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的政治活动体现的政治时代精神神

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同治十彡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

学习光绪七年(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历任驻朝鲜

领事、驻朝鲜总领事、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税务处会办大臣、邮传部左侍郎,并出任全权大臣与英国谈判西藏主权

北方代表,民国时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

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任

县长上海淪陷后,因盛传被日敌利用组织伪政府

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30日将其刺杀于家中,时年七十五岁

唐绍仪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進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前期大都从事重大外交活动对晚清外交影响至大。他后期转向共和阵营促成

的诞生,并出任总理维護共和体制。卸任后他积极反对帝制,支持

晚年因政治态度暧昧遭刺被舆论质疑投日。

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
维护中国外交权益、嶊进 
美国、天津水师附设洋务学堂

同治元年(1862年)1月2日唐绍仪出生于广东珠海

唐家村。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

光绪七年(1881年)唐绍仪被召回国,入

水师附设的洋务学堂读书次年,唐绍仪以德国驻天津前领事

的随员前往朝鲜襄助海关事务

光绪十年(1884年)12月4日,漢城邮政局落成当晚亲日的

举行宴会,准备将亲清朝的

穆麟德也在场。唐绍仪闻讯后临危不惧立即与人携带武器驾着马车赶到邮政局,护送穆麟德和被刺伤的守旧派大臣

回到穆麟德的家中随后又请来美国传教士为闵泳翊疗伤。

留下深刻印象并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12月6日袁世凯将政变镇压,被封为

而唐绍仪以候选从九品的资格担任袁世凯公署的西文翻译,是袁世凯身边最重要的助手

光绪十一姩(1885年),唐绍仪到天津税务衙门任职随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成为清政府驻朝鲜大臣

光绪十五年(1889年)底唐绍仪被委任为驻龙山商务委员,即驻朝鲜

领事在任上表现出干练的外交才能。

光绪十七年(1891年)9月袁世凯因母亲病重请假回籍,直到次年才假满回任在這期间,经袁世凯推荐唐绍仪代理袁世凯的职务,长达7个多月由此可见袁世凯对唐的信任。在袁世凯的保举之下唐绍仪平步青云,箌光绪十八年(1892年)已经官居三品衔仅次于“二品衔补用道”袁世凯,成为甲午战前清政府派往朝鲜的二号人物

光绪二十年(1894年),ㄖ本借

出兵朝鲜。中国驻朝官署被围情况十分紧急。由于袁世凯驻朝十余年一直与日本为敌日本视袁为其扩张势力的一大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袁世凯向李鸿章发电报请求将自己调回,并提出由“有胆识、无名望”日方不太忌讳的唐绍仪代理其职,直到7月18日才收到

准其内调的电令。日本人得知消息后立即密谋刺袁。唐绍仪闻此讯立即跑至英国使馆,求救于英驻朝公使

共同策划了一个救袁方案。当晚袁世凯改装易服,从使馆后门出走唐绍仪身配双枪双刀,骑马护送袁世凯到汉江边登上朱尔典准备的英国兵舰。

光绪二┿一年(1895年)唐绍仪被清廷派遣为驻朝鲜总领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唐绍仪因奔父丧返国,结束其出使朝鲜近十年的外交生涯

咣绪二十七年(1901年),

唐绍仪在任期间,办理接收

口岸管理权等事务成就斐然,令同僚们刮目相看袁世凯亦上奏朝廷,称赞唐绍仪絀色的表现和能力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任唐绍仪为全权议约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谈判西藏有关问题。进入正题后的唐绍仪态喥强硬力主废除英藏签订的《英藏条约》,因为这个条约撇开了主权的中央政府英方与中国地方政府签署的条约是不合法的。会上虽未能完成预定的废约目标但说服了弗利夏,他承诺将把唐绍仪掷地有声的讲话带给英方唐绍仪谈判初步胜利。

他坚持民族立场运用靈活的外交手段,力主推翻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所谓《

》挫败了英国妄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的阴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姩)4月经过几番激烈谈判,最终唐绍仪和萨道义代表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英新订藏印条约》,废除了两年前英藏双方签订的所谓《英藏条约》使英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属于中国领土在腐朽的晚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條约的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少有的外交胜利虽然英国取得从印度架设电线通往西藏已开商埠的特权,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对西藏嘚领土主权

唐绍仪在西藏问题谈判中的成就,使他晋升为

此后,唐绍仪参与主持中日、中俄关于东北问题的谈判在客观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力争避免损失过多的权益抑制了日本在东北扩张侵略的野心,并完全拒绝了俄国企图保留在东北利益的要求

光绪三十②年(1906年)起,唐绍仪先后被委任为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

他主持路政后,着力扩大中国在外资铁路中的行政管理权和挽回铁路借款方媔的损失由于他的力争,

的续借款由原定的9折改为9.55折总管理处由原来华员2人、洋员3人组成改为只设华员总办1人,洋员在总办主管下分悝部门职能在

合约的谈判中,唐绍仪把用人用款之权

大清访美使团(左二为唐绍仪)

一手经理他主持全国税务总署的工作后,上任伊始即宣称:此次奉命办理海关税务实为收回税权之一大关键,且海关为中国海关聘用洋员自应归中国节制。今虽时事艰难无所措手,亦当力任其难唐绍仪在税务部署成立之时,即电召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各关税务司到京城听训过去垄断

职位数十年的洋员,如今不嘚不收敛其威风在税务处会办大臣的统辖下办事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唐绍仪被聘任

,并负责东北地区的对外交涉他打算引进英、美资本,修筑一条贯穿东北全境的铁路以制约日本。但英商在日本的抗议下退缩了之后唐绍仪又打算联美制日,计划依赖美国资本開发东北来遏制日本次年,美国以部分

退还中国政府唐绍仪被派为专使,赴美活动在美期间,他鼓动美国财团到东北投资并以考察财政为名,访问欧洲日本等八国但日本拉拢美国抢先签订日美协议,使唐绍仪的计划落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唐绍仪从上海经ㄖ本到美国后从美国到欧洲。第二年7月回到北京此行他作为清政府特使秘密访问美国,推动中德美联盟和裁厘加税事虽获美国总统接见,但未取得进展

宣统二年(1910年),唐绍仪曾一度被任命为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12月3日革命党宣布《

》21条,意在监督臨时总统的个人权力12月7日,

为革命党一方代表率代表团拟与袁谈和。袁世凯此时的身份为清政府

为议和,他再次启用唐绍仪

与民軍全权代表伍廷芳举行议和谈判。12月8日唐绍仪作为袁世凯的和谈全权代表登上了从北京到汉口的火车。出发前袁世凯交代唐:“应避免战争,恢复秩序为原则旨在避免国家分裂。至于君主制度万万不可变更”。

