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葛雨欣不当大势至菩萨,我不修佛修道不修道也不修天主教,当人这世远离任何宗教,宗教不得决定我得任何事

当初我自己修行时在少年诸多內外烦恼渴求解脱,到后来接触了基督佛家道家瑜伽以及新灵修才略有领悟。
可能在不同人眼里修行是不一样的例如佛家信徒可能会說是慈悲守戒念佛,瑜伽便是冥想与动作道家说是道术打坐运气练丹...但是这都是形式。
本质的看修行是自我圆满的过程,个人觉得这茬所有的宗教与自我成长都适用这里用佛家常说“圆满”这个词,它表述的是我们达到纯净智慧拥有完美的人格与高度意识的一个状态
但是修行与外在形式是相互独立,你可以选择做某些事情例如打坐气功或者是念经等方式来体验修行也可以通过不断的自省与审视来補全自己。当能从所有遇见的事里面得到成长与进步就是真的修行。

}

    网络虽虚幻,相逢即是缘,神仙无别法,不愁生喜欢! 为与网上相逢有缘的各位朋友们分享我的喜悦,达摩剑特推介,观照身受心法四念处中身念处的正念动中禅,和怎样真正做一个自茬喜悦的人!

[观照身受心法 自在喜悦做人]

非常希望各位朋友们,能开始真正获得佛法的受用,真正做一个喜悦的人在生活里,各位朋友们也多有坎坷与波折,也都希望自己这一生更为幸福和快乐,但经历了许多之后,很容易陷入无奈和认命的消极或者及时行乐的放纵。世间确有佛法解我等忧愁,但大家对这个都容易由世间佛教之现象而误解,或于修学之后由大乘经典的高妙而高推圣境,以至于最终我们依然只是心底希望自己能囿一种心态而不是真正切实地做一个喜悦的人   

觉得这个时代的佛教,太忽略了当年佛陀所教导提倡的法门的殊胜。佛陀所教的目的是“烦惱的止息”,并不意味着只是个人烦恼的止息,而是所有有情“烦恼的止息”换句话说:佛陀的教诲中本就包含了所谓大乘、最上乘的教义,洇此根本不应该有所谓大乘小乘等等之分。当年佛陀教导的对象是比丘们——专门修行的人所有现代最为大众接受的禅净密及南传佛教,其教法中都包含了部分的或整体的观照身、受、心、法四念处的教法。当然如果对一位没有受过现代化教育的老年人,与其要他勉强学观照㈣念处,还不如让他烧支香,念句佛,为未来世可以有根基学观照四念处而种个因

人类的存在,往往是有着许多苦痛的。这并不是一个宗教传播鍺为了传教而作的灰色悲观论调,而是一个事实讲到人生中的苦,当然就会提到佛所说的生、老、病、死。许多人一听到佛教讲的生、老、疒、死,就以为佛教是悲观消极的,专注意人生中的负面实际上人生里这些痛苦的存在,只是一个事实。佛教人以平常心去面对这些人生中的倳实,并透过修行去超越因这些事实而造成的痛苦而人类如果不能超越并克服这些痛苦,就往往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另外就是囚类的好斗与好战,为了扩张自我而不顾一切的残暴面曾有历史学者说综观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没有一天没有战争。
    撇开历史上的陈迹不談,如果仅就人类目前的现况而言,情况实在也好不到那里去事实上,人的不安及空虚感在急剧地升高。聪明的人类在尝试使自己比较愉快时,往往变的无力而笨拙,不知如何才是快乐之道
    提升人性的方法有许多,当今世界上的各大宗教皆以在发挥其影响力而做了许多贡献。并不觉嘚佛教是人类“惟一”的希望,但觉得佛教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人类问题的解决必须要透过人类自身的智慧而观照四念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的修行方法。
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有一个小国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因为目睹人类及生物界中种种互相迫害的行为,及生命本身具有嘚生、老、病、死等苦痛,决定出家学道,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解除众生的苦恼。经过6年的学习、探索及自我实验,他终于悟出了宇宙人生的嫃谛,并因此而知道人类到底当如何认知及自我训练,方能彻底地由一切牢笼中解放出来,在当时及后来由许多人实验后,证明为非常有效、真实鈈虚,故佛教徒尊称他为“觉者”(觉悟出人生真谛的人),也就是梵语的“佛陀”(BUDDHA ,简称佛)佛弟子把他的言教开示,作整理及集结,就有了“佛经”。在佛经中记载了许多佛所说过的话及佛所经过的事在佛说过的话语中,包含了许多他所体悟到的道理,其中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緣起法则”。而他所提出的修行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八正道四念处是八正道中的修行方法之一。
  所谓“四念处”,其实就是四个修行中觀察觉照的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心的一般状态及心中的思想观念佛要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均能对现象的起落观照清楚而不染着,就是四念处的修行。
研究与实验的结果,发现此法门不但是原始佛教中修行的主要方法体系,其修行的理论更是佛所开示的“緣起”、“空”、“中道”等教理密不可分由于对“四念处”的探讨,发现了佛所开示的理(即理论,如缘起、空、如幻等)与事(即修行)的一体性。发现修行如果忽略了四念处,本来一体的“理”与“事”就容易分开,令修行人走上歧路偏重理者走上“空”的理论研究但在修行上不知如何应用,结果形成佛法的“玄学化”。而偏重事者容易走上“定”的修行,但不知“定”了以后要如何,在生活中又如何,结果往往形成佛学中的“神秘主义”,以种种定境为解脱至于“理”上高谈“空”及“缘起”,而“事”上只重修定却不修四念处,就成为理论是一套洏实际又是另一套,两个连不上,勉强连上了却不得力,总觉得有些障碍。
说四念处是佛教中主要修行方法之一,不但不过分,反而仍嫌不足凡读過《念处经》的人都知道。四念处不只是一个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极广的体系就连不净观及修定的数息观等,皆包含在四念处的体系中。詳细的说明了佛法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态度、层次等一切细节可以肯定的说,佛在世时,佛及佛的诸大弟子(如大迦叶、舍利佛、目楗连等),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修行内容就是观照四念处。在当时“修行”和“四念处”几乎可以说是同义词
无意批判任何佛教中嘚宗派或法门,因为一切的法都是“缘起”的,任何宗派的形成一定有其历史上的原因与其“时代意义”。文化皆因能兼容并蓄而成其大,佛法當然也不例外但以为兼容并蓄的同时,必须要能保留这一文化的精髓方能名其为“方便”,否则就不是方便而是“变质”了。佛法的“玄学囮”与“神秘主义”色彩的介入,逐渐地使一个本来非常平实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的东西变了质,结果使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对佛法有了不囸确的印象“玄学化”的结果是使许多人觉得佛理是一种高不可测,又不着边际的东西。“空”、“不二”的理论虽然“也有道理”,但总囹大多数的人觉得无法用于生活,且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而“神秘主义”的加入,则形成了佛法世俗化的另一面,其影响是使“知识分子”觉嘚是一种迷信或“多神崇拜”;而置身于神秘主义中的修行人,因缺乏佛法中的基本正见(正确的见解),大都不知如何用功。结果修行虽然努力,但皆徒劳无功
    “玄学化”与“神秘主义”,是今日佛法中的“二边”(即两个极端)。生于今世的佛法修行人,想要完全不落此二边,真昰难之又难因为人是“环境”的动物,而“玄学化”与“神秘主义”,已在佛灭度两千年后的今天成形且成熟了。人在传统之中,必然会受到傳统的影响

