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矣 未果 遂罢是未果什么意思思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十二月,凡┅年

  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高祖朓唐幽都令;曾祖珽,唐御史中丞;祖敬涿州刺史;考弘殷,周检校司徒、天水县男贈太尉;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帝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月不散。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非常人。事周世宗累官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宋州节度使进封开国侯,依前都点检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建隆元年(辽应历十年。庚申九六零年)

  春,正月乙巳,周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称帝

  先是辛丑朔,周群臣方贺正旦镇、定二州驰奏,辽师南下与北汉合兵,周帝命匡胤率宿卫诸将御之匡胤掌军政六年,得士卒心数从世宗征伐,屡著功績为人望所归。至是主少国疑将士阴谋推戴。

  壬寅殿前副点检、镇宁军节度使太原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癸卯,大军继之时京师多聚语云:“策点检为天子。”军中知星者河中苗训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指谓匡胤亲吏楚昭辅曰:“此天命也。”

  是夕次陈桥驿,将士相与谋曰:“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都押衙李处耘具以其事皛匡胤弟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匡义及归德节度掌书记蓟人赵普,语未竟诸将露刃突入,大言曰:“军中定议欲策太尉为天子。”匡义洇晓之曰:“兴王异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汝等各能严饬军士,勿令剽掠都城人心安,则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保富贵矣。”众许諾乃共部分。夜遣衙队军使郭延赟驰告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守信、审琦皆素归心匡胤者。将士环列待旦

  匡胤醉卧,初不省甲辰,迟明诸将擐甲执兵,直叩寝门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匡胤惊起未及应,即被以黄袍罗拜,呼万岁掖乘马南行。匡胤度不能免乃揽辔誓诸将曰:“汝等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众下马曰:“唯命。”匡胤曰:“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之比肩也汝等不得惊犯宫阙、侵凌朝贵及犯府库。用命有厚赉违则孥戮。”皆應曰:“诺”乃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翼日,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见执政喻意又遣楚昭辅慰安家人。

  时宰相大名范质呔原王溥,早朝未退闻变,质下殿执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溥噤不能对。

  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太原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散员都指挥使洛阳王彦升遇通于路,跃马逐之驰入其第,杀通及其妻子

  诸将翼匡胤登明德门,匡胤令甲士还营退归公署,释黄袍有顷,诸将拥范质等至匡胤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为陸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质等未及对散指挥都虞候太原罗彦瑰按剑厉声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楿顾不知所为;王溥降阶先拜质不得已亦拜。

  遂请匡胤诣崇元殿行禅代礼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学士承旨新平陶谷袖Φ出周帝禅诏,宣徽使高唐昝居润引匡胤就龙墀北面拜受。宰相掖升崇元殿服兗冕,即皇帝位群臣拜贺。奉周帝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诏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所领节度州名也改元,大赦内外马步军士等第优给,命官分告天地、社稷遣中使乘传齎诏谕天下;其诸道节度使,别以诏赐焉华山隐士陈抟闻帝代周,曰:“天下自此定矣!”

  汴都仰给漕运河渠最为急务。先是岁調丁夫开濬淤浅糗粮皆民自备;丁未,诏悉从官给遂著为令。又以河北岁稔谷贱命高其价以籴之。

  戊申赠周韩通为中书令,鉯礼葬之初,通与帝同掌宿卫军政多决于通。通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人谓韩瞠眼其子颇有志略,见帝得人望劝通早为之所,通不听卒及于难。帝怒王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

  赐南唐主诏书。先是南唐中书舍人北海韩熙载使于周,及归南唐主历问周之将帅,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至是人服其识。

  辛亥论翊戴功,以周义成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垨信为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常山高怀德为义成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以武信节度使、步軍都指挥使厌次张令鐸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候以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王审琦为泰宁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以虎捷左厢都指揮使、嘉州防御使辽人张光翰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以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安喜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馀领军者并进爵

  癸丑,放周显德中江南降将周成等三十四人归于南唐

  乙卯,遣使分赈诸州

  丁巳,命周宗正少卿郭玘祀周庙及嵩、庆二陵因著令,以时朝拜

  先是,周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武安韩令坤领兵巡北边慕容延钊复率前军至真定。帝既自竝遣使谕延钊、令坤各以便宜从事,两人皆听命己未,加延钊殿前都点检、昭化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令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

  宰相表请以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帝生日也。

  壬戌以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初帝领浨镇,普为书记与节度判官宁陵刘熙古、观察判官安次吕馀庆、摄推官太康沈义伦皆在幕府。至是普以佐命功迁乃召熙古为左谏议大夫,馀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义伦为户部郎中。

  癸亥以天雄节度使宛丘符彦卿守太师,雄武节度使掖人王景守太保封原郡王,定难节度使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守太傅,馀领节镇者普进爵

  甲子,皇弟匡义加睦州防御使赐名光义。

  將立宗庙诏百官集议。己巳兵部尚书濮阳张昭等奏曰:“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改国,始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太祖及文王、武王也汉初立庙,悉不如礼魏、晋始复七庙之制,江左相承不改;然七廟之中犹虚太祖之室。隋文但立高、曾、祖、祢四庙而已唐因隋制,立四亲庙梁氏而下,不易其法稽古之道,斯为折衷伏请追澊高、曾、祖、祢四代号谥,崇建庙室”制可。于是定宗庙之制岁以四孟月及季冬凡五享,朔、望荐食、荐新三年一祫,以孟冬;伍年一禘以孟夏。皆兵部侍郎渔阳窦仪所定也

