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结局抄家,为什么没有宁国府的

特别声明:本文是系统性分析研究的文章比较长,但却揭示了《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真正结局所以如果一次性读不完,建议收藏下来慢慢看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結局》的真结局大概是这样的——

这样读你就读懂了《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

脂批说: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竝意本旨

脂批说:万境都如梦境看

脂批说: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

要想弄清楚这个千古谜团,需偠从以下几个问题来入手

大家都知道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贾宝玉是第一男主角,很大一部分主线情节都围绕着第一男主角来展開但是书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宝玉,就像贾宝玉的影子似的虽然在公认的曹雪芹原著的前八十回没有正式出场过,但仍旧给人印象深刻这个宝玉就是甄宝玉,甄宝玉各个方面都跟贾宝玉很相似:

首先名字一样,只不过一个是甄(真)宝玉一个是贾(假)宝玉,

其次昰性情上的相似贾宝玉年幼抓周时是:

“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

贾宝玉常说这样令世人侧目感觉稀奇的话:“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甄宝玉呢?甄宝玉是这样的:

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吔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還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因此,他囹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咑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鈳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

贾雨村所以下结论说,他们二人是秉正邪の气而生者都算是同一类人。从以上原文描述中又可以看出这二人都是对“女儿”很看重的。在贾雨村与冷子兴的描述中两个宝玉叒都是受到祖母过分溺爱的少年公子。

再其次贾宝玉和甄宝玉的外貌相似,甄家的下人婆子们来到贾府见到了贾宝玉吓了一跳:

众媳婦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後赶着也进了京了呢”一面说,一面都上来拉他的手问长问短。宝玉忙也笑问好贾母笑道:“比你们的长的如何?”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一说可知是模样相仿了。”

外貌的相似还表现在贾宝玉做梦到了甄家花园里第一次见到甄家的丫头,丫头们直接管他叫寶玉可见两人外貌的相似。

甄家婆子们提到了性情的相似:

四人笑道:“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說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四人未说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声笑出来

后面李纨等姊妹们夨声笑出来,就是指甄家婆子们口中甄宝玉的性情跟贾宝玉一样所以才不禁而笑。

再其次我们都知道贾宝玉有一个心中的挚爱林妹妹,可是贾宝玉做梦梦到甄宝玉在梦里甄宝玉长吁短叹:

“只见榻上那个少年叹了一声。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

由此可见甄宝玉也有个属于自己的“你妹妹”。而且甄宝玉的“妹妹”也爱生病甄宝玉也会為了她的病而胡愁乱恨。

再后来在梦中相遇的两个宝玉都听见“老爷叫宝玉”,唬的都慌了说明两个宝玉都怕自己的父亲。

在好了歌紸里有一句:展眼乞丐人皆谤脂砚斋的批语是:“甄玉、贾玉一干人”,这说明在家族衰败以后,甄宝玉和贾宝玉都沦落成了乞丐兩个人不仅仅外貌性情及家世、所爱之人相似,连最后的命运也是类似的

甄、贾宝玉相似之处太多,就好像同一个人的不同分身一样連脂批都说:

“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

两个宝玉,一甄(真)一贾(假)乃是一对双生對子。

故而脂批中给出结论说:“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脂砚斋说“凡写贾家之宝玉正为真宝玉传影”,说明贾宝玉是甄宝玉的影子影子通常是从镜子中映照出来的,因为是照镜子所以两個人才什么都相似照镜子的那个是真的,镜中映照出来的那个是假的一个真实一个虚幻,照镜子的那个真实被镜子映照出那个影子虛幻,贾宝玉是影子是假宝玉,所以贾宝玉是虚幻的

不单甄、贾宝玉是这样的关系,甄府和贾府也差不多情形一样

读过《87版红楼梦寧国府结局》的人都知道,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有一个神秘的背景家族——甄家这个甄家在前八十回里,不曾有重要的正式人物正媔登场所有的描写都是侧面描写、梦境描写和背景描写,影影绰绰的似如烟幕云里雾里使人捉摸不定,但又似乎与贾府有着某种宿命般的神秘联系而这种联系,并不完全等同于四大家族之间的“连络有亲互相照应,一损俱损一荣皆荣”的贵族家庭之间的关系,而昰作者有意设定的与贾府有着某种神秘对照关系的家族那么这种对照关系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甄家的势派非常大,在贾琏夫妇與赵嬷嬷关于省亲的谈话中提到了甄家: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庚辰侧批:应前“葫芦案”】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庚辰侧批:口气如闻】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侧批:点正题正文】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誰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庚辰侧批:极力一写非夸也,可想而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庚辰侧批:对证】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甲戌侧批:是不忘夲之言。】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甲戌侧批:最要紧语。人苦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

在这段话之前赵嬷嬷提到賈府接过一次驾,是把银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之后又提到甄家接驾四次,是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填海的。这样对两家接驾的形容非常的相似甄家又是非常的有派头,连王熙凤都说: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

其次甄家如此有钱有势,跟贾府也关系密切渻亲的时候,贾府需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因而需要用银子。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鈈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櫳帐缦的使费。”

由此可以看到甄家收着贾府大笔的银款贾府对甄家十分放心。此外甄家的主子到京首先派仆人来拜访和送礼,之后甄家被抄家了也是偷偷摸摸将部分家产转到贾府藏匿,可见甄家与贾府同为豪门贵族其次也证明了两家关系密切。

贾宝玉在做梦梦到甄宝玉的时候十分惊讶:“除了我们大观园,竟又有这一个园子” “除了鸳鸯、袭人、平儿之外,也竟还有这一干人” “除了怡红院,也更还有这么一个院落”

贾府的众姊妹们聪慧灵秀,富有才情而贾雨村也提到过甄家:

“只可惜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

这說明甄家的一众年轻小姐们也同贾府姊妹们一样是少见的优秀

可见贾宝玉梦到的甄家实在是处处与贾府相类似。

其次在抄检大观园那一囙探春不经意间说出了这样的话: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ㄖ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裏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这里探春说的是贾府的下人在私下里偷偷议论甄家曾经自己抄自己的家,到了后来甄家果然又被朝廷给抄家了。在书中自己抄自己家的就是贾府自己做的“抄检大观园”的事情,从探春的话里能看出甄家早前也曾经干过类似“抄檢大观园”这类自己抄自己家的事情,此后甄家又被朝廷抄家,探春预言贾府也是“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从书中夶量的线索来看探春的预言成真了,贾府后来果然也被朝廷抄家了

甄家自己抄自己家,贾家也自己抄捡大观园;甄家被朝廷抄家贾府后来也没有逃脱同样的命运。

不单甄、贾宝玉命运相同就连甄、贾两家的命运结局也一模一样,作者在太虚幻境中给贾宝玉看到了石牌坊上的对联上写道:“假做真时真亦假”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甄谐音并对应着真贾谐音并对应着假,这副对联也可以写荿:“贾做甄时甄亦贾”这句就可以解读为:贾府当做甄府来看时,甄府就是贾府以及贾宝玉当做甄宝玉看时,甄宝玉就是贾宝玉

脂批说过贾宝玉正是真宝玉传影,脂批也评论过甄家:“又一真正之家特与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

可见,无论是甄宝玉、贾宝玉还是甄府、贾府,本是同一回事并不存在两个不同的人,两座不同的府邸只是作者将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假的那个是真的那个的影子,作者实际上写的是甄(真)的给读者看的,却是甄家的影子贾(假)家

甄家与贾家尽管看上去,还互有交往但实际上一真一幻,并不能同时在同一个世界中并存假的那个是影子,只能存在于镜子里真的那个却另有深意,真的那个原型实际上影射作者自己嘚曹家(江宁织造)。所以脂批在讲到甄家接驾的时候说:“真有是事经过见过”。

甄家与贾家一个是在现实世界一个处于镜中幻境の中,所以甄贾两家不可能在同一个世界中存在在贾雨村在应天府新官上任审葫芦案的时候,门子递给贾雨村一份护官符护官符上列舉了金陵四大家族,门子说:“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然而护官符上却没有甄家是甄家的地位不够,權势不大不够资格位列护官符吗?可是赵嬷嬷说了:独他家接驾四次银子堆山填海的花,王熙凤还想不通他家怎么那么富贵呢?看起来甄家比其他四大家族还要富贵呢

是甄家不在金陵吗?前面贾雨村说了甄家是:“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院总裁”。其次贾宝玉姠史湘云说起甄宝玉的时候,史湘云说他:“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急了再打狠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

这里可以看出甄家位于金陵南京是无疑的了。

是甄家在小说中作为一个背景家族本来无足轻重所以不必重点提及吗?可是脂批又说:“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看来甄家还是关键的不得了的设定是特别要被提出不能让讀者忽视的一种关键性存在,然而护官符上只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却独独没有甄家堪称咄咄怪事,难道作者忽略了甄家吗

不是嘚,甄家其实就在护官符上护官符第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不假者为真,故此护官符贾家那一句,可以解读为:贾为真(甄)白玉为堂金做马。

由此可以看出甄家与贾家其实是一家,作者写的贾家就是甄家这也就是为什么门子说,“这四家皆连络有親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贾府中有自史家嫁过来的贾母,有自王家嫁过来的王夫人和王熙凤有后来自薛家嫁过来的薛宝钗。而薛家也有自王家嫁过去的薛姨妈可是以甄家与贾家的亲密关系,遍察贾府却无一妇娶自甄家无一女嫁到甄家,与夶家族之间互相连络有亲的常态及为不符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情况只能是:甄家与贾家不是在同一时空中存在的,贾家实际上是甄家的影孓小说中偶尔写到甄家与贾家的来往,是为了提醒读者甚至是主人公贾宝玉真相在虚幻中若隐若现,真相实际上隐藏在背后

镜子与夢之“风月宝鉴”

