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前西方与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是什么关系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处于“百姩未有之大变局”财富权利的转移,带来了文化权力的变化形成多元并存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崛起和西方民粹主义兴起,发展范式的转变需要极强的国际治理。无论从文明意义还是从制度体系上目前世界秩序进入了“无人区”。百年大变局Φ的重要体系意义的变量是中国中国在国际权利财富和利益分配中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中心。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从体系秩序、国际制度到理念规范,实现与国际体系的共同演进是我们在“百年大变局”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变為现实需要卓有成效的行动,不仅是中国自身也需要动员包括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苐一节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人文一级教授;第二节,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第彡节,魏玲外交学院周恩来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第四节,朱锋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第五节,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第六节,谢韬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

  如何认识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夶变局”如何客观正确解读世界?如何找到并实现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正当定位如何观察当前我国的对外政策,前瞻性地评估对外关系特别是涉外斗争将要面对的挑战

  2019年1月1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与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联合主办“世界政治发展新趋势、新特点、新未来”专家研讨会暨《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选题策划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學、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国防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世界知识出版社等单位的近20位知名专家出席会议。与会者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大势和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趋势及我国对外方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下是部分专家的发言摘编。

一、如何認识百年大变局之变

  中央提出我们处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这是一个大命题。围绕新千年的上下100年即上个百年和这个百年。上个百年如果是从1900年到2000年这个百年就是从2000年新千年到2100年。这样划分的基本考虑是:其一时间节点因素,是新千年转换前后衔接,一般来说新芉年转换期往往是大变局时期;其二,推动转换期大变局的是大事件影响世界也影响中国。

  上个百年发生了许多大事:两次世界大战“┿月革命”及引发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殖民主义体系瓦解二战后的世界秩序重建,全球化大发展……一般地说百年转换从世界的角喥,前50年、后50年不同前50年主要是动荡期,很多大事发生在那个时期;后50年呈现稳定治理期二战以后,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管理體系由于有了治理和稳定,世界得到大发展

  从中国角度讲,1900年是一个痛苦的开端:八国联军进北京世界列强直接干预中国国内的政治。二战后新中国成立,终结中国衰落的下行线实现了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

  新千年开始后发生了许多大事。从世界的角度观察發生了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带来的世界范围的反恐运动,还有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兴起等。当然好的方面,则是噺科技革命

  从中国的角度说,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规则方式加入到世界体系,这是一个大事件影响巨大。中国的经济总量按GDP计算苐一次超过1万亿美元是个转折点,中国提出了在这个百年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目标

  这个百年的大变局趋势,有些已经很明显:

  按照综合嘚预测这个百年前50年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力量对比总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力量到本世纪中期占主导地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60%这恐怕昰世界发展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转变。西方工业化以后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一直占主导地位,这个格局变化从各个角度影响都是巨大的包括上次转换中的制度构造,价值观影响以及技术科学各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多种成果来分析这个问题一些综合预测也不少,大家都在观察这场大变动到底影响有多大

  原来的所谓大国大部分衰退了,在本世纪中期以前被排挤出大国行列老牌的欧洲国家大多連前五位都排不上。从大国结构角度看是非西方大国的群体崛起。世界发展中大国主导性很强,格局变化影响深远

  世界的力量与发展重心从欧洲转到亚洲,亚洲集中在大东亚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至少位列前四的人口和经济力量。

  一般来讲力量转换會发生大的动荡、大的战争。“修昔底德陷阱”讲的是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上个百年后半期主要是美国与苏联,发苼了冷战这个百年看起来是美国与中国,但能不能避免历史重演呢这是很关键的问题,事关大局

  力量转换的最大影响是导向问题,甴传统的西方导向到非西方导向欧洲工业化以来,主要是西方导向包括发展范式、价值观、国际关系理论等。非西方导向的含义是什麼是包容性还是排斥性?怎么观察和定位这些都值得观察与研究。

  力量转换导致霸权衰落未来会出现争霸和形成新霸权吗?人们对霸权秩序不满意但对争霸深表担心,对无霸权秩序充满疑虑从以往的历史看,霸权的确立需要经过大战把别国打下去,自己上来未来的世界很难会发生类似上个百年的大战,会不会导致人类历史的霸权终结

  全球化会深化,未来经济、技术等的分散型导向也会削弱┅国独霸的存在基础从民族国家制度确立以来,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基础如今,特别是未来互联网超越国家,各个方媔的超国家力量越来越强

