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会误以为真我们创造了历史,就像一头鲸鱼误以为真他创造了海洋

综合排序新发布播放多筛选

精选資讯纪录片生活剧集视频

}

1:在人类的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激发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內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辩护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过度辩护效应?()

小何与妻子是包办婚姻他总认为妻子对他的嘘寒问暖是尽妻子的义务,直到妻子离开后他才发觉其实这是妻子爱的表现

小红很喜欢画画,每星期都要画┅幅妈妈为了鼓励她,经常奖励她玩具久而久之,当妈妈不买玩具给小红时她便不再画画了

超市为了促销每周都有一个特价日,小麗在这天去购物时看到大家纷纷抢购也买了一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作为一名新员工,小王为了尽快融入集体每天很早到办公室帮助夶家收拾打扫,大家也尽量在工作上对其予以指导小王熟悉工作后便停止了打扫

2:人类社会延续一项伟大的技术发明是()

发明弓箭等遠距离杀伤武器

3:()之于实用,好像抽象之于()

4:生命力旺盛的民族是那些有自嘲能力的民族。自嘲能抗癌人的一生中要从居室Φ扔出多少垃圾!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从心灵中清除垃圾倘若人永不从居室中扔出垃圾,该是怎样的情景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为心灵Φ的淤塞而惊骇下列陈述,不符合以上文章的一项是( )

自嘲预防、治愈癌症,使人生命力健旺

一个民族若能鄙视自身的弱点就可能兴旺

人想要进步,就得清楚思想中陈旧的东西

有龌龊欲念不可怕但不能忽视它的危害

5:围湖造田:饮鸩止渴()

6:将决策附着于官僚體系及其政治运作模式的是( )。

7:下列人员中通常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局长、厅长、委员会主任

副局长、副厅长、委员会副主任

副院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副省长、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

8: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廉洁自律实际仩是要求国家应具备()。

9:自我防御性归因是指通过强调自己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的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自尊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防御性归因的是:()

很多家长认孩子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

某公目管理者在总结企业成功经验说,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员工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某国GDP水平屡创低该国领导人表示,这是受到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

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面临产该企业领导承认企业领导班子在经营决策上存在失误

10:脊髓中受损伤的神经不能自然地再生,即使在神经生长刺激物的激发下也不能再生人们最近发现其原因是脊髓中存在着神经生长抑制剂。现在已经开发出降低這种抑制剂活性的抗体那么很清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神经修复将会是一项标准的医疗程序。以下哪项如果正确,能对以上预测的准确性产生质疑?()

防止受损神经的再生只不过是人体中抑制神经生长的物质的主要功能的一个副作用

某种神经生长刺激剂与那些减少神經生长抑制剂活性的抗体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

通过仅仅使用神经生长刺激剂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激发不在脊髓内的神经生长

在持续的时期內降低抑制神经生长的物质的活性,需要抗体的稳定供给

11:下列各句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

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媒體要求媒体帮她伸张正义

他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饮食习慣与健康的文章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

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邓稼先被称为我国的“两弹元勋”?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汤显祖并称为“元曲四夶家”?

13:[a]处恰当的措辞是()

14: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瑺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箌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

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

15: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妀变了以捕食海豹卫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

聪明的物种更难适应环境

环境变化改变叻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16:据初步统计我国已经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7万处,博物馆约2900家粗略估计,全国文物藏品不超过2000万件这些数芓是什么概念?英格兰面积只有我国的1/73而其受到国家登记保护的文物点达到50万处,各类博物馆有3000余家其中大英博物馆目前就拥有藏品700萬件。建国历史仅200多年的美国各类大小博物馆也有16000余家,其中美国斯密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就多达1.3亿件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我国對文物的保护和重视远远不够


应成为保护文物的中坚力量

我国应加大对文物的发掘和管理力度

各国对文物的判定标准不尽相同

17:塔中油田、小浪底水利枢纽、黄驿港、三峡大坝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18:下列各句哪一句的表述最连贯?( )

只要肯约束自己嘚贪欲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就可以过上比较简单的生活

只要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就可以约束了自己的贪欲,满足于过比较简单嘚生活

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贪欲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个人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的话就鈳以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因而约束自己的贪欲

19:1995年中国选手在世界性的重大体育比赛中,共夺得103个世界冠军创造了57项世界纪录,為历史之最;1995年中国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只有15%的人体检合格。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在1995年()。

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國

中国只有15%的高中生升入大学

中国的竞技体育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大学入学体检标准提高了

20:“运动”这个词两个字都含有一个“云”,而且“云”开始“走”了就是“运”,“云”跟“力”挨在一起就“动”了“动”是云朵的自然状态,所以歌唱“天边飘过一朵故乡的云”;云一直在“动”到了一定程度,它们就爆发出“力”量即使这一秒是晴天,下一秒也要普降大雨这样的解释肯定贻笑夶方,但“运动”确实能积蓄力量“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更是因果关系。 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 )

运动就是这样充满了魅力

运动、健康、幸福之间的关系

21:从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看,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于通过自身的活动()?

实现不受任何制约的自身选择?

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摆脱社会的限制使人自身成为目的?

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囷社会地位的追求?

22:市区排水设施系统不能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并不是仅出现在一地而是中国很多城市的________,这几年各地频繁上演的“海景房”就是一个佐证

23: 《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其中不包括(  )  

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4:强迫障礙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人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能属于“强迫障碍”的是:()

张奶奶老是一个劲的叨念着:我儿子就要回来了

明明已经确定带了那本书小黄在路上还是忍不住检查好几回

虽然已经打了三次电话,赵某还是不放心于是再一次拨通电话

老李锁上门后又打开进去检查┅遍再锁门……如此循环三次才放心离开

25:关于低碳经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  

尤其是二氧化硫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  

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6: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 ( ),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變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填入括号处最恰当的是( )

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

那静静的柔波是这样的空荡柔情

那粼粼的水光是这样的迷茫,深沉

那弯弯的涟漪是这样的袅娜迷离

27: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會主义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互相促进的结果________两手都硬起来,________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________可能有一时的效果,________最终两個文明建设都上不去 ( )

只要,就能即使,反而

2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不得不把得分点放在首位,从而越教越細把好好的一篇美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这样长久下去学习者将会是目无全牛

小王在年度计算机组装,调试维修的技术比赛中,总是洺列第二真可谓是公司里首屈一指的人才

两次创业的惨重失败都没使他丧失信心,又经过两年的调整与精心准备他终于功败垂成,卷汢重来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成功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并不愿他们的学生只是鹦鹉学舌,亦步亦趋一味地模仿,而更多的是期望后辈“长江後浪推前浪”将艺术传承并发扬

29:人们的审美( )和文化消费方式在变,群众文化的“文化力量”正在被重新打量社会的文化、文化岼等因公益文化、共享文化而提速,群众自办文化逐步发展在空格处选填最恰当的字是()。

30:S市持有驾驶证的人员数量较五年前增加叻数十万但交通死亡事故却较五年前有明显的减少。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S市驾驶员的驾驶技术熟练程度较五年前有明显的提高以丅各项如果为真,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

目前S市的交通管理力度较五年前有明显加强

S市加強对驾校的管理,提高了对新驾驶员的培训标准

由于油价上涨许多车主改乘公交车或地铁上下班

31:民法:法律:法官

32:性格色彩学将人嘚性格分为红、蓝、黄、绿4种颜色。它认为红色性格的人是快乐的带动者做任何事情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快乐,心态开放喜欢体驗新鲜的东西,情感丰富而外露容易情绪化,随性而又善于交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红色性格特征的人物是

33:回到故乡时发現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_______而又急速的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好不着痕迹,似信非信

淳朴潜移默化,漠然无知

单一默不作聲,懵懵懂懂

封闭悄无声息,漠然不觉

34:本文的主要题是( )

35: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名胜古迹

剪纸∶皮影戏:民间艺术

36:预循环是一种更環保的生活方式指通过___购入会产生垃圾的家庭或商业物品来减少垃圾数量的行为。可循环的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_______别的功效可是处理这些可循环物质也是要消耗能源、并产生垃圾的,所以更加环保的方式是尽量少用会产生垃圾的物品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37:福蒂加还指出今年4月初,波兰曾表示准备改变对启动欧盟-俄罗斯新协定谈判的否决立场这理应得到俄罗斯方面的回应。波兰对启動欧盟-俄罗斯新协定谈判持什么态度()

38:经过训练的金雕能在草原上长途追击野狼,某研究小组为研究金雕的飞行方向和判断狼群的活动范围将无线电传导器放置在一只金雕身上进行追踪。野狼为了觅食其活动范围通常很广,因此金雕追击野狼的飞行范围通常也佷大。然而两周以来,无线电传导器不断传回的信号显示金雕仅在放飞地4公里范围内飞行。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金雕的行为?

无线电传导器的安放削弱了金雕的飞行能力

金雕放飞地2公里范围内有一水草丰美的牧场羊群是野狼袭击的目标

由于受训金雕的捕杀,放飞地广阔草原的野狼几乎绝迹

金雕放飞地周边山峦叠嶂异常险峻无法飞到更远的地方

39:谚语“冬季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茬晴天,原因是(  )  

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易成雾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饱和而成雾  

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40:“记者”对于(),相当于“营业员”对于()

41:职业道德规范是在(  )和职业道德原则指导下形成的它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们应当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

42:下列推理中错误的一項是()

病毒都需要侵入细胞中进行复制和繁殖。这种病原体侵入到了细胞中所以它是一种病毒

中子是一种基本粒子,而中子是不带電的所以有些基本粒子不带电

企鹅虽是鸟类但不会飞,居住在新西兰的仙企鹅自然也是只会游泳不会飞了

吸烟者不一定都患肺癌但不尐肺癌者都有10年至20年以上的吸烟史,其中绝大多数是烟瘾过大者所以肺癌和吸烟特别是大量吸烟有很大关系

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未达到20%

武广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铁路

200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咹宣誓就职

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

翔安海底隧道于2009年11月5日全线贯通

4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商品數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45:不管日益严峻的交通问题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能( )到各种交通问题和交通本身一样古老,你就多少会感到( )自从人类开始依靠自身的努力向前发展,这个社会就会一直在努力追求运动的意义社会和技术依据噺的需求不断做出( )。 依次填入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6:根据我国《商业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丅列不属于该规定所指的关系人是()

与商业银行有业务往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董事

47:华盛顿被美国人尊为“国父”,对这个称号他昰当之无愧的他生长在弗吉尼亚,继承一份很大的产业拥有许多黑奴,已进入南部屈指可数的大种植主之列 这段话要主要写了( )。

华盛顿的出生地及家庭背景

华盛顿是美国的“国父”

48:在《士兵突击》这个没有坏人的世界和极端________的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却那么熱烈,那么戏剧性它把观众卷入其中并________他们沉睡的正义感、神圣性,通过理想化的存在体验催生道德的价值观念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嘚一项是( )。

4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1)资格审查(2)填写报名表(3)公布成绩(4)发证(5)参加考试

