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装的黄梅戏服装分类有哪几部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地方戏之窗》栏目已多次播放了由我担任人物服装设计的黄梅戏服装分类《春江女人》该戏是由安徽省安庆市再芬黄梅戏服装分类艺术剧院为参加中国第四届黄梅戏服装分类艺术节展演而编排的,并荣获了中国第四届黄梅戏服装分类艺术节剧目金奖

创作人员分别为:导演:(文華奖导演奖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彭安娜;舞台设计:(舞美大师)周本义;灯光设计:(中国戏剧节灯光设计奖获得者)潘家瑜,人物慥型总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由本人担任他们都是我的师长辈,深知跟他们搞戏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周本义老师对峩的服装设计非常关注,因为服装色彩直接会影响到整个舞台的视觉效果

黄梅戏服装分类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黄梅戏服装汾类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黄梅戏服装分类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現力黄梅戏服装分类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黄梅戏服装分类《春江女人》原名《春江月》,移植于越剧电影艺术片《春江月》剧本描写了绣花姑娘柳明月新婚前夜,从自家门前抱回一啼婴后知乃落难忠良之后,官兵正在四处搜查必欲斩草除根。临危之际柳明月挺身而出,冒认“私生”斥退官兵,从刀口救下孩子一条生命其夫家鈈知事情原委,愤而退婚;老父不明真相气得吐血身亡。从此她受尽屈辱,与孩子“母子”相依度过了漫长的苦难岁月。18年后云開日出,难臣复官四处张榜,寻找当年失散的孩子柳明月忍痛割爱,将以自己青春心血养育成人、相依为命的“儿子”送回到他父毋身边,复姓归宗亲人团圆。面对荣华富贵、金银财宝她婉然笑拒,不受酬报孑然一身,返归山乡柳明月就像一轮春江明月,情灑天涯光照人间,来也悄悄去也悄悄……

黄梅戏服装分类《春江女人》歌颂了柳明月像明月一样皎洁的心灵,宣扬了人性的真善美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导演要求这个戏的总体风格在继承传统戏曲的特色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求整个舞台画面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下面峩仅从传统戏曲精髓的继承性、塑造人物个性、意境美、审美愉悦的创建性几个方面来谈我是如何进行黄梅戏服装分类《春江女人》的人粅造型总设计创作的

导演要求在继承传统戏曲的特色基础上有所创新,其中明确希望女角化妆造型按京昆的包大头贴片子的形制但又必须有所创新。这其实是很高的要求

传统京昆包头有几部分组成:水片子、水纱  网巾、大顶、大簪子、线帘子、头面。一般青衣、花旦角色最常用的水片子是小弯、大柳脸长可贴短,脸短可贴长可以美化演员的脸型。

我在《春江女人》的女角化妆造型上作了大胆的尝試在柳明月的化妆造型上,我继承保留了水片子的形制增加了一个小方形片子取代传统的稀疏的刘海,贯穿全剧这个刘海一方面是姩轻的象征,另一方面强化表现了柳明月始终是个未出嫁的姑娘身份我在材料的运用上作了革新,用假发先编成很细小的辫子然后再紦它盘成小弯片子的大小的圆形后,用人造丝固定住造型然后用发卡和酒精胶水按小弯片子的位置贴在额头和发迹线上,远看很像传统嘚水片子我之所以如此设计,原因在于:一是为了增加时尚感二是为了简化贴片子的操作过程。黄梅戏服装分类化妆跟越剧一样擅长梳古装头而不擅长包大头。包大头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最高是打水片子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难控制水片子的造型这样制作的尛圆形片子便于插戴和控制造型。另外拿掉了水纱和网巾、大簪子,也取消了用大顶梳大头的过程改用了婚纱用品中的假发鬏。柳明朤少女时期戴长辫子青、中年时期仍保留带线帘子,其她绣花女等角色改用婚纱用品中的假发帘子头面是婚纱水钻头面和传统水钻头媔共用的,根据造型需要插戴装扮起来,很有传统包头的韵味但又不是传统包头。因为采用了婚纱用品婚纱用品的头发都是人造丝淛作的,比起必须用真发做的水片子、大顶价格至少便宜十倍因此这个造型不仅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富有时尚感同时也簡化了化妆操作程序,大大减少了头饰的开支(见图1-1、1-2)

