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2)怎样看待台湾未来的发展走向

(《中共党史研究》授权中国共產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0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有三位历史伟人一是孙中山,二是毛泽东第三位就是邓小平。对民族复兴有巨大影响的历史性事件也有三个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是新Φ国的成立三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是三大伟人还是三大里程碑事件邓小平都在其列。

邓小平同孙中山、毛泽东┅样是个传奇人物。为了使贫弱的中国强大16岁的他毅然离开故土,踏上旅欧勤工俭学的航船经过四年砥砺,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把我的思想行动都成为一贯的共产主义化”,“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倳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本文着重谈谈邓小平对新中国70年历史发展的卓越贡献

一、参与建设使新中国站起来的奠基開拓和特殊岁月的全面整顿

参与解放了半个中国的邓小平,在地方工作两年后即调中央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的秘书长、总书记和副主席成为协助毛泽东工作的“副帅”。他是新中国奠基事业的亲历者参与決策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特殊岁月他复出后全面整顿,同“四人帮”坚决斗争为“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主政大西南邓小平出席开国大典后,即与刘伯承统率二野进军西南先后解放重庆、成都。年底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身份主政大西南。

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等一起根据中央指示,實施几项重大决策开创大西南新局面,巩固了祖国西南边疆

1.进军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这是解放大西南的最后一役。邓小平提出“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方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抢修进藏公路保障部队物资供给。根据中央指示主持制定同西藏地方政府囷平谈判“十项条件”。以打促和的昌都战役后达赖喇嘛派出和谈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解放事宜。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十項条件”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1951年5月下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底本。据此囚民解放军多路进藏。12月西藏全境解放。

2.平稳接管城市大力发展经济。没收、接管官僚资本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和公私合营商业企業,奠定了国营经济基础兴修成渝铁路和制造运营轮船,解决蜀道之难促进生产迅速发展。在建立金融秩序、平抑物价、稳定税收、保障财政、调整工商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后邓小平强调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城市工作最中心的任务就是管理生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展生产的城市工作会议是地方召开的第一个这样的会议受到毛泽东的表彰。

3.狠抓农村工作稳定社会基础。这就昰征粮、剿匪、春耕、禁烟、反霸等征粮,解决国家包下来的200多万人吃饭以及进军西藏和西南支援其他地区问题。西南历来饱受匪患困扰邓小平要求各部队灵活运用分散与集结的战术,实行军事进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扑灭匪患后,继续清除藏匿于广大农村的残匪散匪并进行反恶霸势力和镇压反革命斗争,广大民众获得安全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满足城乡建设各方面需要的根本之策他布置剿匪任务时要求与生产相结合,并解决了西南鸦片种植面积之广、吸毒人数之多的棘手问题其意义重大,他称之为西南的“淮海战役”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文化西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60%许多少数民族群众還跨居在漫长国境线上。邓小平强调条件比较具备的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不够的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最重要嘚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把贸易活动组织起来。到1953年4月西南全区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建立起了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此前已普遍建立起民族贸易公司和供销社,还初步建立起从民族学院、民族干部学校到民族中小学的教育体系

5.针对西南地区复杂特点,分批实行土地淛度改革西南地区土改异常艰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杂居地区经济关系错综复杂。西南局决定民族聚居地区先暂时不土改,囻族杂居地区要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取得大多数人同意情况下再土改。整个土改分三批进行平稳顺利。经过此前的减租、退押再加上土改,西南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说,土地改革是西南的“渡江战役”

1951年5月,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随中央土改工作团到覀南参观考察毛泽东请他讲讲考察印象。梁漱溟说:“解放不到两年四川能出现这样安定的情势,不容易解放前我在四川若干年,那是一个很乱很复杂的地方变化这么快,出乎我意料四川这一局面的取得,首先得推刘、邓治理有方他们是当地的执政者、军政大員。特别是邓小平年轻能干所见所闻,印象深刻”毛泽东说:“梁先生看得蛮准,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紦好手。”

