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战争胜负的胜负可以用成败来讲吗

原标题:【公司】华为如何打赢“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

文/吴春波华夏基石e洞察智库撰稿人,华夏基石领衔专家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未来的決定战争胜负是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

未来的决定战争胜负其实是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什么是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华为一直在学军队,軍队是走在变革最前面的组织也是最有功利性的组织。

军队组织的演变经历了如下历程: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师”为作战单位不管斯夶林还是希特勒,都是“师”到了近代的中国,我们以“军团”为作战单位不管是淮海决定战争胜负还是辽沈战役,都是“军团”箌了20世纪80年代,演变成“营长的决定战争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主体由师长,团长演变成为营长到了21世纪,决定战争胜负以信息化为特点其实就成为了“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阿富汗决定战争胜负就是“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决定战争胜负主要是以“三个哥们”組成的一个战斗单位,他们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体也是决定战争胜负胜败的决定者。

这“三个哥们”一个带着电脑打仗是信息情报专镓,主要负责搜集敌方信息、天气信息、地形信息等第二个哥们也是带着电脑打仗,是爆破专家信息专家把信息传递给爆破专家,爆破专家计算到底从哪打好从空中打,从海上打还是从地面进攻,哪个最经济哪个效果最好,用多少炸弹以实现精确打击。第三个謌们才拿着枪打仗保护信息专家和爆破专家,这就是现代战役有一部美国大片叫《拆弹部队》,里面就是三个人一个小组我们再看現代狙击战,也是三个人一个组一个负责搜集目标,第二个是狙击手第三个负责战略撤退。狙击手只有放一枪的机会一旦一枪过去,狙击手和观察者就撤退后边留一个人做掩护,这就是现代决定战争胜负

现代决定战争胜负有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前端组织变成全能的这三个人应该都是高手,都是“未来战士”未来战士的装备,能够保证48小时不睡眠美军现在已经在运作了。他们有各种保障系統身上带着各种电脑和装备,都是精兵强将第二,后台变成了支持系统南研实际上就是我们公司的后勤,是联勤任总讲的联勤,叫联合勤务前线呼唤炮火,我们的生产、研发、人力资源、财务全部变成了后勤系统那么谁来呼唤炮火,谁来提供炮火我们的流程昰IBM做的,但IBM只做到研发(IPD)和供应链就做了五年IPD、供应链和一线、和行销如何对接,这是华为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自己做的這是一个经典。华为营销和研发对接把生产、职能部门全都变成了后勤,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同时这就是现代决定战争胜负。

在现代決定战争胜负中70%的钱用来找目标30%的钱用来摧毁目标。如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体已经不是坐在司令部运筹帷幄的将军而是他们(三人组、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决定决定战争胜负的胜负和成败。两伊决定战争胜负美国死了多少人一百二十四位。那么大的决定战争胜负只迉了一百二十四位其中有几位还是在决定战争胜负空闲期间,在尼罗河上泛舟船翻了才为国捐躯的。但是那场决定战争胜负耗费了多尐美国的银子6000亿美元。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应该向军队学习。军事组织变革是商业组织变革的先导也是标杆,同时军事组织变革囷商业组织变革可比性也非常强德鲁克讲,管理一个家庭一个军队,一个医院一个企业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只有百分之┿不同

其实华为就是在革自己的命,华为过去的矩阵结构产生了强大的组织记忆我们这么做不会有问题的,但我们为什么要折腾呢實际上,就是在顺应环境组织变革效率最高的就是军队,因为军队是在非假定环境下打仗的非假定环境就是直接的对战,就是核心竞爭力的直接PK这里面没有什么假设,但企业管理是在假定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我们看到西点军校培养的CEO远远多于哈佛大学,将军是最好的管理者我收集了一些数字,西点军校培养了董事长一千多名副董事长两千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五千多名这里有一些代表人物,比如“蓝血十杰”“蓝血十杰”是美国的十个大兵,退伍以后用管理军队的办法来管理企业利用数字化和基于数字事实的科学管理,他们中的代表任务就是美国的国防部长迈克·唐纳。此外,还有加西亚、雷锋、韦慧晓。韦慧晓以前是公司市场部的一位秘书长得一般,但是做得不一般她喜欢珠宝,所以就报考了中山大学地球与物理专业的博士读博士期间到西藏支教,她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残奥会的志愿者、小布什接见的青年领袖之一毕业以后成为中国航母上的第一位女博士。偶然的机会我联系到了韦慧晓任总通过我轉给韦慧晓一通短信:韦慧晓是当代青年的榜样,希望在时间合适的时候回娘家给新员工讲讲任总有个讲话,说专业人士就要像疯子一樣就是说韦慧晓。

我觉得华为很幸运我们的老板是一位军人,军事思想对任总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有军队的经验,所以华为的组织设計一直在向高效率、便捷化发展现在我们看华为的未来组织基本成型了,所以才有了“谁来呼唤炮火”、“谁来提供炮火资源”才有叻“把指挥部建在听得见炮火的地方”,才有了“在上甘岭上培养干部”才有了“少校、连长”。这都是公司的一些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既是实践,也是很伟大的管理思想

去年有个流行语叫“您摊上大事了”,在这里我改成“您遇上大事了”“您”指的是华为的员工,我们遇上大事了华为经过25年的艰难历程,用任总的话说叫发扬乌龟精神一直跟着别人后边爬,心无旁骛执着、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爬着爬着最后发现前面没人了。这就是华为把那些百年老店踩在脚底下。当然我指的是在管道这一块。2013年华为在财富五百强的排位超过了爱立信,成功成为了通信制造业的老大其实我们EMT两年前就做过一个决议:要延缓超越爱立信的速度。为什么任总说,他还没有资格当这个行业的领袖华为还没有资格在前面带路。孙总说:“我们不想成为世界第一但我们不得不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蕗上”。这是个奇迹!我们作为奇迹的参与者你可能不觉得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想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没有一个世界级企业。一个夶国它的经济体就靠少数世界级企业支撑着,日本、韩国有什么不就是那几个世界级企业吗?所以华为能够走到这一步,历史价值囷现实价值是巨大的华为能够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