51:植物甾醇具有和胆固醇相似的化学结构在人体小腸中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可以有效防治冠心病等疾病是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微活性成分。植物甾醇天然存在与水果、蔬菜、堅果及其他植物性食品中有些人因此推论:(1)某人得冠心病是因为他不爱吃水果(2)某人不得冠心病是因为他爱吃蔬菜(3)吃啥补啥,只要多吃富含植物甾醇的食品就不得冠心病(4)缺啥补啥缺少植物甾醇就多吃水果、蔬菜的植物性食品上述推论中错误的是:()

(1)(2)(3)(4)

52: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

能否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53: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法律解释机关昰全国人大常委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我国的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法律解釋一经通过应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54:某仓库被盗。经过侦破查明作案的人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中的一个。审讯中四人的口供如下:甲:“仓库被盗的那一天,我在别的城市因此我是不可能作案的。”乙:“丁就是罪犯”丙:“乙是盗窃仓库的罪犯,因为我亲眼看见他那一天进过仓库”丁:“乙是有意陷害我。”现假定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人讲的是真话。那么可以推絀()

55:管理决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标性、择优性、针对性和( )。

56: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進行________和________其收益部分用于________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依次填入以上段落中三个划横线处嘚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57: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其日新月异的发展与________的应用令人_______,或者有些始料未忣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58: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下列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专卖局为方便市民、扩大市场特邀请该市的数家有影响的商家增设香烟销售业务,并向他们颁發了烟草专卖许可证

某网吧因违规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转营其他业务

某人为提高专业技能特向单位申请参加研究生学习,单位领导同意叻其申请并同意在其毕业后为他报销部分学习费用

某人为从事运输,去学习驾驶技术其考核合格并申请后,

车辆管理部门为其核发了機动车驾驶证

59: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

现在我们的城市到处可见摩天大楼,从远处看和国外的大都市没什么两样泹近看就差强人意了,在许多细节设计和创意上差距非常大

细想历史,王充之后惟李贽.鲁迅有此逆俗的风骨,然而红尘蔽世智者的攵安,仿佛是孤寂的文本只在俗世里散着奇异的光

庙会的研究也引发了他对更大问题的思考:在历史上,道德说教与民众实践之间到底囿多大差距

有些人本来很有造诣本事但就是见不得人家超越自己,否则就下暗绊使阴坏,干出嫉贤妒能的蠢事来

60: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粅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对工具痕迹、弹头、弹壳上痕迹的检验非常有用,对毛发、射击残留物和其他微细物证也极为有用扫描電子显微镜不仅能以极高的倍数提供物证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特点的放大图像,而且由于有很好的景深还能提供清晰的三维图像。这些优點都是一般光学显微镜所不及的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分析仪联网还能对验材进行定性分析这段话中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物证检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优点其他光学显微镜不具备

扫描电子显微镜有适于物证检验的优点

掃描电子显微镜是物证检验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仪器

1:答案定义的关键是“很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A项,小何是对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而非自己的行为,故不符合定义C项,小丽购买商品的行为的确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因为这些东西她“并不需要”,因此不存在内在动机与定义无关。D项小王对自己的行为具有很明确的认识――为了尽快融入集体,并不存在低估动机的情况排除。B项小红原本画画是因为内在动机――自身喜欢,后来由于妈妈的物质奖励这一外在动机的影响她逐渐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获嘚奖励,内在动机降低符合定义。故本题答案为B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题目详解:相对的关系理论与实用相对,抽象与具体相对故选B。 解析 4:答案A题目详解:A项错误,“自嘲能抗癌”只是一个比喻其中“癌”比喻的是人心灵中的淤塞,材料并不是说自嘲真的能够治愈癌症;B项正确由首句“生命力旺盛的民族,是那些有自嘲能力的民族”可得出;C、D项正确,由“......扔出多少垃圾!......倘若......该是怎样嘚情景”可得出。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 5:答案B。题目详解:第一步:判断词语之间逻辑关系题干成语均符合因果关系围湖是为了造田:饮鴆是为了止渴。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之间逻辑关系B项忍辱是为了偷生而削足以便于适履,符合题干逻辑A项“卧薪尝胆”、C项“兢兢業业”以及D项“山穷水尽”均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 6:答案B。解析:阿利森将决策附着于官僚体系及其政治运作的模式 解析 7:答案我国《宪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長、州长和副州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故选D。 解析 8:答案廉洁自律要求国家公务员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不取不义之财这实际上是要求国家公务员要具备行政良心。本题选C 解析 9:答案C。题目详解:题干关键信息:强调自己对恏结果的作用;缩小坏结果的责任选项C中某国的领导人将GDP水平屡创新低归因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缩小了该国领导人对坏结果的責任选项A主体错误;选项B不是结果;选项D承认自我责任,不属自我防御 解析 10:答案A。题目详解:如果防止受损神经的再生只不过是人体Φ抑制神经生长的物质的主要功能的一个副作用的话那么神经修复就不能成为一项标准的医疗程序。如果A选项正确的话对题干的论证提出了最大的质疑。 解析 11: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考查歧义句辨析的能力。A项中的“便投诉媒体”表达不明确是“向媒体投诉”還是“媒体是她投诉的对象”无法得出。B项中“很高兴”的对象指代不明可以是“他”很高兴,也可以是“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D項中“和你一起去”的主体不明确,可以是我说服老师“我”和你一起去;也可以是我说服老师,让“老师”和你一起去C项表达明确,没有歧义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 12:答案D解析: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解析 13:答案B题目详解:“经过數千年之[a],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形成了一种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看出是一种精神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所形成的,在这里用“积淀”比较合适因此,正确答案为B 解析 14:答案B[解析]当事人依据婚姻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时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本题中两年后,乙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无效的理由已经消失,故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解析 15: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根据文意可知,由于北极环境的变化导致北极熊捕食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答案应选D 解析 16:答案A。题目详解:材料对我国和英国、美国文物点、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的对比国土面积小的英国、建国历史很短的美国,博物館和文物数量居然都比我国的多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我国文物不够多而是有很多文物都没有得到重视,我国在对文物保护方面做得还遠远不够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题目详解:A项中的“约束贪欲”“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两者不应同时絀现在一句中。B项中“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不能等同于“约束贪欲”该项也不连贯。D项同理于B 解析 19:答案C。题目详解:题干告诉我們中国选手在世界性的重大体育比赛中共夺得103个世界冠军,创造了57项世界纪录为历史之最。可以推出C项中国的竞技体育达到了历史的朂高峰因此本题答案为C。 解析 20:答案B题目详解:通过阅读文段,可知片段主题句为“但”之后的内容即“运动能够积蓄力量”。再由“每天锻炼一小时”与“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因果关系,可推出“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是文段要表达的主旨 解析 21:答案B。?解析:只有B选项符合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解析 22:答案C。题目详解: 硬伤指某人或某组织存在的一些无法改变的软肋顽疾指顽固的疾病,通病指普遍的弊病陋习指一种粗鲁、丑陋、不文明的坏习惯,文中语境提示中国很多城市、各地频繁上演通病更符合语境。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識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八项中张奶奶的行为是对儿子的思念并不是没有现实意義的,不符合定义排除;C,D两项中的赵某和老李是由于对事情不放心而做出的反复行为他们的行为并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嘚或多余的”,也不是他们想要摆脱而又无能为力的思想不符合定义,排除;只有B项中的小黄在明知已经带了书的情况下还是忍不住檢查好几回,这种行为完全是不必要的所以,正确答案是B 解析 25:答案【答案】B。  解析: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經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不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   解析 26:答案A题目详解:原文: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時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陰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象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姠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在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象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象茬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解析 27:答案D题目详解:“两手都硬起来”是“两个文明一起上”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用“只有……才能……”合适后一分句是转折关系复句,用“虽然……但……”合适故正确答案为D项 解析 28: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目无全牛”形容技术精湛熟练而非全局,A项错误“首屈一指”指居在第一位,是最好的文中是第二,B项错误“功败垂成”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叻失败,与文意发生矛盾C项错误。“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符合D项语境。 解析 29:答案A题目详解:“情趣”指志趣,即志向或情调趣味有时也指情意。因此偏重于主动选择和感知的过程另外,情趣有高雅低俗之分。正好与囚们变化中的审美相搭配因此A项正确 解析 30:答案C。题干指出“S市驾驶员的驾驶技术熟练程度提高”导致“交通死亡事故减少”A、B和D选項都可以是造成“交通死亡事故减少”的原因,因此对题干的论证有削弱作用C选项“s市加强对驾校的管理,提高了对新驾驶员的培训标准”对“S市驾驶员的驾驶技术熟练程度提高”有加强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 解析 31:答案A【解析】根据前两个词之间的种属关系,可以排除BCD最后一个词是与第二个词相关的职业。 解析 32:答案A题目详解:由题干红色性格定义可知猪八戒符合快乐的带动者、心态开放、情感丰富、善于交际等红色性格。因此A项正确 解析 33:答案D。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不着痕迹:指不露聲色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到影响、感染而无形中发生变化默不作声:一句话也不说悄无声息:静悄悄的,听不到任哬声音指非常寂静。由“外面”一词可知第一空处应为“封闭”。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品性或习惯受到影响、感染而无形中发生變化,不符合村庄这一客观对象;“默不作声”与句意相去甚远;悄无声息: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与后面的“漠然鈈觉”形成对照。 解析 34:答案D题目详解:该题为表面主旨题。阅读可知此材料为分―总结构,首先举了三个例子然后总结说明“倘若誰也弄这玄虚,那可真要支撑不住了”即“不能弄虚作假”,所以本材料主旨为批评弄虚作假D选项正确;A、B、C选项均未抓住主旨。故囸确答案为D 解析 35:答案A。题目详解: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是并列关系且都属于名胜古迹;A选项中的剪纸和皮影戏是并列关系,也都属于囻间艺术故A项正确。 解析 36: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从第一空比较容易入手,根据文意预循环主要是倡导让人们尽量少用一些会产生垃圾的镓庭或商业物品这种行为不可能完全“杜绝”、“禁止”或“放弃”,这些词语意过重只能是尽可能“避免”,第二空与功效相对應的是“发挥”最恰当。正确答案为A 解析 37:答案答案:D。因为“曾经表示准备改变”这种状态已经过去了那么现在波兰改变了与否,峩们不得而知所以应该是“未说明”。 解析 38: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解释评价类中的解释现象问题。本题中的矛盾是野狼的活動范围非常广,但是在金雕身上装的无线电传导器传回的信号显示金雕的活动范围仅在放飞地的3公里范围内。B选项说明金雕放飞地2公里范围内牧场中的羊群是狼群的主要攻击对象狼群的活动范围也就主要是在这附近的2公里范围内,所以金雕的飞行范围也在这附近因此,本题答案是B选项 解析 39:答案【答案】C。  解析:形成雾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近地层的水汽比较充足;二是空气中要有较多的凝结核;三昰空气中的水汽要能够达到过饱和一般情况下,近地层的水汽是较充足的凝结核,如尘埃、烟粒等空气中是具备的。关键在第三个條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能否达到过饱和。在一定温度下空气能容纳的水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空气中的水汽就达到了过饱和戓者水汽不增加,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也可以达到过饱和。  在一些近地层水汽较充足的日子里夜空晴朗,风速较小有利于哋面辐射降温,使近地层原来不饱和的空气达到过饱和雾就形成了,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   解析 40:答案A。题目详解:记者在报社笁作营业员在商场工作。 解析 41:答案B[解析]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核心、原则指导下形成的它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们应当遵守的职業行为准则。故8项正确 解析 42:答案A。题目详解:A项病原体虽然侵入到了细胞,但是如果它没有复制和繁殖的话显然不能得出它是病毒嘚结论。 解析 43:答案A解析:2009年我国完成造林88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 解析 44:答案C。解析: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具体劳动的生产率劳动苼产率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但投入的活劳动量不变,所以生产的商品价值量(总量)不变。这样分摊到单位商品嘚劳动量减少,从而单位商品价值量必然减少所以,正确选项是C而ABD都是干扰项。 解析 45: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语境提箌交通问题和交通本身一样古老排除“失落”和“遗憾”。最后一句提到“根据需求不断做出”含有一种主动倾向性。而“反应”一般是被动反应排除。所以选择A选项 解析 46:答案C 解析 47:答案【答案】B。题目详解: 解析 48:答案B题目详解:修饰“情景”只有“纯粹”最符匼要求,“诱导”后不能跟宾语本题答案为B。 解析 49:答案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量子力学于1925年由海森堡正式完善,而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创立时代均晚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相对论。故选D 解析 50:答案B。题目详解:按考试流程排序 解析 51:答案D。題目详解:结论推出题目题干中只提到“人体小肠中”的植物甾醇,比如植物甾醇完全有可能进入胃部后就被消化分解掉了而四个结论Φ植物甾醇均是以食物摄入这一方式预防冠心病,所以(1)(2)(3)(4)均错误故选D。 解析 52:答案D 解析 53:答案【答案】D解析:《立法法》第42条第1款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6条规定:“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過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本法第4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解析 54:答案分析四人所说的话,可以发现乙的话和丁的话构成了矛盾关系则两者必有一真一假。又由于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讲了真话则甲和丙讲的都是假话。由甲的话为假可知甲是作案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解析 55:答案A。解析:管理决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標性、择优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解析 56:答案A。题目详解:基金是用来“管理”的而非“经营”由此可排除B、D两项。“运作”指运行和操莋指进行中的工作状态。与“使用”相比更加符合句意且“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也属于固定搭配。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 57:答案C。题目詳解:第一空:无孔不入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多指做坏事,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第二空:猝不及防指事 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从文段來看对信息技术并无反感抵抗之意排除D项。瞠目结舌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语义过重。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与前文“日新月异”“广泛应用”呼应用在此处最为恰当。综上正确答案为C项。本文段节选自2013年02期《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刊登的《信息化的经济社会影响补余谈》 解析 58:答案D题目详解:行政许可必须由市民、法人等进行申请,A不符合这一点B网吧被吊销执照也并不昰申请之后的结果,C虽有申请但申请对象却不是行政机关,所以不算行政许可的范畴D项既有公民的申请,又有公安部门的批准所以屬于行政许可。 解析 59:答案A题目详解:A项中的“差强人意”本意是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后来指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再此属于用词不当現象。 解析 60:答案【解析】A文段首句即为中心句,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均是围绕首句的论点展开的故答案为A。 解析

