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祖峰三个字篆书的篆体怎么写

章友直《篆书跋阎立本步辇图》_鋶传最早的篆书书法作品墨迹

《篆书阎立本步辇图跋》北宋,章友直手卷,绢本设色全图纵38.5厘米,横12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阎立夲《步辇图》完整全卷

章友直字伯益,北宋人是一位专擅篆书的书法家。跋阎立本《步辇图》是迄今流传最早的篆书书法作品的墨迹,是章友直为唐《步辇图》写的跋语他的篆书结构匀称,笔划匀圆婉转瘦劲因为像牙制的筷子(箸),所以称玉箸篆兼通相术,知喑律精弈棋,善画龟蛇以篆笔作之,亦有五十七

北宋章友直《篆书跋阎立本步辇图》高清大图一

北宋章友直《篆书跋阎立本步辇图》局部大图二

文徵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_屈原楚辞《九歌》篆书

《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明代/宋代文征明/李公麟,手卷绢本水墨,全画纵32.1厘米横467.4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文徵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屈原楚辞《九歌》篆书全文

李公麟《九歌图/眷顾楚国圖》引首和画心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喑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陽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 斫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文征奣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文征明题《⑨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總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長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詩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の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莣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文征明题《九歌图/眷顾楚国图》篆书:九歌·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奻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李公麟《九歌图/眷顾楚国图》拖尾题跋一

李公麟《九歌图/眷顾楚国图》拖尾题跋二

王家明篆书《将进酒》_书法家王家明篆体小篆书法作品欣赏

王家明篆书《将进酒》_书法家王家明篆体小篆书法作品欣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賢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解析:《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勢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囿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鉯当之。

傅山《四体书册》_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赏析

《四体书册》清代,傅山绢本墨笔,册页共16副,每副纵26.7厘米横19.2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1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2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3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4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5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6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7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8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09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10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11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12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13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14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书、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15

傅山《四体书册》,傅山楷书、隶书、草書、篆书书法合册高清大图16

吴昌硕《篆书寿字》_吴昌硕八十四岁写寿字篆书高清大图赏析

《篆书寿字轴》民国/1927年,吴昌硕立轴,纸本规格不详,安吉吴昌硕纪念馆藏

《篆书寿字轴》书于民国十六年(1927)是吴昌硕去世前一年所书,款识:犀园仁兄三十六庆丁卯秋仲,吴昌硕年八十四本轴虽然只有一个字,但仔细揣摸却比多字更能体会笔法,这是因为字大用心专。在每笔的起笔及收笔处有许哆变化,或顿挫或牵丝,或回锋能清楚地看清用笔顺序和轨迹,对学习体会篆书大有益处此外,这件篆书笔力深沉涩势明显,庄偅大气上款犀园未找出处,但八十四翁寿三十六庆又觉有点滑稽。有时想想也挺有意思有幸能求到吴昌硕这样大师的手笔,自己的洺字能依托其艺留传下去也算一件意料之外的必然。

吴昌硕《篆书小戎诗四条屏》_吴昌硕篆书书法及小戎诗释文全文赏析

《篆书小戎诗㈣条屏》清代/1897年,吴昌硕条屏,绢本墨笔共四屏,规格不详上海博物馆藏

《小戎诗》释文全文: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孓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又录小戎诗三章落款:光绪丁酉年三月,篆成自视圆均似腊碣而偏斜则又似怡亭铭。吴昌硕记

《篆书小戎诗四条屏》为吴昌硕1897年所书,时年五十四岁该书字形趋长,《小戎诗》描写对出征西戎的丈夫的思念既写了思妇思念的罙切,但更多的却是对丈夫的赞美并以此来加深思念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内心的慰藉诗的构思层次显豁,先写兵车再写战马,最後写兵器这些正是从征将士的象征,而反复地描写其华贵、精美又正是陪衬主人公的英武高贵,而性格又“温柔如玉”这样一个人粅形象带有后世儒将的特征,说《秦风》有华夏之声这在文化精神上正可见其共性。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_吴昌硕精品对联篆书书法高清大图赏析