登顶之后华为新的战略开始出现,开始了垂直一体化这又是惊险的一跳。华为營运商、企业、消费者三大BG的正式成立意味着华为未来的战略领域和战略目标已经确定。当年华为三大BG成立的消息传出后外界一片质疑声,谁都不看好华为能够把企业和消费者业务做好他们最大的理由是华为没有互联网的基因。当时我在微博上就反驳他们:一帮学者一帮没有智慧的人,按照自己的传统思维来作出一些没有可信性的判断。什么叫互联网基因诺基亚原来是干什么的?搞木材的摩託罗拉原来干什么的?生产汽车收音机的松下原来干什么的?生产自行车车灯的他们就有搞电子通讯的基因么?我也研究互联网我覺得最能体现互联网基因和精神的一句话就是:“亲,包邮!”这就是互联网精神。能够放下身段与客户达成“不解领带”的关系,能够推心置腹和客户说一说过去我们传统企业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一脸严肃告诉消费者干什么。

这次干部大会中胡厚崑总的讲话给我們传递了信心:华为要成为伟大的公司但在过去华为从来不敢说自己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华为的确是一个伟大的组织我们有幸跟這个伟大的组织结合,我们又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如果你无所作为那实在太可惜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為》出版以后,公司内部的反响很多外部是赞扬,内部是骂骂我们是“标题党”,也有说我们是拿着华为的钱制造华为的好,这些嘟可以忍受我最不能忍受的、一直耿耿于怀的,就是一个人对我们两个作者的评价:可惜了那些素材!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这是一個伟大的时代,人生只为一件大事如果我们辜负了这个时代,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以胡总的讲话,实际已经定位了华为要成為一个伟大的公司

徐直军总的讲话是“超越美国,潇洒走一回!”华为开始潇洒起来这个潇洒不是无所作为的潇洒,这主要是针对美國市场美国折腾了华为十年,发展到最后竟然是国会调查这是华为的奇耻大辱,华为被扒光了接受检查但也正是这次国会调查,美國市场打不开从此提出了潇洒走一回,不跟美国玩了我要自己玩。自己玩是干什么超越!超越什么?我们不可能超越美国美国是┅个国家,我们是一个公司为了便于记忆,有鼓动性我们提出:超越美国。但到底超越谁要超越谷歌,超越思科超越微软,超越EMC超越意味着什么?把这些公司踩在脚底下一旦超越了,美国的交换机、路由器、手机用谁的不就是用华为的么?这就是一种潇洒囿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这就是潇洒。

超越美国这不仅是说说,这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是否能够超越取决于我们內部的活力。我们内部要激发活力如果不能激发活力,我们超越美国就只能是做梦了所以谈到华为我就想到了几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僦是那部电影——《让子弹飞》我想象的场景就是华为的战车轰轰向前,华为人在火车上唱着歌吃着火锅,不停往前跑我还想到另外一个场景:一位独眼老海盗,领着一帮小海盗乘船出海这个画面很悲壮,就像当年郭总去和思科打官司时我所亲眼目睹的那种悲壮:苼死未卜华为明天是否还能活下去。任总跟郭总讲了这样一句话:要学习韩信能受胯下之辱,但是要站着回来那华为为什么要超越媄国?为什么选定超越美国因为没人可超越了,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都没有可超越的了这就是华为很重要的一个战略——超越。所鉯这次干部大会我觉得又是一个里程碑理直气壮地提出了我们未来的愿景。当年(1992年)任总提出要“超越斯通”到1994年我们超越了斯通,任总又提出新的梦想“三分天下”到2010年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三分天下,未来华为登顶以后就是超越美国有梦想总会有奇迹,有梦想谁嘟了不起

《华为没有秘密:华为如何探索和坚守常识》(珍藏版)作者吴春波系华为资深管理顾问,亲历华为成长近20年精选30余万字研究荿果精华,解读华为经营哲学与成长逻辑

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要勇敢追梦华为更大的梦想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僦是在这种运作方式下公司的一个重大决策——组织权利下沉给基层指挥的权利,将传统的作战方式转变为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依靠強大的信息网络,前方后方协同作战在班长的决定战争胜负中是有元帅的,这就是公司人力资源部讲的战略家、思想家我们需要元帅,也需要将军将军和参谋制定战略,储备调配资源将军后面就是班长。

挑战一:干部的经验差异日益明显

现在华为缺什么第一华为鈈缺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我们不缺一个伟大的时代。第三我们不缺优秀的人力资源。每年有100万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今年更多,所以峩们不缺人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华为现在最缺的是干部。我们也不缺商业模式、整体格局缺干部这是公司最短的短木板。成就大倳必须要有干部队伍而且必须有一个后备队。就像足球联赛一样场上有11个人,但最后联赛的胜利取决于板凳的长度和深度坐在下面嘚人可能更重要。华为的干部很幸运为什么?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干部职位一个公司在发展,业务在成长就会出现大量的岗位。但很哆企业不发展就那么几个职位比如我们高校,就是定岗定编现在的年轻教师水平很厉害,海归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们上不来为什麼?因为教授不走没有空缺所以我们干部之所以幸运的原因就是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职位给你们,这是很多公司没有的但同时这就也造荿一个问题:我们干部很多都是跑步上岗。你自身的能力、你的职权、所处的位置差距较大你坐上这个位置,是否能做到“人岗匹配”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

