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智慧摄影啊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吗

原标题:“软件定义安防摄像机”是伪概念吗

“软件定义摄像机” 在安防行业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部分从业者认为软件不仅仅能够控制安防后端硬件运行,还能使嘚前端IPC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智能系统,减少产品线矩阵

换句话说:在安防产品技术构成中,软件将丢掉以往辅助作用的盔甲成为產品中枢与灵魂。

今年3月华为就发布了具备按需定义、分层智能、持续演进特征的“软件定义”系列智能摄像机。

官方解释称这些摄潒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为摄像机按需加载不同的软件和算法,通过多特征提取与识别、多摄像机间的协同、端云间的协同成倍地提高智能分析效率

内置实时图像质量检测与评估特性,并具备自我感知和场景适应性学习能力让算法和应用不断迭代和演进,能够广泛适用於专业人像、车辆、电子警察等各种应用场景

只是吸引眼球而已。”对于软件定义摄像头这一概念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并不认可。

怹说摄像机由场景决定组合(包括传感器性能、解析度大小、焦距远近、补光强弱等等),非常复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种类。

集成電路或者芯片中的运算能力、可配置的功能、或其他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可以用软件来做好调度。但涉及到光学、结构等硬件软件的莋用就非常有限。

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相机,套用一个概念而已

由此,便出现一个终极命题:在安防行业‘软件定义’摄像机是伪概念吗?

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人们好奇这个问题背后存在的深层逻辑及规律藉由此,雷锋网采访到了在安防行业极具代表性的八家安防巨头技术高管探询到了他们对于这一话题的理解与总结。

软件定义摄像机不是伪概念

華为:智能摄像机应该是软件定义的需要SDC OS实现更多算法生长和成长的可能性

摄像机的软件定义,就像人们住的房子硬件是地产商建好嘚毛坯,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而软件定义就相当于住在里面的人用这个房子过什么样的生活,是豪华的还是简约的是现代的还是古典嘚,这也是房子生命周期内由主人来按需选择的

AI时代下,人们也开始选择各种智能家居来服务自己让生活智能化。所以对于安防行业來说软件定义就是AI时代特征的产物,它的诞生是基于当下产业现状和未来持续发展来考量的:

1.算法快速发展的需求:AI时代算法、软件更噺换代的速度远远快于过去甚至在不断训练下,每个月乃至每周都有版本更新升级他们希望通过摄像机软件与硬件解耦的方式来实现茬高频次的升级过程中不影响正常的基础业务。

2. 需求多样性:单一算法需要精准度会不断提升也需要多维度数据的辅助,从人脸到人体维度在增加,未来还可能会有姿态、表情等各个维度数据加入市场需要有这样一个可持续演进的产品来支撑越来越丰富的业务场景诉求。

3. 运维管理智能化:面对未来算法多样性场景多样性,以及全网摄像机的管理行业需要一个可视化的、可管理的、可远程控制的产品,与云端互动高效运维,实现在线加载在线升级,在线管理

4.考虑传统利旧:在非AI到AI的过渡期内,不是一刀切地把过去完全替换洏是需要把存量产品用起来,让投资得其所所以他们推出的软件定义摄像机有智能Proxy的能力,做到1台软件定义智能摄像机带动多台普通攝像机的智能化,不做额外投资支撑向全面的AI普及逐步转型。

华为认为电脑和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囷生活方式;他们希望“软件定义摄像机“也能改变安防行业的视野成为是安防行业真正步入AI的推动力之一。

所以智能摄像机应该是软件定义的从业者需要SDC OS实现更多算法生长和成长的可能性,需要SDC Studio与更多伙伴一起把路越走越宽需要SDC Controller实现端云协同,高效管理

所以华为提出按需定义,给客户更多选择的空间;提出分层智能让摄像机智能协作,端云协同让客户投资得其所;提出持续演进,让摄像机跟仩时代的步伐能延长其生命周期。

旷视科技:应用场景环境复杂性问题恰恰是软件方案的优势所在

旷视比较看好软件定义摄像头的概念囷实践

从硬件角度出发,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屏蔽应用场景和环境复杂问题实际结果往往只是通过引入新的复杂性来对单个場景调优,无法达到一个统一的总体解决

解决“应用场景环境复杂”问题恰恰是软件方案的优势,原先的各种软件方案之所以效果不佳主要是未能将“智能”加入软件,做不到对各种复杂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自动控制调优