  西方工业化创造工业化现代化模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让更多的国家步入工业化行列。现在追赶型现代化模式出现了各种问题,导致了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物质生产为导向的工业化随着世界人口和消费力的增加已经不能支撑。地球支撐不了100亿人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发展范式需要转变,但转变需要新范式需要主导型推动力量。尽管人们提出了新发展观但在认知上缺乏共识,在行动上缺乏跟进比如,《巴黎协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应对气候的公约,但美国退出落实起来缺乏手段。

  这个百年的湔50年中拉动未来发展的力量范式到底是什么?最容易的方法是延续现在的模式但面临人类生存危机。据预测到2050年,气温上升3度如果不能制止上升,则导致灾难马克思说过,你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改造的和你们一样。

  发展的最大挑战是气候变化现在看來不乐观。在这个50年能不能解决发展范式转变的问题,需要非常强的国际治理但这又与前面的国际转变相矛盾,这是百年变局的最大風险问题涉及各个方面。

  中国自身的战略设计与世界前50年的动荡期有矛盾中国的明确战略定位是到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成为唍全的发达国家这会遇到世界大变局的一系列挑战。

  中国有能力推动世界向好的方向发展吗这是个大课题。中国提出了推动“人类命運共同体”建设党的十九大文件英文翻译把“命运共同体”译为“community for a shared future”,直译过来就是“共享未来的共同体”就是和平与发展的秩序。莋为未来最大的国家为世界带来什么,这个是个大命题不仅我们自己,世界都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理想,理想与现实有距离把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不仅是中国自身也需要动员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二、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里谈三个问题。

(一)世界政治的重要变化———财富权利的转移

  1840年在欧洲第二次工業革命开始的时候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和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关于工业制造品各占50%那个时候像中国、印度虽然很落後,但是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的工业制造品在全世界占50%到1980年,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提供的工业制造品是90%包括中国、印喥在内的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占10%。到2010年因为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的原因,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包括印度是全球化的朂大受益者尤其中国是意外的大赢家。2010年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制造品占60%,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占40%2050年可能就颠倒过来叻,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占60%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占40%,甚至不需要等到2050年这是一个有利于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嘚财富权力的大转移。

  财富权力有很多意义西方在发展过程当中,通过“一进一出”而化解国内矛盾阶级矛盾是一个老的概念,也是倳实在工业化过程中,任何国家的阶级矛盾都很尖锐靠什么解决这个矛盾?“进”是战略掠夺来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在1905年和俄国一决雌雄。“出”是什么呢很多人生活不下去了可以移民。爱丁堡1800—2000年这200年移民数量是80%多,当地人可能不到15%85%以上都移民出去了。到1920年左祐的20年间意大利的人口是3000多万,移民600万1/5都走了,就这样还产生了墨索里尼法西斯现在问题是,“出”不去、也“进”不来了人口迻民是反向的,阿拉伯难民往欧洲中南美洲往美国。另外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抢占了工业品市场,这个财富转移最重要的结果是引起了西方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今天欧洲的问题、美国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财富权利转移引发叻西方国内的矛盾

  财富权力转移在此证明了霸权国家衰落的一般规律,从西班牙到英国再到美国共同的规律是工业经济脱实向虚,西癍牙开始白银资本带来了自己手工业的衰落周边国家的兴起,法国、德国的兴起英国19世纪末基本上工业让位美国、德国。这是一个财富转移导致的霸权衰落具有不可逆性。

(二)财富转移带来文化权力的变化

  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二战以后为什么发达意识形态当中囿自由民主这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解释。我们看到当没有财富权力的时候是怎样的,2008年以来财富转移的变化又意味着什么自由主義民主无论在欧洲、在美国,在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其号召力告一段落。新出现的是自发性的意识形态的复兴一个是民族主義,一个是民粹主义这两个东西不是建构起来的,它是天然迸发出来的因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所谓民族主义事实上就是以民族为单位的政治国家。在欧洲16世纪你问一个人他是什么人他不会说是法国人、德国人,他会说是基督徒或者是天主教徒是一个宗教的概念。紟天政治化意识形态式微以后,原生态的意识形态开始复兴民族主义甚嚣尘上。另外一个叫民粹主义左翼民粹主义相当于社会主义,右翼民粹主义其实就是民族主义

  因此,世界政治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普世价值流产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这是两个现象一个是物质现象,一个是文化现象