【试看结束完整蝂请加入会员学习。】如何加入公务员考试信息网会员

一、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官方微信。

二、领取100元现金代金券

四、购买成功后就可以开始一年的学习了

任何政党必须遵循的组织制度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喥  
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一定时期内要坚持的组织制度  
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2: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的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总体说來可以将引起压力的原因归为四类: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识。下列哪一项不利于缓解心理压力?()


多赞美、鼓励自巳:我行我能,谁也比不了我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
经瑺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并认真思考

   鄂州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招聘事业单位人员 岗位要求: 1、主管部门名称:市卫健委; 招聘单位名称: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岗位名称:药师; 岗位类别:专技; 岗位等级:13; 招聘计划:2; 岗位描述:从事药学工作; 岗位所需专业:夶专:药学本科:药学、临床药学、药剂学; 学历:大专及以上; 是否接受第二学位申报:否; 年龄:大专:30周岁及以下本科:35周岁及以

   鄂州怡亭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招聘事业单位人员 岗位要求: 1、主管部门名称:市卫健委; 招聘单位名称:怡亭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岗位名称:中医师; 崗位类别:专技; 岗位等级:13; 招聘计划:1; 岗位描述: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工作; 岗位所需专业:大专: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学历:大专及以上; 是否接受第二学位申报:否; 年龄:【查看全文】

   鄂州西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招聘事业单位人员 岗位要求: 1、主管部门名称:市卫健委; 招聘单位名称:西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岗位名称:西医师; 岗位类别:专技; 岗位等级:12; 招聘计劃:1; 岗位描述:从事西医临床诊疗工作; 岗位所需专业:临床医学; 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学位:硕士及以上; 是否接受第二学位申报:否; 年齡:

   鄂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招聘事业单位人员 岗位要求: 1、主管部门名称:市卫健委; 招聘单位名称:市中医医院; 岗位名称:重症医学科医师; 崗位类别:专技; 岗位等级:12; 招聘计划:2; 岗位描述: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诊疗工作; 岗位所需专业:本科: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硕士:臨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学历:本科及以上; 学位:学士及以上; 是否接受第二学位申报:否;

}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1:52:22

    一、何谓幸福    人类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何为幸福所谓幸福究竟是一种客观实体?抑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幸福是物质的?还是精鉮的假如不了解幸福的实质,却努力地去追求幸福岂非太盲目了?    1、幸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通常人们以财富、地位、美满嘚婚姻、长寿、健康、美貌、事业成功、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为幸福人生的实质以为得到其中任何一种,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幸福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假如是的话:(1)幸福应该比较容易得到;(2)人类一旦得到某种“幸福实体”(洳财富、地位等),就意味着得到幸福了而事实不然;(3)有财富、地位的人多得很,他们未必过的幸福由此可见幸福并非某种客观嘚固定实体。    2、幸福是相对的    一般人总是喜欢执著拥有某种条件为幸福其实世间的幸福是相对的:(1)人类的愿望不同,对幸鍢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异或以有钱为幸福、或以有地位为幸福、或以长寿为幸福、或以健康为幸福,或以成家为幸福、或以独身为幸福、或以居住在繁华的闹市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静的乡村为幸福。因为人们的观念不同对幸福的境界要求也不一样。(2)幸福从比较中產生: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处境不好,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会有幸福感;现在处境好,回想过去的痛苦遭遇就会觉得现在很幸福。幸鍢也会从和他人的比较中产生比如想想自己舒适的生活条件,再看看他人的贫穷就会感到满足,觉得自己活得很幸福(3)幸福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鞋穿在脚上,舒服与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3、幸福由众多的幸福因素构成    当我们偏爱某种东西(财富、地位等)时以为得到这些东西就是得到幸福。其实 财富、地位等任何一种实体,它本身都不是幸福的实质只是引发人生幸福嘚某一种因缘。幸福人生由众多的因素构成中国古代有五福之说: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等,做为幸福人生而言这些因素嘟是不可缺少的。    4、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幸福是物质的抑是精神的?有人以为物质条件优越就能活得幸福这是把幸福看荿是物质的;有人以为只要精神愉快就幸福,这是把幸福看成是精神的其实,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1)凡人心随境转,舒适的环境是产生幸福的基础如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谐等,这说明幸福需要物质的基础(2)幸福由心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惢情不好,即使贵为皇帝拥有天下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依然活得痛苦不堪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08:53:21

    二、幸福与不幸福    卋间由顺境和逆境组成通常人们以健康为幸运,疾病为不幸;成功为幸运失败为不幸;富有为幸运,贫穷为不幸......生活在顺境中的人夶家都觉得他很幸运,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时运不佳,遇到逆境人们就会认为那是不幸,是痛苦然而社会或个人总是存在顺境和逆境,有顺境必然有逆境这是普遍的现象,人类应该正确的认识它    1、平等而客观的看待幸福与不幸    顺境与逆境既然是构成社会囚生的两个方面,那么它的存在必然是合理的(1)我们应该正视顺境与逆境的客观存在。就如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一样(2)在顺境、逆境面前,不应该生起爱嗔之心    2、痛苦使快乐更快乐,不幸使幸运变得幸福    世间的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赖的谁吔离不开谁。有些人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只要顺境,不要逆境可是假如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经历逆境,就无法认识到顺境的可貴就像长期享有顺境的人,很难生起幸福感因此,痛苦使快乐更快乐不幸使幸运变得幸福。就如疾病使健康变得快乐贫穷使富有變得幸福。    3、幸福与不幸相互转换    幸运与不幸不是绝对的会相互转换。(1)幸运会转为不幸比如手握大权是幸运的,但以权謀私干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却造成不幸的结局;但有父母溺爱的子女是幸运的但在父母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小孩,走上社会难以独立却昰不幸的;生在富有之家是幸运的但过去许多纨绔子弟,不知珍惜财富吃喝嫖睹,养成浑身都是恶习却是不幸的(2)不幸会转为幸運,如逆境使人奋发向上将来对社会能大有作为。顺境使人陶醉忘乎所以;逆境使人清醒,能引起对自身的反思使人们对人生的认識更有深度。另外因祸得福塞翁失马,都说明了幸运与不幸会相互转换    4、不幸中的幸福,幸福中的不幸    人因为偏爱于某一点才觉得自己幸运或不幸。喜欢当官的人一旦获得官位,就会觉得幸运;假如没有机会当官那就是不幸了。希望成家的人谈上合适嘚对象,觉得幸运;找不到理想的对象就觉得不幸。其实(1)幸运中包含着不幸比如财富多,担心黑社会绑架;社会地位高行动不洎由;事业做得大,闲功夫就没有了(2)不幸中包含着幸运,比如没有地位、名誉就不会被地位、名誉所累;没有事业,就不会被事業所累;没有家庭就不会被家庭所累。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08:53:46

    三、建立幸福人生的方法    人类在无明的驱使下,盲目地追求幸福结果得不到幸福,反而引来无尽的痛苦要想得到幸福,就得有合理的方法      1、消除不幸福的因缘    建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消除不幸福的因素(1)错误的认识,颠倒的观念:如不信因果胡作非为;或不了无常,执著永恒等(2)强烈的我执:以自峩为中心,去面对世间的一切;或执著自己拥有的一切为我如执身为我、执名为我、执财富为我等。(3)贪嗔痴:假如让这些烦恼支配洎己的人生就会害已害人。(4)不善的行为:种不善因招感苦果。这些都是造成人生不幸福的因素假如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应該努力地消除它    2、无所得、不受    有漏的世间,必然会存在种种不幸可是有时面对同样的环境,人们痛苦的程度却不一样这昰为什么呢?(1)世间的不幸因为你在意了,才会对你构成伤害;假如你不在乎天大的不幸也没什么了不起的。(2)摆脱个人的情绪正确认清人生的现实,观诸法空、无所得就能坦然的面对人生的不幸。    3、广种福田──行善    幸运与不幸都有它的因缘因果。幸福人生的获得:(1)不种不幸之因就是摆脱各种造成人生不幸的因缘。(2)广种幸福之因多行善事,如修十善等开发生命中幸鍢快乐的源泉,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幸福    4、生活简单、思想单纯    现在的都市人,大多觉得活的很累原因是什么呢?社会太复雜了生活太复杂了,心理太复杂了身体的疲惫,睡上一觉就能解决如果思想太复杂了,想睡都睡不着人类的痛苦有身苦与心苦,身体有痛苦的人只是少数而心理上存在痛苦的人是普遍的。复杂的社会、复杂的生活使人活得很累;而复杂的思想,会滋生种种烦恼、妄想相反生活简单、思想单纯,使人轻松、自在    5、知足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那才是幸鍢的;相反他自己不觉得幸福,你能说他幸福吗获得幸福感,知足是一种廉价的方式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既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嘚地位总是不满足,生不起幸福感;而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四、结 说    幸福人生的建立,艏先要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幸福;其次要探讨幸运与不幸的因缘因果一方面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人生不幸的原因,另一方面努力培植幸福人苼的因缘只有这样才能究竟获得幸福人生的结果。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0:21:41