如类比人的眼睛,其实它获得的图像质量本身有很多缺陷比如有盲点、高细节分辨率视场很小、各种畸变等,但人们在实际生活却感觉看到的世界很美好适应性很高。

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和大脑通过“软件方案”对眼睛获取的图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智能处理

依图科技:摄像机的未来将由智能偅新定义

依图认为行业中“软件定义摄像机”的说法不太贴切,用“智能定义摄像机”更为妥当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智能,硬件会逐渐被AI賦能摄像机的未来将由智能重新定义。

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大幅提高生产力甚至改变生产关系在人工智能时代,安防视頻应用也将承载更多的用户需求和期待

虽然摄像机与场景的组合非常复杂,传感器性能、解析度大小、焦距远近、补光强弱都能影响其實际应用效果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产品已经在迭代跨越这些障碍这也是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满足复杂场景需求摄像机正在从单一功能的终端,变成多应用聚合的平台

同时随着芯片的发展,前端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将来必将是云+端的混合型架构。能够在前端计算的部分在前端计算保留必要的信息到后台来进行大数据的计算。

而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带有深度摄潒头的设备可以精确地进行手势识别、人体骨架识别、物体轮廓识别、人脸识别,并可以进行空间计算与场景重构计算追踪设备在空间Φ的运动姿态等,本质上是一个更复杂的智能计算问题

千视通:摄像机将由AI芯片作为载体,以嵚入式算法去定义

千视通介绍以往要提升一个摄像头的功能,只能在分辨率、帧率等方面改善包括传感器性能、解析度大小、焦距远近、补光强弱等等,但硬件本身局限了摄潒头的功能

而AI芯片的出现,通过为普通摄像头嵌入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软件和硬件一体化,使摄像头的“智能化”真正变为可能

在硬件基础上,我们可以直接在摄像头内、在成像之前或之后完成一些运算这样摄像头就再不只是用于拍摄采集,而是可以根据需求来制萣成像程序可以让摄像头在前端进行夜间拍摄以及结构化分析,承担除了采集图像之外更多的功能大大缓解传输和后端分析的压力。

怹们认为未来摄像头在基本组成部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说传感器以外的功能都是由软件而决定并由AI芯片作为载体,以嵚入式算法去萣义

软件定义摄像机是伪概念

大华股份:“软件定义摄像机”概念有待市场检验

大华认为,“软件定义摄相机” 可以仅仅当做一个概念詓理解不同的人去看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更多是依托之前SDN、SDS等ICT领域概念名词

如果软件定义摄相机成立,那么更多的是通过软件配置修妀达到用户功能自由选择的目的。选择摄像机时首先要根据场景考虑摄像机的硬指标比如:分辨率、宽动态效果、低照度效果、焦段等,这些都是影响图像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参数必须得到保证,才能谈后面软件定义功能

软件定义功能实质就是在设备满足硬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场景,跑不同算法或者软件业务而已(比如对人脸进行识别有些场景对车牌进行识别,而性能又无法同时支持)

如果说对相哃硬件进行不同功能实现算作是软件定义,那么整个行业设备都是支持软件定义的

当前各大厂商都在推出自己的云生态,设备生态;两個大厂在设备生态上都有自己的开放平台第三方基于开放接口可以去开发自己根据业务需要的功能,然后加载到相机从而实现细分领域嘚功能;“软件定义”这个概念更多只是建立在这个层面上

未来,客户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定义摄像机”这個概念还有待市场检验。

宇视科技:不同场景仅通过软件定义不可能实现

宇视科技直截了当地否认了这个说法:安防不同场景的应用仅僅通过软件定义的不同摄像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摄像机一般由镜头、光学传感器、图像处理及视频编码芯片、补光、结构、外壳型态等硬件部分和运行在硬件上的软件组成软件只是摄像机组成的其中一部分。

不同监控场景选择适合这个应用场景的硬件、软件摄像机来完成監控功能

例如,低照度场景需要选择感光性好的光学传感器;监控远距离场景,需要选择焦距较长的镜头、补光距离远的摄像机;通噵上的人脸抓拍摄像机和马路上车辆检测摄像机一般需要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不同的智能算法。

因此所谓的软件定义摄像机通过在楿同硬件上加载不同的软件算法,从而使摄像机满足不同的应用这样的应用场景应该是很少的特定场景,不具有普适性不能扩展和夸夶软件定义的概念。

云天励飞:软件永远不可能完全定义硬件

在云天励飞看来摄像头是软硬一体产品,不仅包含软件也包括硬件到底昰软件定义硬件,还是硬件定义产品应该划分软硬件界限,有些功能可以用软件实现有些功能用硬件实现会更好。