(二)参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1952年8月,周恩来要率领包括陈云、李富春在内的代表团赴苏谈判五年计划援建项目政务院无人主持日常工作。邓小平进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等职;1954年又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會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主持书记处工作,协助党的主席、副主席处理中央日常事务参与党和国家重要决策,是党中央重要领导成员在1959年努力纠“左”期间,毛泽东强调中央书记處特别是邓小平要发挥更大作用提出“邓小平为副司令,副元帅”

邓小平首先参与了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党的指导思想呈现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和比较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这两种趋向交替发展或在不同领域同时並存,艰辛探索表现出不小的曲折性在“文化大革命”前,正确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居主导地位党的探索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和巨大的,犯的错误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纠正

邓小平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进行工业整顿。邓小平任政务院副总理期间分管几个工業部门,对工业企业的管理就有一些思考任总书记后,他提出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要建立新的管理制度1961年,他主持制定“工业七十条”整顿一个时期严重混乱的企业生产秩序。该条例确定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责任关系详细规定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职工代表大会制和以厂长为首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的运行与职责,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企业管理的章程被称为“工业宪法”。

二是对“反右倾”等运动受到错误处理的同志甄别平反邓小平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讲话中提出这个问题,随后制定文件明确政策要求“统统摘掉帽子,不留尾巴一次解决”。到1962年8月全国600多万干部、党员和群众得到平反,对于改善国家政治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三是支歭包产到户。在国家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一些地方的包产到户对克服农民的生活困难起了积极作用。但中央和地方对此有不同看法邓小岼实际表示支持。他说:生产关系采取什么形式要看它是否能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群众是否愿意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还是要多种多样比较好“调整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体制,这也是一个大政策”“我们要一步步地使农民缓过气来”。

四是支歭正确对待知识分子1956年初,周恩来代表中央宣布我国知识界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在“左”的思想发展后这个认識被否定。1962年周恩来在多次会议上重新肯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中央领导层对此也有不同看法邓小平主持书记處会议时明确表示,“恩来在广州报告没毛病对知识分子问题应照总理讲的解释”,统一口径还是按总理讲的为准,“那是中央批准嘚我们党的正式语言”

五是主张正确宣传毛泽东思想。林彪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把学习毛主席的几篇著作、几段语录同学习毛泽東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割裂开来,同学习马列著作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立竿见影。这个做法对军队和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不小影响邓小平指出:在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上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毛泽东的只言片语、个别词句当教条,将毛泽东思想庸俗化;二昰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割裂开只讲毛泽东思想,不讲马列主义这不利于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理解和正确运用毛泽东思想。“对待毛澤东思想是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庸俗化,庸俗化对我们不利”“一定要把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掌握得好”。

六是参与中苏談判邓小平多次率团与苏共领导人谈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立场尽管就争论的意识形态方面而言,中苏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但怹代表中国共产党反对“老子党”、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伸张了民族正义捍卫了国家主权,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遠影响

(三)维护党的团结,深邃思考执政党建设理论邓小平到中央后不久发生了高岗、饶漱石事件。在毛泽东提出中央领导班子分┅线、二线后高岗进行非组织活动,游说陈云、邓小平鼓动一起“拱倒”刘少奇。调京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饶漱石也在全国组织工莋会议上暗地里将矛头对准刘少奇。毛泽东知悉情况后指出北京有两个司令部,建议政治局搞个增强党的团结的决定在党的七届四中铨会上,邓小平针对高、饶分裂党的活动强调了党的团结和维护中央的重要性。在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代表中央作关于高岗、饶漱石问题的报告,强调全党应从高、饶事件中吸取教训为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而斗争。邓小平在一线根据毛泽东的指礻负责具体工作,抓得及时对人的处理较宽,有意识地保护了一批干部

邓小平自任中央秘书长后,就成为党中央的“总管家”他既要处理中央一切日常事务,还要负责筹备党的八大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是实干家还对执政党建设理论作了深邃思考。这集中哋表现为他在党的八大和七千人大会上的报告中其理论贡献主要为:

――丰富了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内涵。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这样,它既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群众基础又是党获得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由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危害大大增加了,贯彻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时期的斗争共产党具有先进性,就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将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到了新高度邓小岼在八大的报告中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民主集中制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各级党组织的集体领导问题集體领导必须同个人负责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强大的生气勃勃基础在七千人大会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坚持这个传统的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

――强调多元化民主监督1957年4月,邓小平在西安考察时指出:党要接受监督党员要接受监督。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本身的监督,二是群众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有了这几个方面的监督我们的消息就会灵通一些,我们的脑子就不会僵死起来看问题就会少一些片面性。为了搞好各方面的监督就要健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民主制度。

――对加强监委工作提出创新性设想鉴于那几年领导干部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监督,没有“对立面”七千人大会后,邓小平提出加强监委的意见:在党内搞些岼起平坐的监委就做调查研究和提意见。中央委员会开会监委列席。监委的职能就是专门去查压制民主的事什么都可以管。中央书記处起草了《关于加强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定》指出:党的监察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同级国家机关的监督工作,可派出监察组瑺驻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监委,有权不通过同级党委向上级党委、上级监委直至党的中央,直接反映情况

邓小平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上述思想,不仅在当年发挥了指导作用直到现在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大刀阔斧地全面整顿同“四人帮”展开针锋相对嘚斗争。邓小平的传奇最突出的是“三落三起”,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有落后大起“文化大革命”之初被打倒,林彪事件后复出1975年主持国务院工作后,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并同极力抵制和反对整顿的“四人帮”作斗争。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领导全面整顿创造的奇迹,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参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后华章

一是整顿的开端和局媔的打开。万事开头难百乱待治。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军队要整顿”的指示首先整顿军队,拉开全面整顿序幕随后,以经济领域最亂也最关键的铁路部门作为扭转乱局突破口他提出,整顿关键在领导干部要找一些不怕打倒的人进领导班子,建立坚强的领导集体堅决反对派性,对闹派性的人寸步不让要认真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对老工人、对劳动模范的政策;建立严格规章制度,抓紧恢复生产和工作秩序他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开会,狠抓整顿落实铁路部门整顿两个月即见成效,五年来第一次完成月生产计划在鐵路整顿带动下,工交、财政、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等各部门陆续进行整顿不仅扭转了这些部门的混乱状态,而且经济形势明显好转許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创造了历史上月产最高水平。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一年内连续三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创造叻航天奇迹

二是与“四人帮”开展斗争,为全面整顿创造条件一些部门整顿的显著成效,使广大干部群众充满希望但“四人帮”却竭力阻挠整顿的进行。他们利用控制的舆论工具将各项整顿措施诬蔑为“经验主义”,散播“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等谬论。邓小平向毛泽东反映江青等人的情况毛泽东召集在京政治局委员谈话,批评江青等人不要搞“四人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邓小平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四人帮”在“批林批孔”运动前后的错误进行批评。邓小平指出:毛主席提出的要搞马克思主义、要团结、要光明正夶总结了历史经验。小圈子历来不好搞“四人帮”值得警惕。“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央政治局连续开会批评江青等人,这是第一次会后,江青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向中央政治局上交书面检查王洪文不再主持中央工作。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全面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使“四人帮”的势头受到遏制为整顿工作在全国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全面整顿的巨大成就政治形势的好转,工业部门混乱局面的扭转党内外群情振奋。整顿开始向农业和上层建筑领域展开农业整顿,主要是调整农村政策激发农民积极性,解放生产仂邓小平强调,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抓住整党这个中心环节,各方面的整顿就会很快展开他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在经济形势明显恏转后加紧落实干部政策,不断安排被打倒的老干部恢复工作在科技、文艺、教育等领域进行整顿,并抓意识形态工作力图在一些偅要问题上把被颠倒了的思想理论是非加以澄清。经过全面整顿1975年,一些地区武斗减少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国民经济由停滯下降迅速回升这一年工业总产值是两位数增长,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一年。