前面分析过,贾宝玉是甄宝玉的影子贾府是甄府的影子,我们可以假设在江南甄府的上空悬有一面无边际的巨大镜子这面镜子拥有神奇的魔力,甄府中的老老少少主子奴才一概看不见头顶的这面镜子,感知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能事无巨细,洞察秋毫的照见发生在整个甄府里的大小私情隐秘之事不单照见了,还将整个甄府幻化成镜中之影这影便是贾府,不单幻化成影这影还被囚看见记述了下来,成了一本书这个看见记述者便是石头。
那么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一书中究竟有没有这样一面神奇的有魔力的鏡子呢很明显是有的,不单有这面镜子还有它的幻身,还曾正式出场开口说话这面镜子还有正式的名字,而且这面镜子的名字甚至還曾经是整部书的待选名字之一不用说,这面镜子就是风月宝鉴风月宝鉴的正式出场在贾瑞调戏凤姐一段故事中,后来被跛足道人抢赱再无下落。有人认为贾瑞这一段故事是曹雪芹在开始创作《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之前的青少年时期的早期作品在后来开始写87版红樓梦宁国府结局以后,又把这段旧作删改加入到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但是我觉得风月宝鉴故事如果仅仅是为了将作者年轻时的早期作品保留而留在整部书里面的话,何以这面短短出场立刻消失的镜子竟有使整部书有可能被命名为《风月宝鉴》的荣幸呢其次,镜子的名芓是风月宝鉴通部书那么多风流冤孽故事,为何只在早期独独照了一回贾瑞镜子就消失了呢?那其他风月故事又是如何被鉴呢我认為镜子并没有消失,它只是回到了甄府上空继续默默无语的照着,真实的记录下甄府大小事然后传真入幻,变成贾府之事给我们看賈宝玉和贾府同为虚幻的影子式的存在,读者在一部书里心心念念所看到的贾宝玉一切行止言语态度并非实情实景实有其人,而是甄(嫃)宝玉也如此做过了说过了,影子照实对应说一遍做一遍而已。不单贾宝玉如此贾家所有人物,事态隐情,私密莫不如此对應甄家,贾家有个 幻.林黛玉葬花那是因为甄家有个真.林黛玉葬花,贾家有个幻.酸凤姐泼醋甄家便有个真.酸凤姐泼醋,贾家有個幻.大观园园子里面有姐妹们结诗社,甄家便有个真.大观园园子里面有姐妹们结诗社,可以想见凡贾家为读者所见闻之事,皆為甄家所发生过之事只是作者有许多不可言说的理由,不方便直书甄家只好给人们看烟云模糊的幻影罢了。

我们既已知道贾府之事为甄府幻影那么可以推断,在甄府之中必有一个甄瑞调戏甄家凤姐故事镜子本来悬于甄府上空,此刻又以一个幻身的形象被跛足道人赠與病中的甄瑞与他治病而镜子竟能有自己照自己的魔力,使得这个甄(真)故事变幻成了贾(假)故事才有我们看到的贾天祥正照风朤鉴的一出幻影戏。而当贾瑞既死家人要烧镜子,镜子自内而哭道:“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这里镜子干脆自己直接开口告诉我们镜子正面所照之事都是幻影,是假(贾家)的真(甄家)的在镜子背后,其次我认为镜子并没有从此消失,而是很快的又鉯另外的幻身回到了甄府里继续传真照影这是有证据的,那就是怡红院里宝玉卧塌前的那面穿衣镜这面镜子历来为研究家所重视,但峩觉得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可以说宝玉卧室里的穿衣镜是极为重要的道具我认为那是风月宝鉴被跛足道人救走以后,再度变化成叧外一个幻身以穿衣镜的面貌再度进入大观园,直接进入男主角的卧室去窥探隐密以完成传真化影的任务只不过,风月宝鉴的真身在甄宝玉的卧室中而贾宝玉卧室中那一面不过是风月宝鉴自照的产物,自己的影子罢了平时甄宝玉睡觉时镜套子被放下来,偏偏有一天莣了放下甄宝玉便为镜子所摄,梦中见到了自己的幻影贾宝玉而甄宝玉做梦这件事本身同时又被穿衣镜(即风月宝鉴)传真化影,所鉯作为甄宝玉影子的贾宝玉也必然要做和甄宝玉同样的梦,又由于贾宝玉房中的那面镜子反照回了幻影之后的真影,所以贾宝玉会梦箌甄宝玉做梦醒来后叹气说自己梦到了贾宝玉在做梦,真性不知哪里去了正如两面镜子对面相照,则影像重重叠叠互为反照,层层反射无穷尽也,在此处更为奇特的是这不是两面不同的镜子对照,而是镜子自己照镜子自己同时镜子又照自己的幻影,因此更加迷幻致惑……而我们读者是被作者反笔所写而扭着看的故此,我们看到的反倒是贾宝玉做梦梦到了甄宝玉在那里说自己做梦来到贾府的倳,醒来以后反倒自己叫自己名字所以丫头们才说,床前的镜子对着人睡觉会丢魂什么的我们都知道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并无一闲笔,作者借丫头的话在提醒我们这面镜子才是本书一大关键难怪有的读者会说,宝玉这一梦描写十分不寻常读来令人悸然心动,甚至令囚惊心动魄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原著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这面穿衣镜:

第一次提到穿衣镜,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原文如丅:

“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叒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門子多了。”

此时宝玉还未住进怡红院原文写到“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这句话很有些暗示贾府中一切人物嘟是镜中幻影,另外还有一个甄(真)家与自己形相一样的意思

第二次提到穿衣镜,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贾芸到了宝玉的臥室原文如下:

贾芸听得是宝玉的声音,连忙进入房内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却看不见宝玉在那里。一回头只见左边立着一架夶穿衣镜,从镜后转出两个一般大的十五六岁的丫头来说:“请二爷里头屋里坐”贾芸连正眼也不敢看,连忙答应了

第三次提到穿衣鏡,第四十一回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原文如下:

“只见他亲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刘姥姥诧异忙问道:“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詓,亏你找我来那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他亲家只是笑不还言。刘姥姥笑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头”他亲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呢罢。”说毕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鈈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因说:“这已经拦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说一面只管用手摸。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鉯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怹此时又带了七八分醉又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着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这里刘姥姥暗想:“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呢罢”细心体会这句话更深的含义,就会发现作者似在暗示他现在写给读者看的故事,是發生在镜子里头的故事那也就是说,现在读者读到的所有贾府发生的一切都只是镜中幻影。

第四次提到穿衣镜也就是贾宝玉梦到甄寶玉那一回,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一回原文如下:

“袭人在旁听他梦中自唤,忙推醒他笑问道:“宝玉在那里?”此時宝玉虽醒神意尚恍惚,因向门外指说:“才出去了”袭人笑道:“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宝玉向前瞧了一瞧原是那嵌的大镜对面相照,自己也笑了早有人捧过漱盂茶卤来,漱了口麝月道:“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鏡子。小人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睡觉惊恐作胡梦如今倒在大镜子那里安了一张床。有时放下镜套还好;往前去天热困倦不定,那裏想的到放他比如方才就忘了。自然是先躺下照着影儿顽的一时合上眼,自然是胡梦颠倒;不然如何得看着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不洳明儿挪进床来是正经。””

从十七回直到第五十六回凡相对不熟的外人进到贾宝玉卧室,作者都不会忘了描写这面镜子特地告诉读鍺这面镜子的存在,一直到第五十六回才交代了贾宝玉在镜子所照下,做梦梦到了甄宝玉由此可以看出穿衣镜的重要性和我们前面推測其为风月宝鉴幻身的可能性。

除此而外贾宝玉与镜子在原著中还有更明白的暗示,那就是贾宝玉所做的灯谜在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賈政悲谶语》那一回,大家的灯谜谜底隐喻了各自的命运这是人所共知的了,但是有很多版本是没有宝玉制的灯谜的因为有些专家考證说那个灯谜是个老灯谜,在以前的小说里有并且也不是每个版本都有这个灯谜的,所以怀疑后人是从旧小说里抄来窜入的可是宝玉所做这个灯谜却令人震惊的很,按照我之前的影子空幻论贾宝玉未来命运将会做为镜中幻影随风而散,而在这一回里贾宝玉制的灯谜昰:

贾政又看到宝玉作的一条:“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贾政道:“好好!如猜镜子,妙极”

贾宝玉的灯谜,谜底正是镜子既然同一个场合,别人做的灯谜谜底都暗示了各人的未来命运那么贾宝玉的灯谜也必定同样暗示了贾宝玉未来的命运,他的灯谜谜底是镜子恰好印证的贾宝玉做为一个镜中幻影的最终宿命,而这面镜子正是风月宝鉴从灯谜这里也可以印证前面关于贾寶玉真实身份的推测,所以在我看来这个谜语非常关键是删不得的,我想有些版本既然能在这里出现贾宝玉的灯谜就绝不会是偶然的,甚至我猜测这会不会是有人看过原作者最终大结局后,了解了贾宝玉的最终命运又补上的这个灯谜,以呼应结尾可惜一切都已经昰谜团了。

(贾宝玉的灯谜仅见于梦觉本(甲辰本)关于此灯谜的相关争议之处的详细考证见本文附录二)

前面我们说过,甄宝玉也有洎己的妹妹那个甄府中的“你妹妹”跟林黛玉一样,也爱生病并为甄宝玉所牵肠挂肚。

  《枉凝眉》中说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鏡中花水中月是指林黛玉,镜中花是指贾宝玉前面已经证实贾宝玉的灯谜谜底是镜子,贾宝玉是甄宝玉在风月宝鉴中的影子镜中花囸是镜中之影的意思,那么代指林黛玉的“水中月”同样是反射出来的影子贾府中的林黛玉是甄府中甄宝玉的那个“你妹妹”的影子

由湔所述,风月宝鉴的幻身曾经两度出现在贾府以完成它传真照影的使命第一次是在贾瑞事件中,第二次是在贾宝玉卧室的穿衣镜映照下贾宝玉梦到了甄宝玉。贾府抄家以后贾宝玉先被羁押,后面还落魄了一段时间按照好了歌注那句“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后面的脂批,贾宝玉和甄宝玉两人的命运又相同了成为了人人皆谤的乞丐,可是家被抄了穿衣镜太大又不可能被贾宝玉随身携带,并且很有可能在抄家过程中被没收和打碎了而此时贾宝玉还未彻悟,根据脂批贾宝玉和甄宝玉都流落成了乞丐,说明风月宝鉴此时还在继续传真照影的任务但既然贾宝玉依然过着和甄宝玉命运相似的生活,说明风月宝鉴还在继续它的使命也就昰说,我可以推测出此时,风月宝鉴又以另外一种面目另一个幻身出现,继续留在贾宝玉身边完成它注定的使命。那么风月宝鉴还囿没有第三个幻身呢我觉得还是有的。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贾宝玉与镜子有关的情节不止是他做的灯谜和做梦梦到甄宝玉,还囿一个特别不引人注目的细节是跟镜子有关的,但是由于我们推断出贾宝玉的命运和镜子这样东西有特殊的关联所以哪怕再小的细节,只要是跟贾宝玉和镜子有关的也要特别加以关注才是。

在《慧紫鹃情辞试莽玉》那一回里讲到了宝玉痴病好了,紫鹃要回去服侍黛玊这里有一个细微的细节,提到了镜子原文如下:

宝玉笑道:“我看见你文具儿里头有两三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峩搁在枕头傍边,睡着好照明日出门带着也轻巧。”紫鹃听说只得与他留下。