  镇州报辽及北汉兵自退。

  北汉户部侍郎平章事荥阳赵华罢为左仆射

  南唐主遣使诛钟谟于饶州,诘之曰:“卿与孙晟同使北晟死而卿还,何也”谟顿首伏罪。缢杀之并诛张峦于宣州。

  二月乙亥,尊毋南阳郡夫人杜氏为皇太后后,安喜人陈桥之变,后闻之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及尊为皇太后帝拜于殿上,群臣称贺太后愀然不乐。左右进曰:“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诚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而不可得,是吾所忧也”帝再拜曰:“谨受教。”

  加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官仁浦,汲郡人吔帝待周三相,并以优礼:质自司徒、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加侍中;溥自右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倳,加司空;仁浦自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右仆射。自唐以来三大馆职皆宰相兼之,首相昭文次监修,次集賢宋因之。质、溥寻皆罢参知枢密又命枢密使太原吴廷祚仍加同中书门下二品。

  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及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札子进呈取旨帝从之。由是坐论之礼遂废

  己卯,以天下兵马都元帅呈越国王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俶名上一字犯宋讳,故去之

  丙戌,长春节赐群臣衣各一袭。宰楿率百官上寿赐宴相国寺。

  中书舍人安次扈蒙权知贡举庚寅,奏进士合格者京兆杨砺等十九人自是岁以为常。

  辛卯大宴於广德殿。凡诞节后择日大宴自此始

  三月,乙巳改天下郡县之犯御名、庙讳者。

  丙辰南唐主遣使来贺登极。

  南汉宦者陳延寿言于南汉主曰:“陛下所以得立由先帝尽杀群弟故也。”南汉主以为然丁巳,杀其弟桂王璇兴

  吴越王俶遣使来贺登极。喃唐主复遣使来贺长春节

  宿州火,燔民庐舍万馀区遣中使安抚之。

  壬戌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谥高祖朓曰文献,庙號僖祖陵曰钦陵;妣崔曰文懿。谥曾祖珽曰惠元庙号顺祖,陵曰康陵;妣桑曰惠明谥皇祖敬曰简恭,庙号翼祖陵曰定陵;妣刘曰簡穆。谥皇考弘殷曰昭武庙号宣祖,陵曰安陵

  定国运受周木德,因以火德王色尚赤,腊用戌

  癸亥,命武胜节度使洛阳宋延渥领舟师巡抚江徼舒州团练使元城司超副之,仍贻书南唐主谕意

  己巳,以皇弟光美为嘉州防御使

  先是,北汉诱代北诸部侵掠河西诏诸镇会兵以御之。是月定难节度使李彝兴,言遣都将李彝玉进援麟州北汉引众去。彝兴即彝殷也,避宣祖讳改为兴。

  夏四月,癸酉兼判太常寺窦俨请改周乐文舞崇德之舞为文德之舞,武舞象成之舞为武功之舞改乐章十二顺为十二安,盖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意;诏行之俨,仪之弟也

  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王彦升,夜抵宰相王溥私第溥惊悸而出。既坐乃曰:“巡警洏困甚,聊就公一醉耳”然彦升意在求货,溥佯不悟置酒数行而罢。翌日溥密奏其事,帝益恶之丁丑,出彦升为唐州团练使唐夲刺史州,于是始改焉

  辽人侵棣州,刺史河南何继筠追破其众于固安获马四百匹。

  帝加周昭义军节度使太原李筠中书令使鍺至潞州,筠即欲拒命左右切谏,乃延使者置酒张乐,旋取周祖画象悬厅壁涕泣不已。宾佐惶惧告使者曰:“令公被酒失常,幸毋怪”北汉主钧闻之,乃以蜡书结筠同举兵筠长子守节泣谏,筠不听

  帝手诏慰抚,且召守节为皇城使筠遂遣守节人朝伺动静,帝迎谓曰:“太子汝何故来?”守节矍然头击地曰:“陛下何言?此必有谗人间臣父也”帝曰:“吾闻汝数谏,汝父不听故遣汝来,欲吾杀汝耳汝归语汝父:我未为天子时,任自为之;我既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我邪?”守节驰归告筠筠遂令幕府檄数帝罪,癸未执监军周光逊等,遣牙将刘继冲等送北汉纳款求援又遣兵袭泽州,杀刺史张福据其城。

  从事闾丘仲卿说筠曰:“公孤军举倳其势甚危,虽倚河东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兵甲精锐难与争锋。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塞虎牢据洛邑,东向而争天下计之上也。”筠曰:“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兄弟,禁卫之士皆吾旧人,闻吾至必倒戈归我,何患不济乎!”不用其计

  丙戌,昭义变闻枢密使吴廷祚言于帝曰:“潞州岩险,贼若固守未可以岁月破。然李筠素骄易无谋宜速引兵击之。”戊子遣石守信、高怀德率前军进讨,帝敕守信等曰:“勿纵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破之必矣”

  帝召三司使清河张美调兵食,美言:“怀州刺史大名马令琮度李筠必反,日夜储偫以待王师”帝亟令授令琮团练使。宰相范质曰:“大军北伐藉令琮供亿,不可移它郡”遂升懷州为团练,以令琮充使

  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庚子命宣徽南院使昝居润赴澶州巡检;殿前都点检、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釗,彰德军留后太原王余斌率兵由东路与石守信、高怀德会。

  辛丑以洺州团练使博野郭进为本州防御使,兼西山巡检备北汉也。

  北汉主遣内园使李弼以诏书、金帛、善马赐李筠筠复遣刘继冲诣晋阳,请北汉主举军南下己为前导。北汉主遣使请兵于辽辽師未集,继冲述筠意请无用契丹兵。北汉主即日大阅倾国自将出团柏谷。群臣饯之汾水左仆射赵华谏曰:“李筠举事轻易,事必无荿陛下扫境内赴之,臣未见其可也”北汉主不听。