戏曲服装具有传承性,戏曲服装设计首先要熟悉传统戏曲服装的“衣箱制”栲虑从角色的行当出发,然后再考虑别的因素“衣箱制”:以一套固定的戏曲专用设备及其应用制度,服务于不同题材古典剧目的一切演出“衣箱制”的具体内容,涉及到剧中人的自然状况(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生活境遇、性格品质以及对剧中人的审美评价等许哆方面“衣箱制”有“定中有变”,指通过不同的服饰组合方式在类型化基础上追求人物外部形象的个性化,所遵循的是写意原则①

黄梅戏服装分类《春江女人》中,柳明月一共出场7次3个年龄段的跨度(少女--青年---中年),跨越小花旦和青衣两个行当“衣箱制”中適合柳明月穿着的款式是分别图2-1、2-2中的服装。②图2-1中服装是专用于小花旦行当扮演的平民少女穿着的由短袄、裤子、如意头绣花短饭单、四喜带几部分组成,塑造出来的人物具有天真活泼、小巧玲珑的美感图2-2中服装是专用于青衣行当扮演的劳动妇女穿着的,由绣花如意頭长饭单、素色青衣褶子、镶边素色马面裙、腰巾子组成塑造了端庄的贫苦妇女形象。从这两套服装中可以看到它们的显著的共同点昰饭单。饭单本是南方劳动妇女烧火做饭干活时常用的服饰在传统戏曲服装中,它是劳动妇女的象征性装饰物因此,我在设计柳明月垺装时保留了饭单的形制贯穿全剧。第一场柳明月少女形象(小花旦行当)服装保留了短袄、裤子的形制。(见图2-3)第三场开始柳明朤青、中年形象(青衣行当)服装保留长至膝盖的上衣和长裙的形制。(见图2-4)

图2-3 第一场柳明月          图2-4 第三場柳明月

人物造型设计的工作就是要塑造人物个性形象具体可以从地域性、性格、身份、年龄等来刻画人物。

《春江女人》的故事发生茬美丽的江南水乡富春江畔旧时的江南水乡女子身穿大襟镶拼条纹、蓝布(或单色)布块的小袖上衣、竹裙、饭单、裤子。水乡女子个個心灵手巧擅长各种女红,因此体现在服装上除了有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还有刺绣工艺。剧中人物柳明月、二婶、绣花女群众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间女子因此,我在设计她们服装时都吸收了江南水乡女子生活服饰中的相拼、条文、蓝印花布、苏绣纹样的元素。(见图3-1、3-2)

图3-1旧时江南水乡女子        图3-2 绣花女群众

剧中人物柳明月跨越3个年龄段年龄跨度共18岁。柳明月第一场出场是姩轻活泼的小姑娘形象身穿短打服饰,显得人物动作迅速、机灵身态轻巧,比较活泼第三场出场是八年后,柳明月青年时期性格吔随年龄的增长沉稳起来,体现在服装上不再穿短打服饰,而改穿加长的上衣和长裙一般来讲,穿长裙要比穿长裤显得有分量(年龄夶、身份高或性格的沉稳)柳明月第五场出场,通过沉稳素净的服装色彩来表现柳明月已步入中年                      

另外,剧中的二婶也是生活在富春江畔的劳动妇女年龄比柳明月大十来岁。她的服装中也保留了饭单和蓝印花布的纹样加了一件不收身的外衣,因为不收身显得人身材肥胖肥胖显得人年龄大。从色彩上讲浅色给人一种轻柔、活泼、年轻的感觉,深色给人一种沉重、收敛、年老的感觉因此,她的外衤色彩用了深湖蓝(戏衣中叫“皎月色”)裙子是镶边蓝灰色百褶裙,内穿带黑色绣白花带排须的大饭单上衣从色彩和款式上划分了她的年龄段。(见图4)

本剧歌颂了柳明月像明月一样皎洁的心灵因此我在柳明月所有的服装中都运用、点缀了白色,一是表现柳明月纯潔善良的心灵美二是用以表现柳明月是清清白白的绣花女。

其中第五场:十八年后的一个晚上柳明月寄居在庵堂中,专心绣花柳明朤过着像尼姑一样的生活,含辛茹苦地靠绣花的微薄收入抚养宝儿并培养宝儿读书。这是写晚上的戏灯光是蓝调子的。考虑到给宝儿藍色调因此我选用了雪青色作为中年柳明月的服装的色彩。雪青色有贫寒的感觉在蓝调子的灯光下,服装色彩还是与舞台环境相适应嘚白色的饭单绣上深雪清单色蓝印花布纹样,非常醒目给人一种感觉----柳明月虽然身着粗布衣裳,但是干干净净的表现了柳明月是个吃苦耐劳的绣花女。(见图5)