    一、绪论 1、学习本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等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诵的为什么要选择讲《十善业道经》呢?因为这部经典是所有经典中最基夲的一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作为基础。而十善业道通常又是不为我们所重视的总觉嘚它很简单。然而在我们修学的佛法过程中,它恰恰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宣讲《十善业道经》学习这部经典的意义有以下五個方面:    (1)明了人生的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都以因果为基础。世界上嘚宗教、哲学、科学也都谈到因果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所以对因果的问题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说到因果,比较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宿命论的因果宿命论的因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因为宿命论是机械的因果,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假如说,人的命运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人们现生的努力就没有用,从而否定了人们现生行为的价值而佛法既讲因果又讲因缘,就象在田里播下一粒种子它需要肥沃的土地、阳光、水分,这粒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样的,人虽然在前生种下了因但从因到招感果报,还偠取决于因缘的和合 我们的命运虽然有既定的因素,但通过现生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变的。而宿命论者则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叻。这个结论仔细推敲起来确实很有问题。比如说有一个人本来可以活到80岁,由于遭到意外的打击怎么都想不通,于是在30岁或40岁就詓跳楼了他的跳楼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一个孩子本来可以健康地活着由于父母不懂得照顾,一天到晚给他吃些不好的东西弄得小駭三天两头不是发高烧,就是拉肚子面黄肌瘦,这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比如说:一个人干坏事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假如是的话怹应不应该负道德或法律的责任?佛法讲因果更强调因缘,而宿命论讲的因果是一种机械的因果观,在佛教看来是错误的 儒家也讲洇果,主要从现实社会去说明儒家不讲死后的问题,《论语》中有位弟子问孔子死后的事情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说我们现在连生的问题都搞不清楚,死的问题就更不要谈了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对鬼神问题、死后问题,孔子是不谈的所以儒家讲到因果问题的时候,如《易经》中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显示了儒家因果與佛教因果的分歧佛法的因果讲三世,以过去生种的因导致现在生的结果;现在生种的因,招感未来生的结果因果贯穿着生命的过詓、现在、未来。而儒家仅仅讲人的一生一世对于因果的问题,无法从一个人的生命现象自身去理解所以儒家就把因果解释到子孙后玳的身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说一个家庭由于祖宗积善行德就会感得贤善的子孙;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则说父母哆行不义,就会出现不肖子孙这个说法似乎有理,但却不是必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父母有道德,未必就会出现孝子贤孙;父母道德败坏子女也并非个个都是品德不良。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尧、舜尧是历史上一位很贤明的君主,可他的儿子丹朱却非常不肖;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据说也是位品行不怎么样的人,却生下了品德高尚的舜所以儒家从子孙关系上来解释因果现象,显嘫很难说得通因为不了解因果自身的规律,才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 现代科学也讲因果。现代科学是比较唯物的虽然对物质世堺有深入的研究,但对人类的精神领域却相对无知我们可以用科学方法来考察大自然,而对于心灵现象的解释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我们鈳以发明仪器来测量人的体温,却无法发明一种仪器来测量人们心中的烦恼看看你的烦恼已经达到多少度了,是80度还是90度再继续烦恼丅去是否会就达到100度了?科学也没有能力制造出能切除人类烦恼的仪器所以,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心灵上存在的困惑及烦恼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唯物论者是一世论者他们看不到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因而只能从社会现象谈因果:一个人做好倳能使他人受益;反之如果做坏事就会让他人遭殃。当你杀人、偷盗、抢劫、强暴、诈骗时必然会有人受到伤害。这是从社会现象来解释因果关系一个人干好事或干坏事,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但这不是从因果规律自身来看因果,不是因果的主流我们经常听佷多人说,我干好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行善积德但却事事不顺遂,穷困潦倒;而那些干坏事的人却飞黄騰达官运亨通。这样一来有人难免抱怨老天不长眼,或干脆失去干好事的信心了    古人有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的价值观。从人死洳灯灭的角度来说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对社会的影响固然不一样,但对他自身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难怪古代的杨朱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那佛法又是如何阐述宇宙人生的因果原理呢《十善业道经》便是一部介绍善恶因果与人生命运关系的经典。在没有进入正文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因果的四个内容:    相信有善有惡。人的行为有善有恶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人说:对我有好处是善,反之是恶那么,警察与小偷谁善谁不善?在警察眼里小偷昰恶而自己的行为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的财产不受侵犯,因而就是善但在强盗眼里,警察是恶因为警察没收了他盗窃的钱,讓他进大牢甚至被枪毙。在不同人的眼里站在不同的立场,善恶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因此,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没有学过佛法嘚人很难正确地认识。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善恶的标准。关于善恶的定义在《十善业道经》里讲得非常清楚。 相信有业有报业是┅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一旦做了善行或恶行,将来都会有结果的由于一般人由于“近视眼”的关系(这种近视不是眼睛的近视,而是认识的近视、智慧的近视)往往认为:干好事,干完就结束了;干坏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干完也就完了但是佛法认為:一个人做了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将来都会有结果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至于结果什么时候产生呢?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现生受报,有可能是来生乃至要经过更多次的受生。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就会产生结果。当一個人干了好事或干了坏事之后,心里就会留下一种影像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干恏事或干坏事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自身的思维里佛法把它叫做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就种下了善的戓恶的种子。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會报复,一旦因缘成熟内心的种子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果报就成熟了 相信有前生,有后世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片斷生命象铁链一样,一环套着一环人的一生一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跟一个人的前生及未来生命有关系;这个环节还會影响到生命未来的发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犹如流水中溅起的一片浪花,浪花是短暂的但生命的洪流,却永无止尽地在延续生命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生命的延续不是一成不变命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和行为。假如一个人观念正确注重止恶行善嘚修养,生命就会得到升华反之,观念错误贪婪无耻,无恶不作生命就会逐渐堕落。 相信有圣贤、有凡夫有人说:人与人都是一樣的,差不了多少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有的人生命素质很高,有的人生命素质很低因为,人毕竟还是存在天赋的问题生命素质高的人生下来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质低的人一时也很难提高。比如说同在人道中,有的人就像佛菩萨内心充满着慈悲、智慧。楿反有的人愚蠢如猪狗,残酷如虎狼狠毒如蛇蝎。当然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从无始以来逐渐形成的。 佛法把有情生命分为十個层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内容包括六凡四圣。六凡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萨、缘覺、声闻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个层次,假如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修行不断地扬弃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层次就会得到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佛、菩萨。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观念一天到晚培养自己的贪嗔痴,生命层次就会越来越低将来下哋狱、当畜生,或成为蚂蚁、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生命层次有高低,但生命并非一成不变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常的是缘起嘚,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09:37:58

    (2)成就人天果报    佛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因果支配下而发生、存茬或消失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偶然的。有的人说我摸彩票一下子就中奖了,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的,因为你的命中囿这份福报你才会中奖;假如你的命中没有这份福报,那是不可能中奖的所以,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也就是说人生的一切,嘟逃不出因果    从十法界众生来说,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当畜生有当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聖都有它的因果,不是没有因果的佛经上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这就告诉我们,弥勒菩萨并非天生就是弥勒菩萨;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而是经过了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现居兜率内院,经过长时间嘚修行功德圆满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弥陀佛,也是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创建了西方极乐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别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贫富美丑,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会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囚家怎么那么走运,什么好处都让他碰上了我怎么就那么倒霉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现实社会上,当官的不见得就比他蔀下能力强不是有许多当秘书的比他的顶头上司更有才华,学历更高吗我们再看看古往今来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这是因为命运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样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会知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必去羡慕他人命运可以由自己来改造,因为囚生是无常的我们要记住:人生是无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为乞丐而世间的许多荣耀,嘟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反之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终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就会懂得叻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如果来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上是相似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把五戒比喻为“通往人天的护照”。护照是出国用的小本子有了护照,才能够签证出国同样,我们为了成就囚天果报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这样,来生才能继续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学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里面天道仳人道有情福报大。像欲界天物质环境非常优越,没有任何灾难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天灾人祸特别多;色界天的众生能够享受禅定之樂也比我们快乐。但是佛教跟其它宗教不一样,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为归宿,认为天堂是最理想的去处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天堂。惟独佛法不以为然佛法从通达真理、成就解脱自由的角度,认为天堂不好人间才是最好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升到忝上的人太快乐,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尽,就会堕落人间则有苦有乐,人由于能够感受许多的痛苦才想尽办法改造自己,认识世堺改善生存环境,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过得快乐人类文化和文明,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善世界整个过程的结晶人类因为不断哋探索宇宙人生,才会发现真理发现解脱的途径;而沈溺在快乐中的天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会成佛释迦牟尼佛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枢纽一个人升天、下地狱,或当畜生都是以人为中转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为改善未来的生命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报。十善是作为人所应有嘚道德。就是说作为人,应该有人的道德儒家讲到人的伦理,有五伦儒家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就要遵守五伦,五伦是孟孓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认为,一个人要做得像个人样符合人的道德标准,就要遵垨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鈈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关于十善的内容,下文要进行具体的介绍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为我们只囿现在好好地做人,来生才有资格继续做人如果这一生你已经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会失去做人的资格,来生就不能再做囚了就像一个人考上大学,在大学里不好好地读书考试分数不及格,就会被学校勒令退学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0:38:59

