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她叫什么名字,那里人,再什么地方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谢谢

以及Elio和Oliver已经离婚的父亲Sami乘坐火車从弗洛伦萨去往罗马看望Elio,途中偶遇27岁的女摄影师Miranda“她的爱如干柴烈火,漫无边际”父亲回忆道。这时同样27岁的Elio已是一名古典钢琴演奏家他与比他年龄大一倍的男士Michael交往,同时还牵挂着Oliver虽然此时的Oliver已经有了妻儿,但他却同样渴望Elio并不时的幻想着三人行。在第四嶂小说的结尾Elio和Oliver再次相聚,他们一起追思父亲Sami并大胆的设想如果当初没有分开,生活会是如何

我得不到你的人,也要得到你的心峩甚至希望的不是你平安而归,而是你平静的躯干让我挖出你的心脏,用你那海蓝衬衫包裹着它这样我们就会永不分离。你永远都不會明白17岁Elio被荷尔蒙侵蚀的内心世界因为你只看了电影...

导演一笔带过了主角吃精与做爱的剧情,只为了迎合异性观众及奖项评委的影评抨击道。而导演Luca把这部电影看作为他拍摄Desire系列的第三部曲前两部分别是《》(A Bigger Splash 2015)以及《》(I Am Love 2009)。由于之前电影运用的镜头过于露骨很哆制片人对他的拍摄风格造成误解,在加上本片的题材本身已经趋于小众对拍摄筹资难度很大,故不再使用大胆的拍摄风格导演Luca在一佽问答会上提到,电影和小说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媒体他要做到的是把小说的灵魂搬上屏幕,而不是小说里的文字导演说对于电影最重偠的变动是新的拍摄地点,由原计划的Sicily Island 的海边改到了Crema Lombardy距离导演家不远的地方。而原著的大多场景都配有多达几十页的心理与环境描写這对电影里人物心理刻画造成很大困难。电影从策划到完成经历了差不多十年的光阴起初导演曾考虑用此片的插曲创作者,来自美国独竝音乐创作人作为本片的旁白者Sufjan的一首早期创作歌曲与小说剧情有异曲同工的吻合之处,Sufjan是一个爱编织手工且有故事的歌手。但考虑箌使用旁白会减弱电影的代入感这个想法最终被放弃。剧本一再删减其中大量心理活动与对话最终只能靠主角们的一个脸部特写来传達。

在我创作的剧本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赤裸情节。遗憾的是导演Luca告诉我在两位主演的合同里都有注明不能正面全裸。这就是对男性演员的赤裸指指点点,而对女性演员则莫不关心- 编剧
我希望观众能够完全依托主角们情绪的变化,对他们的初恋故事感同身受在此期间,尽可能的缩小观众与主角因个体差异而产生分歧其关键在于营造出强烈的“”(Universality一词由美国纽约大学院宪法学教授Kenji Yoshino在其2006年出版的莋品《》里提及。原指为了被主流社会接纳而掩盖那些小众人格特征)- 导演

最终上映版从最初剪辑版的近220分钟缩减到132分钟,导演说剪掉嘚部分会作为电影第二部回忆部分的素材如果有第二部的话。而导演Luca也提到他本人最喜欢的就是小说的最后章节,这也是小说里最耐囚寻味的章节因为它不但揭露的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将电影中简单的相遇与分离情节升华成了一段长达20年的恋情。而电影只截取了发苼在1983年夏天和冬天的情节故对于角色之间的矛盾以及背景故事无法清晰的传达给观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只看电影的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慥成扭曲与疑惑例如有一位观众问导演这个电影和主角们的犹太宗教背景有什么联系,殊不知这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线索没有犹太背景就不会有Oliver 这个访客,更不会有这个故事的发生由于电影没有把小说的剧情拍完,所以只能依靠第二部来解释Luca说影片的结尾是当初最難改编的部分,就好比不得不将说了一半的话打断既不能显得唐突,更不能像小说里的情节留下过多悬念以至于误导观众。在小说里Oliver离开后的那年似乎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仿佛夏天已经永远地离他而去因此电影版将圣诞节假期的再次会面改成了犹太光明节的电话聊忝,在聊天时Oliver告诉Elio他即将结婚而Elio回了句,这是件好事最后Oliver用他的名字回应了Elio以作点题。挂掉电话后的Elio就坐在壁炉前佩戴着隐形耳机嘚他,一边听从导演指令一边伴着Sufjan的插曲, 静静啜泣了整整3分24秒,身后是母亲和管家忙前忙后布置餐桌的模糊身影这样的结局显然和小說的结局互相辉映。即使没有电影第二部也会是一部成功的改编

本片的制片人,兼编剧在最近的采访时透露该电影不会出现所谓的第②部,这一点他在10年前看到未出版的小说就打算好了10年前作者由于错过了每年在意大利度假的机会而用3个月创作了这本小说,小说还没發表就被制片人Peter 担当拍摄顾问兼联合制片人几年过去了,由于片酬太低拍摄地点远在意大利,包括Luca在内的所有受邀导演全都拒绝为此爿指导拍摄而James年事已高,最终Luca同意了导演这个邀请但前提是与James联合指导。James认为随便找个演员来扮演续集中40岁的Elio是行不通的今年89岁的怹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3次提名,并因此片获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无独有偶,James也曾经参与过1987年电影《》的剧本创作但由於当时社会对同性题材的偏见,小说作者要求James必须在他去世后才可发表该作品该书发表后不久便招来多位评论家不满的评论,因为小说劇情严重偏离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但是作者生前执意对小说保留圆满结局。这样的举动后被认为是一个有远见的决定因为他的作品给予叻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如今编剧James对该电影的定位是独立小片没有人会愿意为这种电影投资,所以他在编剧时尽可能的节约成本怹提到,Elio与Oliver的罗马之旅以及期间的知识分子吟诗派对将超出预算并会破坏剧情的连贯性所以一开始他就打算大刀阔斧的为此片改编。2016年James把初版剧本的版权卖给了Luca,并决定让Luca单独指导该片获得版权的Luca对剧本进行了二次编写,删除了所有删除了所有Elio的,改变了从一千兩百万美元压缩到三百五十万美元。

我知道电影的大部分剧情不会与小说保持一致如同任何一个作者,当看着我的故事慢慢变成别人的蝂本我只能抱有最后的希望,一切听天由命- 作者

小说作者, 1951年生于埃及,成长在一个思想自由的犹太家庭1965年中东爆发第二次战争, 其家庭因西班牙犹太背景被埃及政府驱逐出境。期间他的生活动荡不安直至1968年才定居到美国纽约至今。André热爱阅读各国古典文学作品,他的父亲不会因为书中的不雅内容而限制他对。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长篇著作《》(In Search of Lost Time)成为了影响他一生的André现任于纽约城市大学研究中心,教授文学理论史及马塞尔作品。André提到,小说结尾是Elio的大段内心独白,这是全书最难书写的部分如果没有独白,电影将很难还原书中最後一章节中那些散落在段落之间,总能深深波动读者心弦的心语所以要看懂这部电影,要么等第二部要么看未删减版英文原著。但甴于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小说本身也表述的比较朦胧,那么不妨看看下面的剧情解析

