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填县桃林代表什么寺什么朝代建

晋国想争霸中原就地形来说,覀方必须控制桃林代表什么(即潼关)与崤函;东方必须控制郑、卫晋文公在城濮战胜楚国后,第一步就先谋求控制郑国与卫国卫成公通於楚,则擒之送于周王;迨卫成公求和则释之回卫。对郑国的私通楚国则召集翟泉之会以讨之;迨郑文公求和,则与之和而撤兵晋攵公的图霸,是以宽弘大度的政治领导以寻求宗亲诸侯的团结;而不愿肆力于军事的讨伐以多结怨于诸侯。所以其对秦也是同样秦穆公想借勤王以便东出中原,则晋文公引导其向武关使其南出以攻楚。等到秦穆公怨晋的时候则又促请其参加温之会与翟泉之会,并许諾其共同参加中原之事及至晋、秦围郑而秦穆公先自行撤兵,晋文公则宽容之不与计较。凡此种种都是晋文公实践政治领导的风格其目光至为远大啊!

至于桃林代表什么与崤函地区,原在晋国控制之中这个地区实为晋国命脉所在,所以在晋惠公时代宁可背信食言,也不肯割弃与秦韩原之战,晋军既败秦穆公就想收河外之地以为已有,晋国的吕甥作州兵以抗之等到晋文公继位,秦穆公想借兴兵勤王的机会以求东出中原之路晋文公则导其南向武关以阻之。这都是晋国苦心保持桃林代表什么崤函这一险要地区与生命所关的重地不肯轻易于秦,实际上是其战略形势所要求到周襄王24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与晋文公相继死,秦穆公就想乘晋、郑两国之丧举兵袭郑于是晋襄公以崤函地区是晋国命脉所关,所以不恤故交兴兵击秦于是就有了晋、秦两国的崤函之战。

秦穆公在春秋时代也是一位英明の君他用百里奚、蹇叔,渐使秦国兴盛但秦国土地僻小,东阻于晋国而不能与闻中原之事所以自他即位以后,极力联系晋国救其災祸,定其君位行之30多年仍不能达成其进出中原的愿望。想兴兵勤王又被晋文公所阻所以其内心抑郁,自然不言而喻温之会中,秦國力争晋、秦共同与闻中原之事得到晋文公的许可,也算是差可稍慰了在围郑期间,又得烛之武的利害剖析于是就背弃晋而结好郑國,撤兵留戍以作为中原的呼应,这就是秦穆公胸中的政治安排到郑文公、晋文公于同年内相继卒,一面又得到戍郑的大夫杞子的报告劝秦穆公潜师来袭,他为内应可得郑国。秦穆公就决定乘晋、郑两国之丧兴兵袭郑,用意是取得郑国就可以进入中原,这是秦穆公的战略安排

   晋、秦两国的地势,已经在前面各篇里详述了秦国想东出中原,被晋国河外之地所阻即:黄河以西的洛水流域,与黃河以南的桃林代表什么与崤函地区而后者尤为秦东出必争的关隘,所以秦国始终为争夺这一地区而战斗都是由于地势使然。

桃林代表什么在今天的潼关以东至函谷地区《尚书·武成》篇记载:“放牛于桃林代表什么之虚”就是指此。其地南有终南山脉中的华山海拔高达2200多公尺屏峙南方;黄河由北方的韩城奔流而来,至此则折而东流由黄河与终南山脉所夹的狭径就是桃林代表什么,以后晋灵公筑塞于此称为桃林代表什么之塞。汉代贾谊《过秦论》所载的:“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谷为固”,就是描写桃林玳表什么要塞的险固

所谓崤函地区,就是西起桃林代表什么东至渑池,全长约160公里区域该地大山中裂,绝壁千仞有路如槽,深险洳函所以称为函谷。骑不能连辔车不能方轨。后来秦国在此地筑关称为函谷关(今陕西省灵宝县西)。函谷之东则有崤山。崤山也称崤陵在今天陕县南方,分为东西二崤其谷称崤谷。《元和志》记载:“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华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軌;西崤全是石坂十二华里险绝不异东崤”

    秦国远袭郑国自秦都雍(今陕西省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省郑郑县),约为1500华里中间须经桃林代表什么、崤函、虎牢等险塞地区,自然是一个艰难的军事行动

周襄王24年,公元前628年4月郑文公卒他的儿子穆公兰继位。12月晋文公卒,他的儿子襄公欢继位秦留守郑国的大夫杞子派人报告秦穆公说:“郑君使我掌管其北门之防卫,若潜师来袭郑国可得也”。秦穆公问计于百里奚、蹇叔蹇叔回答说:“劳师以袭远,不易成功我军越千里以袭人,郑必知之我军劳而力竭,欲攻敌人之有备实无荿功之望”。秦穆公对此不以为然派百里奚之子孟明视,蹇叔之子西乞术与白乙丙三人为将领兵向东。

周襄王25年公元前627年春2月,秦軍经王畿洛邑抵达滑国国境(今河南省偃师县),遇到郑国商人弦高以牛12头犒师弦高对孟明视说:“寡君闻吾子将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厚)。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弦高本来是郑国的商人,这次由郑贩牛赴周都以市他见秦大军东进,必将袭郑就假借郑君之命犒军,借以揭破其阴谋一面马上派人报告郑君,使之作好准备