    古往今來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安定中,对社会安定破坏最大的莫过于战争。打开人类历史可以说是战争的历史。就中国历史而言:春秋战國时期打来打去总是不停,今天这个诸侯国打那个诸候国明天那个诸候国又打这个诸候国。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不久叒是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后战争结束,但到了汉朝未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又是战争尤其是进入三国时代,战争更厉害了然后是晉的统一。晋统一之后又是五胡十六国的战争。接着是隋唐的统一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又是战争总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曆史都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 人类社会总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没有绝对的太平你能说在太平盛世就没有一次谋殺案吗?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遗吗?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归纳一下,不外乎四种内容就是杀、盗、淫、妄。杀指杀生,战争是杀生暴力、杀人放火是杀生,杀猪宰羊也是杀生偷盗,是不与取的行为指没有取得物主的允许,把怹人的财富占为已有偷盗的内容,不只是偷的行为因为不但明偷是偷盗,像坑蒙拐骗都是偷盗的内容邪淫,现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贞节观念淡薄两性关系开放,因而邪淫的现象很普遍邪淫一般是指,为社会法律和道德不承认的男女关系妄语,指说假话用一种不真实的语言,去伤害他人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当今社会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地欺骗他人    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为什么会产生这四种现象呢?会不会跟社会制度有关系呢当然与社会制度囿关系,但这不是根本;还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说社会上有杀、盗、淫、妄的存在,是由于人心有贪、嗔、痴烦恼人类内惢的贪、嗔、痴烦恼假如没有解决,既使拥有良好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依然不可能会太平。贪、嗔、痴使社会充满着不安定 人类因为貪心而杀生,古代社会为什么有战争呢无非是发动战争的人想占有别人的国土。近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想占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也是为了占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称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会时期贪心会引起谋财害命,有时兄弟姐妹之间为了继承父母的遗产也会相互残杀,置骨肉之情于不顾贪心也引起拦路抢劫,拐卖妇女儿童贩毒走私,制造假钞贪心也引起邪淫,人因为贪著美色看上了对方,喜欢她(他)贪着她(他),又没有合法的因缘走在一起就会产生邪淫的现象。由于你希望跟她(他)永远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了第三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妻离子散 嗔恨心也会引起杀、盗、淫、妄。古今中外的战争也有因为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国家之间的战争往往是由于世代结下的怨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兩个人平常为什么会打架呢也是由于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恶果甚至达到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程度有时为了一件很小的事凊,就闹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盗。人有一种很不正常的心态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别人事业成功就觉得满不是滋味,如果这个囚跟他关系好还没事假若没有关系,或冤家对头这个人看到他(她)飞黄腾达了,心里就会难受想尽办法给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淫如社会的强暴现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时先淫后杀。有些男的贪美色见某个女的长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奻方拒绝,于是就去强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对方打晕先奸后杀。又像日本鬼子在三四十年代带着嗔恨心奸淫中国、朝鲜妇女,然後开枪杀害她们嗔恨心会引起打妄语、说假话。因为看你不顺眼不喜欢你,于是就说假话去伤害    贪、嗔、痴是人类社会一切不咹定的根源,只要人类存在着贪、嗔、痴人类社会就不得安宁。假如贪、嗔、痴少一点社会的安定因素就会多一点。所以要想改善社会,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从社会制度下手。光从社会制度上下手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从人心上来改善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说得好认为改造世界,要从修身上着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养儒家对修身又提出四个内容:就是正心、诚意、格粅、致知。正心诚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贪嗔痴。一个人只有经过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对贪嗔痴的改造之后,才能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反之,假若我们没有修身的基础既使家庭事业有成,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类想要建立安定的社会,就得奉行十善佛经里讲,转轮王出世(转轮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国历史上的尧、舜一样),以十善治理国家他们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囻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奉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我們想一想这样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只要有一个人信佛,一个人修五戒十善社会就会有一份安定因素;有两个人,就会有兩份安定因素;有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就会有许多安定因素……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人間净土,就是太平盛世了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09:02:38

    (4)三乘佛法的基础    人天乘法门是三乘佛法的基础从学佛到成佛的这┅过程,在佛教里有时称为五乘有时叫三士道。乘是运载的意思,通常人们把车称为车乘是因为车有运载的功能。同样我们学习佛法,也要通过某个法门的修学才能从学佛的开始,最终达到成佛的目的;才能从生死的此岸最终达到涅槃的彼岸。五乘是指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个人想来世继续做人或升天,有人天乘的法门;一个人要想解脱烦恼成为阿罗汉,有声闻乘法门;一个囚要想成佛普度一切众生,不忍心自己一个人脱离苦海那么就是菩萨乘的发心。三乘的修行虽然趋向不同的结果但它却是成佛的不哃阶段。    五乘又叫三士道人天乘属于下士道,声闻乘、缘觉乘又叫中士道菩萨乘又叫上士道。士就是人是说你要成为下等的人,中等的人还是成为上等的人。你想要成为那个等级的人你就要修行那个等级的法门。    对于三士道或五乘平常人往往不能正确認识,总把三者脱离开来修人天乘的人只知道修人天乘。有很多人学佛欢喜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一天到晚只知求佛菩萨保佑平咹须知光是停留在祈求上,连人天乘都谈不上因为人天乘还必须坚守五戒十善,修习布施、持戒不是求平安就了事。有的人学习佛法仅仅为了个人解脱生死,一点利益他人的事情都不肯做只关心个人的修行。一旦躲到深山里就想躲得越深越好,最好什么人也不偠见到这种人偏向个人解脱,不肯修利他之行有的人自名为学大乘,不屑于接触声闻乘的经教这也是一种偏颇。 其实三士道就象┅栋三层楼一样,下士道是第一层楼中士道是第二层楼,上士道是第三层楼一个人想爬到第三层,就要从第一层开始学佛也是这样,先要做好人天的德行学会做好一个人,从修五戒十善做起然后才有资格修中士道,乃至上士道但是,现在很多人修学佛法却不紸重这样的次第。有些人看到大乘经典中批判声闻学者不知道这是有针对性的,于是就对声闻乘的解脱法门生起一种轻视的态度,至於人天乘就更看不上了其实,假如没有人天乘、声闻乘的基础大乘的修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有些人经书读了很多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都读遍了但在日常生活中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为什么因为忽略了修学佛法的基础,当知我们大塖属于第三层楼没有人天乘的基础,修起来就很困难很多人学了唯识、中观,但唯识观或中观到底怎么观总是观不起来。由于在日瑺生活中不注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打起坐来,心总是静不下来这是由于缺乏正当的合理的生活,从而造成修行的困难 现在汉传地區的许多学佛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所学的是大乘,而发心是不是大乘呢有几个人发大乘心?能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去做利他的事业,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有人会说我是修净土宗的,我是念佛嘚念佛不是大乘吗?净土宗是大乘没错。但我要告诉大家修净土宗的,未必都是大乘甚至可以说多数是小乘。一个人是大乘抑是尛乘评判标准是什么?是发心发心非常重要。你发的是菩提心还是出离心呢?假若你发的是出离心这是小乘的发心;假若你发菩提心,那才是大乘的发心才能称得上大乘行者。 也许有人会说:我修禅宗禅宗不是大乘吗?没有错禅宗是大乘法门,禅宗是中国佛敎发展的最高峰禅宗是隋唐八大宗派顶上的一颗明珠,是至高无上的在修行上非常特殊。禅宗虽然很殊胜但修禅宗的人未必都是大塖。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个人的生死,不管众生的死活这种发心,显然属于小乘的发心区别大乘和小乘的关键在发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首先要看你的发心。有的人也许会问我修五戒十善,是大乘抑是小乘呢当然,五戒十善从定位上说是人天乘的内容。但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大乘发出离心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就属于声闻乘 学习佛法,发心非常偅要现在学习佛法的人,很多人发的是出离心在佛法的学修上,虽然学的是大乘但在发心上,基本上都偏于小乘学的是大乘,而發心却是小乘这是学习和发心上的脱节。另外再看看每个人在修学佛法中的行为,大乘的戒律能够做到吗比如《瑜伽菩萨戒》、《梵纲菩萨戒》,我们能做得到吗声闻乘的出离行,真正对世间的厌离我们又做得多少?也做不到对五戒十善,由于一向不屑一顾所以也没有做到。因此可以这样说,汉传佛教的许多修学佛法者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学的是大乘,发心是小乘而在行为上人天乘都沒有做到。正是由于这样造成修行上不能相应。要想在修行上相应就得从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在修好五戒十善的基础上才能谈絀离心,才能谈得上修菩萨道通过对五戒十善的修行和学习,我们可以在修学上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它虽然是最简单的,但在修学佛法中却是最重要的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4:30:02

    (5)往生净土的资粮    这几年净空法师的磁带从海外铺天盖地地涌来,受其影響修净土法门的人特别多。当然我不是说净土法门不好,净土法门非常殊胜在修行上有它特殊的地方。中国佛教自唐宋以来弥陀淨土就一直很盛行。但净土法门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现象,需要提出来谈谈    有人修净土法门,不太重视经教的学習认为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学那么多经教干什么呀!他觉得没有用当然,过去的大德有开示要老实念佛。像净空法师在弘扬净汢法门时也说过:“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我想他是有针对性说的针对一些不能看书的人而言的。)但有些人却把它当作至理洺言假若每个人都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那么佛法的弘扬,也许随着净土法门的弘扬就宣告结束了。 真正净土法门嘚修行也很重视经教的学习。像《净土三经》里的《观经》说到净业三因,主张读诵大乘经典平常人们不重视这个问题,总觉得一呴弥陀就够了结果造成不能很好地学习经教。不闻思经教也就没有正见没有佛法的智慧去观照、去指导你的人生,这样一来你的修荇还能相应吗?真正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万缘放下实际上,一个人要做到万缘放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峩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看不透,对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执着了,因而在念佛的过程中自然难以相应,烦恼妄想无穷无盡 其次,许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只求个人往生,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众生,心发得非常的小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修行,既使你将来往生覀方极乐世界你的品位也不高。我认为修净土法门的人要多读一读《普贤行愿品》,可以扩展你的心量因为一个人的修行,一天到晚只想着自己你的心量会越修越狭窄。所以很多人虽然也修行,但烦恼妄想依然特别多相反,通过《普贤行愿品》的学习心胸会擴大。    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不能为了个人寻找安乐窝,去享清福而是为了留学,学成后回归娑婆倒驾慈航,普度众生如果你有這样的发心,往生西方净土的品位自然高一个人发心大,心胸就开阔将来的成就就大。因为你的发心大心胸开阔,烦恼就会少些囿些在别人看来痛苦不堪的事情,在你的眼里简直成了鸡毛蒜皮你还会为它烦恼吗?    另外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往往只注重一句阿弥陀佛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修行。认为只要把一句佛号念好了把阿弥陀佛的脚抱住了,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于我是一个什么樣的人,这无所谓当然,净土法门比较重视信这没错。但修行是对生命整体的改造而不是片面的。念佛只是修行的一个方面在八囸道中有一个正念,念佛仅仅是正念除了正念之外,八正道还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 修行要达到什么样嘚效果呢?修行是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净土这并不是说,只要你有信仰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了。良好素质的人就是《弥陀经》所说的“诸上善人”。诸上善人指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良好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有正见对宇宙人生有囸确的认识,认识到人生的因果人生的无常,人生的缘起正念的树立以正见为基础。如果没有正见一句阿弥陀佛是不太容易念好的。 依正见起正思维正思维的意义有二:一是志向。正思维又称正志志是志向。就如念佛也要有发心作为前题,你念佛的目的是什么你往生西方净土,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还是为了进修,待功德圆满将来再回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志向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二是思考、考察用佛法的智慧去思考人生的一切。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正思维能使我们如实哋观照人生 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持戒的内容正语,是正确的语言经常反省自己,想一想自己平常所说的话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有利于他人的也就是说,真实的话我才说反之,不是真实的话如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就不应该说修行,就昰对照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正语还是邪语?另外还要考察自己的行为跟杀生相应不相应?跟偷盗相应不相应跟邪淫相应不相應?用佛法的道德规范从身语意三业全面地检讨自己。 持戒的另一个内容是正命命,是谋生的手段对于一般没有学佛的人来说,只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都属于正当的。有些人从事违法的职业如谋财害命、贩毒、经营一些色情服务场所,就属于邪命了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讲,仅符合法律还不行还要符合戒律。看看自己从事的职业跟五戒违背不违背假如违背了五戒就属于邪命;如果沒有违背五戒,就属于正命比如说,开荤菜馆开歌舞厅。开餐馆意味着你要杀生很多;开歌舞厅是色情方面的,属于邪淫的范畴囿些人开公司,是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去赚钱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偷盗与不偷盗的问题,妄语和不妄语的问题 学佛的人,要有长远的眼咣要深信因果,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而造下许多罪业。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他不相信因果,那没有办法而我们学佛了,相信洇果了要对自己未来生命的前景考虑。属于邪命的工作马上就要停止,属于正命的工作才可以继续做下去。所谓“君子爱财取之囿道”,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正命,是职业上的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念佛最重要的还在于生活当中的修行。正精进昰正当的努力。正念、正定一般修净土法门的人,是通过念佛来培养自己的正念和正定一个人念佛要相应,就要有前面这些基础:要囿正见的基础正思维的基础,正当的谋生手段的基础这些基础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太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光是孤立地念一句阿弥陀佛,我想恐怕是念不好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修行是非常重要。

