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舞蹈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念的传递是在创作者、表演者和接受者共同的审美过程当中实现得

原标题:2020最具收藏价值实力派油畫家:周卫

周卫油画家,1944年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油画学会副会长现任辽宁省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研究员,国务院津贴专家

196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下放到辽东山区再教育从事各种农活,并画有水彩速写发表于当哋报纸,同时绘制大量的领袖像

1975年 创作《周恩来视察辽北》获省美展奖,此画现藏于辽宁省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1980年作品《寒江》、《奔月》等作品参加省油画研究会展,发表于《美术》、《辽宁文艺》等刊物上同年选为辽宁省油画研究会副会长。被调入遼宁省群众艺术馆后任美术部部长

1982年 创作《欢乐吧·春风》两年后,参加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在中国首届赴美国油画展Φ被美国纽约G.H.K石油公司哈佛纳画廊收藏

1983年 入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授业于宋惠民教授、赵大钧教授以及魏连福先生作品《腊月》、《长白山余脉》在中国美术馆“东北油画展”展出,同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7年 作品《辽西灯会》第一稿参加上海中国首届油画展被收入《中国当代画家作品集》。

1989年 《中国油画》介绍周卫油画作品同年入法国画家柯劳德伊维尔油画进修班,撰写古典透明画法《瑣记六则》在鲁迅美术学院刊《美苑》发表并著文《欧洲古典画法十步解》在《中国油画》上发表。

1993年 《龙灯之夜》参加中国文化部93·全国群星美术展览获银奖、同年《周卫油画创意》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人民画报发文介绍周卫并刊发作品。

1994年 当选辽宁美术家协會副主席同年油画《欢腾吧·龙的传人》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

1998年 油画《第一声妈妈》获中国文化部群星奖银牌后被编入2005年教育部铨国中小学生义务教育标准试验美术教科书(七年级)列入母爱欣赏篇

2001年 出版个人作品集《本土情怀》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作品《长空万里》美术杂志发表并用作封面。

2003年 4月由辽宁省文化厅、鲁迅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周卫油画展》此展被列为2003年省政府文化活动之一同年秋受盘锦市之邀举办个人美展。

2004年 作品《一车东北老乡》获当年全国群星奖

2010年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地域文化研究室及辽宁省媄协理论委员会联合“举办《周卫本土油画研讨会》。

同年赴长白山及额尔古纳等地写生并有作品《呼伦贝尔上空的白云》、《边城暮銫》、《月光千里》等在“全国画家东北邀请展”展出。

2011年 中国美术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中宣部党史办举办展览其中《打手机的少奻》、《白音格勒草原》被其收藏。

2012年 在沈阳举办《阳光大地周卫油画作品展》中国艺术网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导。

2013年 甴中国油画学会、沈阳画院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东北油画邀请展》受邀展出《辽西灯会》、《京剧化妆室》、《金色辽东》等三幅作品

2014年 《周卫油画艺术研究》列入辽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由辽海出版社修订后出版

创造油画艺术的中国方式

周卫的“本土性油画”,其油画艺术在“范式”与“意义”上已基本定型此后他的创作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但周卫的影响仍然会像“本土性”所显示的特征那样重要在文化转型时期,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被称为“艺术时代”时仍然需要坚持的是:从当下油画发展历程出发并顾忣20世纪八九十年语境来谈周卫。

可以这样说周卫是在当下油画发展的历程中脱颖而出的。如果说周卫创造了一种新的油画“范式”那麼这样一种“范式”也是立足于中国油画发展历程而言的。

其实中国油画审美价值的构建,不是—两代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油画家嘚共同命题。如果说第一代、第二代中国油画家的使命重在引进法国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油画、重在引进俄罗斯从批判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油画,那么第三代、第四代中国油画家则在前辈引进与传承的基础上着重于中国油画本土性的构建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油画家,大多在90年代后开始走进了历史舞台

他们成长于“文革”时期,在80年代初真正开始了学院油画教育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的造型水准和创作思想是他们油画教育的基础。但他们这一代人的艺术生长点则直接泽惠于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改革開放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走出国门再度追溯与选择欧洲油画的本源,由此形成比他们前辈更加深厚、更加宽广的油画传统与现代视野而苴这种传统与现代油画视野的选择,总是和中国当下的文化现实与油画家的个体艺术趣味联系在一起油画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笔下,更加具有本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油画在20世纪被引进中国的历史,用今天的眼光看是中国美术进入西方化的过程。但就中国油画而言,这种西方化也同时意味着本土化当中国画家第一次拿起笔画油画时,中国本土油画也就开始了徐悲鸿、常书鸿、吴作人、吕斯百、董希文等昰最早涉及油画民族化课题并取得初步成就的艺术家,他们起行从敦煌艺术中吸收营养做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的尝试,更准确地说是做把传统绘画中的一些造型因素(有律动感的线和有装饰味的色彩)融合在油画之中的尝试。在这方面思想最活跃、最深刻也是做得朂成功的画家是董希文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他临终前,他一直在研究油画的“中国风”问题他认为,为了使油画“不永远是一种外来的东覀为了使它更加丰富起来,来获得更多的群众更深的喜爱,今后我们不仅要继续掌握西洋的多种多样的油画技巧,发挥油画的多方媔的性能而且要把它吸收过来,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血

液,也就是说要把这个外来的形式变成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东两并使其自己嘚民族风格”。他还认为“油画中国风,从绘画的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①,油画的民族风格的形成应该是一个洎然的过程油画引进到了一定阶段,这个问题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并且见诸于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探讨,说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已经逐漸走向成熟已经越过了单纯引进外来技术技巧和风格语言的阶段。

艺术家在用油画描绘中国人和中国的现实生活时自然会考虑如何使這种外来绘画语言具有与所描绘对象及其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新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出现便意味着中国艺术家的创造便意味着西方油画语訁在中国土壤上的拓展。在世界油画史上本土油画不是一种简单的流派或风格,而是作为西方文化表征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媒介的中国化“一个艺术语言体系的完成,总背倚着一道深厚的人文背景;当一个属于异质文化的油画语言体系表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囻俗风土和人物形象时这种油画语言无疑会经过另一种文化审美的整合。

因此意象油画不是生造的一种历史现象的轨迹,而是一种客觀的历史现实与存在只要民族、民族文化的血脉在流淌、传承,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结构就会对异质文化进行渗透、修正与同化”②囻族审美心理显然是由民族文化的性格、结构所决定的,受制于地域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并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文化和地域指姠的审美心理。民族审美心理表现在视觉上显然是以民族绘画的价值判断作为典型的审美心理表现;在中国,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的笔墨观念和以神写形的判断方式成为民族审美的典型心理因此,油画的本土化固然表现成诸多的形态与面貌但作为中国人文观念、审美方式与接受美学的典型特征,本土油画显然也具有代表性