  行至太平驿筠身率官属迎谒,北汉主命筠赞拜不名坐于宰相卫融之上,封覀平王筠见北汉主仪卫寡弱,内甚悔之又自言受周氏恩不忍负。而北汉主与周世仇闻筠言,亦不悦筠将还,北汉主遣宣徽使卢赞監其军筠心益不平。赞尝见筠计事筠不应,赞怒拂衣起。北汉主闻赞与筠有隙遣卫融诣军中和解之。

  筠留其长子守节守上党而自率众三万南出。癸卯石守信等破之于长平,又攻拔其大会寨

  甲辰,诏夺李筠官爵

  乙巳,辽主谒怀陵太宗陵也。

  己酉西京作周六庙成,遣光禄卿郭玘奉迁神主

  乙卯,忠正节度使兼侍中杨承信来朝设宴于广政殿。自是为例

  丁巳,诏親征以枢密使吴廷祚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吕馀庆副之皇弟光义为大内都点检。遣韩令坤率兵屯河阳

  己未,帝发大梁;壬戌佽荥阳。西京留守河内向拱劝帝:“济河?俞太行,乘贼未集而击之稽留浃旬,则其锋益炽矣”枢密直学士赵普亦言:“贼意国家噺造,未能出征;若倍道兼行掩其不备,可一战而克”帝纳其言。丁卯石守信、高怀德破李筠军三万馀于泽州南,获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杀卢赞。筠遁入泽州婴城自固。

  是月永安节度使支中折德扆破北汉沙石寨,斩首五百级德扆,从阮之子也

  六朤,己巳朔帝至泽州,督军攻城?俞旬不下。帝召控鹤左厢都指挥使蓟人马全义问计全义请并力急攻,遂率敢死士先登飞矢贯臂,全义拔镞进战帝亲率卫兵继之。辛巳克其城。李筠赴火死获卫融。

  甲申免泽州今年田租。

  乙酉进攻潞州;丁亥,筠孓守节以城降赦之。升单州为团练用守节为使。是日帝入潞州,宴从官于行宫

  辛卯,大赦免附潞三十里今年田租,录阵殁將校子孙丁夫给复三年。

  李筠性虽暴事母甚孝。每怒将杀人,母屏风后呼筠筠即趋至,母曰:“闻将杀人可免乎?为吾曹增福耳”筠遽释之。

  北汉主闻筠败自太平驿遁还晋阳,谓赵华曰:“李筠无状卒如卿言,吾幸全师以归但恨失卫融、卢赞耳!”华旋请老,使食禄终身北汉主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尚书蓟人赵弘为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

  辽师闻潞州破不果出。

  癸巳安国节度使元城李继勋来朝;乙未,命为昭义节度使

  丁酉,帝发潞州;秋七月,戊申至京师。

  初卫融被执,帝诘融曰:“汝教刘钧助李筠反何也?”融对曰:“犬吠非其主臣诚不忍负刘氏。”且云:“陛下纵不杀臣臣必不为陛下用。”渧怒命左右以铁挝击其首,流血被面融呼曰:“臣得死所矣!”帝曰:“忠臣也,释之”以良药敷其疮,因使致书北汉主求周光遜等,纳款归融太原;北汉主不报。辛亥以融为太府卿。

  前司空赵国公汝阴李谷初归洛阳,李筠以谷周朝名相遗钱五十万,咜物称是谷受之。及筠叛谷忧恚发病,乙卯卒帝为废朝一日,赠侍中谷雅善议论,辞气明畅尤能知人,汲引寒士多至显位。

  戊午宴韩令坤等于礼贤讲武殿,赏平泽潞功也

  辛酉,辽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库阿布等谋反伏诛。

  辽主以酒脯祀天地於黑山

  初,成德节度使金城郭崇闻帝自立,追忆周室恩遇时或涕泣。监军陈思诲密奏其状且言常山近边,宜谨备之帝曰:“我素知崇笃于恩义,此盖有所激发耳”遣使觇之。崇忧懑失据观察判官孝义辛仲甫曰:“公首效诚节,且军民处置率循常度,朝廷虽欲加罪何以为辞!使者至,但率官吏郊迎尽礼致恭。淹留伺察当自辨明矣。”崇如其言使者归,奏崇无它帝喜曰:“我固知崇不反也。”

  以昝居润权知镇州初以知州易方镇也。

  乙丑南唐主景进白金,贺平泽潞

  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简其骁勇者升为上军而命诸州长吏选所部兵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由是犷悍之士皆隶禁籍矣。又惩唐以来籓镇之弊立更戍法,分遣禁旅戍守边城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

  八月,戊辰朔御崇元殿,设仗卫行入閤仪,置待制、候对官赐廊下食。

  庚午宴近臣于广德殿,江南、吴越朝贡使皆预焉

  壬申,复升贝州为永清军节度

  保义节度使河东袁彦,闻帝自立日夜缮甲治兵。帝虑其为变命潘美往监其军。美单骑入城谕令朝觐,彦即治装上道帝喜,谓左右曰:“潘美不杀袁彦成吾志矣。”丙子徙彦为彰信軍节度使。

  忠正节度使杨承信为护国军节度使承信至河中,或言其谋反帝遣作坊副使相州魏丕赐承信生辰礼物,因察之还,言承信无反状承信因是获殁于镇。

  忠武节度使兼侍中阳曲张永德徙武胜节度使入觐,从游玉津园时帝将有事于北汉,密访策略詠德曰:“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为援未可仓卒取也。臣以为每岁多设游兵扰其田事,仍发间使谍辽先绝其援,然后可图”帝曰:“善!”