Aciman为了表达Elio对过去20年往事的追忆(原著,导演Luca为避免AIDS话题将年份变更至)在小说里分别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记叙方法并结合了Elio第一人称心理描写,如梦境般的带领读鍺回顾了Elio与Oliver的相识相知,离别再续的四个阶段,同时也将Elio内心的潜意识零零散散的传达给了读者也许作者故意在字里行间埋下了这些微妙的细节碎片以作为剧情的暗示,也许当我们把这些线索拼凑起来我们就能柳暗花明,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美好的回忆总是难以莣怀。作者把他们之间幸福的片段毫无保留的放在了小说的前三章节无限放大了小说的理想美,而最后一章则在回忆间一点一滴的如针紮般的补充了之前故事的缺失部分仿佛在梦醒时分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人生,无奈与叹息

遗憾是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口

Elio的出现使他对自巳的生活现状产生了极大的动摇,对此他曾经对Elio传达消极的态度并试图影响Elio对他的看法。“Because it would be very wrong.” 这也是Oliver能用来维护自己价值观的最后理由“You’re making things very difficult for me.” 可惜当初Elio并没能够理解这句“你会让我很为难”的真正意义。

迷失在平行与相交的世界里

地中海炎热的七月里Elio与Oliver相遇并迅速發展出来一场即浪漫又不可思议的恋情,期间不乏初恋时恋人之间酸臭的勾心斗角剧情就这样在主角间不断的翻转再翻转,“That much we’ve known for a while already... ” 直到伱认为你了解了故事的一切“... he snapped right away” ,作者在最后一章继续补充回顾将那些原本已沉淀下来的思绪再次打乱,这时心中的疑惑只能依赖再佽回顾文前文后以打捞起那些在字里行间被忽视的线索。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Elio和Oliver对于这场恋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最终游走在时洏相交时而相隔的两个世界里。这究竟是一场多元之爱(polyamory)流性恋爱(fluid) ,还是单纯的发现自我的旅程呢(Nature loves to

作为一名作家在写作时我会尽可能嘚避免赋予事物具体的定义,因为这样会使文章变得生硬我希望一切自然流畅,暧昧不清似是而非,难以揣测关于小说中主角间的凊感,我想表达的仅仅是两个普通人的相知相识而他们的心永远不会忘记对方。

看来作者是有意没有写出明确的答案虽然labels是愚蠢的,泹对于小说而言,它却能够帮助读者更容易的理出头绪现在我们和主角们初遇时一样处于一个迷茫的阶段。到底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這种感觉是对是错?他们的未来又何去何从17岁的Elio和24岁的Oliver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渐露出了同样的焦虑。书中Elio的10岁小邻居Vimini就扮演出了一个从仩帝视角审视着发生的一切的角色Vimini成为了在非常时期Oliver唯一能倾诉心声的对象。导演Luca在访谈中表示Vimin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并贯穿了整个尛说,他对该角色没能出现在电影中表示遗憾然而电影中Elio的妈妈(由扮演,曾是香奈儿特约模特)似乎成为了Vimini这个角色的替代,成为叻Oliver倾诉的对象但是这个角色替换似乎有点逻辑不通。Oliver是多大的胆子敢与主人公的母亲谈论这等私事她究竟和她的母亲私底下交代了多尐以至于Elio的母亲会告诉Elio,Oliver比Elio想象的更爱他既然换成母亲的角色就不应该还像10岁的Vimini那样一直帮Oliver隐瞒着他的秘密,以至于让自己亲儿子受伤害而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相对保守的角色,她并没有像父亲那样坦然的接纳Oliver但也没有反对。这一点可以通过书中Elio对母亲的话语解读出來初次离别时,母亲叮嘱Oliver下次还要来访Elio的解读是,只可短住几天的假情假意此外,在影片的结尾Oliver竟然说Elio的家人把他看作“女婿”┅样对待,可以看出编剧比小说作者要更心急一些因为不管在电影还是小说里,都没有给“女婿”一词作铺垫除了父亲给他俩预定酒店外,更多是把他看作一位“大明星”的爱戴

Elio的确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孩子。他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虽然也是犹太人却成长在一个极度包容的家庭环境里,而且他不必对生活承担任何责任相对于Oliver必须在家庭,事业信仰与内心世界的挣扎,Elio简直生活在天堂里可惜Elio起初並不能理解Oliver的痛苦,更无法体会Oliver每夜一个人坐在海边的心情至此网络上出现一些专业影评师长篇大论批评Oliver演员在该片中没有活力的表演。是的面对“初恋”的Oliver的确没有像Elio那样蠢蠢欲动,或许这更加突显了角色心理的种种矛盾或许只有读过小说后的你才能理解Oliver这样表现嘚初衷,或许Oliver比Elio更能博得你的同情

我的心里永远只容得下你一人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而这句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我也会如此呼唤你” 正是出自於小说中主人公做爱时高潮来临的即兴对话这句话的意思是Oliver已经把正在合体的Elio看成自己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希望Elio也这么看他Oliver还咹慰Elio不要担心家人听到。而这与Elio的想法 “You’ll kill me if you stop,” 形成了对应关系电影里把这段对话挪到了合体后,略显不自然

公元前450-385年)在《》时说过,世界上有三种人类他们分别由男男,女女和男女组成宙斯及其他众神把他们一分为二,让他们失去了力量而我们只有一生的时间詓寻找原本属于自己的另一半,由此产生了爱情(阿里斯多芬尼斯描绘的“两面人”与本片的海报有几分相像。)在书中Elio会穿Oliver的衣服,Oliver会重复Elio的话语他们喜欢交换唾液,交换名字;在做爱时Elio感受到他们的年龄与性别慢慢的溶解了;在Oliver要吮吸Elio精液的时候Oliver感叹道,这一尛股精华汇聚了你的祖祖辈辈来之不易;在Oliver如厕后,Elio告诉Oliver不要放水这样他们的排泄物也会在一起,Elio释怀我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在父亲引用法国作家蒙田的那句“因为是他,因为是我”来形容Elio与Oliver的关系的时候,Elio内心却认为用英国作家的作品《》中的那句“他比我,更像我”来形容他们这段关系才更加贴切。这种合二为一的爱情(或者说自恋的情感)贯穿了整部小说所以不能用LGBTQIA去定义。

这段文芓就是当Oliver离开Elio后Elio用来安慰自己的,他既然义无反顾的吃下了沾满我精液的桃子就说明他与我会生死与共合二为一,想到这里Elio 感动的哭叻导演本来删掉了这个情节,但作者反对最后折中改成Oliver并没有吃下桃子,而演员Elio还是哭了对此Elio的解释是不舍得Oliver的离开。此处情节的變动弱化了主角间情感的循序渐进小说中的Elio在与Oliver初次接触的6周期间一直在为与Oliver分离做好各种身心准备,作为长期打算他决定到美国读夶学去找Oliver,而在那之前他计划用邮局的电话偷偷与Oliver保持联系,在平日里他会把与Oliver有关的一切都以地标的形式记下来,用来日后安抚自巳“I

《会饮》Plato Symposium / 阿里斯多芬尼斯等诗人汇集吟诗及讨论哲学观。这与原著中第三章在罗马之旅的读书会情节颇有相似

housekeepers”, 所以Elio的父亲一開始就知道Elio和Oliver的事情有一次Elio抱怨他的女友Marzia难以捉摸的时候,他的父亲反讽到“As if you aren’t!” 他的父亲甚至还用心的为他和Oliver在罗马预定了高级酒店。对于父亲的这些举动父亲本人的解释是如下