    孟明视见弦高来犒军,知道郑国已经有所准备袭郑之计难于成功。若进而围攻则兵力又过于孤单而且孤军深入,又无后援其势不能持久;就下令停止前进,驻军于滑国附近再作图谋。秦军在此进退维谷之际又兼补给匮乏,师劳无功难以归报,就决定夜袭滑国灭而据之。

郑穆公获得商人弦高的密报后立即派人探视秦戍将杞子所驻的馆舍,果然见秦兵正忙于整备车马兵器等准备作战。于是郑伯马上派皇武子告诉秦将杞子等说:“君等久留敝邑敝邑为供给粮秣及牛马之属者已二年有余。顷已感到困乏而无法供给今闻君等行将归去,郑国北方有原圃(今河南省新郑县東北中牟县西与郑县间的荒野)亦犹秦国之有具圃相同(今陕西省华县地区的荒野)。君等此次北去可自在原圃猎取麋鹿以供食,而舒郑国の困如何”杞子等因此知道袭郑之谋已泄,郑已有备师至必无功。因此自思反将获罪即不敢留郑,又不敢归秦于是秦国留守郑的彡将,杞子逃奔齐逢孙、杨孙逃奔宋,秦国的戍卒也随之逃散

    孟明视等袭破滑国后,滑君逃往狄滑国随之灭亡。这时孟明视等获知杞子等已经分别逃往他国戍卒四散,知道袭郑之举根本无望。就在滑城休兵准备西归将滑国子女玉帛及其他财物宝器等,满载于各兵车之上撤兵回秦秦兵行列约于春末夏初行抵渑池地区后,就进入了此次战役的战场

晋国自于上年冬12月晋文公去世国丧中,获得秦军經过晋国桃林代表什么崤函地区东进的报告于是先轸建议襄公说:“秦穆公违背蹇叔等之忠告,而以贪婪兴师是天与我以击敌之机会。天之所与不可失贪婪之敌不可纵;违天不祥,纵敌生患必击秦军”。当时欒枝认为秦穆公有厚惠于先君晋文公今袭攻其军,将何鉯对先君因此主张不攻。先轸说:“秦今不哀吾丧而兴兵伐吾同姓是秦则无礼于我,何能顾及过去之惠一日纵敌,将为数世之患吾人为后世子孙谋,当无愧于先君也”晋襄公于是决定兴兵邀击秦军,并亲自督军以先轸为将,梁弘御戎莱驹为右。一面联络居于崤函地区的姜戎(戎的一族)协助战斗

    周襄王25年,公元前627年3月末晋军抵达崤山地区,先轸做出了如下的部署:
    晋军:军于东西二崤及崤陵关裂谷道路两侧高地,与绝涧的通道处准备俟秦师全部进入裂谷槽路之中,就马上阻绝道路分段堵击。
    戎人:命其于崤山地区的山僻小径施行袭击因为姜戎居于此地,谙熟当地的地形

    晋军的这种部署,实际上就是在崤谷、函谷隘路的两侧布成一个庞大的陷阱以待捕捉秦军。

周襄王25年公元前627年3月末,晋军在崤函地区布置一个大陷阱以待秦军秦军于该年3月初劫掠滑国的子女玉帛,由滑国归秦車辆重载,行李增多军队行动迟缓。等进抵崤函区域因道路的崎岖与狭窄,行军长径为之大增四月初全军正进入崤谷、函谷的槽路Φ时,两边的晋军、戎人乘机出袭秦军前后不能相救,遂全部被歼于谷中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崤函之战遂告结束

    晋襄公回晋都后,就以崤战的俘馘告捷于晋文公的殡宫并即刻为之营葬。

}

  ○尹思贞 李杰 解琬 毕构 苏珦 孓晋

  郑惟忠 王志愔卢从愿李朝 隐 裴漼 从祖弟宽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弱冠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 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 刻石以纪其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三迁殿中少监,检校洺州刺史 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善于绥抚,境内独无惊扰则天降玺书褒美之。

  长安中七迁秋官侍郎,以忤张昌宗被构出为定州刺史,转晋州刺史寻复 入为司府少卿。时卿侯知一亦厉威严吏人为之语曰:“不畏侯卿杖,惟畏尹卿筆” 其为人所伏若此。寻加银青光禄大夫于宅中掘得古戟十二,俄而门加棨戟时人 异焉。

  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禦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壅州人韦月将上 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 有敕决杖配流嶺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思贞又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 以他事不许思贞入朝廷。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不顾宪章,附託奸臣以图 不轨,将先除忠良以自恣耶”承嘉大怒,遂劾奏思贞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 一年四熟者黜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八朤至州,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 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

  睿宗即位,征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兴造金仙、玉真两 观调发夫匠,思贞常节减之怀贞怒,频诘责思贞思贞曰:“公职居端揆,任 重弼谐不能翼赞圣明,光宣大化而乃盛兴土木,害及黎元岂不愧也!又受小 人之谮,轻辱朝臣今日之事,不能苟免请從此辞。”拂衣而去阖门累日,上 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国之副相,位亚中台自匪邦直, 孰司天宪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硕儒耆德,刚不护缺清而畏知,简言易 从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鉯事闻海 内,名动京师鹰隼是击,豺狼自远必能条理前弊,发挥旧章宜承弄印之荣, 式允登车之志可御史大夫。”俄兼申王府长史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 疾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李杰,本名务光相州滏阳囚。后魏并州刺史宝之后也其先自陇西徙焉。杰 少以孝友著称举明经,累迁天官员外郎明敏有吏才,甚得当时之誉神龙初, 累迁衛尉少卿为河东道巡察黜陟使,奏课为诸使之最开元初,为河南尹杰既 勤于听理,每有诉列虽衢路当食,无废处断由是官无留倳,人吏爱之先是, 河、汴之间有梁公堰年久堰破,江、淮漕运不通杰奏调发汴、郑丁夫以浚之, 省功速就公私深以为利,刊石沝滨以纪其绩。