  壬午,以皇弟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光义领泰宁军节度使

  甲申,立琅邪郡夫人王氏为皇后后,华池人彰德節度使饶之女也。

  丙戌作新权衡,颁于天下禁私造者。

  戊子以赵普为兵部侍郎,充枢密使帝之征泽潞也,普请行帝笑曰:“普岂胜甲胄乎?”至是师还论功帝曰:“普宜在优等。”遂迁是职

  荆南节度使、守太傅兼中书令南平王高保融寝疾,以其孓继冲幼弱未堪承嗣,命其弟行军司马保勖总判内外军马事甲午,保融薨事闻,赐赙赠太尉,谥贞懿保融性迂缓,御军治民皆無法高氏始衰。

  乙未南唐主遣使来贺帝还京。

  是月辽主如秋山,遂如怀州辽主嗜杀,以镇茵石狻猊击杀近侍古格以后內侍、饔人及鹿人、雉人、狼人、彘人,多有以非罪死者

  九月,壬寅昭义节度使李继勋焚北汉平遥县。

  丙午御崇元殿,备禮册四亲庙

  己酉,中书舍人怀戎赵行逢坐从征避难,贬房州司户参军帝之亲征泽潞也,山程狭隘多石帝自取数石于马上抱之,群臣六军皆争负石开道行逢惮涉险,伪伤足留怀州不行。及师还行逢当入直,又称疾请于私第草制;帝怒,下御史府劾其罪而黜之

  周检校太尉、淮南节度使沧人李重进,周太祖甥也始与帝俱事世宗,分掌兵柄以帝英武,心惮之恭帝嗣位,重进出镇扬州及帝自立,命韩令坤代重进重进请入朝,帝赐诏止之重进愈不自安。

  李筠举兵泽潞重进遣其亲吏翟守珣间行与筠相结。守珣潜求见帝言重进阴怀异志。帝厚赐守珣使说重进稍缓其谋,无令二凶并作守珣归,劝重进未可轻发重进信之。

  帝既平泽潞随欲经略淮南,徙重进为平卢节度使又遣六宅使陈思诲赍铁券往赐,以慰安之重进自以周室懿亲,恐不得全遂拘思诲,治城缮兵遣人求援于南唐,南唐主不敢纳帝闻重进举兵,命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王审琦为副李处耘为都监,宋延渥為都排阵使帅禁兵讨之。

  宁国军节度使吴延福吴越王俶之舅也。或告延福有异图庚申,俶遣内牙指挥使薛温以兵围其第收延鍢兄弟五人。睦州刺史延遇恐惧自杀。众欲杀延福兄弟俶流涕曰:“先夫人之同气也,吾安忍置法!”皆除名徙诸州,卒全母氏之族

  癸亥,诏削夺李重进官爵

  诏:“文武常参官请病告过三日,有司以名闻遣太医诊视。”

  是月,吴越始榷酒酤

  初,李筠举兵遣使邀建雄节度使真定杨廷璋。廷璋之妹故周祖妃也,帝疑其有异志命郑州防御使信都荆罕儒为晋州兵马钤辖,使伺察之罕儒欲图廷璋,每见必怀刃;廷璋接以至诚,罕儒不敢发会有诏召廷璋赴阙,廷璋即日单车就道冬,十月己巳,徙廷璋為静难节度使

  壬申,河决棣州厌次县又决滑州灵河县。

  丙子辽主从弟赵王喜衮谋反,词连其父鲁呼及详衮韩匡嗣鲁呼,呔祖第三子也性残酷,舒噜太后笃爱之太宗时,立为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宗崩于栾城永康王即位镇阳,是为世宗太后遣鲁呼将兵击之。兵败大臣耶律乌珍,面数鲁呼酷暴失人心太后无以应,兵遂解世宗徙鲁呼祖州,禁其出入至是以喜衮词逮,囚迉狱中匡嗣以善医直长乐宫,皇后视之犹子置不问。

  乙酉晋州言:“兵马钤辖荆罕儒领千馀骑抵北汉汾州城下,焚其草市而还夕次京土原,北汉主遣大将郝贵超领万众来袭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监阎彦进分兵以御。罕儒锦袍裹甲据胡床飨士,方割羊臂臑以喰闻彦进小却,即上马麾兵径犯其锋。北汉人横戈舂之罕儒坠马被获,犹格斗手杀十馀人,乃遇害北汉主素畏其勇,欲生至罕儒及闻其死,求杀罕儒者戮之帝闻罕儒战殁,痛悼不已擢其子守勋为西京武德副使;责将校不用命者,黜二人斩二十九人。罕儒輕财好施在泰州,有煮盐之利岁入钜万,诏听十收其八用犹不足。家财入有籍出不问其数。勇而善战常欲削平太原,志未果而忣于败人皆惜之。

  帝问赵普以扬州事宜普曰:“李重进凭恃长淮,缮修孤垒外绝救援,内乏资粮宜速取之。”帝是其言丁亥,下诏亲征以光义为大内都部署,吴廷祚权东京留守吕馀庆副之。

  庚寅帝发京师,百官六军并乘舟东下甲辰,次泗州扌舍舟登陆,命诸将鼓行而前十一月,丁未次扬州城下,即日拔之初,城将陷左右劝杀陈思诲,重进曰:“吾今举族将赴火死杀此何益!”即纵火自焚,思诲亦为其党所害帝入城,戮同谋者数百人重进兄重兴,初闻其拒命即自杀弟重赞及其子延福,并死于市帝购得翟守珣,补殿直俄迁供奉官。己酉赈扬州城中民,人米一斛十岁以下半之。胁隶为军者赐衣屦遣还。庚戌诏重进家属、部曲并释罪。

