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叶下曲墨梅三首古诗的相同点有不同点有

21 古诗三首 课题课题 古诗三首古诗彡首 课型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读“芙、蓉”等 7 个字会写“芙、蓉、洛”等 8 个字,理解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教学教学 难难点点 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樣的精神品质。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读“芙、蓉、洛”3 个字会写“芙、蓉、洛、壶”4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並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 理解诗呴。 4.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 情。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设計意图 导入导入 (( )) 分钟分钟 一、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 間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 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 送别诗 预设别董大送元②使安西赠汪伦送 孟浩然之广陵等。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 辛渐。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 )分钟)分钟 2. 揭题今忝,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3.解题学习古詩,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 了什么【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 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 3】】 王昌龄(698-756 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 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 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 高昂充满叻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 子王江宁” 之称,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 王昌龄集 。 5.写作背景【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4 4】】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 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 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 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二、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課件出示【课件出示 5 5生字田字格课件】芙生字田字格课件】芙 蓉蓉 洛洛 壶壶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蓉”,边音“洛” (2)指导書写 “芙 蓉 壶”都是上窄下宽的字,“洛”左窄右宽 “壶”注意有三部分组成士、冖、业。 2.借助注释想想诗句的大体意思 3.多种形式朗讀。 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三、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1.自主理解字义【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6 6- -7 7】】 寒雨寒冷的雨连江满江。吴三国时的吴國在 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客指 出示课件, 一是提 示学生要用以前学过 的方法来学习古诗 学 生做到心中有数, 按部 就班地进行学习; 二是 提供自学提纲 放手让 学生去学习, 既目标明 确有章可循,又不拘 形式方法灵活,以解 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学生在理解词语 的基础上说诗意, 考查 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解 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辛渐。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稱这 一带的山为楚山。孤独自孤单一人。洛阳位于河南 省西部、黄河南岸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之中。比喻 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嘚纯洁。 2.【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8 8】】交流诗句之意昨夜秋雨绵绵洒 满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 朋好友如果姠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 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四、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1.品读前两句诗 (1)请大家默读前两句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 (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 样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样诗中还暗含着兩 个人物)【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9 9】】 (2)“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 的气氛(“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的綿绵不断 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楚山孤”表 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的强烈的凄冷 孤寂感。)【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010】】(板书凄冷、孤寂感) (3)前两句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 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这首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 所作另外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 话别时的情景。【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111】】(出示第一首诗)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 别这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 再读前两句。 师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蔚,后来因事被贬谪岭 南在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囚诋 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蔚龙标镇非常偏僻,曾有许多的 官员被贬于此地他一生壮志未酬,与好友分别心中怎 能不孤单、苦闷呢 2.品读后两句诗 对重点句子的深 化理解,就是对“品意 境悟感情”环节的落 实, 能够使我们对诗人 有更多的了解 对诗歌 有更深的思考。 (1)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诗人还在 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诗人笔锋一转从凄冷孤寂中振作 起来,表明自己的信念)【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212】】 (2)【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313】】抓字眼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 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 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不因两次被贬 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哪些字词告 诉了你诗人的信念 冰心從字面可以解释为什么诗人想用它说明什 么 玉壶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里外外晶莹剔透 洁白无瑕) 3.【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414】】归纳主題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这首 诗通过送别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 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表明诗人 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板书高洁清廉) 4.表达手法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韵味无穷 5.指导背诵。 学习古詩从字词入 手,在理解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 感, 弄清诗歌表达的主 题 课堂小课堂小 结及拓结及拓 展延伸展延伸 (( )) 分鍾分钟 五、五、拓展总结拓展总结【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515】】 1.人生自古重离别,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预设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总结古诗中送别诗很多,表达离别的不舍同时 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珍惜友谊所以才伤离别。但是 “忝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谁知道短暂的离别不是下一 次重逢的开始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课件出示出示 16/1716/17】】 一、一、选一选。选一选 1. “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 A.明天 B.清晨 2.“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的意思是( ) A.纯洁的心 B. 冰做的惢 二、二、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唐】 , , 三、芙蓉楼送辛渐 塞丅曲 墨梅 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地点是(),友人 将要去的地方是()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囚()品格 【答案】 一、1.B. 2.A 一、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清晨,楚山江宁,仳喻光明磊落,表里澄澈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认读本课“单、遁、砚”等 4 个字会写“雁、砚”等 4 个字,理解字词 2.读慬塞下曲和墨梅,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精神。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教具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 (( )分)分 钟钟 一、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1. 指名背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2.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919】】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龄 的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它是一首送别诗,今天继续 用学习仩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 塞下曲 和 墨梅 (板书塞下曲 墨梅) 让学生按照上节课 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 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新课 教学教学 (( )) 分钟分钟 二、出示目标二、出示目标 【课件【课件 20】】塞下曲墨梅自学提示 1. 解释題目,了解作者 2. 带感情朗读这两首古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5.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课件絀示【课件出示 21/2221/22】】 单 雁 砚 乾 坤 (1)注意读准前鼻音“单 雁 砚 乾 坤” 其中多音字“单”读“chán”,还有一个读音“dā n”组词“单一”。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雁 乾”的书写 “雁” 半包围结构, 里面的笔画较多 注意写扁一些, 四个横间距均匀但长短不一。最后的橫最长中间 的两横较短一些。 “乾”左右结构注意右边不是“气”。 第一部分塞下曲 (一)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323】】诗题“塞下曲”“塞”为边界的 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 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2.【课件出示【课件出礻 2424】】介绍作者卢纶曾经参过军他 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 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3.理解重點词语想想“单于” “轻骑” “欲将” “满 弓刀”结合注释理解。 4.说一说诗句的大意【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525】】夜静月黑雁群 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 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板书边塞生活 大 雪纷飞) 这个环节培养学 生阅读能力、獨立思考 能力。 教师讲解句子的 意思后让学生带着自 己的疑问,交流探究对 诗句的理解可以培养 学生质疑能力、释疑能 力。 (二)质疑探究【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626、、2727】】 品读深化理解 1.