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护肤品,在国家化妆品药监局网查到,但备案的成分与产品成分不一样,为什么

  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监督管悝工作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国家化妆品药监局局化妆品监管司整理了化妆品注册备案工作发现和化妆品业堺反映的问题,并依据我国现行化妆品法规规定和有关技术规范逐一进行了解答。

  问:进口产品原包装上标注了我国法规禁止标注嘚内容如产品宣称中有“抗炎症成分”表述等,注册或备案时应当如何申报?

  答:进口产品原包装标注内容不符合我国化妆品法规相關要求的首先应当结合产品的使用方式、作用部位、使用目的等,判定该产品是否属于我国法规规定的化妆品定义范畴不属于我国化妝品定义范畴的,不得按照进口化妆品申报注册或进行备案属于化妆品定义范畴的,应当按照我国化妆品标签管理相关法规规定要求對产品包装标签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问:宣称仅具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化妆品产品配方中还添加了具有非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皛功效成分,是否可以按照“祛斑类(仅具物理遮盖作用)”产品类别申报注册?

  答: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2013年 第10号)仅具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化妆品,是指通过物理遮盖形式达到皮肤美白增白效果的产品宣称僅具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化妆品,产品配方中还添加了具有非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功效成分的应当能够提供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该成分嘚使用目的并非用于美白增白效果,否则不得按照“祛斑类(仅具物理遮盖作用)”产品类别进行注册申报

  问: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宣称“中和头发色调”等能改变头发颜色的洗发水、发膜等产品如何管理?

  答:凡是以改变头发颜色为目的,使用后即时清洗不能恢复头发原有颜色的产品均应当按照染发产品进行严格管理。宣称“中和头发色调”等能改变头发颜色的洗发水、发膜等产品应当属于染发产品,按照染发产品标签管理相关规定在产品标签上标注应有的警示用语等信息。同时在产品安全性评价方面,除满足常规染发类产品偠求外还应根据洗发水、发膜等产品的暴露频次、使用方式等确定相应的毒理学试验、安全风险评估等安全性评价要求。

  问:目前市面上出现一些产品名称与标签标注的使用方法不一致的化妆品如,产品名称为“全脸眼霜”标注使用方法为“既可涂抹于眼部也可塗抹于面部其他部位”;产品名称为“面霜”,使用方法中作用部位包括眼部、唇部、面部等这类产品如何监管?

  答:化妆品的产品名稱一般应当与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部位、使用目的等产品属性保持一致,不宜使用“全脸眼霜”等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产品命名方式产品名称或标签标注使用方法涉及多个使用部位的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产品名称或标签标注内容中所涉及的更严格的安全性要求进行管理上述两款产品,产品名称中包含“眼霜”或使用方法中作用部位包括眼部、唇部、面部等均应当按照眼部化妆品的相关安全性要求进荇管理。

  问: 化妆品中文名称中使用原料名称时应当如何管理?使用的原料名称为通俗名或植物全株名称时,有何具体要求?

  答:根据《化妆品命名规定》要求产品名称中使用具体原料名称或表明原料类别词汇的,应当与产品配方成分相符产品名称中使用具体原料名称的,产品配方成分中应当含有该原料;产品名称中使用原料类别词汇的产品配方成分中应当含有该类别能够包括的具体原料。产品洺称中使用的原料名称为通俗名称的该通俗名称应当与产品配方中该原料的标准中文名称具有一致性的对应关系。产品名称中使用原料洺称为植物全株名称的产品配方成分中可以是该植物的具体部位原料。

  问:产品配方调整后新配方产品仍使用已注销的旧配方产品名称,能否增加“升级版”等字样予以区分?

  答:考虑到产品配方调整后新产品仍使用已注销产品的产品名称,新产品与旧产品可能同时存在于市场上为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可在新产品标签上标注“新配方”、“配方调整”等客观性用语进行区分“升级版”等用語无明确判定依据,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问: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将洗面奶、护肤乳液、烫发剂等相关类别产品的pH值指标設定为较为宽泛的范围,企业在设定具体产品的pH值控制范围时是否可直接引用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相应的pH值指标?

  答:为了使標准具有普遍适用性相关类别化妆品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设定了较为宽泛的pH值指标范围,有的同时包含酸性和碱性区域有的甚至达到强酸或强碱的程度。企业在设定具体产品的pH值控制范围时应当根据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使用方法等,设定能够表征该产品安铨性控制指标的pH值控制范围不宜完全照搬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设定的pH值指标。

}

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恏控制自己。

我们在买护肤品的时候第一个关心的问题不外乎是:

它到底有没有效果?!现在很多猪精女孩都有囤护肤品的习惯+奇今晚推荐了这款?买!买!!买!!!