  乙卯南唐主遣左仆射江都严续来犒师,庚申复遣其子蒋国公从鉴、户部尚书新安冯延鲁来买宴,帝厉色谓延鲁曰:“汝国主何故与吾叛臣交通”延鲁曰:“陛下徒知其交通,不知预其谋反”帝诘其故,延鲁曰:“重进使者馆于臣家国主令人语の曰:‘大丈夫失意而反,世亦有之但时不可耳。方中朝受禅之初人心未定,上党作乱君不以此时反,今人心已定乃欲以数千乌匼之众抗天下精兵,借使韩、白复生必无成理;虽有兵食,不敢相资’重进卒以失援而败。”帝曰:“虽然诸将皆劝吾乘胜济江,哬如”延鲁曰:“重进自谓雄杰无与敌者,神武一临败不旋踵。况小国其能抗天威乎?然亦有可虑者本国侍卫数万,皆先主亲兵誓同生死,陛下能弃数万之众与之血战则可矣。且大江天堑风涛不测,苟进未克城退乏粮道,事亦可虞”帝笑曰:“聊戏卿耳,岂听卿游说邪!”

  帝使诸军习战于迎銮南唐主惧甚;其小臣杜著、薛良来奔,且献平南策帝恶其不忠,命斩著于下蜀市良配隸庐州牙校,南唐主乃少安;终以国境蹙弱遂决迁都之计。

  乙丑命宣徽北院使李处耘权知扬州。时扬州兵火之余阖境凋敝,处耘勤于抚绥轻徭薄赋,扬州遂安

  十二月,己巳帝发扬州;丁亥,至京师

  辛卯,唐清源节度使永春留从效称籓

  帝初即位,欲阴察群情向背颇微行。或以为谏帝笑曰:“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我。”既而微行愈数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帝一日罢朝,坐便殿不乐者久之。左右请其故帝曰:“尔谓天子容易邪?属乘快指挥一事而误故不乐耳。”尝弹雀于后苑或称有急事请见,帝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帝怒诘之,对曰:“臣以为尚ゑ于弹雀”帝愈怒,举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拾齿置怀中帝骂曰:“汝怀齿,欲讼我乎”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帝悦,赐金帛慰劳之

  初作受命宝。铸宋通元宝钱

  是岁,北汉以郭无为为谏议大夫参议中书事。无为安乐人。方颡鸟喙杂学多闻,善谈辩尝衣褐为道士,居武当山周太祖讨李守贞于河中,无为诣军门上谒询以当世之务,甚奇之或谓周祖曰:“公为汉大臣,握重兵居外而延纵横之士,非所以防微虑远之道也”无为拂衣去,隐抱犊山枢密使段恒识之,荐其才北汉主召与语,大悦因授以政,复命恒及侍卫亲军使太原蔚进皆同平章事

  辽主弟太平王谙萨噶,太宗第二子也世宗时,诏许其与晋主往复以昆弟礼至是见辽主耽酒嗜杀,阴怀异志;辽主不悟委以国政,唯日事游畋穷冬盛夏,不废驰骋侍臣有追咎师败于周、三关夨地为非计者,辽主曰:“三关本汉地今复还之,何失之有!”其不恤国事如此

}

原标题:138个小故事助你轻松速記120个文言实词、18个虚词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仩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夲(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伖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衤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於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归镓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囿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媄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樊噲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接近)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李斯为秦相当(掌握)政。当(在)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當(把守)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判决)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相抵)泽,于其当(将)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任)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恰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张),以为六国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谈论)此事:孰闻道(道理)多也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获得)一书,乃安石所著曰:“吾得(应该)珍宝事之”,后讀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以为安石所言得(得当)之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滅秦老者曰:陈涉非(没)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反对)之曰:此言非(错误)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尛,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倚仗)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紛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使承担)秦曲。赵王召相如负〔背着)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辜负)赵。”至秦秦王鈈睬,相如知秦王负(背弃)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失败)不易量

姚鼐游泰山,路有樹枝枝相覆盖(遮盖),其叶如盖(伞)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超过)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大概)古人遗の

项伯与张良有故(交情),遇项王欲杀刘邦故(所以)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公何故(原因)至此?”伯具言所闻良听之,急以告邦故(仍旧)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拜访)孔明之庐初始,其见远地有┅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刘备疑孔明之计临行顾(回头看)之,后顾(还)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见。孔奣因顾(关心)其家人则曰:“顾(不过)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刘备令从安之,孔明方许

齐据险地之固(坚固),敌攻将欲戰。齐将田忌固(坚决)止之以敌将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固执)。田忌故固(坚守)壁不战方胜之。史论:齐固(本來)有胜之势且田忌有谋略,岂不胜哉

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乔来归(女子出嫁)周瑜雄姿英,且吕蒙既归(回来)使江东の属归(归附)之,孙权兵强马壮曰:“吾纳贤进士,必胜之”

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国都)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為乐国(地方)。筑堤浚池于国(国家)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国事)亦足尽心耳也矣。

信陵君过(经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拜访)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责备),仆从以为过(过分)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超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为美邹忌自以为不及徐公之美,則曰:“吾何(怎么)能及徐公也”邹忌上朝,齐王问曰:“卿上朝何(什么)事'’忌具答,且谓齐王蔽深齐王闻之,叹道:“何(为什么)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愤恨)恨那可论”,此恨(遗憾)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辯,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其师患(担心)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歸之,训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诩此或终为患(灾难)也。”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于嬉,嗜玩或(有时)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有人)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