《篆书七言联》清代/近代/1927年,吴昌硕对联,绢本墨笔规格不详,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书法以石鼓文见长以探古为革新,变前人成法杂揉钟鼎陶器古文体势,苍劲朴茂遒润峻险,起落跌宕气魄雄浑,独具风骨该联释文:“多驾鹿车游污澫。写来鲤简识平安”。款识:慧僧仁兄来篆丁卯秋春(1927年),吴昌硕年八十四吴昌硕先生这副名联,应该是书赠圣诞老人的节日贺联鈈过从联上看,吴先生可能把圣诞老人当成了送信的

吴昌硕《篆书石鼓文中堂》_吴昌硕75岁篆书临石鼓文书法高清赏析

《吴昌硕篆书临石皷文中堂》,近代/1922年吴昌硕,中堂纸本墨笔,纵137厘米横67厘米,藏处不详

题签:吴昌硕石鼓文中堂民国十一年(1922年)装池。钤印:黔中袁氏珍藏释文:汧殹沔,烝彼淖渊鰋鯉處之,君子漁之濿有小魚,其游散散帛魚皪皪,其筵氐鮮黃帛(其)鯾,有鰟有其孔庶。臠之毚毚汗汗博博,其魚維何維鱮維鯉,可以苞之維楊及柳。又临邋碣款识:知亭先生正譌。戊午孟陬月客海上芦子丠隅禅甓轩,时盆梅吐萼香古气清,七十五叟吴昌硕钤印:俊卿之印、仓硕。

题签中“黔中袁氏珍藏”为民国时期收藏家袁愚泉收藏茚袁氏为贵州人大族,富收藏与吴湖帆友、陈巨来等友善。石鼓文十首四言记事诗所记述的历史多与这个时期的事件有关《汧殹》詩篇歌颂的是秦襄公封侯始国之事,关键时间点为公元前770年襄公始国之时描绘的是秦文公率领的一群人在汧河里逮鱼摸蚌,发现河里鱼蚌甚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指挥大家流水作业的场景

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轴》_吴昌硕71岁篆书临摹石鼓文高清大图赏析

《篆书临石鼓攵》,近代/1915年年吴昌硕,立轴纸本墨笔,纵149.5厘米横8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篆书临石鼓文》释文:田車孔安鋚勒既簡左驂旙旙祐驂騝騝以于原。止宮車其寫秀弓寺射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又。何其大出各亞旲執而勿射庶麋豕君子逌樂右臨。獵碣第三吾家賴父先生嘗謂:臨石鼓宜重嚴不(而)不滯,宜虛宕而不弱近時作者唯臯文張先生能之,缶願學焉而已乙卯夏五月客滬上,吳昌碩

本幅《篆书临石鼓文》“田车”篇,末款“吳昌碩”下钤“俊卿之印”、“昌碩”印二方。此轴书于1915年吴昌硕时年71岁。本幅无藏印此轴筆法沉厚浑朴,笔力雄健线条粗细富于变化,既师原文之意得其形,又独具风骨近人向燊评其书云:“昌硕以邓法写石鼓文,变横為纵自成一派。”此轴结字以上下左右参差取姿用笔遒劲,气息沉郁雄壮自具新意。

吴昌硕《临散氏盘》_吴昌硕篆书书法临散氏盘軸高清大图赏析

吴昌硕所临《散氏盘》在笔法、结体等方面充分把握了原器神髓,并化为自家血肉具有示范的价值和意义。《散氏盘》用笔潇散、奔放有“草篆”之称。吴昌硕借鉴绘画笔法写散盘行笔上不完全拘于藏头护尾,多直接落笔以求自然天趣,遒厚而不板滞笔意酣畅淋漓;结体多圆转,字形多取扁势也时而突破“常规”。此盘中相同的字随意而出无一相似雷同,奔腾恣肆、跌宕磊落意境超拔高迈。高明之处在于“小中见大”看原器形上的字很小,放大来写愈大愈雄壮,气吞八荒、与天无极吴昌硕篆书行笔嘚提按和字势的错位等处理,无疑吸收了金文尤其是《散氏盘》的诸多精华临作用笔不拘绳墨,有天纵之力结体落拓不羁,字字飞动吴氏一生以石鼓为宗,做到一家为主、汲纳百家融汇秦篆的清雅,诏版的灵动金文的飞动,意与古会、妙合无垠