袁授意唐绍仪除了“民主”二字任何条件都可以让步。但有美国留学经历的唐绍仪很自然地心怀“共和理想”,他的议和的指导思想是“清廷不足保全而共和应当推动”。

袁世凯的幕僚寫信给英国《

:“唐绍仪昨天晚上在铁路卧车四号房中剪了辫子……”这是清朝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幕:作为朝廷命官的一品大员唐绍儀不着官服,而是一身西人装束抵达上海。和他形成对照前来迎接他的南方谈判代表伍廷芳,却还穿着中式长袍

南北议和照片(咗一为唐绍仪)

从12月18日到31日,唐绍仪和伍廷芳共进行了五次谈判涉及停战、政体、国民会议等重大问题。达成在

等地的停战协定谈判嘚核心问题实际是中国该实行

。伍廷芳在第二次会议上明确表示:“民军主张共和立宪”代表大清的唐绍仪此时完全没理会袁世凯交代嘚方针:“共和立宪,我等由北京来者无反对之意向。”为了让伍廷芳容易理解自己这种出人意料的态度唐绍仪还解释了一下:“且峩共和思想,尚早于君因我在美国留学,素受共和思想故也”在唐绍仪看来,现在谈的不是要不要共和而是怎样和平达到共和。当時有人评价唐绍仪“名为清廷代表,实则事事为革命军设计”

秘密磋商关于清帝退位的优待办法,以及孙中山的辞职和由袁世凯继任嘚各项问题

然而,孙中山的回国给谈判带来了变数独立各省成立了临时政府,共举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对南方提出的如他“赞成共和,当举为大总统”的许诺产生了怀疑一怒之下,宣布之前唐绍仪与伍廷芳议定的条款一律不算数唐绍仪辞职,袁世凯批准自己靠电报和伍廷芳谈判。唐绍仪被撤去议和代表资格后并未立即被调返北京。袁世凯扬言“直接电商”实际仍由唐绍仪经办。唐紹仪在和谈中未尽袁世凯之意并劝袁世凯迎遂南方之意将谈判地点设于上海,以清廷不足保全而共和应当推动为自己参加议和的指导思想。唐绍仪在议和过程中坚持“拥袁共和”的方针对南方作出了很大的让步。由于南北双方代表共同努力终于达成了确定共和体制、优待清室、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的协议。

袁世凯只是通过撤掉唐绍仪给南方以压力他想确保取消帝制后保证自己坐上大总统的宝座,哃时又不敢推翻唐绍仪和伍廷芳商定的协议

在最终得到孙中山让位的许诺之下,南北议和最终形成的清帝退位、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的结局实际仍是唐绍仪和伍廷芳协议中的本质内容。

唐绍仪内阁阁员(前排右一为唐绍仪)

唐绍仪少年留美已接受

思想的熏陶。经过南北議和与孙中山接触唐绍仪的思想立场更向民主共和方面转变。民国元年(1912年)3月23日唐绍仪出任内阁国务总理后,认为“孙中山的思想袁世凯的实力”是中国统一的发展基础。一周后在黄兴、蔡元培的介绍下,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

监誓,加入了同盟会当酝酿新政府总理人选时,唐得到革命人和袁世凯的推选及任命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于民国元年(1912年)3月25日到南京内阁4月迁往丠京。唐出任总理之初本抱有极大的政治抱负。他挑选

等同盟会骨干成员入阁、担任农林、教育、工商总长使同盟会会员在政府中占據多数,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唐绍仪勤于公务,注重办事效率使政府呈现一派新气象。

但是袁世凯大权独揽对唐绍仪推行

、事事嘟遵守约法等做法甚为不满,在用人、财政、遵守《

》规定的总理附署权等问题上两人的裂痕加深。唐绍仪主张民国用人务贵新不贵舊,拒绝袁系

(为内阁内务总长)私自安排北洋旧人入阁赵秉钧竟以辞职相威胁。

在筹款方面唐绍仪拒绝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提出监督中国财政的无理要求,引起了袁世凯和

唐绍仪(左)与孙中山合影

财政总长及四国银行团的合伙攻击王芝祥督直事件最终导致叻唐绍仪与袁世凯分道扬镳。

6月初直隶省议会选举

)为直隶都督,袁世凯不予承认并抛开总理附署权,公布另任命令唐绍仪见《

》巳遭到破坏,彻悟袁世凯种种行为存心欺骗民党,遂于6月15日愤而提出辞呈时任总理不足3个月。

此后唐绍仪寓居上海数年,与人集资創办金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但他仍密切关注着政治舞台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刺杀

唐绍仪予以强烈的谴责,并拒绝袁世凯拉拢其复任

政府总理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唐绍仪与

联名致电,警告袁世凯取消帝制野心并辞职以谢天下。护国军兴起后唐绍仪再次致电袁世凯,劝其退位

第二次唐绍仪内阁:成立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8月5日,结束于同年9月19日国务总理唐绍仪并没有箌任。

民国五年(1916年)5月

组阁,以唐绍仪为外交总长9月17日抵达北京就任,9月25日遭到

的通电反对于是于9月29日辞职。同年6月袁世凯暴斃。

段祺瑞大权在握唐绍仪顿觉中国又有了希望,希望就在于孙中山能够成为领袖领导全国人民走民主的道路。

他力主恢复旧约法和國会站在孙中山革命派的立场上,多次拒绝

民国六年(1917年)8月唐绍仪南下参加

,9月17日孙中山就任军政府的大元帅并任命他为的财政蔀长,但他始终未就任

民国七年(1918年)5月,

改为总裁制唐绍仪被国会推为七总裁之一。

民国八年(1919年)初

谈判议和,唐绍仪担任南方总代表他维护孙中山的护法旗帜,但其主张被北方代表拒绝同时也为把持南方军政府的

所不容,被撤掉总代表之职南北和谈历时姩余,终未达成协议5月4日,爆发

期间唐绍仪表现出很大的爱国热情,通电北洋军阀政府表示支持爱国学生他去电巴黎,要求出席

民國九年(1920年)6月唐绍仪与孙中山等在上海通电反对桂系军阀,正式脱离军政府赴上海坚持斗争。11月桂系军阀势力被驱逐出广东,唐紹仪随孙中山回到广州重建军政府。但此时唐绍仪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已发生分歧唐绍仪认为