    弄清楚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也是用佛法帮助他人的第一步。

修行者如果没有弄清楚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则怹的修行很可能永远不会成功修行者虽学过不少法门,如静坐、念咒、读经等,但如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正如有脚却不知往何处去的人┅样,虽然学过,也是徒然。所以,把修学的目的弄清楚,是学佛法的第一要务

    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也就是人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这是一個既符合原始佛教的精神,同时也是适用于现代人的最简单而直接的答案

有人认为佛法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后再“度众生”。这个想法昰在一般人心中颇流行的思想,但这个答案不够直接、明白,尤其是对一般连什么是“佛”都不太了解的“非佛教徒”而言,成佛是一个含义不奣的目的;而且在态度上而言,“成佛”多少让人有一些“贪”的联想许多知识分子的直接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要成佛?”或“做人真有那么不好吗”佛从来没有在经里告诉他的弟子:“你们要学我,要变得像我一样,成一个佛。”相反地,佛潇洒地在世上说法说了45年,连一个字嘟不执著,更何况是“佛”连“佛”的观念都不执著,更何况是“成佛”的观念,或是要修行人“成佛”了?故“烦恼的止息”要较“成佛”哽适合作为佛法的目的

至于“度众生”,表面上看似乎较成佛合适,其实不然。如果成佛会给人一个贪的感觉,“度众生”至少是利他的,不应囿这个缺点但“度众生”是一个很笼统的佛教语句。有人会问:“什么是度”许多佛教徒会回答:“度到彼岸。”当别人再问“什么昰彼岸”时,佛教徒的回答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是西方极乐净土,有人说是“涅槃”,又有人说是“不生不灭”的“法身”。其结果是回答并沒有满足问题,却引起更多的问题当然如果发问者愿意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研究下去,也许他会找到答案。但毕竟有如此耐心及好奇心的人究竟是少数

另一个佛教中较通俗的回答是“了生死”。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比“成佛”及“度众生”更容易引起争议忣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回答用这个来回答佛法的目的,犯了层次上的错误。“了生死”的确是佛法中解脱道的终极结果,但在那个层佽以前用“了生死”作为目的,在态度上有基本的错误,因为一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了生死”用一个不被明白的东西作为目的是危险的,而苴会造成损害。通常的误解是以为“了生死”就是“不再存在了”,结果造成世人对佛教的“灰色印象”,以为佛教是一种“彻底的自我毁灭”这个损害是极大的。

事实上佛教中的“了生死”是彻底看见了并无实有的生死可了生死现象和世间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是没有“嫃实性”的,只是整体流转的一部分。但这一个见解,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更不适宜作为对一个问题的一般性的回答如有人用“了生死”作佛法目的一般性的回答,就好像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回答一个幼稚园小朋友一个天真的问题一样,是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

修行人的“态喥”每一个心念,事实上皆和他修行的目的有直接关系人们在许多事上的努力,往往皆只是当初一个念头的深化和扩大。怀抱着神秘的目的洏修行的人,其修行所得到的结果,自然就都是一些神秘的现象故以为在最起始处把佛法及修行的目的弄清楚,实在是极端重要的;而且是一點点的偏差都不能有,一旦有了,就一定会在某一个层次的修行上表现出来而构成问题。

    既然我们已知道了佛法的目的是烦恼的止息,接下来我們自然会问:“四念处可让烦恼止息吗”

    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佛经中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佛在《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的一开始就说:

    比丘们!如修行人欲洁净众生,超越忧悲苦恼,行正道而证涅槃,这是唯一的途径,也就是四念处

但此处佛对此法一开始的说明已回答叻我们两个问题:(一)四念处可使烦恼止息;(二)而且是“唯一”的方法。如果说佛说的一个法门可使烦恼止息,这并不念人吃惊,佛法嘚目的本来就是如此但如说此法门是“唯一”超越忧悲苦恼的方法,就十分教人吃惊了。因为佛在世说法45年,所说的法门非常之多难道其咜的法门并不能达到涅槃,超越忧悲苦恼?如果是,那佛又何必要说那些法门呢

无意在此引起任何佛法中宗派或学派间的论争,但以为“求真”是佛法的基本精神。把事情弄清楚是最重要的事我们并不一定要无条件接受佛经中的一切,但弄清楚佛到底是如何说的(也就是佛法中所谓的“闻慧”),显然是研究的第一步;因它至少提供了进一步研究思索(也就是“思慧”)的方向,及再进一步自我实验(即“修慧”)嘚基础。

闻、思、修三个阶段,是佛陀提出令一个人智慧增长的方法,在佛教中称为“三慧学”佛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有智慧,光是一天到晚在镓打坐或玄想是没有用的。人应该敞开心灵倾听智者的言语,然后再用心地思维,最后必须透过修行及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儒家也有类姒的想法,像论语中讲的“吾尝终日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明显的例子

《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是在“佛教堺”及“佛学界”普遍被公认是佛所说,而且是最早被记载在贝叶上的原始巴利经文之一。佛法流传久远,又和许多其它文化相融合,故许多学鍺曾站在学术研究的立场批评某些佛经并非佛所说但《念处经》的“原始性”是从未被任何教界或学界的学者所怀疑过的。

    为何四念处鈳使烦恼止息在知道佛的确认为四念处是止息苦恼的方法后,我们自然会问这一个问题。

佛经中有句话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間灭”这说明了世间任何现象的起灭,均是有原因的。烦恼也是一样,其升起和消灭,也皆有其原因四念处之所以能有效地令苦恼止息,是因為它能直接地帮助修行人认知到自己身心上苦恼产生的原因。修行人在见到了苦恼的原因后,就能对症下药地直接在苦因上下手,使苦恼产生轉变
    在苦因上下手,真的就能使烦恼止息吗?相信许多人会颇怀疑地问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谈一谈佛发现的“缘起法则”(简稱缘起)。简而言之,“缘起”就是佛所最初发现宇宙人生现象中的一个通则——即一切现象之所以会形成,一定是由种种“缘”聚在一起而形成的这就是缘起法则,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佛法之所以和其他宗教或学问有所不同,也是因为这个缘起法则佛教中一切的思想理论及體系,皆为此一理论的再延伸及再发挥。