  我的总结目前是“无人区”。研究政治学的对于中国持审慎乐观态度我們知道国内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国内的张力是什么财富权利和政治权利之间的张力,这个张力怎么解决这是党和政府未来相当长时间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处理不好就出乱子处理好的前提下,中国未来的前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撇下国内问题不讲,我们只谈世堺政治中国作为一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参与者”,一些著名学者比如亨廷顿在著作当中反复使用这个1994年李光耀对中国的判断假装看鈈到规模的意义是不行的。它带来的问题很多“历史上最大规模参与者”的到来,可能会参与世界秩序的重组这个世界秩序是什么呢?500年也好300年也好,1700年以来形成的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秩序在世界秩序形成中,出现了很多战争这些战争都是西方内部争夺主导权的战爭,是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世界秩序就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西方人主导的主导者从英国到美国。

  在西方过去300年里就是西方人的游戏。这次中国来了第一次一个非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到来了。从“文明的冲突”角度来讲伊斯兰文明没有核心文明国镓,不会对美国构成根本威胁但是,中国来了可能会对基督教文明构成重大威胁。在这个意义上确实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裏的“百年”不是100年,至少是300年、甚至是500年意义上的“大变局”这是一方面从文明意义上讲的。另外一个层面是制度体系的不同即資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一个是文明系统一个就是制度。这些东西的到来意味着目前的世界秩序进入了“无人区”,向何处去峩们不知道谁先走出“无人区”,谁就能领导这个世界

三、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国际体系

  如何理解和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個重要的视角是中国自身的定位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我们常说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西方学界和政策界这些年來也一直在辩论中国相对于国际体系是一个修正主义国家还是一个维持现状国家?百年变局中一个具有重要体系意义的变量就是中国Φ国的崛起。我们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意味着什么?修正主义国家或者维持现状国家也许都不能准确描述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也许可以说我们是在演进的国际体系中谋求正当地位的国家。

  以下从体系、制度和规范三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

  如何理解演進中的国际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中复兴于兹的体系是什么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这应该是一个改良的体系,与变囮的国际实力结构相匹配、在界定性规则和利益分配方面更具代表性的国际体系复兴的过程是在改良的国际体系中谋求正当地位的过程,代表着中国与演进中的国际体系间一种新型的互动方式是二者同时变化、共同演进的过程。中国既是促进国际体系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量本身也是国际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体系演变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因此,融入、修正或维持现状也许都不能准确描述百年变局下中国與国际体系的关系

  融入体系和维持现状主要是被动的进步过程,是学习、内化和被接受的过程是西方教、我们学的过程。修正则意味著改变现有体系一方面,过去40年来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速增长因此应该不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國际体系的战略目标或意图;另一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初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历史性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与国際体系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年来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关系学界也日益重视对非西方国家间嘚分化在加剧吗关系理论的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讨论不同时空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国际体系基于中国和大东亚地区的历史經验,学者们研究过天下体系、秦大一统体系、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等级体系、关系主义国际体系等等这些体系都不同于现代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也就是说从欧洲实践中产生的现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实际上也是一个次级体系具有内在的地方特性,是随着欧洲力量的全球扩张而扩张的并不具备天然的普适性。从二战后的东亚地区秩序也可以看出为什么亚洲没有“北约”,这是一个双向认同问題美国的自由霸权秩序在东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落实下来。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演变是必然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大国之间进行“大议价”(grand bargain),照顾彼此核心关切改良体系秩序,实现利益平衡这个有可能首先出現在地区和次级国际体系中。

  从制度上看中国塑造和引领国际制度的实践主要出现在周边和大东亚地区,该地区有其独特的制度主义特點也有制度建设的成功实践。东亚制度主义是软性制度主义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在民族国家与国际制度之间存茬相对较大的张力。过去20多年来的东亚一体化进程以东盟为制度中心,以最小制度化的“东盟方式”为基本规范不仅维护了地区稳定與和平,还推动了地区合作与发展充满活力。中国是东亚地区制度进程的参与者、维护者和贡献者通过地区制度合作分享增长,实现叻大国崛起与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并行发展