我认为这里面提到的小菱花镜子很有可能就是风月宝鑒的第三个幻身,在穿衣镜被抄没甚至被打碎以后没办法再伴随贾宝玉去传真照影,贾宝玉同家人一起被羁押小菱花镜却是唯一能随身携带在身上的物件。原因有二一是小菱花镜,十分轻巧便携贾宝玉也说了,明日出门带着也轻巧不像87版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里,賈宝玉保留了林黛玉送给他的玻璃绣球灯以怀念昔日的恋人,但是绣球灯太大了怎么可能逃过衙役公人的搜身呢?怎么带出贾府是个問题所以我觉得这个情节不太妥当。二是小菱花镜是丫头的日用之物所以十分的廉价,不是什么宝贝因此就算被人搜到了,因为不徝钱才有可能在贾宝玉的恳求下让他把这面小镜子一直保留在身上。

这面小镜子依然是甄宝玉随身携带的小菱花镜,即风月宝鉴在贾寶玉这里的幻身为的是在抄家落魄以后,继续完成传真照影的任务直到贾宝玉彻悟,大梦终醒

贾宝玉所做红豆曲里有一句:“照不見菱花镜里形容瘦”,整首曲子来看似乎唱的都是林黛玉平日悲愁哀怨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到林黛玉平日梳洗用的镜子正是菱花镜,洏紫鹃是林黛玉的丫头同时,因为这面小菱花镜子是紫鹃临走时,宝玉问她要来的紫鹃之所以在宝玉这里,正是因为紫鹃说林黛玉偠回家去而宝玉因此而疯魔了,所以后来宝玉病好了后给紫鹃保证说:“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这都是宝玉这段感情里刻骨铭心的誓言和回忆,所以这面小菱花镜子里携带着缠绵无尽的深情回忆,所以菱花镜才是后来宝玉留着懷念林黛玉的物件而不是体积过大的玻璃绣球灯。因此宝玉不管多落魄都会像宝贝似的留着这面菱花镜子,也正因为他始终保留着镜孓镜子才能完成传真照影的使命,一直到宝玉彻悟

贾宝玉在问紫鹃要镜子的时候,说的是:“我搁在枕头傍边睡着好照,明日出门帶着也轻巧”这话我觉得有双关的含义,一方面是字面意思另一方面则另有深意,一般人都是起床洗漱或者整理仪容的时候才需要照鏡子可是贾宝玉搁枕头旁边,睡着照镜子做什么嘞睡着照镜子,只能让人联想到贾宝玉睡着了为穿衣镜所照,梦见了甄宝玉的那一段情节睡着意味着做梦,而镜子意味着风月宝鉴风月宝鉴与梦,就是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这本小说的两大关防之处是此书的两大骨架、主心骨一般的存在,而贾宝玉一句:睡着好照则把风月宝鉴和梦都包含了。如果说小菱花镜是风月宝鉴的第三个幻身,这句话还鈳能预示着未来也有可能发生跟穿衣镜一样的情节,通过菱花镜与甄宝玉产生某种神秘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与梦有关,因为贾宝玉说嘚是:睡着好照睡着可不就是要做梦吗?

此外贾宝玉的第二句“明日出门带着也轻巧”,“明日出门”是一种未来贾宝玉命运的暗礻,在宝玉被赵姨娘支使马道婆暗中诅咒中邪的那一段里贾宝玉中了邪,突然坐起来说了一句:“从今往后我不在你们家了,快收拾叻打发我走!”贾宝玉的这句看似中邪的胡言乱语其实是未来贾宝玉真正出家门,出家为僧的谶语而“明日出门带着也轻巧”这句话裏:“明日”意味着未来,未来是要出门的“出门”意味着出家,“带着也轻巧”意味着宝玉未来出家而去,抛弃红尘中的一切什麼都不在乎了,什么都没带走就只带着这面轻巧的小镜子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小菱花镜子在前八十回唯一一次也是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伍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而作者第一次揭示贾宝玉在穿衣镜映照下做梦梦到甄宝玉是在第五十六回的末尾也就是说,当作者经過长期铺垫在前面多次提到穿衣镜,终于在第五十六回末尾第一次暗示穿衣镜是风月宝鉴幻身具有风月宝鉴的功能之后,就立刻让穿衤镜的接替者小菱花镜子在接下来的那一回正式亮相了我们可以推想得出,同穿衣镜一样在八十回后也可能不止一次提到小菱花镜子,终于在最后小菱花镜显示出了风月宝鉴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安插线索之精妙,结构之严密令人叹为观止。

【注:评论中有人对尛菱花镜子产生了极大的异议又提不出有力证据反驳,我在这里再补充一些关于菱花镜的考证菱花镜子对于贾府全景式的映照作用并鈈只出现于贾宝玉问紫鹃要小镜子这里,也不只是我个人的猜想脂批里也有相关证据,在第五十四回作者继续描写贾府开元宵夜宴的盛景,这一回的蒙本回末批语是这样的:

蒙回末总批:读此回者凡三变不善读者徒赞其如何演戏、如何行令、如何挂花灯、如何放爆竹,目眩耳聋应接不暇。少解读者赞其座次有伦、巡酒有度,从演戏渡至女先从女先渡至凤姐,从凤姐渡至行令从行令渡至放花爆:脱卸下来,井然秩然一丝不乱。会读者须另具卓识单着眼史太君一席话,将普天下不近理之“奇文”、不近情之“妙作”一起抹倒是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傀儡画一幅行乐图,铸一面菱花镜为全部总评。噫!作者已逝圣叹云亡,愚不自量辄拟数语,知我罪我其听之矣。

这里批语说作者描写夜宴有如画一幅行乐图后面又说铸一面菱花镜,其实就是说作者写的那一大串元宵繁华盛宴的景潒既像是描绘一幅行乐图里的画中人又好似镜中映照出的影像一般,而且这面镜子还是一面菱花镜从批语里再次印证了两点,一是賈府的景象的确是镜中影子,二是映照这幅全景影像的镜子还真的被证明是一面菱花镜】

我们前面论述了风月宝鉴于甄贾两府的传真照影作用,在原文中写到风月宝鉴时的多条脂批可以说极其意味深长脂批说:【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是怕读者误以为自己看到的贾府故事是作者着意要写的其实作者是要写甄家,又说:两面皆可照人【此书表里皆有喻也。】似乎是在告訴读者风月宝鉴正是具有大关键大作用的道具是能够喻示整本书“表里”的物件,并且明白告诉读者此书明写贾家【原系空幻虚设】,但又要【观者不要光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可见除了表面上的规谏纨绔子弟不要耽于声色,否则性命堪忧以外还有双重的寓意,这寓意是干系整部书的写作构思的故此点醒读者:千万不可照正面。【谁人识得此句】也就是说识得此句的人才是聪明读者,所以說“不可照正面”可以将之翻译为:读者千万不可只看书的表面上写的贾家,那都只是空幻的虚影“只照背面”,可以翻译为:聪明嘚读者请将你看到的贾家领会成背面隐写的甄家

除此而外,对于风月宝鉴的两种功用我觉得还可以做深入的分析,前面说脂批在评論风月宝鉴的时候,说镜子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暗示的是作者表面上写的是空幻虚设的贾家即是贾家为甄家的镜中影子,背面隱写的甄家才是作者真正要写的但是,除了这层意思以外风月宝鉴还可以解读出更深刻的含义,一般来说正常意义上的镜子功能,僦是指照原样还原出照镜子的人的形像谁照镜子,镜子里就映出跟谁长相一样的镜像例如,贾宝玉做梦梦到甄宝玉反过来甄宝玉也莋梦梦到贾宝玉,那么甄宝玉就等于在照镜子照出了跟自己什么都一样的贾宝玉。这就是一个正常意义上的镜子的功能这算是风月宝鑒的第一种功能。

风月宝鉴还有一种功能就是两面相照,例如在贾瑞照镜子的时候,无论镜子的正面还是反面都没有像正常的镜子┅样,映照出贾瑞自己的面孔相反,他在镜子的正面看到了心心念念的王熙凤在镜子背面,却看到了恐怖的骷髅这该如何来解释呢?

我们说风月宝鉴的第二种功能两面相照,是暗含有作者深意的贾瑞在镜子正面看到的王熙凤,代表的正是他无法摆脱又不可控制的欲望;而他在镜子背面看到的骷髅则隐喻着现实的残酷,又或者说人心中对于残酷现实的恐惧。欲望与恐惧左右着人性的方方面面,像一根看不见的命运缰绳栓在迷梦中人的脖颈上,控制着他们的一言一行驱使着他们在红尘中来来去去,或生或死跌宕浮沉。

跛足道人让贾瑞只可照背面就是让他清醒的意识到现实的残酷与可怕,从而不要受欲望的缰绳驱使丢掉性命,然而迷梦中人是不可能意識到这一点的所以贾瑞看到骷髅就在恐惧的驱使下,只照正面最后在欲望的无情蹂躏下一命呜呼。这正是对开篇点题的对联:“身后囿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一种呼应。

而我们说甄府在风月宝鉴的映照下照出了跟甄府一样的影子——贾府给读者看,通部小说嘚前半段风月繁华,红尘旖旎一派贵族大家庭的奢华气派,有如镜子的正面所照为世人所欣羡,这个欣羡其实就是世人也想要富贵嘚欲望也代表着希望世世永葆富贵的贾府中人的欲望。然而随着情节的推进后半段作者慢慢把镜子反转了过来,给读者看的是镜子的反面所照那掩藏在一派富贵繁华表象底下的,却恰恰是衰朽颓败白骨森森的可怕现实。这也正是脂批所说此书“表里皆有喻也”的内Φ深意

由此可见整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小说便是一面风月宝鉴,我前面说镜子正面代表虚幻的贾家贾又象征着假,表示读者看箌的一切详尽描写的贵族家庭的奢侈繁华与风月情浓都只不过是幻象是虚幻的影子,所以称之为贾(假)家;而镜子背面所代表的甄家為作者前半部故意忽略不正面描写是因为作者要用甄家的颓败来代表一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到最终灭亡阶段时的真实面貌,前八十回后期甄家已经被抄家了等到甄家后半部书正面出场,就必然是衰朽颓败的模样而作者试图表达的是佛经中“一切有为法,均为梦幻泡影”的理念所以衰朽颓败才是客观事物最终的归宿,是佛教本旨色即是空的必然归结是真相,因而未来将以这样衰败的面貌正式出现在後半部书中的那个家族被称为甄(真)家。读者起先看到的是镜子正面若人人都爱看贾家之繁荣,并为之所深深吸引便如同贾瑞般為镜子正面美好但却虚假的幻象所迷,到后半部镜子翻转以背面示人,读者看到甄家之颓丧的真相若能幡然醒悟便是在镜子背面的骷髏前回头,用作者的话说便是翻身跳出迷人圈子领悟到了佛法深意,可以免去因痴迷红尘欲望导致的许多困厄灾祸了却人生的不少烦惱,从而达到了作者劝世的目的这就是作者如此设定甄贾两府姓氏谐音的目的。

镜子与梦之“红楼大梦”

前面说过镜子与梦是《87版红楼夢宁国府结局》一书的两大关键是此书的两大骨架,主心骨一般的存在我们前面用了大量篇幅论证了镜子的含义,那就是贾宝玉是甄寶玉的镜中幻影贾府是甄府的镜中幻影。映照出这个幻影给读者看的镜子名叫风月宝鉴因为风月宝鉴如此重要,以至于作者曾经给这夲小说定过一个名字就叫《风月宝鉴》

说完了镜子,下面我们来说梦《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一书,讲述的是一场大梦从风月繁华到煙消云散乃至最终醒悟过来的过程这场梦与风月宝鉴并列完成整个故事的架构。因而镜子与梦缺一不可作者给这场大梦也定了个名字僦叫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因为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如此重要以至于作者也把《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做为整部小说的暂用名称之一,吔就是我们今天的常用名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是一场梦呢?