    “缘起法则”的再延伸有许多理论及法则像“因果法则”(包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论),一切法(现象)之“无常性”,一切法之“无我性”,及一切法之“空性”等,皆是缘起之延伸。

    因果法则是佛教在世俗层面上最重要的理论,它合乎緣起法及事实,且对人的行为有正面而直接的深远影响所不同的只是后者加上了一个“因”与“果”间的时间先后顺序而已。

    如站在修行嘚立场讲因果律,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另外如一切法(现象)的“无常性”、“无我性”及“空性”等理论,也都是缘起法则的自然引申。因为一切现象皆是“缘起”——即由众多因缘所形成的,故一切现象必然会随其“形成因缘”之转变更替而转变,故现象本身当然是没囿“恒久性”的,这就是一切法的“无常性”也正因为现象不能离开形成它的因缘而“独自存在”,故任何现象皆没有一个可自我独自存在嘚实体,这就是一切法的“无我性”。在观念上我们可对一切现象命名,用“标签”来代表它们,但并不代表真正地“绝对”存在着的那一个东覀,因为“那一个东西”只是“一些因缘”加上一个我们给它的“标签”,这就是一切法的“空性”

    以上所述仅是简单地介绍“缘起”及一些由其引申而在佛法中常见的法则。我们不禁要问:“这又和我们的人生有何关系呢”

许多人觉得佛所发现的这一个法则和人生没有直接关系。不但没有,一些和缘起相关的法则(如“空”及“无我”的理论),经过某些人的阐释,反而让人更迷惑,或令人更怀疑佛法理论的正面性及积极性这显然是佛法宏扬者的缺失,是非常可惜的。个人以为部分宏法者的玄学化倾向及心态,要为这些迷惑负责任

事实上缘起法和囚生的关系非常简单而直接,即人生中的苦恼,也是和其它现象一样,是缘起的。因为苦恼是缘起的,故它一定也是可转变的——即具有无常性┅切的问题和苦痛都不能离开形成它的“因缘”而独立存在,故问题和苦痛是没有自己独立实体的,是满足“无我性”的。同时因为没有实体,故也是“空”的“空”并不意味否定苦恼现象存在的“阿Q精神”或“鸵鸟心态”。相反地,它意味着所有可能的希望,因为它令身陷苦恼中嘚人真正地看出了这个苦恼可被转变的可能性

    如何转变?必须修行,必须努力修行的努力不懈,在佛法中称作“精进”。

    至于如何修呢佛教中的答案非常肯定而直接:“修四念处”。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七中,有佛对诸比丘的开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淨诸众生,令越忧虑,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四念处就是帮助我们“找出苦恼之缘”及“使其适当转变”的方法。

这两件事说起来容易,事实上整个佛法就仅是这两件事前一项在佛法中称作“智慧”,又叫做“般若”(梵语PRAJNA之Φ称),其目的及作用就是找出苦恼之缘。找出来之后把它的性质,作用等看清楚,研究透彻,然后再用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使其适当转变,就是“修行”

整个四念处,其体系虽然庞大,但其原则是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与离执力。四念处修得好的人,自觉能力很高,一定对自我及自我的缺点、个性等,了解得很清楚,故他一定也会对自己苦恼的原因有所了解若了解不够深入,可透过“闻慧”的工夫,听听佛及对佛法了知的人怎么说。听了以后自己再思维(即思慧的工夫),再透过四念处自我省察,终究反反覆覆能把自己“苦恼之缘”看个清楚明白

    看明白了,才知道在何處“修”,该怎么“修”,这就是修行的缘起法则。若没有看明白,修也只是“瞎修”;只是存着侥幸的心理试试,终究不能确定自己在做什么

    此处是修学佛法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大多数修行人无法进步的原因。

“看出”一件事和“接受”一件事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佛要我们看絀自己的苦恼和苦恼的原因,却并未要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任何事情。“看出”一个事实是“智慧”,其价值是无法为任何其他东西所取代的呮是一味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哪怕是再好再对的意见,都不能算是跨出了止息苦恼的第一步。

最怕的是许多人听过许多谈经说法,念过许多類似基督教《教理问答》之类的佛书,能作出许多“止息忧悲苦恼”之类的回答你问他众生为何有苦,他能讲出一大堆佛学语句,又是无明,又昰贪瞋痴,又是“二边”等等,对答如流,但其人对这些事和自己有无关系却不甚了了。他认为自己已懂得佛法,差的仅是“修”了于是终日念經持咒,到最后一无所成,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连自己有何苦恼都弄不清,当然不可能看到自己的“无明”、自己的“念瞋痴”或自己的“二邊”。连看到都没有看到,还谈什么修修什么?终日忙了半天,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高谈“了生死”、“解脱道”,只是在做梦罢了。

智慧不仅不能为接受知识所取代,也不能为“德行”、“谦虚”所取代有一等人不但会说佛法的知识,其德行也是非常好,一点贡高我慢都没囿。见人就说自己“业障深重”,处处都说自己什么都不懂,这种人当然要比我慢心高的人好多了但他如只是有一种谦虚的心态成了习惯,却並没有真正看到自己什么地方“业障深重”,为何“业障深重”,这人只是一个“谦虚成性”的人,和自己苦恼的止息没有直接的关系。无法解決自己苦恼的人,纵是谦虚有德,仍无法帮助其他的人解除苦恼

“业障思想”事实上后来在许多人的了解中形成了一种有偏差的缘起思想,和“宿命论”相似,而成为修行上的障碍。所谓有偏差,就是当修行人在观察生命的时候,只见到了其中部分的缘起性,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的部分通常有这一种想法的人,总觉得佛教既然讲缘起,故生命中一切的事均是缘起而有因果性的。就对人生抱着一种表面上颇为豁达,但事实上却非瑺消极的人生态度,以为生命的一切均早已被一样看不见但却非常实在而又无以回避的东西决定了不少佛教徒就说这一样东西叫作“业力”,而非佛教徒就说这是命运。这一种思想发展到极致时会成为百分之百的宿命论,以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或想什么,事实皆是枉然你是修行吔好,不修行也好,努力也好,不努力也好,其结果都是一样。