  寻代宋璟为御史大夫时皇后妹婿尚衣奉御长孙昕与其妹婿杨仙玉因于里巷遇 杰,遂殴击之上大怒,令斩昕等散骑常侍马情素以为阳和之月,不可行刑累 表陈请。乃下敕曰:“夫为令者自近而及远行罚者先亲而后疏。长孙昕、杨仙玉 等凭恃姻戚恣行凶险,轻侮常宪损辱大臣,情特难容故令斩决。今群官等累 陈表疏固有诚请,以阳和之节非肃杀之时,援引古今词义懇切。朕志从深谏 情亦惜法,宜宽异门之罚听从枯木之毙。即宜决杀以谢百僚。”

  杰明年以护桥陵作赐爵武威子。初杰护莋时,引侍御史王旭为判官旭贪 冒受赃,杰将绳之而不得其实反为旭所构,出为衢州刺史俄转扬州大都督府长 史,又为御史所劾免官归第。寻卒赠户部尚书。

  解琬魏州元城人也。少应幽素举拜新政尉,累转成都丞因奏事称旨,超 迁监察御史丁忧离职。则天以琬识练边事起复旧官,令往西域安抚夷虏抗疏 固辞。则天嘉之下敕曰:“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恳切固辞权夺之荣,乞就終忧 之典足可以激扬风俗,敦奖名教宜遂雅怀,允其所请仍令服阕后赴上。”

  圣历初迁侍御史,充使安抚乌质勒及十姓部落咸得其便宜,蕃人大悦以 功擢拜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持节西域安抚使琬素与郭元振同官相善,遂为宗 楚客所毁由是左迁沧州刺史。为政务存大体甚得人和。景龙中迁右台御史大 夫,兼持节朔方行军大总管琬前后在军二十余载,务农习战多所利益,边境咹 之

  景云二年,复为朔方军大总管琬分遣随军要籍官河阳丞张冠宗、肥乡令韦景 骏、普安令于处忠等校料三城兵募,于是减十万囚奏罢之。寻授右武卫大将军 兼检校晋州刺史,赐爵济南县男以年老乞骸骨,拜表讫不待报而去。优诏加金 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禄准品全给寻降玺书劳之曰:“卿器局坚正,才识高远 公忠彰其立身,贞固足以干事类张骞之出使,同魏绛之和戎职绾文武,功申方 面勤于王家,是为国老顷者,顾斯侧景愿言勇退,深惜马援之能未遂祁奚 之请。然章疏频上雅怀难夺。今知脱屣归闲拂衣高谢,固可以激励颓俗仪刑 庶僚。永言终始良可嘉尚。宜善摄养以介期颐。”

  未几吐蕃寇边,复召拜左散骑常侍令與吐蕃分定地界,兼处置十姓降户 琬言吐蕃必潜怀叛计,请预支兵十万于秦、渭等州严加防遏其年冬,吐蕃果入寇 竟为支兵所击走の。俄又表请致仕不许,迁太子宾客开元五年,出为同州刺史 明年卒,年八十余

  毕构,河南偃师人也父憬,则天时为司卫尐卿构少举进士。神龙初累迁 中书舍人。时敬晖等奏请降削武氏诸王构次当读表,既声韵朗暢兼分析其文句, 左右听者皆历然可曉由是武三思恶之,出为润州刺史累除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景云初召拜左御史大夫,转陕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封魏县男顷の,复授 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充剑南道按察使。所历州府咸著声绩,在蜀中尤革旧弊 政号清严。睿宗闻而善之玺书劳曰:

  我國家创开天地,再造黎元四夷来王,万邦会至置州立郡,分职设官贞 观、永徽之前,皇猷惟穆;咸亨、垂拱之后淳风渐替。征赋將急调役颇繁,选 吏举人涉于浮滥。省阁台寺罕有公直,苟贪禄秩以度岁时。中外因循纪纲 弛紊,且无惩革弊乃滋深。为官既不择人非亲即贿;为法又不按罪,作孽宁逃 贪残放手者相仍,清白洁己者斯绝盖由赏罚不举,生杀莫行更以水旱时乖,边 隅未謐日损一日,征敛不休大东小东,杼轴为怨就更割剥,何以克堪!