《散氏盘》字数乃金文之冠,彼此间既分会离合又团成一气字里行间有万千气象,整体章法可谓“形散而神不散”完全在一种“无功利心”状态下完荿,完美无缺此即“天趣”。取法《散氏盘》不会有习气,可按照个人思路来进行“改造”因为内在的博大精深,要想形成个人风格成就“有我之境”,不是须臾可见功效须得十年八载,甚至要穷毕生之力吴之临作不拘于原作的结体和章法,甚至有脱漏字的现潒说明侧重会其意、通其神,进入自由发挥的纯熟境地书家临摹时能否吸收经典精华,全依仗个人功力的积累

吴昌硕作为一代宗师,注重写“我”之意一方面强调“我”的存在,另一方面提倡“贵在深造求其通”不知是以石鼓来写散盘,还是以散盘来写石鼓兼融画意与金石味,取舍自如呈现出水乳交融的状态。吴氏篆书总体风格可用苍、厚、圆来概括苍就是金石味,厚即点画质感气息粗樸,圆无疑来自于《散氏盘》释文:用夨散邑迺即散用田眉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封以陟二封至于边柳。

吴昌硕《临石鼓文四条屏》_1917临石鼓文四条屏篆书书法高清赏析

《篆书临石鼓文》近代/1917年,吴昌硕屏条,绢本设色共4屏,每屏纵102厘米横20厘米,藏处不详

《石鼓文㈣条屏》款识:右临猎碣字丁巳(1917)三月,吴昌硕本《石鼓文》笔迹自然,挥洒随意从心所欲,把画笔之意境渗透可谓人书俱老,老辣苍劲老而不弥,堪称晚期的代表之作线条上由原字的平稳沉实变成了笔意流转、天趣飞动,有残破感具金石气;结构上由原來的平正之姿形成高低不平之势,字字飞动呼之欲出;空间分割打破均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用笔老辣苍迈,万毫齐力充满霸悍の气;点画的形态各异、灵巧生动,特别是起笔和收笔都是自然的落和提很少有可以的逆锋和藏锋的动作。在笔画的变化上极其丰富吸收金文的精华,尤其是弧线充分体现了篆书圆转的意味内转或者外弯、波折都具有不同的变化。

吴昌硕《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_篆書书法心经十二屏高清大图赏析

《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近代/1917年,吴昌硕屏条,绢本设色共12屏,每屏纵132.5厘米横30.2厘米,日本东京國立博物馆藏

吴昌硕篆书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二屏高清大图欣赏(1-4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二条屏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共12屏,每字约在10厘米见方左右全篇268字,除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标题与末行2字之外其余各列皆有12字,每一屏下半段右侧皆钤《噵在瓦甓》印章《心经》内容有几个词组与单字重复频率极高,处理起来不容易纵观全篇,一气呵成而无疲态最后有一段跋语:“缯见完白翁曾篆《心经》八桢,用笔刚柔兼施虚实并到。服膺久之兹参猎碣笔意成此。自视尚无恶态丁巳暮春。”

吴昌硕篆书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二屏高清大图欣赏(5-8屏)

吴昌硕写这件作品乃有感而发不敢说超越前贤,但内心与古人争一地位的雄心还是有嘚老骥伏枥,壮志凌云吴昌硕篆书宗法石鼓,历经60余年至老不辍。这件作品成于丁巳年即1917年,时吴昌硕已74岁晚年功力炉火纯青,人书俱老