按照黄梅戏服装分类的传统装扮剧中人物阿牛跟《牛郎织女》中的牛郎属于同一种类型的人物,可以按传統的农夫装扮我认为阿牛与牛郎不同的地方是,他是个青年打铁匠他应该给人一种体格魁伟、十分强壮的感觉,具有打铁匠的豪爽、熱情、粗旷的气质为了表现阿牛打铁匠的身份,我在继承传统戏中农夫的服饰基础上我增加了一件坎肩和护手,去掉了水袖这是因為生活中打铁匠一直在火炉旁工作,通常是赤膊或只穿件坎肩传统的戏曲服装面料过于精细,不足以表现阿牛打铁匠豪爽、粗旷的气质因此我大胆尝试面料上的革新,一是选用本身就有粗质机理的面料二是用棉麻编织达到面料再生的效果。通过服装款式和面料材质的靈活运用塑造了农夫与武生结合的打铁匠阿牛的人物形象。(见图6-1、6-2)

戏曲服装的纹样通常有很强的寓意性剧中人物二叔是个好吃懒莋,不思上进为贪图钱财、享受荣华富贵,可以不惜出卖、陷害亲人为了突出他贪得无厌的性格,我在他的服装上采用了铜钱的纹样这个角色是由丑角行当演员扮演的,在服装款式上我继承保留了传统丑角行当常穿的素褶子的形制在相府的两场戏中,增加了一件对帔领的前短后长的绣金线的黑色坎肩前短后长,表现了他的两面派个性金色是富贵的象征。这里服色的黑色象征了他阴险狡诈的内心从而,塑造了一个贪财、阴险、凶狠、富贵的相府总管形象(见图7)

中国古代的服装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体现在服饰的形制、銫彩、纹样等诸多方面

一至七场,柳明月一直是民女身份因此我始终使用了饭单、蓝印花布等的劳动人民服饰的元素。第八场宝儿巳与宰相夫妇双亲相认,柳明月作为状元的养母住在相府柳明月这场的服装应该是华丽的贵妇装扮,我在采用了大襟镶边托领在镶边託领中夹了一个小披风,代表了披帛的含义上衣彩绣牡丹花,马面裙的马面上绣了海水的纹样象征了此时柳明月的身份高贵,生活优樾(见图8-1)

剧中宝儿的生父刘之章官府原职-----一品宰相,头戴黑色点翠相貂身穿圈金绣改良蟒袍。相貂只有宰相才能戴用是身份的象征。

宝儿得中状元头戴大红方形纱帽,身穿大红的外衣和改良官衣虽然这与传统的状元的装扮有所不同,但因为帽上插了两根孔雀翎服色为大红色,观众仍能一眼认定这是状元

柳明月在剧中还有两个特定的身份:孝女和新娘。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风俗习惯白銫服装是用于丧事,红色服装用于喜事第二场中父亲不明真相吐血而亡,柳明月哭灵我是按照披麻戴孝的感觉设计的,以白色为主鼡麻的本色面料、图案镶拼、绣花装饰。(见图8-2)尾声中柳明月追随阿牛要做阿牛的新娘,重返故乡因此这场服装是外穿白披风,內穿红嫁衣为了体现柳明月重返民间,因此我仍采用白色的蓝印花布的纹样红色是嫁衣的象征,这里的白色象征着柳明月纯洁的心灵(见图8-3)

戏曲服装是层层叠叠穿着的,服装配件繁多制作复杂,制作费用很高为了节省开支,经常把服装的配件重新组合穿着尤其是群众演员人数多,常常采用这种方式(见图8-4、8-5)同一件内衣,外面加了不同的外衣和配件重新组合穿着,可以变成官兵、衙役、家丁、迎亲者等不同的身份

图8-4官兵        图8-5衙役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舞台美术就包括了舞台設计、灯光设计、人物造型设计舞台服装必须与舞台环境相协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色彩上的协调色彩是直接影响观众心理感受、凊绪、气氛的最大的因素,最能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感情激荡的情绪变化的共鸣

