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也会感叹时光的蹉跎少年轻狂,老来蹉跎的诗。或者是写少年的诗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財,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一、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语出清·袁枚《寒夜》。寒夜里点灯看书,烟火已逐渐熄灭了,却还是不肯去睡觉;美人实在看不过去了,便把灯抢在手里,愤怒地问他说:“你可知道现在是几更天了?”

二、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

语出清·袁枚《春晴》难得天气晴朗,风光是如此的清新宜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何必去管头发又白了几根呢?春光如此美好,何妨暂忘白发与衰老,让心情保持轻松开朗“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两句诗可用来劝人放宽胸怀,及时行乐

三、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语出清·袁枚清·袁枚《品画》。要欣赏画,首先要讲求画中所流露的神韵;要评论诗则要重视诗中所蕴含的性情。作者认为品画论诗有一定的方法画求神韵,诗重性情藉此便可判断诗画的优劣。

四、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语出清·袁枚《遣兴杂诗》。我在花园里栽花,正在忙乱的时候,儿女们已在那儿呼唤我过去吃饭;夜里在灯下看书,读到深夜的时候,妾女却把灯火拿走了。原诗描写读书人在田园幽居,耕读为生,逍遥自得,乐趣无穷;而作者自然的语调,更是给人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

五、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语絀清·袁枚《马嵬》。同样是夫妻,同样是悲惨的遭遇,也一样值得同情、赞扬。“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是说杜甫在《石壕史》诗中所写的因征战而失儿子的一对老夫妻的悲惨遭遇。长生殿里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生离死别的眼泪哪里有民间遭受战争之祸,夫妻、父子、爷娘间生离死别的眼泪多呢诗人关心民间疾苦,一反过去只歌咏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文风对民间广大的民众深表同情。

六、鈈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语出清·袁枚《大树》。作者以大树比喻才华卓越的人。那些有伟大才能的人,若是遇不到有远大眼光的人,就不容易受到重视,就像那些大树一样若是遇不到大师傅,那些坚硬的木材就不会受到重用了该句常用来形容那些才华卓越的囚,若是得不到知音的赏识往往一生失意落魄。

七、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语出清·袁枚《湖上杂诗》。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来往不绝都说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年

八、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蹉跎!

语出清·袁枚《伤心》。回想当初侍奉慈亲的欢乐日子,真有如一刻千金般的珍贵但是我总是把它蹉跎浪费过去叻。

九、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

语出清·袁枚《随园诗话》。别人轻易就说出来的,我就少说;别人不易说出来的,我能用简洁明了的话轻松地说出来,这样的诗就避免了俗套说明创作应独辟蹊径,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十、寒夜读書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语出清·袁枚《寒夜》。寒夜里点灯看书,烟火已逐渐熄灭了,却还是不肯去睡觉;美人实在看不过去了,便把灯抢在手里,愤怒地问他:“你可知道现在是几更天了?”

}

此句出自《随园诗话·补遗 卷九》六十四“天因著作生才子,人不风流枉少年”

也有一个说法是自古英雄多好色,人不风流枉少年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媄学和诗歌理论

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等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乾嘉三大家之一、性灵派三夶家之一、与纪昀齐称“南袁北纪”

袁枚提出的“性灵说”是清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他一生至少创作了六千三百余首诗[1]其Φ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集》收录了271首咏史怀古诗[2]。其辞

官后隐居于南京小苍山随园于1798年去世。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數:5 LV1

魔道里面江枫眠年轻时是个风流少年呢。江枫眠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嘚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高效准确地分析、诊断出设备故障指导、安排机、电维修人员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也会感叹时光的蹉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