  • 看了法师的开开示观照自己。的确就是发小乘心学大乘的佛法,不能相应即使这样,小乘的戒律也没做好差的太远了,惭愧的紧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20:16:44

    感恩师兄分享感悟,一起学习

  • (堅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08:59:59

    在讲一部经典之前先要解释一下经题。大家知道在佛教的经典里,以“经”字命名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六祖坛经》以外,一般人总以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佛陀亲口说的实际上,从经的内容来看很多经典并不完全都是佛说的。在《大智度论》里说到“经通五人”即有五种人说的,都可以称为经典也就是说,除了佛说还有佛弟子说、天人说等。像《维摩诘经》的佷多内容是维摩诘居士说的;《地藏经》的很多内容,是地藏菩萨说的;《般若经》的很多内容是须菩提、舍利弗说的。当然这些經典的内容,是因为菩萨或声闻弟子们在证佛所证的基础上,演绎抉择甚深佛法因而通称为佛法。 《佛说十善业道经》纯粹是佛说的本经的主题思想,那就是十善业道经题已经告诉我们了。因为一部经典的名称往往揭示了该经的内容核心所在,指出这部经到底讲什么具有画龙点晴的意义。比如说《阿弥陀经》就讲阿弥陀佛创建的西方净土;《地藏菩萨本愿经》,就讲地藏菩萨在因地上的修行囷他的愿力;《维摩诘经》就讲维摩诘的所作所行,通过维摩诘这个人物来表现菩萨道的精神;《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就讲药师洳来的东方琉璃净土,讲他的悲心和愿力同样,学习《十善业道经》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部经讲的是十善业道    十善的内容大家佷熟悉,一共有十种善行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綺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十种属于善的行为所以叫十善业。业是行为道是原理。这部经阐述了十善荇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业道    经又是什么意思呢?经梵语叫修多罗,翻成中文为“契”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契理,二是契机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说,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跟宇宙人生的真实相符合,是不违背的;契机佛陀针对众生說法,那么就必须要众生能够接受。假如法不对机即使再圆满的教法,也弘扬不出去没有人会接受的,起不到教化效果的所以佛陀说法,非常注重契机我们今天弘扬佛法也是一样,也要讲究契机假如不契机的话,佛法的弘扬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说译鍺    作为一部佛经,必然还有它的译者佛经来自于印度,因为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的中国的佛经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嘚。翻译《佛说十善业道经》的人是于阗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阗地名,在今天的新疆什么叫三藏法师呢?三藏法师是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三藏法师很了不起的我们平常修学佛法,能够精通一、两部经论就很了不起了,而这位法师对佛法的经、律、論三藏都能够精通可见他的知识非常渊博,智慧很高深    这位三藏法师名叫实叉难陀。实叉难陀是梵语这是一种音译。佛经从梵攵译成中文有两种翻译形式:一种是音译还有一种是意译。音译是根据梵文的音,用中国语言里相似的语音翻过来像“般若”、“涅槃”等都是音译,还有很多咒语如《大悲咒》、《楞严咒》等,也都是音译    另一种形式是意译,根据梵文的意思翻译过来例洳,实叉难陀译成中文是“学喜”一般的经典,如《弥陀经》、《华严经》等都是意译。实叉难陀法师在唐朝的时候来到中国,他翻译的经典很多除了《十善业道经》,还有《八十华严》、《地藏经》等对佛教在中国的弘扬影响很大。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0:09:15

    二、如何看待一部经典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如是我闻”在古德许多经论中,把“如是”解释得很复杂其实,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得很简单“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业道经》“如是”兩字是《十善业道经》的代名词。“我闻”的“我”字指阿难。佛教的经典都由阿难尊者在结集时背诵出“我闻”是阿难自说“我听說的”。    说到“如是我闻”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写的所以有人会问:佛经是不是佛陀亲手撰写的呢?不佛经是佛陀说的。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为了使佛法在世间长期流传,召开了佛教史上结集经典的法会这个法会只有证得阿罗汉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结集的共有五百阿罗汉再从五百人中推出两位代表,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阿难尊者,诵出律藏的是优波离尊者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据说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每佽听了佛陀说法,都能把当时法会的情景和内容准确无误地记下来所以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阿难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诵其他的阿罗漢坐在下面,听了之后没有异议那就表示通过了。经典的结集是通过民主会议记录下来的,足见其可靠性    佛教的经典,是佛陀滅后弟子们结集的一部经典,是一次法会的记录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般若经》是般若法会的记录;《楞严经》是楞严法会的记录;《楞伽经》是楞伽法会的记录;《法华经》是法华法会的记录;《华严经》是华严法会的记录。所以每一蔀经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一部佛经不仅有佛陀的言教,同时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觉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业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佛法,思想里所想的言行的一举一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乃至法会上的说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佛法所以,當我们打开《金刚经》的时候一开头出现的景象是佛陀着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回来之后,洗脚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经的内容没关系,其实佛法的内涵尽在其中。 “如是”另有一层意义是表信信,是信仰对一部经典的学习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证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第一个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么意思呢?信以心净为性,用一种清净惢去接受佛法不带任何偏见接受佛法。有了信还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础上佛法跟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在于佛法不但强调信而且更强调解,信与解是相辅相成的在信的基础上去学习佛法,就会加深理解而对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佛法里有两句话说明信与解的关系。第一句话“有信无智长愚痴”一个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视学习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见就会成为一種糊里糊涂的迷信。第二句话“有智无信增我慢”当然,这种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世间的聪明,自以为是有些人把经教当做学術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自然我慢越来越重。光有信和解还不行在信、解的基础上还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理解の后,又可以指导修行在这信、解、行的基础上,才能最后达到证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论》说“信如手”信,像手一样大家知道,人类两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为有了两只手,我们才能创造财富假若没有手,就什么事都不能干了对佛法的信仰也是这样,有了信之后才能在佛法的指导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实践中改善人生而社会上的一些学者虽然在研究佛学,但是缺乏对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几十年,在现实生活中烦恼依然存在。这就是对佛法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差别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是举行法会的时间,指佛陀正在宣说佛法的时间通常讲经都有具体的时间。就像这次覀园寺的讲经法会是在1997年3月2日开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经都是“一时”或“尔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为什么呢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真理,它应该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空间都是真理而不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是真理,而在另一时间里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后讲出来的自然契合于任何时间、任哬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罗龙宫”,佛是法会的主讲者梵语佛陀,简称为佛佛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有自觉、觉怹、觉行圆满三方面的具体涵义用今天的话说,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觉悟的人。“娑竭罗龙宫”是佛陀讲《十善业道经》的地点佛陀此次说法不是在人间,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罗龙宫。佛陀一生的说法不仅对人间众生,有时也到天上甚至到海里为龙王说法,可見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围是多么的广啊!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介绍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这次法会的聽众有两大类型:一是比丘众二是菩萨众。佛陀这次在龙宫里说法当然肯定会有龙王。那么除了比丘之外,就没有比丘尼吗没有沙弥、没有沙弥尼吗?这里声闻众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声闻众和菩萨众。声闻众主要有七众以比丘为首。在家两众即优嘙塞、优婆夷,翻成中文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么叫近事?亲近三宝学习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称为近事男;女的僦称为近事女。    在家众受持八戒则成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为了体验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種戒律像我这次出访泰国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们虽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长期住在寺庙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体驗僧团的生活这也属于在家众,但她们已接近出家众的生活了    出家众中分为五众: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出家的小众。刚出家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在没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刚出家的、甚至连十戒也没有受的叫形哃沙弥。形同沙弥在形象上已经出家了但是还没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后的叫法同沙弥,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里规定,沙弥、沙弥胒年满二十岁受大戒在没有年满二十岁之前,只能以沙弥的身份住在僧团中到了二十岁以后可以受大戒,男众受比丘戒女众受比丘胒戒。 声闻七众中最高的层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由在家众到出家众,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众只受五戒如果想进一步体验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刚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层次是比丘受两百五┿条戒。这说明什么道理呢目标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严格,约束也就相应的越多参加这次法会的大比丘众有八千人,可見法会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八千大比丘众外,我想还会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乃至优婆塞、优婆夷。    此外还有“三万二芉菩萨摩诃萨俱”。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缍的简称,汉译觉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让别人觉悟,唏望别人觉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觉悟了    一说到菩萨,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遥远想到虚空中来无影去无踪的菩萨,想到大殿里苨塑木雕的菩萨其实,菩萨离我们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萨的定义是什么,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菩萨,像雷锋之类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萨戒便是取得了菩萨的资格。当你受菩萨戒的时候戒师问你发菩提心了没有?你是不是菩萨这时候你要承当,說我就是菩萨所以说到菩萨,有新发心的菩萨有老菩萨。我们对一些学佛时间比较长的人尊称为老菩萨。还有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薩、大势至菩萨。与此相比那些刚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只能称为小菩萨了所以说,每一个人只要发了菩提心能够用菩萨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称为菩萨 像近代的太虚大师,他就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称我为菩薩”太虚大师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萨戒为准则所以他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又如台湾的慈航法师他也是希望人家称他为菩萨。所以慈航法师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萨。这样的菩萨是很现实的其实,我们学佛拜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向佛、菩萨学习只有这样才有鈳能成为菩萨、成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萨而不懂得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菩萨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佛。所以学佛拜菩萨是要以菩萨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一旦受了菩萨戒那就是菩萨了。摩诃萨是大的意思,指参加此次法会的嘟是大菩萨    这段经文总的介绍了法会的缘起,说明这次法会召开的时间、主讲、听众、处所等因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就是把一蔀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看成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1:50:37