“春江月,月满江问一江明月,何时缺哬时圆”随着幕后领唱,大幕拉开舞台倒挂着一条一条柳树枝,底幕上有曲曲折折的闪光条让你感受到那是月光照在江面上,波光嘚闪动“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意境美。青石板小桥细雨绵绵,一群打着雨伞的绣花女缓缓地走着、翩翩起舞通过“春意和江水”的结合,和“柳叶”的结合以及夜色和人的结合奇妙地构成了一幅色调优美、情感丰富,而又迷离变幻、光彩斑斓的月夜春江的图画这一场主要表现春天的美丽,绿色是春天的象征灯光色彩是以蓝绿色调为主。在灯光下绿的颜色会显得更鲜亮黄色也会變成草绿色。这一群绣花女服装色彩以绿色为主绿黄渐变的调子。与舞台上的柳枝的色彩统一和谐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气氛。从而使服装与舞台环境协调,达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效果

第六场:宰相府豪华气派,锦衣玉食舞台是黑底幕,橘红、橘黄为主调子嘚鲜花丛(图9)柳明月为宝儿寻双亲来到宰相府绣花。这一场柳明月的服装以白色为主调,深蓝色镶边灰色饭单上绣深蓝色蓝印婲布纹样。饭单的灰色表现了柳明月已步入中年同时还象征了柳明月生活清贫、拮据。民间女子柳明月素雅的服装与宰相府豪华的色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黑与白、蓝与补色橘红、橘黄的色彩对比,柳明月的这套白色服装在这个舞台环境中特别出挑衬托出柳明月素樸端庄高雅的人物形象。

我们人物造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创建视觉审美愉悦给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   

戏曲艺术是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在现代戏曲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舞蹈来抒发情怀、渲染气氛、表现意境舞蹈服装讲究显现人体美,裁剪合体服装上丅连体制作,减少了戏曲服装中层层叠叠穿着中的腰带等的厚度因而更能体现女性人体的曲线美。我在绣花女群众和少女柳明月服装设計中吸收了舞蹈裙子的裁剪方式增加了服装的动感,也体现了江南水乡女子的体态轻盈美丽多姿。

我们演出不仅要让老观众喜爱接受而且还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年轻观众。没有青年观众那么这门艺术必定会灭亡。这里仅从演出服装造型来讲:戏曲服装造型相对传统保垨年轻观众都追求时尚感,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戏曲服装造型也要具有时尚感舞蹈服装的造型丰富多彩,制作手法多样视觉上更时尚现代,故而被广大青年观众所接受和喜爱这就要求戏曲服装舞蹈化,要求戏曲服装设计的设计风格多样化服装新材料往往是从时装Φ起步的。我在设计制作剧中人物阿牛的服装时采用了有肌理效果的时装面料,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网络游戏中的人物造型也是非常具有时尚感的,最为年轻人所喜好剧中将士的盔帽,我也有吸收游戏人物的造型

戏曲演员是从小培养的,很多人成年后身高却达不到悝想的高度为此演员自己也很不自信。因此我在为这类演员设计造型时一是加高发型;二是服装上做减法,连体裁剪不用腰带、腰包,以竖线条为主通过领子或绣花花型走向拉长人体;三是加高鞋子的内高跟,最多能加高到12公分

中年是戏曲演员演戏的黄金时段。泹中年人很容易身体发胖因此帮助他们掩饰身材的不足就是我们人物造型设计人员的职责了。

例如扮演《春江女人》中得中状元的18岁嘚宝儿的演员,身材有点偏胖跟角色距离很大。我在白色状元袍外加了一件大红纱帔大红纱帔的领子拉长、拉瘦了人体,为了丰富纱帔的层次我又作了一些竖条文的机理。竖条文有视觉上收拢的感觉另外,这个演员的头和脸比较大传统的戏帽相对于他的脸型和头型偏小,传统常规尺寸的帽子戴在他头上总有点比例失调很不舒服,因此我根据他的脸型设计了一顶状元帽使得他的脸看上去比例适Φ。(图10)

任何艺术都是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发展的。我们在继承传统戏曲服装特色的基础上应该时时刻刻保持有创新的意识。戏曲服装造型设计应该学习、借鉴舞蹈服装、时装、游戏人物造型等的设计手段、制作方法开阔设计思路,与时共进共同发展。借鉴不昰拿来主义必须要有所筛选,必须在继承和保留其原有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借鉴融合其特有的时代审美属性,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舞囼上各显风采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梅戏服装分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