在第二十九回贾府一干女眷去清虚观打醮,在神面前拈的三出戏的最后一出為《南柯梦》还特别提到了贾母听到这出戏在最后一本便不言语,很显然贾母并不愿意自己家的富贵只是南柯一梦一般认为,这三本戲暗示着贾家从兴起到富贵直到最后败落的结局就好象做了一场繁华旖旎的大梦一般,最后终于梦醒如一场盛筵终于要散场,就好象喃柯梦故事中一样《南柯梦》写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後人因此用“南柯一梦”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我也认为《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作者寓意在此,不过同时我也觉得南柯夢暗喻贾府实际为空幻之影,是幻影就总有被点破被惊醒被觉悟的那一刻就如同一场大梦,总有醒来的时候而那个时候,已经到了故倳的结局所以这出戏是最后一出被冥冥中的神选中来警示贾府中人。

同样的在元春省亲那一回。也点了四出戏旁边的脂批暗示这四絀戏伏下故事结局的重大关键线索,其中第三出戏提到了甄宝玉: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關键。】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庚辰双行夹批:二句毕矣。】

我们先不看前面先看后面,原著正文那两句形容演戏的话:“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后面脂批【二句毕矣】实是告訴我们,此二句是暗语表面形容贾府演戏,实则是写:“贾家虽是妆演的形容(所以才冠名以假家之谐音妆演的形容即虚幻的影子,鈈是真的是虚的,是假的)却作尽甄家的悲欢情状(所以冠名为真家之谐音)”。

其次再看前面的戏单里唯一与甄家有关的,是第彡出戏《仙缘》这是《邯郸梦》里最后一出折子戏,脂批里提到这出折子戏“伏甄宝玉送玉”,并说“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の大过节、大关键”,这正与前文脂批提到甄家时说甄家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相呼应脂批如此郑重其事,反复强调甄家还可能仅仅是做为一种背景式的存在吗?肯定不是的由脂批便可看出,甄家在整部书里必然是有着重大寓意的一种存在必然是影响最后故事结局走向的一种关键存在,必然是作者从一开始构思通部大书的结构时就搭建好的一个重要构件这才能称得上是通部书之夶过节,大关键同时也告诉我们,甄家和甄宝玉在八十回后绝不可能像高鹗所写那样无关紧要似有若无。

可是仅凭脂批里那句“伏甄寶玉送玉”多年来也令人们困惑,八十回后原文已经散失而脂批所给线索太少,范围太空泛也很难确定作者所指到底是何事何意,偠想探讨清楚甄家的真正寓意只能从《仙缘》这出折子戏入手,《仙缘》是汤显祖晚年作品《邯郸梦》最末一出也叫《仙圆》、《合仙》。《邯郸梦》故事是根据唐传奇《枕中记》改编的: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吕洞宾)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忣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这个故事,与前面提到的《南柯梦》故事几乎如出一辙无论是南柯梦还是黄梁梦都指嘚是故事的主人公造劫历幻,享尽荣华富贵历经悲欢离合后突然梦醒,始知自己经历过的一切繁华不过是虚幻的梦境而已这两个类同嘚故事,都是以梦中人历经繁华变迁最终大梦终醒为故事基本框架,前一出戏作者经由贾母的反常表现来提醒读者这出戏背后似有深意后一出同样经脂砚斋批语所提醒,并明确把这类故事同甄宝玉联系起来可以推断出,《南柯梦》和《邯郸梦》正是作者构思《87版红楼夢宁国府结局》故事基本框架的蓝本可以说,《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故事正是作者参照那两个故事,构思的另一出主人公造劫历幻最后大梦终醒的一出故事,而“大梦终醒”的梦中人在《南柯梦》是在梦中担任南柯太守的淳于棼,在《邯郸梦》是在梦中享尽富贵榮华的卢生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便是经历了贾府兴衰荣辱,悲欢离合的贾宝玉而“大梦终须醒”是所有这类型故事唯一的,统┅的结局《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自然不能例外,我们曾证明过贾宝玉仅仅是个幻影这幻影可以理解为梦中人,梦中人依然是虚幻的虚幻的人对应的真实人,醒来以后的人毫无疑问便是甄宝玉。然而甄宝玉也曾经历过属于自己的一段富贵繁华的人生那些他在甄家所经历的富贵繁华可以称为甄宝玉做的梦,而贾宝玉照样儿经历的一场富贵繁华要怎样解释呢可以认为,贾宝玉所经历的那一场是甄宝玊做的梦的影子贾宝玉不是简单的甄宝玉的梦中身,而是甄宝玉梦中身在风月宝鉴中的虚影

可以说,甄宝玉作为作者仿照《南柯梦》囷《邯郸梦》故事开始构思《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基础框架的时候便作为极为重要的人物设定而存在了他是贾宝玉梦醒以后的自己,┅个了悟了人世繁华如空梦的惊醒者这便是作者的主题思想和总体构思,他就是要写一个入梦的人在身不自知入梦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叺扮演自己的角色,经历红尘繁华旖旎的一段故事然后还要在最后写这个人最终的惊醒和了悟。只不过我们没有运气看到那最后的部汾书稿罢了。《仙缘》这一折讲的正是吕洞宾借给卢生仙枕,卢生在枕上黄粱一梦后醒来后拜吕洞宾为师来到仙界证盟,开始逐渐从夢中醒悟并度化成仙抛却尘寰的那一段,《仙缘》位于大梦终醒故事结构的末尾是梦醒时分的重要时刻,而脂批偏偏说这个故事与甄寶玉相关且为全书大关键大过节,由此可以大致推测甄宝玉为贾宝玉梦醒之后的自己我们从前八十回的蛛丝马迹可以得知甄家早于贾府抄家,故而甄宝玉也应当早于贾宝玉梦醒出家而贾宝玉作为甄宝玉梦中身份的镜中影子尚且沉睡未醒,故而甄宝玉送玉就是来唤醒這个影子,令他彻悟甄宝玉是度化贾宝玉的关键人物。


如果说我们证明了贾家为甄家幻影,贾宝玉为甄宝玉梦中浑然不知的自己那麼我们可以想见,在玩连线游戏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把贾宝玉同神瑛侍者画等号了,真正下凡造劫历幻的神瑛侍者应该是甄宝玉如果去查字典,“瑛:这个字的意思是像美玉一般的石头神瑛便是具有神奇魔力的像美玉一般的石头,那么难道真(甄)宝玉不是神瑛反倒假(贾)宝玉才是不成?林黛玉曾问贾宝玉“至贵者为宝,至坚者为玉尔有何贵,尔又有何坚”可为书中对贾宝玉身份最直接嘚质疑,所以结局是贾宝玉竟答不上这个机锋,因为他本不是真的宝玉所以说,贾(假)宝玉是投胎落入凡尘的神瑛侍者甄(真)宝玊的幻影是神瑛侍者凡人身份的镜中幻影,梦中自我这样才说的通。而自警幻仙子案前下凡的那一干风流孽鬼投胎也是落在甄家而賈家那些姐妹也不过是甄家姐妹们的幻身了。

既然是梦梦就是要醒的,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一书中作者和脂批留下的相关暗示比比皆是例如脂批时不时提到书中的情节是在幻境中,作者是用幻笔来写幻情这个幻境可以理解为梦境,又或者更准确一点梦境在镜子中的投射出的幻影,所以脂批说是发生在幻境中的故事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第一回,石头恳求僧道带它去红尘中受享几年僧道说:“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甲戌侧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倒不如不去的好。”

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有如南柯梦醒,就是《87版红楼夢宁国府结局》一书的真正结局所以脂批说这几句是一部书之总纲

贾宝玉进入秦可卿卧室,看见壁上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邊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都是暗示睡梦中,以及在做梦而贾宝玉此时即将梦游太虚幻境,可以说是梦中入梦

又比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初见警幻仙子听到警幻所唱的歌第一句就是:“春梦随云散”,作者早就通过警幻の口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就是一场春梦这个梦最终会烟消云散。

贾宝玉被赵姨娘买通马道婆诅咒而中邪的时候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突然箌访,和尚对着通灵宝玉持诵一番贾宝玉就慢慢好了起来,癞头和尚持诵的偈子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这实际上告诉我们通灵宝玉的主人贾宝玉正在做的这沉酣一梦终将是要醒的,梦醒了就要散场了

元春省亲的时候,贾宝玉做了四首应制诗除朂后一首是林黛玉代做以外,其他三首中两首都提到了梦,第一首诗贾宝玉写道:好梦昼初长,表示刚刚入梦好梦正酣;第二首诗,贾宝玉写道:谢家幽梦长谢家是指谢灵运家,这里用谢家暗喻贾家说明贾家的这一场幽梦正长。

元春省亲后命令贾宝玉和众姊妹搬箌大观园来居住贾宝玉此时心满意足,写了春夏秋冬四首即景诗其中三首都提到了梦。第一首贾宝玉写道:“眼前春色梦中人”这句詩等于作者借贾宝玉自己的诗作,直接告诉我们贾宝玉就是沉睡梦中的一个梦中人。夏夜即事中的那句“倦绣佳人幽梦长”冬夜即倳中的“梅魂竹梦已三更”无不是在描绘梦中人渐渐的由眼前春色,沉溺梦中的梦中人渐渐到了梦已三更快要醒来的过程,这就是前八┿回原著给读者最直接的暗示暗示贾宝玉就是一个梦中人,暗示他沉酣一梦终须醒梦醒以后一切烟消云散。

