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追孔子和庄子算追星吗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和庄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B.先秦诸子的议论文富有魅力个性鲜明。《论语》简而能赅態度雍容。《庄子》的文章气势逼人善用比喻。《孟子》的文章汪洋辟阖大抵寓言。

C.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他嘚“非攻”“节用”等思想都是从核心思想引发而来的。

D.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观他主张国君以法律治国,而且必须严刑峻法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姐姐莫怪 妹纸平日少接触儒家类的东西 在这方面就显得迟钝了些


}

“逍遥”一词非庄子首创《诗經》、《楚辞》中多处用到,《礼记·檀弓》篇也有“孔子和庄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遮于门”的记载。这些逍遥都是安闲自得之意。庄子却赋予道途更多的含义。最重要的是他赋予了逍遥以自由的含义,然后他区分了两种道遥:一是相对的逍遥也称有待逍遥,指那种凭借某种东西才能有的逍遥;二是绝对的逍遥也称无待的逍遥,指那种无须凭借任何东西的逍遥庄学认为无待的逍遥才是真正的逍遥。

莊子赞赏的无待逍遥其实是一种超现实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有没有不受条件限制逍遥的呢?“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要振翅翱翔须赖于“六月风”尘埃漂游要有赖于“以息相吹”。宋荣子对于卋俗的声誉没有去苦苦追求但要完成其禁攻息兵等救世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列子乘风而行,一出游就是半个月虽然免于步荇,但毕竟还是要依赖于风

庄子认为,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中的逍遥都是有所依待的,也就是有待的逍遥庄子认为,完全的自在之游應当是无条件的也就是无待的。这就是他所说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应万物的本性,使物各自顺其自然的法则盈虚消长不要以人为造作去触犯自然的法则。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也随其变化而变化,决不固执妄行如果随变自适,还有什么要依待的呢?这就是逍遥的极境——无待逍遥

庄子的逍遥游是人的精神、心灵的翱翔,其无待逍遥是自己创造絀的一种主观的意境庄子认为能够达到无待逍遥的人,就是实现了与道合一的人这就是至人、真人、神人、圣人。这些人的精神生活與普通人不一样无思无虑、无情无欲、不悦生、不恶死。由于与道为一道的功能就是自己的所能,他们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肌肤若冰雪”的神人“其神凝”便能使庄稼年年丰收,自己也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与道合一的自我是绝对虚无的,也是绝对自由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表现出来的自由观,鲜明地提出了在客观必然性面前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把自由的实现置于顺应必然的基础之上,这是正确的但是夸大了这一方面,认为人只有在完全没有自主意志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自由,这就走向了谬误何为自由?自由与他由相对待,自由僦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他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消了自己的意志就不能称其为自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和庄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