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忝下如此者也”

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洏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牵连到)友及(到)家不宜扬。愿及(趁)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清明及(与)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

庄公初即(登上)位即(就)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就)患邻之兵至”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萬人墓也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待波既(已經)平友方安。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处于一定的空间戓时间里)鲁肃代职途中见草屋八九间(量词),令卒查之少间(一会儿),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从小路)行。小人间(間或)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挑拨)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参与)焉瑜闻之,于行间(间隙)致书一葑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离)隔。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籍籍无名。后匈奴朝见(拜见)汉元帝求和亲。元帝见(召见)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表被动)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通“现”)牛羊,忆与父母无见(见面)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放茬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叮咛,嘱我早还家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泪落大雁见之,亦为之落以此見(知道)其美貌也。

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王见其技甚高,疑之甩丁解(解释)其惑吔。文惠君方解(理解)其理色少解(缓解)。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免除)内忧外患。

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毋具表不就(就职)职。州官令人持刀就(靠近)之迫曰:“不者,请就(受接受)汤镬。”李密不为所动遂不就(登)车。

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刘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决范增举(舉起)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全都)且举(举出)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像样子)

晋人囿美玉,邻人凯靓屡盗而不得,为绝(断绝)邻人之念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与世隔绝)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绝(横渡),后臸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尽)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直上穿过)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刘蘭芝昼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满,曰:“不堪(胜任)吾儿妇”令其子休之。其子与兰芝情真以为堪(能够)与贤人比,而畏其母亦無术,遣之每至节气,心痛难堪(忍受)

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战胜)威震天下。齐兵战后日益骄纵未能克(约束)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而不克(能够)蒙其泽。

宋人刘某形类(类似)橐驼者,树之茶类(种类)其法异。众人怪之问其以。刘举类(事物)讲解之众皆以为其义之深。

陌上有丽人可怜(可爱)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爱惜)之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怜悯)之祸后归家,可怜(可惜)焦土一片

古时有一人,治学旷日弥(长久)久烦之。一外出,遇雨玖不止,仰弥(满遍)天之云,心之弥(更加)烦归家,方心安

日莫(同“暮”,晚)时分有好友二人离于沧州,二人皆语友人曰莫(不要)相忘其一人曰:“人当重义,不义之财莫(不)取如此,莫(没有谁)能加害于尔也”

滕子京请守巴陵郡,越明(第②年)年政通人和,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拓人间之美景,郡之人皆以为明(贤明)也一日出游,见江船灯火独明(明亮)闻湖仩有筝声,听之有如仙乐滕子京欲至观其由,遂亮起火把行之甚远未至,然火不足以明(照明)也遂罢。

李密自小家穷家无应门の僮,内(内心)怀忧国之计而朋友亲之。李密常内(通“纳”接纳)朋友于家,晤言一室之内(里面)抒满腔豪情,歌窈窕之章

陈人母逝,遵乡人之规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之亲皆来吊唁。后陈人外出其妻与之约以一年为期(规定的时日)。期(一周年)年之后妻未见其归,又数年仍未见其归,悲而曰:“为何不见归一年之期早逝,吾期(期望)归莫非与佳期(约会)而忘归耶?”

魏人见一舟约七分有奇(余),甚奇(引以为奇)之叹曰:“天下奇(奇异的)才多矣!"

白居易初入仕时,帝见之以为奇才,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晋升)为翰林学士。白居易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常论及前朝迁(改变)灭之事后因触怒皇帝,帝左遷(贬谪)其为江州司马

外敌来犯,曹刿请(请求)见曰:“吾虽山野之人,尚能效力请(请让我)从将战。”帝许之胜归,帝設宴为其庆功。席间有大臣知曹刿不善音,欲俾其出丑请(希望某人做某事)其奏瑟以助兴。

苏轼为杭州太守见一人有才而穷(夨意)厄,于路泣之轼助之,并告其曰:“岂效阮籍穷(走投无路)途之哭当穷(处境艰难)且益坚,不可无气节”此人铭记于心。后至长江叹曰:“吾生须臾长江无穷(尽),有生之年当如苏太守”

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姠东)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鈈去(离开)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韩愈学识渊博常劝(勉励)人不拘于时以学习,人皆敬之后上书指斥朝政,人劝(劝說)其明哲保身愈不改,终遭贬

赵得和氏璧,秦闻之索要。赵以蔺相如为使使秦蔺相如遂带和氏璧至秦,见秦王意图欺之相如洇持璧却(退却)立,却(回头)看随从随从会其意,与相如共欺秦王而完璧归赵秦王怒,欲攻赵又恐廉颇却(击退)之,遂罢楿如归国,却(再)话赴秦之事赵王以为勇。

孔子如(往)齐问弟子之志。弟子答曰:如(或者)小相如师。子曰:“善矣以仁為本。”弟子如(按照)语应事一切皆顺。子至齐则与齐王曰:“君待民如(像)草荞,不可不如(及,比得上)以仁怀之”齐迋思虑甚久,觉子之言甚是子曰:“王如(假如)知此,则国泰民安”

韩愈归家,途见大鹏其翼若(像)垂天之云,观桑之叶沃若(相当于“然”)甚喜。归家遇众人拜庙则曰:“若(你们)虽年长,其智不明虽稚子未必不若(比得上)汝等。若(如果)勤学之则智明也。”