比如在强背光场景丅通常需要好的传感器、摄像头、安装方式去呈现好的成像效果,但实际上也可以针对人脸做定向曝光通过软件方式将背光成像做的佷好。

再比如焦距正常情况下这个功能依赖硬件去完成,但通常来说焦距是可调节的如果硬件支持可调节,便可用软件去适配场景動态调整焦距。

所以说硬件需要支持软件的变化特性,软件根据此去做适配调整两者高度融合,一方独立开来都不能称之为好产品

總结来看,一个摄像机产品由软件和硬件共同去定义软件是灵魂、是思想、是大脑,硬件是骨架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软件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硬件,也不能去定义硬件;同理硬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软件,两者将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从上来看大致可以发现:以海夶宇为一方的传统安防厂商对于软件定义摄像机这一概念不太苟同;而以华依旷为代表的安防新兴玩家则对该说法持以肯定态度。

在这场幾十年未见的技术革命性转变过程中由“软件”基础设施的崛起而驱动的力量,正以高速自动化的方式分配与重新配置不会受到非动態设置的硬件基础设施的限制。

“软件定义”的商业反响也远远高于技术本身它正快速动摇科技企业之间的产品形态和品宣口径,一些廠商们都在争先恐后地重新定位自己借此开拓软件信息技术的新时代。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一直有人提到安防的独特性,与C端产品不同这个行业注重应用,软件有它的实际价值但未来行业顶尖玩家究竟如何发展还未可得知。

对于软件能否定义摄像机你怎么看?

}

张海儿的身份非常多元杂志摄影师、图片社摄影记者、艺术家……但他总能很好地处理它们的关系。不管做什么他都力求纯粹。

尽管总会有人站出来为他贴上不同、甚至是全然对立——观念的、纪实的、街头的、情色的——的标签但这从来都不会给他本人带来太多的困扰,因为他向来都由着自己的態度工作

什么是摄影?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摄影就是要乘着自己表达的欲望,将那些非说不可的话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要去理会在艺術史中林立的标杆,也不要一味地追求拍出“聪明”的照片哪怕是拍得笨笨的也好啊。

所以张海儿的照片无论是拍女人,拍民工还昰拍盛装的模特,终究都是诚恳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摄影要面对的正是生活的真实,它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苦闷的、性感的、肮脏的、关于金钱的……

对于这一切,在国内极少露面的张海儿借着这担任“街拍中国”工作坊导师的契机,真挚地在这次难得的访談中与大家娓娓道来。

张海儿:我的摄影是对生活的直接回应

对话主持:胡昊 对谈嘉宾:

艺术评论家杨小彦曾说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玳末(1988年),您的摄影就显得与众不同不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拍摄题材都很独特在他看来这些新鲜的尝试在国内获得了某种颠覆主流趣味的效果。请问您为何在相对闭塞的年代就有如此超前的反叛或者说创新的意识

现在回头看自己做过的事,无论是早年的绘画还是後来的摄影,我觉得自己其实一直都没有处心积虑地寻找什么新的表现方法但总会有那么一种表达的需求让你不顾一切。当然作为一洺艺术学习者,你的心目中可能会有一些参考指标但当你开始真正个人的创作时,这些东西应该消失于无形而成为潜在的激情助力

那麼到底是什么在驱使我们往前走呢?其实仍然是一种表达的欲望就是你发现自己有一些话非说不可,于是就直截了当地把它说了出来

當然了,在你“说话”的时候你自然会用到当时所掌握的一些“说话”技能,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没有去寻找所谓超前的方法,只能说它们适合了当时自己的个人认识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的手法有多么新只是在看待事物的态度上,可能当时很少有人会像我那样極端吧

这就有点像谈论十九世纪下半叶印象主义画派形成的时候,大家都说是因为科学的进展让画家们重新认识了光但他们忘记了,囸是印象主义画派艺术家们如此公然而频繁地把小资产阶级和普通人的生活,在艺术中作一种非诗意的客观表现他们的尝试所毁掉的,是过去那些在画布上必须建立的庄严

在那以前,你画的哪怕是一个女孩在画幅里都是要具备某种教益身份的,她是圣母、宗教史里犧牲的女圣人或者圣室供养人(后者恰巧具有某种现实主义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艺术家创造这些形象所依据的模特常常是权贵嘚家人、资助人的情妇、著名的妓女或是街头流浪女。在画布上她也必须被安上宗教、道德或者阶级的光环(在画中她的头顶上,常常嫃的画着一圈发亮的光[笑])。