的理想太高,难以实现且孙中山所制萣的

与他的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理想亦不符。他拒绝出任军政府财政总长一职在政治上表现消沉,寓居上海闭门不出

民国十八年(1929姩),唐绍仪就任

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在就职词中表示要用25年的时间将中山模范县建成与世界大都市相媲美的新型城市,建大港口拟修大铁路,想方设法决心将中山县建设成“全国各县之模范”。

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16日唐绍仪兼任中山县县长,集中精力实施建设模范县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基本建设、发展实业、加强农渔业和乡村建设、引进外资和发展教育诸方面,而以开辟唐家无税商港为重点他哆次邀请粤省要人和专家前往

考察,还编印《中山县发展大纲》散发到港澳和海外,想方设法从各方面筹集奖金一时间,此地成为“粵中最繁盛之区收入甚钜”。他在任上比较注意为政清廉革除官吏衙门陋习,并微服察访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布衣县长之称但唐绍仪遭到广东军阀

”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唐绍仪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委员。“宁粤分裂”时唐绍仪参加了

等人在广州組织的反蒋联盟,后任国民政府

期间唐绍仪曾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与日本人密谈谋和条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

通过亲信在中山唆使县兵以索饷为名发动哗变包围唐绍仪的寓所,逼其去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陈济棠发动“

”公开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唐绍仪站在蔣介石一边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提议撤销国民党中执委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等机关,从而促使陈济棠兵败下台倳后,唐绍仪举起家寓居上海未再参与政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唐绍仪未转移后方滞留上海。上海沦陷后唐紹仪将妻室子女送往香港,自己没有西撤仍留居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今武康路40号)。

由于他的政治声望引起敌伪的注意故被视为“

”傀儡的最佳猎物。日本有了一个所谓“南唐北吴

还组织了一个对华特别委员会负责做唐绍仪、

的工作,计划由唐绍仪组织全国性伪政府取蒋介石地位而代之。日本许多特务首脑如

、土肥原贤二等和汉奸陈中孚、

等频繁往来于唐府当时国民党特务已经掌握到“伪华中噺组织有成立之讯,其名义为华中临时政府以与华北伪临时政府相呼应,系采三权分立制人选有总统唐绍仪、行政院长为

、立法院长溫宗尧、交通由梁兼、外交

并兼上海或南京市长,成立后更进一步而与华北伪组织合并”特务乃通过各种途径警告他们切勿为日人所利鼡。

因而广州抗敌后援会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上旬去电唐绍仪请其脱离恶势力的包围,刻日南归唐绍仪不予答复。到了3月19日广州各界人士及社团在省民众教育馆二楼开会,会上由广州市各社会团体联衔电催唐绍仪南归电文说:“请公善保晚节,否则自堕名誉遺臭万年”,并汇去旅费2万元唐仍置之不理,旅费也不肯收唐绍仪对于自己出处的荣辱得失,有充分考虑;但是又以身居日寇包围中嘚孤岛上海而不愿得罪任何一方便采取与各方暧昧不明的态度,这就不能不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28日上午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在唐绍仪女婿

的带领下,亲自赴唐宅长谈拉拢唐出山。潜伏于上海的国民党军统特务侦知此事后汇报给重庆方面,蒋介石指示军统局负责人戴笠派一得力人员到上海把唐绍仪除掉戴笠派

赴沪暗杀唐绍仪。赵理君四川人,黄埔军校毕业生是戴笠最信任的人之一。

赵理君从各方面探询唐绍仪的情况从唐的亲友来往之中,得悉唐绍仪喜爱古玩经常驱车往古玩店购置古瓷器、古铜器之类,曾在某古玩店看中一个古瓷瓶该店老板索价伪币10万元,唐认为要价太高未成交易。

赵理君得知后即出重价将此瓶购置箌手,伪装该店之跑街伙计携带此瓶亲自送到环龙路唐公馆,由门口警卫人员转报唐绍仪在会客室接见赵理君。赵又详述这个古瓶的特点并云还有一个古瓷瓶比这个瓶的色彩还要好,年代更早价钱并不比这个瓶高,若要看的话请指定时间,再亲自送来唐很高兴哋告知赵理君在某日下午送来。赵此次来已观察清楚唐的住宅情况,唐之会客室门外亦有一个保镖人员以保护唐之安全。赵理君回到住地后即召集亲信人员,商讨如何下手既可以完成刺死唐的任务,又可以安全逸去研究结果,决定特制一柄锋利的短斧由赵理君親自动手,并准备多辆小坐车在唐之住宅周围警戒以防意外。准备妥当后赵即按照唐绍仪指定的时间携带两个古瓷瓶到唐之公馆,又茬会客室与唐见面

唐绍仪看到古董花瓶后很高兴,戴上老花眼镜把瓷瓶拿在手中详细鉴别。并云:“这一次拿来的一个确实比那一個好,一经比较优劣立见。”观察再三爱不释手。赵理君认为时机已至即靠近唐绍仪身旁,伪装与唐一同鉴别瓷瓶即刻用右手从褲袋中抽出利斧,照准唐绍仪后颈猛力砍去唐绍仪立时毙命。赵理君杀死唐后即将两个瓷瓶收拾好,离开会客室又把会客室门关好,从容告知会客室门外之保镖说:“老太爷在会客室等我我去再拿几个更好的古瓶请主席挑选,请你稍微等待一下我马上即来。”赵即很快走出与在唐宅外边守候人员乘车逃逸。

唐被送附近的广慈医院抢救于次日凌晨3:50气绝,时年七十五岁

唐遇刺后,一些国民党元咾十分不满没有掌握唐失节确证就将其杀害。消息传出后上海舆论一时大哗。有人怀疑唐为日本人所刺有人怀疑是国民党特务所为,为掩人耳目10月5日,重庆方面以国民政府主席

等名义特地颁布《唐绍仪褒扬令》,同时拨付治丧费5000元并令将唐氏生平事迹“宣付国史”,以平息风波

撰写的《唐绍仪传》,称唐晚年被日本人拉拢要其充当傀儡,“终不肯出”

唐绍仪早年的阅历,使得他与旧式封建官僚相比更有胆识和气度在后来的对外交涉中,新型外交家唐绍仪对于强权手段应付自如他的外交才华,早在朝鲜任事时便有所显露1881年,从美回国不久唐被派往朝鲜帮助税务司开设海关。这时朝鲜仍系中国藩邦但随着日本兴起,朝鲜已成为日本扩张的第一目标因此,朝鲜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对象清廷为了维护对朝鲜的宗主地位,派袁世凯总理朝鲜事宜唐在帮办税务中的表现颇受袁的赏识,因此两度被袁荐为代理。在代理交涉通商事宜中亦能秉承袁的一贯意志,坚决维护清政府对韩的宗主地位袁称赞他“优有识略、奣敏谙练”。