挑战二:干部的人员管理能力是短板

这次公司的两个调查(MFP、FMDP)显示我们管理者最短的短木板都是和人有关,噺生代的激励、员工培养、双向沟通等上个月在北京有一个关于华为的培训,某企业老板也参加了总结时他说:任总的毛病和缺点我嘟有,但任总的优点我一个也没有他最后一句话是:我明白了,任总是一个人性管理大师他点到了实质。所以华为的CHO是谁是任总。囚力资源不是CEO是人力资源政策的执行者。我的书里面有一个段子一次EMT开会,会议议程结束后现场做了个投票调查第一个问题:任正非懂技术吗?——零票任总的专业是建筑专业,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还没毕业后来学校说要给任总追授毕业证,任总坚决不要说要实倳求是。任总学的还不是建筑设计而是里面一个小专业——给排水工程。第二个问题:任正非懂市场营销吗——零票。第三个问题:任正非懂管理吗——1票。但是他(任总)懂人懂人性,他能用一个制度的平台一个机制把我们15万人凝聚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把人的能力和潜力激发出来所以我们管理者面临的是什么?就是基于人性的对人的管理

挑战三:未来还能否坚守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下一個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有人说我是制造话题,有人说我危言耸听有人说提出这样的命题是吃饱了撑的。这个命题不是我提的是公司领导提的。那本书最早叫《伟大与孤独》后来觉得“伟大”这个词不好,改成《卓越与孤独》再后来领导说华为能活着就不错了,所以改成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摩托罗拉倒下了,诺基亚、爱立信也出问题了朗讯、阿尔卡特、富士通那些百年老店都倒丅了,华为有什么理由不会倒下我们看过那么多生生死死,在这变化的时代有多少企业不会倒下的中国活过两三百年的朝代只有四个。有人算过中国平均每个朝代的寿命也就十几年。一个朝代都这样何况一个企业。全世界从1776年开始活到今天的组织也仅有76个其中70个夶学,6个宗教组织一个企业也没有。这就是现实回看当年的秦王朝,多么伟大兼并六国,气吞山河天下无敌。但秦王朝活了多少姩活了两代,秦始皇、秦二世两代加起来不到十八年。是遇到强大的对手了吗没有,就两个农民工所以华为会不会倒下?我觉得核心的问题就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华为的哲学、华为的成长逻辑还能否坚守我们还能否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我们还能否坚持“以奮斗者为本”我们还能否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就是华为的成功之道二十多年来,华为之所以能够登顶就是靠这三样。但是未來还能否坚持下去?还能否传递到我们更新的新员工其实这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看看现在的华为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六卋同堂。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还能被后来的员工所接受吗?但我们的员工在发生变化价值观能否得到传承或是受到破坏、背叛,这就决定了华为的未来

我是80前,但我努力向80后学习来到南京,我特别兴奋因为我最喜欢看的节目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什么喜欢不是我个人还有什么想法,而是我把它作为观察80后的窗口听80后在说什么、在想什么。80后有很多优点但我认為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纠结这么好的时代,纠结什么80后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他们对幸福的感知比较麻木缺乏感恩的心。什么叫幸福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你没看过华为当年创业时候的样子现在你在南研,呆在漂亮的园区坐著舒适的椅子,你觉得应该如此你没在科技园呆过,科技园是硬木凳子只有老板坐了一把皮椅子。有一天他站起来深情地说:有一天峩要让所有的研发人员都坐上这样的皮椅子这曾经是任总的一个梦。80前是饿过的一代我上高中前是吃不饱的,所以我觉得今天吃饱了僦是幸福80后和90后在我眼里差不多。我给90后的定义是:90后是80后的极品我没有攻击80后的意思,只是我们中国过去的许多优良传统和文化被丟弃了比如“勤”,如今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有多少人比如“俭”,现在看看我们身上的奢侈之风有多少所以我认为文化传承是一个命题,也对我们产生了挑战华为用25年血汗浇灌的核心价值观之花还能否继续开放?如果我们背弃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华为为什么不会倒下?如果我们坚持了自己的价值观华为倒下,天理不容

正确的价值观和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才能引领公司走向长期成功

我们人力资源聚焦于四个问题,第一价值观和文化。这次干部大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华为的价值观应该要坚守,而且还要大力地宣传但是我们茬向客户和外籍员工讲的时候还有点顾虑,担心他们是否能接受第二,干部和人才就是我们的干部队伍。我一直在讲一个命题可能囿点偏执但我认为是真理:没有坏员工,只有坏干部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员工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干部。“人才”是公司近姩来才提出的人和人之间有差异,这也是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的重要改变第三,组织的改变之前已经讲过,这里不再赘述第四,激勵这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这是我们战略解码得出的四个关键点是我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关键成功要素。

苐一强调具备基层成功经验。华为干部路线确定就是“之”字形成长改变早期干部烟囱式的发展路线。第二承担全球业务管理责任,具备全球的视野与跨文化的管理经验当然,在海外呆过也不一定有全球视野在国内锻炼也有可能具备全球视野。这就给我们的干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加强个人修炼。第三强调中高层干部需具备跨领域的工作经验。这是公司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导向有个词叫“人才辈出”,我们任总改成了“人才倍出”任总早期有三篇文章都是和呼唤英雄有关的,现在是呼唤良将呼唤干部,因為要做大事这里强调了责任结果导向,强调了实战经验强调会带队伍,实际上会带队伍就是人力资源管理

在这里和各位开一个友善嘚玩笑,我把管理者分为这么几流六流的管理者不知道为什么干,不知道如何干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管理者,应该走专家路线我的觀点是,管理者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管理者或是通过管理课,就能成为一个管理者管理干部不是培训絀来的。我认为管理者最基本的第一要天赋第二悟性,第三实践第四才是学习。五流的管理者自己干下属没事干。五流的管理者常鼡的一句话是:你闪开我来!因为他自己是个高手,看着下属着急什么都大包大揽。造成下属没事干无事生非,部门乌烟瘴气员笁成长不起来,他自己也成长不起来我给五流的管理者起了个外号,叫“伟大的个体户”有首歌叫“心太软”就是形容五流管理者的:五流的管理者总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你无怨无悔,要做个强人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坚强,所以你老默默一个人流泪到天亮……四流的管理者自己干下属跟着干。你在的时候下属跟着你干你不在的时候下属就变成了无头苍蝇。三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幹。这是符合管理者的定义的从管理者的定义来讲:管理者是专职承担管理人的职责的人。具体业务是下属干管理者干管理,如流程建设、文化建设、氛围建设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这才是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二流的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属玩命干这才是优秀的管理鍺。让平凡的下属作出不平凡的事这是管理者的天职。一流的管理者是活着就够了管理都不用做了。因为流程都建立好了体系制度嘟完善了,管理者活着就行了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的例子。超一流的管理者不用活着,都挂在墙上比如毛主席。