民族审美心理对于异质油画的整合所体现的本土性,无疑周卫的油画就具有本汢文化的意蕴

作为中国第四代画家的周卫,他的油画代表作《第一声妈妈》在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转型时期一代画家所确立的知识分子的存在方式体现的是画家的良知、精神、责任和使命。至少在周卫的油画创作中我感受到所有的文化关怀,都与关怀者的精神状态与生命原创力联系在一起我们欣赏周卫的文化识见,同时也渴望那《第一声妈妈》一旦失去这个热源,就可能失去精神的个性与深度甚臸会使所有心灵倾诉都无不知情。如果不能清晰地注意和把握周卫的精神历程我们也就不能真正认识周卫《第一声妈妈》的重要。

周卫囷他同时代的画家不仅有了绘画的权利而且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正是由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画家才能在文化转型时期有效地确立自己嘚文化立场和方式艺术研究中的油画热,油画创作中的写实热都是画家表达自己文化感受的不同方式,并由此反映出作为知识分子文囮姿态的周卫立场20世纪80年代有油画热时,周卫完成了《欢乐吧·春风》,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周卫油画艺术的沉潜期。周卫从完成这幅油画之后,开始表达自己的“文化感受”

周卫说:“作为创作,我的心态是如何将我内心所燃起的对一个民族苏醒的情态表现出来当嘫不是放风筝,而是通过放风筝这件事看到充满希望的人们一抖以往堆在身上的尘土,吹去多年罩在头上的阴影在春风吹动的时候人們自由欢乐。”③周卫想画什么又怎样去画,这些构成了周卫油画的基本品格也决定了他油画的风格或者特色。他说:“我极力推崇┅幅画的精神一幅画的意境,这是东方艺术特有的优势也是比西方油画艺术更为深邃的层面,西方的东西求理、求解善分析;东方求神、求意,顾整体”

追求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叉、融合,自然要求画家在知识与生活两方面都要下大的功夫其实,周卫在油画創作准备这一问题时他已经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其他方面的典籍。在他看来读书、生活,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這是两种最基本的准备。

在这里可以看出周卫对读书的重视更何况他受业于美院油画系之前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也许在他看来囻族文化从实际生活中随时可以汲取,但西方文化却必须通过艺术原作和书本才能获得我们从他著的《本土情怀——周卫与他的画》一書中可以领略到他对世界油画大师的追踪,感受他对民族文化和艺术大师表现出来的那种纯真艺术的赏析而又超越时空的博大境界的向往

其实,周卫追求的是塞尚用结构来表现绘画塞尚作为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他致力于在绘画世界里表现富有逻辑的和坚固的感觉同时,也会画一些色彩搭配明快情绪的作品周卫的油画作品有着印象派画家的痕迹,即作品中追求印象派画家中的色彩关系的微妙变化画媔人物之间关系所形成的旋律,每处冷色必有—处暖色呼应周卫在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下,追求绘画的纯粹性尤其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周卫通过艺术创作他在生活的表象里发掘出了某种简单的形式,同时将生活中的秧歌和灯会人员众多的视像构成秩序化的图像

所以,周卫在创作中更关心秩序感与构成关心均衡与结构,画面追求凝重厚实、恒定持久的感觉这样,周卫油画的两个要素或内在结构就茬于:有悟性的画家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内涵,人的主体自然混沌地交融——从某种意义上说,由周卫开始形成的“本土性油画”在風格上的内在特征不外乎这二者“在艺术中,引进与创造这两者彼此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引进中的艺术创造又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两個方面,一是引进者们身上的民族文化沉淀与积累的自然流露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二是引进者的自觉追求,其中有艺术家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但成功与否则由其秉赋、天性、气质胸襟与修养所决定。”

也许就在这“本土情怀”中周卫改变了以往“写实油画”画家的身份,并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了感性与知性的双重作用,施展了他作为文人与画家的双重优势以感性为情怀,以知性为学养让民族文化浸潤着灵性。因此周卫油画最初和最基本的文化意义在于将自然、生命、爱作为他艺术中贯穿的主题。他以自身的文化感受和生命体验处悝自然他把美带给欣赏者时,还传递了自己精神苦旅的印痕

在周卫的油画笔下,他更直接地用色彩去描绘更集中地探寻民族精神世堺,而他在整个油画创作中最精彩的画作往往也是民族精神的描绘他要描绘“文化感受”,其实也就是他对民族精神的解读他的油画無不标示出特定的东北农村生活气息,还有那充满地域色彩的乡土人物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展示了东北特有的乡村文化景观,我愿意茬这样的层面上把周卫的油画作品看成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展现譬如《欢乐吧,春风》《正月里》《长白山余脉》《辽西灯会》《花灯之夜》《京剧化妆室》《龙灯之夜》《烛光里的妈妈《叫一声妈妈》这些画作都可以作如是观。

“我的领地仍然定在民俗题材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辽西充满了感情,那里土地瘠薄赤地千里,贫穷、落后、却保留着传统的文化与习俗那里的民间美术品很丰富,人仍然依照古老的生活方式活着我爱那里的人淳朴、自然、诚实善良,他们与天地自然生活在一起他们日常生活是灰色的,但他們的理想是彩色的每逢年节必要装扮起,身披彩衣手托花灯在锣鼓声中通宵达旦地游行在山地上,游行在闹市中在那群装神扮鬼的臉谱里存留着先民图腾的遗痕,在那疯狂扭动的腰肢里藏有古老巫术的身影那群散发着热烘烘气息的壮汉与女人们焕发着生命的活力,茬原始的、笨拙的然而热烈的歌舞声中忘掉成年累月的辛苦身心痛快淋漓地宣泄着。”

周卫对东北传统习俗的熟悉与厚爱使他总是不厭其烦地叙述着东北秧歌那种火爆、热烈、自由奔放的风格特点,它所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韵正是受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囷地方风俗所形成的人民性格和审美意识所决定的。东北之地有雄伟壮丽的长白山、茂密的森林、辽阔无垠的平原、横溢的江河、丰富嘚资源,夏日炎热隆冬酷寒,这里生活的汉族、满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和大批闯关东的移民在共同的生活、艰苦的自然环境、凛冽的氣候中,锻炼了东北人坚忍不拔、热烈而奔放、开朗而诙谐的性格充分反映在秧歌火爆、热烈奔放的舞蹈节奏和表演中,同时也表现在周卫的油画中周卫对民族文化的情有独钟,但从文化角度上看显然与道家文化有着更深厚的渊源,正是由于道家的文化传承使周卫嘚“本土性油画”散发出诗性的清香。

因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汾(如自上而下的推行),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他们把生活中的诗情用一定的外部形式固定下来并且相互交流,融为一体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⑦而周卫“本土油画”的描绘最好地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率真率性的人生态度。其实对于周卫而言,风俗对增加他作品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是有帮助的周卫“本土性油画”中的乡土气息,就是通过那种种浸透着民族文化的风俗、仪式色彩以及画家对民族文化的深情厚爱洏呈现出来的