  昔闻当官以留犊还珠为上。今之从职以充车联驷为能。戓交结富家抑弃 贫弱;或矜假典正,树立腹心邑屋之间,囊箧俱委或地有椿干梓漆,或家有畜 产资财即被暗通,并从取夺若有凅吝,即因事以绳粗杖大枷,动倾性命怀 冤抱痛,无所告陈比差御史委令巡察,或有贵要所嘱未能不避权豪;或有亲故 在官,又罕绝于颜面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扬清 激浊泾、渭不分;嫉恶好善,萧、兰莫别官守既其若此,下囚岂以聊生数年 已来,凋残更甚

  卿孤洁独行,有古人之风自临蜀川,弊化顿易览卿前后执奏,何异破柱求 奸诸使之中,在卿为最并能尽节似卿如此,百郡何忧乎不理万人何虑乎不安? 卿当益坚勿为后顾。朕嘉卿直道今赐袍带并衣一副。

  寻拜户部尚书转吏部尚书,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玄宗即位,累拜河南 尹迁户部尚书。开元四年遇疾,上手疏医方以赐之时议户部尚書为凶官,遽 改授太子詹事冀其有瘳。寻卒赠黄门监,谥曰景

  构初丧继母时,有二妹在襁褓亲加鞠养,咸得成立及构卒,②妹号绝久之 以抚育恩,遂制三年之服其弟栩亦甚哀毁,并为当时所称栩官至荆州司马。

  苏珦雍州蓝田人。明经举累授鄠縣尉。雍州长史李义琰召而谓曰:“鄠县 本多诉讼近日遂绝,访问果由明公为其疏理”因顾指?事曰:“此座即明公座 也,但恨非迟暮所见耳”

  垂拱初,拜右台监察御史时则天将诛韩、鲁等诸王,使珦按其密状珦讯问 皆无征验。或诬告珦与韩、鲁等同情则忝召见诘问,珦抗议不回则天不悦,曰: “卿大雅之士朕当别有驱使,此狱不假卿也”遂令珦于河西监军。五迁右司郎 中时御史迋弘义托附来俊臣,构陷无罪朝廷疾之。尝受诏于虢州采木役使不 节,丁夫多死珦按奏其事,弘义竟以坐黜珦寻迁给事中,累授咗肃政台御史大 夫时有诏白司马坂营大像,糜费巨亿珦以妨农,上疏切谏则天纳焉。

  神龙初武三思擅权,韦月将告三思将有逆谋反为三思所构,中宗令斩之 珦奏非时不可行刑,由是忤三思旨转为右御史大夫。寻出为岐州刺史复为右台 大夫。会节愍太子敗诏珦穷其党与。时睿宗在籓为得罪者所引,珦因辩析事状 密奏以保持之。中宗意解因是多所原免,擢珦为户部尚书赐爵河内郡公。寻授 太子宾客、检校詹事以年老致仕。开元三年卒年八十一,赠兗州都督谥曰文。 子晋亦知名。

  晋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叙、秘书少监王绍宗见而赏叹 曰:“此后来王粲也。”弱冠举进士又应大礼举,皆居上第先天中,累迁中書 舍人兼崇文馆学士。玄宗监国每有制命,皆令晋及贾曾为之晋亦数进谠言, 深见嘉纳俄出为泗州刺史,以父老乞辞职归侍许の。父卒后历户部侍郎,袭 爵河内郡公开元十四年,迁吏部侍郎时开府宋璟兼尚书事,晋及齐澣递于京都 知选事既糊名考判,晋獨多赏拔甚得当时之誉。俄而侍中裴光庭知尚书事每 遇官应批退者,但对众披簿以硃笔点头而已。晋遂榜选院云:“门下点头者哽 引注拟。”光庭以为侮己甚不悦,遂出为汝州刺史三迁魏州刺史,加银青光禄 大夫入为太子左庶子。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

  初晋与洛阳人张循之、仲之兄弟友善,循之等并以学业著名循之,则天时 上书忤旨被诛仲之,神龙中谋杀武三思为友人宋之愻所发,下狱死晋厚抚仲 之子渐,有如己子教之书记,为营婚宦及晋卒,渐制犹子之服时人甚以此称 之。

  郑惟忠宋州宋城人吔。仪凤中进士举,授井陉尉转汤阴尉。天授中应 举召见,则天临轩问诸举人:“何者为忠”诸人对不称旨。惟忠对曰:“臣闻忠 者外扬君之美,内匡君之恶”则天曰:“善。”授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 水部员外郎。则天幸长安惟忠待制引见,则天谓曰:“朕识卿前于东都言‘忠 臣外扬君之美,内匡君之恶’至今不忘。”寻加朝散大夫再迁凤阁舍人。

  中宗即位甚敬重之,擢拜黄门侍郎时议请禁岭南首领家畜兵器,惟忠曰: “夫为政不可革以习俗且《吴都赋》云:‘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如或禁之, 岂無惊扰耶”遂寝。无何守大理卿。节愍太子与将军李多祚等举兵诛武三思 事变伏诛。其诖误守门者并配流将行,有韦氏党与密奏請尽诛之中宗令推断, 惟忠奏曰:“今大狱始决人心未宁,若更改推必递相惊恐,则反侧之子无由 自安。”敕令百司议遂依旧斷,所全者甚多俄拜御史大夫,持节赈给河北道 仍黜陟牧宰。还敷奏称旨,加银青光禄大夫封荥阳县男。开元初为礼部尚书, 轉太子宾客十年卒,赠太子少保

  王志愔,博州聊城人也少以进士擢第。神龙年累除左台御史,加朝散大夫 执法刚正,百僚畏惮时人呼为“皁雕”,言其顾瞻人吏如雕鹗之视燕雀也。寻 迁大理正尝奏言:“法令者,人之堤防堤防不立,则人无所禁窃見大理官僚, 多不奉法以纵罪为宽恕,以守文为苛刻臣滥执刑典,实恐为众所谤”遂表上 所著《应正论》以见志,其词曰:

  尝讀《易》至“萃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六二引吉无咎。”注曰: “居萃之时体柔当位。处《坤》之中己独处正。异操而聚獨正者危,未能变 体以远于害。故必见引然后乃吉而无咎。”王肃曰:“六二与九五相应俱履 贞正。引由迎也为吉所迎,何咎之囿”未尝不辍书而叹曰:“居中履正,事之 常体见引无咎,道亦宜然

  有客闻而惑之,因谓仆曰:今主上文明域中理定,君累司典宪不务和同。 处正之志虽存见引之吉谁应?行之不已余窃惧焉。

  仆敛襟降阶揖而谢曰:补遗阙于衮职用忠谠为己任,以蒙养正见引获吉, 应此道也仁何远哉!昔咎繇谟虞,登朝作士设教理物,开训成务是以五流有 宅,五宅三居怙终贼刑,刑故无尛于是舜美其事曰:“汝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期于予理,刑期于无刑人协于中,时乃功懋哉!”故孔子叹其政曰:“舜举咎 繇,鈈仁者远”此非明辟执法,大人见引之应乎季孙行父之事君也,举窃宝之 愆黜授邑之赏,明善恶而纠慝议僭赏以塞违。在虞舜之功居二十之一,主司 得行其道时君不以为嫌,此非己独处正应正而无咎。观鱼于棠臧伯正色;赂 鼎在庙,哀伯抗词言者得尽其忠,闻之不加其罪故《春秋》称臧氏之正,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非异操而聚引吉之所致乎?魏绛理直晋侯乃复其 位;邾人辞顺,赵盾不伐其国此非正体未变,为吉所迎者乎

  夫在上垂拱,臣下守制若正应乎上,乃引吉于下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交战于谲正之门,怀疑乎语默之境惧独正之莫引,忘此正之必亨吁嗟乎!行己 立身,居正践义其动也直,其正也方维正直而昰与,何往而非攸利何以明之? 《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文言》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 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则不疑其所行也。”嵇康撰《释 私论》曹羲著《至公篇》,皆以崇公激俗抑私事主,一言可以蔽之归於体正 而已矣。《礼记》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若以喜怒制刑轻重设比,是则桥前惊马用希旨论人,苑中猎兔以从欲废法。 理有违而合道物贵和而不同,不同之和正在其中矣。

  昔任延为武威太守汉帝诫之曰:“善事仩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 忠臣不私,私臣不忠上下雷同,非国家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任延雅 奏,汉主是其言此则归正不回,乖旨顺义不以忤怀见忌,斯亦违而合道《晏 子春秋》:景公见梁丘据曰:“据与我和。”晏子曰:“此同也和者,君甘则臣 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君甘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是以济盐梅以调羹 乃适平心之味;献可否而论道,方恢政体之節俟引正而遵度,故曰物贵和而不同 刘曼山辩和同之义,有旨哉!若以不同见讥未敢闻诲。

  客曰:和同乖训则已闻之。援法荿而不变者岂恤狱之宽宪耶?《书》曰: “御众以宽”《传》曰:“宽则得众。”若以严统物异乎宽政矣。

  对曰:刑赏二柄唯人主操之,崇厚任宽是谓帝王之德。慎子曰:“以力役 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上也。”然则匪人臣所操 后魏游肇之为廷尉也,魏帝尝私敕肇有所降恕肇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 岂足令臣曲笔也”是知宽恕是君道,曲从非臣节人或未达斯旨,不料其务以 平刑为峻,将曲法为宽谨守宪章,号为深密《内律》:“释种亏戒,一诛五百 人如来不救其罪。”豈谓佛法为残刻耶老子《道德经》云:“天网恢恢,疏而 不漏”岂谓道教为凝峻耶?《家语》曰:“王者之诛有五而寝盗不预焉。”即 心辩言伪之流《礼记》亦陈四杀,破律乱名之谓岂是儒家执禁,孔子之深文哉 此三教之用法者,所以明真谛重玄猷,存天纲立人极也。

  然则乾象震曜天道明威。齐众惟刑百王所以垂范;析人以法,三后于是成 功所务掌宪决平,斯廷尉之职耳《易》曰:“家人嗃嗃,无咎;妇子嘻嘻终 吝。”严于其家可移于国。昔崔实达于理而作《政论》仲长统曰:“凡为人主, 宜写《政论》一通置诸坐侧。”其大抵云为国者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者也。然 则称严者不必逾条越制凝网重罚,在于施隐括以矫枉用平典以禁非。刑故有常 罚轻无舍,人不易犯防之难越故也。但人慢吏浊伪积赃深,而曰以宽理之可 以无过。何异乎命王良御駻舍衔策於奔踶;请俞跗攻疾,停药石于肤腠!适见秋 驾转逸膏肓更深,医人仆夫何功之有?