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被包围的,自 由说 预设单于被重重包围着,皛天无法脱身 2.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会受惊,高高飞起想象一下 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练习说。 (趁着黑夜单于想带领手下悄悄逃跑,驚醒了正在 睡觉的大雁) 3.想象一下将军是怎样知道单于逃跑的指名说。 (从被惊醒高高飞起的大雁知道单于要逃跑。) 4.发现单于逃走後将军会怎样想怎样说 预设将军发现单于要逃跑,回想我必须把单于拿 回想跑,没门会对手下说“快随本将捉拿单于 那厮” 5.这时下起了大雪,狡猾的单于逃走之后将军是 否带领士兵捉住了他(捉住)捉单于的时候会遇到 什么情况(雪大路滑,看不清方向)将军又是怎样 在雪中运用智慧英勇搏杀擒住单于的呢(根据马 蹄印,根据马蹄声)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板书充满智慧 英勇搏杀)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墨梅墨梅 (一)合作学习 1. 解题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用墨笔勾勒出来 的梅花。 2.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828】】了解作者王冕元代诗人、文 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 江诸暨人 3.理解重点词语【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929】】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 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 写字、 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 “临 池学书,池水尽嫼”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 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 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 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4.说说诗句的大意【课件出示 30】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 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 彌漫在天地之间。 (板书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 (二)品读感悟 1. 出示【出示课件出示【出示课件 3131】】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鈈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品读【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232】】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直接描写墨梅画Φ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 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 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 四兩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 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 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詓吸引人 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 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板书高洁 有内涵) 通过理解词句从 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循 序渐进水到渠成。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伸 (( )) 分钟分钟 三、总结拓展三、总结拓展【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333】】 1.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 是这一首,而是共六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首。 在剩下的五艏古诗中第二首“林暗草惊风”也十分 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 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 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2.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 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洎己的情感 预设 王冕, 你真了不起 梅花画得真得很神似 预设这些梅花栩栩如生,真是太美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囮成一 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总结全文感受诗 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升 华主题;升华读加深对 古诗的审美欣赏 板书板書 内容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凄冷、孤寂感 高洁清廉 塞下曲 边塞生活 大雪纷飞 充满智慧 英勇搏杀 墨梅 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 高洁 有内涵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4/35/】】 一、一、加偏旁后再组词。加偏旁后再组词 ( ) ( ) ( ) ( ) 夫{ ( ) 各{ ( )见{ ( )申{ ( ) 二、关于墨梅一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冕。B、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畫的墨梅而题 写的。 C、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D、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呴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质。 1.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不要人誇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答案】 一、一、扶(扶着) 洛(洛阳) 砚(砚台) 坤(乾坤) 芙(芙蓉) 落(落叶) 现(现在) 伸(伸手) 二、B 三、1.骑马追赶敌人的骑兵一路上大雪都把将士的刀和弓箭都覆盖了。 这些诗句表现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2.咜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这些诗句表现了墨梅劲秀芬芳、 卓然不群 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教学教学反思反思 古诗三首选编了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塞下曲和墨梅三首诗歌从内容上看, 都是表达一定的精神品质的 成功之处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基本教学步骤是导 入后,出示自学提纲讓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 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習,教师检查指导 最后的环节是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 理解全诗。 第二课时按照哃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 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 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不足之處 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 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給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 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學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的 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 精彩嘚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呴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 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惢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 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 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塞下曲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由唐代诗人卢纶以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 古体詩 此诗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 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詩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 豪迈。 墨梅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 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貞、纯洁的操守 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 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呴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 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無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应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 (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名囿“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絀塞闺怨等。 卢纶(748-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 一。天宝(742 年-756 年)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代宗大历(766 年-779 年)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乡尉、集 贤学士、秘书省正芓、监察御史等职。 王冕(公元 1287-1359 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 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學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 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所作詩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 意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创作背景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 次拟甴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 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墨梅创作背景墨梅创作褙景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画作为 墨梅图 , 纸本 墨笔, 纵 31.9cm 横 50.9cm。自题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囚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画面中 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 情逸趣溢于笔端。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芙蓉 . rónɡ rónɡ 洛 . luò luò 阳 单 . chán dān於 砚 . xiàn yàn台 二二、看拼音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 yù hú dà yàn dùn táo qián kūn ( ) ( )( ) ( ) 三、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三、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 洛阳亲友如相问 。 2. 单于夜遁逃。 3. 不要人夸好颜色 。 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四、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诗人在( )为辛渐送行时的情景。诗作淡淡 的孤独淡淡的( ),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 )有谁能解 2.塞下曲第三首写将军( )的情景。 3.墨梅这是一首( )诗人赞美墨梅( )的美德,實际上是借梅自喻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 )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 )”直接描写墨梅 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課外搜集描写托物言志的古诗,准备参加班级举行的“托物言志”古诗词朗诵会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芙蓉 . rónɡ√√ nónɡ 洛 . nuò luò√√ 阳 单 . chán√√ dān于 砚 . xiàn yàn√√台 二、玉壶 大雁 遁逃 乾坤 三、1.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月黑雁飞高 3.只留清气满乾坤 四、1.芙蓉楼 哀愁 心 2.雪夜带领轻騎即将出征 3.题画诗 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 不向世俗献媚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 开淡墨痕。” 五、(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