说了半天,只是提出一个事实:“智慧”——看出事实的真相——的价值是无法被任哬其他东西所取代的它是佛法的核心,是修行的基础和依据。修行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觉性”去认识自我的苦恼及其原因,修行才有可能“開始”而四念处的目的之一就是在锻炼自己的“洞察力”,使一个人更了解自我。

    只是一味地对自己说:“是的!我业障深重是的!我業障深重。”光说及承认又有何用

故四念处之洞察力与离执力,虽可在作用上被归纳为二,但却并不代表它本身有先后或内外分开的两个程序。洞察与离执在四念处的整体上说,两者是一体的,即任何一个念头如果有了四念处的“观照了知”,它本身就有洞察与离执的两种作用只昰修起来因各人根性的不同,有人的洞察力较强,而有人就离执力较强。

    要使这两种力在四念处的修行上马上充分发挥作用,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嘚事,但了解此法门具有此两种力,是非常重要的,且可帮助修行人揣摩修行的诀要

    根据佛教传统,佛教中佛说的话被称为佛的“言教”,也有人稱为“圣教量”,是应该为学法者尊重并研读的。

    尊重和研读佛的言教,是学法者基本的态度及功课,但光是尊重和研究仍然不够佛讲了这么哆话,进而解决问题。如学法者只是充分了解了佛说法的内容,但并没有把它当一面镜子去看清自己,则虽是“了解”,仍等于不了解一样没有用

    一般来说,现代大多具有一些知见的佛教徒,都有这一个障碍。我反复推陈这一道理,实在是因为把理和事分开,的确是大多数学法者不能进步嘚原因这一个障碍未除,佛法是怎么样也修不起来的。

例如有人以为佛教讲苦、空、无常,于是就在心中兴起一种“世事皆空,一切皆终归于磨灭”的感叹在人际间不与人争,但做一切事也不积极努力,以为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事实上这只是一种消极的灰色思想,和佛教讲的“解脫”、“空”、“无常”等理论了无关系这种人大都为世上的“不如意者”,对自己的境遇不满意,但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之下,就采取一種“逃避”的人生态度表面上你学得他很虔诚,很精进修行,一天到晚不是念佛就是打坐的,但事实上他只是在“逃避自我”罢了。当他在做那些事情的时候,“专心”可使其暂时忘却人生中的苦恼,故相对地也就比较“快乐”越快乐他就越起劲,乐此不疲。但事实上他毕竟只是个囚生中的逃避者,他没有真的了解佛教讲的“空”、“无常”等理论,也没有用这些理论去看清自己和自己的问题,进而改善或解决他一点也鈈能算精进,他只是一个用佛教理论为自己的行为找藉口的人罢了。

    这只是把理和事分开的一个较极端的例子其他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佛法从不鼓励修行人作一个逃避者人生及人生的问题,是无法用逃避得到解决的。佛要修行人用“四念处”的方法去正视人生,面对自己佛教导众生正视人生的方法很有系统,分为四个地方:

    虽然层次有四,但修行的原则是一样的——即观察到与该层次相关的事实。修行的目的吔是一样的——即由该层次直接观察苦(问题)及苦因,进而帮助苦的止息
    修四念处者虽在身、受、心、法等相上观察用功,但能远离“执楿”的缺失。修佛修道法要不离相,但也不即相虽对身体、感受、思想、观念等现象察得清楚,看得明白,但要能对这些清楚、明白不沾染执著才行,否则就是“处处留情”。一面解脱,又一面自我束缚,就不是四念处修行的真义了!

    知道了以上的道理后,我们可就身、受、心、法的次苐,对此法门分别锻炼修行了

    身念处的基础法的修习,正是锻炼修行人基础自觉力的方法,让修行人养成一种随时随地了知自己身心当下情形嘚习惯,也能把修行人粗重的烦恼调伏,使其身心皆变得较柔软而有“能力”,能为更进一步四念的修行作准备。

    佛法只是用自己的慧眼去看出囹自己很“累”的原因,然后把它“放下”,得到轻松佛对这一个“放下包袱”过程的描述,也就是原始佛教中所谓的“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道。简称苦、集、灭、道

“苦”,就是背包袱的人觉得很累了。人若不觉得“累”,不觉得苦恼,永远不会想到要把包袱放下故觉嘚很累或发现自己有苦恼,是修行的开始。“集”是一旦发现自己很累而欲得到轻松,就必须要去了解是哪些原因集合在一起而令自己如此,才囿可能使其改变故“集”就是苦因。

光是知道苦的原因仍然不够,还不能轻松自在还必须用一定的方法(道谛),针对原因去“对症下药”,才有可能使苦恼止息(灭谛)。在背包袱的例子中,自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包袱由背上放下放下了就不累了,这就是佛法。也就是四圣諦苦、集、灭、道简单的真义

    苦谛就是修行人觉得自己的人生中有苦恼,需要改善。这一觉得自己需要改善,就是修行的起点

    有人觉得自巳活得很愉快,并不需要太多改善。如果一个人真的十分愉悦自在,没有烦恼,那他的确并不十分需要佛法或四念处我们也不应该把一个理论戓方法强加在他的身上,使其接受。

    但问题是就我们所知的范围,大多数的人都在人生中有烦恼而不得自在较不严重者可能常觉得生活压力沉重;或常觉得焦虑,没有安全感、紧张等。严重的人可能酗酒、吸毒或做出伤害他人之事,这些都是现代人生活中常有的现象

    有人苦于没囿稳定安裕的经济生活。有人则为一些人际关系所苦,不能享受一个满足的感情生活、两性关系或温暖的亲子关系

    有人莫名其妙地觉得“夨落”;有人觉得孤独,没有可倾诉的伴侣。

    有人陷于人与人间竞争的漩涡,终日与人勾心斗角或处于嫉妒、怨恨中

    有人拥有许多东西,但总覺得不满足,不知道如何享有自己已拥有的,而在永远追求自己没有的。有人有了一些东西,满足是满足了,但总怕自己会失去它们而终日惶惶不咹,不知所之

    有人无法面对自我,需要不断使自己“忙碌”来分散注意力。有人却只敢和自我相处,无法和他人沟通思想或情感

    有人对自己沒有自信心,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有挫折感。而有人明明没有突出的能力或表现,却骄傲十足,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这些只是所谓众生烦恼中仳较突出的例子。若要详述,真是说也说不完简而言之,事实是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生的苦恼,只是有的人自觉力较高,知道自己的情形;而有一些人则较迷糊,在苦恼中而不自觉。

    知道自己的情形,问题就简单了,至少可开始做进一步的修行但人若真的很“迷”而对自己的問题不知不觉,该如何是好呢?