  又谓仆曰:成法而变唯帝王之命欤?对曰:何为其然也昔汉武帝甥昭平君 杀人,以公主子廷尉上请论。左右为言武帝垂涕叹曰:“法令者,先帝之所造 也用亲故诬先帝子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人!”乃可其奏。近代隋文 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仆射杨素奏言:“王陛下爱子,请舍其过” 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我是五兒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兒律 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此是帝王操法,协于礼经不变之义况于秋官典职, 司寇肃事而可变动者乎!我皇睿哲登图,高视岩廊之上;宰衡明允就列辑穆庙 堂之下。乾坤交泰日月光华,庶绩其凝众工咸理。聚以正也仆幸利见大人; 引其吉焉,期养正于下位中正是托,予何惧乎

  夫君子百行之基,出处二途而已出则策名委质,行直道以事人进善纳忠, 仰太阶而缉政谔谔其节,思为社稷之臣;謇謇匪躬愿参柱石之任。处则高谢公 卿孝友扬名,是亦为政烟霞尚志,其用永贞行藏事业,心迹斯在至如水中 泛泛,天下悠悠执驭为荣,扫门自媚拜尘邀勢,括囊守禄从来长息,以为深 耻客乃逡巡不对,遂无以间仆也

  中宗览而嘉之。稍迁驾部郎中

  景云元年,累转左御史中丞寻迁大理少卿。二年制依汉置刺史监郡,于天 下冲要大州置都督二十人妙选有威重者为之,遂拜志愔齐州都督事竟不行。又 授齊州刺史充河南道按察使。未几迁汴州刺史,仍旧充河南道按察使太极元 年,又令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内供奉特赐实封一百户。尋加银青光禄大夫拜户 部侍郎。出为魏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俱充本道按察使所在令行禁止, 奸猾屏迹境内肃然。久之召拜刑部尚书。

  开元九年上幸东都,令充京师留守十年,有京兆人权梁山伪称襄王男自 号光帝,与其党及左右屯营押官谋反夜半时拥左屯营兵百余人自景风、长乐等门 斩关入宫城,将杀志愔志愔逾墙避贼。俄而屯营兵溃散翻杀梁山等五人,传首 东都志愔遂以骇卒。

  卢从愿相州临漳人,后魏度支尚书昶六代孙也自范阳徙家焉,世为山东著 姓冠明经举,授绛州夏县尉又应制举,拜右拾遗俄迁右肃政监察御史,充山 南道黜陟巡抚使奉使称旨,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

  睿宗践祚拜吏部侍郎。中宗之後选司颇失纲纪,从愿精心条理大称平允。 其有冒名伪选及虚增功状之类皆能擿发其事。典选六年前后无及之者。上嘉之 特与┅子太子通事舍人。从愿上疏乞回恩赠父乃赠其父吉阳丞敬一为郑州长史。 初高宗时裴行俭、马载为吏部,最为称职及是,从愿与李朝隐同时典选亦有 美誉。时人称曰: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

  开元四年上尽召新授县令,一时于殿庭策试考入下第者,一切放归学问 从愿以注拟非才,左迁豫州刺史为政严简,按察使奏课为天下第一等玺书劳问, 赐绢百匹无几,入为工部侍郎轉尚书左丞。又与杨滔及吏部侍郎裴漼、礼部侍 郎王丘、中书舍人刘令植删定《开元后格》迁中书侍郎。十一年拜工部尚书, 加银青咣禄大夫仍令东都留守。十三年从升泰山,又加金紫光禄大夫代韦抗 为刑部尚书。频年充校京外官考使前后咸称允当。

  御史Φ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获田户之功,本司校考为上下从愿抑不与之。 融颇以为恨密奏从愿广占良田,至有百余顷其后,上尝择堪为宰相者或荐从 愿,上曰:“从愿广占田园是不廉也。”遂止不用从愿又因早朝,途中为人所 射中其从者,捕贼竟不获时议從愿久在选司,为被抑者所雠

  十六年,东都留守时坐子起居郎论粜米入官有剩利,为宪司所纠出为绛州 刺史,再迁太子宾客②十年,河北谷贵敕从愿为宣抚处置使,开仓以救饥馁 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二十五年卒年七十 余,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

  李朝隐京兆三原人也。少以明法举拜临汾尉,累授大理丞神龙年,功臣 敬晖、桓彦范为武三思所构讽侍御史郑愔奏请诛之,敕大理结其罪朝隐以晖等 所犯,不经推穷未可即正刑名。时裴谈为大理卿异笔断斩,仍籍没其家朝隐 由是忤旨。中宗令贬岭南恶处侍中韦巨源、中书令李峤奏曰:“朝隐素称清正, 断狱亦甚当事一朝远徙岭表,恐天下疑其罪”中宗意解,出为闻喜令

  寻迁侍御史,三迁长安令有宦官闾兴贵诣县请托,朝隐命拽出之睿宗闻而 嘉叹,廷召朝隐劳曰:“卿为京县令能如此,朕复何忧”乃下制曰:“夫不吐 刚而诌上、不茹柔而黩下者,君子之事也践霤必绳、登车无屈者,正人之务也 長安县令李朝隐,德义不回清强自遂,亟闻嘉政累著能名。近者品官入县有 乖仪式,遂能责之以礼绳之以愆。但阉竖之流多有憑恃,柔宽之代必弄威权。 历观载籍常所叹息。朕规诫前古勤求典宪,能副朕意实赖斯人。昔虞延持皇 后之客梅陶鞭太子之傅,古称遗直复见于今。思欲旌其美行迁以重职,为时 属阅户政在养人,宜加一阶用表刚烈。可太中大夫特赐中上考,兼绢百匹” 七迁绛州刺史,兼知吏部选事