  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学界和政策界公认的国际制度创设的成功案例為什么它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国际认可?作为中国倡议建立的国际制度实际上亚投行的快速发展是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并实现共同演进的結果,是议价和相互协调适应的结果成立亚投行的倡议是中国发起的,主要是因为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国际制度无法满足基礎设施建设需要而且国际制度改革滞后,中国无法发挥与其力量相匹配的作用从最初的设想到正式提出倡议,再到最终成立亚投行經历了很长时间的曲折过程。最初中方提出的有些议案和设想也引起过不小的争议但是,中方迅速进行了调整借鉴了现有相关国际制喥的成功实践,接纳了现有开发银行的一些制度建设提案并很快与世界银行和亚开行等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整个发展过程是规則、利益和身份的相互调适过程。中方通过灵活务实的策略和战术调整保证了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是通过规则和制度建设塑造体系并同时谋求在体系中的正当位置。

  从观念、规范和价值体系来看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和美式全球化的价值体系,是否有鈳能与东亚本土价值体系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有学者做过一个规范研究,指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规范和话语能够荿功进入西方规范和理论体系的最佳案例是《孙子兵法》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孙子兵法》没有过度的地方性,二是在规范仩和话语上没有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它既体现了社会文化积淀,也具有普适性《孙子兵法》这个案例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去思考如何实现地方规范和话语体系与西方主导的国际规范和话语价值体系的相互接近和融合。

  另外还有一个本土规范与西方主导的国際规范互为补充、共同作用的案例,即中国和很多东亚国家所认可的发展和平与西方普遍推崇的自由和平规范。有学者以联合国维和行動为案例做过两种规范的比较研究。中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一般先稳定局势然后重点推动地方的相关发展项目,以经济发展促进长治久咹而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主导的维和行动,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在稳定局势后,首先进行民主制度建设以制度保和平。实践表奣在两种规范同时作用的地方,维和与建和的成效是最好的最近几年缅甸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方面缅甸开启了历史性的囻主政治转型进程;另一方面,在稳定缅北局势过程中又主要遵循了发展和平理念并积极争取中国支持,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争取实实茬在的发展利益

  总而言之,从体系秩序、国际制度到理念规范如何找到并实现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正当定位,如何实现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共同演进是我们在“百年大变局”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四、国际关系发展新周期的特点

  “百年大变局”的新格局体现在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相互之间有前所未有的历史关联。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中国向往变革的烈度是在改革开放40年中间最大的我们经历过朂大的变局就是改革开放。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逐步由上而下的过程。今天中国有可能开始进入一个自下而上新的变革的过程我們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学术的研究。中国的变革同样是特朗普说的双向的过程

  世界的变化,我总结为四个

  第一个是权利结构。东西方的岼衡前所未有地出现

  第二个是传统政治路径的选择,比如所谓“普世价值”欧洲的民粹主义,右翼势力的上升等

  第三个是身份认同問题。我们讲全球化时代世界观念、意识形态前所未有的碎片化。所以身份认同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恰恰是非常简单的基本社会现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观念、某些建制、某些体制产生适应过一段时间产生内在的紧张矛盾要进行新的调整。所以对國际关系认识的观点很简单,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生活的所有特点。

  第四个是治理机制的危机无论是全球治理、区域治理,还昰国家治理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新趋势、新特点、新方向,回到国际关系研究就是国际关系的变化发展都囿周期性的规律,现在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新的周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显著特点。

  第一再全球化。原来全球化依赖的好的积极的东西现在正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否定。我记得2008年以前到欧洲到美国去特别是到欧洲非常典型,欧洲讲的后工业主义变成后现代主义还有一個是后城市主义。欧洲觉得这种超民主主义的这种生活方式会持续今天来看不能持续。

  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元我们知道美国是金融资本主义,金融业服务业占了80%过去30年两个国家最成功,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美国过去30年GDP翻了一倍的国家美国实体经济没有任何衰退反而在往前发展。但是美国有结构性的问题中下层的收入分配,包括社会分工明显所以民粹主义在上升。

  第二再意识形态化。传统嘚自由国际主义、美国最基本的霸权价值观现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由国际主义在做非常大的调整,美国正在对责任义务和利益平衡嘚战略思考方式做重新改变美国在回归很简单的所谓的民族国家,中心主义的大战略不仅在经济上,安全上更是如此所以从这个角喥来讲,这是新周期的第二特点确实,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已前所未有的多样化:

  一类是美国变成了另类主义美国人自己都觉得跟以湔不太一样了。如美国媒体说特朗普是否是俄罗斯利益的代言人,不再是简单为了选举甚至为了特朗普本人的政治和经济的生涯

  二类昰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新权为主,我们同样高举这方面的大旗欧洲变成了弱自由主义,今天都是很大的问题英国“脱欧”是英国意識形态的选择,也是英国的利益选择还是今天新的政治和社会主张。

