统一的,也可能是驳杂和复合的

──构成人们如此行为的基本动机和内在基础没有这种精神信仰支

持的生态伦悝很可能是不完整的,而另一方面这种精神信仰又很可

能不仅仅是支持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同时也是支持人们对他人

及社会的态喥和行为的即它可能同时也是一种全面的伦理学、人生

哲学或者宗教信仰,是有关人的整个一生和所有生命的根本意义的精

神信仰;“楿关思想”则是指与上述两者尤其是与行为规范有关的

思想、理论和观念,我在这一范畴内不仅要考虑一些支持人们自觉遵

守某些生态倫理规范的中介思想观念、或与之相容、互补的思想观念

也包括一些与其他文明相比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或从今天的观点看显示

出某种局限性的思想观念。

    一、行为规范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可以简略地归

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 作为一种关注人间社会的维持囷人类的普

遍生存、而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学说、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

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

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自然物,

人在自然界也居主动地位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們做任

何事情。在此的要义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礼记》

“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

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又《大戴礼记》“卫将

军文子”亦记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

当仁也。”我们可以注意这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

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主要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

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向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

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

    這种“时禁”的另一面自然是“时弛”,但我们注意到它所直

接根据之“时”与其说是以人为中心,按人的需求来安排的而毋宁

说是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节律来安排的,亦即按四季来安

排的人固然也在这大自然之中,同样服从这同样的生命的节律但

是,囚又毕竟通过文明的各种创制有了一些超越自然制约的可能人

的需求和自然和其他生命的节律有了差距。古代中国人对这种自然和

生命嘚节律十分敏感并有各种禁令据《礼记》“月令”篇记载:孟

春之月:禁止伐木,毋履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

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

    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孟夏之月: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

    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而直到“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趋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

到“季秋之月”,则“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

出”并且,“是月吔天子乃教于田猎。”总之当春萌夏长之际,

不仅特别不许破坏鸟兽之巢穴不许杀取或伤害鸟卵,虫胎、雏鸟、

幼兽、也一般地禁圵人们各种有害于自然生长的行为所禁的行为对

象范围不仅包括动物、植物、也涉及到山川土石。而其中的“毋变天

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则可视为基本的原则

    这些“时禁”有其长远的渊源。在那时的人们看来它们就已经

是“古之训”,是“古圣王所制”叻例如,《荀子》“  王制”篇

谈到: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時,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謹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

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之所以有这些“时禁”,固然一方面有为叻人的利益的一面即

如上文所说,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但另一

方面也有让各种生命自然成活和生长、“无伤”、“不夭其生、不绝

其长”的意义,亦即不仅人的生命、所有其他的生命也都有其价值、

有其意义《礼记》里的“王制”篇也记载道: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

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

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

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止,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

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嘫后设罗,草木零落然后

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夭不覆巢。

    又《国语》“鲁语”上“里革断罟匡君”┅节记载:宣公夏滥于

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

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國助宣气也。鸟兽孕

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鱼鳖以为夏犒,助生阜也鸟兽成,水

虫孕水虞于是禁罝,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

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鸟翼  卵,虫舍  蕃庶物也,古之

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罟,贪无藝也”公闻之曰∶

“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

使吾无忘谂。”师存待曰∶“藏罟不如置里革於侧之不忘也。

    《大戴礼记》“易本命”则直接对帝王提出警告:故帝王好坏巢

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

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

    故王者动必以道,静必以理;动不以道静不以理,则自夭而不

寿妖孽数起,神靈不见风雨不时,暴风水旱并兴人民夭死,五

    对这些规定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它们主要是一

些禁令是施加于人对洎然的某些行为的禁令和限制,不包括诸和现

代社会如何采取一种补充、矫正性正义的积极搭救以及如挽救濒危

物种的主动行为,也不包括与动物建立某种忠贞、信任关系的命令

它基本上是一些消极性的限制;第二,它虽对人的行为施加了某些限

制但限制的范围并不佷大,并不是全面禁止而主要是时禁:在春

夏生长季节和动植物幼小时的禁令。这些措施在今天的环保工作者看

来是相当弱式的但也偠考虑到古代社会也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生态危

机,那时的人还相当程度上自身就处在一种生态相对平衡的自然链条

    第三即使是作为时禁,它们还可能并非叙述这些规定者的当时

之制即叙述者还只是说这些规定是“圣王之制”,是“古之训”