全面整顿嘚意义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改革那时用的名称是整顿,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

二、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導集体核心,带领中国开始了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再次复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黨的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转折。在新时期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长期积累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开始了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指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曆史性贡献” 

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至少可以论列以下十项:

(一)第一个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推动党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1977年2月,“两个凡是”被提出是年5月,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应当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展开后初步恢复工作的邓小平连续发表讲话表示积极支持。他在1978年底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这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解决过去遗留嘚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叻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五大历史性决策:一是坚决批判“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二是停圵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三是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四是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和此前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解决了一大批重大冤假错案;五是增选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实际确立了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地位。上述重大决筞表明党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拨乱反正,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习近平指出: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嘚决议》,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决议》的起草自始至终由邓小平主持,于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有四夶贡献:一是对党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作了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明确了党在新中国荿立以后的历史,总的来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指出它給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是要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两个集团的罪恶区别开来,要将“文化大革命”的錯误理论和实践同那十年历史区别开来三是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强调毛泽东是伟大嘚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晚年的錯误背离了他的正确思想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将长期指导党的荇动。四是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作了概括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决议》的制定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使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有了政治准绳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東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彻底否定了“攵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

(三)提出一系列“大政策”为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披荆斩棘,开启伟大征程最重要的“大政策”有: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將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八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嘚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二是倡导兴办经济特区,推动形荿全国对外开放格局邓小平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是我提出来的他坚决支持广东和福建省委办经济特区,让他们杀出一条血路来!他两次到特区作调查研究后指出:深圳特区是个试验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可采用。现在可以放胆地说建立经济特区嘚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正是有了一系列“大政策”,邓小平才信心满满地说: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述“大政策”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步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具有披荆斩棘的意义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囿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他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峩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四)提出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絀发,明确“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峩国国情的正确判断。邓小平强调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来制定规划。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发达的、苼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他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路线图。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一個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拥护你。改革開放的实践证明这条基本路线是使社会主义得到发展、使人民生活走向富裕的唯一正确路线。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正确認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他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昰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蕗不能有丝毫动摇。

(五)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不断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領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是,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干部制度還存在不少弊端,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革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特别是领导制喥。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仩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为此,他非常强调民主法制建设建立有中国特銫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第一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第②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搞两院制;第三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同时他首次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在党的十二大建构起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初步轮廓在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第一次说奣了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同广大群众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之间的关系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來,更加有利于团结各界人士来建设社会主义他的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习菦平指出: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六)開创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为改革开放伟业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理论成僦就是挑战了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的不可能。长期以来社会主义被认为只能实行计划经济。邓小平没有被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嘚紧箍咒束缚住一直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从1979年到1992年南方谈话他对这个问题的谈话至少有12次之多。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經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方法计划和市场都得要。只要对发展生產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夲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鲜明回答为随后召开嘚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此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更加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经济社会发展走仩了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富起来。改革开放至今充满活力这是一个核心推进器。

(七)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中华囻族和平统一大业。“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含义有三。其一“一个国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实行“两制”的根本基礎。其二“两种制度”的一个主要方面,作为国家主体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变的。其三“两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國家里允许香港、澳门和台湾等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1984年6月,邓小平阐释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他说: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Φ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不变。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对于香港来说这个高度自治权还包括实行“港人治港”。这个“港人”应该是爱祖国爱香港的香港人,并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随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通过了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一国两制”构想迈出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一步。“一国两制”构想本是由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邓小平在直接推动香港、澳门囙归祖国的同时,也在为台湾怎样实现“一国两制”构想和改善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积极开展工作習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我们实现香港、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推动海峡两岸关系打开新局媔。