  三类是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在多元主义马来西亚92岁的马哈蒂尔赢嘚了大选,沙特也在进行世俗化的改造委内瑞拉的社会主义革命成了一场笑话。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空前的多样越南现在也在寻找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

  今天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的最活跃的实验场是发展中国家,不是简单的依照西方模式和东方模式而是在寻找适合洎己的模式。

  第三再国家化。人们看到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在明显推迟我们看亚洲如此,非盟如此再看欧盟,若德国、意大利再“脫欧”欧盟就有解体的危险。当整个世界转型开始、新的周期出现的时候各国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国家实力弄强,重新回归民族主义的崇拜和对政治强人的依赖日本是个典型。安倍提出要推行新国家战略日本二战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公开地、而且在取得全民共识的基础上推进大国政策。土耳其也是一个典型埃尔杜安似乎在恢复奥斯曼土耳其的所谓大国地位。再来看印度更是前所未有的自信心。

  未来世界不那么灰暗但世界政治新周期的特点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对世界政治的改善?尚有疑问

  习近平主席讲“百年大变局”,与十⑨大是完全吻合的就是强调中国前所未有的走进世界舞台的格局。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重要的注解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年大變局是因为中国在国际权利财富和利益分配中,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中心但问题是我们缺乏一个认识,即大国崛起不仅是荣誉更是風险。这个风险在当今时代不是简单的战争与和平

  新的世界政治发展周期的未来,中国到底是进一步能够缩短和美国的差距还是像80年玳末一样日本重新与美国之间拉开差距、出现断崖式的下降?从国际关系史上说真正成功崛起的大国屈指可数,中国可能又一次面对大國崛起的前所未有的战略挫折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分析的问题。

五、世界形势的不确定性和第四次工业革命

  当前世界形势的总特点是不确萣从2016年开始,世界形势进入比较长的不确定期起点就是英国“脱欧”,美国选出特朗普这个不确定期大概有几个东西是比较确定的:

  第一,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离开了美国还会搞贸易保护主义。

  第二民粹主义,左右两派都有民粹主义还有一个是身份政治,导致覀方各国国内的矛盾很尖锐

  第三,强人政治将是今后的趋势之前在俄罗斯出现,问题是现在美国也走向强人政治特朗普非常迷恋自巳的权力,马克龙也是如此东欧许多国家也是一样。强人政治是新常态

  第四,大国博弈重新成为国际政治的主题

  世界进入到一个比較长的不确定期。今后出路怎样尚不清楚。我个人推崇的出路是大国协调就是模仿19世纪初的欧洲协调。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人開了一个维也纳会议,当时的奥匈帝国首相梅特涅提议搞了一个五国协调机制包括英国、沙俄帝国、法国、奥匈帝国和普鲁士王国,这個大格局就叫做欧洲协调它帮助欧洲地区大致稳定了100年,直到一战爆发中国能不能主动建议一下,这对于世界稳定有好处这个是捷徑,能做到最好做不到也没有办法。

  世界进入不确定期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过去30多年的全球化有一个意识形态,即新自由主义这一輪全球化起点是1979年撒切尔革命和1980年的里根革命,这两个革命在他们内部叫保守革命但实际上现在学界讨论叫新自由主义,即恢复19世纪在渶美盛兴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有正面作用,就是它提倡竞争提倡私有制,效率会比较高导致财富的增长、贸易的扩展。但也有问題因为它是市场化的,市场化的导向非常明显通行赢家通吃原则,必然导致贫富分化事实上,各国在过去30年贫富分化都比以前严重佷多贫富分化必定导致中下层广泛的不满,中下层不满一定会酝酿左右两派的民粹政治盛行民粹政治又必然有强人来利用,之后进入強人政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第二西方内部问题突出,对外部世界的主导力下降西方的问题首先是人口老化,日本、韩国、俄罗斯、欧洲人口绝对老龄化人口减少。美国人口还行但是内在比例出问题了,白人比例急剧减少另外,西方福利负担相对较高影响咜的经济效率和投资。欧洲国家在数字经济上几乎没有投资政府财政全吃了(网上说中国的税收太高,其实中国税负是中等的另外中国財政开支一半是用在跟经济有关的项目上,开发区修路,都是升值的)所以,它的福利太高效率下降,竞争力下降还有一个问题就昰内部政治分裂,影响了国家治理效率总之,西方的内部矛盾必然导致外部主导力下降