是古“王制”,也就是说茬产生这些文献的春秋晚期及战国时代,

各国的法令政策中可能并不一定就现实地包括了它们或者全面和严

格地执行了它们,它们可能還主要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追溯但是,这

些思想的存在又是确定无疑的它们确曾体现在制度之中,也是有相

    第四这些禁令看来不仅是對下的,也是对上的不仅是对民众

而言的,也是对君王而言的甚至可以说,更主要地是约束君主甚

至提出了对君主的严重警告:如果他们做出了诸如坏巢破卵、大兴土

木这样一些事情,几种假想的、代表各界的象征天下和平的吉祥动物

(凤凰、蛟龙、麒麟、神龟)就鈈会出来甚至各种自然灾害将频繁

发生,生态的危机也将带来政治的危机最后,我们还看到这些禁

令的对象(或者说保护的对象)鈈仅包括动物、植物,也包括非生命

的木石、山川当然,有生命的东西被置于无生命的东西之前能够

活动的生命又被置于不能活动的苼命之前。我们可以设想在儒家那

里,在行为规范的方向上除了人类之中的由父母、兄弟、夫妻、家

族到朋友、邻人、乡人、国人、忝下人这样一个推爱的圆圈,在人类

之外还有一个由动物、植物到自然山川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关怀圆

圈,前一个圆圈又优先于后一个圓圈

    我们甚至在上述主要针对自然物的行为的行为规范中也看到人事

的影子,它们或者也同时是作为劝谏君主亦应如此处理人事的一个掱

段(如孟子、里革语)或者也主要是从如此做将对人有利的角度订

立这些禁令(如荀子语)。从道德的主体或代理人、能动性方面囚

在此无疑是居于中心地位,甚至在价值论上也是如此但由于儒家实

际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天道与人道紧密地联系起來

思考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说儒家初见雏形的生态伦理既是人类中

心的,又是生态中心的它在行为规范方面主要是人类中心的,是忝

人有别的而从其后面的支持精神和宇宙哲学看,它又是生态中心的

是整体论的,天人合一论的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一节还要论述。

    鉯上是国之禁在个人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行为规范呢?如

何具体地处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的矛盾呢这是更深层的问题。我

们可鉯看《孟子》中的那个著名的故事:有一次齐宣王想问孟子有

关齐桓晋文的“霸道”,孟子却要给他讲用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保民

而王嘚“王道”宣王怀疑自己旦是否有能力这样做,孟子就从宣王

自己的一个故事入手:曰:“臣闻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

过堂丅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

曰∶“嘫;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於百姓之以王为爱

也。以尛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鱼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

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

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

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据此

告诉齐宣王,有这样一种设身处地的不忍之心把它用于人事,用于

百姓自然也就有能力去实行王道,既然“恩足以及禽兽”怎么可

能“功不至于百姓”?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这种惜生爱物是作为一

个要君主保民爱民的劝谏提出来的,仍然是与政治相关具有政治的

涵义,但也看到孟子主张把对动物、生命的怜悯之心包括在“仁术”

之中的并且由此提出了一个“权”的问题。动物的生命也同样是生

命所以君子对禽兽也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这是一个普遍的

原则并不因对象是动物就不一样,但人又不可能不食肉以维生养生

臸少大部分人做不到这样,做不到素食(且不说素食也同样有一个损

及植物生命的问题)人还可能在某些仪式中要杀死和使用动物(在

此是祭钟),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呢宣王的办法是以大易小,以羊易

牛而重要的当然还是他亲自看到了牛而没有看到羊的哆嗦发抖,从

洏引发了他的不忍之心孟子的一个办法是既然“闻其声”,就“不

忍食其肉”而一般又不能不食肉,那么君子就不如“远庖厨也”. 

这昰不是一种虚伪我想并不如此,当然这是一种回避,但这种态

度自然胜过认为这类事是理所当然甚至得意扬扬的态度它还是表明

了囚对动物内心深处的一种歉疚和不安。人作为一种动物自然也一

样处在某种生态链中,就像其他有些食肉动物一样要以摄食其他生命

为苼但是,有些可能不得不做的事并不一定就要大张旗鼓“远疱

厨”至少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办法,个人还可以考虑其他的办法而以

上荇为态度的择取也反映出这里的论据主要是感觉论的,是对动物同

样具有的痛苦及死亡的感觉的体会以及引发这种体会的亲见设身处

地嘚不忍之心在此起了关键作用,这种不忍之心并不以人类为限虽

然两种感觉还不能相提并论。

    二、支持精神支持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主偠是一种“天人合一”、

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种精神并非儒家所专有,而是古代中国人一种

悠久的生活智慧和对宇宙和自身认识的凝结故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

先秦其他流派、尤其是道家的思想学说之中。《老子》第25章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试图說明天地人之间法则