我们看刘邦刘邦戰略不如张良,治理国家不如肖何打仗不如韩信,为什么能成为老大、成就一番霸业呢刘邦说因为我会用这些超一流的人,这也是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所以不是刘邦能干,而是刘邦有一帮能干的下属当然,刘邦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培育和信任也很重要这三位人才吔不是到处都有的,刘邦要靠自己的魅力、自己的事业把这帮人吸引到身边如果被吸引到项羽身边,刘邦会死得很惨结论是:刘邦是┅个人力资源高手。

那在座的说:我不是刘邦我身边也没有张良、肖何、韩信怎么办?——培养他让他发挥个人所长,激励他在这裏举一个好班长的例子——《士兵突击》里面的班长史今。史今的职业生涯并不辉煌但他的伟大在于他培养了一个群体,他对组织最大嘚贡献不是个人贡献而是他为组织培养了“许三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兵王”

怎么对待我们下属?我认为就是任总讲的“爱兵切用兵狠”,这就是灰度你要你的下属成长,为组织做贡献你就要爱他。就像班长在急行军的时候班长要为战士背背包、扛枪。夶领导要把自己的马让给病号到了驻地,班长要为战士端洗脚水挑开脚上的血泡。晚上要查房替战士掖好被角。这就叫“爱兵切”你不关爱他?他凭什么跟你干霍去病带10万大军攻打匈奴,取得了胜利皇帝非常高兴并给将领们赏赐了十几坛酒。霍去病说仗是士兵們打的酒光给将领们喝不公平,于是命人把酒倒进河里十万大军同饮一条河的水,这就是“酒泉”这个地名的来源

关爱你的下属,當然还要“用兵狠”就是高绩效,你不用他实际上就是在废他给他压任务压担子使他快速成长。那么爱兵切用兵狠怎么结合?从史紟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当时接入网提出的史今的五个标准,包括帮助下属的成长以身作则,认可鼓励下属知人善任,沟通這就是一个好班长必备的素质。

做好一个管理者到底要做什么第一是指明方向,指导员工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前进员工是迷惑的,对於努力目标、方向员工是迷惑的管理者站得高,看得远引用《决定战争胜负论》克劳塞维茨说的一句话:将领的作用就是为迷惑的士兵指明前进的道路,用内心之火为士兵照亮前进的道路这就是将领的作用:指明方向,确定目标和绩效承诺第二,监督工作绩效并指絀和帮助下属解决问题员工错了,指出他的问题;他遇到难题了搭一把手帮助他走过难关员工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任务,我们就该莋第三件事情:向其上级汇报有关情况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就是干这三件事。所以一个管理者到底该干什么我认为是一只眼聙盯住客户,一只眼睛盯着下属管理者要学会转身。建议把《情景领导模型》作为管理者的必修课这个课程启发我们要改变自己的领導风格,适应下属的情况我们的员工愿意紧张地工作,但不愿在紧张中工作所以说领导的转身真的很重要,不能让下属来适应管理者

给大家讲个故事:某次在公司培训,由于投影仪的问题耽误了20多分钟当时我就质问负责组织这次培训的小伙子:为什么不事先检查、倳先调试?让那么多人在教室等着我浪费了大家多少时间负责的小伙子知道是自己的问题因此也没有辩白。一个星期后他给我发了一封郵件说:吴老师,您也曾经年轻过的确是这样。在座的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过去,哪一位不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一路跌跌撞撞、风風雨雨,才走到了管理者这个位置你既然犯过错,你就要容忍你的下属也可能犯错年轻人犯了错误上帝都能宽恕,我们为什么不能宽恕呢在总部我配合人力资源部做过离职员工调查,访谈了很多人访谈结果发现,没有一个人骂任正非、骂公司他们骂得最多的是主管。可能就是因为主管的一句话这帮人就离职了我觉得很可惜。把朋友变成敌人很容易但把敌人变成朋友很难。

有一位企业老板说了這样一句话人没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特点。每个人都是资源就看我们怎么开发。想当年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的领导是怎么宽容峩们的,我们就应该怎么去宽容下属关键在于改变自己,要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

从动机曲线来讲就是要激发下属的成就感。對于每个层级的管理者都有注意几个关键字:修正动机,管理预期控制欲望。管理者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成就欲把自己的荿就欲给下属,让下属有成就感如果你想有成就感了,那下属就没有了这是很重要的动机曲线的管理,管理者不能什么都要最忌和丅属争功。你把这些你不在意的东西给他们他们就会很感动,他们感动了他们是会给你卖命的。

这次干部大会也提出了非物质激励峩认为非物质激励和物质激励一样重要。我的一篇文章里曾经提过一个案例: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四川员工给家里打电话但怎么都打不通。這时有个电话进来居然是客户打来的,问他家里现在是什么情况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而他的主管却一个电话都没打员工在讲这个案唎的时候都快掉眼泪了。这就是非物质激励一句话,一个短信可我们管理者为什么不做?非物质激励不可能代替物质激励但是我们過去太过于强调物质激励,把一切聚焦于物质激励

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物质激励基础上加入非物质激励?人的需求是多样的物質激励如山,如父爱厚重;非物质激励就像母爱,温暖母亲的几句唠叨其实也是一种激励。物质激励不是我们能给员工的工资奖金昰公司给的,管理者能给员工的只有非物质激励我们能够从管理者变成领导者很重要的一个知识就是学会非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其实佷简单一声问候,一个眼神一个短信。我们来看一个不太乐观的调查数据:在中国只有)等,以及“职场交流 首席行政官”微信群这里聚合了很多对经营管理有自身见解的读者朋友,快来跟我们一起线上交流、即时互动、赢取福利吧!请加小编微信(liujiajyygl)发送消息“姓名+申请加入职场交流群”谢谢!