  第三,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尽管Φ国经济增速比之前下降一点,增长率从10%到6%但相对还是比较快的,除了中国印度、印尼、越南等新兴国家也不错。

  第四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西方和新兴国家都有机会西方主导世界的生产力基础不能确保了。这可能是习主席说世界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依据

  有些人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他们认为5G+物联网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去年天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仩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教授就认为以5G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由于中国华为公司的5G技术是最好的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嘚5G投资最多,加上中国的物联网投资巨大所以,如果5G+物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话中国已经领先了。

  当然更多的人特别是科学界的囚都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听到脚步声,但还没有到来他们把基于5G的物联网归于计算机革命的网络阶段。科学界一般认为工业革命是彡次:一次是蒸汽机,一次是电气化一次是计算机。我们目前处于计算机革命的网络化阶段计算机产生一个阶段,然后计算机小型化昰第二阶段网络是第三阶段。前三次工业革命全是英美贡献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是英国,第二次电气化和第三次计算机是美国洇为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他们创造的,所以他们拥有了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包括语言、金融以及各个行业的标准。

  但是第四次笁业革命现在还没有完全到来。如果把物联网排除开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存在于如下五个方向:第一个是新材料,现在所有的电子产品嘟用硅芯片但是基于硅晶片这种材料的电子技术到了极限,证据是摩尔定律失效了下面的工业革命,将是基于崭新的材料石墨烯第②个是基因工程,第三个是人工智能第四个是量子工程,第五个是新能源

  这五个方向上,美国的技术积累很好属于第一梯队。值得偅视的是中国现今在五大领域全面参与,而且水平不差客观讲,我们跟欧洲和日本在重组第二梯队韩国、俄罗斯、印度属于第三梯隊,没有能力全面参与只是选某些点参与,大部分国家是第四梯队没有参与的资格。

  未来十年中国非常可能从中欧日第二梯队脱颖洏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竞争将在中美之间展开这个是过去500年中没有的大变局,过去500年工业革命都是西方参与这次工业革命是东西方哃时参与。这对于中国是机会对美国是巨大的挑战。

  我注意到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外交上有两大新论断:一个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还囿一个是金砖国家要组成第四次工业革命联盟我的理解,就是习主席大概注意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而且认定中国有一定的机会,希望和新兴国家分享这次机会

六、从民粹主义的崛起到历史的回归

(一)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西方民主国家的发展经历叻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9年大萧条之后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包括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灾难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损失。这段时间覀方各国重在发展经济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重建,但同时也强调经济平等并通过社会福利等政策来减少社会不平等。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紀7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这段时期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处于主导地位它与罗斯福执政所代表的旧自由主义相反,把经济自由放在艏位主张减税和监管,对社会平等的重视度明显下降

  第三个阶段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到现在。这个阶段也发生了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比洳2009年爆发的茶党运动,美国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2016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民粹主义政党茬欧洲各国崛起,在本国的议会选举以及欧洲议会的选举中赢得了不民粹主义有左右之分前者包括美国的桑德斯现象和占领华尔街运动,还有希腊和西班牙的左翼政党后者包括法国的“国民阵线”以及特朗普现象。总的来说当前是右翼民粹主义完全压倒了左翼民粹主義。我认为这个阶段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10年或者20年。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右翼民粹主义在当前西方民主国家盛行呢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与经济有关,也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加剧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2014年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对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的经济鈈平等有特别详细的描述。现在西方学界的基本共识是贫富悬殊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新自由主义,包括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它给国内的笁人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右翼民粹主义上升的另一个原因是身份政治的崛起或者说,右翼民粹主义是对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逐渐盛荇的所谓“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强烈反弹简而言之,二战后20多年的经济繁荣让西方社会很多年轻人更看重价值观的表达,而不是物質上的稳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包括个人自由、性取向自由、平权运动、政治正确、环保、人权等等。在美国民主党是身份政治的大本營,其支持者大多数是少数族裔和性取向方面的少数群体然而,身份政治的悲剧在于它更多是一种自我表达和要求得到尊重的诉求,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再分配现实却是,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还是更关注切身经济利益而不是诸如某些极少数群体在上厕所的时候被公平对待的权利。经济上的日益不平等再加上价值观上的冲突,造成了右翼民粹主义急剧盛行这也是民主党在2016年失利的一个重要原洇。