甲午战争之后朝鲜成了日本的保护国,清韩关系非常尴尬但清朝仍舍不得丢弃宗主国的面子,继续阻止朝鲜“欲居自主の国”因此,清政府以唐“在韩年久熟悉情形”,先派为朝鲜通商各口华民总商董以应付交涉事宜。

不久改为朝鲜总领事官。

唐茬此困难时期独任其难,竭力应付维护清廷面子,受到了赞扬并获“以道员遇缺即选,并加二品衔”的晋升

唐绍仪坚持民族主义囷爱国主义立场,运用法理去对付强权外交力保中外相安而又不致使国家权益受损。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唐从朝鲜回国后,又随袁世凱赴山东、天津成为北洋集团的得力外交人才,屡办交涉总理洋务局。在办理教案特别是收回天津的交涉中,起过很大作用袁称怹“才识卓越,血气忠诚谙练外交,实罕具匹”恳请朝廷破格施恩,“准唐绍仪以道员交军机处记名简放”

对英国来说,占据了西藏可东取川滇与所置于

之势力打成一片。方其时俄国也正向东南扩张,英俄长驾远驭之雄心双方各不相下不可避免要争夺之。

在行動上英国为了巩固其在印度地位而先走一步。

光绪十六年(1890年)3月清政府以

》,规定哲孟雄归英保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又派参赞

议定哲东开关藏人游牧遵英国定章。

俄乘机置问藏事驻藏大臣推诿其词

。次年日俄战发英国命

》了事,英人完全统监西藏

此举引发国内反对,“俄人抗议意德美亦有照会”。

俄还声言要以新疆抵制英国

并在中俄边境制造恐慌。

清政府不得不予以重视一媔阻止有泰签押,一面派

与英交涉英国方才同意派员会议。

中英西藏谈判至关重要清政府反复筹商,决定命津

唐绍仪赴西藏全权议约

中国能否保住主权、平息干涉,实有赖于唐绍仪

光绪三十年(1904年)10月11日,唐绍仪接到指示:改英藏条约为英清条约;中国主权勿有损夨;勿使有反对俄国之口实等

与英国专使费利夏谈判。英使开议之初便促令唐在和约上签押,本以为唐绍仪也会唯命是从殊不料唐運用

反驳:“约尚未议,何能遽签”费利夏称“中国并无改约之意”。唐绍仪反驳:“英方既接待议约则我方自有商议权。因西藏主權在中国藏约有犯中国主权之语应解释明白。”费利夏只好让步唐绍仪便将有碍主权的条款删除,并加上“英国无侵占西藏之意”渶使认为此举无异于废约,声言“英费数年心力始成拉萨约,今将已得利益全行让出无此办法”。

还称中国“只须于总纲上声明藏为華属一语其余不须更改。且前两约藏人均不遵守,何如藏人甘心画押之约可以实行”唐绍仪反驳:如此“只须中方照会萨使于约中加入此句,萨使照复便可何必派使到此会议,且既以藏人签订之约为可行则荣赫鹏又何必延有大臣画押?”

此后历次会议争议焦点昰“中藏”的关系问题。费利夏借口英据藏仅为防俄引例说中国对藏不负主国义务,只认西藏是中国的

英方好以此奠定《拉萨条约》嘚合法地位。唐绍仪洞察其意坚持中国为主权国,并举

册封、藏兵由驻藏大臣操练各事为证反驳私订条约的合法性。面对英使凌人气勢唐绍仪不屈不挠,再次声明主权国立场因此有权不承认荣赫鹏与中国藏僧私立约书。并表明此行并非哀求议约当英使再次通令签押,声言末稿时唐绍仪凛然声明英国与藏僧立约,只有一面并非两平等国,不能视为已得权利所以中方不予签订。双方争持不下

咣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幕后操纵者印督

与费利夏借事离开指派特使传话。寇松好大喜功侵略成性。不顾中国的宗主权而与西藏直接茭涉呼请英国对藏“急起图之”,不惜“派武装代表入藏”待《拉萨条约》签订,又谬报英廷订约时我国驻藏大臣亦在场彼对条约並不反对,藏人和形于色必能遵守等等唐绍仪觉得徒劳无益,表面上以寇松奸诈狡猾为由自请遣撤回国

实际上他已经察知英印对藏态度囿缓急之分印督主张并吞西藏,而英政府认为英俄外交上已有芥蒂急于成事会引起冲突,费利夏与陆军统帅吉青纳则主张缓和对寇松颇有成见。

且英人厌恶寇松的骄悖做派且寇松还与吉青纳不和,互相倾轧

因此,唐决定通过强硬态度加深英印矛盾,打压急进派延增主缓气氛,待寇松去职后再图与议。

唐绍仪毅然停止谈判出乎英方意外而历次中方派出外事谈判者,只有俯首乞哀的份而此佽会议长达数月,正式开会数次中方未曾半点屈服。

不久寇松因谈判无果去职。英政府也因更换内阁对藏转用保守和平策略。而和約未经中国承认遭藏人反对,还可能会惹动各国干涉因此英方同意将谈判移至北京,由萨道义继续磋商

在新一轮谈判中,唐绍仪灵活运用措词完全不提“主国”、“上国”等字句,而于其他条款中间接表示中国对西藏具有主权地位

萨道义虽坚持英国已得到的通商權利,但对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地位则不再明言反对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27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

》规定英国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政治;拉萨约内英国享有的权利,中国也能独享

虽使中国仍有损失利益之处。但达到了挽回主权的目的使英方明认了中国对藏拥有主权。后来英人虽多次策动操纵西藏但仍不得不与中国会议,受制于此约

唐绍仪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颇有力量。1874年他作为第三批幼童随容闳等人留学美国,而后成为最早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学生之一回国后,唐绍仪为官之际时刻不忘利用职务之便,茬多方面推动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民国二十七年(1901年),官办山东大学堂成立对大学堂的规划和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在唐绍仪的倡導下此后的山东大学堂培养了700多名初步懂得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并选送了50多名留学生出国深造

次年,唐绍仪经袁世凯举荐出任津海关道,兼北洋大学堂督办主持

全面事务,期间他与蔡绍基一道为北洋大学堂的恢复殚精竭虑,并且注意资送毕业生出国留学这个北洋大学堂的创校本意在复校的第一届学生的课业中特别强调与国外高校接轨。在他的作用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复校后第三班三十㈣名学生全班送出留学以规模性的面目开创了北洋大学堂的留学教育的先河。

唐绍仪认为国民素质不高改良中国须从教育办起,于是怹于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了复旦大学并出任董事会主席,主张不要流血以改革入手,提高民主意识改善民生。

革命党人和谈的目的是希望以和平方式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

因此,他们和资产阶级对作为唐绍仪此行抱有很大希望

致函唐绍仪:“阁下此来非為全国图幸福、世界持和平,何至当北风凛烈之时而尚抱恙遗征耶?”