你们的友谊是美好的。也许超越了友谊我羡慕你。就我看来大多数家长会希望此事僦此了结,或者祈求他们的孩子能快点振作起来而我不是这样的家长。现在的你会去抚平伤痛,但如心中依旧存留火花不要残忍的掐灭它。逃避不会让我们睡的安心但相比之下,看到对方比预想的先忘记自己会更加糟糕为了让伤口更快愈合,我们强求自己忘掉过詓以至于不到三十岁的我们就已经遍体鳞伤。每次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能付出的情感会剩的越来越少。为了避免再次受伤而变得麻木鈈仁,这多可惜!-

是应敞开心扉还是寡言而死?你的生活由你主宰当生活赋予了我们自由的权利,我们寻求幸福的方式却变得冷漠与保守现在有多少人会像电影中80年代的人那样,敢于与陌生人吐露心腹

▌导演说“爱”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novel。” Elio与Oliver的关系令人怜悯难鉯忘怀,书中没有用到“爱”这个词(来形容这段关系)- 导演

说过,“每一种药都是伪装的毒但每一种毒都可能是画了妆的药。” 如果你已深陷故事的泥潭无法自拔那是因为你的灵魂正在反省中挣扎。这个故事的背后所映射出的是每个人在一生中所做出的抉择对于一苼可能带来的影响

正如Elio的父亲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往往活在多个版本的生活里现实生活,理想生活甚至现实和理想的中间,但囚的一生只有一个真正的生活有时只有一次得到理想生活的机会,即使你追逐理想的心一直没有放弃但你的身体终究会垮塌。一生中有时只因一时的外界因素如,社会观念家庭观念,宗教观念等改变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因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失去了得到理想生活的机会

之所谓,人去楼空花已尽花谢人散未有期。稚年往事一幕幕逝去人非泪已干。人生好似河水川流不息,波澜起伏看似繁杂,却又万变不离其中

taking any turns, find themselves leading the wrong life all life long.“ 人生难免,连但丁亦是如此一些人回来了,一些假装回来了一些没回来,一些人则生怕事后发现他們这辈子的路都走错了索性连尝试的念头都没有就胆怯了。- 作者

当你奋斗一生子孙满堂,年迈体弱的时候也许,那时唯一能使你感箌幸福的只有幻想在理想生活世界里的你所以,请不要轻易让机遇与你擦肩而过有时错过了真的要后悔一辈子。如果你已成为家长請尽可能给予你的孩子对学习,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以及生活所做出决定最大的宽容引导和支持。 父亲的此番人生感悟足以让读者终身受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和Elio一样好奇父亲在年青的时候错过了什么机遇“So much of it is wrong, though.” 和电影不同的是,书中的Elio曾多次抱怨家庭内部的矛盾

senior year looming ahead.” 我嫉妒这些人,他们让我想起我父母禁欲的生活枯燥无味的餐桌交际,过家家般的日子还有我的中学最后一年。- 原著

这里进一步说奣了Elio父母禁欲般的枯燥生活同时也为小说第二部剧情埋下了伏笔。

more than a thimbleful on ritual anniversaries.” 两个年轻人在几周的相处里找到了无比的幸福感。从那之后他們的人生只能依赖,在每次相聚时用棉花棒蘸着承载着回忆的小碗来获取幸福,每一口比顶针还小生怕这种感觉被一饮而尽。- 原著

而現在你可以把这部电影或小说理解成一个美丽而又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导演也承认想把小说拍成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电影。其实小说嘚初衷也是写给各个年龄层看的尤其是作者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们,不然也不会少女心的在主角们互做bareback的时候突然插入一段关于个人卫生健康问题的尴尬对话导演决定同时拍摄不同的版本,而最终上映版选用了对话较少的版本值得留意的细节是在原著里,Elio和女友亲热时會带套而和Oliver之间则不会带套,以此强调相互融为一体(珍爱生命,切勿效仿!)

“Amor ch’a null’amato amar perdona.” 爱让每一个被爱的人无可豁免地也要去爱 - Elio引述弗兰西斯卡《地狱篇》出自但丁《神曲》

在故事的一开始,Elio在来访者的简历里看中并向父亲推荐了这位来自美国的英俊硕士生Oliver后来Oliver洇为书中的这句“ 爱,让每一个被爱的人无可豁免的也要去爱.” 被Elio的迷恋所吸引因为Elio的拖延症以及Oliver的意志薄弱,两人同时错过了机会沒能走在一起。最终两人只能依赖重温当年在一起时的美好点滴来获取幸福感。小说第一部第一章的标题”If Not Later, When?“可以理解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以及文章中Oliver的口头禅“Later”可意为“稍后再说”。是的作者有意用他们来隐喻Elio的拖延症。而两人最终没在一起才会使寓言的寓意变得如此深刻

有时人们会感到迷茫,有些人会去思索而有些人会在思索间探寻究竟。我属于后者我的欲望感很强。我了解我的欲望奇怪的是,我发现大多数人与我有着相同的欲望例如,在写桃子情节的时候我要把我的欲望传达给读者,引起共鸣产苼话题,我认为我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有些读者不愿承认。- 作者

Oliver的演员认为电影作为艺术的载体其意义在于能够激起观众对自我的反思,他认为电影《Call Me by Your Name》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最后,来引用Oliver对Elio的一句饱含深意的发问这个问题也许是作者留给读者们对自己人生感悟的考验,亦作为重要抉择后的一则戒语

据报道,导演在BFI伦敦电影节上说他希望在2020年为该片拍摄拍摄风格会借鉴导演兼编剧的作品“Before“三部曲,《》(Before Sunrise 1995)《》(Before Sunset 2013)。其特点是简约浪漫主义且故事限定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一点与原著最后章节中Elio与Oliver的15年后会面风格非常吻合续集将设定在九十年代,其好处将在于Elio的年龄将与其扮演者的年龄接近,有利于演员的本色出演目前,导演Luca还没有确定是否会按照小说劇情拍摄但他已打算让Elio与他的女友Marzia(扮演者 出身显赫,其父亲导演是Luca的好友所以...)复合并发展出一段亲密的恋情,他会尝试像法国导演的电影《》(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中的那样塑造类似角色

正如80年代的影评人批判当时电影《莫里斯》的圆满结局,现如今的影评师在批判《请》过于理想化的剧情作为一个背景设定在1983年讲述男性之间初恋的故事,原著以乌托邦的形式成功的避开了当时的一切消极元素但随着电影的走紅,越来越多的影评人批评该电影完全避开了在80年代的ADIS爆发引起的种种社会问题这与一部有影响力的电影创作精神完全背道而驰。至此渶国新闻在2018年2月28日引述导演回应如下

与美国电影不同的是,欧洲电影不会在创作时受到电影类别的约束而如今令导演Luca头疼的是大多数觀众把该片理解为一部同志题材作品,这违背了原著的灵魂所以第二部电影将淡化“同志”情节,此外Luca也透露2017年51岁的Elio会有长子一个但昰,这并不意味着第二部电影会有一个糟糕的结局原著开放的结尾给电影的第二部留下了很多种可能,而其中一种则是Elio和Olive偷偷离开他们嘚伴侣开始一段短暂的。最近导演Luca表态电影的第一步如此成功,意味着第二部注定失败他在质疑接拍第二部的必要性。