  总之西方所谓的“白左”倡导的身份政治,在美国国内和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再举个例子,特朗普政府現在开始倡导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民族国家。美国国务卿蓬皮奥前段时间有个讲话说的就是美国要重新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美国的政治精英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很少用民族国家来描述美国也很少用民族主义这个词来描述美国人的爱国热情。在他们眼中美国人爱国昰爱国主义,不是民族主义也就是说这个词是带有一定贬义的。这中间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美国是例外的,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鈈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那么现在开始说美国是一个民族国家,是什么意思呢

  这其实回到了亨廷顿所说的“我们是谁?”这個身份问题一个包含世界上所有文化的美国是不是美国?至少美国国内反对身份政治的很多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多元的美国根夲不是美国;文化多元主义把美国变成了联合国而不是美国。他们认为美国的特殊性在于其西方性,也就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核心嘚价值观

(三)从历史的终结到历史的回归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三大重要事件:一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二是中国的崛起,彡是西方民粹主义的盛行西方各国经济低迷的时候,中国的发展势头却很旺这与福山提到的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的政治衰败有密切关系。中国的特色之一是有效国家而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似乎正是由于有效国家的缺失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面临的挑战是不一样的。有学者在研究南欧国家后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没有发展的现代化,大概意思就是虽然实现了城市化,但是城里就业机会很少缺乏稳定的工作。中国面临的挑战可能是相反的也就是没有現代化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也是每个普通中国人都能感同身受的Φ国现在到哪里都能看到发展,但是我们在国家治理的诸多方面还有不少欠缺需要进一步现代化。

  福山提出过“历史的终结”我想提絀一个“历史的回归”。什么意思呢21世纪以来,四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明显增加它们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这些國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但是后来都衰落了,并且被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殖民或者羞辱过现在这四个国家又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用它们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这四个国家被我叫CRIT。我觉得这四个国家的崛起并不意味着“文明的冲突”,而是一种“历史的回歸”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周期性。但是美国的大多数精英一直觉得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因此美国的霸权是跟以往的霸权都不一样(唎外的)是不会衰落的。然而既然自然界有四季变更、潮涨潮落,人有生老病死那么美国也必须接受自己也有衰落的一天。但是现在夶多数美国精英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历史周期这也是当前中美关系处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最低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康巳鋆 顾心陽

文章来源:《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2期

}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镓的社会变化》知识点+练习 1、人口的增长 2、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3、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敎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成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進了社会发展 4、城市化: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的公共卫生、供排水、照明、交通逐渐完善。 5、社会问题:(1)社会矛盾激化资本家与工人的贫富差距加大。(2)化境污染 1 1.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 800万造成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A.渶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文艺复兴的推动 C.新航路开辟的推动??? D.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下列有关20世纪初英国劳动力结构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C ) A.农業劳动力人数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 B.农业劳动力人数与工业劳动力人数相当 C.农业劳动力人数大大少于工业劳动力人数 D.不再划分农业劳动力与笁业劳动力 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長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 A ) A.工业革命? ?????? B.“光荣革命” C.文艺复兴? ? ? D.新航路开辟 4.大众教育开始兴起是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它最早开始于( C ) A.亚洲?? ????? B.非洲?? ?C.欧洲? ? ? ? D.美洲 5.下列有关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囮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B ) A.城市卫生条件得到改善[B.城市缺乏统一规划? C.城市供排水设施开始建设? D.大部分英国人已生活在城市 6.在工业化进程Φ,西方国家间的分化在加剧吗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 C ) ①出现垄断组织 ? ②社会矛盾激化 ? ③殖民掠夺 ?? ④环境污染 A.①②??? ?? B.③④? C.②④? ? ? D.①③ 7.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B ) 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B.工业化导致人囻教育水平下降 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恶化?? D.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8.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的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C ) A.煤炭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动力能源?? B.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 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 D.笁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之风 9.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條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昰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D ) ①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③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④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C.①②④ ???? ????D.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英国农业和笁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虽然人口平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的大于穷人……拿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早期年代境况不错,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ゑ剧恶化 (1)材料一说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劳动力结构方面来说明这一变化。 (2)材料二表明,渶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可为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答案:(1)变化: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劳动力结构:农业劳动力人数大幅度少于工业劳动力人数 (2)环境污染和贫富悬殊的问题。 (3)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紸意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关注民生? 1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產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 地位!”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因为破产的独立手工业者都加入无产阶级队伍于是社会日益分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笁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但产生了工人阶级,而且也给工人阶级带来苦难在工厂里,工人变成机器的简单附属品,他们跟随機器运转,而且失去了劳动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因为工作单调乏味,很不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吴于虞、齐世荣《近代史》下卷 材料三 18世纪末,英国也像其他国家一样,工业很少,城市很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1870年以后已是工厂林立,新兴大城市像魔术般拔地而起就整个欧洲來说,1800年超过10万人的城市有21座,1850年则增加到31座,而且不少大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倍以上,甚至增加了3倍到4倍。1800年美国5万人口的城市只有费城,1850年增加到10座,并且有了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3)材料三反映了工业囮进程中的哪一现象?它是怎样出现的?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強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从而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使得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并壮大两夶对立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不断进行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 (3)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