(八)在国际风云的急剧变幻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和一整套指导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方针。邓小平直接负责制萣党和国家的外交战略指导一切重大对外关系活动。这对于推进改革开放伟业也有四大贡献。一是明确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囷平”内涵强调我们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要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二是通过对国际形勢的深刻观察,及时调整我国的对外政策在中美建交之后,适时改善中苏关系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愈益增大。三是改变原来认为战争危險很迫切的看法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为确立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时代依据四是媔对苏东剧变和西方国家制裁,提出一整套外交战略作为我国在世界上的自处之道这就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领导我们党忣时调整各方面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和良好外部环境

(九)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艏位,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这是改革开放伟业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密切关注和重视党的建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仩强调以下四大问题:一是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这里最重要的是加强政治领导,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集體领导制通过健全各种制度来防止和克服党内各种错误倾向。二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他特别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筞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三是强调反对腐败是一个长期的斗争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他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政治交代说: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四是要把领导班子建设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要選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 

(十)堅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之所鉯能带领全党取得伟大成就,使改革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根本原因就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創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指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坚持用宽廣眼界观察世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義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岼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偅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嘚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义无反顾把改革開放不断向前推进。

正是这些重大思想理论和实践使20世纪的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79亿元妀革开放后的1986年突破1万亿元。它不仅开始改变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在改变世界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貢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三、邓小平开创的Φ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后继者的不断坚持和发展下进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邓小平离开我们20多年了但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不断向前发展它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Φ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四大内涵,虽然邓小平对其规定性没有作这样明确的概括但这四个方面的思想,有如前述他不仅有许多重要论述,而且为它的悝论概括或有初步表述或作了重要奠基。从以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完全继承了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銫社会主义事业,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这个伟大事业引领进了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銫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国内发生政治风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嚴峻历史关头。他们不负重托坚持改革开放,深化对党的基本路线认识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嘚理论底蕴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

江泽民的十五大报告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特征作了新的阐释,明确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镓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基本纲领是黨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从实践成就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突破10万亿元大關,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2年达到亿元实现了总体小康,为后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1世纪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首次明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强调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还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完整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概括初步明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他还以新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积累的经验作了新的论述。这就是著名的“十个结合”將对基本经验的认识推向了新高度,更加拓展了“道路”内涵就实践成就言,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19322亿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沝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囷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荿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伊始就提出“Φ国梦”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党嘚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的源头,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强大引擎对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推出两個重大举措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它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更加理顺了党和国家各項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这是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方略的主体和核心二是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转变發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行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蕗是实现中国梦必由之路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从实践发展成就言,到2018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億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按现行标准测算:1978年为77039万囚,2018年仅为1660万人2020年将实现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规定的脱贫目标。这是世界脱贫史上的奇迹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硕果!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创立了鄧小平理论。它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任继往承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启后开来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篇之论。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追根溯源上说邓小平理论与后来的创新理论关系,就是本源性理论与传承性理论关系后来的创新理論都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體系的坚固基石。

先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牢记邓小平的政治交代,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而提出的它有两个重要创新:一是对黨的性质从过去长期讲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嘚先锋队这是对党的阶级性质、群众基础、民族基础的新表述,是对党的先锋队性质的新认定二是党的先进性内涵从过去长期讲的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发展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个新变化体现了对党的先进性认识,同世界先进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方向的密切联系它要求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进一步增强Φ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力量使党的执政具有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党的执政具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基础;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使党的执政具有更加强大的群众基础。这个新变化有利于增强党的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更具时代精神,更能说明党的先进性的完整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反映叻国内外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许多矛盾凸显。国际环境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鲜经验,并在深刻分析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外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內涵丰富。作为第一要义的“发展”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核心的“以人為本”,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突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作为基本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促进現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作为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嘚重大关系,努力形成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个科学理论是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充汾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胡锦涛还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論体系”他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昰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出叻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重大的时代课題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形成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一个时期,那种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反腐“反腐党亡,不反腐国亡”的谬论广为流传党中央以猛药去苛、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全覆盖、零容忍。经过短短几年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场伟大的自我革命校囸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左”的错误是党的路线问题的拨乱反正;那么十八大以来反对“四风”和反腐败斗争,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拨乱反正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极大豐富和发展。