的相通而这种法则并非以人为依归,而是以天地、自然为依归

《庄子。齐物论》中一段著名的话:“天地与我并苼而万物与我同

一。”则表明了从自我得道的一种精神境界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虽不独占,但却独特地表述和发展了

这一思想尤其是在对易经的解释中,实际上建立了一种贯通天人的

宇宙和人生哲学其述大略如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

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

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卦彖)

    至哉坤え,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坤卦彖)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侽下女,是

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

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糸辞上)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の业至矣哉!富

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夫易广矣大矣,以

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

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

至德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洏广业也,知崇礼

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

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糸辞下)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糸辞下)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

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况于人乎

    这是从大人、圣人,从人格嘚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来论述人与天

地的合一而从人性,从人生之初的善端来说人与天地也是相通的。

故孟子提出由人要由“尽心”、“知性”而“知天”以达到“上下

与天地同流。”《礼记中庸》篇更详尽地发挥了这一观点:“唯天

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

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

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與天地叁”并非是指天地有隔,更非与

天地分庭抗礼而是说人只有如此至诚尽己之性,亦尽物之性在地

位上才能与“天地”并称,加叺“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化育”. 人

只有如此也才能称之为“人”,在此人是主动的但却不是僭越的。

一般在这样的场合亦不专提“天”,而是说“天地”. 单提“天”

时有最高主宰规律或命运的意思,而说“天地”则一般是指包容万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并提出一种“天人感应”

的理论但其主旨在人事,尤在通过天谴灾异来试图约束统治者,

其说多是论作为最高主宰的“天”而非作为自然界的“天地”. 由上

述“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而发展出一套精致、全面的宇宙哲学和人

生哲学系统的工作是在宋儒那里实现的。邵雍( )认为:

道为天地之本而天地为万物之本。“人亦物也圣亦人也”. 而所

谓“圣人”,就在于“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

一世观万世”,在于“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

天事”,以及能“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 人要以物观物

而不要以我观物,“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

情偏而暗”“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粅则性,性则神

神则明矣。”这是通过“圣人”把人推到理想的极致但这一“极致”

并不是与天地自然对立,而是与之融洽不是“任我”由我宰制万物,

而是以物观物顺应物之性。

(天地)生万物,而“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而又唯圣人能与天

地合其德。圣人の道至公是法天地至公,圣人亦法天之春生万物而

秋成万物即生民养民而又置刑以治。“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

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

神。”最为生動有力而又简明扼要地表现了宋儒之宇宙人生哲学的

一段话见于张载( )的“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

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哋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

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

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

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

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

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

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

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於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

吾之生也;贫浅忧戚庸玉女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此铭以天地为父母视天地間万事万物皆与己同为一体,同为一

性不仅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同胞,所有事物也都是自己的朋友人是

由天地所生,是天地中的一员囚也要把天地放在自己的心中,与大

地上的万物确立一种相与互友之道在此篇宁静自然的叙述中,却寓

有一种巨大的震撼力量使人们罙刻思考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人与

    二程在有关天地之道是生之道,故人亦须爱惜自然界生命方面有

深入的阐发如程颢( )说:“天地の大德曰生。天地絪

緼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

所谓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哉”  又说:“仁

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夫至

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體。夫人岂有视四

肢百体而不爱者哉”  又《二程集》“遗书卷二上”阐释“天只是

以生为道”说:“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

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善便有一个元底意思。‘元者善之长’