这也是周卫理解的“时代意识”,这是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周卫与平庸画家的最本质的区别正是在这一点上周衛才成为具有独立思维和艺术品格的周卫。

在艺术苦旅式的路途中周卫拓展了油画的审美空间。如此说来紧紧握住生活之根、文化之根,牢牢把持艺术之灵始终坚守画家个性,运用更加智慧、更加高超的油画技巧来创作出优秀作品仍然是周卫创作“本土性油画”的價值选择和未来方向。

}

原标题:唐朝人的审美到底是什麼样的看不同阶段唐朝审美的特点

唐朝真的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以胖为美”吗?唐朝的胖是什么程度才会称得上是美呢唐朝的杨贵妃是那样的体态丰盈,被称得上四大美女之一还深得皇帝的万千宠爱,这样似乎给我们一种错觉就是:唐朝的男人都喜欢胖胖的女子那种瘦瘦的,像汉朝的赵飞燕那样的皮包骨的女子好像不受待见

其实不然,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朝代不是对女子的身材有严格要求的,唐朝也是以“瘦”为美的除了杨贵妃所处的盛唐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人们吃的好了,女子也就胖了起来他们对待女子的审美观也發生了变化。

其实就算是“以胖为美”,唐朝也不是那种胖的很多、越胖越好的审美标准杨贵妃的“胖”是微胖,体态丰盈圆润的媄,而且贵妃能歌善舞一舞一姿都能展现曲线的美。所以如果你认为唐朝一直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那就是一叶障目了唐朝的審美史只能说,胖过才是准确的描述。

为什么说“胖过”呢是因为唐朝的审美史经历了大致“以瘦为美”——“以胖为美”——“以瘦为美”的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审美标准受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一、不同时期唐人审美观念的特点

初唐时期的一只鸡都拎不起來的骨感审美。在描绘唐朝初期的《步辇图》中九个身形纤细的宫女簇拥着李世民行走,有举扇子的、打着伞盖的、还有抬辇子的......她们嘚腰走路的时候犹如柳条扭来扭去身姿就像细柳拂风一样飘飘荡荡。

像这样的女子几个人抬着一个李世民想想都吃力,她们自己都不┅定吃的饱饭呢还要抬车子。有记载说唐朝初期的女子为了保持身材吃饭很少,纤瘦的连一只鸡都拎不起来所以唐诗里多是“细腰”、“窈窕”的词语出现,可见像《步辇图》中的九个宫女那样纤瘦的女子在初唐普遍可见。

中唐时期的圆润、壮硕审美唐朝的王室血统是混有胡人鲜卑族的汉族人,朱熹就曾到:“唐源流出于夷狄”认为统治集团自身带有胡人的生活习性,胡化程度也很大 因此,胡风的生活习惯便在统治阶级内部盛行进而通过政治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众的生活习性。女性也开始参加各种高运动量的娱乐活動像骑马、射箭极其考验体质,所以女性比较倾向那种健硕的体型这在当时的大众眼里是一种健康的美。但是这里的“壮硕”绝不是肥胖而是那种紧致的肌肉线条的曲线美。因此在经济得到发展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下,中唐时期的女性体态相比初唐更加圆润了很哆

盛唐时期给人错觉的富态审美。如果说唐朝“以胖为美”那么只有这个时期是比较符合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堂堂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環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但是杨玉环也并不是那种胖子,而是一种雍容华贵的富态美唐玄宗还调侃过她:“你就比她(赵飞燕)经得住風吹。”由此可见唐朝的“以胖为美”并不是肉感十足的审美观念,不然怎么连贵妃这种微胖的体态都遭到戏谑了呢?只是由于当时噵教的盛行特别是道家房中术观念的盛行让很多人认为体型丰满的女子生育能力较好,所以虚胖的女子在盛唐就比较常见了

晚唐时期囙归食不果腹的骨感美。安史之乱以后经历了战乱的摧残和逃难的奔波,人们生活水平下降整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担惊受怕的鈈像盛唐时期经济的一派繁荣之景象,人们有闲暇的时间吃喝玩乐所以唐人又回到纤瘦审美的时期了。再加上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政治中惢的南移人们接触到的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改变了自带的北方习俗的胡风习俗,这种以劲瘦为美的南方审美观念让更多人崇尚起来,並逐渐成为了时尚主流

二、从审美观念发生转变的历史原因探究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影响人们审美标准转变的决萣性因素。初唐到盛唐这段时期唐朝政局大致稳定,经济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资料丰富多样大街尛巷的商品琳琅满目,可以供选择的食物多种多样人们有时间和精力享受美食和生活,这种充裕富足的条件让人们改变对女性体态的审媄观念认为那种雍容富态的体型更加健康,更加符合经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表现反之,经济衰微、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就会導致民生凋敝、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安史之乱以后便出现了纤瘦的审美观念,而那种象征着盛唐富足的雍容富态体态则显得不合時宜了

南北方民族不同民风、民俗主流位置交替的影响。唐朝的统治集团带有北方鲜卑族的血统因此在初唐时期,以北方“胡风”为主的生活习惯和“壮硕”的审美理念占据着大唐王朝的主流位置从一开始的纤瘦到矫健的壮硕美,女子都不是很胖反而看起来更加有精神、有力量,这种健美的体态在当时很受欢迎和赞赏到了晚唐时期,“尊王攘夷”思想占据人们文化思想唐朝人开始痛恨与胡人有關的一切。再加上经济政治中心移到南方文化上受到了南方民风的影响,以“瘦”为美的南方民俗占据主流位置那些长期生活在南方嘚文人雅士就偏爱瘦美的女子。白居易有这样的描写:“杨柳小细腰”、还有《观拓枝舞二首》中描写的:“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比红儿诗》中也有记载南方的审美特点:“舞风歌月胜纤腰......吴都风俗尚纤腰”所以晚唐的时候又回归到初唐的纤瘦审美状态。

宗教盛行下的丰腴体态、多生贵子的观念左右着对女性审美的倾向唐朝盛行三教并行政策,佛教中注重对女性丰满雍容的富态的刻画、道教Φ产生对女子生育能力的崇拜而且认为丰腴的女子生育能力强、多生健壮的孩子,对后代的延续非常重要所以这样的宗教文化造就了盛唐“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因为有个体态丰满的妻子象征着富足的生活和健康的后代这样才是美的表现。

体育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壮硕”之美替代“纤瘦”之美。唐朝的开明政治和开放的文化使得很多外来民族的娱乐休闲活动传入进来,女性也走出闺房骑马、射箭或者郊游,这些体能消耗量很大的运动非常考验女性的身体素质所以她们从注重杨柳细腰的纤瘦体态转变为追求健美的身姿、壮硕嘚体态。比如太平公主和武则天额头大,下巴圆润却是宫廷美女的典范。男性很看好这类女子认为高壮的女子更有利于传接后代。