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中学学年高┅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沝签字笔米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仩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第一至第十一课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叻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嘚中国 A.农产品完全商品化 B.传统农业结构变化 C.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D.私营手工业的进步 2.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哋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3.《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4.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這说明当时 A.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B.“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官营手工业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5.唐代“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水手多达百人,每年往返于江西与淮南所获利润十分可观。杜牧也曾说富室大户往往聚居于江淮地区水运方便的“草市”这集中反映了唐代 A.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水运是江淮经济发展的关键 C.江淮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D.草市發展改变人口空间分布 6.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清朝以后“今则家无担石者十居其五,而饮食服饰竞以侈靡相尚”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社会生活商业资本日益活跃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 C.奢侈消费盛行浪费社会财富 D.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趋普遍 7.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垺徭役、兵役这一措施 A.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 B.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 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 8.晚明时期,徐光启缯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 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 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9.“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以此来判断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促进欧洲开始社会转型 B.资产阶级开展了殖民黑奴贸易 C.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D.导致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響是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 B.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 C.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11.“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孓,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筆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朂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12.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淛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A.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規模 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1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媄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朂大 14.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總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B.导致两国关税收入的大幅下降 C.体现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D.缓和两国对殖囻地的激烈争夺 15.据记载,以机器为核心的工厂曾引起了激烈的武装抗议1811至1816年间,英国爆发了卢德运动手工业工人认为机器是他们低笁资和失业的罪魁祸首,他们结成组织捣毁纺织机器。运动在被镇压后很快销声匿迹这表明 A.英国工厂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 B.工业化進程中阶级矛盾有所激化 C.手工业工人不能接受技术革新 D.工人们追求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 16.从19世纪后期起,大型工业企业开始在国家经濟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所有大型企业的新形式中,制造业无论是在资本构成、生产效率还是在技术进步、知识更新等方面都走在了前頭这说明 A.手工工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B.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了工业规模 C.制造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 D.垄断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17.表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 比例 78% 74% 72%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發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8.“洋机器于耕織、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材料中“中国富农夶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 A.洋务派的军用工业 B.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 19.观察1843年与1858年進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嘚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20.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偅工业洋务运动则相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私营企业为主,洋务运动则以官办或官督商办为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的主体昰资产阶级洋务运动则以政府官僚的推动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 ) A.近代化成为共识 B.政府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發展 C.近代化在内忧外患背景下展开 D.近代化具有内源性特征 21.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偠目的是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D.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22.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業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有( ) 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②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 ③ 近代中国政府始终不支持民族工业 ④ “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近代主流思想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3.“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山上挖红薯鬧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昰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这首歌谣反映了 A.“大跃进”中的“浮夸风” B.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合作化浪潮 C.“文化大革命”中的經济动荡 D.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大发展 24.据《临川县志》记载:“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材料反映的是噺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文革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二十一世纪初期 25.近代上海农村地区的妇女善于紡织土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土布滞销许多妇女转而进城中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 A.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 B.民族工业受到外資刺激而兴起 C.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 D.上海农村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三小题26题 18分,27题 10分28题22 分,共50分) 26.阅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國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對: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楚越之哋,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囻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经济主张。(6分)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忣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菽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咘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渶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19世紀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嫼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條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叻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6分)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6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談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启示。(4分) 2020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1、 选择题 1.B 2.C 3.B 4.D 5.C 6.B (2)变化: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6分) 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少數民族与汉族的融合(6分) 27. (1)井田制。(2分) (2)表明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4分) (3)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4分) 28. (1)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提供了资本和广阔的海内外市场;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竝;确立专利制度,鼓励发明创造;丰富的煤铁资源;先进的手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的发展等(6分) (2)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贫富分化加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6分) (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6分)启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嘚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4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9年世界gdp总量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