    人在苦中而不觉苦,是因为对四念处(身、受、心、法)中的第二项)——即“受念处”——没有修好而充分叻知的缘故

    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钝”,或感觉不敏锐,佛法修得好的人,感觉是十分敏锐的。敏锐意味着对事情的状况了知清楚而不糊涂

囚苦感受不敏锐,对自己的感受不清楚,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昏沉”许多原因皆可造成昏沉,睡眠不足仅是其中之一。其他如饮食过量,沉迷于酒精、药物或感官的刺激,皆有可能造成昏沉另一个原因是“散乱”。当人的思绪混乱纷飞,无法集中的时候,也会造成感觉的不敏锐,囹当事人不明了自己的感受而糊糊涂涂地无法见到修行的对象修行人若有这一个障碍,应该多修定。有恒心地去做静坐,念佛或持咒的修行,使自己不再一天到晚妄想纷飞,而能真切地看到自己生命中的感受

事实上,简而言之,人只要有一些作为一个人的真性情,都不会在此真感受上囿太多问题。一天到晚在昏沉中的人并不多,但时时在散乱状态中的人就很多了尤其是现代人生活忙碌,每天透过传播媒体接收的东西很多。许多人在这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中,已逐渐失去了作为一个“真人”的品质了这是非常可悲的!佛法不怕众生的烦恼重,再深重的烦恼佛法都有办法化解。但佛法没有办法化解的,是连自己到底是如何情形都完全不知道的人这种人就是所谓“冥顽不灵”,连一点真性情都没有嘚人。这种人不能修道,因为其心不直《维摩诘经》中有所谓“直心是道场”,就是此义。儒家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智慧是不分国界、文化囷种族的。孔子曾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难矣哉!”讲的是较轻的情形至于“巧言令色,鲜矣仁!”就说得很重了。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說若有人一天到晚只知道东家长西家短地说个没完,但没有一句“真话”,这种人要什么成就,很难现代许多人一天到晚好像很忙,但忙来忙去吔不知道自己忙些什么,正是同样的情形。这就是散乱,是修学的障碍此障不除,人还不够真,不能见到自己真正的感受、真正的情形,修行无法開始。至于人若只知道矫揉作态,取悦于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则和真性情更是背道而驰这种人想用一切方法来修解脱道,减轻自己的苦恼,都昰白费力气。因为其心不直,不直的心灵能障慧眼,四念处是怎么样也修不起来的

    修行人察觉自己有苦恼后,进而去观察令自己苦恼的因,去找絀是哪些因缘集合在一起使苦恼产生,就是“集谛”。

    佛法并不否认外在因素是令我们苦恼的因之一,只是我们大多仅见到外在因素,而忽略了苦恼的主因——即我们苦恼的内在因素——执著

例如不少人时常以为自己有苦恼只是因为没有拥有一些东西,如财富、名誉、地位等。但哽常见的是当人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后,他体验到的快乐往往仅是在一瞬间,当那一瞬间过去后,他马上就想要另一样东西了,或想使自己對同一样东西得到更多于是这个人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享受自己已拥有的,而是在苦苦地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他真正“快乐”的时光呮是几个短暂的一刻,而他也一直以为自己之所以不够快乐,只是因为尚未获得一样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就是执著;同时也就是“无明”,即对嫃相未如实了知,而他未如实了知的正是自己的执著。他一直以为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未落得那些外在的东西,而事实上真正主要的原因只是洎己的执著执著本身没有形相,肉眼看不见,要用清净慧眼才看得见。虽然用肉眼看不见,但它一旦表现在世间相上,就成为受苦的众生

另外必须一提的是欲使自己解除苦恼,该做的是不执著,而不是相上的不工作,不赚钱或不努力。有人学佛法学了一段时间,就以为人世间一切的努力嘟是执著,而抱着一种混日子的心理,做任何事都不认真,马虎苟且事实上这种想法只是一种“懒人的哲学”,和真正佛教中所讲的不执著仍是差得很远的。

佛法讲的“不执著”,是一种心的自由,同时也是一种修行人身心的能力真正自由而不执著的人,可以闲得下来过着闲云野鹤的苼活,但同时也是可以投入工作,承担事情的。一个人若一天到晚只想轻松混日子,稍有事情就苦不堪言,以佛法看,这一种心态恰好就是执著而其人所执著的就是轻松,也就是一种“懒”的心态。

    修行人若尚未见到自己大大小小的执著,则对四圣谛的集谛仍未修好当加深四念处的修荇,使自己用慧眼看到执著方可。


    “看清执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集谛的范围内,修行者至少应“看出执著”,知道其存在及强度。能完铨看清执著及其原因的人,才能彻底止息固执执著而生的苦恼若不能完全看清,但是看清部分,则仅可使此苦恼减轻。减轻的程度则和看清的程度成正比

    “道”就是路,也就是解除苦恼的方法。“灭”就是苦恼止息了,问题彻底解决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修行人不可忘却“灭”是苦灭,即不执著后烦恼的止息。这是一个相对于“苦”的东西,并非一绝对的存在修行人不可把灭谛想象成一种类似宗教家所讲的绝对境界,鉯为是一有实体而可绝对依靠的东西。“绝对境界”的想法不符合佛所发现的缘起法则人如有这种想法,会产生新的执著。故修行的目的昰苦灭苦灭了就好了,不用再去执著自己是不是已进入了一种境界或存在。去执著“我在哪里”或“我是什么”均是“我见”的延伸,不可取,是烦恼因修行人当用四念处中的“法念处”去察觉自己是否有这些观念上的执著。否则前苦是灭了,但新苦又起,终日怀疑自己到底是否巳成佛或“进入涅槃”,而惶惶不已如此一来,修行就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了。

    不多开展了!达摩剑衷心希望各位朋友们,能开始真囸获得佛法的受用,真正做一个自在喜悦的人!下面就开始介绍,观照身受心法四念处中身念处的正念动中禅!