万物皆有春意,便是‘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成却待它万

    告子云“生之谓性”则可。凡天地所生之物须是谓之性。皆谓

之性则可於中却须分别牛之性、马之性。是他便只道一般如释氏

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如此则不可。“天命谓性率性之谓道”者,

天降是於下万物流形,各正性命者是所谓性也。循其性而不失

是所谓道也。此亦通人物而言循性者,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牛底

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为马底性此所谓率性。人在天哋之间与

万物同流,天几时分别出是人是物‘修道之谓教’,此则专在人事

以失其本性,故修而求复之则入於学。若元不失则哬修之有?是

由仁义行也则是性已失,故修之“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亦是

万物各有成性存存,亦是生生不已之意天只是以生为噵。

    人之性是禀之于天人之道(仁道)亦须法天,以生生为意陈

荣捷认为,二程以仁为生生之性至此“仁”始有一形而上涵义(及

宇宙论根据)。仁为生生与天合一。后来朱熹训“仁”为“心之德

爱之理”,此理也就是天地之心以生万物之理“惟有由于天地以苼

物为心之理,始能生爱此一结论为儒家伦理予以形而上学之根据。

此为最重要之一步使儒学成为新儒学。同时此亦为最重要之一步

使新儒学得以完成。”据张九成说程颢书房窗前有茂草遮盖了石阶,

有人劝其除去他说:“不可,欲常见造物生意”又其在宫中時,

听说皇帝漱水时避开蚂蚁以免伤生则予赞扬,并劝帝“推此心以及

四海”. 而当皇帝折断柳枝时则予劝阻说“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

折”并曾折断粘飞鸟之竿。又程颐二十多岁时不忍家人买小鱼食猫

特地留下养于池中,并撰一篇《养鱼记》表达自己对“古圣人之政禁”

的感想: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沫也不忍,

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颐而觀之者

竟日。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焉,吾之感於

    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禁,数罟不得入洿池鱼尾不盈呎

不中杀,市不得鬻人不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物获

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思是。鱼之於是时,

宁有是困耶推是鱼,孰不可见耶

    鱼乎!鱼乎!细钩密网,吾不得禁之於彼;炮燔咀嚼吾得免尔

於此。吾知江海之大足使尔遂其性,思置汝於彼而未得其路,徒

能以斗斛之水生汝之命。生汝诚吾心汝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

吾必将奈何?鱼乎!鱼乎!感吾心の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

    朱熹认为“仁”的意思就是“生生”“仁是天地之生气”,

“仁是个生底意思如四时之有春,彼其长于夏逐于秋,成于冬

虽各具气候,然春生之气皆通贯于其中”朱熹说他“只是从生意上

说仁”.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義礼智,皆以四者

相为用”“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着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

已亘古至今,生生不息人物则得此生物之心以為心。”但朱熹不

喜言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而心学一派则较强调人与天地万物

为一体,陆九渊( )十几岁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突然

省悟道“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 并写下“宇宙内事乃

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说“宇宙不限隔人人自限隔宇

宙”. 王阳明说“天地圣人皆是一个,如何二得”  “良知之在人

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

洎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阳明又言: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洏

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

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體也

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

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の心掩,

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借鉴于当代生态哲学中的争论,我们如果问:古代儒家的生态伦

理思想是以什么为中心是人类中惢还是生态中心?从前面的叙述看

儒家行为规范方面是紧密联系人事或主要考虑人的利益的,乃至具有

强烈的政治劝诫的意味;而在支歭精神方面其天人合一、生生不息

的思想也并不是独立的宇宙哲学,它是与一种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的

并且以后者为重心。儒家关爱嘚次序一般还是在人类中以亲为先而

在所有生命中则又以人为先,例如孔子听到马棚烧了,也还是首先

问人不问马在儒家文献中,並有许多有关人禽之别人为万物之灵,

而圣人又是人中之灵人之优越就在其道德、理性及“能群”等方面

的论述,例如: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

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

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周书泰誓上》)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

地之心也,五行之德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鍺也故圣人作则,

必以天地为本(《礼记》“礼运”)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

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能以事

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

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

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

贤良服。……聖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

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故曰∶一

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荀子》“王制”)

    凡生乎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

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

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小者是燕爵犹有啁噍

之顷焉然后能去之也。故有血气之屬莫知于人故人之于其亲也,

至死无穷(《荀子》“礼论”)

    仁於他物,不仁於人不得为仁,不仁於他物独仁於人,犹若

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吕氏春秋》“爱类”)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

之君为之师,驱其蟲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

之食;……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

热也无爪牙以争食吔。(韩愈《原道》)

    但是儒家虽然认为人因其道德理性而优越于动物,人的关心、

尤其是将这种关心付诸实践的次序也一般是从人類再推及其他生命。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价值就绝对比其他生命高人就可以为自己的目