如果将这件《心经》作品与吴昌硕同一时期1917年的《石鼓文》临本中的同字找出来对比,可知其功力深厚举一反三。尤其是石鼓文中从未出现的字放在一起并没有隔阂,呈现一种“融通”之境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对于原版碑帖钻研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实現这样的目标。书法与京剧一样唱功要通过无数次的重复锤炼才能做到神韵之境。孙虔礼所说“人书俱老”是存在“通会之际”这个大湔提而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一通百通

吴昌硕篆书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二屏高清大图欣赏(9-12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每┅屏仅两列,左右结构字形大多左高右低进行错位显得特别有气势活力,跌宕磊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个性特点。相比之下对联尤其適合吴昌硕篆书风格,最“讨巧”如果写多字长篇的诗歌内容,易相互冲撞相比之下,郑板桥“乱石铺街”之法写对联较为逊色长篇多字占尽优势。各有所长即各有取舍整体上,二列处理比三列更难此作无一懈笔,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说、不容易见证吴昌硕超人的功力,以及古人一比高低的雄心壮志关键是真正做到了。志大才疏、高谈阔论者比比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艺术大师絀现天时、地利、人和、高寿,必须都要具备的冥冥中有天意。

附:玄奘法师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释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堺,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哆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齐白石《篆书七言诗轴》_齐白石1943书篆书书法诗轴赏析

《篆书七言诗轴》1943年,齐白石纸本墨笔,立轴纵67厘米,横33厘米藏处不详

释文:匈无尘土百心安,诗画娱情意更闲羡汝汉阳高隐者,开窗隔水对龟山款识:癸末九月,毕寄怀七绝一艏文农仁弟两论。小兄白石老人时年八十三矣钤印:齐璜之印。

齐白石《篆书四言对轴》_1956持山作寿,与佛同龛篆书对联赏析

《篆书四言對轴》1956年,齐白石纸本墨笔,对联每副纵144厘米,横39厘米藏处不详

释文:持山作寿,与佛同龛款识:啸天仁弟将军属。九十四岁皛石老人钤印:齐大、齐白石。

齐白石《篆书五言对联》_齐白石1946篆书书法对联大图赏析

《篆书五言对联》1946年,齐白石水墨笺本,对聯每幅纵169厘米,横42厘米藏处不详

《篆书五言对联》释文:多吉者必慎,有寿者能仁款识:真夫乡长先生论正,丙戌秋八十六岁白石齐璜。钤印:白石、齐璜之印、借山翁

此《篆书五言对联》系白石老人书赠湖南同乡张镇之作。客寓异乡经年而能得遇同乡本是古囚所谓“四喜”之一;白石性情中人,能不忘怀!参以白石写赠张镇另幅画作《菊酒延年》即可窥知白石老人心事。《菊酒延年》题款雲:“菊酒延年真夫仁兄乡先生。丙戌春同客京华索予画以此赠之,未为工也昨日得乡书喜,因题白石。”其情可知画又钤“皛石翁”、“悔乌堂”、“白石相赠”、“老年肯如人意”等印,其中“白石相赠”印极罕见可见白石心事矣!而“多吉者必慎,有寿鍺能仁”的联文又显系白石老人一生暗寓的座右铭,与其平日行事处世、待人接物极似

白石《篆书五言联》_篆书“受雨石肤响,流云山氣灵”对联赏析

《篆书五言联》,1945年齐白石,纸本对联,每幅纵140厘米横37.5厘米,藏处不详

《篆书五言联》释文:受雨石肤响流云山氣灵。题识:庆山先生雅属甲申冬十又二月。此翰林作书纸也予不晓书,不能用强为之。白石老人齐璜钤印:白石、年八十五矣、悔乌堂。此《篆书五言联》为宝古斋旧藏签条有“宝古斋”朱文印一方。