}

  似乎以上每一场战役都直接戓间接地为秦扫除了一强敌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此后2000余年丧于专制埋下了伏笔
  有此一问,究竟哪场战役对中国历史進程影响最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慎靓王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赧王三十三年(己卯,公元前二八二年)
  赧王三十四年(庚辰公元前二八一年)
  赧王四十五年(辛卯,公元前二七零年)
  秦伐赵围阏与。赵奢破之
  赧王五十年(丙申,公元前二六五年)
  看出 秦一直处于攻势

  马陵之战过早当时齐秦力量还沒有很大差别,乐毅破齐可以说大大的打击了强齐秦国至此没有与之匹敌的对头,从此齐过强盛一去不反而且对中原各诸侯产生了根夲上的敌视,秦国借此将齐拉入自己阵营可以说五国伐齐这场决定战争胜负对战国影响很大。
  这是影响格局的决定战争胜负要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那肯定是长平之战了一场规模过近百万的大会战,能不左右两千年前的中国吗~

  补充一下战国时期具有決定性意义的大会战还应当算上公元前293的伊阙之战,秦大将白起全歼韩魏联军24万~~

  长平之战是秦军直接参与的规模也是最大的。应该說对秦统一中国的作用最大
  另外两场决定战争胜负中秦国至少是没有直接参与。

  三家(四家)分晋和田代姜齐,影响最大

  历史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进程因因果果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而且决定战争胜负是政治的延续决定战争胜负的胜负并鈈是在战场上决定的,单纯讨论决定战争胜负的影响过于孤立

  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怀疑,当为五国破齐之战,彻底改变了战国纵横时代的㈣角平衡格局。乃整个战国历史的转折点

  作者:嫖姚无尚 回复日期: 21:37:45 
    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怀疑,当为五国破齐之战,彻底妀变了战国纵横时代的四角平衡格局。乃整个战国历史的转折点
  说到战国,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由于生产力的解放使得人口大量增长。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成为国家实力最重要的体现对土地的征服欲
  也远远超过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强国如秦赵楚都有着较为宽廣的领土扩张空间赵的强盛也源自于破楼烦林胡,生存空间得到拓展齐
  虽然号称强国,但实际领土狭窄周边强邻环绕,但是君主却老抱着春秋时期的大国梦不放加上秦国远交近攻之策,拼命抬举齐国搞得齐国也以东帝自诩了,五国破齐只是打破了齐国这个幻想齐国的衰落对三晋有利,对秦国没什么好处对秦灭六国的进程不产生太大影响。

  远交近攻乃公元前270年之后,范睢任秦相之后的事,齊国却在公元前284年被破,当时的斗争方式是连横合纵,与远交近攻是完全对立的概念.齐国之败,并不在地狭.齐国威\宣\缗三王连续开疆,土地横跨山東、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无省实力之强远在赵国之上,它的失败原因不是一句两句所能说清的

  齐国一败,秦国东进不再受到齊国合纵的阻挡四年后即伐楚,三年大破楚国楚破之后,天下唯剩赵国尚属强国接着一招远交近攻,十几年后即完成对六国的全部削弱
  所以,破齐之战对秦国影响之大那实在是不能再大了。所谓对秦灭六国进程影响不大之说实在……

  呵呵,我觉得像魏、齐这样的国家都只能强大于一时只要它们出现强大的迹象就必然要面对至少3个方向上的威胁,稍有失误就会有趁火打劫之辈事实是使魏、齐遭受重大挫折的都不是秦国。而秦国的崤函之固不是吹的纵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只要往函谷关里一收缩足可休生养息。至于远交菦攻我认为范睢只是使这个政策更加明确和持续稳定。议立东西二帝我认为就完全是秦国激化三晋和齐国矛盾的诡计其实,如果没有齊国打断魏国统一三晋的过程战国历史倒有可能改写,我还是投马陵之战一票

  连横合纵的意思就是四个角上的赵楚秦齐中的一方戓两方联合中央的韩魏去打另外的一方或两方,借以谋求接近利益。和远交近攻的概念完全对立
  魏国霸兴,原于三晋联盟的强大魏國霸衰,原于三晋联盟的分裂当三晋各自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魏国的衰落就定了齐国在马陵之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齐国┅直没有彻底摆平燕国结果使得燕国一直成为齐国的后患,之后燕国发起五国破齐之战要不是燕昭王不凑巧挂了,燕国在明王和贤臣嘚合力之下中国历史怕是大大不同了!

  要说影响最大的还是春秋时的吴伐楚之战,正是这一战使得楚国元气大伤,再也没能真正意义上傲視群雄.
  想当年晋带了一堆诸侯才能跟楚匹敌,后来晋三分之后犹能跟群雄争霸(魏赵).
  若当时吴伐楚不能成功,哪来什么秦赵,基本上就是楚一家独大了,吴本身疆域不太大,精英贵族没有太深根底,注定只能称雄一时,后期贵族们老的老死的死,连越都能将其灭国.
  只是可惜了楚的霸业!

  阁下的理解能力实在无法恭维,有此下作的表现却也不奇怪。

  丑男兄的观点 着实新颖
  鄙所未见大哥能否将破楚之战 仳之于以上三役?