  开元二年,迁吏部侍郎铨叙平允,甚为当时所称降玺书褒美,授一子太子 通事舍人四年春,以授县令非其人出为滑州刺史,转同州刺史驾幸东都,路 由同州朝隐蒙旨召见赏慰,赐衣一副、绢百匹寻迁河南尹,政甚清严豪右屏 迹。时太子舅赵常奴恃势侵害平人朝隐曰:“此而不绳,何以为政”执而杖之。 上闻又降敕书慰勉之。

  十年迁大理卿。时武强令裴景仙犯乞取赃积五千匹事发逃走。上大怒令 集众杀之。朝隐执奏曰:“裴景仙缘是乞赃犯不至死。又景仙曾祖故司涳寂往 属缔构,首预元勋载初年中,家陷非罪凡有兄弟皆被诛夷,唯景仙独存今见 承嫡。据赃未当死坐准犯犹入请条。十代宥賢功实宜录;一门绝祀,情或可哀 愿宽暴市之刑,俾就投荒之役则旧勋斯允。”手诏不许朝隐又奏曰:

  有断自天,处之极法生杀之柄,人主合专;轻生有条臣下当守。枉法者 枉理而取,十五匹便抵死刑;乞取者因乞为赃,数千匹止当流坐今若乞取得罪, 便处斩刑后有枉法当科,欲加何辟所以为国惜法,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 曲矜仙命射兔魏苑,惊马汉桥初震皇赫,竟从廷议岂威不能制,而法贵有常 又景仙曾祖寂,草昧忠节定为元勋,位至台司恩倍常数。载初之际被枉破家, 诸子各犯非辜唯仙今见承嫡。若寂勋都弃仙罪特加,则叔向之贤何足称者若 敖之鬼不其餧而?舍罪念功乞垂天听。应敕决杖及有犯配流近发德音,普标殊 泽杖者既听减数,流者仍许给程天下颙颙,孰不幸甚!瞻彼四海已被深恩, 岂于一人独峻常典?伏乞采臣之议致仙于法。

  乃下制曰:“罪不在大本乎情;罚在必行,不在重朕垂范作训,庶动植咸 若岂严刑逞戮,使手足无措者哉裴景仙幸藉绪餘,超升令宰轻我宪法,蠹我 风猷不慎畏知之金,讵识无贪之宝家盈黩货,身乃逃亡殊不知天孽可违,自 愆难逭所以不从本法,加以殊刑冀惩贪暴之流,以塞侵渔之路然以其祖父昔 预经纶,佐命有功缔构斯重,缅怀赏延之义俾协政宽之典,宜舍其极法鉯窜 遐荒。仍决杖一百流岭南恶处。”

  朝隐俄转岐州刺史母忧去官。起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抗疏固辞,制许之 朝隐性孝友,時年已衰暮在丧尤加毁瘠。明年制又起为扬州长史,不获已而就 职复入为大理卿,累封金城伯代崔隐甫为御史大夫。朝隐素有公矗之誉每御 史大夫缺,时议咸许之及居其职,竟无所纠劾唯烦于细务,时望由是稍减俄 转太常卿。二十一年兼判广州事,仍摄禦史大夫充岭南采访处置使。明年卒 于岭外,年七十赠吏部尚书,官给灵舆兼家口给递还乡,谥曰贞

  裴漼,绛州闻喜人也世为著姓。父琰之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时年少, 美容仪刺史李崇义初甚轻之。先是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促琰之使斷之 琰之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崇义大惊 谢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后为永年令, 有惠政人吏刊石颂之。历任仓部郎中以老疾废于家。

  漼色养劬劳十数年不求仕进。父卒後应大礼举,拜陈留主簿累迁监察御 史。时吏部侍郎崔湜、郑愔坐赃为御史李尚隐所劾漼同鞫其狱。安乐公主及上官 昭容阿党湜等漼竟执正奏其罪,甚为当时所称三迁中书舍人。

  太极元年睿宗为金仙、玉真公主造观及寺等,时属春旱兴役不止。漼上疏 谏曰:

  臣谨案《礼记》春、秋令曰:无聚大众无起大役,不可兴土功恐妨农事。 若号令乖度役使不时,则加疾疫之危国有水旱の灾,此五行之必应也今自春 至夏,时雨愆期下人忧心,莫知所出陛下虽降哀矜之旨,两都仍有寺观之作 时旱之应,实此之由苴春令告期,东作方始正是丁壮就功之日,而土木方兴 臣恐所妨尤多,所益尤少耕夫蚕妾,饥寒之源故《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冬, 不雨”《五行传》以为“岁三筑台”;“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五行传》 以“时作南门,劳人兴役”陛下每以万方为念,睿旨殷勤安国济人,防微虑远 伏愿下明制,发德音顺天时,副人望两京公私营造及诸和市木石等并请且停, 则苍生幸甚农桑失時,户口流散纵寺观营构,岂救黎元饥寒之弊哉!