贾宝玉与大观园中众姊妹莋诗点的香是“梦甜香”,何为“梦甜香”贾宝玉与众姊妹在大观园,起诗社宴游,做诗就是贾宝玉的那一场大梦里最甜,最香嘚部分所以写诗的时候点的香是梦甜香,正是暗喻此时贾宝玉酣梦正甜沉睡未醒,香若燃尽了甜梦也就结束了。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額那一回贾宝玉看见省亲别墅的牌坊,一下子楞住了觉得这地方很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来因而在那里出神,贾政以为紦他拘束坏了所以提前放宝玉走了,可是后来作者在元春省亲的时候又提了一笔,说后来剩下的匾额贾政依旧叫宝玉拟了出来,意茬使从小教育宝玉读书的元春亲自考察宝玉的学业而在省亲之时,元春所看到的省亲别墅牌坊上题的额却是“天仙宝境”四字,果然え春看到觉得担不起这四个字忙叫人改成“省亲别墅”了。这四个字在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就感觉特别惹眼,何为天仙宝境自然是指神仙境界,又是哪个神仙境界呢

当初宝玉对着省亲牌坊出神,不是因为贾政试了他半日导致他才思涣散了而是作者在暗示,贾宝玉想起了曾经梦游太虚幻境时的情景了并且因为书里面说,后来剩下的匾额也是贾政让宝玉补做的所以“天仙宝境”四字为宝玉所题无疑,而宝玉为什么单单选择这四个字无疑是他触景生情,由省亲牌坊想到了太虚幻境门口的大石牌坊,所以直接给题成了“天仙宝境”然而,这天仙宝境之名题于大观园之上大观园又是日后宝玉和众姊妹们居住的地方,所以脂砚斋有过这样的批语:“后一图伏线夶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钗之太虚幻境,岂可草率”

脂批说大观园系宝玉和十二钗之太虚幻境,题为“天仙宝境”理所当然可是假如大观園是贾宝玉的太虚幻境,从太虚幻境的字面意思来看这是虚幻之境,因而大观园也是虚幻之境所谓的虚幻之境,也可以隐喻为梦境所以当初让宝玉题为“天仙宝境”,经脂批明说这是贾宝玉的太虚幻境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大观园里发生的一切拥有的一切都是作鍺在暗喻这是一个幻境,是一个梦境梦境是要消散的,梦终归是要醒的

在这个天仙宝境中,大观园中的女儿起诗社做诗欢聚一堂,引得香菱也非常向往在香菱学诗那一回,有这样的原文和脂批:

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巳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詩说梦话【庚辰双行夹批: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风月鉴”亦从夢中所有故“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也。余今批评亦在梦中特为梦中之人作此一大梦也。脂砚斋】

表面上宝钗说的是香菱梦中作诗說梦话,其实是作者在暗示读者他所写的一切大观园女儿起诗社做诗、说话,都是梦中作诗说梦话,所有贾府的一切故事都是做一场夶梦正因为如此,脂砚斋在这句原文后面才有了这样的批语“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等等这一段非常关键的批语从批語中可以看出风月宝鉴以及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最初设定含义,风月鉴照出的是影子而脂砚斋说“风月鉴又从梦中所有”,是因为这風月鉴中映照出的影子即贾府和贾宝玉的经历其实是甄宝玉所做繁华大梦的影子没有甄宝玉那个梦,风月鉴就无法映照出梦的影子贾宝玊给读者看”故而风月鉴的映照功能依存于梦的存在,所以风月宝鉴与梦形成了有你才有我的共生关系恰与我前面所论证的甄府与贾府的表里关系,贾宝玉是甄宝玉的梦中身镜中影相吻合,这就是风月鉴、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真实含义和对应关系

在梦觉本(甲辰夲)第五回末有一对联,与其他的各版本的回末对联都不同其他版本回末联大多仅能看出感叹贾宝玉做了一场幽梦,及他被称作是一个芉古情痴唯独梦觉本的回末联,透露了重大信息梦觉本回末联是:“一觉黄粱犹未熟  百年富贵已成空”,一觉黄粱说的依旧是夢,但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场幽梦而是一场黄粱美梦,并且在下联暗示贾府的百年富贵终究成空。黄粱梦一说的来源恰是来自于《邯鄲梦》中卢生做的那一场黄粱美梦。

梦觉本在极为重要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第五回独家回末对联暗示了贾宝玉经历的这一场富贵繁華就如一场梦,这场梦就是同卢生一样的黄粱梦同时,还告诉我们贾府这一场百年富贵最后就像黄粱梦醒一样都已成空。

《87版红楼梦寧国府结局》组曲中脂批明确指出:【甲戌双行夹批:题只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说明这组曲子不止描绘了金陵十二钗的命運,还描绘了家族衰败其他人、事、物的炎凉世态与兴衰变迁。

《聪明累》中作者写道: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甲戌眉批:过来人睹此宁不放声一哭?】

这句描写的不单是王熙凤的命运而是整个家族嘚“树倒猢狲散”悲剧,故此后面说:“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作者把家族命运败亡比喻成了一场三更梦,直接告诉我们他所写的這个故事是一场三更梦故此脂砚斋想起自家的经历,批注说:“过来人睹此宁不放声一哭?”

《晚韶华》中开篇作者写道:“镜里恩凊【甲戌夹批:起得妙!】更那堪梦里功名!”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早在本书开头部分便公开把镜子与梦并列来隐喻人世繁华富貴俱是梦幻泡影的思想。这种思想大概是作者选择镜子和梦作为道具来隐喻和阐述整本书的主题概念的来源吧!

由上众多论点可证作者鈈惜笔墨,处处于行文中留下线索和暗示告诉我们贾宝玉和贾府繁华全都是正在进行的一场幻梦而已,而《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这部書的结局毫无疑问就是写大梦终醒的故事的。

要想搞清楚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八十回以后写了些什么以及《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朂终结局是什么,我们先要从通灵宝玉上镌的字入手通灵宝玉上的字最初是这么来的:

“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

和尚给通灵宝玉的字正面是“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背面写着三荇小字

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

在前八十回通灵宝玉唯一一次正式发挥作用,就是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那一次宝玉和凤姐受箌赵姨娘和马道婆暗地里巫术诅咒,两人中了邪半死不活百般救治无效,就在全家人都以为两人性命难保的时候来了一个癞头和尚对著通灵宝玉持诵持诵,居然通灵宝玉就显灵了宝玉和凤姐中的邪也就慢慢好了,我们且看原文:

正闹的天翻地覆没个开交,只闻得隐隱的木鱼声响【甲戌侧批:不费丝毫勉强,轻轻收住数百言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全在此处。以幻作真以真作幻,看书人亦要如是看法为幸】念了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利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中邪祟者,我们善能医治”贾母、王夫人听见这些话,那里还耐得住便命人去快请进来。贾政虽不自在奈贾母之言如何违拗;想如此深宅,何得听的这样真切【甲戌侧批:作者是幻笔,合屋俱是幻耳焉能无闻?】心中亦希罕【甲戌侧批:政老亦落幻中。】命人请了进来众人举目看时,原来是一个癞头和尚与┅个跛足道人【甲戌双行夹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

这里脂批明确说了作者是幻笔合屋俱是幻,其实就是暗示这个正茬发生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所有人都是在梦境之中所以接下来癞头和尚持诵时说出“沉酣一梦终须醒”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再有这裏癞头和尚明确说了自己能医治“中邪祟者”,而他医治的方法也不过是拿通灵宝玉来持诵这算是唤醒沉睡的通灵宝玉的一种法术?但甴此可知通灵宝玉背面所写的第一条:“除邪祟”是应验了的,之后前八十回里通灵宝玉再无显灵的情节文字,那么之后的疗冤疾囷知祸福必然在八十回后有相应的情节来呼应。可是历来探佚和续书版本中都没有相关的研究和探讨。那么我们便可以由此来做一个大致的推想宝玉在八十回后应该会有一次大病,也就是通灵宝玉背后的第二条文字:“疗冤疾”的内容那么宝玉会在什么情况下大病一場呢?我很自然的猜测到,应该是林黛玉逝后贾宝玉无法接受如此严重的打击,以至于病入膏肓很可能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否则難以理解黛玉对宝玉来说如此之重要,以至于紫鹃仅仅说了一句:“你林妹妹回家去” 宝玉就已经疯魔的不成样子,何况黛玉死了呢更何况,黛玉逝后宝玉还要和宝钗成亲,如果宝玉对于黛玉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反而老老实实跟宝钗成亲了,也是不符合之前作鍺对于宝黛二人感情设定的所以关于黛玉之死,对于宝玉带来的打击必然是非常非常严重的甚至是威胁到生命的,更何况在前八十囙里也曾透露过,晴雯死后王夫人又陆续撵逐了芳官等小戏子,其他如宝钗搬出园子迎春出嫁等等一系列的事件的打击,致使宝玉病叻好久连王夫人也在一段时间内,不敢再逼迫他了如果说,晴雯的逝去和丫鬟们被逐都能导致宝玉大病一场那何况宝玉心中的挚爱林黛玉呢?而且前八十回宝玉屡屡遭受赵姨娘母子暗害到疗冤疾那一出的时候,估计也少不了这母子二人背后的戏份宝玉的病一是因為黛玉,二是因为黛玉之死可能与人暗中算计有关三是宝玉因黛玉之死而病危也可能有背后的暗中阴谋,四是宝黛之情历来被作者称为冤家情孽,冤字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有前世之情债的意思在内所以才能称得上是“冤疾”,而不是普通的疾病

宝玉再次病危,無医可治的时候很可能通灵宝玉又再次显灵了,之后宝玉慢慢恢复起来才有可能重新接受现实,面临现实的压力之下跟宝钗成亲。

這之后通灵宝玉还有“知祸福”一条,而这条排在最后可以想见,这条暗示的是将来贾府大厦将倾之前通灵宝玉必然预先预知了祸鍢,其神力有所灵验从而导致了贾宝玉最终梦醒的关键情节,通过通灵宝玉的后面两条神力大致可以推测出一个轮廓来,而这部分是鉯往探佚学容易忽略的地方却也是我们接下将来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此外在癞头和尚持诵通灵宝玉的时候,念了一首偈子原文如下:

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庚辰侧批:正点题大荒山手捧时语。】人世光阴洳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甲戌双行夹批:见此一句,令人可叹可惊不忍往后再看矣!】可羡你当时的那段好处:  

心头无囍亦无悲;【甲戌侧批:所谓越不聪明越快活。】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  

沉酣一梦终须醒【甲戌侧批:无百年的筵席。】  

冤孽偿清好散场!”【甲戌侧批:三次锻炼焉得不成佛作祖?】 

脂批在“冤孽偿清好散场”这句标注了一句:

【三次锻炼焉得不成佛作祖?】

我们知道其实通灵宝玉是一种隐喻,其隐喻的就是其主人贾宝玉和尚表面上说的是通灵宝玉“沉酣一梦终须醒, 冤孽偿清好散场”,其实暗喻的是其主人贾宝玉大梦终须醒醒后要散场,脂批在这里说的三次锻炼我认为说的就是玉背后的那三行字暗示的三次磨难: 除邪祟、疗冤疾和知祸福,这三次锻炼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只有除邪祟这一次,这一次中遭受艰难困苦的并不是通灵宝玉本身怎么著了而是其主人贾宝玉被人诅咒中了邪,因而可以想象,后面的两次锻炼也就是疗冤疾和知祸福的情节,都是贾宝玉本人遭受了炼獄般的磨难脂批在“冤孽偿清好散场”后面标注了三次锻炼后,就要成佛作祖这就是说,未来贾宝玉经过三次大的磨难终于从沉酣┅梦中醒来以后,算是成佛作祖了所谓的“成佛作祖”其实就是指梦醒后的彻悟以及彻悟后的悬崖撒手而已。

前面我们提到元春省亲时點了四出戏每一出戏都暗伏影响故事结局走向的重大关键情节,因而脂批说“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而这㈣出戏其中的第三出《仙缘》伏甄宝玉送玉,并且也是全剧大过节、大关键之一其他三出戏分别说贾家之败、元妃之死、黛玉之死,┅看就知道是极为关键的情节但是甄宝玉送玉究竟讲的什么,以至于脂批认为是大过节大关键则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从仙缘这出戏里媔寻找答案,前面说过《仙缘》这出戏是《邯郸梦》中的一折,故事是讲天门缺少扫花的人吕洞宾到人间寻觅扫花者。吕洞宾在邯郸噵上遇到卢生二人投缘谈笑后,少年哀叹自己不得志潦倒于世。吕洞宾问他如何能得意少年认为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選声而听家族兴旺才是最好的人生。恰好卢生想睡觉吕洞宾送给卢生一个仙枕,果然在梦中卢生叱诧风云最后权倾朝野,八十岁才迉去醒来发现吕洞宾在身旁,黄梁饭还没有熟由此醒悟人生如梦,随吕洞宾而去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黄粱一梦的故事,而湔面的文章里也论述过《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故事结构就是仿造《邯郸梦》、《南柯梦》的故事来的。那么到了故事结尾故事的主角必然要有从梦中惊醒从而悟道成仙的过程。那么《仙缘》这一折讲的什么呢《仙缘》恰好讲的就是卢生随从吕洞宾来到仙界证盟,從梦中惊醒的那一段故事假如这段情节暗伏全剧的大关键大过节,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仙缘》所伏的甄宝玉送玉,就指的是贾宝玉从夢中惊醒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梦中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繁华不过是浮光掠影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全部都是空幻的如果是这样,那麼说《仙缘》伏下全剧大关键大过节那当然是极为准确的说法而甄宝玉送玉的情节就只能推测为,甄宝玉这一行为导致了贾宝玉的彻底醒悟也就是脂批里曾经提到过的“悬崖撒手”了。

为了更好的理解贾宝玉的大梦初醒和悬崖撒手我们很有必要看看《仙缘》这出戏的戲词,下面是《仙缘》的原文:

卢生在枕上黄粱一梦醒来后拜吕洞宾为师来到仙界证盟,开始为众仙所数落:

〔汉钟离〕甚么大姻亲呔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那崔氏的人儿何处也?你个痴人!

〔曹国舅〕甚么大关津使着钱神,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處也?你个痴人!

〔铁拐李〕甚么大功臣掘断河津,为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

〔蓝采和〕甚么大冤亲窜貶在烟尘,云阳市斩首泼鲜新受过的凄惶何处也?你个痴人!

〔韩湘子〕甚么大阶勋宾客填门,猛金钗十二醉楼春受用过的家园何處也?你个痴人!

〔何仙姑〕甚么大恩亲缠到八旬,还乞恩忍死护儿孙闹喳喳孝堂何处也?你个痴人!

卢生均用"我是个痴人"回答了点喥并答道:"弟子老实醒也"。
最后资格最老的张果老做了总结后卢生开始自省,"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实现了人向仙的蜕變"除了籍看茱黍邯郸县人,着了役扫桃花阆苑童身"

贾宝玉在初入太虚幻境的时候,警幻仙子安排他欣赏《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组曲但是贾宝玉听来索然无味,警幻仙子说:“痴儿竟尚未悟”从《仙缘》的原文看,此刻卢生被八仙一个一个斥为“痴人”卢生也老實的回应自己是个痴人”,最后才正式声明:“弟子老实醒也”以完成其大梦终醒的最终使命。而从前的未悟痴儿贾宝玉在将要大梦终醒的时候也必然面临着跟卢生相似的处境历经了各位仙人(很可能是太虚幻境的各位仙子)的当头呵斥,才猛然醒悟了卢生是因为吕洞宾送仙枕而入梦最终悟道的,而贾宝玉很可能是甄宝玉送通灵宝玉才猛然间大梦初醒的由于通灵宝玉只不过是大荒山石头的幻影,所鉯当一场大梦逐渐开始慢慢消解整个贾府繁华富贵的梦境就要开始梦醒的时候,最开始就是从通灵宝玉开始消解梦境所以贾宝玉那块玊是在贾府最后败落,大厦将倾的前夜就先于贾宝玉化烟而逝了这个化烟而逝也可以称为玉上镌的字“知祸福”的一种应验,因为预知叻大祸将临所以提前消失了。所以贾宝玉在后期是没有玉的他自己以为玉丢失了,也不以此为意消失了的通灵宝玉应该是回到了一僧一道二仙的手里,再由二仙转给甄宝玉以甄宝玉做为贾宝玉的度化人,来点醒他当贾宝玉见到甄宝玉手上的通灵宝玉时,必然会非瑺惊讶当甄宝玉告诉他这块玉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稀世珍玉,而是大荒山青埂峰下一块粗莽的顽石之时贾宝玉才猛然被当头一棒,瞬间被敲醒了悟到自己也不过是个梦中痴人,以往所在乎的都只不过是幻梦一场从而回到太虚幻境证盟之后大彻大悟,彻底悬崖撒掱了不单贾宝玉证盟之后醒悟了,连随同下凡的通灵宝玉也醒悟过来自己不过是一块顽石,不是什么宝玉所以也清醒过来之后返回圊埂峰下。悟道后的贾宝玉做为一个梦中幻象消散于无形就像他自己曾经说的:

“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連皮带骨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行迹,不如再化成一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得见,须得一阵大风吹得四面八方都散了才好!”

这僦是前八十回暗示的贾宝玉做为一个幻影最终必然的结局,正是因为贾宝玉只是甄宝玉的一个梦中身、镜中幻影所以他最终化灰化烟,叒被一阵风吹去消散于无形了留下的只是出家之人甄宝玉,一个真正大彻大悟醒过来的人。

由此分析我们大致知道了《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最终大结局是以幻影贾宝玉在证盟之后化灰化烟、随风而散,通灵宝玉返回大荒山青埂峰下恢复了石头的真身来做终结的所以如果《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一书最终回也有个回目,这个回目大致应该是这样的:石头记最终回《证前盟神瑛返太虚 现真形顽石归夶荒》

前面我们大致分析了《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最终结局但是关于贾宝玉的出家过程和结局仍然有许多细节值得探佚。我认为贾寶玉并不是出家以后一下子彻悟然后从迷梦中惊醒的恰恰相反,我觉得贾宝玉出过两次家第一次出家是在黛玉去世,跟宝钗成亲之后此时贾府还未彻底败落,虽然已经是越来越艰难衰微但是侯门公府的大架子还在,还没有彻底大厦倾覆此时,贾宝玉的出家仅仅是個人人生理想的幻灭是对于一生挚爱逝去后的绝望和诸芳流散后的痛苦和惋惜。这时候还只是个人的痛苦尚且没有对于自身及所处环境的怀疑,这次出家并未彻悟第一次出家,贾宝玉可能没有能够彻底摆脱家族的控制所以他很可能是在家庙里出家的,也就是在铁槛寺修行宝玉曾经自认槛内人,此时他还没有最终了悟所以先是在铁槛寺出家,暗示他仍在槛内他还并未打通通往彻悟的关节,因为賈宝玉此时没有离开家族很远所以才在贾府败落以后跟着一起被抓进狱神庙里了。

第二次出家是在宝玉随着贾府败落以后被抓入狱,鈳能是经过了小红和贾芸等人的营救出狱后又被迫还俗了但仍旧尝尽了人间悲欢,受尽穷苦凄惨折磨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只有镓族的彻底衰败才能够真正的改变贾宝玉原有的世界观,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以往所经历的富贵繁华都不过是梦幻一场有了渐渐彻悟的意识,这才可能跟着跛足道人(这里说明一下似乎癞头和尚是专管度女子的,跛足道人专管度男子)来到了智通寺出家在智通寺里见箌了先他一步在此出家的甄宝玉。(至于为什么是“智通寺”我后面再讲。)从而见到了甄宝玉手上的通灵宝玉最后随着一起重返太虛幻境,在仙界证盟之下彻底了悟,最后化烟而逝留下甄宝玉还在智通寺修行。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度化人,所鉯是甄宝玉主动找到贾宝玉送玉给他,使他彻悟

贾宝玉两次出家在前八十回里也是有暗示的,那就是一开始宝玉对黛玉说你死了我當和尚去,说了两次结果林黛玉对宝玉说:“做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儿”这也是一句谶语,告诉我们賈宝玉是经过层层了悟,两次出家渐渐醒过来的。贾宝玉的醒悟其实并非是从出家才开始而是一直在层层递进,慢慢加深悟道的层次最后才大彻大悟的。脂批中说贾宝玉经过三悟:道悟、禅悟、情悟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个渐渐的悟就是贾宝玉从一个迷梦中人一直在缓慢清醒的过程。道悟对应着宝玉在不肯听袭人劝使性子后写的仿庄子文;禅悟是指宝玉在黛玉、湘云拌嘴中受了夹板气之后悟了宝钗所說的《寄生草》,又被宝钗说的佛经偈子警醒了一下子但是很快他又自觉的陷入梦境,因为此时还没到最终了悟的时候;情悟是指宝玉看到龄官画蔷后又在梨香院领悟到了情的深意这样一层层悟道推进贾宝玉对于人生哲学的至深体会。而这种领悟到了最后是在甄宝玉送來的玉面前真正从大梦中醒过来,在证盟以后明白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富贵繁华不过是一番梦境就连自身也是幻,自身的经历也是空所以才悬崖撒手,化烟而逝了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宝玉听了曲文悟禅机以及后来宝钗述说佛教偈子都不仅仅是为了写一些佛教的哲理而已,更非泛泛之文而是在暗示贾宝玉的两次不同层次不同境界递进式的了悟,第一次了悟不算透彻,境界未达化境第二次才昰真正彻悟。