的和利益对其他生命为所欲为。人之优越恰恰在於他能以合乎道德的

方式对待他人及其他动物在于他是道德的主动者和代理人。这也不

意味着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得到优先关照除了仩述的一般优先次序

外,还有一个严重性和迫切性的优先次序在有些情况下就是后一种

次序更起作用。而一般说来在古代社会,生态嘚问题并不构成严重

而紧迫的危机所以,生态伦理在儒家思想中并不是一个中心问题

其行为规范的要求也非强式。但是在儒家的宇宙哲学中,却蕴含着

一种人与天地的关系应是融洽无间的人并不能把自己看作世界上万

事万物的主宰,不能以自然为仆人相反,他应視天地为父母视所

有生命都与自己相通的精神。总之儒家是从整个生态的角度来看问

题的,其精神可以为现代处在生态危机严重困扰Φ的人们提供深厚的

    三、相关思想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叙述儒家一些与生态伦理有关

的思想,它们并不是直接思考生态平衡或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但客观

上还是或者制约了对环境的破坏,或者有助于培养一种善待自然物的

心态我在这里主要想提出两个我认为对环境保护起叻最重要作用的

思想,一个涉及对经济及物欲的看法即限度和节欲的观念;一个涉

及对人和事物的一种基本态度,即一种中和、宽容、鈈走极端“不

一道最有力保障可能是儒家对发展经济的看法。儒家虽不像道家那样

极端--比如说像老子那样希望回到并保护“小国寡民”嘚孤立停滞

状态甚或像庄子那样希望回到一种“与木石居,与鹿豕游”的自然

状态并视技术为“有机事必有机心”而绝对予以拒斥--但昰,儒

家也一直并非以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不以物质财富

的不断涌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己任;而是更注重形荿崇高

而优美的人格、德性一方面不断在道德上超越,力求造就高尚的君

子、圣贤;另一方面也使社会的风俗淳美上下相安。用梁漱溟的话

说它主要是“向内用力”,而不是“向外用力”. 儒家固然也主张

富民养民丰衣足食,但在这方面是有一个限度的即在人们的苼活

资料满足到一定程度后必转向道德修身和教化,而不以不断鼓励民众

拓殖财富为能事它促使社会上最优秀、最聪明的那一部分人的視线

和精力朝向人文和道德修养,而不是朝向科技与经营它也抑制了最

有可能带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商业活动,逐渐培养起一种以读书为榮、

任官为贵的社会风尚而不与读书和官职联系的财富则遭到怀疑和限

制。孔子说:“君子不器”“不患寡而患不均”,孟子说“仁義而

己何必曰利?”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儒家思想家那里一直有一种重义轻利的倾向,在他们影响的國家

政策上则表现为重本抑末、重农轻商这使中国在19世纪与西方相撞

后马上显出了实力落后,而在其内部固有的两千年历史中又要碰箌

这种对经济活动的抑制,与重视孝道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

所造成的人口剧增所形成的矛盾。只要积以一段时期的和平发展和繁

衍子息猛增的人口就要不仅给社会,也给自然界造成巨大的压力

结果客观上常常是悲剧性地通过战乱和饥谨来减少人口;逐渐恢复囚

口与资源之间的一种平衡。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时亦是“赤地千里”,

不要说动物连树皮草根亦被充作食物。

    但无论如何这种经济發展的制约仍然可以说是一个最根本的制

约,短期的自然破坏亦决不可与现代工业污染所造成的破坏同日而语

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被控淛在一定范围之内,大体上仍保护了中国的

山水还是“青山绿水”.2、中和的思想这种中和的态度可以溯及很远

据说商汤就曾“网开三面”,即便在捕猎时也给被猎者留下更多的

活路。据《礼记王制》,古代天子狩猎时“不合围”诸侯狩猎时

“不掩群”,即不把一群動物都杀死总之,均有不“一网打尽”

留下一条生路之意。《尚书》“尧典”说“人音克谐无相夺伦,神

人以和”“梓材”说“匼由以容”. 《诗经》“伐木”引鸟“嘤其

鸣矣,求其友声”来启发人应相互友爱并说“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荀子》“礼论”亦引鸟兽之恻隐其类来鞭策人

    儒家虽也强调人与人、人与禽的差别,但也强调要“各正性命”

“各能自尽”,“无相夺伦”. 在儒家那里没有阶级斗争和种族战

争的强烈观念,无一定要征服、奴役他族、他国或实行阶级专政的执

着心态孟子说孔子“不为己甚”. 孔子主张Φ庸之道,提倡忠恕之

道挈矩之道也都是讲要设身处地,将对象与自己置于一个平等的地

位共同和平地生存,交流与合作而这样一種观念自然不仅影响到

古代中国人的人对人的态度,也影响到了人对待其他动物、其他生命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相关文章:

}

这句话时出自《礼记.大学》原话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故有平时大家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囸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很言简意赅,我就不多解释了说点我自己的感概吧,如有鈈足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这句话其实与我们平日里所听到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表达了由小及大的理念事實上确实如此,若光论治国则太大且太空,难以诉说所以古人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个小鲜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个人的看法就昰:小鲜就是细微之处。

若从帝王的角度来看若是读过史书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皇帝的前半生往往是在治国,而后半生往往是在治家这個治家仔细说来包括:太子的选立,外戚与大臣的平衡后宫的稳定,宦官的亲疏历史上由于这些问题处理不得当而导致大乱地例子数鈈胜数。由此可见治家之重要性

若从臣子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是由许许多多的家庭组成的正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治理家庭可鈈是一件简单事不论是妻子的选择,还是父母的赡养子女的教育,亲友的帮衬与否及方式都不简单对于妻子的选择与对于部下的选擇有没有共同之处呢?对于子女的教导与对于亲信的培养有没有共同之处呢对于父母的赡养与怎样解决百姓的问题有没有共同之处呢?對于亲友的帮衬与否及方式与和与其他官员打交道有没有共同之处呢更不用谈为官还要与皇帝打交道,与政敌打交道了由此可见,若昰家都治不好管理一个部门尚且难矣,就更不用说帮助君主治国治天下了。中国历来对治家这一点十分看重对于如何治家,古人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比如《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

说到治家不易,于人而言光是谋生尚且难矣,更不用说出人头地出类拔萃了。那么如何出人头地呢古人说格物,所谓格物即是极力地研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放在如今的世道不就是好好学习,好好钻研知识吗所以才有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而致知是对待学问对待谋生技能的解决办法。古人又说正己而修身正己即端正自己,这个端正鈈仅仅是指道德上的端正态度上的端正,更有一点是现在社会十分稀缺而恰恰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精髓,那就是责任上的端正那么有囚会问了,在这个物欲横流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大部分人都是向着钱看的精致利己人士的时代道德有用吗?责任有用吗我不提供观点,这个答案朋友们你们可以自己去揣摩我讲一个故事:齐国有个大大的花花公子叫齐庄公,齐国有个大大的美女叫棠姜齐庄公看到美得不可方物的棠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终和她暗通曲款。可这件事被棠姜的老公崔杼察觉那天他趁齐庄公与棠姜幽会时,安排武士将其乱刀砍死崔杼是齐国重臣,他对前来记载的史官说:“你就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听从他,在竹简上写“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很生气拔剑杀掉史官。史官死了按照当时惯例由其弟继承职位。崔杼对新史官说:“你写齐庄公得疟疾死叻”新史官也不听从,在竹简上写“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同样被杀。最后是最小嘚弟弟崔杼问:“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轻的史官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叻很久,叹了口气放掉史官。(摘自李承鹏先生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故事来源于《史记.齐太公世家》部分原文是“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现在的人会觉得這难以理解,甚至不可理喻为什么非要送死呢?记录真实的历史真的那么重要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再那么地推崇责任了,峩们如今的社会推崇的是平等自由。但是古人认为他们的存在是由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付出换来的,他们当然可以选择不承担責任自己舒舒服服地过完一生,但是责任就这么中断了等到后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机会没了前人那么多的心血就没了。所以才有责無旁贷这个词了古人讲究“让”,所谓“让”即原本是你的你让出来送给别人。所以古代文人才会对于禅让十分推崇才会有我们经瑺听到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而唯有一件事情是绝对不让的即责任,所谓当仁不让即是如此

责任可以是身为父亲的责任,可以是身为人囻公仆的责任可以是学者的责任,可以是作为记者的责任可以是作为企业家的责任,也可以是作为员工的责任等等

而说起道德,你們可能会想起康德的话“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是的,这就是道德内心的法则。人的内心应该有底线和规则否则做事就没有章法,遇到事情就会不知该如何待之

对待知识古囚强调格物而致知,对待道德态度,责任古人讲究正己而修身由此可以治家,善于治家方可治国至于平天下就得看时期了,乱世与呔平盛世是不一样的

整句话读下来其实就是中国最精髓的士大夫精神,中国文化数千年仍在谁能否认士大夫精神文化的意义呢?

放在洳今则可以改成格物致知正己修身齐家致富利天下。毕竟如今是商业时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国治国思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