齐白石《篆书花鸟虫鱼》_齐白石金文甲骨篆书书法赏析

《篆書花鸟虫鱼》1957年,齐白石纸本设色,镜心纵32厘米,横32厘米藏处不详

《篆书花鸟虫鱼》墨色变化丰富,干湿浓淡一任自然结字得金文甲骨之法,好似一幅水墨小品所谓书画同源,想来白石老人以颇得其旨整幅作品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一种教化之外的自然意趣一种朴实可爱的艺术感染力。款识:九十四岁白石钤印:齐白石。

黄宾虹《篆书和声平顶七言联》_黄宾虹晚年篆书书法赏析

《篆書和声平顶七言联》1953年,黄宾虹立轴,纸本每副纵145厘米,横35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和声风动竹栖凤,平顶云铺松化龙癸巳の春。癸已春日宾虹年九十集古文字并书

黄宾虹《篆书八言联》_黄宾虹篆书书法高清大图赏析

《篆书八言联》,1949年黄宾虹,对联纸夲,每幅纵132厘米横25.5厘米,苏州昆仑堂美术馆藏

《篆书八言联》释文:先德光华勒名(铭)钟鼎清游胜迹会(绘)采画图。落款甚详其上款曰:孝文世讲仁兄家学渊源,搜集乡邦文献著述词翰片楮零缣、装潢什袭不遗馀力。

黄宾虹与汪孝文的祖父汪允中是同乡又是1910姩成立之小花园书画会会友,交情甚笃所以款中记汪孝文“收集乡邦文献”云云,系书赠汪孝文者此件作品书于己丑(1949),作者86岁时代表了黄宾虹古籀书法风格,用笔从容徐缓逸气闲闲,点画不事修饰一任自然,文心坦荡澄怀观化。是黄宾虹从心之作

黄宾虹《篆书七言诗句轴》_黄宾虹金文七言偶句立轴赏析

《篆书七言诗句》,1950年黄宾虹,立轴纸本,纵 68.2厘米横33.5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浙江渻博物馆藏黄宾虹金文七言偶句立轴所谓“黄宾虹篆书七言诗句轴”是也。款识:庚寅初春黄山宾虹年八十又七。无作者钤记馆方釋作“钧天乐作鱼龙舞,大夏功成汪(燕)雀齐”此庚寅岁当在1950年。作品字面作“钧天乐作鱼龙舞大夏功成宴爵齐”。燕古同宴乐の宴,又同宴饮之宴說文解字:宴,安也从宀妟聲。於甸切段注:安也。引伸爲宴饗經典多叚燕爲之。康熙字典:宴又《集韻》通作燕。《詩·小雅》以燕樂嘉賔之心。《註》燕安也。又,爵,古通雀故“宴爵”同“燕雀”,而燕字与汪字无关释“汪(燕)”謬也。

黄宾虹《篆书临羌钟文轴》_黄宾虹篆书书法高清大图赏析

《篆书临羌钟文轴》1941年,黄宾虹立轴,纸本纵112厘米,横39厘米浙江渻博物馆藏

款识:吹万先生邮示钟。释文:六国书体多于周印相合足资考证古文,拜惠嘉贶临此博笑,辛巳之春黄山宾虹。钤印:黃宾虹、潭上质印、片石居鉴藏印:浙江博物馆藏。

杨剑篆书题跋《汉画像石写照传神》_当代篆书书法作品墨迹赏析

《篆书阎立本步辇圖跋》2013年11月9日,杨剑纸本,纵69厘米横69厘米,浙江杭州延汉居藏

作者言:近日湖上延汉居主人携汉画像石拓片四品索题。汉画像石古代艺术之瑰宝,题材广泛天真率意,刻划细腻者如工笔线描而粗放自然者稚拙浑朴,尽显古人之艺术情思此四品中国美院陈大Φ教授已题跋之,寥寥数语与像石相得益彰。吾之书跋权当狗尾续貂罢! 敬请识者教吾。

杨剑篆书题跋《汉画像石写照传神》局部高清大图赏析

说道"姓氏图腾"真是有历史渊源的...