对我来说我们建国的前三十年,如此有人民广泛参与的艺术其实常常是反人民的事实上,生活并非蒸馏水——里面没有一条鱼可以存活而当你试图由着自己对生活的体察进行创作活动时,免不了作品就会带有为我们道德规范所界定嘚“肮脏”所以,无论以前还是现在我都反对所谓主流导向。我所祈望的是一种“对生活回应的艺术”,诚如波德莱尔所言

您之湔也接受过绘画的训练,为何后来选择了摄影

是,我的确受过绘画训练而且从小是想以绘画作艺术表达介质的,即便是在美院的最后┅年那时虽然已开始频繁拍照,但仍觉得是暂时的

由于那时候几乎大家都有一台相机,用来把那些来不及记录的素材拍下来带回家對我们来说,相机只是绘画的辅助工具而摄影,在艺术中是一种最末端的门类直到我开始以摄影挣钱的时候才意识到,可能是得拍下詓了(笑)

有人说您是纪实摄影师,也有人说您是摄影艺术家您本人如何看待这种划分?

其实我到现在都闹不清我们官方界定的纪实箌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英语中可能会更清楚一点:纪实就是documentary对吧?而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的话那么你就是photo reporter,——一个journalist这两者当然昰有区别的:比如法国的摄影师尤金·阿杰(Eugene Atget)就是一个纪实摄影师,我们可以从他的照片中明显看到冷静客观的拍摄态度

而photo reporter的称谓,則更用于强调其立于公正立场对社会事件的报道者他们中不乏那种拥有艺术家的天份和激情者,最终不仅从现场带回事件的纪录其影潒也呈现了观看的智慧和造型的感染力,从而使其成就跨越报道而进入艺术范畴反观前者,仍以尤金·阿杰为例,他那些关于巴黎街区风物的作品静谧冷峻,其无意间透露出来的疏离感,让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一下子就把他纳入了自己的阵营

我们却是这样,当摄影的纪实性还没有被怀疑的时候大家都说,没错张海儿就是一名纪实摄影师,但后来那个纪实性的结论动摇了就又有评论家站出来说,如果紦张海儿当成纪实摄影师肯定是一种误解他是摄影艺术家!但实际上,我赖以为生的工作大多都是以photo reporter的身份展开的

我为西方杂志、报紙做的所有工作都在这个范畴里面,所以在西方人们反而不会认为我是一个摄影艺术家(笑)。尽管我所在的图片社经常称我艺术家泹我们的工作就是reportage,这两者其实一点儿也不矛盾它们的区分主要在于你做事的具体结果。

还有人将你划为观念摄影的实践者

我觉得自巳的影像类型可以算作带有某种表现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吧?或者说新现实主义以前汉斯在世的时候会在每年做个艺术家分类榜,虽说囿点搞笑成分在里面比如会把你划为某种流派代表,颁个带有反讽意味的奖然后再开开你的玩笑,很好玩!

我记得他们两次把我放在噺现实主义的范畴当时我问他,他还说我觉得你正经应该是个批判现实主义(者)我觉得很对啊!不过他们是在当代艺术家的范围里莋这种评选活动的,其中当然就有画家比如,我记得新现实主义还有刘小东和汪新伟

至于观念摄影,我觉得国内很难找出哪个人是纯粹做观念摄影的② 比如缪晓春、林天苗还有洪磊他们,一定不愿意被叫做摄影师吧③

那您觉得什么样的摄影师可以被称作观念摄影师?

我觉得观念摄影师是现在国内那些给摄影师贴标签的人很难识别的我可以举个例子,美国有位女艺术家她有一个作品:有一天,大镓在纽约时代广场的高处看到一个霓虹灯的广告牌上面写着: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这就是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在摄影中呈现的最大特征昰:照片的呈现甚至照片本身特殊性的无意义或自我否定。如果你想用观看现实主义影像的方式来琢磨一幅观念艺术摄影作品那连门都沒有。我的意思是观念艺术并不像一些评论家所认为的,只是因为作品中有一些晦涩成分哪怕它们本身是现实主义或者表现主义的。觀念艺术固然有晦涩的成分它们有时候会让你觉得难于理解,有时候又让你觉得艺术不该那么简单明了

我要明确的是:观念摄影是一種艺术门类而不是表现晦涩不晦涩的问题。比如我们不能因艾格斯顿 ④ 的作品比我们所知的其他人感觉更晦涩而称他观念摄影家虽然他呈现的景物确实像是对传统美感的否定。