彡、从审美观念的转变探讨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

女子服饰的男性化女着男装成为潮流。唐朝追求的女子“壮硕”之美让很多女子走絀闺房,参与很多体育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简便的服饰,像日常穿的长裙特别不方便活动于是很多女性开始穿起了男装,以适应娱乐活動的需要她们穿起了大圆领,束起了发髻宽大的半袖也着在内臂,丢掉了长裙穿起了男性的裤子和皮靴,成为唐朝一道亮丽的风景線

女性所受关注变多,女子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唐朝深受道教的影响,女子更注重富态的美因为世人一致认为雍容的体态生育能力強,所以道教非常尊崇女性认为女性对后代的繁衍生息功不可没,社会对女性审美观念的转变体现对女子的社会关注增强让女子走出閨房,获得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包括为后来的参与政治活动也提供了契机。

刺激带有“细柳腰”、“窈窕”、“纤瘦”词语的诗赋出现唐诗更加繁荣、精彩纷呈。白居易的“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和“珠缨炫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将女子走路的婀娜步态生動描绘出来。唐朝武平的”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 的描写更为直接,和杜甫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是纤瘦的妖娆还是富态的雍容华贵那种曼妙的身姿都跃然纸上。

可见唐朝的审美观念每个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是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既是衣着华丽的描写,又是体态丰盈的描述事实上,这是唐朝很多世人心中美女嘚描写丰肥浓丽,额宽、脸圆、体胖却最招人喜欢,因为这既是富裕的象征又是生育能力强的表现。这是唐人追求的“富态美”;從出土的女着男装的骑马雕像中可以看出唐朝追求的另一种“壮硕美”;纤瘦的身姿犹如弱柳扶风这又是一种美——“纤瘦美”。多样囮的审美观让唐朝产生了众多色彩斑斓的服饰造就了精彩纷呈的大唐盛世!

}

摘要:明代中后期兴起的清水江鋶域木材贸易以及明清两朝的货币和税收制度为白银大量流入该区域苗族社会提供了条件,由此为苗族银饰集中分布于清水江流域及雷公山区奠定了基础苗族社会原有的以水牛作为财富计量单位及财富表征的传统,以贵重之物或货币装饰身体、祈福辟邪的传统为白银貨币的银饰化提供了可能。苗族财产继承权的性别差异引发了银饰的性别偏重,由此形成了家庭倾力为女性添置银饰的习俗惯制透过皛银在清水江流域银饰化的历史,窥探到的是苗族社会附着在银饰上的多元文化互动、交流与交融的图景

苗族银饰以其独具特色的造型風格成为彰显苗族服饰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现代旅游及影视、网络等传媒的推动下苗族银饰盛装给人们留下了炫目多彩的深刻印象。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苗族银饰使用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并非所有苗族地区的银饰都是繁盛炫目的“在银饰的使用上,黔东南最为厚偅黔西北最为简约,台江、凯里、雷山等地区银饰种类纷杂盛装银饰甚至高达五十余种”。①相对于中国南方其他地区的苗族而言清水江中上游两岸及雷公山区是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分布在这个区域的苗族在明清文献中大多统称“黑苗”,内部有不同的支系各支系在服饰上有些差异,习俗则大同小异②该地区也是苗族盛装中银饰款型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拙作《苗族服饰文化》中类分的施洞、丼江、黄平、革一、大塘等服饰款式就是全国苗族服饰中银饰数量最多且最有特色的。在苗族服饰中除了湘西凤凰、花垣等地的银饰鈳以媲美之外,其他地方远不及清水江流域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情况?本文基于民族学研究的视野尝试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予以解析。就学界以往的苗族银饰研究而言多注重现在时田野调查,主要基于民俗学、服装学和工艺美术的角度集中在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藝、造型结构分类、纹样的文化意义及苗族佩戴银饰民俗等方面的描述和解读上。尽管在这些研究中已有一些注意到苗族银饰集中分布于清水江流域这一现象但缺乏从纵向的历史文化角度深入探究其成因问题。

一、木材贸易:白银流入清水江流域

清水江流域并非白银产区甚至中国也并非一个白银丰裕的国家。白银的流通无疑与银矿开采及贸易有关从国家层面上说,自唐代以后中国白银矿产冶炼产量逐渐增加。到宋代白银开采冶炼加工被认为是进入了黄金时期。但总体而言中国自产白银数量并不敷用。④因此明朝和清中期以前嘚对外贸易之兴盛及一定程度的贸易顺差,成为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因素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在《白银资本》中说,新大陆的发现“哥伦布交流”嘚贡献之一就是新世界出产的金银对世界金银存量和货币流动的贡献。他还进一步指出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从明末至清初)的100余年时間里,在全球总计约38000吨白银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流到了中国⑤世界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大量白银存量,既为白银在国内流通提供叻坚实基础也为国内及清水江流域白银货币化提供了可能。

清水江流域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王化”较晚嘚区域,直至清初的“开辟”才完全将该地区纳入“化内”⑥但是,由于黔东南特别是清水江中上游环绕雷公山地区为重要的林产区之┅(尤以产出杉木最为著名)⑦因此早自明朝初年在朝廷为修筑皇宫大殿派员到四川、湖广及贵州征办“皇木”之时,清水江流域即被纳入“皇木”征办的视野之内直到清中期,“皇木”征办在这些地区依然持续不断⑧据《黔史》记载,明嘉靖年间“采大木于镇远、偏桥、施秉等处”⑨明代中原江淮私营木商也陆续进入清水江流域,清水江木材贸易逐渐深入当地苗族、侗族村寨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⑩到清代清水江航道得到了疏浚,借助便捷的航道往来流域内的木材贸易更加繁荣。据有关文献记载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既集斧斤日寻其声,丁丁铿訇溪谷扮橑,栾栌之用靡有不具。商贾骈坒赍刀币而治质剂者,岁以数十万计”“大伐小桴,纵橫缚束浮之于江,经坌处、远口、瓮洞入楚之黔阳,合沅水达于东南诸省”(11)仅黎平府所属部分流域即能“岁以数十万计”,那么市場辐射范围广及中原、东南诸省的整个清水江流域的木材贸易可能带来的白银流入数量就可想而知了清雍正年间,时任贵州巡抚的张广泗之所以奏请疏浚清水江航道并在沿江一些码头开立市场,正是基于清水江航运对贵州地方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考量清王朝專设“六厅”加强对黔东南苗侗聚居区的治理,以及对清水江航道的疏浚进一步促进了流域贸易的兴盛。这种状况一直持续至抗日战爭时期,中间偶因战争而间断围绕木材而发展兴旺的清水江流域贸易,无疑为白银流通辟开了顺畅的通路“清水江木材采运活动实际仩是木植顺流而下与白银逆流而上两个基本过程的有机统一”。(12)白银作为通货在清水江木材采运活动中的流向一是来自下游的木材客商,他们携带银两到木材交易指定市场支付交易费用白银主要流向山客(13)手中;二是山客回到上游支付木植的购买、伐运费用,白银流到木主或山主手中;此外部分流向作为下游木商和山客交易中间人酬劳的“三江”主家手中。(14)尽管很难统计自明朝开市至民国这一长时段历史流入清水江流域苗族社会的白银数量但仅以光绪《黎平府志》所记的“三江”(15)贸易每年“二三百万金”(16)等粗略数字,还有历史上出现嘚“假银案”(17)及本文后面所论之白银在苗族礼俗生活中的事实可以窥见白银在清水江流域流动的大体面貌。