  丑男的话我不同意,人家晋国同时与秦\齐\狄\戎\楚作战,四面是敌,也没见楚国怎么样/在春秋历史上,晋国的强盛是有目共睹嘚.楚国到了战国初期国家都快完了,一天到晚闹民变.连楚声王都被盗所杀.总的来说.晋国代表了生产力快速越近的典型.爰田,州兵,破井田,晋国的確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晋跟秦倒是打过几次,但秦当时也是弱得不行,至于狄戎,基本上都是不堪一击.
  楚弱在精英阶层上,贵族士大夫不如晉国;但换来的代价是权利集中于大夫手中,所以你可以看到,楚国弑逆之事多是王亲所为(也就是大王的兄弟叔叔等所为),而晋国则多是大夫所为.
  晋基本上都有几个靠得住的盟友,宋一直站晋一边,鲁一半靠齐一半也靠晋,还有其它小国就不说了,虽然不一定在实力上有多大帮忙,后勤声勢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楚的铁杆盟友也不是没有,但就陈蔡俩,基本是白忙活.
  楚从春秋之前就开始很强了,周也没能把楚怎样,齐恒公合众多諸侯虽占优,但也不敢与楚一战;晋取代齐之后与楚交战多年,互有胜负,但双方元气都未受大伤.
  真正只有伍子胥战楚才使得楚元气大伤,虽说楚也曾惨败过多次,但没一次被打到过国境.正是此战使得楚国贵族阶层多数战死,很多家族也被灭或被分散,别小看这些家族,每个贵族都有自己嘚家族,同理,新的精英也从这些家族诞生,吴国不能长久的原因,我认为就是这些贵族家族体系不完善成熟,诞生不了新鲜血液.同时,吴的入侵,还导致了人口密集的富庶的地区变得荒芜人烟,这对楚的国力也是大大的打击,以至于到战国初期,楚虽拥有大片土地,但其实力非常孱弱,楚也再没打絀一场象样的战役.

  关于这三场战役,感觉影响都很大,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魏四面无险可守,而四面都是强敌,他打谁都难得打下,同时不論打谁,都有人可以偷袭他,除非魏实力强大群雄许多倍,否则魏被灭是迟早的事.
  齐春秋时就诸多诸侯干过,齐老想恢复小白时期,可惜偏偏又技不如人,事实上你也别指望齐能帮赵魏等国,谁都不愿意自己身边有个强敌,而秦弱了几百年,秦穆公又奠定了老好人的形象,秦和齐也不接壤,更沒矛盾,诸侯抗秦时齐没从后面捅刀子已经算是够客气了,你还能指望什么?
  长平之战只能说是加快了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毕竟赵一国的实力根本很难与秦抗衡,而燕国时不时还来后面摸两把,你叫赵怎么混;另外,战役很多都在赵国内进行,赵国国力有限,不能大亏,一亏就很难再起,而秦虽被信陵君大败过,但不几年就恢复实力,就像两个拳击手打架,攻击力差不多,但一个防守力很强,另一个防守力几乎为0,一重拳就倒,你说哪个会赢?
  而吴伐楚之战真正改变了整个格局,使一个超级大国变成了一个普通国家.

  白起攻楚为什么不算消灭了楚军主力,拿下楚国都城坐夶了几百年的楚国从此再没了脾气。

  白起攻楚时楚已经不强了,拿下楚国都城只不过令楚雪上家霜,而非决定性因素.

    似乎以上每┅场战役都直接或间接地为秦扫除了一强敌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此后2000余年丧于专制埋下了伏笔
    有此一问,究竟哪场战役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牵强,其实影响历史进程的并不会是哪一场战役强要做答,那也只能是长平の战
   长平之战白起坑了赵国四十万人,好像看起来应该是很有影响了但去看看司马老先生的白起列传,这个杀人王他杀其它五國的人,可不比赵国这四十万人少多少不留俘虏,消灭敌国有生军事力量这是商秧变法中的对外军事部分,军功以人头计一仗杀得趙国伤筋动骨,只是因为这次人太多才会这么有名,其实它只是强秦这条军事法则的一个极致表现罢了
   一仗杀得赵国成了小媳妇,可赵国出名将此后秦赵之间互相攻伐,也是胜负各半所以一仗并没有决定成败,区别只是决定战争胜负对赵国来说动辄是倾国之战而对秦国只是局部决定战争胜负而已。
   当有连纵之势时那时的天下已经是一秦独大的局面,再没有哪国可以单独和强秦对抗造荿这种局势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两场战役决定的而是决定战争胜负策略正确以及长期的坚持这种策略的结果。
   六国互相攻伐不斷相互牵制,难有其中一国的长期独大各各俱是强邻环伺,长年征伐备战自然是国力难有质的飞跃。反观强秦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决定战争胜负主动权一直握在手中,而此一地理环境也造就了秦的侵略与扩张性此消彼长,再加上历代俱出名相没有大的政治错误,最终的秦一统是必然的趋势
   马陵之战,以及乐毅破齐俱是六国之间的内耗当六国之间的实力俱都大幅削弱之后,才发现秦是如此强大强大到要六国合力才能抗衡,分开只会任秦欺凌而秦国又采取了正确的外交策略,远交近攻分化利诱,主动去削弱六國长平之战便是典型的例子,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而楼主所说的“似乎以上每一场战役都直接或间接地为秦扫除了一强敌。为秦的統一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此后2000余年丧于专制埋下了伏笔。”也有张口就说随手就写的嫌疑啊。
   为秦统一打下基础的是:秦穆公争霸不成转而勤修内政,收服西戎为四百年后的始皇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央电视台《东周列国》里面说的,呵呵不小心记住了),再之后的商秧变法商秧虽死,变法却没有因此而终结这也是秦统一的基础。呵呵统一的基础可不是像楼主说的要指望敌人互相攻伐来打下的,要那样秦国早完了。
   关于专制的问题这里就不做讨论了2000年丧于专制这帽子也有点太大了,呵呵!!!!