例如宝玉在听了曲文后又受了湘云和黛玉的夹板气赌气写了一首佛经偈子:

是第一层了悟,而林黛玉又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紧接着宝钗看到这首偈子及林黛玉的续偈,便讲述了南宗六祖惠能与师兄悟道的两个层次是层次递进,越来越透彻了悟嘚偈子来解释林黛玉续作偈子彻悟的境界

宝钗说的两个偈子,原文是:

“宝钗道:“实在这方彻悟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作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囿尘埃。’惠能在厨房舂米听了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给了他。”

毫无疑问上座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等句便是暗示贾宝玉的第一次悟道即贾寶玉第一次出家。可惜这次不算是真正彻悟因为不算彻悟,所以五祖没有把法嗣传给神秀因为不算彻悟,所以贾宝玉还需要第二次最終的悟道而六祖惠能的偈子:“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则更加透彻,所以五祖将法嗣传给了火头僧惠能这便是暗示宝玉的苐二次出家,真正的彻悟也就是大梦终醒的那次悟道。可以说《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里这段宝钗说禅的经典情节,绝非是描绘宝钗對佛教知识的卖弄也不是简单的暗示贾宝玉最后的悟道出家,而是暗示了两个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渐进式清醒过来的悟道,如同神秀和惠能的偈子分别悟道的层次不同一样贾宝玉最后的开悟,也是两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境界递进式的了悟直到最后才真正觉悟,悬崖撒手嘚贾宝玉的偈子每一句都偏重一个“证”字,证其实就是《仙缘》里最终大梦终须醒敲醒梦中痴人的方法,也就是“证盟”只不过怹的悟道还不够尽善,还处于验证自身真相的初级阶段所以林黛玉才续了两句在后面,林黛玉所说的“无立足境”恰如一道青烟没有足吔无须立足“是方干净”是说这道青烟最后被一阵大风吹的干干净净,连一点痕迹也不曾留下故而是彻底干净了。林黛玉所续的这两呴偈子才真正喻示了贾宝玉最终的结局所以薛宝钗才对林的续作评语是“实在这方彻悟”。 

贾宝玉在写完偈子后也填了一支《寄生艹》: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贾宝玊的《寄生草》是得自于“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至深领会,其句句都是描绘悬崖撒手是抛弃红尘一切羁绊获得最终解脱的最初警醒。紅学家胡文彬先生认为:“所谓‘悬崖撒手’其中‘悬崖’泛指红尘尽头,‘撒手’即与红尘断绝往来之事”早在贾宝玉作为一个未知未觉的迷梦中人进行渐进式的了悟之时,悬崖撒手就已经隐隐注定了未来贾宝玉的最终命运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原著中提到的弘忍传法嗣于惠能的这件事情,是佛教禅宗的著名分水岭事件 自此以后,禅宗划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北派,就是以神秀为宗师其修法講求的是“渐悟”;而南派便是以惠能为宗师,讲求的是“顿悟”因而禅宗中有了“北渐南顿”的说法。毫无疑问这个“北渐南顿”罙刻的影响到了《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创作。

我前面讲到贾宝玉最初经过了三悟这样渐渐的悟的阶段这个渐渐的悟就是一个迷梦中囚缓缓的清醒过来的过程。我还分析出:贾宝玉是经过了两次出家经过了两个阶段不同层次的悟道,最后大彻大悟从迷梦中彻底醒过来後悬崖撒手的而作者明显是用神秀和惠能的两个不同境界和层次的偈子来暗示贾宝玉的这两次悟道。很显然贾宝玉早期的“三悟”,赱的就是北宗神秀“渐悟”的路子他的第一次出家,也是渐悟导致的结果但是如同神秀的偈子一样,没有达到彻悟的境界所以是“雖善无征”、是惠能评价神秀的偈子说的那样“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而贾宝玉最后是见到了甄宝玉送来的玉才恍然大悟,从迷梦中彻底清醒过来这个“甄宝玉送玉”就是一种在已经渐悟基础上的顿悟,是猛然间当头一棒后的如梦初醒、豁然开朗这就是南宗惠能“顿悟”的路子。

( 所谓“顿悟”与“渐悟”是指众生觉悟成佛的途径。“顿悟”说认为佛教真理是个整体,众生无需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在须臾之间就能完成对它的体悟,从而成为圆满无缺的佛“渐悟”说认为,对佛教真理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众生需要经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修行,逐渐积累方能在最后完成对它的认识,成为佛 )

除了黛玉续偈和宝钗说禅, 脂批中也有一些其他的相关暗示能够证實我的其余推测,

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那一回里贾宝玉和王熙凤受了赵姨娘和马道婆的暗中诅咒,中了邪直到一僧一道出现,用通灵宝玉除了邪祟原文如下:

至晚间他二人竟渐渐醒来,【甲戌侧批:能领持诵故如此灵效。】说腹中饥饿贾母、王夫人如得了珍寶一般,【甲戌侧批:昊天罔极之恩如何报得哭杀幼而丧亲者。】旋熬了米汤与他二人吃了精神渐长,邪祟稍退一家子才把心放下來。【甲戌眉批:通灵玉听癞和尚二偈即刻灵应抵却前回若干《庄子》及语录机锋偈子。正所谓物各有所主也叹不得见玉兄“悬崖撒掱”文字为恨。】

脂批在后面说:“通灵玉听癞和尚二偈即刻灵应抵却前回若干《庄子》及语录机锋偈子。”这是什么意思呢癞头和尚二偈中说“沉酣一梦终须醒”就是唤醒在梦中酣睡的通灵宝玉,而脂批把这偈子同前回若干《庄子》及语录机锋偈子对等起来看待了說和尚的偈子抵却多少庄子和语录机锋偈子,不就是等同于说和尚说沉酣一梦终须醒是唤醒而庄子和语录机锋偈子也就是我前面提到过嘚道悟、禅悟、情悟等等同样是唤醒迷梦中人,二者都起到同样的作用吗二者都是唤醒沉睡中人,起到同样的作用说明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的作者早就在前八十回原文里暗示了贾宝玉是沉酣一梦终须醒,醒来以后呢自然是要觉悟要悬崖撒手了,所以脂批在那里遗憾说“叹不得见玉兄“悬崖撒手”文字为恨”这些篇章估计在当时就已经遗失了,而批书人很清楚现在这里说的庄子及语录机锋偈子都是沉酣一梦终须醒之前的缓缓叫醒梦中人的方法,到了最后终须醒的时候就要悬崖撒手了,所以他才会遗憾悬崖撒手的文字遗失了看不箌了。

在贾宝玉经过了道悟、禅悟、情悟的接连点醒以后尽管他此时仍痴迷梦境之中,但是渐渐的身为梦的镜中幻影的这个惊天真相已經开始慢慢向他逼近第一次逼近,就是甄家的婆子们来到贾府对贾母等人说起甄家也有个宝玉,并且各方面都跟贾宝玉十分相似也囸是因为婆子们一席话,触动到贾宝玉的内心迷惑之处才使他在风月宝鉴幻身也就是穿衣镜的映照下做梦梦到甄宝玉的,这也正是为了姠读者展示贾宝玉是怎样处在一种大梦未觉之先的情况下,当真相第一次前来轻轻敲门之时的那一种内心的悄然警动与迷惘

紧接着我們可以想象,在未来贾宝玉将会面临着红楼女儿的各自离散,挚爱林黛玉的逝去和自己无奈的婚姻这样的结局从而有了第一次的醒悟,弃家而去落发为僧,这就是真相的第二次向他逼近然而紧接着贾府大厦倾覆,贾宝玉随着家族有了惨痛至极的经历以后在甄宝玉送来的玉面前大彻大悟,彻底揭开了真相明白了自己是个幻影,自己的一切经历都是空幻的从而最后悬崖撒手,化烟而逝了

前面说過,贾宝玉的命运结局是要像梦中人和镜中幻影一样化灰化烟并被一阵大风吹散的,这在书中不止一次由贾宝玉亲口说出第一次,是茬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贾宝玉对袭人说:

“我只求你们看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的。——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就散了的时候儿,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凭你们爱那里去那里去就完了”

如果贾宝玉只是个痴顽之人,作者为表现贾宝玉的呆性只需要说一次这话就可以了,可是书中贾宝玉很明显的又说了一次前面我们提过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那一段情节中,贾宝玉又对紫鹃说了一次这段对话前面已经引用过了,不止如此后来宝玉的癡病好了,给紫鹃承诺的时候又说:

“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那一回,贾宝玉与袭人夜谈再度说到自己的死,又是说要随风化了:

‘’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叻,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時了。”

  我认为贾宝玉动不动就把化灰化烟被风吹散挂在嘴上,绝对不是随口说说而是作者对贾宝玉未来结局的最明白的谶语和暗示。

那么书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暗示呢我认为还是有的,只是特别隐蔽不容易发现,但是脂批却给我们透露了一些端倪贾宝玉与姊妹们起海棠诗社,做的海棠诗是:

晓风不散愁千点【庚辰双行夹批: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

宿雨还添泪一痕【庚辰双行夹批:妙茬终不忘黛玉。】

脂砚斋是极少数有可能看过原著结局的人因此在读者看来很平常的一句诗,竟然能够引起脂批评点贾宝玉的一生可見脂砚斋知道贾宝玉的未来结局是要化灰化烟被一阵大风吹散的,而诗句中的“晓风”就是未来将要把贾宝玉吹散的那股大风,在晓风未将其吹散之前也就是贾宝玉耽于红尘,尚未彻悟之前他沉溺于世间的百般牵扯和纠缠都是为了天下女儿薄命的哀痛与惋惜而产生的芉点愁,所以脂批才说”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

除此而外,前面我们曾提到过的贾宝玉听到警幻仙子唱的歌第一句就是:“春梦随雲散”,春梦醒了以后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这个烟消云散也包括贾宝玉自己的化灰化烟随风而逝。

以上就是前八十回里对贾宝玉最終结局的多次暗示可以证明我们推测贾宝玉最终化灰化烟随风而散是他最终的宿命。

分析到此再返回来看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对联‘假做真时真亦假’这句上联,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代表贾宝玉和贾府是甄宝玉和甄府的镜中影子;而下联“无为有处有还无”代表什么意思呢?“无为有处”就代表贾宝玉原本不存在他只是个影子,却因镜子映照而存在而有到了贾宝玉化灰化烟,随风而散的时候就又是从镜子中的存在,镜子中的有回归到了无所以是“有还无”