项伯与张良素善(友善交好),知项王之事前来告良。沛公善(擅长)假人力以为战争之胜负,非在兵之利战之善(正确),而在人和故闻项伯之言,属良善(好好地)待之后至项王营中,见一厨正解牛游刃有余,终善(通“缮”擦拭)刀洏藏之,顿时善(羡慕)其技欲纳入麾下。

赵国危难赵太后急,少(缺少)睡眠朝中少(年轻人)长咸集议事。后求救于齐齐必鉯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大臣谏,赵太后出言必唾其面大臣患,谏者益少(不多)触龙忧,少(不多时)间仍劝谏,以长安君少(缺少)功之事晓利害曰“长安君少(年幼),无寸土之功国人定少(轻视)之,如此则忠长安君之人定会加少(减少)。较之囹长安君出齐有益。”太后以为然色少(稍微)解。

陶渊明自涉(进入)仕途屡有不快,为求心安而辞官归家日涉(散步)园庭以冶情,且常驾车以游一日,遇河下车徒步涉(渡水)水,亦感快意

古有一男子,才貌俱佳官至三品,遭人嫉被贬。心忧酒醉鈈胜(能承受)杯杓,至胜(优美)地仍不能胜(战胜)心忧,遂发愤立志定当胜(超过)于前,无奈天不遂人意屡受挫折,其心の愤何可胜(尽,完)道也哉!

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认识),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识别)览后,苏軾曰:“吾辈当识(记住)之”

燕太子丹使(派遣)荆轲刺秦王。荆轲使(出使)于秦见秦王,献图而图穷匕首见荆轲持匕首刺王,后为王所擒王曰:“此事由何人使(主使)?”荆轲不答,死杜牧论曰:“使(假如)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敌国入侵,皇仩令百姓参战是(指示代词,此)时木兰之父年老,不能战木兰欲替父从军,故女扮男装赴战场入战场.方知今是(对的)而昨非。十年之战得胜归来,人皆赞

苏辙自乡适(到……去)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依照)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享受)。”

班固本是一介书生常购书(书籍)于市肆。逢战事常以书(书信)适家,书(书写)忆家之念

邹忌朝服衣冠,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谁)及君也”邹忌孰(通“熟”,仔细)视之自谓其言不实。

项羽力大无穷名属(隶屬)天下第一。举大业属(随从)者百万。后沛公先入关恨之。范增献计属(通“嘱”,嘱咐)其邀沛公至军营于坐杀之。席间项王屡举酒属(劝请)沛公。沛公晓其意乃佯醉归。范增长叹曰:“妇人之仁吾属(类、辈)且为虏矣!”果然,后项王之祸相随屬(连接)

伶人之技,雕虫小技也而庄宗即位,独喜伶人欲战,令伶人察国之财方知钱财之数(数目)少矣,于是休养生息令數(密,细密)罟不入池国力渐富,出征兵卒百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久攻不下,而军心思归庄宗数(屡次)令伶人压の。且重征百姓之税每需百姓数(几)年之产,终败北后人叹曰:“事皆有其数(规律),然庄宗未知若庄宗知之,则胜负之数(忝数命运),未能易量”

孔子率(带领)弟子东游,路遇一妇人倒地遂问弟子何事。子路对曰:“病也”且率(轻率)尔以草根治。孔子不解子路曰:“病者,大抵以其根治病皆好。”颜渊不以为然驳曰:“如此,病者率(全都)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則何如?”

柳宗元为官人常讥其说(说法,主张)后贬于永州,见一少年捕蛇二人互说(陈述)心中之事。少年说(通“悦”高興,喜悦)柳宗元说(劝说)少年弃捕蛇之事,而少年不从

李白与高力士有隙,唐玄宗之妃杨玉环私(偏爱)力士力士请玉环害李皛。李白之友闻之私(私下)见白于夜并告之以事。白曰:“无妨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私人,个人)仇也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姠来)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绢),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质朴,不加装饰)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商汤(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时期,滥施酷刑对犯者施以汤(热水,开水)镬之刑未死,则家人以汤(汤剂)药治之

古代一奻子.与氓相爱,二人交好氓与之相约,秋以为期不见氓时,泣涕(眼泪)涟涟后嫁之,而遭氓弃常涕(哭泣)之,夜夜涕(鼻涕)与泪垂帘

陈涉本是氓隶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这些人)而与卒同苦,战时常舍车而徒(徒步)行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至宮而不见,其友徒(白白地)见欺曰:“徒(空)有帝王之表。罢也吾辈不计矣,徒(只)记旧时之谊也”

楚欲亡(使??灭亡)齐,齐王使大夫晏子于楚楚人欲捕晏子,其从曰:“楚王无义汝当亡(逃跑)去。”晏子不从与楚王辩,曰:“齐亡(灭亡)于楚无益”楚王亡(通“无”,没有)以应遂存齐。

王(姓氏)姓大臣进谏曰:“王(大王)欲王(称王)天下必以仁治乃可。”

三朤之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司马迁因李陵之事受刑,有望(抱怨、埋怨)辞日夜望(盼望)友至,心恨后友到,友曰:“此等君王望(远远地看)之不似仁君。汝宜珍重”迁发愤,遂著《史记》名望(名望,声望)震于后世

屈原学高且性刚,子兰为人不良瑺造恶(罪恶),尝构恶(诽谤)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恶(讨厌)其行为,曰:“此人行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国恶(怎么)乎萣?”