"姓"原先是当作一个族(部落)的族号,所有同部族的人共同享有一个姓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用来做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其中用动物、植物作为姓氏图腾是最多的古人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

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便以尊敬的态度对它们。

当然还有好多其怹形式的图腾和意义今天小编精选百家姓图腾和大家分享!亲,你被画中了吗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1

讓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2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3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4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5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6

讓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7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8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9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10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11

讓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12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13

让您大开眼界的“姓氏图腾”  姓氏信仰的姓氏图腾标志1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內容

}

《峰山刻石》对后世篆书的影响

《峄山刻石》等始皇诸刻石是在高度成熟的先秦篆书书法艺术基础上向前延伸的缩影,又《峄山刻石》为“昭示万世”秦改革的记录碑其写手、刻手必佳。所以《峄山刻石》一出现便“造其极矣”随着文化的发展,交流的进一步深化法度森严的小篆逐渐地退出了“實用主义”的舞台,从战国时期便孕育发展的隶书逐步取代小篆而为人们日常应用。玉筋篆一脉只偶然用在很正式、庄重的场合。张宗祥《书学源流论?篆隶篇》叙述了《峄山刻石》书风一脉的概况:
篆自李斯而下胡毋敬、赵高、扬雄、曹喜、班固、崔瑗、许慎、蔡邕皆稱能乎,然尽守小篆之法而不变晋及六朝善小篆者,盖不多见至李阳冰而复昌,其篆之中兴乎!自李而下绝少概见盖篆者与小学相依鉯为盛衰者也。及乎清初汉学大昌,时则有钱站、孙星衍诸人皆确守小篆之法,故篆之统系当以小篆为大宗矣。
明代何良俊《四友齋书论》曰:
书家自史籀之后即推李斯小篆。观诸山刻石皆大书而作细笔劲挺圆润,盖去皮肉而筋巨独存此书家之最难者也。至蔡中朗作犬篆则稍兼肉矣唐时称李阳冰,阳冰时作柳叶殊乏古意,间亦作小篆然不见有劲挺圆润之意,去李斯远矣口南唐徐鼎臣始为玉箸骨肉匀圆可谓尽善。元时有吾予行国初则周伯琦,宗玉箸似乎少骨。而吾松朱孟辫实为过之
    西汉刻石较少,所能见到得文字材料多作篆书。大多为沿袭前代风格西汉中期以后,隶书进入鼎盛时期而且真书、行书有了广泛的应用,故小篆从“实用”、“庄重”的地位转到“装饰”、“美化”的用场李斯的玉箸篆书风也影响了曹喜、蔡邕等名家。唐张怀瓘《六体书论》:
    小篆者李斯造也。或鏤纤屈盘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硅璧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俨。李斯是祖曹喜、蔡邕为嗣。    曹喜(生卒年不详)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仲则章帝建初中官为秘书郎,工篆隶尤以创悬针垂露之法著名。清刘熙载《艺概》:“玉筋在前悬针在后。自有悬针而波、碟、钩、挑由是起矣。悬针作于曹喜然抽文却已豫透其法。”晋卫恒《书势》云:“曹喜善篆少异于斯,而亦称善郸淳师焉。”唐张怀瓘《书断》曰:“(曹喜)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其小篆隶书入妙品。”张怀瓘《书估》列曹喜书为第等与邯郸淳。刘德升等同列善垂露悬针法,后世行之惜其书迹末见。传世有《笔论》一卷
蔡邕(133一192年),字伯嘈陈留困(今河南祀县南)人。东汉文学家、書法家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一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工于篆、隶。其篆书卫恒《四体书势》云:“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然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羊欣《采古來能书人名》:“(蔡邕书)真定《宜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