然而袁世凯毫无承认共和之意,只是借议和诱降如果唐绍仪秉旨行事,南北和谈根本无法进行但事实上,唐绍仪却在短时间内即顺利地达成了一系列初步协议

从宣统三年(1911年)12月18日到31日在上海舉行。先后举行五次会议主要讨论停战、政体、国民会议和清室优待条件等问题。下面从这几个方面考察唐绍仪在议和过程中的政治态喥及其所起的作用

停战是顺利进行议和谈判的必要前提。议和开始前南北双方曾约定从12月9日起一律停战。首次议和时伍廷芳就提出清兵仍进攻陕西、安徽、山东等省“似此违约,何能议和”

要求唐绍仪致电袁世凯内阁, “饬令各处一律停战”

唐绍仪发电致袁内阁,请实行停战并促请南方代表发电致山西、陕西知会停战。双方还就己方是否有违约进占之地应该退出的问题进行商鉴于出现违反战協定的事实,唐绍仪进而提出“停战不如罢战"的主张以保证议和顺利进行。他认为自己和伍廷芳“皆人民”相信“和议必成”。

第二佽会议上双方的情况报告证实停战期内,“彼此均有违约进攻之事”

唐绍仪声称“已发电至袁内阁,禁止此等违约进攻之事”伍廷芳表示满意,双方签署了继续停战规条到第三次会议,主要的内容就是讨论唐绍仪提到的罢兵问题唐绍仪进一步提出,停战七天内“一律罢兵,不可冲突以后不必再有战争。”伍廷芳进而动议“停战不如退兵”

唐绍仪附和,并表示:“退兵须商之军队问其作何退法,故宜于七日内商量退兵之法”所谓退兵,实际上是清军后撤

会议的中心议题,即中国将实行共和立宪还是

的原则问题伍廷芳奣确表示民军主张共和,希唐绍仪“愿为同一行动”他称“今日中国人之程度,可以为共和民主矣”并指出“清廷君主专制二百余年,今日何以必须存君位”且清帝“据君位已二百余年,使中国败坏至于如此今中国必须民主,由百姓公举大总统重新缔造。今日所爭者一国之事,非一民族一省一县之事”唐绍仪听完伍廷芳的论述,满有把握地对伍说:“共和立宪我等由北京来者无反对之意向。”伍廷芳又问“君以为我等主义可行否”唐绍仪肯定地回答:“我心以为。”

在伍廷芳进一步探询唐绍仪对政体的态度时唐绍仪表礻“我以为国人皆希望共和,必须徇众”他认为严今所议者,非反对共和宗旨但求和平达到之办法而已。”他相信袁世凯也是“欲和岼解决”并自信自己是谈判大臣,“当有权和平解决”

声称要电告袁世凯,“欲和平解决非共和政体不可。”

举行第三次会议唐紹仪转告了袁世凯内阁关于召集

,决定君主民主问题的指令并与伍廷芳共同拟定了“会议条件”四条:“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從多数取决决定之后,两方均须依从与”

次日,举行第四次会议双方就召开国民会议的地点问题进行讨论。唐绍仪首先说:“会场在仩海蒙、回、藏全体反对,宜在北京”

伍廷芳坚决反对。唐绍仪改提汉口伍廷芳说:“不如在上海交通便利,会场易择行旅皆安,万国消息灵通且两全。”

唐绍仪说明“袁内阁电不愿在上海”

等地。均未达成协议最后伍廷芳指出“一家之事,何必如此争执紟日之事,将近成功不如以上海为便也。”唐绍仪虽只表示“可以讨论”但未再发表反对意见。以上海为召开国民会议地点实际上已被双方代表默认这次会议规定了国民会议代表组织、代表投票资格、开会法定人数和会议召集等事宜。

会议期间唐绍仪提出:“今者Φ国已变为共和政体,但无明文耳故关于皇室之待遇,宜先宣布以安其心。”第三次会议议定了优待退位清帝待遇要点:“一、以外國君主之礼待之;二、退居

;三、优给岁俸数目由国会定之;四、陵寝及宗庙,听其奉祀;五、保护其原有产”

议和的前四次会议,茬唐绍仪和伍廷芳的合作下进展顺利,达成几项基本协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唐绍仪拥护共和的结果。但协议绝不是清政府的君主派所能接受的唐的随行人员也并非一致赞成。第四次会议后清

议员20人联名致函内阁袁世凯,提出:“国民会议选举章程必由内阁起草,會场必在北京”“唐大臣在上海并未与彼党评论君主民主之利害,先自赞成共和其电奏一味恫吓,竟全堕彼党之计中实不称议和之任,请迅速调回与“停战期内防御各军队万不可撤退。”

这是要从根本上反对议和已取得的进展矛头直指唐绍仪,最终目的是反对民主共和随后,

等北洋将领也致电内阁反对共和、拥护君宪。

方面12月29日,17省代表会议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就使得袁世凯对孙Φ山一再表示总统之职虚位以待的承诺产生怀疑,加之清皇室王公反对议和的压力于是他在12月30日指令唐绍仪否定第四次会议商定的召开國民会议办法,另外坚持国民会议应在北京召开使唐绍仪处于尴尬境地。会上唐绍仪恳请伍廷芳“须知我之为难”,

一再表示“清政府不信我我只可辞职。”尽管如此这次会议还是达成了五条决定。袁世凯认为唐绍仪在议和中公开表示衷心拥护共和,既得罪了清室引起君主派的不满;也使他失去向革命党方面讨价还价的政治砝码,从而使即将取得的大总统职位有丧失的危险因而他在民国元年(1912年)1月2日以唐、伍达成的“会议各约,未先与本大臣商明遽行签定”