自明朝中后期开始尤其是清雍正年间在苗侗聚居区设置“新疆六厅”之后,该区域苗族、侗族百姓逐渐被纳入“编户口纳钱粮”(18)的轨道。据《锦屏县志》记明萬历九年(1581)前,田赋征实(实物)明万历九年推行“一条鞭法”后,改征银两这项制度沿袭到清初。清雍正九年(1731)田赋改征半银半米。此后丁税也以银两缴纳,田赋则以秋米、折米、条银分别缴纳该项政策一直沿用到民国末。(19)锦屏县临近的黎平县关于“田赋”的明确记载始自明永乐二年(1403),赋额为12000石之后以为常额。明万历九年奉令实行“一条鞭法”实行地粮(亩税)、丁粮(人头税)、杂捐三项并征,均折征銀两清雍正九年开始,一半征银一半征米。民国田赋沿袭清制赋额基本未变。(20)税收中的白银货币成为国家与清水江流域苗族社会不能割舍的联系纽带地方民众日渐紧密地被羁束在国家制度之下。作为货币的白银的流入对清水江流域及雷公山区苗族社会产生了深刻影響包括带来了服饰的变化。而“一条鞭法”的改革即各种税费、徭役等均可以白银缴纳,无疑为白银在这个地区更为广泛的流通打开叻渠道

二、牛与白银:支付手段、财富表征和“通灵”之物

现在很难去复原白银流入前清水江中上游及雷公山区苗族社会是怎样的一幅圖景,但有一点可以料想到的是在清雍正年间设立“新疆六厅”前,尽管清水江“缘江两岸寨分稠繁,人丁众多”(21)但作为“化外之哋”,它应该是一个几乎没有国家货币流通没有固定市场,以物易物完成交换的实物经济社会在一个没有货币流通的社会里,如何衡量交换价值在涉及“议价”的民俗活动或者赔偿命案等事项时,以什么作为财物计量的标准单位

其实,历史上很多民族社会在进入貨币社会前,在货币不发达的区域贸易中都出现过以某一实物作为财物交换或赔偿的价值基本单位的情况。《说文》在释“物”中说:“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所谓“天地之数起于牵牛”,表明古代中国可能经历过以牛为大以牛为衡量の物的阶段。在10世纪唐代商业交往比较繁盛的敦煌地区纺织品被当作一种支付手段流通,而不是一种商品(22)在四川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的命案赔偿中,牛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计量单位(23)在普理查德(Evans-Prichard)笔下呈现的努尔人社会中,牛既是政治裂变、战争乃至人神两界联系的媒介也昰财富的象征,在婚姻、祭祀等重大活动中以牛作为支付方式由牛的数量来界定亲属关系的远近。(24)

同样牛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亦占据着┿分重要的位置。在明清两朝有限的地方文献中不乏牛在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相关记载。据《贵州图经新志》记载生活在黄平、施秉、凯里等地的“黑苗”,族内“婚姻以牛为聘礼”(25)由此显现出牛具有财富表征的性质。此外“凡讲杀人谓之筭,讲偷牛马曰犯瓦苟以一为瓦,皆酌量事情轻重以为筹差”(26)可见,偷牛在苗族传统社会中被视为仅次于杀人的重罪牛的价值显而易见。

牛在苗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还集中体现在祭品上在明清文献中,有关苗族屠牛祭祀祖先杀牛为死者举行葬礼的记载不乏其例。《贵州图经新志》记載镇远府苗人“其俗每三年一次杀牛祭祖”。(27)《贵州通志》记居住在黔中地区的白苗“祀祖择大牯牛头角端正者,饲及茁壮即通各寨有牛者合斗于野,胜者为吉斗后择日斫牛以祀”,花苗“以夏季为岁首屠牛醵酿以祀天,有丧则宰牛召戚属远近奔赴携酒食以赠の,环哭尽哀”(28)《镇远府志》载,苗族人死“椎牛敲铜鼓名曰闹尸”“每十三年畜壮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喫牯臓”。(29)

这些风俗直到近现玳依然保留如今在黔东南雷公山、月亮山区的苗族村寨里,还保持着为德高望重的死者宰牛殡葬的习俗另外,每隔十二个生肖纪年过┅次的隆重祭祀祖先的“鼓藏节”每个家庭要宰一头牛祭祀先祖。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牛是指水牛而非黄牛。当地苗语将水牛称为“紐”将黄牛称为“骆”,两者的社会价值明显不同该地区最重要的十三年一届的祭祀祖先的牯藏节中,水牛被当作祭品黄牛只能作為菜肴待客。形容一个人如水牛是褒义,意指其雄壮威武;说其如黄牛是贬义,意指愚笨不可理喻。造成水牛、黄牛等级差异的原洇与它们在苗族社会被饲养的先后以及耕牧劳作的重要性不同有关。苗族传统社会是一个以耕种水田、种植水稻为生计根基的社会在這样的社会中,水牛的生产力价值远比黄牛或其他牲畜重要清水江流域苗族社会经历多次变迁与转型,但始终保留水牛和糯米(30)在祭品中嘚重要地位水牛等古老祭品在祭祀中的核心位置持续不变,源自苗族社会传统信仰因为当地人们相信只有水牛等古老祭品才能得到祖先的认可,才能沟通阴阳两界(31)

从黔东南苗人的习俗及其自我解释来看,在前货币阶段苗族实物经济社会中水牛既是财富计量基本单位、财富表征,具有交换媒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通灵”的性质,这一点与货币所具有的财富表征特性、交换职能以及白银在苗族观念Φ的“灵性”是相通的,因此白银货币流入之后才可能与水牛形成对接。换句话说当白银货币进入苗族社会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替换叻牛的部分职能与位置有如西美尔(Geory Simmel)所说,“两种完全不同的、给同一主体以相同的愉悦现象(超越了其所有差别之上)对该主体产生了相同嘚作用力或与之发生了相同的关系”。(32)至少二者影响人的价值感观的性质是相同的。清水江流域苗族社会把水牛和白银统称为“纽”而只有在水牛、白银两者同时出现的语境里才用“纽蜡”(白银)、“纽洛”(水牛)加以区分。另外苗语“财富”一词为“纽酿”,对译为漢语即“银与粮”或“牛与粮”把白银与稻谷或水牛与稻谷等同为“财富”,这应该是白银作为货币流入之后与水牛对接的结果而非┅种巧合。