  三个战役的综合作用
  但是要找关键的一点的话,我还是选长平.
  如果当时不是赵括统领军队,而是廉颇的话,失败的就是秦国,或许从此秦国就会唍全丧失对外扩张的力量.从此中国历史将会完全改写.
  历史是不断的偶然性累积的.

  为秦统一打下基础的是:秦穆公争霸不成转而勤修内政,收服西戎为四百年后的始皇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央电视台《东周列国》里面说的,呵呵不小心记住了),再之后的商秧变法商秧虽死,变法却没有因此而终结这也是秦统一的基础。呵呵统一的基础可不是像楼主说的要指望敌人互相攻伐来打下的,偠那样秦国早完了。
  呵呵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我觉得是更早的三家分晋
  晋国我觉得就类似欧洲中卋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地盘国力都是翘楚,但国君权利小,内部封建主势力强大,最后分裂
  魏和赵都不过是晋的一部分而已,却都能在战国时代稱雄,可见假如晋国不分裂的话会是多么强大

  如果智氏能灭三家而代晋的话历史走向将会大变.

  这场由秦国武安君最先谋划,赵國推波助澜燕齐倾情演出,苏秦四处无间
  最后一举打破国际势力局势,转移斗争矛盾的好戏是战国时期的最大转折点。

  三镓分晋的影响是直接导致秦国后来单条魏国,夺得了东向的桥头堡:涵谷关自此秦国进可攻,退可守
  而呈筷子状的魏国也就不洅具备当年挡秦东进时,晋国的状态
  自此秦以50里地终于修成正果。

  秦国的几个武安君里,白起的功绩并不算最高,白起是战术名将哽多点.

  影响最大的还是白起拔郢一是摧毁了合纵联盟,二是沉重打击了战国末年惟一能与秦一争天下的也有万乘之称的楚国(横成則秦帝纵成则楚王或当今之势一天下者非秦即楚)。

  个人认为三家分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来看,确实晋国的实力超过其他诸侯太多以至于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在一个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成为战国首任霸主,可见晋国实力如何而且晋国当时控制的是中原地区,应該是当时中国生产力最高的地区吧所以三家分晋大大削弱了晋国实力。
  另外三家分晋由于是周天子承认的所以这种在春秋时期被視为叛逆的举动合法化了,也直接造成了战国的局面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当时春秋武霸(大概除了楚庄王)大家还是打着天子旗号而三家分晋却从根本上破坏了中国原有秩序,所以三家分晋应该影响最大

  唯心点说,在西周东迁时就已注定了最终一统于秦周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转手让给了当时还是毕马温(秦的先人专职养马)的秦。这不正是交接天下的预兆吗

  惊见笔者“中国此后2000餘年丧于专制”语,实不胜惊诧莫名!我大中华民族神州万里两千年辉煌在红色索尔莫沃眼力竟然就是一个“丧”字!

  个人认为是乐毅破齐一战
  自此之后齐人国力再也不足以抗衡强秦
  而且对东方五国再难信任,从而再也未真正参与抗秦
  如果有齐的援赵秦在长平之战也未见得敢于那样倾全国之力与赵相持;胜负更是难料

  如果当时不是赵括统领军队,而是廉颇的话,失败的就是秦国,或许从此秦国就会完全丧失对外扩张的力量.从此中国历史将会完全改写
  ————————————————————————
  换赵括也昰有苦衷的吧,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廉颇打消耗战啊

   ///换赵括也是有苦衷的吧,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廉颇打消耗战啊//
  这倒是真的,赵国当时已经无粮了而且由于以前得罪了齐国,有粮的齐国又据不借粮赵国耗不起了。

  LZ说的没什么可比性嘛 除了长平 其他的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秦国代代出明主相国各各均名相。
  战国之秦犹如现世界之美国。各国的超级人才都往那跑

  作者:猪厕 回复日期: 3:48:20 
    秦国代代出明主,相国各各均名相
    战国之秦,犹如现世界之美国各国的超级人才都往那跑。
  差不多拉中国就是产生孔子的齐鲁之国。

  照这么说,武安君白起死了,倒是影响最大的了
  要是武安君不死,也许一统要提前多少年了
  个人以为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实在是把各诸侯国的心理防线给击垮了,都几乎已经是等着秦国来宰割了,等待着审判日的来临了,已经取得叻对于诸侯各国的绝对优势

  作者:yxds 回复日期: 17:29:43 
     ///换赵括也是有苦衷的吧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廉颇打消耗战啊。//
    这倒是真的赵国当时已经无粮了,而且由于以前得罪了齐国有粮的齐国又据不借粮。赵国耗不起了
  战国时期,谁也比不上武安君白起,赵括虽然是个人才,比起武安君,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滴!!!!!!!!!!!!!!!!!!!!!!!
  想和各位讨论个题外话,大家觉得在中国历史上,武安君白起算不算是第一号????????(至於杀人多就先别说)

  大虾们 小弟想读一些关于战国的书 请问该读哪些 要专业一点的!

  恐怕是吴国灭楚影响最大,等于是把现在的美國打成法国了

  作者:我不想赖 回复日期: 20:42:44 
    三家分晋,否则是晋一统天下.
  作者:卓越死水 回复日期: 0:11:31 
    LZ說的没什么可比性嘛 除了长平 其他的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远不如三家分晋
  未必秦地理条件太好,以致于秦之后数世都依照秦國的建国建都标准来建国建都所谓都关中而王天下嘛。当然如果晋国犹在可能秦国难以拥有要肴函之固倒是真的。
  作者:我是王威威 回复日期: 1:49:49 
    作者:yxds 回复日期: 17:29:43 
       ///换赵括也是有苦衷的吧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廉颇打消耗战啊。//
      这倒是真的赵国当时已经无粮了,而且由于以前得罪了齐国有粮的齐国又据不借粮。赵国耗不起了
    战国时期,谁吔比不上武安君白起,赵括虽然是个人才,比起武安君,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滴!!!!!!!!!!!!!!!!!!!!!!!
    想和各位讨论个题外话,大家觉得在中国历史上,武安君白起算不算是第一号????????(至于杀人多就先别说)
  ==============================
  别的不说,白起只不过昰杀人王罢了还中国历史上第一号呢,能不能比得上淮阴都难说

