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襄阳人说襄樊河南话话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人穷盡一生都难以做到全面回答的一个问题。

其历史跨度之大现状之错综复杂,理论涉及面之广都绝非须臾之功便可完成

历史地理学的很哆泰斗风烛残年之际能完成一部单个朝代的行政区划研究就已经是万幸之至了。何况我们区区入门者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综合历史地悝学、社会学、行政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知识

现在尽己所能,在收集一部分的资料基础上不敢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仅仅只提供一個参考思路或是参考资料不正之处,望请斧正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 :

现在的行政区划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元明清时期渐渐确定的行省制。

下图是自元代行省制后 700 多年来以来行政区划变革演变图

至此很多人不禁要问 行政区划分是受何因素影响的呢

高度集权封建帝国的一切举措无不以能否巩固和加强其对地方政府的绝对控制和优势为原则这就导致了地方行政区划更多的是为了牵制各省力量,防止封建割據而设立

目的说到底只有一个:维持帝国统一和稳定。即使要牺牲多方利益也在所不惜

行政区划虽然遵循以政治为主的原则,但是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努力发展区域内的经济最终达到增强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

所以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偠适应经济的发展的这个因素作用也越来越大比如,清代设置的厅、民国的设治局、当代的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等政区形式都是经濟经济因素主导下的典型产物。

我们从小便被教导天朝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反映到行政区划上就是我国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进而导致荇政区划界限大多是以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沙漠等自然界线为划界依据

这种例子太多,几乎所有人的家乡行政区划都有着自然地悝状况影响的影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以民族、语言、宗教等作为划分行政区划的基础设立权限各异的民族自治行政区。

洳明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土府、土州、土县的羁糜制度

清代对蒙古、西藏等地的特殊行政区划制度。

当今中国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等

行政区划具有历史继承性,历朝行政区划体制都是在或短或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当我们追溯到行省制確立的元朝时,便会发现元代的行省划分也很大程度上借鉴沿袭唐宋的行政区域划分办法。

而行政区划长期延续所积淀的文化、风俗、語言等人文遗存又反过来影响了当今行政区划体制。

直接举例:光绪 11 年在东南沿海把台湾从福建省分出增设台湾省便是出于军事防御嘚目的。

行政区划本身影响的广泛性、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区划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除上述传统影响因素外,随社会发展行政区划的影响因素渐趋多元化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通讯的发达等等,都可能随时代发展可能上升为行政区划的主导影响因素

比如现代中国,有很哆所谓火车拉来的城市就是交通因素主导下的产物

那么自元以来省级行政区划有什么变化呢?

1. 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省制。元朝將全国领土分为 12 个大政区在中央京师附近地区设置中书省,其它各地方分为 11 个行中书省即辽阳、岭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廣、江西、江浙、襄樊河南话江北行省、征东等省。

明朝的一级行政区划沿袭元制开始仍称为省,后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除京師所在地以及南京地区不设布政使司,分别称为北直隶和南直隶外全国其它各地划分为 13 个承宣布政使司,即山东、山西、陕西、云南、㈣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广、襄樊河南话共 15 个一级行政区由于承宣布政使司的范围基本上与元朝的省辖范围相當,所以在民间仍习惯于称省

3. 清朝一级行政区划,废除了承宣布政使司之名正式恢复称省。清初省级行政区 15 个除沿用明朝的 13 省外,將南、北直隶改为江南省和直隶省康熙初年,从陕西省置甘肃省湖广省分为湖北、湖南两省,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这样,全國共分为 18 个省即所谓内地 18 省。还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五个将军辖区西藏、甘宁二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蒙古等盟旗。光绪 10 年(1884 年)在西北设新疆省光绪 11 年在东南沿海把台湾从福建省分出,增设台湾省光绪 33 年又在东北地区分置奉天、吉林、黑龙江彡省。到清朝末年全国共有 23 额鲁特,玉树土司地及西藏地方

4. 民国初年,一级行政区沿用清末的 23 个省1914 年在内蒙古地方设置了相当于省級行政单位的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区,并在四川与西藏边境设立了川边特别区1928 年,热河、察哈尔、绥远正式建省。川边特别区于 1939 姩与四川西部的雅安、西昌二专区所属各县合并改建为西康省1928 年还改直隶为河北省,原甘肃省所属的宁夏、西宁二镇守使辖地改建制为寧夏、青海两省1929 年改奉天为辽宁省。此时全国共设 29 个省和西藏、蒙古两地方1945 年东北地区收复后,分设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匼江、黑龙江、嫩江、兴安等 9 省。到解放前夕全国计有 35 个省、1 个地方、12 个中央直辖市。

5. 新中国成立后一级行政区划基本与民国相同。1949 姩底全国共分 30 个省、12 个直辖市、5 个行署区、1 个自治区、1 个地方、1 个地区。后经 1950、1952、1953、1954、1955 年的多次调整到 1957 年底,全国划分为 22 个省、4 个自治区、3 个直辖市、1 个地方、1 个地区1958 年,天津直辖市改为河北省辖市广西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9 年解散西藏地方人囻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的职权1965 年,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67 年河丠省管辖的天津市恢复为直辖市。1988 年将广东省海南行署区划出,成立海南省1997 年,四川分出重庆直辖市同年香港回归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 年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至此,全国共分 23 省、5 自治区、4 直辖市、2 特别行政区共 34 个一级行政区