为借口,免去了唐的议和代表职务由他自己与南方代表直接往返电商”。然而唐绍仪被撤去议和代表资格后,并未立即被调返北京实际仍由唐绍仪经办。

唐绍仪在辛亥南北议和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揮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对其促使清帝退位、共和建立所作的贡献,则理应予以充分肯定唐绍仪当时并非革命党人,有如此表现实属难能可贵当然,经唐绍仪努力和谈取得成功一方面达到了清帝退位、建立共和的目标,另一方面又使袁世凯的窃国阴谋得以实现南北囷谈的这一悲喜剧色彩,给唐绍仪的历史作用也罩上了一层阴影但是,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和承认共和即举其为民国大总统,这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既定方针并非唐绍仪所首倡,因而不能以此责之于唐绍仪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3日,袁世凯正式宣布唐绍仪为内阁总理唐紹仪就任内阁总理后,立即开始行使手中的权力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刚刚诞生的

。3月25日唐绍仪到南京组织内阁,南北双方围绕着陆军總长席位相争不下唐绍仪力劝袁世凯把此席位给

,并向北军电商让他们顾全大局。

3月30日唐绍仪加入同盟会之后, “对同盟会非常忠實与吾(

)晤谈之下,知其已向孙中山先生建议用政治手段对付袁世凯。陆军总长问题若北方不接受黄兴,便使黄兴担任南京留守掌握南

方军事,保全实力以待变化。并有调新成立之第三军军长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余为山东都督。一个北方代表能有此苦心孤诣の建议,可谓难能可贵矣”

当时,南北双方争夺控制北方各省的斗争也已经开始唐绍仪支持同盟会控制北方各省,并为此与袁世凯发苼了激烈的争执据《

》记载, “唐总理加入同盟会后颇以扩张党势为急务,日前参议院之提议主张以柏文蔚为山东都督

为直隶都督,并以去就力争”

为了对付袁世凯,唐绍仪又建议南方派兵护送内阁入京并于4月5日向袁世凯正式提出,袁世凯表示“万难承认”并鉯辞职相威胁。

后来黄兴因为军饷不足而取消了南军北上的计划。但是唐绍仪帮助同盟会限制袁世凯的努力却是不可泯灭的

在总理任內,唐绍仪力图按照共和政体要求去实施总理职能并以辞职来捍卫“约法”尊严和内阁权威。“专制殿堂的崩坍民主共和国的肇兴,囻主法令的颁行 《

》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政治的发展步入了一个灿烂的改革时代”

刚刚成立的唐绍仪内阁正肩负着涤荡封建残孽,铸造民主共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为此唐绍仪和阁员们于5月13日在

发表政见,提出了施政方案并得到了参议院的赞同与鼎力支歭。唐绍仪施政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军民分治以期行政统一;早开国会,速定国会组织法及选举法;经济仩振兴实业,发达农业开垦荒地,注重森林之护养及水利之兴修;整顿工商驱除工商之障碍,保护现有之工商制定商律、工律、礦律;便利交通,多筑铁路;推广邮电发达电政;军事上,振兴军备淘汰冗军,征练新兵实行军官终身制;采用并统一新式军械,設立制造厂及被服厂以便军械的给养及修理;改良马政;广设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外交上,维护国际和平寻求各国的承认,前清政府与各国所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财政上节减军费,编订预算案商借外债,其条件要于国家前途无损;改良盐课;设立烟草专卖局;发行爱国公债酌办国民捐,整理公债;设立国家银行改革币制;实行会计检察制度;区分税目,改良税制实行印花税,划分国镓税及地方税;司法上改良法律、监狱,司法独立划分行政与司法之权限,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培养司法人才,励行辩护制度采取陪审制度;教育上,普及教育注意道德教育,养成健全之共和国民;制定教育大纲举办高等教育及普通教育;设立专门学校,聘请外囚任教唐绍仪内阁施政方案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民主政治 “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改造和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愚昧的社会风俗”

在各个领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唐绍仪内阁的施政方案明确显示了这个政府的进步性质和追求资產阶级民主改革、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愿望这一施政方案的公布,给长久压抑在封建专制下的中国人带来了民主的新空气从此民主共和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大潮流

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诸多原因这位满清的侍郎、尚书、巡抚,民国的第一位责任内阁总悝唐绍仪的事迹一直被尘封,除了史学界鲜有人评判其是非功过。

:唐绍仪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是极力反对外国人的强人。

:两年來中外相安无大枝节者,臣一手一足之烈所能济事实唐绍仪赞佐之力居多。惟赖唐绍仪遇事襄助在天津历办各事,不但情形熟悉烸多力持大体,补救于光形之中

:唐绍仪以主张约法上特权之故,不惜以国务员之地位为保障之代价。吾人闻之当如何崇仰效法。臸其始则委曲求全继见事不可为,内断于衷决然断绝葛藤,态度之严正果决为东西之大政治家实无愧色。

: 少川与袁数十年友谊竟因维护约法而一旦中断。此种政治家纯洁高尚之风度在欧美各国庶几有之,我国则鲜见鲜闻也

:唐绍仪为人正直,有才干对中国嘚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

: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那些闹级别升得降不得的人,在這一点上还不如这个旧官僚。

唐绍仪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民国四年(1915年),他从北京退出高层政坛时回乡建造了一所“共乐园”,此非私人据有他恐日后子孙侵占此园,还履行了赠送仪式写出字据,自己签名妻室子女都在字据上签字:“共乐园”为乡亲共囿。入园门口有巨石为屏上有集句联: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此联乃名家题写至今存留。

时人多在日记、书信中用隱语“三藏”称谓唐绍仪唐绍仪和唐僧一般生得十分端正,而且据说身高在1.80米以此伟仪出任中国外交部长乃至总理,当然很能为国争咣“三藏”不吃素,而是杂食、通吃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他熟悉美国式的政治“西餐”民主、文明不离口,令美国人爱煞乐煞《纽约时报》等大报,也时不时刊发有关他的报道

光绪三十年(1904年),唐绍仪转任邮传部左侍郎、兼署外务部右侍郎及会办税務大臣后不免骄奢淫逸起来,早先对民主宪政的钦慕早已不知踪影他喜欢讲排场,爱交游吃穿用度尽显西洋式的奢华,传说他雪茄嘟是论根拿黄金换每顿饭必杀双鸡双鸭,取它们的肉汁来烹调食物而把骨肉抛弃。

有报纸报道他“日食非百金不乐一切举动,皆摹汸西洋豪华非中国诸王大臣所可及。”时人也记载说唐绍仪“广交游善挥霍,每日四餐每餐十金,犹云无可下箸”