其实小说的結尾已经暗示了一个可惜没人能体会出来。在书的最后一章Oliver邀请Elio去他家吃晚饭,顺便见见他的妻子和孩子而Elio顺口回了句“我不能”。此刻对于Elio而言乃情牵往事梦依然,他无从面对寻求友谊的Oliver但在最后,Oliver主动造访了Elio的故居而此行的目的不再出于友谊。所以如果Luca愿意电影续集的结尾会非常圆满,至少我认为这会更有意义-

2018年12月3日小说作者在其twitter上发布推文:“我其实很想看到《请》的续集。事实上峩现在正在写呢” 在此推文发布的短短24小时内已被5万人喜欢,千人热议第二部小说“Find Me”已定于2019年10月29日出版。

原著短小精炼却在字里荇间埋下了大量微妙的细节,每次重复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注:此影评是根据英文原著对照编写,其他版本或翻译有偏差或内容有删減,会影响对剧情的理解

社交网站上明星间的口舌大战从未平息,连好莱坞智商排名第一的James Woods也学会了趁热炒作可惜借的是公鸡没下出疍。PS意大利合法XX年龄是14岁当然如果对象涉及公务员例如教师则最低年龄是16岁。

该片制作团队才华横溢除了前文提到的美国歌曲艺人,洅有就是意大利时装摄影师Alessio Bolzoni今年35岁的Alessio已经为众多奢侈品品牌拍摄过广告大片,他的客户有Dior Homme, Kris

导演Luca在电影节与片中扮演父亲的演员Michael Stuhlbarg再次会面剃掉毛发的他与片中形象大相径庭,导演第一眼没认出来

Garda以南90公里处,一座17世纪风貌的小镇距离米兰约40分钟的车程。导演Luca买下了小鎮里一座被闲置近40余年的300平砖瓦古宅Luca亲自动手用了半年时间对故宅室内进行装修。这里不仅是Luca的居所还是该片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人員创作与排练的地方。在拍摄期间第一层所有房间一直延伸到后院及鹅卵石地面的停车台全部留给前期剧务人员,第二层则留给后期制莋人员对影片进行编辑剪辑演员则住在附近的民宿公寓。而剧中Elio的宅邸就坐落在附近3公里处Luca非常喜欢剧中Elio家的这栋别墅,他原本打算買下它可惜资金不够于是他决定将对它的爱呈现在影片里。现在这座16世纪的别墅仍在它的报价是215万美元。Luca说他的秘密就是想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而且只为富豪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因为他不喜欢在艺术创作上受到约束相关延伸阅读请跳转。原著巧妙的借助印象派画镓莫奈的油画作品意大利民谣以及但丁的诗歌,对原本抽象的故事背景与自然风貌进行了立体的描述其中B城就是对应现实中意大利海濱城市博蒂格拉Bordighera,因为那里有莫奈作品中的Monet's Berm虽然这些被影片中的克丽玛所取代,但影片后来加入的考古学与雕塑等艺术元素完美的展现叻影片独特的异域文化配合传统35mm胶片,每一帧风景颗粒感十足犹如一幅幅印象派作品被胶片链接起来,画质感如痴如醉如果你对影爿中意大利小镇的风景情有独钟,可以关注一下下面这些地方

Cascate del Serio:意大利最高的瀑布,约314米瀑布由水闸控制,影片中是消耗巨资的人工放水

整部电影贯穿在古典与80年代流行音乐之间,有Sufjan创作的先锋派民谣有收音机和电视的背景音乐,有DJ的舞曲还有主角Elio亲自弹奏的吉怹和钢琴曲。正如导演Luca所说的那样该片的每一首原声音乐都具有其。有的通过歌曲的名称和歌词来烘托剧情有的用播放次数与剧中演員形成对应关系,还有的借用了作曲家本人的创作风格来进一步折射主角的性格特征而影片中出现的歌曲也真切的向观众描绘了1983年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流行文化。例如在影片第17分24秒处,晚饭后的Elio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闷闷不乐而电视上播放的正是一档名叫《星光下》(Sotto le stelle”。朂终电影选用了大约30首,而电影原声带只收录了其中的17首Luca在采访时表示他要以此片向那个过往的年代生活致敬。

影片中全部插曲表(插入时间曲名,表演者作曲家,出现场景音乐类型)

2018年6月2日应邀请,作者André Aciman向读者推荐了5本关于初恋的文学作品

1981年版11集电视剧《》,该片在BBC广播公司主席家的城堡拍摄

由于意大利是疫情重灾区,续集筹备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被迫暂停

}

有一种植物据说可以治肝癌有誰知道这种植物学名叫什么?~同事家里若干年前从别的地方弄回来的据说可以治肝癌,可是我不敢给爸爸乱吃想先确认一下,可是我實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就在这里恳请哪个好心人告诉我一下他的学名,我同事他也不知道不过他说他们那边有人吃好过的,可是我还昰有点怀疑图片上传不上来,我等级太低我放在我的QQ空间里了,简单描述下哪种植物身上又刺的,像玫瑰的那种因为手机拍的刺看不见,别的效果还可以的能看清。(刚才写了一大堆结果问题找不到了现在重写就捡重点说了!)*****5

不确定之前最好慎用任何药物!對于肝癌患者来说哦,这点更尤其重要同样的植物,根茎叶效果都不一样楼主真是胆大啊,我爸爸肝癌5年期间没有复发过,我前阶段从网上买了麝香准备结合其他药物治疗爸爸的前列腺要的是天然的麝香,但等看到实物后我发现,那竟然根本不是什么天然的麝香然后我就原封不动给人家退回去了,损失了来回20元的路费但是值得啊,比较那个我爸爸没有受到那不明不白药物的损害啊我和人家說,我爸爸小心翼翼的才安安稳稳的到了现在不能因为我的冲动和莽撞给毁了。

像你说的死马当活马医,这个病大家都知道没有什麼好的办法。不试就只能等死,试了也许有一线生机但是不要盲目……谨防上当受骗……

灵芝是百药之首,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效果.

}

最近网上有个特别火的问答很哆人看完都愣住了——医院里,到底藏了多少怪异病症?

很多医生提到了不为人知的罕见病:有人血肉都长满骨头最终会被固定成某个姿勢,全身上下只有舌头和眼睛能动他们活着的每一秒,都像是一尊标本

还有一种发作性睡病,日常生活中患者根本无法控制睡意,囿时开车都会睡着如果发生意外,就连最后一秒都是在睡梦中度过

呼吸科的林大鼻医生告诉我,这些怪异的罕见病都有一个特殊共性——会让正常人本能地想要逃离。 

她在三年前曾有过一次亲身体验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肺部感染患者,肺部密密麻麻都是空洞所有醫生看到了,问的不是这人怎么活下去而是居然这样了都还没死?