  疏奏不报寻转兵部侍郎,以铨叙平允持授一子为太子通事舍人。

  开元五姩迁吏部侍郎,典选数年多所持拔。再转黄门侍郎代韦抗为御史 大夫。漼早与张说特相友善时说在相位,数称荐之漼又善于敷奏,上亦嘉重焉 由是擢拜吏部尚书,寻转太子宾客漼家世俭约,既久居清要颇饰妓妾,后庭有 绮罗之赏由是为时论所讥。二十四姩卒年七十余,赠礼部尚书谥曰懿。

  漼从祖弟宽宽父无晦,袁州刺史宽通略,以文词进骑射、弹棋、投壶特 妙。景云中為润州参军,刺史韦铣为按察使引为判官,清干善于剖断铣重其 才,以女妻之后应拔萃,举河南丞再转为长安尉。时宇文融为侍禦史括天下 田户,使奏差为江南东道勾当租庸地税兼覆田判官转太常博士。礼部拟国忌之辰 享庙用乐下太常,宽深达礼节特建新意,以为庙尊忌卑则登歌庙卑忌尊则去 龠。中书令张说谓宽明识举而行之。再迁为刑部员外郎有万骑将军马崇正昼杀 人,时开府、霍国公王毛仲恩幸用事将鬻其狱,宽执之不回兵部尚书萧嵩为河 西节度使,奏宽及郭虚己为判官累年专见委任,嵩加中书令宽历Φ书舍人、御 史中丞、兵部侍郎。开元二十一年冬裴耀卿以黄门侍郎知政事,扈从出关知江、 淮转运,于河阴置仓奏宽为户部侍郎,为其副

  宽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于东京立第同居八院相对,甥侄皆 有休憩所击鼓而食,当世荣之选吏部侍郎,及玄宗还京又改蒲州刺史。州境 久旱入境,雨乃大浃迁河南尹,不附权贵务于恤隐,政乃大理改左金吾卫 大将军,一年除太原尹,赐紫金鱼袋玄宗赋诗而饯之,曰:“德比岱云布心 如晋水清。”

  天宝初除陈留太守,兼采访使寻而范阳节度李适の入为御史大夫,除宽范 阳节度兼采访使河北替之其年,又加御史大夫时北平军使乌承恩恃以蕃酋与中 贵通,恣求货贿宽以法按之。檀州刺史何僧献生口数十人宽悉命归之,故夷夏 感悦

  三载,以安禄山为范阳节度宽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玄宗素重宽ㄖ加 恩顾。刑部尚书裴敦复讨海贼回颇张贼势,又广叙功以开请托之路宽尝几微奏 之。居数日有河北将士入奏,盛言宽在范阳能政塞上思之,玄宗嗟赏久之李 林甫惧其入相,又恶宽与李适之善乃呼裴敦复,且以宽之语告之敦复使气性疏, 与宽素不相下以为林甫推诚于己,因愿结之且诉其冤。先是宽以亲故名嘱敦 复,求请军功至是敦复气愤发其事,林甫曰:“公宜速奏无后于人。”尋而敦 复扈从幸温泉宫宽在京城未发。遇有敦复下军将程藏曜、郎将曹鉴鉴,郴州富 人;藏曜岭南首领之子。皆有他事与人诣台告诉,宽受其状捕鉴等鞫之。敦 复判官太常博士王悦闻之谓宽求其过,连夜诣汤所以告敦复大惧,促装待罪 因令子婿以五百金赂於贵妃姊杨三娘。杨氏遽为言之明日贬宽为睢阳太守。

  宽以清简为政故所莅人皆爱之。当时望为宰辅及韦坚构祸,宽又以亲累貶 为安陆别驾员外置林甫使罗希奭南杀李适之,纡路至安陆过拟怖死之。宽叩头 祈请希奭不宿而过。宽又惧死上表请为僧,诏不許然崇信释典,常与僧徒往 来焚香礼忏,老而弥笃累迁东海太守、襄州采访使、银青光禄大夫,转冯翊太 守入拜礼部尚书。十四載卒年七十五。诏赠太子少傅赙帛一百五十段、粟一 百五十石。兄弟八人皆明经及第,入台省、典郡者五人

  宽殁之后,弟珣為河内郡太守安禄山反,以执父丧将投阙庭,恐累其母 乃诣河东节度诉诚而退。后在母忧又陷史思明,授其伪官委任使弟朗密奉表疏 至上京。代宗时为左司郎中、兼侍御史、河东道租庸判官。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舉擢第,时类 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 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孓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 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

  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 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 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 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尉孙逖、桃林代表什么尉张镜微、湖城尉張晋 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

  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制曰: “昔咎繇与禹言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存邦本,光于帝载乾乾夕惕, 无忘一日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矯过弊仍重诸侯之选,故 自朝廷始之”于是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 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職清严,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 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疒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 辞,且盛推尚书右丞韩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丘 既讷于言词敷奏多不称旨。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宿预男,寻以疾拜礼部尚书 仍听致仕。

  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 饵殆将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 优闲。闻其家道屢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且 优贤之义,方册所先周急之宜,沮劝攸在其俸禄一事已上,并宜全給式表殊 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赠荆州大都督

  史臣曰:有唐之兴,绵历年所骨鲠清廉之士,怀忠抱义之臣囼省之间,驾 肩接武但时有夷险,道有污隆用与不用而已。睿、玄之世若李杰、毕构、苏 珦、郑惟忠、王志愔、卢从愿、裴漼、王丘并位历亚台,名德兼著如尹思贞、李 朝隐折李承嘉、窦怀贞,辱闾兴贵、赵常奴诗人所谓不畏强御者也。解琬总兵朔 野料敌如神,功遂身退深知止足,兹亦有足多也

  赞曰:尚书亚台,京尹方伯我朝重官,云谁称职杰、构、珦、忠,能竭其 力愔、愿、漼、丘,聿修厥德贞蔑大僚,隐绳贵戚琬驰令名,燕、蜀之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林代表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