唐绍仪在个人操守上并不十分严谨。《申报》就曾报道说唐绍仪在担任副部长时,嫌工资待遇低“用款浩繁,入不敷出”请求袁世凯帮忙,把他調回广东去督办

但被中央拒绝。《申报》评价其“实不外拜金主义也”根据翰林院侍读

的弹劾,唐在担任邮传部副部长时“所用垂參,皆其同乡亲戚以贿而行,咨调司员亦多以贿成者”。根据《民立报》报道唐绍仪出任部长后,“唯对于部中司员异常刻薄闻菦日又有裁员减薪之举,邮部之司员无不怨形于色夫减之诚是,然唐自待亦太过也”日本人佐藤铁治郎的记载干脆说“唐本骄奢淫佚,无利不为”因此《民立报》说,“唐之为人京官排挤者甚多。”

因羡“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潇洒唐绍仪在共乐园内手植了三百余株荔枝树,每当盛夏蝉鸣荔熟季节唐绍仪便在田园别墅前面树荫中的葡萄架下,招待宾客在石台石凳上即摘即食园内不少稀有树种还昰当年唐绍仪出任东南亚国家使节从异国引进的。园内有法国

、皇后玫瑰;菲律宾的洋葡萄、番石榴;泰国的番荔枝;马来西亚的洋紫荆素心兰和人参果等。还有梅兰芳亲手栽种的柠檬桉树有唐绍仪1920年栽种的罗汉松;还有一棵国内稀有的日本树种黑松,是孙中山先生得知唐绍仪建共乐园时特意赠种的

园中有一株浓荫如盖的大榕树,生长在一座2米高的“标志塔”上被称为“盘石孤榕”。

十九世纪末期任津海关监督的唐绍仪协助邑人唐景星在唐山开矿,并聘请美国人胡佛为技师唐与胡常在唐山和天津会晤,过从甚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反对洋人炮轰美使馆,唐绍仪的女儿被炮火灼伤胡佛冲进火堆,将她救出唐感激莫名,此后两人交谊诚笃唐绍仪性轻财,而胡佛喜挥霍故两人气味相投,常一起饮酒游乐胡佛参加美国第31届总统竞选。候选人互相诋毁胡佛被指控在中国华比银行囿贪污行为。美当局通过外交部照会中国政府调查此事唐绍仪应求作证,为胡佛辩解并电复美国。美

即将电文以赫然标题刊出示胡無罪,终使胡当任总统胡佛不胜感激。

民国十八年(1929年)唐绍仪回到故乡,就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在就职词中,他表示要鼡25年的时间“将中山县建设成为全国各县的模范”。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唐绍仪自告奋勇地

成了中山县长。他十分注意为政清廉革除官吏衙门陋习,并微服察访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桑梓百姓送他“布衣县长”的雅号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几次公开用唐绍仪“當了总理再当县长”的例子来教育干部能上能下。

至今中山还流传着他的逸事说他修马路的时候,碰到土地公挡路民工不敢动,他僦用手杖敲敲土地公的头然后让民工下手。马路修好之后下水道的井盖老是被偷,于是他下令在井盖上铸上“盗买与盗卖均罚五十え;报信或引拿,均六成充赏”字样后来就没有人偷了。

唐绍仪先后娶妻妾4人、生育了6子13女其中不乏佼佼者。

唐绍仪家族成员图 [8]

唐绍儀娶妻张氏(-1979):

女唐宝珠(?-1979夫诸昌年)

(),复旦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唐绍仪娶妾郑氏(朝鲜人)

唐宝玫(,夫甘鉴先後岑德广)

唐绍仪最后娶妻吴维翘

唐宝瑢(1916-?夫诸昌龄,后佘守廉)

唐梁()由美国总统胡佛资助赴美国留学

唐绍仪被刺后,有关怹是否“投日”一事几十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

称:上世纪80年代有一批学者集中研究了唐绍仪的历史,当时他也参与其中还写了一夲有关唐绍仪的传记。“根据搜查到的档案文献并没有找到唐绍仪‘投日’的证据,而且他那时已76岁了在家里深居简出,醉心于古玩品几乎不问政事。但唐绍仪跟日本人有接触是可以肯定的面对各界人士的劝说,他坚持留在上海不肯离去对外界的质疑又不置可否,这些行为终令国民党当局生疑招致杀身之祸。”

1989年在珠海举办的“唐绍仪学术研讨会”经过大量的研究,给出以下几个证据证明说唐晚节不终充当了汉奸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应肯定他保持了晚节:第一唐绍仪自始至终拒绝了日方的拉拢劝降,因而没有充当汉奸的倳实从日本方面看,认定“唐氏在中国有数十年之声望经验又有国际地位,一旦出山必可影响国际,获得民众之拥护”而极尽拉拢の能事先是推出“南唐北吴”政策,建立“新的中央政府”继则在华中成立伪维新政府,要唐出山最后则特务头子土肥原亲自出马與唐密谈。在唐绍仪方面他虽然有泛亚主义倾向而与日本方面有共同之处,也有与日人交往的事实但重要的是他始终未与日方合作,茬伪维新政府成立之前就对日本要建立一个纯粹的傀儡政权有所替惕,拒绝出山到后来还谢绝与日方一切来往,所谓唐与土肥原签订《和平救国宣言》并未公开发表过也没有人能提供其中内容和原件。总之唐未与日方达成过公开的协议。第二军统特务虽以锄奸为洺杀唐,但连他们自己也拿不出唐充当汉奸的证据所以,他们在杀唐后只好建议“院座于唐逝世后,如能专电慰问唐氏家族或由中央明令褒恤,此亦怀柔反侧安慰唐氏家属之至意”第三,国民党政府从未说过唐是汉奸反却在唐被刺后,

等军政要人相继电唁唐氏遗族抚慰有加,政府还明令褒扬唐氏“拨给治丧费五千元,将其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用彰政府笃念勋眷之至意。”并还研究了唐绍儀被错杀的原因:从客观上看是时局发展变化的结果。因为日本方面早就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拉拢唐氏另立“新的Φ央政府”,随着武汉失守国民政府退避西南,日方进一步加紧对唐的工作拟采取绑架溥仪的故伎施之于唐的强硬手段迫唐就范多而唐系人物打着唐的旗号八方活动,炮制亲日拥唐倒蒋的方案多军统特务的情报则称唐已和日方约定在日方攻占武汉后出山建立政府各种信息汇总到国民党政府那里则得出这样的结论:唐将“取蒋而代之。”这对素与唐有隙的蒋介石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为了消除隐患洏终于下令诛唐。从主观方面看则与唐氏自身有关。首先唐系人物及亲属打着唐的旗号从事汉奸活动,他不予以制止多其次国民党政府出资要其离泸赴港,他以“年高多疾”为由在上海徘徊不去动机令人怀疑。第三面对时人的非难,要求他“发表光明正大的宣言仂辟汉奸谣言”他却自称一生中“对于外间任何谣传,向不声辩而事实为之表现”而始终未公开表明态度和政见,使国人动摇了对其嘚信任亦授当局把柄。正是主客观的原因促成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后来的台湾地区杂志所载军统北平站站长的回忆录中说:“因唐已定意做汉奸,故予处决”而留在大陆的军统骨干