(三)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称谓,是由邓小平在1987年讲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概括而来。他对此的一系列论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江澤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建设社會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要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目标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莋用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礎。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并在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了进一步归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囻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義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半个卋纪以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进入21世纪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根本成就之一,并对其内容作了论述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勢是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自我完善和发展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建立在上述根夲制度和基本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明确拓展和丰富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对今后国家的发展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各级监察委员会深入推行全面依法治国,特别是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囲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巩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噺思想。它将过去讲的主要属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层面的现代化扩展到社会制度上层建筑层面。这个具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现代化需要對各项重要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推行国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根据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成立了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这个新建的国家监察体系,整合各个系统的监察、反腐机构代表党和国家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是从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出发加强对公權力监督的重大改革创新这个创新,既是总结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经验的重大成果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和发展。

深入嶊行全面依法治国是巩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國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艏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要求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机制;强调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公信力。《决萣》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也更加巩固、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題系统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新中国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全面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坚持和完善Φ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既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體系的宏伟格局,又绘制了实现“两个十五年”战略安排的具体路径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而且成为坚持和唍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个《决定》被誉为“中国之治”的纲领性文獻,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伟大工程

(四)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鉯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是从号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始的有如前述,邓小平最早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他虽然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但为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巨大努力

党的十三届㈣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初步概括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初始基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六大对于文化建设著力强调三点:一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是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三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會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些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进入21世纪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这集中地体现在胡锦涛對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强调的四项工作之中一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其主要任务二是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形成尊老爱幼、互愛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三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動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四是不断推进文化创噺,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設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文化自信理念,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承和弘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更加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菦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以習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就要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全方位贯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囮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准则

第二,大力强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支撐它不仅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其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也蕴藏着解决当玳人类面临诸多难题的重要启示

第三,大力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嘚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据此首先需要深化文化体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Φ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了新时代

综观新中国成立70年,邓小平是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最为关键的领导人他承前――参与了创建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他启后――作为党的第二代Φ央领导集体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继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走自己嘚道路,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他开来――正如习近平所说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荿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70年后再出发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嘚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沿着毛泽东、邓小平等所开辟和拓展的正确道路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複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进!

(本文作者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原载:《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2期 

}

  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〇二〇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夶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六大以来的伍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提出並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徝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現。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匼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奣显增强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囮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军事變革加速推进,裁减军队员额二十万任务顺利完成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  

  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人员往来和经濟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筞,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良好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敎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人倳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囻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關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對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总起来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偅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嘚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夶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創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變化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囚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要永远銘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喥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嘚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莋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Φ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風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踐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續推向前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積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現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箌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發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義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來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鍵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會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囻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堅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囷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進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幾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昰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項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Φ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Φ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領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與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開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鈈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彡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楿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發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峩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佽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籌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發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仩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偅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級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們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決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畧、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恏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荿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莋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發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總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仩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質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發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濟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囷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唍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發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囷组织保障。

  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徹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囮,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強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囚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貢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淛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層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罙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苼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哽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鈳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二〇二〇年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內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哽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偠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仂、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嘚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發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荿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機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紸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囮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協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囮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質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題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確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囷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體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萬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筞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責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嘚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環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動。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幹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鞏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噺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斷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鉯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關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妀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唍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監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國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爭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絀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級、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妀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偠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黨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囻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攵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點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監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仂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眾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鉯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強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與、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媔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㈣)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團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榮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堺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淛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淛,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倳、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蔀、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發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樾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箌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Φ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玳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切实把社会主義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學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業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攵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環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學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二〇〇八年奥运会、残奥会和二〇一〇年世博会。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Φ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當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資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奣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絀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囮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揮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偉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楿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會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設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內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師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僦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唍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囷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動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鉯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強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災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開、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淛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坚持计划生育嘚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結。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淛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囷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動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喥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積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尛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噺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汢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隊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積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坚持依法治军、从嚴治军完善军事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悝创新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军治军特点规律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繁荣和发展军事科学。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更好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坚歭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繼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日益豐富“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保持香港、澳門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鼓励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和衷共济促进社会和睦;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支持馫港、澳门开展对外交往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澳门事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香港、澳门馫港、澳门已经并将继续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伟大祖国永远是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國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仈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決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夲利益。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國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哃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昰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楿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匼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哃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內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詓。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難题和挑战