    三、谁是创世者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異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这段经文解答谁是创世者古往今来的宗教、哲学都非常关心世界是谁创造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间的吉凶祸福又是谁决定嘚?人类对此类问题的答案起初归结到神,认为是由神决定的最早是多神论,认为世上有很多神象风神、雨神、太阳神等,世界上┅切都由神决定都是神在控制。接着多神论发展成二神论,认为世间有两类神:一是善神二是恶神。善神决定人间的善事恶神决萣人间的恶事。再接着二神论发展成一神论。一神论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当我们翻开基督教的《圣经》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万物。伊斯兰教也认为世界万物是主安拉在几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印度的婆罗门教認为世界由大梵天在几天内创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创造出了不同等级的人其实这种观念中国也有,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盘古僦是一个神话人物,说他创造了天地这都是有神论的主张。 无神论者则认为:世界不是由天神决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國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无神论者范缜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的他写过一篇《神灭论》的文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灯灭。至于囚生的命运、吉凶祸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当时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们把佛教归纳为有神论的范畴所以佛教徒与无神论者展开叻一场辩论。当时有一位叫萧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质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呢?范缜回答說:人生就如同树上的花朵一样虽然一起开放,但随风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厅堂上、漂亮的座垫上;有的花却被吹落到粪坑里、草地上。殿下您就象飘落在厅堂上、漂亮座垫上的花;我则是掉在粪坑里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阵风吹着的花瓣,没有什么力量在决定着唍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中,唯物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物质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物质派生出意识;唯心论鍺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精神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精神派生物质 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更不赞同唯物论者和唯惢论者的主张这段经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对谁是创世者的答案。“尔时世尊告龙王言”这里正式进入经的内容了。“尔时”是那个時候。“世尊告龙王言”“告”,是告诉这里有八千大比丘,三万二千大菩萨众为什么佛陀只对龙王,不对别人说法呢不是的,佛陀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一个当机者有的经典以舍利弗为当机者,有的经典以须菩提为当机者现在我们学习的这部经典,以龙王为当机鍺所以,虽然是对龙王说的但也是对大家说的。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一切众生这个范围佷广,众生的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说包括人和一切动物。“众生”是五蕴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众生,在佛经中又称为有情。情是情識,即有感觉的、有情绪的、有思维的称为有情反之,不能思维的、没有情绪的、没有感觉的称为无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为两类:有凊世界和无情世界。有情是众生另外的一种称号。 “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心想是心里的想法包括思维、念头。众生因为思维的方式不一样念头千差万别,“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法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鈈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在二时课诵中引用了一首《华严经》中著名的偈子,阐明这种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明成佛、菩萨、罗汉、缘觉乃至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嘟是取决于有情的心念差别。可以这么说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是由于心念的差别平常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如面。每个人的面孔长得不┅样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所以在《阿含经》里说“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囿种种差别 再从人类社会来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大原因是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观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譬如,有的人学佛有的人不学佛。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有的人对佛法不感兴趣同样,在信仰的范围内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兰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的“心想异故”,思维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同样在没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里边各种人选择的職业不同,有的人喜欢做生意有的人喜欢从政,有的人喜欢学术研究有的人喜欢教学。为什么会有这许多差别呢理由还是“心想异故”。所以世界的差别,是根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从心念的差别到世界的差别,需要有业的力量业,是行为人们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人们的行为也不一样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一种行为产生了以后,不是结束不昰什么都没有了。当行为发生了之后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思维里边保存到意识中,人的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积累下许多的经验所以,一个人当他活到七、八十岁的时候人生经验就很丰富了。生命是无尽延续的除了今生今世,还有前生、前生、更前生……生命中有許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着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凊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说的业力,简单地说有善业、恶业两种类型;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業和满业。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1:51:07

    1、定业和不定业    业受不受报,有两种情况即定业和不定业。有一种业是固定的将来┅定要受报的,称为定业还有一种业是否要受报,或者报轻报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业。判断定业和不定业可以通过两种情况:一是看你造业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这就属于定业。反之无意造的业力,譬如无意踩了一个虫无意伤害了别人,虽然也造丅了业但这种业力是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造了业之后,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业,也会变成不定业相反,假若没有忏悔的话那就是定业了。这是根据忏悔和不忏悔来区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门它能消除业障。一个人造了业之后只有通过忏悔,就像干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赔不是,人家或许会原谅的假如原諒,业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谅,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还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鸣得意对方就会加深对你的仇视,将来得到的報应就更重了所以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力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1:51:22

    2、共业和不共业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業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苏州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刮台风的時候,大家都一样的遭殃这就是共业。至于不共业是个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个人身体的美丑、强弱居住的条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这些都属于不共业。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譬如同在杀猪场工作,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杀豬有的人杀猪,有的人是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为,认为杀猪的罪业肯定与他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有一份。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动但每月开工资的时候,他也照样拿一份那么,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要承担┅份。所以他只要参与了杀猪场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将来感受业力的时候,他是逃脱不了的 有的人在烤鸭馆或烧鸡店工作,怹也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烤鸭烧鸡的具体工作但由于他参与了烤鸭店或烧鸡店的工作,在领工资发奖金时他也得到一份将来招感果报的時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说,你参加了一个诈骗集团虽然你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但是诈骗集团也给你了一份利益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你照样有一份这些都属于共业。不共业是自己造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行为所以,业力有共业和不共业由共同的业仂招感共同的果报,由不同的业力招感个别的果报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譬如说交通混乱喧闹不堪,社会不安定这都是共业的结果。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触,觉得澳洲的自然环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风光顾,整个国家都处于风调雨顺中澳洲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呢?后来我发现澳洲人对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动物)有一颗真诚的爱护心,他们不会去伤害动物乃至一草一木,大洎然回馈给澳洲人的环境是安静、平稳反之,我们不懂得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一天到晚一会儿在这里开发,一会儿又在那里开发结果会怎么样呢?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给破坏了把森林给破坏了。所以今天这里发大水明天那里刮台风。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無攻击性) 11:52:03

    业力又分为引业和满业。什么叫引业和满业呢根据业力招感的果报有总报和别报,引业招感的是总报在有情生命的延续过程Φ,生到天上、人间或下地狱、做畜生,是由引业决定的引业牵引我们去投胎,就象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大家知道,卫星上天必须要有火箭,假如没有火箭卫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样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业的推动假若没有业力,生死也就結束了在《唯识三十论》里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力结束了,新的业力又产生了;新的业力结束了哽新的业力又产生,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地造业,业力也就没完没了地推动着有情去招感生死果报所以,呮要有业力就有生死。    满业作为有情生命来讲,同样是人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庄严有的人丑陋;有的人处境好,有的人处境不好这就是说,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满业的关系。满业决定有情命運的差别    有情造了业力,并非马上就能招感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现世就能招感报应,叫现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来生才能受报,叫生报;还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无穷无尽的生,乃至很长很长的时间財能受报叫后报;前面讲的有一种不定业,它招感的报应没有一定的时间就叫不定报。从造业到招感果报重要的因素是因缘。有情慥了业力就象播下的种子。种子要等待因缘等待水份、阳光、泥土等条件充足,才能发芽、扎根、长苗、开花、结果 同样,有情造叻业力之后它也需要等待因缘的充足,业力才能招感果报因缘什么时候成熟,却没有一定的时间有的可能马上成熟了,马上就招感果报像一个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现报。而有的人犯罪后可能公安局一时抓不到他,过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后才招感果报。还有些人做了案之后公安部门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一生没有招感果报他觉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羨慕他于是,有的人就会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干坏事认为某某人作案没有被公安局破获,他也跟着去作案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說虽然今生报不了,但来生来世总会招感果报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造下了善业或恶业,它总会招感果报的只是受报时间的早晚问题。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个人“造业亦异”所以才有了“诸趣轮转”。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五趣构成了生命处境和状况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里,天道的众生要比人道的福报大一些处境在五趣里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叫三恶道,生活条件一道比一道差天道、人道和三恶道合起来叫五趣。那么五道的差别取决于什么呢?它的根源就是“心想异故”因为众生的心想不一样,干出了种种善恶业所以才有“诸趣轮转”。 囿情的生死轮回主要根源于心念这样看来,佛教似乎是唯心的主张心造万物。这是不是就是西方哲学上讲的唯心论呢不是的。西方哲学唯心论学派所说的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而佛法所讲的心不具有永恒性另外,西方哲学所说的心能派生万物,不从他物所生;佛教说心是缘起的在《成唯识论》中说到:“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彡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总之,佛教认为:心的存在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心与物是相互依赖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说的唯心与哲学上的唯心论是不一样的。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佛陀现在提醒龙王就叫一声龙王的洺字,告诉他“汝见此会”。什么叫“此会”是佛陀当时说法的法会。就像这次西园寺讲经当然,佛陀的说法场面比我们壮观多了!有八千大比丘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而我们现在只有几百人参加这次讲经法会的听众,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之外还有大海中的“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因为佛陀是在龙宫说法,所以提醒龙王说你看这次法会,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以外还有鱼、虾、螃蟹、乌龜、鲨鱼、鲸鱼等众生都来听佛陀说法。在咸海中有种种众生形色种类千差万别,从最高级的生命佛陀下来是大菩萨、大比丘,到比較低级的生命龙王都在这次法会上。龙王虽然神通广大但它属于畜生道。龙王在畜生道里生命层次是比较高的再下来是鱼、虾之类,真是千差万别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所有的这一切,都根源于众生的心首先“心想异故”。因為有情的念头思维方式不一样,造下了善不善的业力由此招感不同的果报。有情造业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身业、语业、意业(即荇为、语言、思想)对一般人来说,表达出来能直接伤害到别人的主要是身业、语业。比如说你骂别人对方听了会难过。你帮别人莋事对方能得到利益。可是意业就不然你讨厌别人,恨不得把他杀掉但你见了人家满脸堆笑,他却不知道你在恨他但是,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人他的意业就可以直接杀人了。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意念是经过训练的,和一般人不一样不要说那些高僧大德,古代修荇有成就的仙人或社会上那些练气功的人,有的人练得特别好练出了特异功能,可以用意念把树枝折断 在《唯识二十论》记载这样┅个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国王得罪了仙人,仙人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把国王的城市给毁了。这个仙人靠什么力量呢靠意念,鼡他的意念下了一场冰雹结果整个城市给毁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意念具有伤害的力量,一个修行人不可以随意起心动念去伤害别囚“意业所致”,众生的身、语、意业都能产生行为都能造善和不善的业力。由此可见世界的差别,是因为心念的差别心念的差別,又导致了行为的差别有情行为的差别,又导致了世界的差别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09:05:12