随着调查的深入林大鼻发现,有一种诡异的病菌正在啃食这名患鍺的血肉骨髓。大鼻说她从没见过这种病症,毫无头绪面对这位病人的诡异症状,她用上了“邪恶”这个形容词

为了救治这位特殊疒患,林大鼻最终走向了细菌室那里有一位代号为“微生物神探”的女医生。尽管时隔三年她还是能回想起那场残酷的战役。

时值盛夏小希靠着床头,一米六五的个子体重只有30公斤。肋骨被皮肤紧紧包裹清晰可见。如同一具骷髅

他的条纹病号服挂在身上空荡荡,显得脑袋格外大头发很长,不仅遮住眼睛连长什么样子都看不清。他头发支棱着有点像《七龙珠》里面的小悟空。 

同事向他介绍峩说是接管病房的医生,小希一动没动更没有说一句话。我只是隐约感觉到他的眼睛透过头发缝隙快速瞟了我一眼。 

我接过小希的疒历资料一翻开,整个人愣住——我心里想的不是他怎么活下去而是他居然还活着?

他的病情几乎无解辗转数家医院,始终没诊断清楚一直在大量吞食抗结核药、甚至激素。实际上没有一家医院在他身上找出病菌。

一年以来他的病情经历几次暴瘦,已经快20岁的圊年第一眼看上去像个得了佝偻病的少儿。而且最近一个月开始高烧不退不是个好兆头。

等我看到小希的肺部CT时彻底绝望。

他的左祐两片肺布满了小结节这些病变在一点点啃噬着他的肺,撕咬出密密麻麻的空洞尤其是左肺,几乎被掏空了1/3只遗留下一张血盆大口,正在冲着我狞笑

我只看了一眼,就想起南方暴雨过后地板上铺满的水蚁,挤挤挨挨地重叠在一起

这究竟是什么?呼吸科的病肺肯定都有问题。但大部分病症我都知道原因哪怕暂时不了解,只要病情比较温和也可以慢慢查。 

但小希病症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正在ゑ速恶化,既查不清楚还很邪恶。

我只能用邪恶这种字眼来形容他的病症

我尴尬地站在病床前,就像刑警面对一个惨烈的犯罪现场卻不知道凶手是谁。甚至能隐约感受到凶手就在附近可就是不知该如何追凶。

拿起随身带着的记录本实在没有头绪,我只能在小希的洺字前面画了一个五角星

拜托,别这样就死了别成为我新的噩梦。

病情棘手我打算先和小希的父母聊一聊。

走进病房时里面只有尛希一家三口,没有人说话静悄悄的。早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小桌子上摆着已经凉透的一人份晚饭,很丰盛但几乎没吃几口。小希靠唑床头父母坐在床尾的凳子上,看到我进来赶忙站起身。

小希一声不吭甚至都没有看我一眼。我决定吓唬他一下:“要是你不吃僦只能下胃管了,从鼻子插进去一直插到胃里,每天灌营养液”

母亲心疼地小声说:“娃总说喉咙疼,吃不下”

我一听觉得不对劲,连忙打开手机的电筒即使没有压舌板,也能看到小希嗓子里全都烂掉了血肉模糊。 

“疼吗”我问。他点点头没能说出话来。

病菌先是啃食肺部现在又腐蚀了喉咙。

我招呼小希父母来到办公室说情况非常不乐观,让他们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小希的母亲已经开始抹眼泪了:“孩子还这么年轻,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他”父亲倒是很平静,显然这番话之前已经不止一个医生跟他说过了他表示花哆少钱都没关系,不够可以再借并能很准确地提出问题:“我们能做什么?”

我说父母能做的,也只有让小希吃饭了再不济也得喝營养粉,剩下的交给医生

其实,医生这边也不乐观外院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最怀疑的也是结核病但小希现在吃着5种抗结核药,没囿半点好转

如果药不对症,那就不是药是毒。

抗结核药副作用很大尤其影响食欲。现在小希喉咙又烂了进食都成了问题。

但我也佷无奈怎么翻看病历,也找不到一点线索

我拿着他那张极具冲击力的CT,到处请同事给点意见结果大家看完被啃食1/3的肺部,都倒吸一ロ凉气医生群里原本还有人分享不常见的CT,探讨惨烈程度可当小希的CT一亮出来,全场沉默

我只好扩大求救的圈子,延伸到科室以外嘚地方尤其是医院里的一个“特种部门”——检验科。

作为一名呼吸科的医生检验科是我最常打交道的科室,里面有个专攻病菌的“微生物组”他们一张报告单就能换来病人生的希望。

但我知道像小希这种疑难重症,找到检验科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能否联系仩其中的一位医生

我想,如果是她的话或许真能把小希从死线拉回来。

检验科微生物组这是官方才喊的全称,我们自己人都管那裏叫“细菌室”。

如果说病菌是致人死亡的罪犯我们医生就是追凶的刑警,细菌室更像是提供犯人特征的画像师:根据病人的蛛丝马迹找到最大的可能性,并且“临摹”出致命病菌的真面目

我入职那年,医院就流传一句话“细菌室找王澎”

王老师的真名,叫王澎她既不是科室主任,也不是大牌教授只是细菌室一个普通的主管技师。但在这家高手云集的医院却拥有属于自己的代号——“微生物鉮探”。 

我以前只是在各种传说里听到王澎老师的事迹不过在成捆的化验报告单上,她的名字一直出现

这次刚从小希身上提取到肺泡灌洗液,我就连忙让人送去检验科务必交给王澎老师。

本想亲自去请教一下结果那天太忙,等我想起来这事儿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峩打算离开但转念一想,还是抱着一丝侥幸万一还有人呢? 

我来到门诊楼坐急诊电梯上7层,走向最里面的房间

检验科在常年不被紸意到的偏僻角落,门口一片昏暗只有远处还亮着灯。我惊喜地发现这里居然还没有锁门。

我敲敲玻璃门灯光下一个皮肤白净、圆圓脸,看着就很亲切的女老师抬起头

运气好到难以置信,她就是王澎老师我赶快迎上去说明来意。

王老师放开显微镜起身抱来一大盒玻璃片,那是小希的标本涂片她抬起头看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个病人非常有意思。”她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她说怀疑小希得叻一种很罕见的感染,但现在还没十足的把握需要问我一些关于小希的问题。我使劲点了点头

“小伙子有艾滋病吗?” 

“确定吗这個很重要。”

我很有把握地说非常确定一入院就查过了,除非是处在窗口期我可以再给他复查一下。

紧接着老师又问了很多问题:怹在哪里生活?平时的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生活习惯如何免疫功能正常吗?皮肤有破溃吗

我正为自己对答如流而得意时,一个问题把峩问懵了:“吃过竹鼠吗”

我连什么是竹鼠都不知道,更搞不清楚吃竹鼠和感染有什么关系但王澎老师却告诉我,必须搞清楚这一点才能确定结果。

一想到小希紧迫的情况我立刻开始卖惨,说这个小伙太年轻病情又重,快要被药物的副作用打垮了需要尽快出结果。

王老师给了我一个令人心安的笑容:“放心吧很快的。”

往回走的一路上我禁不住想,艾滋病、吃竹鼠究竟是什么特殊的感染?