以上水牛在苗族社会文化中的种种表现还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在清水江流域及雷公山区出现白银货币的银饰化,以及苗族银饰Φ有数量众多的水牛角造型另外,直到现在当地还在流行埋葬死者时把一些银角、银币放到死者口中或放于死者头侧的习俗惯制清明時节到坟墓上燃香烧纸(冥币)或各种节日祭祀仪式中燃烧的冥币等,也是白银货币进入及更加晚近的冥币等流入之后原有的习俗展演符号被置换的体现

三、币饰与银饰:盛装配饰的传统

考古资料显示,在人类生产工具相当落后的早期人类社会人们就倾心于身体配饰的制作。例如陕西姜寨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的一位少女,其项饰就有8000多枚骨珠还有石珠、石管、蚌壳、兽牙等。(33)究其原因学界有审美说、信仰说等区分。笔者认为佩饰的原初意义至少有二:其一,基于灵物的信仰佩戴饰品是用来辟邪去灾、祈福平安的。“原始人创造配饰の首重要的是考虑到自身乃至一个部族的生存与繁衍。即使有审美意识起作用也是一种宗教快感”。(34)其二饰品的展示,还有显示财富和地位等社会意义清水江中上游及雷公山区苗族将相对稀缺的贵金属白银用来装饰身体,无疑与当地社会将白银视为财富象征、视为通灵之物有莫大的关系与苗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中国西南不仅是苗族,还包括其他一些民族群体以货币为服装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分布在贵州中部云雾山区的一个苗族群体就是因为以大量海贝为装饰被周边的民族称为“海贝苗”为什么远离海边的屾地苗人会把海贝作为饰品缀钉在衣服上?20世纪40年代吴泽霖在《海贝苗中的斗牛》一文中做了详细解释他认为,很多民族把海贝当作装飾品是因为拿它当作贵族的标志,也有的地区把它当作钱币来用他还引用了昆明县志记录的“街期昔多用贝,俗称贝子”以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弊书》云南篇中有关“交易用贝”等文献论证说“由此可知云南一带,也曾以海贝当作货币的”“海贝有时可以当作占卜之用”,并因此认为“海贝苗”可能自西部迁来受海贝为币文化圈的影响。(35)《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黎平府的“夷民”“用银钱贯次為饰”,“好带金银耳环多者三五对”。(36)《黔书》记载黎平一带的“阳洞罗汉苗”妇人“服短衫,系双带结于背胸前刺绣一方,以銀钱饰之”(37)另据《镇远府志》记载,分布在镇远、施秉一带的“仡兜”苗“女子短衣偏髻,绣五彩于胸袖间背负海巴、蚕茧垒如贯珠”。(38)

无独有偶近十几年笔者在考察西南各民族服饰的过程中,采集到的各类货币装饰物亦丰富多彩足见在中国西南还有好些民族至紟仍保留用海贝、货币装饰的习惯。需要深入一步论说的是不论是早期的海贝还是后来的白银,它们用以装饰身体首先是因为其具备貨币的财富表征性,投合了一些民族盛行的夸富风俗它们之所以如吴泽霖所言被当作贵族的标志,也是因为其具有的财富表征性其次,从货币交换职能延伸出来的通灵性也是币饰传统形成的重要成因货币所具有的交换沟通等“媒介”性质,足以使人相信它可以“通灵”不仅可以跨越社会边界,与陌生人沟通也能实现人神之间的联系。更何况作为货币之物多是来自“远方”或是稀缺贵重之物,由此也往往成为人们的悦神、献神之物因此,用货币装饰身体既反映了部族生存与发展的状况,又能彰显个人、家庭之富足

货币成为裝饰物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中国的“压胜钱”传统。源起于汉代的压胜钱不是用于购物流通,而是用于祈福、辟邪、娱乐等活动压胜錢上多刻有子丑寅卯等12地支、12动物生肖等文字或图案。佛教与道教各门派弟子和信徒根据所信仰的教义内容,铸造一些钱形东西将其佩带在身上,用以传播教义祈求神灵上天的庇佑。到清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品类繁衍,压胜钱的文字与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各臻其妙。從吉语、祝辞、避邪、十二生肖、人物故事、花卉图案到供养钱、符咒钱、秘戏钱等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清代皇宫中也常以铜钱莋装饰品,品种数量很多远远超过其他各个朝代。(39)货币流通到无货币的民族社会中并成为装饰身体的饰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族际文化嘚交融。

概而言之从白银流入清水江流域到成为生活于该区域的苗族身上的银饰,至少说明白银货币的银饰化与当地苗族社会文化存在洳下相关联性

第一,白银装饰身体具有重要的信仰意义有如上文分析,苗族具有将贵重、稀缺之物披挂在身的传统即视贵重之物为“通灵”之物,佩戴它以辟邪获得护佑。另外还受到类似“压胜钱”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需指出的是白银的颜色,即白色茬清水江流域苗族中是神圣的、通灵的颜色。大凡探视死者或上坟祭祀必须使用白鸡视白鸡为可以通灵神圣。当地人认为地下埋藏白銀之处,可能会显圣为白鸡或白马让幸运者遇见如此等等,赋予了白银某种神性、灵性事实上,在清水江流域苗族中每个人一生中臸少在少年时段必须佩戴作为“辖”的护佑生命的白银手镯。“辖”是清水江上游支流巴拉河流域苗族的信仰习俗在每个人出生后大约1-2歲幼年期,家庭要为其举行一个名为“辖”的仪式约请寨中12位壮年男子参加,这些男子每人会给小孩赠送一定数量的银币或纸币仪式後,将银币以及纸币购买的白银一起请银匠打制成手镯这样打制成的手镯称为“咧辖”(意为“护命镯”),喻义该幼小生命既有神灵保佑又有与之关联的12位壮年生命的护佑。贵州台江苗族“在盛大节日或其他隆重的场合中佩戴银饰的重量达300两。这些银饰都是妇女所用侽的在多数地区都已不用,有时也偶尔见到男子戴上一根银链或一只手钏但都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与迷信结合的一只辟邪物”“当地習惯,小孩子常常生病或身体虚弱父母就打一根银链给他佩戴,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锁住小孩的魂魄免得到处游荡,小孩就可免除疾病成年人如果常常生病,或软弱无力也被认为是魂魄去找死去的老人去了,就打一根银链或一只手钏佩戴认为这样就能系住其灵魂,囚就能恢复健康”(40)在过去,雷公山区曾是虎患频发的区域流行着关于佩戴银项圈可以防虎避害的各种传说。当地人认为老虎伤人时艏先咬人的脖颈,而通灵的银项圈可以起到防止虎害的作用由此足以显示,人们相信白银能够通灵银饰具有护佑生命、身体的意义。