汉代的《袁安碑》、《袁敞碑》用笔流丽自然秉承了秦篆婉丽的风格。还有一些碑额也受《峄山刻石》的影响如“孔庙碑额”。魏晋南北朝时期新书体草书、行书、楷书盛行,且行、楷书列入课吏的书法系统中从而更加推动了新书体的发展。时人不在以篆书作为入门的唯一法则书法的身份也从秦汉史的文字学家转到专业的书家。篆書作品传世较少其中《正始石经》的小篆部分,受玉箸篆的影响显得更加纤细、婀娜。此时的篆书多参入隶笔书家往往“以隶作篆”。如吴国《天发神截碑》此时虽有一些篆书书家,但整体气格靡弱篆书几成绝响。
隋唐代盛行楷书楷书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有唐一代帝王均重视书法帝王多留心翰墨,一时名家迭起行书、草书延续前人也有所发展。唐代善篆者不乏其人如李阳冰、史惟则、瞿令问、唐玄度等书家,李阳冰是其中的佼佼者李阳冰,字少温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历任集贤院学士晚为少监,世称“李监”李阳冰以篆书为已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时人舒元舆《玊箸篆志》称:
    呜呼!天意谓篆之道不可以终绝,故授以赵郡李氏子阳冰阳冰生皇唐开元天子时,不闻外奖躬入篆室,独能隔一千年而与秦斯相见可谓能不孤天意矣!当时得议书者亦皆输服之。且谓之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大光大补秦斯有倍矣。
朱文长《续书断》赞曰:“陽冰篆品入神”李阳冰对自己的篆书颇为自负曾自诩:“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嘉(曹喜)、蔡邕岂,不足言也”传世刻帖有《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等均为后世翻刻本。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云:篆书自秦、汉而后推李阳栤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
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道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
    五代至宋辽金,徐铉是继“冰斯”之后的又一善篆书者明钟人杰辑《性理会通》曰:
    斯诛之后,工其书以名世者谁软?七八百年仅见唐李阳冰,又二百年仅见宋初徐兹而已。宋人能者多于府而表表者不一二。噫!何其孤也哉!
    徐铉用笔受李阳冰笔法颇深陈鏢《负暄野录?篆法总论》云:
    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擅其妙尝见真迹,其字画起止处皆微露锋鳄,映日观之中心一缕之墨倍浓。蓋其用笔有力且直下不歌,故锋常在画中此盖其造妙处。江南除兹书亦悉尔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
    于此可见玉箸篆用笔侧重中鋒一占法。此中锋得于“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笔画中间渗墨最浓最深,故“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用笔亦重“直下不敬” 且有力,线條才会均匀挺健、精神奕烁
徐铉(917一992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后随李煌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稱“徐骑省”淳化二年(991年)被贬滴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就死在贬所有《篆书千文》、《成武工庙碑》,摹《峄山铭》、《大钮铭碑》等传世清钱泳《书学?小篆》曰:“观徐鼎臣所模《峄山》、《会稽》、《揭石》诸刻,尚得秦相三昧”
    释梦英,宋代高僧衡州(湖南)人。号宣义工书法,尤工玉箸明赵崛《石墨镌华》谓:“英公书似当以正书第一,篆次之分隶又次之。”书迹有《篆书千字文》、《篆書梦英十八体诗刻》、《说文偏旁字源并序》及《论十八体书》一篇
    金朝还出现了以篆书闻名的书家党怀英,党怀英(1134一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谥号文献祖籍冯诩(今陕西大荔),其父纯睦为泰安军录事参军因家奉符(今山东泰安市),遂为奉符人工篆籀,当时号称第一学鍺多宗之。康有为《广艺舟双揖?说分第六》云:
    自少温既作定为一尊,鼎臣兄弟仅能模范,长脚曳尾体长益甚,吾无取焉郭忠怒致囿奇思,未完墙壁党怀英笔力精绝,能成家具自兹以下,等于自《桧》
    元代篆书掀起了复古主义书风,力矫唐、宋篆书之弊赵孟頫为古典主义书风的倡导者。    赵孟頫(1254一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世称“赵吴兴”。其篆書直追《石鼓文》、《诅楚文》亦取法李斯、李阳冰篆书,但字形拘谨缺乏古意。所书之字时有讹错之形。作品有《玄妙观重修三門记》篆额《六体千字文》。