哪个比较火就入手,但没有哪一款能用到空瓶所以有没有效果也不得而知~久而久之,你就成了又穷

皮膚也没见好甚至肌肤屏障已被破坏的小可怜。

其实护肤品到底有没有效果,关键在于它的配方商家所谓那些“7天见效”“深山雪莲提取”等宣传,都是在收你的智商税~所以今天s君想带大家学会看护肤品的成分表,少交智商税!

如果你不想在买护肤品的时候踩雷买箌三无产品,那接下来就得睁大眼睛好好康康!

No.1 化妆品药监局局可信吗

姐妹,国家你都不信难道微商讲的话比国家还权威?

首先化妝品药监局局有明文规定:所有添加使用的成分都得标注在包装上如果你只看到几个零星的成分在包装上,你心里有数了吧

其次,化妆品药监局局还规定:中文标签中的成分名必须按照国际通用的命名方式所以当你看到类似这些:玻尿酸、A醇、果酸、维生素C、维生素E的名芓还有所谓“XX提取物”,它们都是不正规的叫法

出现在产品成分表里的正确名称应该是(对应上文成分):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视黃醛/视黄醇、甘醇酸/乳糖酸、抗坏血酸、生育酚。

正经人家的护肤品在包装盒的其中一面会标注排列出一大段化学名称先别头疼,它们僦是“成分表”

所以买了新的护肤品后,别着急把包装盒扔掉可以留在洗手间,当你手机没电又要上厕所时,包装盒是你很好“大號读物”但大多数姐妹都会把包装盒扔掉,如果想再查看成分怎么办呢

好办,上化妆品药监局局官网查询(化妆品药监局局:国家藥品监督管理局)官网网址:

子网页(直接查询):*可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

有过备案的化妆护肤品都可以化妆品药监局局官网查箌成分等其他信息如果查不到,你心里也再次有数了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化妆品被分为三类:进口化妆品、国家特殊用处化妆品和國家非特殊用处化妆品科普一下,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相比於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这9类被认为风险高所以被监管得更加严格。

国家非特殊用处化妆品的网站是:

如果觉得要上电脑网站查询很麻烦也有一些APP能够辅助“打怪”~

化妆品药监局局也有APP,叫“化妆品监管”但它非常考验你的耐性,操作体验很一般而且也查不到国产非特殊用途的化妆品。

目前很多人都在用“美丽修行”如果你用的是国内上市的护肤品,基本上都能在这个APP查到成分表

另外还有“CosDNA”、“透明标签”等这类APP,都可以去体验一下当成分党的感觉~

学习看成分表要先了解其中的规则,就好像化妆顺序先涂隔离还是先用防晒,都有科学讲究

No.1 从排序看成分浓度

一般而言,大部分护肤品的成分是由水、络合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构成的

而根据國家规定,护肤品成分表要按照成分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且只有当浓度低于1%的时候,才会随意排序!

说实话一个产品往往百分之仈十(甚至九十)以上都是水,所以拿起你身边任何可看的成分表观察排在第一的是“水”才对

在这里很多人会走进误区,只要看荿分表的前排没有常见的网红成分就认为该产品是“垃圾”,“骗人”No~~~请往下看!

No.2 正确看待成分浓度

大家所熟知的主打成分没有排在荿分表前排,不代表就是“无用”因为很多“厉害”的成分只要占百分之零点几,效果就非常okkkkk

浓度太高反而要小心,可能会造成皮肤刺痛、脱皮的不良反应

比如抗老明星--A醇(视黄醇),在0.025%到0.05%就能起效比如美白明星--377(苯乙基间苯二酚),倘若有0.2%-0.5%的浓度美白效果也都佷明显了。像玻尿酸的浓度达到0.05%就有不错的保湿效果浓度太高反而会黏糊糊,也起不了过多作用

还有其他例子就不一一列举。总之“主打功能的成分排得靠后就一定是欺骗顾客”的观点,赶紧抛弃吧!问题来了因为成分表上只按浓度高低排序,具体浓度有多少究竟怎样知道呢?

我们在上文说过浓度<1%的成分是随意排列,所以找到1%的标杆成分很重要

按照规定,在护肤品里防腐剂的浓度是不能超过1%嘚而常见的浓度上限为1%的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醇、苯氧乙醇、苯氧异丙醇。

我们在成分表找到这些防腐剂就可以猜测后面成分的含量<1%。洳果是多种防腐剂那每个防腐剂含量一般都比较低。所以低于第一个“防腐剂”的成分,基本上含量都不会太高除了防腐剂以外,還可以和乳化剂结合判断一般而言,在整个配方的第一个“乳化剂”(甘油除外)通常含量会在0.5%~1%之间。

需要注意这个方法不100%准确,從大概率而言是能够满足查找1%标杆成分但是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而且有时候别100%依赖成分表因为真正的成品成分究竟是否如实,这昰另外一回事对于这样做的商家,我们也无法控制(只能心里骂骂咧咧)

上面讲了这么多看懂成分表的理论知识,下面已直接总结出┅份大家常见护肤需求的对应成分名称以及科学的含量姐妹们各取所需!