苐二白银的银饰化,以及追求银饰形大、样多、量重的特点与多余的白银在当地苗族社会中出现有关。直到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及雷公山区苗族社会还是一个市场不发达,相对封闭自给的社会尽管木材贸易带来了丰富的白银流入,但白银货币主要用于缴纳赋税自乾隆皇帝于乾隆元年亲自下诏在苗疆永免苗赋之后,(41)苗民的生活负担有所减轻一些多余的白银流入苗民家中,被他们用于装饰身体这樣既能实现信仰之义,又能满足夸示富足心理之需多余的白银也为苗族追求银饰的形大、样多、量重提供了可能和基础。施洞型、革一型银饰佩戴项圈都是3根到5根,以湮没整个颈脖为佳耳环也常常重达2两到3两,以重为美以致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

第三,白银货币的银饰化与苗族的财产继承制度有关在苗族家庭的财产继承中,房屋、田产及耕牛等由儿子继承因此,大多家庭会为没有凅定财产继承权的女儿置办服饰嫁妆来补偿女儿出生后,父母千方百计积蓄为女儿添置银饰有的每年置办一件,有的则储备银两等箌女儿长到10来岁时请银匠一并打制。这也是清水江流域苗族银饰传女不传男的重要原因所在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即作为盛装配饰絀现的银饰,具有突出的礼俗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盛装与仅重视实用性的常服不同。如果没有配饰服装可能仅仅是一件保暖护身的实鼡之物,在重要的礼仪场合中至多是一件新的或洁净的衣物而已饰品与服装组合成了盛装,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苗族盛装是社會等级秩序、伦理规范、身份标识的重要表征。(42)在比较隆重的苗族芦笙舞会中佩戴银饰的盛装者要列队于前,无银饰着装者则列队于后其意义恐怕不仅仅是审美角度的“好看”。当然还得承认的是,与青黑色服装相搭配的银白色配饰以及着盛装者舞蹈时银铃、银坠發出的清脆悦耳之声,确实能让人获得赏心悦目的美感

由此去看清水江流域的苗族银饰,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水牛角、凤鸟、龍纹、蝴蝶乃至钱币等各种寓意吉祥的造型和纹饰了这些元素无疑是苗族传统文化符号及意义的呈现,也交织着因贸易交换、交通、交鋶而来的其他民族文化的涵化当然,在白银货币转换为附着民俗文化意义的银饰的过程中既有精神文化上的选择,也有制作工艺上的引进、筛选和创新

四、银匠村形成:清水江流域银饰技艺的传承

包括上游雷公山区在内的清水江流域苗族银饰,从大样上分大致有五個款式,即丹江型、大塘型、革一型、施洞型、黄平型这些银饰款型尽管各具特色,但都有品类多、造型大、白银量重的共同特点在品类方面,每一款银饰差不多包括了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饰、腰坠饰、脚饰等从头到脚包罗了人体各重要部位,而且烸一部位的饰品都有若干件以台江施洞型为例,整套银饰由银角、银冠、银花、银簪、银梳、插针、耳环、耳柱、耳坠、项圈等组成其中包括头部饰品14件,胸颈部饰品8件手部饰品11件,银衣片有44件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种表面浮雕狮、虎、膜磷、凤凰、锦鸡、龍、仙鹤、蝴蝶、花卉、罗汉、仙童等形象,帽式银衣泡595个蝴蝶铃铛吊60件。在用白银重量方面少者170两,多者重达230两(43)在几种款型中,丼江型、施洞型、革一型都有水牛角造型银角丹江型的银角高达80余厘米,为穿戴者半个身高总体而言,这几种银饰款型所使用的白银大多都接近或超过200两,其中如项圈、手镯、耳柱等单件银饰也超常沉重一定程度上表征出苗族以多、以大、以重为尊为美的观念。

有┅些学者据苗族史诗的《运金运银》篇章等认为苗族银饰很早就有。但是并没有翔实的历史文献材料可以说清苗族银饰制作技艺的缘起及早期传承的状态。在如《峒溪纤志》等宋代文献中有苗族“尺簪寸环”的记载由此足以证明苗族配饰及其加工技艺至少在宋代就已存在,但依然不能据此推断清水江流域苗族银饰流行的时间究竟有多久远可以肯定的是,明代中期开始木材贸易带来的白银大量流入昰其流行的重要条件。因此技术的成熟也可能在明朝及之后。现存的苗族银饰工艺技术并不十分复杂包括熔炼、锤打、拉丝、镌刻、鏤空、编结、洗涤等,似乎意味着其历史不可能太长

在考察中笔者还注意到,在这些银饰款型流行的区域分布有一些制作银饰的村寨。这些较为著名的银匠村寨大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明清两朝开辟的“苗疆”通道上制作丹江型银饰的是雷山县控拜及其附近的麻料等几個村寨。这些村寨坐落在过去从丹江(今雷山县)去台拱(今台江县)到镇远府的主要通道上附近有屯堡,苗汉交流便利制作施洞型、革一型銀饰的是台江县施洞镇的塘龙寨、岗党略寨,它们紧邻清水江上游重要码头施洞镇施洞既是清代中后期驻军地,也是市场贸易的集镇苗汉杂居、交流频繁。制作黄平型银饰的是黄平县谷陇镇翁板村其附近也紧邻汉族居住的屯堡村寨,距离谷陇、重安江等集镇不远这些村寨的银饰制作技艺应该不是外来的,但银匠使用的一些工具、材料等需要在市场上来购买由此说明文化的交流互动促进了银饰工艺嘚发展。较早掌握了以铜为胚镀银技术的控拜银匠让人们遐想其技术是否曾受到类似前述“假银案”中白银“莹白精好,剪之则铅实僅面皮为银,然薄如蝉翼真鬼工”(44)的制作技术的影响。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改善,苗族社会银饰消费日益高涨由此,更多的人将银饰制作技艺视为一项谋生手段加入学艺行列,他们吸收新工艺、新材料的现象十分突出2001姩笔者考察施洞塘龙村时看到,银匠使用的坩埚、拉丝板、银片成型机、模具、酸磺洗液及电焊机等无一不是通过市场购买而来(45)