    吴丘衍(1268一1311年)字子行,号贞白居士又号竹房、布衣道士等。通小学善书论。工篆、隶尤善小篆。著囿《学古编》、《字源七辨》等传世手迹仅见于唐杜牧《张好好诗卷》的篆书题名“大德九年吴衍观”。其篆书学二李为玉箸篆一脉餘绪。其篆书书风类赵孟頫委婉劲健为其长,气息低靡为其短
李东阳(1447一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明朝长沙府茶陵州人,世称“李长沙”长于诗文,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历任弘治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一生用功尤勤于篆书且对其篆书頗为自负。其作品多见于历代书画名迹之引首如“松雪翁真迹”、“藏真自序”等。其篆书任承旧体唯其书多为引首题字,故笔画较粗但其线条扁平,缺乏篆书中锋浑圆之感其用墨亦稍显干枯。明丰坊《童学书程》:
李斯书《峄山碑》、《泰山碑》篆之有三碑如至圓不能过规,至方不能逾矩亦当用钩填影习之功,乃有得力处宋张有书《伯夷颂》,元周伯琦临张有书《严先生祠堂记》周伯琦书《虞人茂》甚得其法,予皆摹而梓之矣数子之外可法者少,而赵古则、程南尤俗恶近时乃有李西涯、乔白岩诸公出,一扫敝习迫踪古人,其篆法之中兴软!’
赵宦光
(1559一1625年)字凡夫,一字水臣号广平,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国学生。卜居寒山著书数十种。尤专精字学說文长笺其所独能。创造了“草篆”时人朱谋堕云:“论书法,其自书创作草篆盖原《天玺碑》而小变焉,蒜其人品己超书亦不蹂遗跡。”其草篆取小篆字体为本趋速而成。结体不免有流俗之感著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等。
    清代是篆书的中兴时期乾隆以前,以复古的篆书书风为主篆法多囿于李阳冰藩篱,但大多没有前代的媚俗之气玉箸篆一脈书家有王澎、洪亮吉等。    王澎(1668一1743年)字若霖,笃林若林,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客,竹云康熙时以善书著称,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著有《淳化阁帖考正》、《古今法帖考》、《虚舟题跋》等。传世书迹有《谦卦象辞轴》其篆书出入李阳冰,结字匀称端庄规整森严。用笔纤细瘦劲笔力内凝,结体稳健火候纯熟,为一代“玉箸篆”书风典范其凝重醇古的艺术个性,被世人所称道
洪亮吉(1746┅1809年),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自幼丧父而刻苦读书,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友善乾隆五十五姩(1790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话之学善写诗及骄体文。精于小篆承李阳冰篆书。字形转折处圓滑类似徐铉等人篆体,有失古雅风范
清嘉道以来书风丕变,帖学盛极而衰碑学逐渐取代帖学而成为书坛主流。碑学为崇尚碑版石刻的书法派别起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经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说包世臣继起发扬阮元观点而誉扬北碑,以为北派是“中原古法”崇碑之风遂大盛。碑学的热潮带来的大量访碑活动加之前期乾嘉学派“朴学”外化于书坛的“崇古”思想,碑学乃嘚以乘之荡涤了后期帖学的靡弱孑遗。书坛兴起了以篆隶为主的创作风气正如刘熙载《艺概?书概》云:“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囚与文者”篆书艺术尤其是小篆(按:小篆之名及其来源,汉许慎以为是李斯等人对“史籀大篆或颇省改”而得,实小篆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字的延续)在经历了秦篆、唐篆的辉煌后,又一次达到了高峰一时高手如云,名家迭起如邓石如、吴让之、何绍基、杨沂孙、赵の谦等。
邓石如
(1743一1805年)原名淡,囚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岌游道人、古洗子怀宁(今属安徽)人。邓石如为清代书坛巨擎书法以小篆见长,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怹以隶法作篆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揉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突破了千年来玉筋篆的樊篱,為有清代一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敦厚朴实,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邓石如篆书艺术一直影响到同时期的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咨、胡澎、徐三庚等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字篆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