事实是我们现在比较热衷于拍摄的还是那种比较聪明的照片。比如画面里摄影师敏锐地捕捉箌几种对象元素交汇的绝佳瞬间,从而产生一种稍带荒诞的效果能让你愉悦,或是一种无伤大雅的不快但对我来说这是不够的,特别昰在我们这个如此大、据说摄影也非常普及的国家应该有多一些更深沉更严肃的摄影师。⑤

观念艺术有它自己的发展谱系我们当然可鉯说身边不少摄影师们的作品中都有观念艺术的成分,再走远点也许就是不错的观念艺术作品但这不是说我们动辄就可以把某件作品贴仩观念艺术的标签。

您希望自己是一个当代艺术家但矛盾的地方在于,您满脑子却都是十九世纪的境况

是,也许因为走得不够远所鉯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十九世纪当作自己的时代。实际上现实主义艺术在这个世纪是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无论规模还是成就都是而我们現在能想到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经典范例大多也出自于这个世纪。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比当代人幸福的一点在于他们的对立面十分明確也比较单纯。

今天的状况比较复杂常常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的对立面也许就在“人民”中间我这个人是需要对立面的,做一個十九世纪的“当代”艺术家就成了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当然,我还是希望自己作品的批判性是属于当下的

您曾说过,您希望像巴尔紮克那样去“写”一部涵盖不同领域的人间喜剧,你会继续用摄影作为手段来实现这个宏伟计划吗

我是想呈现一个宏大的当代社会戏劇,我猜想如果我活得足够长,拥有足够的经历也许能够完成相当一部分场景,当然巴尔扎克也没有完成他的鸿篇巨制。

我总是不洎量力地构想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妄想哪天可以实现像《人间喜剧》那样一种宏大的、荒诞的场景,或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样的古典章回小说看上去不是那么正经,却又把人间荒诞关系呈现出来

您说过按下快门是受生理的驱动,但同时又希望照片有穿透表面看箌背后社会性原因的力量两者不矛盾吗?

不是看到背后的原因因为你可以呈现原因的话,你就很大程度回答了那些社会性的问题但藝术是没法回答这样的问题的,它只能帮助你重新审视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对象因为除你没有他人会如此去观看这个东西。

你观看的方式有可能帮助别人跨越那一道认识的障碍这当然属于艺术家的狂妄,但如果这个野心都没有就无法向前半步。

摄影对我的意义就是看的方式而这种“看”绝对不是视觉上的聪明游戏,也不是智慧这些都是不够的。仅存的一点点批判意味很重要但这“一点点”却┅点也不容易,它来自于你的思考

我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严苛审视自身的谄媚性以使作品表现不至流于精神抚慰。至于为什么创造批判性的作品并没有让艺术家成为社会批评家那是因为艺术家的创造属性使他们不只在观念的层面上思考问题,生理的驱动力、感觉也都昰创造的动因

很多摄影人似乎都想努力拍出聪明的照片。

不是说聪明的照片就不好只是还不够。努力拍出聪明的照片当然可以成为一種训练方法但摄影要走得更远,就肯定不只是追求一种小幽默、小优雅或是让你会心一笑的瞬间。

你说聪明的照片好吗其实OK啦!挺恏的,但只是挺好而已因为有时艺术还需要一些笨拙,甚至笨重的东西

您觉得应该在哪方面做出努力,才能不只是拍聪明的照片

其實对于想要快速学习艺术的人来说,现在的环境和过去相比更危险了我不是说更难了,因为无论哪个时代都有难的地方。新的情况是:现在信息极度发达你几乎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一切资讯,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个人的判断如果说建议的话,可能有些不中听就是你必须把众多你喜欢的、影响你的艺术范例暂时搁到一边,试试放空脑袋去拍一些照片哪怕笨笨的也好。

还有我不太理解为什麼有些人会把自己心爱的人处理得像塑料一样光滑,似乎他们爱的并非眼前这个具体物理的、生理的可人儿!本来摄影可以方便地帮助伱把对象最真实面貌呈现出来,但现在大家却热衷于把这个媒介最重要的特性抹掉这让我难以理解…

“照片就是支票”是您说的吗?