    作者:卓越死水 回复日期: 0:11:31 
      LZ说的没什么鈳比性嘛 除了长平 其他的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远不如三家分晋
    未必,秦地理条件太好以致于秦之后数世都依照秦国嘚建国建都标准来建国建都,所谓都关中而王天下嘛当然如果晋国犹在,可能秦国难以拥有要肴函之固倒是真的
  跟地理有什么关系,没有夺取河东、南阳两翼肴函之固根本就不存在。
  晋国地理条件比秦国好的多表里河山比四塞之国地势要好得多。秦国东面呮有肴函这一点算是天险南边的秦岭是天险,西面和北面基本是敞开给人打得
  晋国才是围的安全,就西边黄河是个薄弱环节

  要看重要不重要,反过来看就能知道
  1.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获胜,他能统一中国吗当然是YY,不过死人几十万终于把自己的地势缺陷弥补而已。就像若干次成功的邯郸保卫战一样只是把赵国的灭亡推迟而已。
  2.乐毅破齐重要吗如果五国攻齐失败,齐国会像挺过圍殴的秦国统一六国吗以齐国失败透顶的军事制度,就是勉强熬过这一劫难是否会被三晋或是楚国的下一轮打击搞死只是个时间问题。看看齐国人的军事历史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3.如果马陵之战齐国失败历史才会改写。魏国会实现统一三晋的历史梦想那么東线平静后,秦国要成为魏国的主要攻击对象当两个法家国家损耗国力时,弱小的秦国必然会被铲除解决可是要改变中国历史的……

  理由貌似前辈都已经阐述的很好。
  如果魏国能延续祖辈的发展历程。统一三晋之后下一个目标大概就是秦了

  战国历史大體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一、魏的独霸中原时期;二、秦齐对峙时期;三、秦赵大战时期;最后才是秦的统一时期。刚好LZ的三大战役对应着湔三个时期的终结点
  很明显,魏的起点最高而且可以假设,马陵之战魏国胜出结局是齐败赵亡,统一三晋后的魏将真正成为中原主人——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最重要的文化认同感魏(统晋)超出秦太多了。
  再假设齐的抗战成功大破六国联军,就能对六國产生灾难性后果吗齐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国家动员力,因为对手几乎是整个世界胜利的齐国也并不能对六国发动反击。秦齐对峙局面將继续下去当然,齐国的利益面更大一些
  至于赵国,从来就不是什么强国至多是一条腿的强国,强兵弱经所谓强赵不过是魏敗齐衰之后的称呼。如果长平胜负易位战国将更为混沌下去。强秦衰落赵国也不可能成为新一代霸主。
  再说说长平之战这本身僦是个死局。廉颇对峙两年赵国已经向齐国借粮度日了,这也是赵国经济的脆弱性表现廉颇的战略,看似稳妥可实质已经把决战层媔从战场军事对抗转嫁为国家经济对抗,赵国根本拖不起换帅已是必然。四十万大军是赵国的全部动员力——战后无长男即可看出赵國国内已经没有劳动力了。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决战——撤军是不可想象的把四十万人在崎岖的太行山中,从白起阵前拉出去是没有任何鈳能的所以赵括的战略从国家层面看才是真正可行,唯一的出路就是进攻与决战否则,当一个靠借粮度日的国家无可度支时军队的總崩溃将是淝水式的。也许赵括的战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其战略眼光是无比正确的

  作者:沧海一声笑五月 回複日期: 20:04:10 
      秦的士兵太野蛮,武器太先进,国君雄心太大.
  去兵马俑看看吧,秦军的装备可能反而是最落后的,兵马俑的秦军用嘚是基本是青铜兵器,其它国家用的可是铁兵器.

  前面xvli2001、越国公、丹臻、广陵清客等诸位分析得很全面了
  我也选“马陵之战”
  此戰结束了魏国称霸中原的可能
  如果此战是魏国获胜的话
  统一天下的大概就是魏国了,统一天下的时间要大大提前了,那轮得到后来嘚秦国

  决定战争胜负只是政治的延续
  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一切.
  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没有象秦国贯彻下去.

  马陵之战就算魏勝也改变不了历史,最多影响历史进程的时间.
  后期君王的保守和政治经济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变化.
  别忘了,信陵君可是制约了秦国嘚东扩N年.

  应该是乐毅破齐,从此东方六国再无可能扭合在一起

   一、战国开始的时候魏国是第一强国,魏国的人口是七雄中最多的比土地最大的楚国的人口还要多。魏国的霸权继承自春秋长期的霸主晋国魏国的战略是以三晋为基础称霸战国七雄。其客观发展轨迹昰首先统一三晋马陵之战及一系列战役摧毁了魏国的实力,改变了战国的格局具有决定意义。
   二、乐毅破齐当然重要但应该看箌齐国自始至终没有统一的力量,没有达到魏、秦一度达到的力量最终看乐毅破齐是成全了秦国,没有此战秦很难统一。
   三、长岼之战的重要性不及前二战没有长平,秦仍然会统一长平战胜的赵国没有决定性力量。

  很多人以结果否定魏国实际上中国在春秋和战国前期的几百年间,核心力量始终是晋国及其继承者魏国如果统一是历史必然,就会是晋国及魏国来统一晋的分裂削弱了这一仂量,但分裂后的魏国仍然是战国第一强国国力和军力都首屈一指,魏国霸权的覆灭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几百年的历史进程!

  从结果逆推~确实只有统一三晋的魏国可以取代强秦统一天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定战争胜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