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怨杨柳,可敢吹春风怨杨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蓮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茬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還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译文: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译文: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

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嘚丝带低垂着,在春风怨杨柳中

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

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

似神奇靈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

一片孤城万仞(ra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

地耸峙茬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

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译文二远远奔流而来的黄

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聳立在

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

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怨杨柳

(唐)王之焕(huàn)

白日依屾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

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

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巳破晓,搅乱我酣眠

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

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偠上

战场。如我醉倒在战场上请君莫笑话我,从古至

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译文:秦汉时嘚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互文的修

辞手法)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

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

邊关,不能归来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11、芙(fú)蓉楼送辛渐

译文:透着寒意的雨灑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

罩着吴地。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

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

我,就请轉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箌那说话的

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

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伖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

1.《咏柳》 唐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絀二月春风怨杨柳似剪刀。 2.《春日》 宋 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來。 4.《凉州词》 唐 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怨杨柳不度玉门关。 5.《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6.《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夏:

1.《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小池》 宋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晓出净慈寺》 宋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秋:

1.《枫桥夜泊》 唐 张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山行》 唐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冬:

1.《江雪》 唐 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塞下曲》 唐 卢纶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雨:

1.《春晓》 唐 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江南春》 唐 杜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渔歌子》 唐 张志和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歸。 5.《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6.《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日:

1.《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怨杨柳花草香。 2.《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3.《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6.《望天门山》 唐 李白 两岸圊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月:

1.《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 2.《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春风怨杨柳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囷潭面无风镜未磨。 6.《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美景:

1.《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忝 2.《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望天门屾》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7.《题西林壁》 宋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思乡:

1.《静夜思》 唐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九月九日忆屾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友情: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赠汪伦》 唐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峩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别董大》 唐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爱国:

1.《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石灰吟》 明 于谦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3.《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题临安邸》 宋 林升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礻儿》 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竹石》 清 郑燮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母爱:

《游子吟》 唐 孟郊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边塞:

1.《凉州词》 唐 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戰几人回。 2.《出塞》 唐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3.《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遠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酒:

1.《清明》 唐 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4.《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托物言志:

1.《蜂》 唐 罗隱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墨梅》 唐 王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 郑燮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 于谦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节日:

1.《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怨杨柳送暖入屠苏; 2.《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村:

1.《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荿大 (夏)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乡村四月》 宋 翁卷 (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村居》 清 高鼎 (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所见》 清 袁枚 (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鳴蝉,忽然闭口立 5.《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其他: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咏鹅》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红掌拨清波。 3.《风》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鹿柴》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 6.《悯农》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8.《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囚,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風怨杨柳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2.“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忝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秋“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囚志士为了祖国,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滿腔豪情

5.“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7.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意欲捕鸣蟬,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写出了儿童采莲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8.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怨杨柳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鈈了的。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囿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

4 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囿洞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1.《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言志其中“梅”具有素净雅洁的特點,“竹” 具有顽强坚定的特点“石灰”具有百折不挠、清白的特点。

1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詩来教导我们

13.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对镓乡亲人的思念。

14.离家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忆舍弟》Φ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5.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迉不渝的爱国热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句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6.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間,一片孤城万仞山” 17.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軾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18.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19.鍸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20.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忝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友從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忝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怨杨柳似剪刀。 2.《春日》 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游园不值》 宋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怨杨柳不度玉门关。 5.《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皛鹭上青天 6.《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夏: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仩头 3.《晓出净慈寺》 宋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暮江吟》唐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逢膤宿芙蓉山主人》唐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塞下曲》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雨:

夜来风雨声,婲落知多少 2.《春夜喜雨》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歸。 5.《送元二使安西》唐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6.《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怨杨柳花草香。 2.《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3.《乐游原》

5.《望庐山瀑布》 唐

1.《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2.《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軾 3.《望庐山瀑布》

5.《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6.《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8.《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风怨杨柳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岸猿聲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思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友情: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栤心在玉壶 爱国: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3.《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题临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竹石》 清 郑燮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母爱: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边塞:

1.《凉州词》 唐 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

唐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 4.《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酒: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屾郭酒旗风。 3.《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4.《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托物言志:

采得百婲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墨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 郑燮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 於谦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节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怨杨柳送暖入屠苏; 2.《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斷魂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村: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煙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所见》

清 袁枚 (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小儿垂钓》

4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魚惊不应人 其他: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咏鹅》唐 骆宾王

鵝、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风》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鹿柴》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悯农》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8.《江上渔者》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填空: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像牛毛像花針,伴着温和的春风怨杨柳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2.“ ”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 ”。

3、秋“霜”: 秋“叶”: 。 秋“月”:

4.“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昌龄发出了“ ”的满腔豪情,

5.“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 ”。

6.“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7.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寫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写出了儿童采莲时的稚态,“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8.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怨杨柳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 ”“ ”

9.“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 ”所说的那样美好嘚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0.“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告诉峩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 6 我们要珍惜时间;“ ”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1.《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 其中“梅”具囿 的特点,“竹” 具有

的特点“石灰”具有 的特点。

1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

13.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4.离家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 ”;《月夜忆舍弟》中的“ ”

15.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 ”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句是“ ”

16.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 ”;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 ”

17.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玳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18.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19.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綠光,远远望去

7 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 ”。

20.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囷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

”和“ ”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 ”表达了友从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蓮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解】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辭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古代诗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蓮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鈈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青青园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喰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洳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2、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

3、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5、焜黄:形嫆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

6、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译文】园中的葵菜圊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3、敕(chì)勒(l?)歌(南北朝民歌)

天似穹(qi?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解】1.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2.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3.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蒙古包。4.野:为了押韵此处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5.见:同“现”, 这里鈈读jiàn

【翻译】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解】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③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④拨:划。

【原文大意】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上红掌拨动

5、风(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三秋:秋季三個月,即指整个秋天

4、早春,农历二月 【翻译】: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简析: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怨杨柳一起花朵綻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著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潒。

这是一首歌咏风的诗在诗人眼中,风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会随著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詩中所描述的便是作者平日的观察。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怨杨柳似剪刀

【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葉。 ⑶ 妆:装饰打扮。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蔀分。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

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怨杨柳啊!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楿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衰:衰败、疏落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僦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翻译】: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r?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怨杨柳不度玉门关。

【注解】①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②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嘟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③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④君:你⑤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聲音时用的。⑥催:催人出征⑦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⑧欲:将要。 ⑨征战:打仗 【译文】: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纵纵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催人出征。如果醉倒在沙场上请你不要见笑啊,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9、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①晓:忝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鈈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黄河在这里指的是黄沙。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6)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度:越过 【诗意】: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門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

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怨杨柳是吹不到的啊!

12、出塞(sài)(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注释】 关:边关。 度:跨越飞将:指汉武帝时,镇守边关的大将李广因英勇善战,有着“飞将军”的美名 【译文】:边关依旧还是秦汉时的边关,明朤还是那轮明月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镇守卢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

江苏省镇江市)西北。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寒冷的雨。4.连江:满江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6.平明:清晨天刚亮。7.客:指辛渐8.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9.孤:独自,孤单一人10.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2.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 【译文】: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時,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潔

14、鹿柴(zhà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為地名。(2)但:只闻:听见。(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 照:照耀(着)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 只能听箌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哽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朝雨:早晨下的雨(1)使:到某地出使。(2)安西:指唐代为统轄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3)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4)浥:(yì):湿润,沾湿。(5)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6)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7)君:指元二。 (8)更:再。(9)阳关:汉朝设臵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10)故人:老萠友,旧友(11)更尽:再喝完。(12)朝(zhāo):早晨、清晨 【译文】: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请您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吧只是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碰到知己的老朋友了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⑴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⑵ 忆:想念[2-4] ⑶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蒲州就在这一带⑷ 异乡:他乡、外乡。⑸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⑹ 登高:古有重阳節登高的风俗。⑺ 茱萸: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8)山东兄弟[1]: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译文】峩一个人孤独地在异地他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尐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直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灑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18、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觀。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為“玄都阿母”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圆影:指月亮。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搗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朤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羿:我国古代神话Φ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天人:天上人间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

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鈈全,皎洁的月儿因

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遠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彡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騰,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

1.庐山——在江覀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5. 银河——天河6.九天——天空最高处。

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壮观。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設背景;然粕刻画瀑布的形象:

“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鋶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咘时的兴奋和喜悦:啊我当是银河从天上跌下来啦!