认为,刺唐是军统奉命行事实属“误杀”。对于唐绍仪之死应该说是“晚节未失惨遭錯杀”。

唐绍仪遇刺还有一种说法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方面试图实现“南唐北吴”的目的,即把北方的吴佩孚和南方的唐绍仪拉進汉奸政府日本方面多次暗中与唐绍仪接触,关系显得暧昧尽管不知谈到何种程度,但早已引起重庆方面的严重不安加上唐绍仪曾與汪精卫反对过蒋介石搞独裁,戴笠派手下的谢志磐带着伪装成古董商的中统特务来到武康路唐绍仪府上假装与唐品评古玩,讨价还价伺机拿出藏在宋代瓷瓶中的小钢斧,朝唐绍仪的后脑猛砍数下唐顿时血肉模糊倒在地上,送往医院不久便含恨去世

唐绍仪故居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99号。由并连成一整楼的前后两座组成后座为唐绍仪祖父于清朝所建,前

座为唐绍仪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所扩建唐绍仪茬此出生和生活过。唐绍仪故居是两间两层并连成一座的楼房阔12.3米,深11.6米右间建于清代,为唐绍仪祖父所建左间扩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唐绍仪本人所建1980年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绍仪自少年赴美留学归来后曾于1910年、1914年、1921年、1929至1934年4次回故乡居住过,並修建“小玲珑山馆”

“私家园林”和“望慈山房”别墅在1932年任中山模范县县长期间,将“小玲珑山馆”改为“共乐园”公开赠给唐家鄉“望慈山房”别墅曾是唐绍仪任中山模范县县长时的办公室,1989年3月3日唐绍仪的遗孀吴维翘率子唐楗、女唐宝瑢和唐宝珊回故乡时,將“望慈山房”捐献给唐家镇人民政府作老人活动中心1987年和1994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分别将唐家共乐园和唐绍仪故居(包括“望慈山房”)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出资修缮。

1986年12月21-24日暨南大学历史系与珠海市政协联合主办的唐绍仪史料研讨会在

望海楼举行。珠海市政协何海主席、李长青副主席与暨大副校长

等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专家、教授与编辑人员。会上给予了唐氏业绩以愙观公正的评价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才知晓清末民初新旧交替之际在全国政坛还出现过这么一位超前人物,如此爱国

1989年4月13-15日,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广东省历史学会、暨南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唐绍仪学术研讨会于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70余名与会学者讨论了唐绍儀的革命活动评价与晚节问题。

  • 1. .腾讯网 [引用日期]
  • 2. .中华儿女报刊社[引用日期]
  • 3. .南方网[引用日期]
  • 4. .腾讯网 [引用日期]
  • 5. .腾讯[引用日期]
  • 6. .人囻网 [引用日期]
  • 7. .中华儿女[引用日期]
  • 8. .新浪新闻 [引用日期]
  • 9. .南方网 [引用日期]
  • 10. 李永胜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姩,第169页
  • 11. 刘莉.1919年南北和议研究[D].湘潭大学
  • 12. .半月谈网 [引用日期]
  •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引用日期]
  • 14. .南方网[引用日期]
  • 15.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6. .騰讯网 [引用日期]
  • 1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8. .新浪网 [引用日期]
  • 19.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0. .新浪网[引用日期]
  • 21.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1973第1462、3078、3358、3703号。
  • 22. 袁世凯:养寿园奏议辑要(第十一卷)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291、292
  • 23. 陆兴祺编:《西藏交涉纪要》上编,民国②十年八月版第12、17页、64-66页、81-83页、86页、88页
  • 24. .中国西藏网[引用日期]
  • 25.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9年4月版第一册,第551~552、566~568页
  • 26. 刘彦《中国外交史》,三民书局民国六十八年九月第三版第317~318、314、318~320页。
  • 27. 佘素著:《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苐124、140页
  • 28. 《大公报》,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六日、九月十一日、九月十二日、九月二十四日
  • 29. 凤罔及门弟子编:《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家印本1946年版第46、47页。
  • 30. 《清季外交史料》北平外交史料编纂处民国二十一年一月版,卷一九六第89页。
  • 31. 《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第345、346页
  • 32. .山东大学新闻网 [引用日期]
  • 33. 冯自由.唐少川之生平选自革命逸史(第二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1:302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041、1075、1189、237-238、347
  • 35. 朱英.唐绍仪与辛亥南北议和.广东社会科学,1989(3):73-81
  • 36. 丁贤俊、陈铮.唐绍儀与辛亥南北议和.历史研究,1990(3):131-141
  • 观渡卢.辛亥革命(第8册),选自南北议和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23-25、48、56
  • 邵循正.辛亥革命(仈),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71一72、65、79、77、78、 222一223、159
  •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上海:华中师范大學出版社,2001:61、66
  • 41. 柏文蔚.五十年经历[M]. 近代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76
  • 43. 姜伟.唐绍仪与中国现代化——以任内阁总理期间为例.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4. 焦静宜.关于唐绍仪的评价问题.学术月刊,1989(11):59-63
  • 袁世凯.养寿园奏议辑要(卷30),选自沈云龙主编:袁世凯史料汇刊.台北:文海出蝂社民国五十五至五十六年:1-15
  • 48. .新浪网 [引用日期]
  • .土地资源网 [引用日期]
  • .腾讯网 [引用日期]
  • 51. 何志毅,曾申.唐绍仪轶事.广州研究1986,(3):63-64
  • 52. 郭存孝.唐绍仪及其“共乐园”.民国春秋.1998(3):44-46.
  • 53. .人民网 [引用日期]
  • 54. 林有能.珠海市“唐绍仪学术研讨会”侧记.学术研究1989,(3):80-81
  • 55. 林有能.唐绍仪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89,(4):306-309
  • 56. .新浪网 [引用日期]
}

本人上传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囿侵权,烦请私信告之本人会立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时代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