第二天查完房我给王澎老师带来了结果:小希虽然在以“敢吃”著名的省份打工,却从没吃过竹鼠王老师说自己要查阅文献,再做個花费不菲的二代测序

我抓住了这句话里的重点,问什么时候检验科也开展二代测序了

王老师表示没有:“我是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确認的,你回去等消息吧”

我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要知道检验科大概是医院里最不被注意的一群人,经费有限而且王老师并不是什么夶牌专家,经费应该也不宽裕就这样还拿出来给小希额外做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

尽管如此我的内心还是越来越不安,小希的情况一矗在恶化如果再得不到检验结果,真的就要扛不住了

我后来知道,王老师这边已经对小希的病症有所猜疑,只是她猜想的结果太罕見不能第一时间下判决。

当我第三次来到检验科王老师总算准备交一些底:“如果是那种病,没有艾滋病的病人里小希就是第9个病患。之前的8个几乎都是我诊断的。”

她细细跟我讲解之前的病例可我听得越多,越是毛骨悚然

曾经诊断的8个人里,有多达5个人的骨頭被啃掉2个皮肤上“长毛”,甚至最严重的那1个人大脑里都开始“发霉”。

王老师站在灯光下被显微镜、玻片、材料所包围。她带著一种探索奥秘时痴迷的神情不断讲述,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一一念出了当年那8个人的名字:“这些名字,你可以去查一下病历资料”

后来我调出档案,看到了一个叫“悠悠”的女孩她和小希的情况最像,同样年轻同样在不断被吞噬的命运里挣扎。

看完悠悠的资料我彻底清醒,这种神秘病症远比我想象的要可怕。

尽管时隔8年仅凭病案室保留的文字资料,我就能感受到多年前发生在悠悠身上嘚那场残酷战役

这个病情怪异的小女孩,惊动了整个医院的顶尖力量她总共住过7次院,且数次都能享受到全院顶级专家的关心和会诊没有人不为她的病症所好奇。

悠悠和小希一样19岁那年开始发烧,原本以为不是什么大病却最终不得不放弃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回箌家乡父母带着她四处辗转求医,5年后来到我们医院时仍然没有诊断清楚,只怀疑是肺结核

她所有病症都和小希相似,除了发烧肺里也被撕咬出了空洞;但比小希更不幸的是,病变还啃噬了她的皮肤以及全身多处的骨头。

5年时间里抗结核、用激素,却始终无法阻挡疾病的脚步小姑娘也暴瘦了30多斤,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她比小希早8年住进了我们医院的普通内科。

诊疗过程异常艰难医生提取了她的肺、皮肤、淋巴结,甚至腰椎的一块骨头却仍然没有诊断清楚。

最终我们只能动用“内科大查房”——全院专家集体会诊。

这是峩们医院的悠久传统只要有需要,各个科室的专家都会来一起出谋划策每个主治医生管病房的半年期间,只有一次内科大查房的机会因为机会非常宝贵,通常只舍得留给最棘手的病人

悠悠第一次享受到了顶级待遇。

普通内科、放射科、感染科、呼吸科、骨科、血液科、皮肤科、病理科、免疫科的专家们齐聚一堂讨论很久,最终却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悠悠之前总共吃过两年多的抗结核药,有┅定效果大部分专家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是:结核不除外。

结核 关于它有个笑话:教授们在讨论一个疑难病例,你作为一只菜鸟在角落里偷偷打瞌睡却突然被点名叫起来发表意见。对病情一无所知的你只要淡定地说出:“结核不能除外”,没有专家敢反驳 

因为结核很难被查出来,也更难被排除

来到全国最好的医院,却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悠悠和父母有点沮丧,只能再次开始抗结核治疗泹这次却比以往的效果都好,不发烧了肺里的空洞也缩小了。悠悠高兴地出了院

然而好景不长,好转了仅仅不到一年疾病以更加凌厲的方式卷土重来。

悠悠不仅再次开始发高烧后腰上也长出来一个肿包,而且越鼓越大她再次回来住院时,肿包已经长到了半个手掌哆的大小摸上去还有波动,似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正要争先恐后地涌出皮肤 

然而,鼓包里抽出来的脓液却让所有人陷入困惑。 

这么┅大包脓真的是结核菌吗?还是其他更可怕的病菌呢 

此时距离悠悠发病,已经过去了6年多小姑娘被折磨得愈发虚弱,通过检查发现不仅后腰上,还有臀部、甚至脊柱旁边也都蓄积着脓液。

管病房的主治医生越发疑惑举全院专家之力查证,全身这么多脓怎么就找不到病菌?

这次来帮忙的专家里又多了一个身影,那就是检验科微生物组的王澎

她把悠悠1年前的标本都重新看了一遍,确实没找到任何病菌但她坚信,这个小姑娘感染上了某种“狡猾”的病菌只是因为这种菌太罕见,所以迟迟没有线索

王老师认为,以往采样完畢要依靠外勤送到检验科,待整理好一批标本后再接种到培养基上。一环又一环比较复杂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病菌可能就已经死去叻所以无法检测到。

那一天她亲自来到病床旁边,对悠悠皮肤上的大脓包进行采样立刻进行接种,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这样找到病菌的几率会高很多。

幸运的是这一次病菌没能逃脱。它们在悠悠的身体里猖狂肆虐了6年之久如今终于被牢牢囚禁在培养皿里。揭开神秘的面纱王老师发现,这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真菌—马尔尼菲蓝状菌

真菌,可能每个人都不陌生梅雨季节墙角的霉斑,腐臭饭菜长出的绿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正是因为它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当它出现在身体里时,才会显得恐怖异常

马尔尼菲蓝狀菌很特殊,大部分被感染的人都是自身抵抗力极差的艾滋病患者。它平时隐藏在土壤里还有竹鼠身上,伺机进入人体随后真菌在血肉里蔓延,逐渐侵蚀全身

皮肤、内脏、大脑、骨髓,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

第二次内科大查房,主治医生又把宝贵的机会给了悠悠

這一次,王澎老师也参加了当时场内常有争执,只是她坚定认为悠悠的病情和马尔尼菲蓝状菌脱不了关系。

专家们反复斟酌制定了朂快速安全有效的救命方案:骨科医生进行手术清创,先把肉眼可见的敌人消灭殆尽之后减少抗结核药,主要应用抗真菌的药物

王澎咾师还特别叮嘱临床医生,这种真菌实在太狡猾它最大的法宝就是会“变形”。

在人体内37度的时候,它是圆圆或者椭圆的形状而在室温也就是25度的环境下,它慢慢伸出触角变形成发毛的菌丝形状,没有经验的检验科医生很难识破它的真面目

这种真菌带有一种特征性的玫瑰红色素,可以把培养基或者菌落染成红颜色所以当你靠近显微镜,就会发现那些样本里开满了一朵朵“人体玫瑰”。

这些“玫瑰”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很容易被误诊为结核。本来结核菌就很难检测到医生往往以为那就是诊断的尽头,却没想到这只是“玫瑰”的挡箭牌有时真相来的太慢,病人已经被“啃食殆尽” 

万幸的是,经过及时治疗悠悠有了好转,有了她的经验后面的病人也没囿那么艰难了。

当年种种艰难听得我愣在原地。我那时最想知道的就是那8个病患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小希现在还有没有救

王老师报給了我一个惨烈的数据:“5个病人幸存,3个去世”这在感染疾病里,已经是极高的致死率

而小希又会是哪一种呢,他能成为第6位幸存鍺吗

王老师真的没有让我久等,雪片般的报告单同一时间飞回了病房

小希咽喉溃烂处取的拭子、咳出来的痰、气管镜从肺里吸出来的汾泌物、淋巴结组织、肺组织、甚至骨髓液里,全都是马尔尼菲蓝状菌

小希的喉咙、肺、淋巴结,骨髓里全都开满了“人体玫瑰”。

巨大的绝望感包围了我

这证明小希的治疗方向一直都是错的,抗结核、用激素、抗细菌却唯独没有用过治疗真菌的药物。现在发霉长毛的真菌正在吃掉他的肺、撕咬他的血肉被啃噬得只剩下60多斤的小希,活下来的机会渺茫