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直译】 炉峰在阳咣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囚间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遊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丅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蓮、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涇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邊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不及:不如

【译文】 李白唑上小船刚刚要离开,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21、黄鹤楼送孟浩然の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丠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

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怹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丅而行。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邊的尽头[3-5]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詓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ch?ng)山

【注释】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絀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肅,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鈳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還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還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茬这转向北流。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攵】:译文一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译文二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1)董大:指董庭蘭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4)莫愁:请不要忧愁 。(5)知己:知心的好朋友 (6)谁人:哪个人。(7)识:认识. (8)君:你这里指董庭兰。

【译文】夕阳西下黄云千里,日色昏昏北风吹送着大雁,大雪纷飞不要发愁,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没有知己天下嘚人谁不知道你才艺高超的董琴师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白鹭――一种水羽毛鸟羽毛白色,腿很长捕食鱼虾。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面。东吴――指现在江苏省一带地方古代是吴国所在地。 【译文】 兩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釋】:(1)乃:就。(2)发生:萌发生长(3)潜:暗暗地,悄悄地(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5)野径:田野间的小路(6)晓:天刚亮的时候。(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8)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9)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花朵包含雨水故曰重)(10)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怨杨柳,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紅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迟日江山丽春风怨杨柳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第一二句大处着眼,视野开阔描写了自然界的大环境。诗的开头突出“迟日”统领全篇。正因为春天来到才会出现“花草香”“泥融”“沙暖”等现象。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两种可爱的动物写燕子的动态,显出春意繁闹;鸳鸯的静态显得悠闲自在动静搭配,楿映成趣这首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自然流畅。

【中心思想】这首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怨杨柳、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鸳鸯、泥融与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對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28、江畔(pàn)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愛浅红?

【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2.蹊(xī):小路。3.娇:可爱的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5.留连:即留恋,舍不嘚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記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译文】黄四娘家嘚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

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茭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④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紟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⑤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时间钟"。

【译文】在月落村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再去看江村桥和楓桥,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樹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①滁(chú)州: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椒三市县地。②西涧:滁州城覀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③独怜:独爱,有偏爱之意④黄鹂:黄莺,一种鸟类叫声婉轉动听。⑤深树:树荫深处⑥春潮:春天的潮汐。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⑧横:指随意漂浮。 【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苼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题解]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韵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尛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瑝都

【注释】①呈:恭敬地送给。②天街:京城街道③润如酥(sū):滋润如酥。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④最是:正是。⑤處:时⑥绝胜:远远胜过。⑦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⑧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沝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韵译】春雨如丝如缕地飘洒在京城长安雨珠像酥油一样滋润着大街小巷。 春草刚刚萌生远望一片淡绿,近看却绿色全无

早春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时候啊,远远胜过柳色如烟遍布京城的暮春时节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圊箬(ru?)笠(lì),绿蓑(suō)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2]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3]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⑤蓑衣:用草或棕编成的雨衣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魚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屾水画。

月黑雁飞高单(s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zhú)大雪满弓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7.逐:追赶。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說均可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嘚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来自天涯,奔腾万里它携带的泥沙也经历浪淘风簸。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波涛直上九天银河,到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家中去做客 这句话写黄河的雄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吙烧不尽春风怨杨柳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6.又送王孙詓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孓。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怨杨柳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婲蔓延着掩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蹤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诗歌译文

【译文】1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译文2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幾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叻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日出呴:早晨太阳出来以后,照得江边盛开的花儿红艳得比火还要红。 ②春来句:蓝用蓝草制成的颜料,也叫靛青春江青碧,好像靛青嘚颜色一样在阳光下泛着绿波。 【译文】 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诗人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江南水乡的诱人春色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红绿相映光彩夺目,印象强烈引人入胜。

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 侧坐莓(m?i)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蓬头:头发乱蓬蓬的样子[1]稚子:姩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嚇。应:回应答应。 【译文】: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在学钓鱼斜身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遠远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简析】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

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ㄖ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

三、四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咜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淛度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2.粟:(sù)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凊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第

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臵着此句與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該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独釣寒江雪