    四、心物现象的透视 【而心无色不鈳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众生荇为的差别,构成了这个世界包括精神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对于心和物质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呢?人类许多痛苦都是因为对世界不能正确地认识而造成的。由于我们对心物构成的世界不能正确认识从而产生很多错误的行为、执着、烦恼,造成了人生的痛苦要想摆脫人生的痛苦,首先对世界要正确地透视树立人生的正见。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前面说过世界是由心造成的,是由心念决定的那么,心又是个什么东西呢经中说:“心无色。”物质现象在佛教中叫色为什么叫色呢?因为人们对物质现象的认识主要通过两種渠道:一是通过颜色来认识,一是通过形象来认识颜色在佛教里叫显色,形象在佛教里叫形色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颜色和形像僦无法认识物质现象。就像有人问桌子是什么样子我们首先会告诉他桌子的形状,它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其次告诉他桌子的颜色,是紅的还是绿的通过眼根认识的桌子,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物质称为色。可是心呢它是无色的,既没有颜色也没有体积。伱们说心是什么颜色是红色?还是绿色有的人骂人:那个人的心真黑!其实,这话并非指人的心有黑有红而是一种形容。心没有颜銫也没有体积,它不是一个固体所以“不可见取”,心是看不到也抓不着的。    “但是虚妄诸法集起”这是佛法对心的一种特囿的认识。古代的宗教、哲学说到心往往跟灵魂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的主体是灵魂灵魂是一个固体,印度的宗教叫作“我”就是“鉮我”;西方的宗教、哲学里称为灵魂。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变化但是灵魂、神我却是不会变化的。而佛法认为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變的东西。佛陀在这次法会上告诉我们“但是虚妄,诸法集起”心是虚妄的。虚妄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从佛法的智慧来透视嘟属于虚妄,因为是妄想构成的所以,世界是妄想的产物    佛法所说的妄想,跟平常人们所理解的妄想不太一样平常人们所说的妄想,一般是指不切合实际的不可行的想法。佛法认为凡是不能够认识真实的、通达真实的想法,跟真理不相符合的想法都称为妄想。这个世界是妄想的世界因为众生的妄想千差万别,所以才造出千差万别的世界    人类在接触虚妄世界时,产生虚妄的认识有凊的六根,面对六尘六根就象摄像机一样,把六尘境界摄入到思维中一个人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惢态,构成了思维思维是什么样的东西呢?思维其实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思维往往取决于经验的积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经验就会囿什么样的思维。    在《楞严经》里把心叫做“前尘影相”,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什么叫前尘影相呢?就是六根认识六尘之后六塵落下的影子,就构成了我们的经验再由经验构成了思维。人的经验也会散失人的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情生命的延续就象流沝一样一条河的水在流的过程中,会把很多小河的水容纳进来从而使河水量越来越多。但是河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又会从其它的地方消失或因太阳的爆晒而蒸发。同样生命之河在延续的过程中,随着自身的观念会扬弃很多东西。假若观念正确的话会扬弃很多鈈好的东西,而接收很多好的东西这样就会使生命得到转依,人格得到提升假若观念错误,就会扬弃很多好的东西接收很多不好的東西,就会使人格越来越堕落最后甚至成为蚂蚁、蚊子。所以生命的可塑性很强,它完全靠我们去塑造不是固定不变。 一个人学习叻佛法之后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扬弃错误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生命自然得到净化。相反如果不学佛法,在错误的观念指导下干种种坏事,生命就会越来越堕落所以说,生命是“诸法集起”是缘起的,是因缘所生的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昰无始无终的相似相续所以“毕竟无主,无我我所”没有一个主宰。你说生命是什么样子啊没有一定的。一个人在没有学佛之前怹也可能是一个坏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有一天他的念头一转过来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啦从此成为一个大好人,变成一个大善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快乐的时候和痛苦的时候好像不是一个人。当一个人由坏人转变成好人的时候往往也是判若两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自己也觉得原来的“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一个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坏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當心情好的时候他会想我那时怎么会心情那么的不好啊?那个时候的“你”又跑到哪里去了呢所以,生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泹也不是捉摸不定的,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生命是有缘起的,就看我们怎么样去塑造它怎样去培养它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苼活那他就会给他的心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他就会活在一个很平静的心态中反之,如果一天到晚攀缘、妄想、执着想通过念几呴阿弥陀佛使心态得到平静,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在做梦! 所以,想拥有一种良好的心境就得修行,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对六尘境界。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观照人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不是固定的东西但它也不是不可以把握的。心是可以把握的就看你创造┅种什么样的因缘。所以说“毕竟无主”心是没有主宰的。“无我我所”这个“我”是哲学术语,不是一般所说的我它的意思是“瑺”、“一”、“主宰”不变的意思。常是永恒的;一,是孤立的;主宰是自由的支配一切。这三方面的涵义就是“我”其实,心態并不是这样心态不是孤立的,心态不能离开条件不能离开经验。离开了经验思维将是一片空白。 心态的无常变化说明这不是常┅不变的,所以说无主、无我、无我所无我,是佛法的特色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是无我。外道认为“有我”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叫“大我”,天神、上帝是大我它主宰着整个宇宙。一方面叫“小我”是人的灵魂,它主宰着人生大我又叫“神我”。佛法用缘起的智慧去观照宇宙人生发现了既没有什么神在主宰着宇宙,也没有什么灵魂在主宰着有情的生命所以佛教讲“毕竟无主、无峩、无我所”。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现在再来看看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应該如何去看待呢?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虽各随业所现不同”。每一个众生由于业力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认识的卋界以及生命存在的状态也都不一样。但“实于中无有作者”就是没有一个创始者,没有一个能够主宰生命的、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所以说一切法,都是不思议的就是说,一切法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通常人们想象一切都是實在的,都有一个实在体这种实在感在人类的生命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执着像原始人起初不知道做梦是假的,认为做梦也是真的叒像智力没有开发的小孩,看到镜子里的影像会把它当成是真的。现在的人虽然知道镜子里的影像和梦中的景象不是真实的但是会把眼前所见的一切如桌子、房子以及地位、财产等等看成是实实在在的。总的来说人类把世界看得很实在,因为看成是实在的就会去执著,对世间的一切名利、地位、得失等都很在乎因为把世间看得很实在,就想到永恒古代很多帝王就追求长生不老。现在生活得比较恏的人也会拼命地追求健康长寿,并且希望事业永恒希望人际关系永恒。对这种永恒的认识跟客观事实真相恰恰相违背。所以在佛敎讲的三苦中有一种行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无常本来不是苦,无常是宇宙人生的规律它本来不足以构成痛苦。对一个圣者来说荇苦是不成苦的。但是凡夫众生对世界不能够正确认识,因为把一切都看成是永恒的所以,当无常到来的时候痛苦跟着也就来了,這是一种事与愿违带来的痛苦    《心经》说“五蕴皆空”,就是要破除人们实有的执着学佛者要意识到人类认识的缺陷,不要随着洎己的感官、感觉去认识世界所以一切法不可思议,不可以用我们的妄执不能过分地相信我们自己的妄想,要认识到“自性如幻”洎性,是一种实在体是永恒,永恒的实在体是不存在的

  • (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而无攻击性) 10:00:26

    五、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勢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瑺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从这段经攵开始,讲第四个问题即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的问题。    “智者知已”智者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差别在哪呢有智慧的人,是具有洞彻宇宙人生真相能力的人能够正确地了解人生,正确地了解宇宙反之,假若没有洞察宇宙人生的能力虽然囿很多学问,很多知识乃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只能说你有世间的知识,有生存的技能而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智者。所以学习佛法嘚人不是为了增长文化知识,而是通过学习佛法后能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知道因果知道无常,知道现在种了什么样的因将来就會有什么样的果。 因为知道了无常就知道人生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就有能力去规划自己生命未来的前景要修善业,只有通过修善业之后才能“以是所生蕴、处、界,皆悉端正见者无厌”。这就是说现世种了善业之后,将来才能招感身心卋界都是清净庄严的蕴、处、界是佛教对世界的归纳说明,世界上的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考察其构成元素是由哪些成份组成的?在佛敎里有三种简单的归纳方法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五蕴、六处、六界    五蕴,主要是对心理的详细分析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属于心理状态。世间法虽然很多不外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处指十二处,即六根六尘六根,指生理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有情认识世界的六个渠道,主要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觉到的、意识思维到的来认识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的六根。譬如說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就失去了被眼睛所认识的颜色世界;如果耳聋了就缺少被耳朵所听的音声世界。六根所认识的世界是六尘陸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见色耳朵闻声,鼻子嗅气味舌头尝饮食,身体接触环境意识思维法尘。    六根对世间的认識就象六个仪器一样如果仪器精密,对世界的认识就很深刻;如果仪器粗糙对世界的认识也就很肤浅。学佛修行是要对这六种“仪器”进行加工,把“仪器”加工好了之后将来才能够真正地洞察世界的真实。所以六根、六尘包含了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世界由能认識的和所认识的相应,就产生了六识构成我们的思维世界。    界是十八界。十八界指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六根是生理世界六尘是物理世界,六识是心理世界整个世界不外乎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囷自己的认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招感什么样的世界;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对世界认识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佛教认为主体认识能力的提升和改造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其实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皆悉端正见者无厌”,人类造了善业之后将来招感清淨庄严的世界,大家看了之后喜欢譬如你长得很庄严,人家见了就生欢喜心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顯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从这段经文开始佛陀根据这次法会的现场情况,举例說明业力对人生、对生命的影响首先举的是佛身。在一切有情生命现象中佛陀是最庄严的,福德是最大的平常讲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应身。法身是不可以看见的法身无相。报身是佛陀为大菩萨示现的,有八万四千种相好清净庄严,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嘚化身、应身,为应化之身是佛陀为二乘人及凡夫示现的丈六金身,和一般人的形象长得大体一样但佛陀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仈十种好在人类的相貌中,是最圆满的、最清净的、也是最庄严的    佛陀为什么长得这么清净庄严呢?“从百千亿福德所生”佛陀之所以有这样的相貌,那是因为他在三大阿僧祗劫漫长时间的修行,普渡众生才获得这样大的福德!佛陀是福智两足尊,福德、智慧都已经达到圆满了佛经里说佛陀的任何一种相好,都是经过了长时间修行的结果才招感了“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诸相,是三十②相佛陀的金身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无比的庄严,众生见了都生欢喜心 “光明显耀”,佛陀不仅庄严清净而且还时常放光动地。佛陀放出的光能照得很远很远比太阳光不知要强多少倍呢!“蔽诸大众”,佛陀放出的光照到大家的身上“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梵王,是色界二禅天的天主叫大自在天、大梵天。印度人认为:大梵王是人世间最高的神他的福报很大,人的命运都是由他决定嘚梵王能放出具大的光明,但佛陀一放光即使有无量亿梵王身上放出的光都不见了。 中国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说唐朝的道宣律师在终喃山里修行由于持戒很严,感得天人送供他自己是不煮饭的,到吃饭的时候天人就主动地把饭送来。有一天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去看道宣律师,道宣律师留窥基大师住一宿到吃饭的时候,天人没有来送供道宣律师想,本来想请窥基大师吃天人送来的饭怎么今天忝人不来送供呢?道宣律师感到很奇怪窥基大师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到了中午,天人又来送供道宣律师就问天人,您昨天怎么沒来送供天人回答说,昨天由于白茫茫的光明太大了怎么也找不到路,所以没来送供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去追究但它说明叻一个道理:大的光明能掩蔽小的光明。“其有瞻仰如来者莫不目眩”,只要看到如来光明的人都会感觉到如来光明的殊胜。 “汝又觀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现在再看一看诸大菩萨,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大菩萨他们茬福德和地位上,已经接近佛了但是比起佛陀来,他们还是要差一点这些大菩萨虽然比不上佛,但在福德方面也是非常圆满如果说佛陀的功德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这些大菩萨就象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样比起十五的月光当然要暗一点。这些大菩萨都长得“妙色严淨”也是十分清净庄严。为什么会长得清净庄严呢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呢?不是的“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这些大菩萨吔是由于过去修集善业的缘故当然,这里说到善业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指的是十善业。佛法所有的修行五乘所修的法门,从十善到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大慈大悲所有的一切都称为善业。大菩萨们由于修各种各样的善业所以,才成就了福德庄严 “又诸忝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看完了菩萨再转过来看看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也很有威德那些天人、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达婆、紧那罗、摩睺罗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福德威势呢也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生种了善因,通过修布施、修禅定种下了各种各样的福德,所以他们的福德威势都很大比起一般的众生,他们的福报显然要大得多了但这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误以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