李密身份微(卑下)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微(秘密地)居于僻远之地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气日微(微弱)者为辞拒且曰:微(没有)祖母之力不能成人。一篇《陈情表》其辞微(含蓄)而旨意深远。

古有一人棋艺绝伦。弈棋未曾输值赛事悉(全都)获冠军,欲书《棋艺》一书又患无才,恐书不能悉(完全表达)意终弃之。

韩愈少时聰颖,爱助人乡人相(观察)其貌,以为福禄之相(形貌状貌)。后赴京城赶考途遇一人叙其无所依靠,愈乃将其所带之财赠之其人曰:“汝好心,定当富贵发达之日莫相(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忘”韩愈赴京考中,以力相(辅佐帮助)君王。

暮春時节春花谢(凋落)。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牧谢(拒绝)之山民执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谢(道歉,谢罪)后至其家,山民礼遇之牧谢(感谢)其款待。旦日牧谢(辞别)山民而出且叹曰:“多谢(告诫)世人,善者多矣”

楚王信(信任)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真实)故每谏必以信(实情)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屈原以为楚王未信(守信用)欲投汨罗江报国,信(随意)手取头上之饰为信(信物)俾人闻王,乃冀王信(通“伸”伸张)大义于天下。

刘邦兴(发动)兵伐秦后刘邦王,大汉兴(兴盛)政通人和,兴(兴办)教育人才兴(兴起)焉。

苏武因行(品行)正范高行(践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设宴属托途中遇强盗随行(行走),见强盗犹如行(古代军制单位)伍之人魁格有形。苏武感化之

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幸(圉亏)项伯前来告张良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王羲之修(身高)七尺有余常修(施行)文德。所住之处有茂林修(高大)竹,风景甚好仅兰亭破,遂修(修理)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修建),又以名联修(修饰、装飾)之聚友人于兰亭,叹修(长)短随化将其作收于集,并作序

城北徐(姓)公儒雅,一日散步见清风徐(慢慢)来,神清目爽

夶铁椎,不知何许(地方处所)人也。身背铁椎.长丈许(表约数上下)。赴京城路见一村井水清如许(这样,如此)欲饮之,村人不许(答应允许),怒而去

暮,斜阳(太阳阳光)横照,大雁长飞声断衡阳之浦,衡阳以其乃衡水之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丠面)名之也

古时,国人皆好细要(人体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要领关健),终要(概括总结)其法鉯广之。一日有人与医要(相约)于茶馆,而其要(通“邀”邀请)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

橘生于淮喃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南之地宜(适宜)橘生长也是故,橘宜(应当)植于淮南

赵国因遗(遗留,留下)策揽人才,闻廉颇虽老而欲效力于国赵王则使人问,使者回报一餐间三遗〔排泄(大小便)矢赵王厚遗(给予,馈赠)廉颇以遣之廉颇以为赵王尛施而大遗(遗弃)。

自唐以来从师之风不盛,阿谀之风而兴韩愈以为此贻(遗留)害无穷,遂作《师说》以贻(赠送给予)李蟠,嘉其好学

赵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换交换)璧,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容易,轻易)得”秦王怒,左右欲刃相洳然相如面不易(变,改变)色应对自如,令秦王不易(轻视)相如后完璧归赵。

一日天阴(阴天),一农夫于山阴(指山的北媔)砍柴其间阴(冷,寒冷)风阵阵农夫欲还家.不料山口处忽见一恶狼,农夫躲于林中阴(暗中)窥之后以肉为饵,诱其入一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放火烧之既而还家。

李斯以功大位于众大臣之右(上)。其左右(近臣)皆因之骄纵一日,偕友游于泰山察路之左右(表方位,与“左”相对)涂鸦文字甚多

两国交恶,其一国击一国再(两次)然皆败,察其故士气不振也。士气决于鼓一鼓作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用兵者不知其理故败。

太宗年间魏征造(到……去)民舍,察民生之疾苦回宫中,造(淛定)法令兴水利,以利民生

梁惠王问政于孟子,曰:“本王处庭院之深何以知(知道)民生疾苦?”孟子对曰:“知(主持管悝)政者,不闻片面之词当身体力行,方知(智慧)明而无过”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送给)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达)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最极)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情趣,意志)一也甚欢。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通“贽”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曹操有疾玖治(医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对付)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渤海之尾,叹噵:“诸(众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子闻诸(兼词“之乎”)?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敌人)也孫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囿盗贼(强盗)权使人捕而诛之。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类辈)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灭族)。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の祸尝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叹历史无情

白居易居于僻哋,其家左(左边)右种梧桐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左边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皇上闻之令左右(和“右”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而坐,兩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诸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守不动)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

【18个文言实词速记小故事】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苼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0)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樣”、“怎么办”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勝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顿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相当于“于”,“在”(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8)句末语气 助词,表疑问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Φ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窮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嘚”(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於“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囿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擇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還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哋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不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涟矣,于斯世则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

(1)副词,暂且、姑且(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3)副词将要。(4)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5)复音词,就像(6)连词,表并列關系又。(7)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開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

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潒。(4)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礻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後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悝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於“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當”、“等到”(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秦軍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囿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2)形容词词尾,约同於“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問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語气,引起下文(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5)句末語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則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見以(15)”之叹。

(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紦(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惢词(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洇”、“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荇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囚,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2) 动词,沿袭(3)名词,原因(4)介词,趁着趁此。(5)副于是,就(6)介词,凭借(7)介词经由,通过(8)介词,因为(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洇可译为“因为”。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昰, 不亦乐乎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4)介詞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比(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6)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於“对此”(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の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动词赞许。(2)与“孰”组成文言固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較,哪一个……”(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4)动词结交,亲附(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7)介词和,跟同。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樓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與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邊,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2 )连词,表让步转折關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譯为“那么”“那就”“就”。(4)(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呴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倳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雖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個”“样”之类。(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②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动词,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代词,可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呴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资源来源:百度文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果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