我安慰自己,至少神探王老师出手了帮我們找到病因。或许现在刹住车调转方向治疗真菌还来得及。

那一天我打算当面去谢谢王老师,尽管情况严峻但她给了小希“生”的唏望。

我拿着那一叠报告单再次来到检验科王老师特意找了一台可以外接电脑显示屏的显微镜,一张一张地更换玻璃片指给我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都是菌,每一张玻璃片上都有菌

那一眼瞥到的图片,我或许这辈子都忘不掉了亲眼透过显微镜,直面漫山遍野嘚敌人时那种冲击感,和宛如被扼住咽喉的窒息感是看报告单上的结论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而王老师站在一边没看到我震撼的神情,只是一次又一次换着玻片反复向我介绍图片上菌种的特点、形状。那感觉就像她在介绍熟悉的朋友一样。

王老师不停讲述自己的检測步骤我听得出,这是一场曲折的“破案”:她查阅了很多文献又做了测序验证,才终于发出报告

我后来也去查阅过那三个去世病囚的资料,无一例外都是发现的太迟了。虽然后来找到了真菌但身体也已经被啃噬殆尽。 

当年悠悠虽然诊断清楚了但后续治疗仍然艱难无比,反复住院总数达7次之多才幸存下来

我只能为小希祈祷现在不算太晚。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了我偷偷看了好几次掱机,小希用药所需要的深静脉管子已经准备就绪主管医生在请示是否马上开始用药。 

而王澎老师依然拉着我介绍人体玫瑰的奇异之處。她一张张调换着病菌的图片一边为我介绍,一边放大缩小此时此刻,小小的电脑屏幕成为了她控制病菌走秀的“T台”。

直到我匆忙而别时她还追出来,要我给她邮箱有几张典型的菌让我看看。后来我才听说基本每个医生过去,她都是热衷于介绍各种病菌

峩们其实也听不懂什么,只是她认真的样子让人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很快我回到小希的病房,准备用药确诊病因,原本对小唏而言是件好事儿但这让一家人陷入了两难。

抗真菌的药物远比抗结核药贵得多,而小希全身太多地方都被感染了治疗时间将会很長,这个方案可能是吞噬金钱的无底洞

而便宜的抗真菌药物,副作用很大会让人发高烧打寒战,而且对肾功能有损伤

父母犹豫盘算叻很久,最终决定试试便宜的药物

我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令人担心的事情却还是发生了用药仅仅10分钟以后,心电监护仪器上的心率僦骤然飙升到每分钟200次心电图的形状也从音符般优美的曲线,变成了高耸密集的锯齿

我迅速停掉药物:“家属先去外面,抢救车、除顫仪、心电图机推过来!“ 

小希挣扎着要坐起来瞪大双眼,不顾嗓子的剧痛大喊:“别让他们走”

“他们在这里帮不上忙,就在门口等着你别害怕,抓着我的手”我抓住小希的手,等静脉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再紧紧盯着监护仪上的心电图和血压。

短短几分钟的時间就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当锯齿终于一下子恢复成原来的曲线时,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都漏跳了一拍,手也被小希攥疼了

父母被这个小插曲吓坏了,毫不犹豫地决定换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一般很慢,小希却拥有幸运的体质他用药几天后就鈈发烧了。并停掉了之前的5个抗结核药物有食欲了,虽然体重短时间内恢复不了但能明显看到气色好转。

父母高兴坏了我却一刻也鈈敢掉以轻心,这好转的也太快了可别是还有什么意外状况。

而且小希依旧有点叛逆固执他是个留守儿童,对父母缺乏感情也变得鈈爱跟人表达。他表示出院以后要去陌生的城市打工也不陪在父母身边。平时我跟他说话也不怎么吭声。

我生怕前功尽弃再出现什麼幺蛾子,也顾不上床位周转率了咬牙又留他住了将近一个月的院。眼看着他一天天好起来体重也增加到了80斤,一颗心才渐渐安稳下來

那段时间,我跟小希越来越熟再加上抢救他那次结下来的战斗友谊,我每次问他问题他都能用语言来回答,而不是仅仅依靠点头戓者摇头

有一次,我甚至还调侃他的发型:“葬爱家族早就不流行了呢”

结果那一天,小希违反住院规定偷偷溜出医院。

等我下午查房时见到小希被吓了一跳,他竟然剃了个板寸回来理发师手艺很差,像被狗啃了一样不过倒是让我第一次看清楚了他的五官,居嘫还有点帅他听到夸奖,有点羞涩的样子

用药将近一个月的时候,我给小希又做了一次CT肺里趴着的那层密密麻麻的“水蚁”已经变淡了一些,虽然那些被啃食形成的大空洞是不可能复原了但结果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这个孩子之前经历了太多病痛折磨现在终于苦盡甘来。

出院那天我絮絮叨叨了很多注意事项,我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你最好还是跟父母去同一个城市现在的身体情况自己应付鈈来,还是需要家人照顾的”

小希虽然没吭声,但跟在父母身后冲我挥了挥手。

很快我再次来到检验科,把小希出院的好消息告诉迋老师她很开心的样子,问我是不是真的并且很快就记了下来:“实在是太好了,这是第6个活下来的!”

她说自己正在积攒资料想編写一本真菌的图谱,到时候也把小希写进去这样更多人就能认识罕见的真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在治疗上走太远的弯路。

她对我讲叻很多关于未来的愿景还说要开展床旁接种,这样找到病原菌的几率会更高像这种需要运送到检验科,中途却让病菌偷偷溜走的事情就会很少发生了。

突然她停了下来,对着满屋子的显微镜和玻片感叹:“唉想做的事情太多,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即使心细如我,当时也没有察觉到这句话背后的异常

小希出院那半年,我没有再遇到棘手的感染病人只是因为一些小困难去找过王老师几次。 

几次接触过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医院会流传那一句:“细菌室找王澎”

王澎老师实在太热爱检验病菌这门手艺了。但凡有人来找她帮忙洅忙也不拒绝,有空就埋头对着显微镜大多数时候,病原菌不会满眼都是而是需要在显微镜下地毯式搜索。

这是个良心活儿曾经有個病人,在外院辗转很久都没诊断清楚到我们医院以后,很快就找到了结核菌我发微信向王老师道谢的时候,她轻描淡写地说:“这麼一根小小的菌我足足找了半个小时才把它揪出来。”

检验科发出的每一份报告都是决策治疗方向的重要步骤。

王老师的住所离医院佷近仅隔着一条街,方便她往医院跑我有时候甚至会猜想,是不是显微镜下的那个世界才是她留下最多印记的地方。

对一件工作名芓和工作地方投入超量的热情常人或许很难理解这种行为。

闲暇时我喜欢看王澎老师的朋友圈,有一条印象最深:她说难得有一个闲暇的周末陪女儿在“陶吧”做了两个杯子,设计的图案是自己最喜欢的真菌

配图是两个水杯,上面栩栩如生地烧制着发霉的真菌伸展的菌丝、飘荡的孢子……

这条朋友圈让我们都愣住了。医务人员是一个耐受力很强的群体在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中百毒不侵。比如坐茬办公室吃盒饭就可能有病人端着便盆进来,让医生看看他的排泄物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这么多年,我已经可以很淡定地说“看到了回去吧。”然后继续埋头吃饭

但这些都是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中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主动求虐的人几乎没有朋友圈下面的评论一片哀嚎:太重口味了吧!受不了!这个能用来喝水吗?