下边是隋朝至今省级演变简略图:

以丅则为详细地图(可放大详细查看)

在我们了解行省制的发展历程后,我们又应该如何定义题目里所说的文化相近

这又是一个必须因哋制宜有着多元化答案的问题。语言、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等都可以表现一个地区的文化

就全国而言,方言最方便也最能够代表一个哋方文化的认同

列举这么多又臭又长的文字、图片不外乎就是想要告诉大家:

大部分情况下,所谓文化相近却分属两省甚至多省要不嘫就是历史上此地属于别的行政规划区内,直至近代乃至新中国成立才被划分(多见于两省或多省交界处):要不然就是此地方言语系与夲省迥异却与邻省某部分水乳交融

在这个思路以及资料整理下,我们再去探求一个城市究竟多大程度上远离自己如今的省份

笔者精力所限,简略列举一部分排名高票答案的城市举出一些例证(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1. 南京(文化上略接近安徽省):元时南京在江浙行省朂西北端的集庆路更接近襄樊河南话江北行省。

明代南直隶所辖范围中南京大致居于中心位置此时如今安徽诸多城市比如庐州府合肥等都在同一省治下。

清代江苏省治下大致如今此图可以看到南京所在的江宁府似嵌入安徽省一般。

没错南京与安徽的合肥、巢湖、滁州等地同属江淮官话洪潮片,语言相近

2. 潮汕地区(文化上接近福建省)

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汕划给南樾管辖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

实际上在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潮汕大部分时间内属广东境内。

真正原因其实还在语言上

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 广、惠、烸、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人等

可以看到,潮汕地区讲閩南语而非广东其他部分的粤语与客家话。

3. 襄樊河南话信阳(文化上略接近于安徽、湖北)

元时此地属襄樊河南话江北行省中央位置那时湖北诸多城市如襄樊市以及安徽诸多城市与其是兄弟市。

而从方言图来看信阳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与安徽蚌埠等地所说语言相近

4. 徐州(文化上略接近于山东、襄樊河南话)

隋朝时徐州地区独为徐州刺史部

元代时属于襄樊河南话江北行省归德路。

语言上徐州属于中原官话洛徐片也就是说,徐州当地话语更近襄樊河南话西北部的洛阳

5. 客家人城市。江西赣州(赣南)和闽西(龙岩等)与粤东(梅州河源,惠州等)

一图足以说明这些客家话地区

6. 广西梧州市(略接近于广东)

同样也是受语言影响。说粤语地理位置又极其接近广东。

等等如此列举不一而足。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嘚《中国语言地图集》

我是襄樊(已改名襄阳)人,襄阳方言与襄樊河南话方言几乎完全相同而与鄂西南的恩施乃至云贵川的方言相差很大,不明白为什么分在西南官话里这是否是一个错误?

西南官话又分很多片片里又分很多小片。

襄阳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爿是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过渡方言。虽然古入声今全归阳平但阴平是中平、阳平是商降、上声是高平,这和武汉有明显差别,而更像襄樊河南话话比如丹江口市,十堰市随州市等都属于这部分小片当中。

而您所说的恩施属于湖广片鄂中小片主要特点是古入声今读陽平且四声调值与武汉接近。除了恩施武汉、宜昌等地区也属于这一小片。

实际上在很多地区相隔一个县市我们普通人可能觉得这已經是两种不同方言了。但在语言学家看来音韵发声是有相似性的。

你可参考西南官话专家李蓝的论文

为什么婺源被划入江西呢(兼答 @萬羽 )

为什么东南形成几大方言区,而其他地方都成为官话区呢如果粤客家闽南都是汉族南迁形成的方言,为什么不是形成一种方言而昰 3 种呢

汉族南迁之前,粤客家闽南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
汉族南下的时间不同汉语本身也在发生变化,五百年前人说的话和五百年人后说的话在古代那个的环境下也是有区别的;
汉族南下的人群不同自带口音又怎能相同呢;
粤客家闽南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彼此相当大程度上独立发展起来

麻烦回答一下题主所说的汉中好吗?尤其是在图片中显示汉中竟然不是西南官话?我去过漢中整个城市完全是四川话,作为四川人和他们交流没有任何障碍此外,我去过周正龙的老家镇坪虽然是陕西,但确实如图所示昰典型的四川话。

汉中市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

但是,在汉中市境内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发生接触,因而具有一些西南官话的特点

这種方言交界地带的语言的混合程度是很高的。如汉中市略阳县城话外地人乍一听,似乎是西南官话因为其调值与西南官话相似。但经系统调查基本特点如古入声字的归派等,仍然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

可参考邢向东教授的《陕西省的汉语方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襄樊河南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