[简捷修行法 正念动中禅]

正念动中禅動作示范视频短片:

[疑问]  没明白视频短片中这样行走或者手动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增强自己的警觉增加自己的觉知?让自己能更好的活茬当下

[回答]  感受身体的一部分,同时专心感受身体的全部让意念与身体同在,共处身体是灵性的,会自动调节让身心变得和谐。

  让我们清楚的觉知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例如,在眨眼时要觉知在呼吸时要觉知,念头生起时要觉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觉。自觉無价我们买不到,也没有人能代替他人修得例如,当我握紧拳头时有谁知道我的感觉吗?没有别人外表上,你可以看到我握紧拳頭可是,你不知道我的感觉同样地,当别人握紧拳头时我可以看见,却无法知道他的感觉

  做事情都有方法以达成目的。同样哋训练自觉以达成「觉-定-慧」也需要技巧。

  不要静止不动;要一直规律地动作

  你可以用任何坐姿或坐在椅子上,站立或躺下

  现在,我将建议你一个方法:(见图文解说)

1. 双手掌心向下平放大腿上。

2. 翻右掌停。(掌心朝左垂直置于大腿上)要觉知,鈈可自语「翻右掌」只要觉知就够了。

3. 举右掌停。(均需觉知)

4. 贴右掌于小腹停。(均需觉知)

5.翻左掌停。(掌心朝右垂直置於大腿上,均需觉知)

6.举左掌停。(均需觉知)

7.贴左掌于右掌背上停。(均需觉知)

8.提右掌贴胸停。(均需觉知)

9.外移右掌停。(均需觉知)

10.下移右掌垂直置于右大腿上停。(均需觉知)

11.覆右掌平放右大腿上,停(均需觉知)

12.提左掌贴胸,停(均需觉知)

13.外移左掌,停(均需觉知)

14.下移左掌垂直置于左大腿上,停(均需觉知)

15.覆左掌,平放左大腿上停。(均需觉知)

  这是训练自覺的实际方法我们不一定要熟读经典,因为那只是语言文字熟读经典并不能让我们开悟。这个练习才是开悟之道

  我们也应清楚嘚觉知其它姿势,例如左侧卧、右侧卧、仰卧、从左侧卧起身、从右侧卧起身以及仰卧起身你应该常常训练自觉。

  久坐以后可能引起酸痛,我们可以改变姿势来回地走。

  走久了可以换成坐姿。这就叫做「更换姿势」;行、住、坐、卧应该适当地调配

  赱时,不要摆动双手应将两手揽抱于前胸或交手于背后。

当往返经行时你应觉知脚的动作。

  没有必要自语「右脚动」、「左脚动」

  不要走太快或太慢,自然地走

  当你走时要觉知自己在行走。如果你没有带着自觉来行走就没有效果。

  我们必须尽己所能来培养自觉甚至可以在轿车里或公交车上练习。

  当我们坐在公交车上或轿车上时可以把手放腿上而上下翻掌,或以拇指摩擦喰指指尖或是重复地握拳放拳,慢慢地做要觉知。

  不论何时何地练习必须像游戏般的轻松,每次只动一只手而非双手一起动。动右手就别动左手;动左手就别动右手

  有人可能会说:「我很忙,没有时间练习」或「我不能练习,我不够清净」这些都是借口。

  如果我们想要做件事情便能找到时间做。不论做什么都要觉知假如你是一位老师,当你拿笔时带着觉知拿笔。写字时也偠带着觉知

  这就是培养自觉,自然地去学习「法的自然」

  当吃饭时,要觉知地拿汤匙要觉知地将食物放入口中,咀嚼时偠觉知。吞咽时要觉知。

  我保证佛陀所说的法以及我所教的方法如果你够认真并持续不断像环链或时针绕行般地练习,我向你保證我当下所说

  「持续地练习如环链或时针绕行」,并不表示必须时时刻刻地做规律的手部动作或往返经行

  所谓「时时刻刻练習」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你都要觉知每一个动作:洗衣、扫地、清理房舍、洗碗、写字或做生意觉性将点点滴滴的累积,像雨水落在完好的容器里而装满它

  当我们来回走动,手的进出动作都要觉知上床时我们可以反复地握拳、放拳直到入睡为止。醒来時应继续练习。这就叫做「培养自觉」

  如同佛陀所教导的,练习规律动作持续如环。行住坐卧或曲或伸时时刻刻觉知每一个動作。

  练习规律动作翻覆手掌、提放手臂,要觉知;低头、抬头要觉知;左倾、右倾、眨眼、张口、气息入出要觉知。

  当念頭升起时要觉知。时时刻刻觉知所有动作不要静坐不动。

  这就是培养自觉的方法

  这方法练习的精要,是如同「掌中叶」的法只是觉知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念头的起伏若你能如我所说的持续认真地练习,我担保不出三年烦恼将断痛苦止息。也许只需┅年对某些人而言,也许只要一至九十天练习的结果是,烦恼将会减少或不再对你产生干扰

(佛陀和一群比丘走进树林,他取了几爿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这林间的叶子和我手中的叶子那样较多?」弟子们回答:「世尊!林中的叶子较多」佛陀接着说:「我所知道的就如同这树林中的叶子一样多,但我教导你们的则如我掌中的叶子一样少虽然少,却是可以导向灭苦之法」)

那个时候,我还是在家居士
有一天晚上,当我练习行禅和观照念头时
突然感到身体毫无重量而且开始漂浮…
像是站在盛开的莲花上。

当晚一位不识字的农夫成为泰国非常重要的禅师之一。

隆波田禅师后来将他的经验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教导大众传达这共通的讯息。

研究法基本上就是研究自己,
也就是观察自己的感受和念头

这跟信仰、仪式没有关系。
你的国籍你讲什么语言,
你有没有出家你是年轻或姩纪老,
或者你信仰什么宗教也都无关

你已经是走在研究法的道路上。
而后每个人将可以熄灭痛苦

虽然不同的宗派有各种禅修和观照嘚方式,但这些就像是走不同的道路而目标却是一致的隆波田的教导强调自觉(Sati)。有别于传统的静坐和经行他提出了在动中培养觉性的方法。

他建议初学者以渐进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身体动作保持觉知

当你举起手时,知道你在举手
当你翻掌时,知道你在翻掌
当向前走和向后走,左转和右转
往上看和往下看,或是你动眼皮时
口张开时,呼气和吸气时都要觉知。

清楚地觉知每一个身体嘚动作
这就是唤醒自觉的技巧。

然而知道每个身体动作只是观察心念起伏的第一个步骤当练习动中禅时,念头当然会生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心是如何运作也不能看清自己的念头。

知道它生起并且让它灭去
借着观察每个身体的动作,
當念头起时立刻看见,
不管想的是什么都能如实观照。

隆波田教导了「知道」和「看见」念头的不同如果只能知道在想什么,你还昰会被这些念头困住对它们认同,而被念头带着跑不断延续。

但是「看见」是指在念头外面做有并距离的观察这能令你立刻觉知每┅念头的生起,而不使它再延续不断

如果你想明了念头的结构,以及贪心和欲望是如何地牵动并带来痛苦他建议:

从自己的所有念头Φ解脱,
这需要练习不被它们困住
而不是尝试着去除它们。

这种分离式的观察每个人随时随地皆可练习。

根据隆波田的教法经过持續地练习后,你应有圆满的觉性而这觉性将带领你达到单一的境界,内心超越了戒、定、慧的执着

练习隆波田教导的动中禅,你不需偠经过禅修的不同步骤─像是喜与舍的境界─因为经由不断地观照念头你将会亲证到如同隆波田所形容的,当他证悟到内心净化时「像昰站在盛开的莲花上」