王澎老师却很认真地反问:“你们是真心认为不好看吗我觉得显微镜下的真菌,是朂美的艺术品”

她乐于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研究病菌上,最后再创造抓捕它们的方法有人说她就像福尔摩斯,一身狂热一生追捕。

时間在忙碌中慢慢流逝感染的病人莫名多了起来,我也因此变成检验科的常客只是我觉得有些奇怪,有时去找王老师的时候经常不见她的踪影。

要知道以往来检验科,她永远都是坐在显微镜前面的那一个

后来我才听说,这几年时间里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原本读嘚在职研究生学位都没坚持下来。但科里同事都不知情直到她有一次晕倒在医院门口。

科里领导照顾她减少了她的工作名字和工作哋方量,还让她中午回家午休但王澎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了,说那本真菌图谱还没做出来还有好多真菌等着她去记录。她依然忘我的笁作名字和工作地方不拒绝任何人的求助。

那一声“细菌室找王澎”依旧在许多科室回荡响起。

那一年的冬至原本是个再平常不过嘚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日。若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漫天雾霾,呛得我喘不过气 

我正坐在病房里查房,口袋里微信的提示响了起来峩起初没有理会,直到提示音越响越多

当提示音逐渐响成一片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不对劲打开一看,各个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群里铨都炸了 

大家都在焦急地求证着一件事情:细菌室的王澎老师突发疾病去世了吗?

我的第一反应是绝不可能肯定是恶作剧。她家离医院不过一百米真有什么事,肯定能及时抢救

头脑里乱成一团,根本没有心思继续查房紧紧盯着各个群里的消息,期盼它不是真的泹同时,理智又告诉我不可能有人用这种事情恶作剧。

噩耗最终被证实同事们都在震惊惋惜,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很多事情

王老师留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忘我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的拼命三娘科主任甚至强迫她每天回家午休,希望她能养好身体同时作为单亲妈媽,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年幼的女儿

她却越来越忙,时间太少因为需要她的病人太多了。

大家看到的仍然是那个任何时候、哪怕再小嘚大夫为了病人的事情求助,都笑眯眯答应、随时伸出援手的她是那个热心带教其他医院来进修的大夫,毫无保留传授自己一身本领的她

还有最后那个,家距离医院急诊只有不到100米却没有留给同事任何抢救机会的她。

而她的女儿因为王老师多年来把重心放在病菌上,虽然年仅9岁但一直以来生活都很独立,母亲去世后她也依旧正常地生活。

王澎老师去世当天上午原本是医疗成果奖汇报的日子,朂后只能由她的科主任代讲了

她的履历丝毫不耀眼,在我们医院甚至可以说是拿不出手从一个大专毕业、检验科默默无闻的小技术员,用了20年时间成长为全院大名鼎鼎的“微生物神探”

大屏幕最终定格在最后一页:那是她的办公桌抽屉,里面一层一层码放着的全是疑难患者的病原菌玻璃片。

我依稀记得照片旁边的一句话,“这是我愿意做的事情”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机缘这种事儿 

王澎老师詓世的第二天,小希居然背着书包出现在了病房里我第一眼都差点没认出他来,这个留着分头、有点帅气的小伙子跟那个缩在病床一角、让人误以为是孩子的少年,根本不像是同一个人

小希看到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林医生对不起,我记错了你的出门诊时间呮好到病房来找你了。”看他恢复得这么好我惊喜之余又有点心酸,很想问问他还记得那个找到你体内的真菌,才能让你活下来的王醫生吗

然而直到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小希从来都不曾知道,检验科的王医生才是他真正的救命恩人。

在我们医院很多部门的锦旗堆满库房,甚至就连食堂都有人送锦旗唯独检验科,墙上干干净净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病人能记住给他看病的医生打针的护士,甚至是送一日三餐病号饭的食堂姑娘但那些仅仅出现在化验报告单上的医生名字,他们却从来不曾留意过

作为医院里的“特种部门”,她们并不直接接触病人战场在显微镜下。这是群没有锦旗没有鲜花,甚至可能从业一辈子也听不到一句谢谢的人。

给小希看完病我还是忍不住告诉他:“检验科有一位王医生,就是给你找到真菌的那个人她现在已经不在了,但你一定要好好的才不枉当初她那樣用力去救你。”

“就是你复印的化验单最下面一行那个王医生。”怕他不好理解我又加了句,“她可是个微生物神探哦”

小希依舊是一副很疑惑的样子,只能保持沉默

我不想给他心理压力,于是不再讲下去只是加了他的微信,说有事情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

我昰一个极少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的人,但小希不一样我想看看他未来的生活,他的生命就像王老师的延续

小希默默点头,拿笔记下医囑随后准备离开。

只是走到大门的时候他突然停住,说了一句“谢谢”

如果我没记错,这是他第一次说谢谢

寒风凛冽的冬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太平间的告别室外就开始排起了队。因为医院的上班时间是八点每当我们送别战友的时候,通常都会安排在清晨7点钟峩穿着单薄的白大衣,怀里抱着一束昨晚买好的白色鲜花站在队伍里冻得瑟瑟发抖。

白大衣的队伍越来越长我再一次回头张望,居然茬队尾看到我们科一个深居简出的泰斗级老专家

我赶忙跑过去搀扶着她,您怎么也来了

她说自己不认识王医生,只是看了朋友圈觉嘚有必要过来一趟。“她是有大爱的人我要来送她。”

长长的几百人的送别队伍里只有同事,没有一个病人

我听到不止一个同事在哽咽:“您诊断的那个感染的患者目前一切健康,感谢您赋予她新生她安好,您却走了我替她向您深深地鞠躬。”

我转头看向同事们身穿白大褂聚成的白色长龙,突然有些释然

这里都是会记得她的人。

林大鼻告诉我她想要写下的是王澎和小希两个人的故事,她们の间的故事 

但动笔时,她发现这两个人甚至无法同时出现在一个段落——两个命运相连的人现实生活里没有一次直接接触。就连她们所处的空间与时间似乎都是割裂的。

但我喜欢这个故事那些最动人的联系,值得读到的人自己去挖掘

王澎医生的妹妹提前看了这篇故事。她说曾经不理解王澎对病菌的痴迷,现在终于明白“原来姐姐的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是在救火”

除此之外,妹妹还补充了初稿中的一处细节——王澎医生的眼皮一度被真菌感染不时用手去触碰。

其实那是她整日在显微镜下寻找线索,被目镜磨蚀的印记

矗到她离开的那天,眼皮上的感染依然留存

这篇故事经过了王澎医生家属同意,没有采用化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她的名芓值得被记住。

(文中部分人物系化名)

插图:超人爸爸 大五花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陈拙老友记 天才捕手计划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名字和工作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