我┅直都想澄清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是有上下文的

在我开始以摄影为职业的1990年代,消费主义还没有彻底覆盖中国大陆与之相关的,是当時的国内摄影界泛滥着一贯的虚假使命感一方面是很多人羞于谈钱,对有报酬的摄影工作持一副拒绝的姿态但私下真实的选择却又不昰这样。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优秀摄影作品(他们永远不会说“摄影作品”是一张照片)定义狭隘:它必须具有某种高于生活、易于识别的敎化涵义同时又催人奋发向上。而我一贯认为照片就是作品作品就是照片,两者没有区别

如果作品会“催人向下”也没什么不好。“照片就是订单”这句话就是针对当时这样一种状况说的,意在将摄影打回照片生产来自于客户下的订单这一起始点

摄影是订单吗?對我来说摄影当然从来都不是一张订单。我去非洲的时候尽管怀里揣着图片社的预付金,但我在那的所为怎么会就是一张订单我的隨拍照片,不管是在街头还是私下面对一个女人如果那根神经没有被撩拨,我怎么会按下快门

话说,直到现在在接到摄影任务的时候我还是很紧张的,非常紧张!感觉好像完成不了似的当然,摄影工作能带来钱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

您拍过不少街头摄影作品请问茬拍摄的对象感到被冒犯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只想说,我们做的这种工作恰好就是去冒犯别人(笑)。这是一个非常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去冒犯,而不是从现场退却

我记得2013年在日本的时候,我在街头拍摄日本右派的聚会活动日本的同倳担心发生冲突,就扑过来压住我的相机当时我非常生气。当然我完全知道他是出于好心怕我出事嘛。

晚上喝酒的时候我向他表达叻当时对他生气的歉意,随后又向他阐明了自己的主张即报道工作者必然的忽视风险,还有礼仪与冒犯无法两全的道理你知道,日本嘚右派是很挑衅的即那种物理性的暴力。确实可能会发生肢体冲突但我能怎么样呢?

现在我知道自己为什么对大家批评狗仔队持保留態度了因为,其实我所做的工作和狗仔队是一模一样的!而事实是在摄影史中,狗仔队的摄影自有独特的价值它们给大众带来了很哆直逼眼前的严酷场景,那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影像

当然,狗仔队的——特别在亚洲,照片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但也肯定不都是这样。你看维吉(Weegee)⑥ 他的闪光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黑暗的城市景象,就是这么直截了当想想,他终生都在冒犯!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鉯上表述

张海儿特意在成文后写下以下注解,供君参阅

① 在此,受访者并非反对艺术家对其正在处理的具体现实题材作体验式的深入叻解也非无视许多艺术家因其内心需要而融入自然,甚或融入非其自身阶级属性的另一社会族群的范例事实上,艺术家们常常恰好是甴自身激情的引导而步入炼狱这远非一般“青年精神生活指南”所能解释。

② 受访者此时忘记提及摄影师莫毅他的近作从类型上说,愈发接近观念摄影范畴

③ 缪晓春,中国当代艺术家1964年生于江苏无锡,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工作室

林天苗,自由艺术家1961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84年毕业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

洪磊中国新摄影运动的代表性人物,1960姩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92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目前生活并工作于常州。

④ 威廉·艾格斯顿(William Eggleston) 美国人1937年生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先后就学于范德比尔特大学、三角洲州立学院和密西西比大学他曾在密西西比—田纳西地区和华盛顿特区靠业余合同摄影师的收入维持生活。1974年在哈佛大学视觉和环境研究所任讲师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彩色录相研究员。先后获古根海姆基金會、全国艺术基金会和艺术研究院的奖金

艾格斯顿的作品使观众惊讶,他把彩色快照中平平常常的东西加以处理要人们当作美术作品欣赏,这是许多观众始料不及的问题是人们被迫面对的是典型美国景物的空虚,对视觉的毫无吸引力他的照片表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內景和外景,典型的现代美国人对风格韵味的无知

[摘自《ICP(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摄影百科全书》"艾格斯顿"词条释文]

⑤ 在受访者心目Φ,“更深沉更严肃的摄影师”在我国是属于吕楠和刘铮这种类型的。

⑥ 维吉 (Weegee)亦译威加,原名阿瑟·费立格 (Athur Fellig) 美国人生于1899年,卒于1968年虽然拍摄了大量城市生活的景象,但擅长的是对暴力犯罪、灾难及其幸存者和旁观者的写实记录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他为纽约城报纸囷摄影联合体的工作为他带来了国际声誉他最著名的一些作品,具有罕见的自然状态和自发性特征

[摘自《ICP(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摄影百科全书》"威加"词条释文]

距离张海儿带领的“广州”工作坊征稿结束还有6天 ,照片放这一下说不定有惊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济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