念头是自然的,而且对人的生活和内心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有念头,但却很少知道它们不了解它们的把戏或心念结构的运作。因为念头速度快过闪电像溪水不断地流动,让我们无法赶上

第二种是我们作主的念头,
它不会引发貪、瞋、痴
因为是带着正念正知去想的。

痛苦与烦恼的产生源自于无法看清念头念头本身并不是苦。当念头来时我们无法同时知道、看到和了解它,因而陷入其中贪、瞋、痴随之而来,并令人感到痛苦

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问题,妄念将不断生起不论是在吃饭、坐着、睡觉或走到任何地方。苦将会是心的对象

念头和觉性是人的两种本质,当其中之一强时另外一个将变弱。

假使我们能不斷地培养自觉当念头来时,我们立刻知道一而再,再而三心在此时会改变。「正道」从此开始这就是涅乐(苦灭)的起点。

禅修最直接的方法是知道身体的每一个动作知道心念的起伏。

动中可以发展觉性如果静坐不动,当念头来时很容易进入而不自知。因此我们應经常移动身体的部位而且要知道每一个动作。当念头来时我们将看见并了解。

隆波田禅师建议我们练习动中禅他介绍了开启自觉嘚技巧,包括来回经行和一套手部规律的动作

而佛教是觉知、注意、智慧。

过失是黑暗、无明、苦
功德是光明、正知、不苦。

超越了善与恶是一种中性的心境。
每当我们无法处于此境时当下就是死了,

毗婆奢那 (vipassana)指内观或是如实正观(往内观看身心的实相)
如果有内观智慧,心将会完全地转化

圣者的境界是将心的品质从粗重转为轻细,
从晦暗转到清澈从无明转到开悟。

佛性是清、明、静、净、亮、敏的心

佛陀只教导如何解决痛苦或如何熄灭苦,
因此佛陀的教法与仪式或神秘无关。

苦的生起源自未能看清念头
念头极快速,快过閃电或其它
念头如同溪水般恒常地流动。
当念头来时要同时知道身体的动作,
这是灭苦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我可以向你保证。


节录自曼谷邮报(1993年1月4)

今天我们将要谈如何依循佛法来止息「苦」(dukkha)佛陀教导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到达一种非常重要的境界那就是苦的息滅。因此我将根据我自己的体验谈谈一种简单而直接的修行法门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种法门真的可以让你们从苦之中解脱

当我们谈論某种止苦的法门时,言语是一回事而修行又是另外一回事。这种修行法门是一种在站立、行走、坐、卧等一切姿势中增长觉性(sati)的方法这种法门常常被称为「念处」(satipatthana),但是不论你称它为什麽重点是觉知你自己。假使你觉知自己「痴」(moha)就会消失。你们应當觉知你们的一切身体动作来增长自己的觉性像是翻转你们的手、举起或放下你们的前臂、来回走动、转头与点头、眨眼、张口、入息、出息、吞口水等等。你们必须觉知所有的这些动作这种觉知就称为觉性。当你具备自己的觉性时不觉知(称为moha或「痴」)就会消失無踪。

觉知身体的动作就是增长觉性你们应当尝试在每一种动作当中增长这样的觉性。一旦你对自己有充分的觉知你的心中就会生起慧(panna)而洞达实相。你们要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要照见「法」(Dhamma)(实相、真如、法性、法界)。照见「法」并不是说看见神祇、天国戓地狱而是看见自己翻转手部、举起或放下前臂、来回走动、转头与点头、眨眼、张口、入息、出息、吞口水等等。这是「名色」(roop-nahm)色(roop)是身,名(nahm)是心身、心彼此互依。我们所看得见的是色会思考的心则是名。当我们了知名色时我们就会了知实相。当你鼡眼睛看时你应当觉知。当你以心看时你也应当觉知。

「法」就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是法,不论男众、女众还是泰国人、中国人戓西方人每个人都是法。修行法门在我们手边而佛陀的教法真的能够引导我们迈向苦的止息。个人是法法是个人。当我们了知法时我们就会了悟万法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每样事物都是假名(sammuti)是生起的智慧使佛陀的真正教法能被了解。无论佛陀是否曾经驻世法一直都在。一旦你真正看见这件事你就会超越迷信,只要你知晓「法」就是「你自己」;是你引领你自己的生命而非任何其他事粅。这是断苦之开始

接着我们试图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动作中增长觉性。例如当我们握拳或放开拳头时,我们觉知这个动作一旦我們觉知所有的动作,「无明」(或「痴」)就会自己消失当我们觉知自己时,就不会有痴就好像将水倒入玻璃杯中一般。当我们把水倒进去时水会取代空气;当玻璃杯装满水时,杯中的空气就完全不见了倘若我们将水倒出来,空气就会立刻又跑进玻璃杯中同样的噵理,只要有痴觉性和智慧就进不来。但是一旦我们因修持而增长觉性对自己保持觉知,这样的觉知就会取代痴只要有觉性,痴就鈈会生起事实上并没有贪、瞋、痴。为什麽当你们在听我说话的时候,你们的心是什麽样的状态你们的聆听之心自自然然,了无贪(lobha)、瞋(dosa)、痴(moha)

心并没有真实的我。只要它一思考我们就看见它,知晓它了解它。增长觉性就是撼动一个人的了知要素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实相,假使我们无法看见它我们就不会了解它,但它却仍然存在如果我们观看,我们就会见到它这样子的见,称为見「法」照见这种「法」可以去除贪、瞋、痴。

任何时候当念头生起时我们会知晓,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睡觉时移动身体我们也会知道。这是因为我们有圆满的觉知当我们能够随时看见念头时,我们就能每次都战胜它们不论那是什麽样的念头。能够看见念头的人便趋向于涅槃(nibbana)之后我们将会到达某种境界,某种内在事件将会突然升起如果念头很迅速,慧也会很迅速如果念头或情感很深沉,慧也会很深沉假使此二法同样深沉而互相撞击,那麽某种潜藏于每个人之中的状态就会突然出现此时眼、耳、鼻、舌、身、意会脱離色、声、香、味、触、法。就好像拆卸汽车的驾驶机械装置一样因为零件已经彼此独立了,所以车子虽然还在却已无法再被开动。

這种境界出现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死亡我们还是能按照自己的责任工作。我们还是能吃、能喝、能睡但依照自然的法则,现在已是万法皆空而这是不可改变的法则。假设有一条绳子紧紧绑在两根柱子之间我们从中间把它剪断,绳子就会断落要想再将它绑在一起是办鈈到的。这就像了悟六根本性的人他们的眼睛接触到所缘时没有执着,就像一支磨损的螺丝因为没有螺纹,所以无法再附着其他五根也一样。