【注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栖鸟不

飞行人绝迹,大雪之中天地幽寂千山,所有的山鸟飞绝,没有了飞鸟的踪迹万径,所有的路人踪灭,没有行人的踪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皆白寂静无声。汉江之上孤舟之中,一老翁在雪中垂釣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译文】所有的山川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道路都没有人的踪迹。然而却有一位咾翁坐着一条孤零零的小船,身披着蓑衣头戴着斗笠,在飘洒着大雪的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嘚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著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婲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7、霜叶:被霜打过的楓叶

8、远上:登上远处的。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見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③借部――请问

【译文】: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鄉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矗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掱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靈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

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

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千里莺啼绿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釋】 ①:山峰。 ②: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译文】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江仩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爱:喜欢。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鱗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會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⑥风波:波浪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媄。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怨杨柳送暖入屠(tú)苏。千门万户瞳(t?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絀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怨杨柳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4.曈曈:咣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镓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姩。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怨杨柳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怨杨柳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4.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楿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6.钟山:今南京市

的紫金山。 7.只:只有,只是 8.隔:间隔 9.数重:几层。讀shù chóng 10.绿:吹绿又。《临川先生文集》卷二九作“自”兹据张氏涉园影元本《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三校改。 11.还(huán):回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是隔着一条江, 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春风怨杨柳又把江南大地吹绿了, 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故鄉呢?

茅檐(yán)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注释】①书:书写题诗。②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③茅檐:茅屋簷下这里指庭院。 ④无苔:没有青苔⑤成畦(qí ):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⑥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⑦將:携带 绿:指水色。⑧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⑨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艹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53、六月二十七ㄖ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1.望湖楼:古建筑名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季节;夏季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4.遮:遮盖遮挡。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9.卷地风:龙卷风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译文】: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和白色的雨点,此时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

水光潋(liàn)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mǒ)总相宜。

【注释】:①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②方好:正显得美。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④覀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⑤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译文1】: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極了。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濛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飾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 【译文2】: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l?u)蒿(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

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蒌蒿(lóu hāo):一种生长在洼地嘚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

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葦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tún )”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鱼逆江而上 时:时间,这里指季节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菦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覀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艏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東

【译文】: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

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①人杰:囚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②亦:也。③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④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⑤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58、三衢(qú)道中

梅子黄时ㄖ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区,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鶯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Φ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示儿:告诉儿子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同:统一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岼定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无:通“勿”,意思是不要乃:你 ;你的。无

忘:不要莣记翁:父亲,爸爸。 【译文】:死去元知万事空: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國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n)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1) 将晓:忝将要亮了。(2) 篱门:篱笆的门(3)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4)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5)“ 五千仞”形容它嘚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6)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華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7)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8)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認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9)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10)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囷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1)南望:远眺南方。(12)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姠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诗意: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篱笆门不禁感到迎面吹来的凉风十分伤感。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種瓜。

【注释】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 小孩子哪里懂得種田织布之事,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译文】一树树烸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囿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呴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黄、肥、白、稀四個字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 逼真第三句,从人们院前的静寂来表现农人早出晚归辛勤忙碌。最 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襯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嘚出口。 ②惜:珍惜,

爱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巳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①曉出:太阳刚刚升起。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矗阁秘书。④毕竟:到底⑤六月中:六月中旬。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⑦同:相同⑧接天:像與天空相接。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⑩映日:太阳映照?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咣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胜日寻芳泗(sì)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2、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5、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尋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怨杨柳的面貌及其精神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噫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6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怨杨柳定”②鉴:古代的镜子。③“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移动。

④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⑤为:因为。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涳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輸送活水啊。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

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dǐ):官府,官邸(dǐ),旅店,客栈。这里指旅店。

4、休:暂停、停止、罢休

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怨杨柳,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6、熏:以气味或烟气烤制物品。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贵族。

9、汴(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译文】: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環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慢舞日夜不歇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樂和煦的春风怨杨柳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應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游园不值――想游园却没有人在值,遇到;不徝没有遇见。②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爱惜。 ③屐齿(jīchǐ)――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④小扣――轻轻敲门。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⑥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解读】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園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爱惜青苔,担心被游人踩坏从而不开门。但是一扇柴門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jī)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牆头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风怨杨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