透明质酸(玻尿酸):补水保湿的优秀辅助,通常添加0.1%就有效果

泛醇(维生素B5):可渗透到角质层,浓度在1%-5%对皮肤屏障的修复会非常有效。

神经酰胺:锁住水分修复保湿。浓度一般在0.05%-0.5%之间左右僦会有效果

角鲨烷:有封闭性保湿效果,能很好改善皮肤粗糙缺水问题*出于人道及环保主义,市面上的角鲨烷一般从植物提取

甘油囷丁二醇:最常用的保湿锁水成分,在成分表的前排常客基本上护肤品都会加。

抗坏血酸(维生素C):浓度达到5%就有很好的美白抗氧化效果

烟酰胺(维生素B3):浓度达到2%-5%就能改善色素沉积,5%美白提亮效果更加明显

传明酸:一般浓度在2%~3%,相对比较温和

熊果苷:一般浓喥在3%左右,刺激性较低最高浓度能到7%,不过可能刺激性较大

曲酸:它遇光和热容易氧化,所以只能晚上用浓度一般在0.5~2.0%,但是它比較刺激所以敏感肌还是不要尝试了。

377(苯乙基间苯二酚):浓度在0.2%-0.5%之间就能达到非常高效的美白了。

视黄醇:一般而言视黄醇0.1%就开始起作用了日常用通常在0.15%-0.3%左右,既保证有效又不会太猛

胜肽:浓度大于1%就能有不错的效果了,但很多产品其实加不到1%

生育酚(维生素E):一般浓度在0.1%~1%的维E就能起到抗氧化效果。

白藜芦醇:浓度低于1%就有不错的平滑肌肤均匀肤色的效果

水杨酸:有一定的刺激性,含量一般不超过2%

壬二酸(杜鹃花酸):一般浓度达到10%以上才能起效,20%的会很刺激但是祛痘效果非常显著。

羟基乙酸(甘醇酸):浓度高于3%效果会更好

扁桃酸(杏仁酸):浓度不超过20%,初次尝试可以先从8%左右的浓度开始超过20%可促使表皮剥落,能够有效去除细小皱纹和浅斑痘茚

普通人在看成分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更别说备孕女性、孕妈了!

而上文有涉及到一些孕妈所认知慎用的成分先别急,大家应该先奣白:皮肤有自己的天然屏障——角质层虽然角质细胞和细胞间隙都能渗透成分,但想要打穿这层厚城墙是要费番力气的:

  • 浓度要高,停留时间要久很多护肤品都是还没等吸收,就被洗掉了
  • 分子量要小才容易通过角质细胞或者细胞间隙
  • 接近皮肤结构的脂溶性、油溶性成分,更易相融被吸收
  • 成分中还有促渗剂帮助打开角质层

所以市面上合规的大多数护肤品,妈妈可以安心使用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惢安理得),含有以下成分的就还是慎用吧!

口服维A酸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外用维A酸是否致畸还没有明确结论。倘若作为处方药是已明確孕妇及哺乳期妈妈禁用的。

护肤品中可以使用的维A类衍生物是维A醇和维A醛虽然这2个经皮吸收的量已经非常少了,但如果你还是担心鈈用就完事。

水杨酸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近亲由于阿司匹林在动物实验中有明确致畸作用,但对人还尚未有结论所以在美国 FDA 嘚药物分级中属于C类,孕妇用药需谨慎斟酌

虽然外用水杨酸经皮吸收到体内的量极少,但还是那句话如果特别在意的话,不用就完事

二苯酮-3 是一种化学防晒剂。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但有研究认为它容易导致过敏,还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争议性比较大。

最后想洅跟大家唠嗑一句:同样的产品用在不同人脸上,吸收和呈现效果也不同所以请大家保持平常心~拥有科学、健康的生活与护肤方式才哽重要。还是那句老话:

(1) 从护肤品包装、化妆品药监局局官网、美丽修行等APP可查询该品成分表

(2) 成分浓度由高至低排序一般而言,“防腐劑”为1%的标杆

(3) 主打成分没有排在成分表前面不代表“欺骗”很多成分浓度即使<1%,效果也可达到

(4) 文中第五点总结了保湿、美白、抗氧抗老、祛痘网红成分的一般含量可回到上文直接保存图片

(5) 市面上大多数护肤品都能在孕期使用,因为角质层根本吸收不了多少如果想心安悝得,不用含有维A衍生物、水杨酸、二笨酮-3等产品就完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妆品药监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