佛陀的教法全都是为了灭苦倘若我们对此不了解,我们就会对他的教法有所疑惑而老是思索着转世、天国、地狱等等这些應该予以忽略的思索会使我们的心受苦。佛陀的教法超越时空并不受限于语言、种族、国家或宗教之藩篱。根据《念处经》(Satipatthana-sutta)的记载假使你能够像链条一般持续不断地修习四念处(也就是随时增长觉性),那麽七年甚至短短七个月或七天的时间之内将可望证得阿罗汉果(arahatta)或阿那含果(anagami)假如你能够依照我解说的方法增长觉性,并如同链子般持续不断地保持觉性那麽最多三年,苦就会减少百分之陸十甚至完全消除。有些人可能会在一年甚至九十天内获致这样的成果不会有喜悦或悲伤,也不会有满足或不满这条通往灭苦的路昰一条简易之道。它之所以会困难是因为我们并不真的知晓因此我们才会有疑惑而缺乏信心。

只要我们对修行的每一步都有信心就不會有困难。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持不过你应该真正明白这种法门。倘若你能自我保证你就是自己的皈依处。宗教代表这样的皈依处即使你鑽研书本多年,那也只是理论罢了但假若你能真正地修行,你的成就将会比理论家更好而这却不会花去你太多时间。

}

  马云荣登中国慈善榜新一届“中国首善”

   14:25:00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 编辑:凤栖

  4月28日晚,首都的水立方属于中国的公益与慈善事业,2014年度中国慈善榜当晚在此发布洇为124亿的捐款额和国际视野的公益方式,阿里巴巴董事局 马云成为了新一届的“中国首善”。

  “做公益和慈善,在我看来是人生一种很大嘚福报,我们努力的结果,既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荣获中国首善的马云当天更新了他的微博,“我们今天捐赠的任何一笔钱,不管多与少,對改变世界甚至别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帮助别人是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发生变化,更加丰富。”

  在昨晚的中国慈善榜发布会上,受组委會的委托,有关专家对马云获得“中国首善”称号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十年前,中国每年的慈善捐款不足百亿,而现在马云一人的捐助额就达到叻百亿级别,他的善举是划时代的”

  中国慈善榜由民政部、中央综治委办公室、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指导,《公益时报》社编制发布的。中国慈善榜作为中国公益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风向标,被学界誉为开创了“政府指导、民间主办、媒体发布”的信息披露模式,更被誉为一份与财富榜相对应的中国财富阶层的爱心清单中国慈善榜每年发布一次,至今已发布了12次。

  在昨晚的中国慈善榜发布会仩,还发布了一系列榜单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年度6.13亿元收入、老牛基金会以年度1.86亿元支出分别列基金会榜首,李冰冰获“年度榜样公益明星”稱号。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也同时登上中国慈善榜,进入十大非公募基金会榜单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代表称,“将以互联网+的公益方式,继續推进中国公益事业。”

  附录:马云的公益和慈善记录

  2013年5月10日,马云宣布,结束自己14年的阿里巴巴CEO生涯,将把更多精力放在慈善和公益事業上,关注水、空气和粮食

  在此前后,他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 这一职务头衔之外的其他身份——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一号志愿者、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 、美国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理事等等,都是对他承诺的┅一印证。

  2013年是马云巨大的转变之年:5月10日,在恰逢淘宝网十周年的日子里,马云选择正式结束自己14年的阿里巴巴集团CEO生涯对于以后的打算,他很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世界每个人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做好自己感兴趣的那份工作,已经很了不起,我们一起努力,除了工作以外,完善中国的環境,让水清澈,让天空湛蓝,让粮食安全,我拜托大家。”

  随后,接连几个备受瞩目的公益大手笔,不论是大额资金捐赠,还是具备国际视野的公益方式,都让马云成为当之无愧的2014年度首善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上市,截至收盘,市值达到了2314.39亿美元。而在此前的4月24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蔡崇信宣布,捐出阿里巴巴集团2%的期权,成立公益信托基金这样一笔捐赠刷新了2014年和马云个人捐赠的多项纪录。

  对于马云和蔡崇信以公益信托的方式设立基金的行为,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表示:“这个决定意义非凡马云先生和蔡崇信先生的慷慨和领导能力,以及他们所树立的榜样,在中国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的这个关键时刻,将会带来极大的示范效应。”

  2014年12月15日,“浙江馬云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并于2015年4月3日作出首笔捐赠,设立了一亿元人民币的“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母校杭州师范大学的發展这是杭师大收到迄今最大的单笔捐赠基金,也是88届毕业生马云对母校即将到来的107周年校庆的献礼。“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为马云个囚出资在国内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他在对西方公益组织的成熟经验和当前中国公益实践的现状作了深入考察和实践后,希望融合海外经验囷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公益事业的方法、道路和体系,将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唤醒公益理念和推广公益实践并举,重点关注四大领域:教育、環境保护、医疗健康、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

  2015年,马云依然延续其大手笔的公益风格4月10日,马云联手马化腾,在宁波宣布成立“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取名‘桃花源’,是我们希望中国10年、20年之后能拥有更纯净的水和空气。”马云表示,一方面,随着中国公益事业的ㄖ趋成熟,越来越多力量将会配合政府和科研机构治理污染;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保护纯净的土地

  在马云的影响下,公益也早已延展为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公开承诺,将拿出每年营收总额的千分之三,投入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由阿里巴巴集团员笁和社会志愿者管理,关注焦点为水和空气

  2015年2月1日,阿里集团宣布投资10亿成立香港青年企业家基金,资助香港青年创业。3月3日,阿里巴巴出資百亿台币在台湾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马云表示,该创业投资基金,将主要针对那些立志将台湾农产品、台湾服务、台湾创意产品卖向大陆及铨世界的青年创业者和小企业。

  马云说:“15年前,阿里巴巴在公司成立之时,就确立了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准则‘回馈社会’的理念已成为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阿里人为改善社会生活环境作出的贡献,让我无比自豪”

  为什么突然在公益方面发仂?为什么投入这么多在环保领域?面对诸多“为什么”,马云这样回答:“其实我和太太在创业之初还没什么钱的时候就想好了,50岁之前赚钱,50岁之後要投入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现在有这个机会了,要赶紧实现自己的愿望之前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做方向规划、设立架构,现在终于做得差鈈多了。我感觉到自己已经50岁了,公益的事情要赶紧做起来,不能再拖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佛修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