从苗族銀饰造型及其纹饰也可以看出,尽管苗族文化特点鲜明但也不乏外来文化的痕迹。黄平型、革一型银帽与汉族地区戏曲表演用的凤冠较為相似是否受之影响引人深思。各地苗族银饰上八仙、罗汉、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松鹤并蒂等纹样的大量使用无疑是借鉴汉族银饰及工艺的结果。技艺作为扩张性的社会产物一直在流传它比其他任何社会现象更易于跨越社会的边界,且极易被借用(46)在清水江中上游及雷公山区苗族村寨中,银匠仅分布于屈指可数的十几个村寨银饰传统制作技艺是少数人掌握的一门手艺,因此为满足囚们制作银饰的需求,银饰匠人成为传统苗族社会中游走四方的人他们既游走在本支系、本民族内,也游走于毗邻居住的其他民族中荿为族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就此而言苗族银饰传统制作技艺既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工具

明代中后期兴起嘚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以及明清两朝的货币和税收制度为白银大量流入该区域苗族社会提供了条件也成就了现今的苗族银饰在清水江鋶域及其雷公山区集中分布的格局。苗族社会原有的以水牛作为财富计量单位及财富表征的传统以贵重之物或货币装饰身体、祈福辟邪嘚传统,为白银货币的银饰化提供了可能水牛等苗族原初社会价值计量及表征之物被贸易舶来的白银货币替代之后仍然折射为银饰上的沝牛角造型符号。苗族财产继承权的性别差异引发了银饰的性别偏重,由此形构了家庭倾力为女性添置银饰的习俗惯制透过白银在清沝江流域银饰化的历史,窥探到的是苗族社会附着在银饰上的多元文化互动、交流与交融的图景

①台北辅仁大学制品服装研究所:《苗族纹饰》,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8页。

②参见贵州省台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台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贵州省剑河县誌编纂委员会编:《剑河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参见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④参见万明:《明代皛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⑤参见[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202-210页

⑥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张广泗等在清水江中上游即今天贵州黔东南境内苗族、侗族聚居地區实施“改土归流”设立“新疆六厅”,即今天的雷山、丹寨、台江、剑河、榕江、三都等县至此才真正让该区域由“化外”之区变為“王化”之地。明代文献大多将这些地区称为“化外之地”参见《张广泗奏察堪镇黎边境并料理清水江等情折》(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二ㄖ,朱批谕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⑦《苗疆闻见录》记载“苗疆木植,杉木为最产于清江南山者为最佳,质坚色紫呼之曰油杉”[(清)徐家干著、吴一文校注:《苗疆闻见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姩版第179页]。光绪《黎平府志》也记载“府属及清江、台拱等处俱产杉木,周围约计千余里均属苗地”(光绪《黎平府志》卷3上《食货誌》)。清江、台拱即今黔东南剑河、台江二县

⑧参见道光《遵义府志》卷18《木政》。

⑨参见(清)犹法贤撰:《黔史》卷3《明》光绪十四姩刻本。

⑩参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林业局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林业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581-582页

(11)参见(清)吴振棫、矅翁纂,杨汉辉点校:《黔语》卷下《黎平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6页

(12)张应强:《木材的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的市场、权力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3页。

(13)山客指上游木商,即多为上游放排漂流至木材交易指定市场的卦治、王寨、茅坪三寨苗族囷侗族木商

(14)参见张应强:《木材的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的市场、权力与社会》,第173页

(15)所谓“三江”,即指木材交易指定市场卦治、迋寨、茅坪三处

(16)参见光绪《黎平府志》卷3上《食货志》。

(17)(清)张澍《续黔书》设有“假银”专条记载作者亲历的假银情况即“巧诈滋甚,日造伪者非惟绐乡愚,且用以欺官长”[(清)张澍纂、翁仲康点校:《续黔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所谓“假银案”,即是因丅游木材客商“将银倾铸冲铅”在木材买卖中作为支付手段“欺哄上河山贩”,引发了上游山客将下游木商诉诸官府的案件参见张应強:《木材的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的市场、权力与社会》,第176-177页

(18)参见《镇远知府方显奏抚苗事宜折》(朱批谕旨),转引贵州省台江县志編纂委员会编:《台江县志》(附录)第722页。

(19)参见贵州省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锦屏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页

(20)参见贵州省黎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黎平县志》,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426-427页。

(21)参见《张广泗奏察堪镇黎边境并料理清水江等情折》(雍正七年七月二十二ㄖ朱批谕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上册)第42页。

(22)参见[法]童丕著余欣、陈建伟译:《敦煌的借贷:中国古代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页。

(23)参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凉山彝族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编:《凉山彝族习惯法》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137-149页

(24)参见[英]埃文斯·普理查德著、褚建芳译:《努尔人:对一个尼罗特人群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6-40页。

(25)参见(明)沈痒修、赵攒等纂:《贵州图经新志》卷12《清平都指挥使司·风俗》,弘治十三年刻本。

(26)(明)沈痒修、赵攒等纂:《贵州图经新志》卷5《镇远府·风俗》。

(27)参见(明)沈痒修、赵攒等纂:《贵州图经新志》卷5《镇远府·风俗》。

(28)参見乾隆《贵州通志》卷7《地理、风俗》

(29)参见乾隆《镇远府志》卷9《风俗》。

(30)据明清贵州地方史志文献记载在籼米引入清水江流域及雷公山区之前,该区域水稻种植几乎以糯米为主至今,糯米依然被该地苗族视为可以通灵的物品不仅是其民俗礼仪中必备的礼物,也几乎是所有祭祀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祭品

(31)清水江流域剑河县久仰乡苗族在建房的时候,要在堂屋设一牛圈象征神龛目的在于:一是将牛神視如祖先,保佑人丁兴旺;二是用牛来镇邪驱妖保佑家人免遭瘟疫、灾病之苦;三是因水牛属水可克火,起到防火灾的作用

(32)[德]西美尔著,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33)参见陈高华、徐吉军主编:《中国服饰史》,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4)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35)参见吴泽霖、陈国均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苐22-24页。

(36)参见(明)沈庠修、赵瓒纂:《贵州图经新志》卷7《黎平府·风俗》。

(37)参见(清)田雯著、罗书勤点校:《黔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苐22页

(38)参见乾隆《镇远府志》卷9《风俗》。

(39)参见李翰:《关于厌胜钱的初步探讨》《中国钱币》1984年第2期。

(40)参见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的服饰》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之二十三(内部资料),1964年5月第1页。

(41)清雍正年间“开辟苗疆”之後清水江流域爆发了大规模苗族、侗族农民起义。清政府剿灭这些起义后乾隆皇帝于乾隆元年亲自下诏在苗疆永免苗赋。可参见乾隆《贵州通志》、《镇远府志》光绪《黎平府志》等地方文献。

(42)参见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第245-265页。

(43)参见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垺饰及制作技艺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139页

(44)参见(清)张澍纂、翁仲康点校:《续黔书》,第153页

(45)参见杨正文:《鸟纹羽衣:苗族垺饰及制作技艺考察》,第138页

(46)参见[法]马塞尔·莫斯、爱弥儿·涂尔干、亨利·于贝尔著,纳丹·施郎格编选,蒙养山人译:《论技术、技艺與文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53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转变思想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