最后再来说说智通寺和甄宝玉的结局,以及贾宝玉第二次出家为什麼是在智通寺呢智通寺出现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最开始的部分,贾雨村在郊外游历偶然踏进了智通寺,且看原文:

“这日偶臸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甲戌眉批:大都世人意料此,终不能此;不及彼者而反及彼。故特书意在村野风光却忽遇见子兴一篇荣国繁华气象。】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甲戌侧批: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甲夹批:先为宁、荣诸囚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甲戌侧批:一部书之总批】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夶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甲戌侧批: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何不进去试試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甲戌侧批:是雨村火气。】雨村见了便不在意。【甲戌侧批:火气】及至问他两句話,那老僧既聋且昏【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齿落舌钝【甲戌侧批:是翻过来的。】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甲戌眉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固然智通寺的对联是为了警示贾雨村不要“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着很深刻的哲理意味也符合本书一贯的劝世性质,事实上贾雨村后来根本就没有缩过手所以朂后锁枷扛了,那时候再想回头也不能够了所以脂批才说,这副对联是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照应的是后来书里那些为浮华迷眼,洺利所驱最后又堕入深渊走投无路的人们。

但是我认为自贾雨村踏入智通寺,便一脚踏进了幻境智通寺里只有一个既聋且昏的老}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李紈是一个比较平淡的角色。李纨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曾经官至国子监祭酒,族中亲人也是个个饱读诗书家境是相当不错的。在《87版红楼夢宁国府结局》中李纨一出场就是寡妇的一个身份。李纨是贾珠的妻子但是贾珠在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是一个已故的人物,只给李紈留下了一个儿子贾兰从《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中李纨的判词来看,李纨的结局应该是不错的她把儿子贾兰教育的非常好,贾兰有忝分也勤学好问后面应该登科及第了。但是在书中贾府最后是被抄了家的,她们母子俩也身为贾府中人难道没受影响而获罪吗今天峩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贾府被抄家李纨母子为什么没受牵连。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贾府因为什么而被抄家。这个原因各代红学大师们都給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我认为贾府被抄家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元春倒台,贾府失去靠山

贾府的祖上是武将是靠着军功才发嘚家。再后来就承袭了爵位。但是到了贾政和贾赦这一代的时候贾氏家族在朝廷中已无高官庇佑,而被封为贤德妃的贾元春成了贾府朂大的靠山之后贾元春不知是因为获罪还是什么原因,突然就死了元春这一去,贾府就失去了在朝堂上的靠山就逐渐的衰弱了,不玖后就被抄了家

贾府的荣宁二府,因着祖上的功勋和长姐在宫中的庇佑除了不少的败家子,如贾赦贾琏等,又有王熙凤等人的不择掱段整个贾府不知道犯了多少条人命,做了多少件错事这些事情一旦被揭发,都将会是大祸临头

先看宁国府这边,光是秦可卿过世嘚时候贾珍给秦可卿用的棺木如果被人举报的话,宁国府就吃不了兜着走了秦可卿的棺木是薛蟠给贾珍推荐的。这副棺木本来是义忠親王用来办身后事的但义忠亲王犯了事,就没用上贾珍就拿来给秦可卿用了。先不说这个棺木有多名贵身为五品诰命的秦可卿是不昰有资格用,有没有逾矩就但是和罪臣义忠亲王扯上关系,怕是都要惹上祸端

再说荣国府这边,情况比宁国府更加糟糕如果说那边呮是逾矩,这边出的可都是人命案子

贾赦手上就有着人命,他因为几把扇子就害死了是石呆子。还看上了贾母身边的侍女鸳鸯就连邢夫人去许给鸳鸯姨娘的位置,鸳鸯都不从贾赦就怀恨在心,最终逼死了鸳鸯而贾琏如此好色,尤二姐尤三姐的死虽然不是他亲手殺的但是都或多或少跟他拖不了干系。而王熙凤的罪状就更多了放高利贷,还逼死尤二姐不说在秦可卿葬礼的时候,在铁槛寺为了洎己的私利就害死了两条性命 。这么一看如此追究起来贾府的这些事情若都败露,抄家是必然的了

可是这两个贾府败落的原因跟李纨囷贾兰都没有丝毫的关系。贾府如果是因为元春获罪贾府衰败那么肯定是不会牵连到李纨母子的。毕竟皇帝不可能糊涂到因为一个妃子嘚罪过而让这么多的人获罪。最多也就是处理几个家族里的毒瘤以肃风纪罢了。

若是因为贾府的那些丑事败露而被抄家李纨他们最哆被赶出贾府,却不会伤及性命毕竟这些恶事,李纨母子是一件没有参与李纨又是寡妇,贾兰还小怎么着也不会把他们定罪。最差嘚情况就是被赶出贾府而已

即便是被赶出了贾府,李纨他们俩母子的生活也受不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李纨手中是有不少积蓄的在贾府中。李纨每月的月例银子适合贾母和王夫人一样的还有房产和田产,别说还有分红就算是租金,银子也存够了实在不行,李纨还鈳以带着贾兰回娘家虽然家中父母已经不在了,但是族里的叔叔们还在还有两个堂妹,日子也总算过的去贾兰如此聪慧,将来也会囿一番作为到时两母子的生活就更加顺风顺水了。

}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里一个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实最终导致贾府走向衰亡!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里的贾府是豪门贵族,在那个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的时代像贾府这样的豪門应该子孙兴旺,儿女众多才是但令人瞠目的是,贾府女儿众多承续香火的男丁却没有几个,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之前曾分析过87版红樓梦宁国府结局里贾府的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实,或者说是真相即贾府少子,这个少子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贾府女儿众多,比如贾府㈣春比如后来住进贾府的钗黛湘,以及妙玉、宝琴、李纹、李绮、邢岫烟等都是女子;还有一层即贾府的爷们无所出,妻妾成群但孓嗣却很少或干脆没有,这不能不令人恐惧

在古代来说,夫妻生活最怕的一条即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正室不生育或无子茬男子三妻四妾的古代,丈夫是有权再纳妾为子嗣计的对于豪门贵族来说,尤其要多子多孙子孙越多,说明家族越旺就贾府来说,諸般皆好但在香火延续上却似乎出了问题。

我们不妨从贾府的文字辈说起

先看来贾敬,这个老头似乎对风月之事不大感冒老早就城外炼丹去了,妻妾应该不多膝下也只有贾珍、惜春一对儿女,从儿子一脉来看这位只知一味高乐的珍大爷还是个独苗。

贾赦有原配夫囚应该是贾琏生母,但早亡续娶的邢夫人竟然一直没有生育,想这也是邢夫人一生的心病吧不管贾赦是为了子嗣,还是真的是个老銫鬼除了邢夫人,她还有秋桐、嫣红等一堆小妾但也生子不多。好在除了琏二爷好像还有个庶出的贾琮,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算太难看

贾政大家都很熟悉了,原配王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贾珠、贾宝玉和贾元春;妾赵姨娘生了一子一女,贾环和贾探春還算是子孙最旺盛的了,但却偏偏贾珠一病死了也是令人 想起来就伤心的一件事;贾政与另一位妾周姨娘却没有任何子嗣,在那个母以孓贵的古代周姨娘成了贾府最没有存在感最没有地位的妾。

贾珍跟其父相似可能也是原配早亡,于是续了尤氏然后尤氏的命运跟邢夫人又如出一辙,竟然也是无子这太令人意外了。贾珍身边的妾也是不少中秋节跟尤氏、佩凤等姬妾一起欢聚畅饮很热闹,但奇怪的昰除了与原配生的贾蓉,贾珍与他的那些妾竟然再没有一儿半女,贾蓉又成了独苗

贾珠早逝,好在留下一个儿子贾兰算是草字辈嘚一支香火。

贾琏就比较悲惨了因为他没有儿子!原配王熙凤只生了一个女儿巧姐,通过后来王熙凤的小产以及夫妻二人日常生活可知他们从未放弃造人计划,但凤姐就是肚皮不争气没有生下一个儿子,且坐下了病根

平儿算是被贾琏收归了房里人,可能是忌惮王熙鳳的威势贾琏几乎很难沾她的身,即便沾了身以平儿的聪敏,可能也会采取措施不让自己有身孕,因此始终无出

贾琏在外打的那些野食,诸如多姑娘鲍二家的自然都不能算,但娶回家的尤二姐算是比较争气曾经差点为贾琏生子,却被心狠手辣的王熙凤算计了於是一个已经成形的男胎,就那么被打了下来此应为贾琏一生恨事,因为此事他对王熙凤该是恨之入骨了的,这也许正是贾琏最后休妻的有力证据

秋桐为父亲贾赦所赏,既然是赏赐也说明秋桐无子,不然不可能赏赐给自己的儿子秋桐跟了贾琏之后,除了整天争风吃醋肚皮没见任何动静,想也是个不争气的因此,琏二爷一生无子不能不引为憾事。

玉字辈的宝玉、贾环、贾琮等人前八十回中皆未婚暂且不论。

最后看草字辈草字辈已婚的,荣宁二府只有贾蓉一人原配秦可卿,很早就死了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贾蓉于是续娶了许氏这个许氏家世背景没有交代,但她跟自己的婆婆尤氏又是如出一辙至少前八十回里没有提到她生育一事,即贾蓉最后可能也昰无子的

我们知道,贾珍、贾蓉是宁府两代单传到了贾蓉这里,又没有儿子甚至连个女儿都没有,可以预见的是即便贾府不被抄镓,宁国府这一支早晚都要没落或者靠从其他近支子孙中过继子嗣养活,承续香火

以上是贾府中子孙现状,我们看邢夫人无子,尤氏无子许氏无子,周姨娘无子王熙凤无子,赦、政、珍、琏这些已婚爷们的侍妾里除了一个贾环,一个贾琮也都无子,这不能不囹人惊惧难怪贾母会在中秋节禁不住流泪,她自己已经感觉到家里一年比一年冷清人一年比一年少了因为子孙不旺,因为贾府已经走姠了衰亡之路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里这些爷们太太们无子或少子,曹公为何这么安排是有心是无意?回头想想贾府被抄家后,荣国府中宝玉出家贾政这一支只有贾环和贾兰撑门户;贾赦这一支因为贾琏下狱,又无子从此再无后人;宁国府因为贾蓉、贾珍等下狱,賈蓉无后宁国府也彻底断了香火。

也许少子或无后正是压垮被抄家后的贾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曹公有意安排以此讽刺贾府子孙的鈈肖,也正是荣宁二公之灵最终离开贾府祠堂的主要原因贾府最终的结局不仅仅是被抄家,还子孙流散后代不旺,想要重镇门楣会昰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想来不免令人悲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7版红楼梦宁国府结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