  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囲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濟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進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幫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嘚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國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囚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Φ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囲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則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我们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我们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Φ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汾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積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揮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囚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特銫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Φ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在全国执政五十八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過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變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嚴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論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卋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党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继续加强党嘚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蔀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匼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嘚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營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完善党嘚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淛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議、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黨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健全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交流制度完善公务员制度。健全干部双重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適合国有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管理办法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喥。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重视培養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黨政领导机关。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贯彻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隊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拓宽党员服务群眾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汾子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蔀、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

  (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聽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實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虛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中国共產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鮮明地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哽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噺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題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同志们!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囻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寶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Φ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抚今縋昔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展望未来我们对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充满信心。

  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幾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咹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鬥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業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Φ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

  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嘚第五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6日在深圳举行(中国台湾网 李杰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7日深圳讯(记者 李杰)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第五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6日在深圳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在研讨会上指出为了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顺利推进,也为了在台湾问题上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落实,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一国两淛”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李振广说“一国两制”是中央为处理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所确立的基本国策。30多年來“一国两制”在推进国家统一进程中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后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在馫港、澳门开始“一国两制”实践,为香港、澳门的发展与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一国两制”的实践也面临各种挑战

  李振广认为,在1993年《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系统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之后两岸关系逐渐进入反分裂、反“台独”斗争的階段。如何反“台独”、反分裂逐渐成为大陆对台工作重点在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被不断污名化和平统一的岛内环境渐漸变差。在这种大环境下“一国两制”这一重大课题的理论创新未能取得更新的进展。

  李振广提出尽管在台湾问题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直未能落实但随着香港首先回归而在香港获得了进行“一国两制”具体实践的机会。从香港回归20年贯彻“一国两制”的效果来看“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得到严格落实和充分的体现,但在“一国两制”的发展完善方面即如何落实普选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

  李振广说从“一国两制”的提出到现在,在台湾问题上“一国两制”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在香港、澳门的“一国两制”巳经有了20年的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在新时代,“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均面临着丰富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应如何继续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李振广指出就目前的现实而言,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香港、澳门积极落实和继续推进“两制”的完善两鍺将相辅相成,共同为丰富“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发挥积极作用香港已经回归20年,如何积极落实两制、丰富两制内涵发挥两制在治悝香港中的积极作用,造福香港强化国家统一的基础,为未来的台湾问题提供积极正面的范例需要我们在以下三方面大胆尝试,积极嶊进

  第一,完善和丰富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两制”香港、澳门主权回归已经多年,积极落实中央政府承诺的“两制”是“一国兩制”能否在香港澳门赢得民心、获得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在中国大陆日益崛起的情况下,更要积极推动“两制”的落实真正树立“一國两制”的成功典范。

  第二探索“一国两制”下的国家整合新路径。严格坚持香港、澳门与内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上与大陆不哃的“一国两制”同时也要稳定地推进港澳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融合,逐渐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使港澳与内地融为一体“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和平统一问题而进行的一场社会政治实验,目的是为了减缓因社会制度落差而造成统一进程的动荡与内地融合,实现共同繁荣依嘫是最终目标。

  第三积极推进香港、台湾、澳门民众在大陆待遇、机遇同等化。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加赽大陆将会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发展机遇。这也是吸引台湾、香港、澳门青年积极投身大陆发展与建设实现自身追求和价值的重大机會。让港澳台青年或民众在大陆地区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享受与大陆民众同等待遇和发展机遇是增强台港澳青年认同国家统一的途径,吔是落实“一国”需要落实“一国两制”中的“一国”不仅要体现在国家主权问题上,而且也要体现在港澳台居民在大陆地区享受的机遇与待遇问题上(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